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武术后摆腿教学

武术后摆腿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2 15:17:25

武术后摆腿教学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1)

辅导老师:王剑

一、活动主题:

课外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3:05—3:45

三、组织安排:

武术兴趣小组由王剑成老师辅导,每班限报2人。

四、活动目的:

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武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五、活动步骤:

武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武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武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武术兴趣小组

武术兴趣小组的成员不应该太多,大约32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最好是体育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基础方面着手,以套路为主,基础课程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四个:

(1)重点辅导学生套路方面的学习。

(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套路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

(4)武术基本功练习内容:

基本手型:拳掌勾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基本手法:冲拳推掌插掌亮掌摆掌等

柔韧练习:腿部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正压腿等

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弹腿蹬腿踹腿等

基本身法:压肩压腰摆臂抱拳甩头扑步轮拍翻腰等

少儿组合:武术操五步拳白龙马小哪吒少年拳等

少年套路:三路长拳少儿规定拳自选长拳查拳南拳传统套路等

基本技巧:前滚翻后滚翻前摔侧摔鱼跃前滚翻侧手翻各种空翻等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武术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机会,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应鼓励。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2)

散打中的摆腿应该是介于这两种形式的摆腿之中,充分吸收两者的优点,既突出快又强调一定的力度。因此本人认为以上《中国武术教程》关于散打摆腿动作过程的解释不够详细,不能体现出散打的技术特色。试将散打摆腿定义为:(以正架的右摆腿为例)①转体动作,首先身体快速微左转,以配合左脚尽力内扣;然后借助身体快速左转的反弹力,以头带动上体迅速向左后尽力旋转;②摆腿动作,在转体的同时,后腿快速由低到高弧形直腿向左后方摆起,等摆到最高点时,速度减弱但力量最大,触及目标后小腿勾回,回到预备式姿势,整个过程身。体旋转360度,摆动腿由放松到紧张,脚面绷平,力达脚掌。

散打摆腿的辅助练习,可分为转体练习、摆腿练习及转体和摆腿结合的完整练习。

一、转体练习

主要体会身体旋转的感觉和上体协调用力的过程。

(一)扣脚、转头、转体练习

1.动作要领:以正架为例,首先身体微微左转,同时左脚尽力内扣;然后借助身体左转的反弹力,以头带动上体向右尽力旋转180度,眼睛仍然盯着前方,身体变为反架,两腿位置不变,原地旋转变为交叉步,体重转移到左腿。充分体会上体反方向预摆后,在头的带领下腰发力转体的用力顺序和用力感觉。

2.练习形式:①个人练习,面对一个同定的沙袋或其它固定物体,做扣脚、转头、转体练习;②两人练习,两个人面对面站立,伸出双手放在胸前,甲站立不动,乙做扣脚、转头、转体练习后去用双掌迎击甲的双掌。恢复后反复练习,由慢到快。

3.动作要求:①注意扣脚和身体的向左快速微转的配合;②注意体会借助身体左转的预摆力,以腰为轴在腰的转动下快速用力转动;③注意旋转过程中以头来领先。

(二)扣脚、转头、转体、摆腿练习

1.动作要领:①以正架为例,在完成上一步的扣脚转体同时,借助腰的旋转力,后腿直接跟进迈到前方,身体旋转180度变为反架;

②在完成扣脚转体的同时,将后腿向左后方旋转180度,脚尖要贴着地面转动,变为反架;

③以上练习做熟后,再将转动角度增加到360度脚尖贴着地面直接转回到预备式状态,充分体会在上体的配合下,转头、腰发力来带动后腿旋转的用力顺序。

2.练习形式:①个人面对一固定物体做以上练习;②两人一组面对面做以上练习并配合击掌。

3.动作要求:练习过程中要由慢到快,注意体会用力顺序;在旋转中要充分发挥身体反方向旋转的预摆力,以及头的领先作用,以增加整个身体的旋转速度。

二、摆腿练习

主要体会后腿摆的感觉和用力过程。

(一)扶墙、背向后摆腿

1.动作要领:面对墙站立,弯腰双手抓握,高度适中,一腿支撑,一腿稍微向前预摆后立刻尽力直腿后撩摆,脚面绷平,力达脚掌。充分体会在背部肌肉的用力下,带动大腿后撩摆的用力感觉。

2.练习形式:①手扶墙或肋木做以上空击练习;②两人一组,一人拿靶,另一人手扶墙或肋木作以上后撩腿击靶,体会脚前掌发力感觉。

3.动作要求:后撩摆幅度要大,速度要快。

(二)扶墙、背向转体后摆腿

1.动作要领:面对墙或肋木平行站立,弯腰,双手抓握,高度适中,一腿支撑,在头的配合下另一腿先向前预摆,随后由低到高直腿弧线向后摆腿,同时身体随之转动,脚面绷直,力达脚掌,等脚掌摆到最高点时小腿勾回,恢复初始姿势。重复以上练习,两替练习,逐渐增加用力加快摆腿速度。充分体会转体摆腿的用力感觉。

2.练习形式:①个人面对墙或肋木作以上练习;②两人一组,面对面一人不动,另一人手扶对方双臂作以上练习。

3.动作要求:摆腿过程中注意头的配合;腿由低到高摆动中先放松再紧张,注意体会腿的摆动路线和用力感觉。

(三)背向转体后摆腿练习

1.动作要领:背向平行站立于一固定物体或一人面前,原地向后转体180度,同时摆动腿由低到高做弧线摆腿练习,脚面绷平,力达脚掌,摆动腿落地后身体正向平行站立。等做熟练后逐渐增加转体角度,增加摆动腿幅度。充分体会上体预摆后,腰发力带动腿摆动的用力顺序和用力感觉。

2.练习形式:①个人面对一固定物或沙袋练习;②两人一组,一人拿靶,另一人体会以上动作的踢靶练习。

3.动作要求:注意体会身体旋转带动大腿后摆的用力顺序和摆动腿的正确摆动路径,脚掌不要外翻,一定不要做成武术中的直线外摆腿练习。

三、完整练习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3)

一、 “回放”与“定格”法

“回放”法是指教师将学生错误的动作和技术重新模仿和演示,并配以简明点评的一种直观的“纠错”方法。教师在“示错”之后,再做正确的示范,有时的“错”可以慢动作回放,有时的“错”可以故意夸大,这样通过差异的刺激和正误的对比,学生可以知晓自己所做动作的形象,能及时发现自己动作的错误,进而进行自我修正。“回放”法多用于武术的套路、广播操等教学的纠错,也适用于一些田径和球类一些技术教学。例如:武术组合拳中的“弹腿”动作,学生的易犯错误:以髋关节为支点,随意向前上踢出且没有迅速收小腿;纠错:1. 指出套路中错误的“弹踢”动作,并“回放”两次;2. 做正确的示范:提膝、以膝关节为支点、以脚尖为力点快速踢出并迅速收小腿,提示:提膝、弹、收,慢动作示范;3. 学生进行正误对比,自我分析、练习和体会;4. 集体统一练习,结合套路练习。注意:教学时“示错”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

“定格”法指学生在做易错的某动作或某一技术环节时听指令或预先要求突然制动、由教师进行评价的一种纠错方法。此法不仅可用于一些“亮相”、“造型”的纠错,还可用于技术动作的改进和纠错。例1:双杠的分腿坐――骑进――分腿坐,由于腿弯没有“夹紧”杠,易导致“趴”杠、动作难以完成的错误,纠错:可以在“骑”时“定格”,检查双腿是否绷直且“夹紧”杠。例2:双手头上向前抛实心球,会有出手角度过小、下肢腰背没用力等易犯错误,其纠错的切入点就是:最后用力前的“超越器械”,可持球助跑或上步,至投掷线前做:发力前的反弓的“定格”。

二、 “标志”与“限制”法

“标志”与“限制”法是将器材或物品作为标志物或限制物,通过它们来控制运动方向和范围,并人工地输送正确的运动感觉信息,从而达到“纠错”和“控错”的目的。它们多用于:支撑跳跃、器械体操、田径和球类等技术的“纠错”。例1:横箱侧腾越和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在横箱的侧上方的适宜高度吊一排球为标志物,可纠正双腿侧摆高度低或前上摆不够不成“直角”的错误,也能有效纠正“侧腾越”的“屈髋”。例2:在投掷者的前上方拉一根长绳,可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出手角度。例3:针对蹲距势起跑后身体过早抬起的错误,教师或者体育骨干在起跑者身后,持一竹竿前伸,听指令后与起跑者一同跑进,通过稍高与头部的竹竿限制其过早抬上体。例4:在排球的“一抛一垫”时,垫球者会出现始终紧抱双手移动的错误,可在其脚外侧放置一只排球,先手触地面的球后再移动取位垫击抛来的排球。例5:篮球的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可利用立起的小垫子,既是障碍物又是限制物,对球的弹起的高度给以限制――低于垫子的高度,同时要求:换手接球后加速超过小垫子,还可利用墙,可限制和纠正单手肩上投篮的肘关节外展的错误技术等等。

三、 “强制”与“帮助”法

“强制”法是指教师直接操纵学生的身体强制进行练习、以体验完成正确动作的肌肉运动感觉的一种纠错方法。例1: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接球、缓冲、再传的技术环节易出现脱节,教师可站在学生体后握住其前臂,强制其做:伸臂迎球、收至腹前、从胸前伸臂传出,重复连贯练习数次,可有效消除错误。例2:排球的侧面下手发球,身体的协调用力出现偏差,难以发球过网,可“手把手”强制其做:腿屈、一手抛球、蹬转同时一手挥臂,数次后逐渐加快挥臂速度。还有武术中手臂比较复杂的动作路线,仅靠示范个别学生难以掌握,也可采用此法。注意:在实施“强制”时切忌简单粗暴,同时注意对异性角色的慎用。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4)

李卫东(1991-),男,山西朔州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周荣清,(1989-),男,云南普洱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摘 要:现在大部分高校存在武术教学,但有的高校武术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不齐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武术教学改革走向进行研究,使更多的同学喜欢并热爱上武术,使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光大。通过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访问,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武术。

1.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多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武术的关注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可供大家娱乐和观赏的体育项目也随之增多,很多时尚项目被广大高校学生所接受。相对来说,武术已经有些跟不上潮流,不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了。加之有些学校没有练习武术的氛围,社会也缺乏这一方面的提倡,造成了某些学生虽喜欢武术却没人练习的现状。

1.2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武术课在各高校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时有限,内容比例8%左右。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但项目很单调,学生基本是不选择武术课程进行学习的。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其中的一条主要因素。

1.3武术教室严重缺乏

由于武术教学本身的特殊性,上好一节武术课并不是每一个教室能胜任的。现今高校武术教学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缺乏师资队伍,同时非武术专长的教师又难以胜任的现象。武术教师应该不仅仅体现为运动技术水平的高超,而应具备相当的武术道德修养,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从事过武术教学的教师都了解,没有扎实的武术功底、相对的运动经验,不可能上好一节武术课,更谈不上教学质量。教师的示范讲解准确性、演练能力水平的高超、教学经验的丰富是调节好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达到显著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1.4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一直以来,武术分值的评定是定性而非定量。高校现行的武术考试评分标准一般由三个组成部分:考勤分、技术评定分、上课积极性分。而每个学校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部分组成比例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考勤分值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种评价体系势必导致学生只是通过学习武术套路中的“花架子”的形式应付考试,而对武术招式中的攻防含义一知半解,甚至毫不了解。

2.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注重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武术基本功是学好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接受武术套路的学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内容非常丰富,按身体部位和练习形式可分为类: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跳跃练习、平衡练习和扑滚练习。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结束大学体育必修课以后,许多套路已不能再完整地练习,但所学基本功动作,如腿法练习种的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直摆性腿法,前蹬腿、弹腿、侧踹腿等屈伸性腿法,各种掌法、拳法、腾空动作以及发展柔韧相练习的各种压腿压肩和下腰等动作,学生多能很好的完成,也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2.2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育课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个性差异,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武术技能和道德文化修养,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性能力得到引导和培养。

2.3加强动作规范化训练,做到程序规整

学校体育大纲的武术教材,通常由国家规定套路,作统一的动作要求。因此,程序规整是规定套路的一大特点,要求在演练规定套路时,必须完全按“规定”进行,如果在完成某一动作出现原则性的“变异”,或在程序的某个环节上多做或少做一个动作,都是错误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动作规范训练。动作规范是规定套路的主要特点。所谓动作规范,就是演练中每个动作需要按规定套路图解的规定模式进行,做到形、法清晰,技术合理。不但要求动作在主要方面不出现变异,而且要求在一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器械的方法上也不出现原则上的变异。

3.结论及建议

3.1充分发挥高校武术社团的作用。高校当中形形的社团对于相应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团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仅次于班级。有很多同学对于武术的学习很有兴趣,只是没有人引导往往就荒废掉了。这就要求武术社团在高校中起到了一个团结这些有共同爱好的人,把喜欢武术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互相进行学习和了解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个组织,武术团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个人都不能替代的,武术团体的集体活动,往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学生。

3.2武术应该推陈出新,时尚起来。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事物产生新的看法。武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是既要发扬又要继承。继承前人留下的经典的文化、传统、养生知识,同时为了适合这个社会的需要又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开发出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项目,加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龚明波,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2011,11

[2] 罗春霞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调查及改革设想[J],浙江体育科学,2003,(1).

[3] 李竖锐.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4,(4).

[4] 张彩琴,刀方林.刍议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5)

现在许多少年武术运动员初学武术时,很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急于求成,总想多学点“套路”多学点“绝招”,对于武术基本功动作和套路,只求动作会做,不求扎实,结果在练习套路时动作走形,节奏掌握不好,协调性差,缺乏基本功的训练还突出表现在散手练习上,出手缓慢,步法迟钝,对方的拳脚封不住,躲不开,应变能力差,更攻击不了对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因此,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已成为初学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民间一些拳师教徒,讲究先“蹲三年架子”(指站柱)实为指导武术基本功训练,在这三年里,师傅不说招,故称“苦练三年”,三年后有了一定的基本工底,力量、速度、柔韧性等素质提高了,已具备了“使招”的身体条件,所以,师傅教招法时,一说就会了。故曰“一点就破”,这很符合“框寸见尺”的道理和武术更要强调基本功的特点。“苦练三年与一点即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苦练”是必要的准备,“一点即破”是必然结果,许多出类拔萃的武术新秀,他们炉火纯青的功夫,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靠老师一点就有的,而是在老师教练的指导下,靠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换来的,所以,希望所有的习武青少年都应在基本功上多下点功夫,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包括桩功,腿功,腰功和臂功,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应练习站桩、压腿、下叉、踢腿、甩腰、翻腰、抡臂冲拳、推掌等,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韧带性和肌肉力量。第二步学练一些武术基本动作,如:手法中的拳掌,腿法中的里合外摆、弹、踢、踹、前后扫等,腾空动作中的飞脚,旋风脚、摆莲、跌扑动作中的抡臂,鲤鱼打挺等,这些动作对于锻练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性都十分有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目的就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锻练柔韧性和协调性,培养武术意识,因此要一个动作一个动的认真学、认真练,达至正确熟练的掌握。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6)

摘要:体育教学的实施始于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果质量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变换。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配以不同的教学手段,文章认为从内容形式、练习活动、教学过程、技能展示出发,让教学活动“变”,使课堂有高品质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方法;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4.007

体育教学中提升课堂质量的方法很多,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组织、逼真的教学情境、震撼的视觉冲击等,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每次教学活动,体育教师除了要增加趣味性体育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外,还要以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对教学活动进行润色,以求通过教学活动的“变”来激发课堂的“趣”,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的目的。

一、内容菜单化,提高自主性

在提高耐力素质教学中,体能课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负荷较大。虽然学生天性好动,但耐力素质练习枯燥无味,难以长时间维持对练习内容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且已有了个人爱好,比较期待在体育课中上他们喜爱的教学内容,并且希望能自主选择自己的爱好去做相应的练习内容。基于这些因素,教师制订了内容“菜单化”的方法。

案例:教师将练习内容以“菜单”的形式呈现,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跳台阶50格、原地跳绳500次、两人一组“推小车”4×10米、蛙跳5×10次、1000米匀速跑、1000米变速跑、定向跑1000米、足球带球跑800米、篮球运球跑800米、下肢负重跑400米等。练习方法为:每个学生任意选择两个内容在15分钟内完成,其中跑类项目必选一项。在练习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报时、鼓励、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完成自己的练习内容。并在完成一次内容后集中讲解耐久跑时的呼吸节奏和动作方法。在此模式下,学生情绪高涨地开始挑选练习内容,并很快完成了练习内容。

分析:此案例中,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需求,对内容、形式等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改编需求,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内容“菜单化”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讲,它满足了学生们的个人需要和活动需求,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又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教学,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体育教学的价值在于教会人进行不同的运动方法,从而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所有活动的实施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需求在合适的形式下得到体现和满足,以此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和健身效果。

二、方式多样化,增加实效性

在排球正面下手发球内容教学中,排球发球是一项以击球效果为首的动作技能,而影响击球效果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击球点、抛球、力量、初速度等。对于低学段的学生,受奥运会、亚运会等比赛影响,对此项目练习兴趣浓厚。但学习技能时,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在发球时击球点(拳头、掌根、掌心、虎口等)的不同上,导致击球效果的差异性较为明显。教学过程中,如果只用一种击球点来进行练习,课堂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基于这些因素,采用练习方式多样化,既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又能增加课堂实效性。

案例:课中,设置一定高度的彩带,引导学生将球发过彩带落在对面场地。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推出用拳头、掌根、虎口、掌心等几个不同的击球点进行练习。通过学练,根据学生对各种击球点的掌握情况,选出一种或几种最适合自己的发球方式,来进行正面下手发球练习。引导学生明白,虽然击球点不同,但上下肢的用力方式是相同的,通过图示、示范、比较教学后让学生领悟:发球时应做到直臂,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等。在此做法下,学生练习情绪高涨,少了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却多了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自身是否进步,将注意力都集中到技能的学习中去,效果显著。最后,学生能用自己的击球方式将球发过网,为学生学习排球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此案例中,笔者认为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是学生所需要的。若以标准的技术动作来约束学生,教学设计就难以全方位考虑学习对象,实践证明,若要沿用方式“多样化”的模式教学时应做到几个关注:1.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2.关注内容选择,增强学生主体性;3.关注练习难度,培养学生兴趣。毕竟学生不是运动员,他们不需要掌握绝对标准的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球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希望他们长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是保证他们能长久保持运动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过程情境化,加强游戏性

在武术操教学中,因为受影视剧影响,学生憧憬成为“绝世高手”,但学生把学武术当成是机器传输能量般轻而易举,所以当真正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累而且吃不起苦。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角色扮演”情境、“故事”情境等。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新颖、新奇、有趣的环境中,能使学生有效淡化苦累无味的练习。基于此,将教学过程“情境化”,增加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在武术操课例中,将教学情境设为武林大会,并将教学内容包装成“武林秘籍”分给学生每人一份,里面是本节课要学的“五步拳”组合动作,上面印有每一节内容的图示及详细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有一种穿越感,学会此“武林秘籍”便能有望成为“武林盟主”。并提示学习此“秘籍”的时间仅有20分钟,20分钟后“武林大会”即将开始。在此做法下,武术操教学时,学生利用“秘籍”模仿、对比、巩固动作,加之时间的紧迫性,学生在自由练习时间十分卖力,少有同学开小差、打闹、聊天等现象,从而使练习效率陡增。“武林大会”通过1.组内选拔2.个人展示3.集体评价4.推选“盟主”5.集体展示五个步骤依次进行。且在学生展示成果时配上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成为一名“武侠”。在整个情境中,小“武侠们”尽情展现自己的“修炼”成果,让所有学生都有信心展现自我,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竞争性、游戏性。最后,“武林大会”举办非常成功,学生也较快地掌握了武术操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自我实现是需要的最高表现。学生想成为“武林盟主”、“武侠”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笔者结合这一点将情境模式放入课堂后,通过不断放大自我实现的需要,淡化了枯燥的学习过程,通过限时约束,有效地稀释了学生的厌烦心理,从而提高了学习动机。而教学过程以情境方式处理后,能将“境”与“趣”有效的结合,达到习得动作技能,实得育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成功给笔者一个启发,想要提升课堂质量,还应正确处理好过程与激趣的关系。比如此课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精、气、神,但绝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枯燥无味,应该努力激趣练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非常普遍,但是将教学过程“情境化”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1.情境合理性,关注课堂流畅性;2.情境适龄性,关注年龄特征;3.情境趣味性,关注课堂品质。所以,只有合理地运用情境,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四、技能演示化,强化直观性

在蹲踞式跳远腾空动作教学中,学生对这一类动态过程技能学习时,教师一般通过图例教学或示范教学时,但带给学生的视觉效果只能停留在某一刻上,或只能凭借回忆来对某个动态过程进行模仿练习,给空中动态技能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由此,笔者将这一过程放大化、放慢化,运用微课(视频)教学,来加深学生对技能的演示过程,强化动作的直观性,为学生学习空中动态技能时提供帮助。

案例:教师第一次教授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技术时,教师采用了图例示范和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学生依次完成1.自主尝试原地摆臂抬腿提膝动作;2.单杠上成双臂挂做摆动腿积极前伸并腿动作;3.慢速助跑跳上跳箱成提膝并腿动作;4.助跳板上练习与展评;5.针对性的自主练习。但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起跳后摆动腿积极前伸并腿动作的清晰过程,学生在整个动态过程中无法掌握:1.起跳后摆动腿前并的时机2.身体动态平衡3.落地前双脚前伸。

经过第一次课的反思,在第二次课引用精彩视频导入。在准备部分前,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练跳远空中提膝并腿动作;在基本部分中,每当学生练习时慢速播放视频并反复回放;在集体展示前,再反复慢速回放几次动态动作。同时,学生依次完成第一次课中的五个教学步骤,学生边看边模仿练习,再加以教师巡回指导,通过几节课学生较快地掌握了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技术,达成学习目标。

分析:笔者认为在第一次课时,学生学习空中动态技能时,遇到了摆动腿的并腿时机,身体动态平衡,落地前双脚前伸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起跳后的一瞬间内需要完善并掌握的,当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时,难以将问题形象化,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引入视频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在三个阶段运用技能“演示化”来辅助课堂教学。第一阶段:课前播放,不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阶段:课中重难点教学时,通过慢镜回放功能将整个动作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仔细观察动作形成过程。这一阶段是利用了教学直观性的原则,通过观察事物、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表象,丰富感性认识,正确理解知识。第三阶段:课结束前播放,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技能过程的理解,还能巩固对空中动态技能的掌握。此阶段利用教学巩固性原则,按照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行,系统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技能“演示化”教学使学生有效掌握了技能动作,增强了学生展示的信心。实践证实,动作技能演示化,增加视觉直观性是提升高质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视频教学能给学生较大视觉冲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运用不得当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质量。所以,在利用视频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演示时机,提升学习动机;2.注重演示速度,放大技能直观性;3.注重演示频率,巩固技能教学。

体育教学的价值在于教会人掌握并运用不同的运动方法,从而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适宜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变,而多变的教学活动,能提升课堂效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慢慢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所以,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问号转化为句号。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创新、改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冯敏.趣味课堂孕育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45-46.

[2]穆乃国.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三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70-71.

武术后摆腿教学篇(7)

(灵武教肓体育中心,宁夏 灵武 750400)

【摘要】身体素质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有效地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身体素质训练是跳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发展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跳高训练;移动速度;动作速度;速度素质;科学指导;针对性训练;训练方法

0 引言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重要素质。发展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移动速度是指人体特定方向上快速位移的能力,随着背越式跳高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其具有的“速度节奏”的完整概念,并不十分清楚;一般速度的发展和提高,如何用到跳高所需要的速度的提高上,缺少针对性较强、效果较好的练习手段和方法。

1 移动速度类素质训练手段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移动速度。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移动速度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快速位移的能力。

为了提高绝对速度能力的练习主要包括各种减轻负荷的跑,如下坡跑、牵引跑、顺风跑等;各种负荷跑,如上坡跑、拉橡皮筋跑等;各种加速跑以及起跑后的疾跑。进行短跑训练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绝对速度能力,二是为了进行有效的助跑。对我国跳高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30米计时跑在各个训练阶段都具有较大的作用。30米行进间计时跑和100米计时跑在初级专项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训练阶段被认为是效果较好的训练手段。我国著名教练胡鸿飞在对朱建华的速度训练中就大量采用30米行进间跑的练习,并将30米行进间计时跑作为多年训练的一项速度指标。30米计时跑、30米行进间计时跑、60米计时跑、100米计时跑是跳高各个训练阶段常采用的四种速度素质训练手段,这几个指标都与专项成绩有着显著的相关。该四项训练手段对于发展跳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行有效地助跑而采用的跑的练习手段对助跑技术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在符合跳高助跑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最大可控速度。跳高的助跑技术是在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脚着地时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两臂配合大幅度地摆动。在弧线段跑进时,身体逐渐向内倾斜,加大外侧臂和腿的摆动幅度,头、躯干与脚的支撑点应力求在力的作用线上,从外观上看肩、髓、脚形成一斜线。”

助跑节奏的训练是跳高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改进助跑节奏,目的是为了提高助跑速度。跨栏跑是跳高速度训练中常见的有效手段之一。“该练习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栏间跑与跳高有非常强的“神似”之处:籍步长和比例基本固定的前提下加快步频来提高跑速,同时身体重心移动平稳,避免起伏过大。因此,在进行跨栏跑练习时不能过多地注意过栏技术,而是要强调栏间的节奏和动作要求。”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周忠革在创造个人跳高最好成绩2.33米之前的两周,在副项的比赛中跑出自己110米栏的最高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跨栏跑是一项效果较好的提高跳高专项快速能力的训练手段。

全程助跑计时在专项提高阶段的作用明显加强,该练习的动作技术特征与专项极为相似:完全按照完整技术的轨迹跑助跑。通过每次助跑的计时,运动员可以掌握并形成稳定、精确的助跑节奏,从而有助于助跑动作的高度自动化。优秀跳高运动员每次助跑的全程速度误差不超过0.05秒。前亚洲纪录保持者郑达真10步助跑时间在2秒8以内,最好2秒7。杨文琴9步助跑时间在2.5秒以内。由于助跑还要为起跳做好准备,所以运动员在进行跑的训练时不仅要跑好,还要有充分地起跳意识。一般从倒数第三步,甚至从进入弧线段开始,就要有准备起跳的意识,这体现在助跑的积极加速和向起跳点的迅速跑进上,跳高专家和教练员大都认为优秀的跳高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都有很明显的加速意识。

2 动作速度类素质训练手段

这里所说的动作速度类训练手段主要指的是起跳环节的动作速度类练习。起跳阶段主要是起跳腿的蹬伸速度、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两臂的摆动速度。练习手段主要是各种原地快速摆臂练习、原地快速摆腿练习以及摆臂、摆腿的完整练习等。该练习的作用在于提高摆臂和摆腿的速度,同时提高腿臂摆动的协调性。在做这个练习时要特别注意摆动的节奏:加速靠近支撑点,加速离开支撑点和减速离开支撑点。该练习可以原地进行也可以上两步做,但都必须使腿臂的加速摆动与起跳腿的用力蹬伸同步出现。上两步做时首先要明确摆动腿在积极用力蹬地后是以髓带动大腿加速前摆,当起跳腿踏上起跳点的瞬间,摆动腿屈膝折叠靠近起跳腿,这时膝关节的弯曲己接近最大程度,接着大小腿稍有展开,加速向异侧肩内扣摆起,同时起跳腿快速蹬伸,充分提髓、提踵,直至摆动腿突然制动。手臂摆动分为双臂摆和单臂摆两种。采用单臂摆的在起跳腿踏向起跳点时两臂仍自然前后摆动,随着摆动腿的摆动,起跳腿同侧臂由后向前上方积极加速上摆,摆动腿同侧臂顺势上举。采用双臂摆的随着起跳腿的放脚前伸,同侧臂交叉后引,而异侧臂向自然跑进一样向前摆出,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位置。当起跳腿同侧臂屈肘前摆时,双臂同时向前上方加速摆起。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一定要注意规范练习的速度。通常为了控制练习的速度,原地练习时可以采取10秒计时的方法。

30米单足跳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蹬地速度和腿的摆动,做这个练习时支撑腿的躁关节要快速屈伸、脚掌要迅速扒地,腿臂摆动要协调。要强调的是快速屈伸是在充分蹬伸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同时还要注意控制练习的强度,教练员通常采用计时的方式来控制强度。由于练习的强度要求偏高,所以在基础训练阶段较少采用这种训练手段。

3 结束语

总之,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日趋完善,但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存在着速度素质训练手段过少现象。所以,在训练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的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中找到合理的速度素质训练手段、方法,以及采用不同练习手段的组合方法来提高训。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404).

[2]白二宇.论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体育科研,2001(4):6.

[3]赵连甲.跳高训练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4]曾小丽.浅论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与训练方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09).

[5]王仕虎.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及训练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9).

[6]苏斌.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项力量训练原则[J].田径,2005(08).

[7]王士香.浅析背越式跳高的助跑[J].辽宁体育科技,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