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内科的护理

心内科的护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5 10:14:59

心内科的护理

心内科的护理篇(1)

1.1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的温度(22℃~24℃)、湿度(55%左右)、光度有利于休息。保持绝对卧床休息2~4周,避免搬动,将病床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安置保护性床栏以防坠床。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积极预防压疮,发病后24h~48h内变换时尽量避免头部摆动。做好口腔护理,昏迷患者禁止漱口,给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3次/d,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酌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以防肺部感染。

1.2输液护理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急性期主要治疗药物多为静脉滴注给药,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可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适当控制输液速度有利于缓解脑水肿反应。一般应选择上肢静脉,不应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及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补液,保持管道通畅。

1.3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加上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急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合适的心理护理,用亲切的态度耐心为患者解答疑虑,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鼓励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配合度。

1.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使用甘露醇若出现出入量不平衡、尿量少于25ml/h时应通报医师进行处理。出现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加重、躁动不安者,提示有可能再出血。

1.5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定期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可采取针灸、按摩等方式,帮助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使机体恢复。

2结果

61例患者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及护理,护理后经CT检查示出血灶密度完全吸收消失,其中33例转变为正常等密度,20例转变为低密度软化灶,8例并发出血后梗死。血肿全部吸收后出院,出院时完全康复40例、偏瘫症状或后遗症20例、死亡1例。

3讨论

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患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诱因复杂且多,主要诱因有脑外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瘘、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先天性高血压等。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疗法较手术治疗更为经济、安全、有效,使用脱水剂、镇静剂、脑细胞营养剂等,可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效果较为满意。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是繁重而细致的,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

心内科的护理篇(2)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6月共收治82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其中高血压155例,冠心病272例,心律失常55例,慢性心衰241例,风心病97例;文化程度:文盲42例,小学396例,中学以上382例,年龄在50~87岁,平均68.5岁。

2心血管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

2.1焦虑、抑郁心理 抑郁是心血管老年患者常见的情绪问题,,多见于慢性心衰患者,主要是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反复住院,住院费用较高,经济压力大,易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

2.2孤独寂寞心理 主要出现在住院缺少家人陪护的老年患者中,这类患者身患多种疾病,生活质量较差,加之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且少人探视而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常表现为卧床不动,情绪低沉;怨天尤人,易怒易烦等。

2.3敏感猜疑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出现在部分知识型老年患者中,患者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甚至怀疑医护人员刻意了隐瞒病情,表现出固执、自私、幼稚、生闷气等不良情绪[1]。

3护理对策

①细致观察,收集其心理信息,要善于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等情况,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②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完善的安全设施,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配备轮椅,配置贴心的防滑鞋等,提供细心的生活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清洁和及时处理分泌物,并预防并发症。③老年患者用药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多、发生副作用多,常易漏服或误服,因而护士应该亲自给予帮助,协助患者服药到口。④语言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用良好的语言解除患者内心的痛苦,增强患者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注意尊重患者:称呼要得体,对老年人要用建议和商量的口吻,用体贴、安慰性的语言;态度要和可亲,多采用疏导方式交谈,使用指导和启迪患者的语言,在回答与患者病情有关的问题时要有耐心,对于敏感猜疑的患者,满足他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需要,适当给予通俗的解释,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同时护理人员要举止大方文雅,面带微笑,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操作的轻柔适度,也会给患者以亲切舒适的安全感[2]。⑤老年人最怕孤独,为了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应当热情、耐心的对待老年患者,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关怀,从而心理上得到满足。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和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作好入院宣教,耐心细致的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及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相关疾病的知识等,平时工作多深入病房,主动与患者聊天,同时通过开展读书读报、散步等活动,创造优美的环境,使病房家庭化,使患者早日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减少孤独感。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走出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帮助患者摆脱困难。而心理护理正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为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体现了全面的健康关,情绪障碍、心理困惑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3],尤其是老年患者,作为老年护理人员应做到"五有":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良好的护士素质有益于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对待老年患者要不分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在护理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坚持老人无过错的原则,精心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桂香.康复期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7B):1247-1248.

心内科的护理篇(3)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所选取的84例患者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为42~82岁,平均年龄(62±1.2)岁,平均病史为(34.5±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医护人员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及饮食健康,对患者实施必要的给氧治疗,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相关治疗药物,并观察患者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在患者被告知为心血管疾病,一般情况下,心理会产生焦虑、不安以及紧张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而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适当给予患者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到亲切,真诚,缓解所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的心理情绪,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预后,平复患者的心理情绪,有利于患者在治疗中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医护人员也能对患者表示尊重,在日常护理中,患者应耐心解答的问题。尊重患者个人的以及民俗文化,不应在患者背后议论人家,以平等、和善的态度对待患者。在生理方面,患者在患病后,需要充足的休息,但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出现便秘等一系列肠道疾病。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住院后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活动强度、饮食习惯、用药情况以及排便情况等进行评估。指导患者应注意合理搭配饮食,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多食用一些杂粮、水果蔬菜,禁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指导患者每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饮用300~500mL温水,促进肠道的蠕动。指导患者定期进行沿结肠走向的腹部环形按摩,每天超过3次以上,一次按摩时间为15min。对于出现大便干结的患者,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一些有利于胃肠动力的药物。多数患者因长期卧床,会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医护人员可适当给予患者按摩,同时注意按摩的速度以及力度。在病房环境方面,尽量保证环境可满足患者需求,同时应该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同时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监护,减少各种设备的使用。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可在不同床位上拉上帘帐,保证患者的隐私。

1.3护理评估

我院自行编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技术等方面,满分100分,每分25分,总分超过80分为满意。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为97.6%(41/42),对照组满意率为78.6%(33/4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内科的护理篇(4)

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内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1 内科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1.1 心理特点

内科急性病一般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重,病程短,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病人生命,故内科急性病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点。

1.1.1 焦虑:由于疾病来得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能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是怕误了工作,有的是为了疾病,有的则是为了家务等等。

1.1.2 急躁:病人常因起病急、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故表现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1.1.3 恐惧: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那么多不熟悉的医疗操作,故易产生恐惧和不安。

1.2 护理要点:

1.2.1 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使病人一进病房就感到疾病好转的希望。

1.2.2 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护士在操作前应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这样既可能消除顾虑,又能取得病人的合作。

1.2.3 密切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处理。如有的病人对疼痛的耐性强,即使剧烈的疼痛也尽量克制自己。这种病人的思想是怕麻烦护士,又怕服止痛剂后成瘾。而有的病人则对疼痛十分敏感,症状多,体征少。对这两种病人首先要掌握他们的病情,对前一种应主动关心和照顾,使病人体会到护理人员是热情地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也应向病人介绍正确的使用止痛剂量是不会成瘾的。而对后一种病人要耐心解释,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可按医嘱试用安慰剂。当确定疼痛是属条件反射或心理因素造成时,应做好思想工作,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内科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2.1 心理特点

内科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顽固,易复发,药物疗效差。故病人常出现以下心理特点:

2.1.1 忧虑:因为内科慢性病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故病人常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问题等,而产生种种忧虑。

2.1.2 丧失信心:由于疾病常反复发作,加上长期反复治疗,病人对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2.2 护理要点

2.2.1 要更多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了解病人忧虑的原因,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根据病情建议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可取得单位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早日康复。

心内科的护理篇(5)

作者单位: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周利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 通过制定心内科护理绩效的考核标准,把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及时反馈。结果 对2009年度未实行护理绩效考核与2010年度实行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与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应用

绩效考核是目前护理管理者用来正确评价护理人员个人优缺点、工作表现以及其工作目标与执行工作效率的一项考查标准。能够让护理工作人员保持并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法,并且具有人性化、制度化等诸多优点。能够体现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原则,从而形成一个明确目标-科学管理-公平考核-绩效奖惩的一个竞争氛围与良性循环。本文通过制定心内科护理绩效的考核标准,把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及时反馈。对2009年度未实行护理绩效考核与2010年度实行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实行绩效考核心内科床位166张,分三个护理单元,心内一、二区各60张,护士20名,心内三区46张(其中CCU16张)护士32名,共计护士72名,年龄20~41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占18名,护师占23名,护士占30名;其中有本科毕业的19名,有专科毕业的52名,有中专毕业的1名,以上与2009年进行比较,一二区人员在学历、职称、年龄以及护士人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士分层定岗:成立护理绩效考核管理委员会,下设护理培训小组和质量管理小组,对心内科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和质量考核,由绩效考核小组根据护士培训效果、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学历以及职称等相关因素,对护士分层定岗,确定绩效奖金系数。心内科护理人员实行轮岗制,同层级护士实行月考核低于90分的末尾淘汰制,绩效最优者上上一层级。

1.2.2 绩效考核的标准

1.2.2.1 总原则:绩效考核项目包括护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量,各占护理总奖金的50%。护理质量包括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适用于心内一、二、三区。护理工作量考核暂用于心内一二区比较(因心内三区近期在床位数、护理人员等方面与心内一二区没有可比性,暂时缺少科学的护理工作量的权重比重,待心内一二区试行探讨出一个合适的权重比重后将护理工作量纳入心内三区考核)。

1.2.2.2 护理工作质量以单项奖否的方式进行。工作质量控制包括院级查房、区间交叉查房、区内自查,采用现场反馈结果落实到人并签名确认的形式落实,按照“护理综合目标评分奖罚规定”奖否。所罚基金纳入心内科护士长基金。区内护理质控按照区内累计积分进行月考核。依据分组累计积分,评出每月最优护理质量小组和组长,给予奖励。

1.2.2.3 患者满意度采取区间交叉分组调查。满意度达到95%,不奖不罚。超过95%,给予奖励,每超过1%奖励1000元。满意度低于95%,予以否决,每降低1%,否决1000元。

1.2.2.4 护理工作量占50%,其中护理费、治疗费、出院患者数、病床使用率占25%。按照权重系数对各区、各小组进行护理绩效考核,给予奖金分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应用q检验,以P

2 结果

2.1 对2010年与2009年实行绩效考核的前后其护理工作量进行比较(P

2.2 对2010年与2009年实行绩效考核的前后其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护理绩效的考核评分进行比较(P

2.3 对2010年与2009年实行绩效考核的前后其患者的满意率进行比较(P

表1 2009年与2010年护理工作量比较

表2 2009年与2010年护理质量比较

表3 2009年与2010年护理培训考试平均成绩比较

3 讨论:

3.1 实行绩效考核能够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实行绩效考核不但能够体现出护理管理中其“以人为本”的理念[1,2],而且实行绩效考核其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评估出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从而打破类似的问题再重复进行出现的局面。通过实行绩效考核,总结其方法,这也对医院心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意识做了全方位的控制与检查,心内科护士其改进意识、问题意识以及质量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收到了较为良好的反应。护理质量管理其成效则依赖于护士群体的质量意识。心内科护理绩效考核的运行,能够让每个护士其工作业绩都与个人、科室息息相关。这也提高了护理工作中护士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本文对2010年与2009年实行绩效考核的前后其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护理绩效的考核评分进行比较(P

3.2 实行绩效考核能够提高心内科患者满意率:实行绩效考核不但能够体现出护理质量其管理的持续性、客观性、公正性、公平性,更能确保心内科护理质量其具有稳定性[3,4]。尤其是实行了奖金与绩效考核挂钩之后。患者对本科室满意度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对患者的满意度每月进行测评1次后发现,实行绩效考核以后,心内科护士其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都能够以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心内科的每一位患者,并且能够完成好交待的各项工作。而在护士护理患者其整个过程里,如果患者对其有不满的情绪,护士们都能够及时的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疏导,以解决问题。本文对2010年与2009年实行绩效考核的前后其患者的满意率进行比较(P

3.3 实行绩效考核能够转变心内科护理服务的理念:实行绩效考核质量管理不仅能够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充分的发挥护理工作者其无限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充满尊重的良好工作环境,更有利于对护士的素质进行整体的提高[5,6]。心内科在转变其护理服务的理念同时,也逐渐的调整管理的思路以及模式,能够让以往单纯的依赖其护理制度进行管理护理工作人员的模式,逐步过渡到一个以人为本并且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中。能够把医院需要我完成什么其传统的服务理念充分转变成“患者要我为他做什么”这样的一个服务理念中。正因为如此,必须要使临床护理人员充分的转变其被动的、传统的服务理念,能够主动的为患者进行全方位服务。

3.4 实行绩效考核能够提高心内科护理队伍其整体的素质:实行绩效考核质量管理则是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以预防为主,并且持续的改进则是护士管理的精髓所在。实行心内科绩效考核,把护理人员其奖惩与绩效转化成分值,并且使其绩效工资与分值高低直接进行挂钩,能够让护理工作变成量化与质化的统一。

本研究通过制定心内科护理绩效的考核标准,把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及时反馈,对2009年度未实行护理绩效考核与2010年度实行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与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护理工作量等方面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参考文献

[1] 卢欣欣.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新进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0):690-692.

[2] 朱倩.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80-81.

[3] 李改珍.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0,24(20):1855-1856.

[4] 谢敏,杨兴华,杨帮翠,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西部医学,2006,18(3):81-83.

[5] 刘保萍,陈海英.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45-46.

心内科的护理篇(6)

1.1一般资料

结合我院心内科病房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57.21±2.17)岁,患者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心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有75%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另25%患者具有半自理生活的能力。

1.2方法

结合我院心内科病房、患者、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等内容,制定相关的细节管理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2.1患者入院细节管理患者入院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接待,并由该护理人员负责该患者的今后的主要护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入院患者到达病房后无人接待过问的发生。之后,将患者安排到事先准备好的病床旁,向患者进行相关介绍,使患者快速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帮助患者家属办好入院手续;在和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语气和缓,使用文明用语,耐心和患者讲解,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

1.2.2基础护理管理协助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为患者剪指甲、擦脸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定期通风透气等。在饮食上,对患者进行指导;另外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治疗目的等,使患者安心治疗;此外,护理期间,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进行,特别是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一次成功穿刺静脉,减少患者的痛苦,当护理人员没能一次成功时,需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行二次穿刺或换人进行穿刺。同时,还必须做好预防交叉感染的工作,通过日提醒、调、月检查等方法,强化消毒隔离意识,督促每位护理人员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1.2.3心理护理管理受疾病的影响,绝大多数患者的心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对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导患者,多和患者讲述相关疾病成功病例,鼓励患者,为患者加油打气,和患者沟通时,以朋友的角度,聆听患者的倾诉,并耐心开导患者,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嘱咐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在患者面前尽可能少涉及钱的话题,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一系列心理暗示,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信心。

1.2.4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对自身疾病并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展开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为患者讲述相关疾病知识,告诉患者今后如何预防、怎样治疗、注意事项等等,使患者重视该疾病并自觉配合治疗。

1.2.5出院指导患者在即将出院时,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治疗,并留下相关医生、科室及医院的电话,便于患者咨询。

1.3观察指标记录

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向患者就护理质量进行调查。

2结果

通过细化管理,不良时间大大减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讨论

心内科的护理篇(7)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住入院的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在24-68岁之间,疾病种类有十二指肠溃疡43例,胃溃疡24例,复合型溃疡7例,肝硬化10例。所选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肾肺等基础疾病,排除精神疾患患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的一般护理主要包括饮食、药物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有[2]:。

2.1.1支持性心理护理主要包括倾听、解释和指导、鼓励宣泄以及提高患者自信等方法,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其表示理解和关心,发现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鼓励其适当宣泄,调整自我情绪,消除不良心理,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疾病。其目的是帮助存在心理问题但是自己不能解决的患者,它强调建立治疗性的护患关系。良好护患关系的培养,能明显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

2.1.2重新适应在患者出现急性应急反应或者适应存在障碍时,护理人员宜采取重新适应疗法。具体为:患者提供咨询,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按轻重缓急考虑解决的办法,并付诸行动;当患者面临重大事件影响心理状态时,给予及时的干预,减轻患者当前的心理压力。

2.1.3恢复功能,主要包括三种疗法即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精神动力学治疗,进行治疗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具体的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快速暴露或满贯法、厌恶疗法、操作改造、自控法等。例如有的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而感到恐惧,我们就应该讲解适当的疾病知识,主要包括疾病的原因、发病过程、相应治疗及可能的转归,包括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预后,对患者进行全盘托出,让患者了解疾病,从而一定程度上敢于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2.1.4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心理护理的手段之一,主要是在患者烦躁不安、情绪波动较大时给予放松,具体做法是先深吸气同时慢慢握紧拳头,然后慢慢呼气,拳头逐渐放松,用心感受放松的感觉,继续同理放松头部、四肢及躯干,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精神上的放松状态。此外,音乐放松法,倾听舒缓的轻音乐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放松技巧[3]。

2.2评估指标

利用问卷调查法,依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由Zigmond与Snaith于1983年创制,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对所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出院前再次进行评分,并比较改变情况;患者疼痛程度评估,疼痛缓解即指患者疼痛消失或者疼痛从Ⅱ级、Ⅲ级减轻至Ⅰ级。

2.3数据处理

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通过调查,观察组诉疼痛缓解的有18例(42.8%),对照组疼痛缓解的有13例(30.9%),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随着新医学模式的出现,对医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治疗疾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手段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针对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发现心理问题,并应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适应角色的改变,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从而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