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5 14:43:47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1)

【关键词】高等成人教育;学习英语特点;影响因素;对策探索

高等成人教育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效率不高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外在因素:英语的教材以及英语老师等因素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第二,学生自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爱好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随着我国普通本科与专科的扩招,高等成人教育的学院越来越少,因此,高等成人教育要从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中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成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英语的学习效率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从高等成人教育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研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对策。

一、高等成人教育的英语学习现状

成人教育是很多在职人士都会选择的提升学历的一种方式。可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参加成人教育时为了一张文凭,有些学生在学习时既追求学习质量又追求学习效率,造成心理过于紧张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有些成人学生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全不放在眼里,导致学校的学风涣散,学生的学习效率过低。还有就是成人教育机构出现很多不负责的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只知道让学习背诵英语单词,忽视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运用,导致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大大的降低的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二、成人学习英语具有的特点

(一)学习目的性强

学生来高等学校学生英语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较大、以及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的人,@些学生来到学校学习的目的虽然不太相同,但是每个人来学习的目的是明确的,特别是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成人学生的目的性。在成人学校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为了出国深造和工作打下基础。(2)为了参加各种英语考试而来学习。(3)为了某得外交部门或者相关的英语专业的工作。这些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来学习,所以,他们比较珍惜学习的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认真。

(二)班级人数较多,英语基础不同

高等成人教育英语班级中,学生的数量过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难教育到重点,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不同生源的学生,比如,普通高中生、职业高中生、小中专生、大中专生、同等学力学生等,这样学生的英语基础有很大的差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掌握难易程度,经常会出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困难、有些学生学习重复已知知识的情况,这样的现状加大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上的难度。

(三)阅历丰富,接受知识能力强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社会中的经验更是成人学生在成人教育中的基础,成人在生活阅历的增多下对许多东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成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的知识和自我的生活阅历结合在一起,能比较轻松的理解学习的内容,同时由于成人对事物已经有了极强的认知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发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成人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英语语法的运用以及语句的抽象含义。

三、成人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因素的影响因素

高等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来学习,因此,他们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追求学习质量又追求学习速度,比如,有些学生希望能快速的学会如何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交流、谈判,学会快速阅读外文产品说明书,学习如何用英语写报告、说明书、合同书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就会有一定的规划,规定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学习一定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压力比较大,造成心理紧张等不良的现象,从而学习英语没有效率。另外,成人学生的自尊心与虚荣心都比较强,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知识运用到对话中害怕出错。在这些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心理负担,阻碍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运用,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二)学习方法的影响因素

成人在学习英语的单词、课文时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机械记忆与模仿的过程,他们在背、记时,学习的很累、忘记的又很快,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付出了时间又达不到效果,学习方式呆板不知变通。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只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按照课本的知识来,却不会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导致学生达不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从而减少对英语的兴趣。

(三)教学教材不合理的影响因素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课本作为老师与同学的纽带,课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好的英语教材能辅助教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提供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可是很多的高等成人教育中的教学材料,内容设置重复,课文陈旧,不具备时代气息,而且难度跨度较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在教学内容简单时,学生很容易抱怨学不到知识,在教学内容较难时,学生又会在学习是比较困难。教材中没有一些实用的对话材料,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实践,导致学生不能讲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四)教师的教学的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的教学中,英语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会影响成教学员的英语学习效率。高等教育机构往学校招入的都是一些英语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教师,一般情况下,老师的英语文化水平比较高,都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给学生一些专业的指导。英语教师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不代表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高等成人教育中的有些英语老师虽然英语文化水平很高,但是在教学表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有很大的欠缺,导致在学生在学习时理解不了老师讲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出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低以外,还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敬业精神,只根据自己的讲课方式以及讲课进度,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的教学因素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五)成人学生基础的影响因素

在高等教育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英语知识基础也是比较大的差距。从年龄上来看,成人学生年长的近60岁或者更高,年龄较小的可能都不超过20.从行业上来看,有公司的领导也有公司的职员以及一些家庭主妇。从英语基础上来看,有些成人学生英语基本功比较强,有些甚至都没有接触过,或是以前学过,但是工作中没有运用过,也遗忘的差不多。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老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不好难易程度,出现老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的局面。长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枯燥无味,达不到学习的效率。

四、高等成人教育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对策探索

(一)提高教学材料的质量

教学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材料的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起不到学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选取不同的英语教材,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比如,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新概念英语》,基础较好的可选择较难的《大学英语》与英语教学录像片《走遍美国》。《走遍美国》的录像中有很多通俗易懂的对话,学生可以将录像中的对话运用在实际当中,能帮助学生培养用英语对话的能力。教材不仅要选择语言的知识满足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也应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经济知识或财经知识,帮助学生全面学习。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好的教学教材搭配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起到效果,因此,高等教育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采用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1.语音教学法:语音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讲解,一味介绍发音技巧、各种语音特点等,也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操练等。事实上,一般语音课都是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只是各占比例不同。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切实掌握所在院校和所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几种教材的优势,系统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录音中单词的正确读法,将音标与拼音联系起来,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音标读法与拼音读法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音标的读法,在学生掌握音标之后,就需要学生学习读单词,通过掌握单词的拼读,从而认识、理解这个单词,学会将单词运用在实际当中。

2.词汇教学法: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同时,也0是学习英语中的难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征采取不同的词汇延伸法,有些单词会产生学生的联想,比如:在讲解外科医生(surgeon)时,联想到内科医生(physician)、牙科医 生(dentist)、眼 科 医 生(oculist)、儿 科 医 生(pediatrician)等,通过一个单词延伸出多个相近的单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有些单词可以将英国与美国的不同表达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将两种单词都教给学生,比如:

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将同种意思两种表达形式的单词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加方便。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成人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都是急于求成,学习中的热情来的快,没的也快,学习的过程中很快就没有学习积极性,这时,老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这篇知识的重要性,经常性的让他们意识到英语知识对他们的就业、工作、生活上的重要性。同时,老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要吸引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积极性,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也要具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学习中找到自豪感,从而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老师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之后,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计划就能意识到努力的意义,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学习动力,有了学习动力,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在教育机构中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的优势:第一,音视频资源丰富,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一些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内容可以更完美地展现。第二,教材、课件资源更加易于积累、修改、共享,减少教师准备课程内容时间,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第三,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屏这些交互式教学设备的推出,可以在整个版面模拟普通教学的白板、黑板、绿板等教学模式,使用软件中的书写笔工具,可以实现无粉尘教学,完全再现板书教学效果,不仅利于教师和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减少这些耗材产品的使用。第四,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一键开关机,上下课,设备使用过程更加简单。通过多媒体技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知识。

(五)尊重开发学生的实践优势

学习的英语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取得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践优势,根据成人生活、工作的实践经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成人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英语基础不好的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老师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及时的支持、鼓励学生学习,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生活实践中,通过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学生只有在学习中的过程中拥有自信与兴趣才能在学习英语充满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总之,成人教育中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校的每一位同学都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的内容尽量能体现实用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教学知识的使用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课堂中的听课率。老师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及时的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要有好的教学资源,还应该采取好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红.远程教育成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力研究[J].科技资讯,2016,(15):95-96

[2]白蓝.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258-259

[3]李晓贺.开放教育非英语专业成人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及需求调查[J].成人教育,2015,(03):61-64

[4]彭梅.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5]龚衍英.利用互联网辅助成人教育学生的英语学习[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05):89-91

[6]汪耀敏.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12):121-122

[7]张健萍,麻一青,张松岩.高等成人特殊教育学生学习动力状况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2,(06):30-31

[8]李振芳.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率[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1):119-122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2)

关键词: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种子;漂浮育苗;层积;赤霉素

中国分类号:S567.23+9;S504.3;S48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0-4983-04

Synergy Effect of Stratification and Gibberellic Acid on Floating Nursery of

Gentiana rigescens Seeds

ZHAO Fan,HU Kan,LI Hai-feng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Chemistry,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0, Yunnan,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ature seeds of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as material, effects of stratification method, stratification time, quality concentration of gibberellic acid, and soaking time on floating nursery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of G. rigescens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approach for floating nursery seed germination of G. rigescens was stratification method+stratification time+quality concentration of gibberellic acid+soaking time wet sand stratification+ 60 d+200 mg/L of quality concentration of gibberellic acid+24 h. On seed germination rate, effect of stratification time and quality concentration of gibberellic acid was ver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seed; floating nursery; stratification; gibberellic acid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是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坚龙胆、龙胆草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1]。滇龙胆是传统中药材龙胆的重要来源[2],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清热泻火、健脾保肝、消毒杀菌等作用,是龙胆注射液、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片等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也是云南省的道地药材,仅在云南省每年的需求量就达约1 000 t[3]。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药厂的原料来源,但经过长期的无序挖掘,滇龙胆的野生种质资源濒临灭绝,已经被列为野生药材物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种子育苗标准操作规范是开展滇龙胆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种植的关键技术,是药材栽培高产、优质、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滇龙胆野生种质资源、解决药材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对北方龙胆种子育苗的研究比较深入,如赵敏等[4]对三花龙胆(G. triflora Pall)、东北龙胆(G. manshurica Kitag)和龙胆草(G. scabra Bunge)的全露地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制订了龙胆种子育苗标准操作规范。而有关滇龙胆种子育苗技术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试验拟按照植物种子漂浮育苗的试验方法,研究层积和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3)协同作用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萌发及成苗的影响,以期为滇龙胆种子育苗标准操作规范的制订、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滇龙胆种子于2011年采于云南省云龙县关坪镇药材种植基地。育苗基质和漂浮育苗盘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烟草公司烤烟漂浮育苗材料厂提供,基质由珍珠岩、蛭石、草炭等混合而成。试验于2012年3~8月在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温室进行,漂浮池规格为长380 cm、宽140 cm、高14 cm,池底铺双层聚苯乙烯塑料薄膜,水深8 cm,漂浮盘规格为52 cm×33 cm,内有160个种植穴。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取层积方式、层积时间、赤霉素稀释液浓度及浸种时间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考察其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萌发及成苗的影响;采用L9(34)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5],各因素水平组合见表1。漂浮盘每穴播种3粒种子,每盘播种480粒种子,每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随机排列。漂浮育苗所用氮、磷、钾肥料分别是NH4Cl、KH2PO4、K2SO4,所用试剂均为国药集团生产的分析纯。播种前和播种后60、80、100 d时分别用去离子水将一定比例的肥料溶解后与育苗池水混合后施入漂浮盘中,其他管理按漂浮育苗技术规范要求实施。

1.3 测量指标和方法

播种后每天记录滇龙胆种子萌况,种子萌发标准主要参考李惠敏等[6]的方法,以子叶突破基质作为种子发芽标准,播种30 d时统计种子萌发率,萌发率为子叶突破基质的种子数占播种种子数的百分数。统计结束后间苗一次,每孔留1株健壮的幼苗。幼苗继续培养90 d后测定各项形态指标,用直尺测定滇龙胆苗高、根长,用电子分析天平测定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种苗成苗质量标准为苗高5~6 cm、根长4~5 cm、地上部分干重80~90 mg、地下部分干重70~80 mg;成苗率为达到成苗质量标准的幼苗数占间苗后幼苗总数的百分数。并对所得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4 验证试验

对L9(34)试验得到的有关最优组合结果实施验证试验,同样是采用漂浮盘每穴播种3粒种子,每盘播种480粒种子,6次重复,随机排列。漂浮育苗所用肥料、试剂以及施肥方式、苗期管理等都与L9(34)正交试验保持一致,也按漂浮育苗技术规范要求实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L9(34)正交试验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发芽及成苗情况的影响

试验观察到滇龙胆种子萌发为子叶出土型,播种20~30 d后胚芽突破种皮形成子叶;从子叶形成到小十字期需要40~60 d,这段时期根的生长较快,而茎叶的生长极其缓慢;小十字期过后茎叶与根的生长都加快,再经过20~30 d生长就能得到可供移栽的漂浮苗。层积方式、层积时间、赤霉素稀释液浓度及浸种时间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发芽及成苗情况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各因素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萌发及成苗情况影响较大,以A3B3C2D1(湿沙层积方式+层积60 d+赤霉素稀释液浓度100 mg/L+浸种12 h)组合的滇龙胆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了93.1%,萌发种子成苗率达到了82.6%。而A2B3C1D2(干沙层积方式+层积60 d+赤霉素稀释液浓度50 mg/L+浸种24 h)组合的滇龙胆种子成苗率最高,达到了93.6%,种子萌发率为81.8%。

2.2 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L9(34)正交试验的萌发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因素之间的差异,对表2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其中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萌发率极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层积时间和赤霉素稀释液浓度是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萌发的主要影响因素,2因素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其极差值分别为42.77个百分点、10.50个百分点,而浸种时间、层积方式2因素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其极差值分别为3.06个百分点、1.87个百分点。各因素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萌发率影响程度高低排序为因素B、因素C、因素D、因素A。

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萌发率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因素B(层积时间)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萌发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2.3 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L9(34)正交试验的成苗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成苗率极差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赤霉素稀释液浓度是影响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成苗的主要因素,对滇龙胆萌发种子成苗的影响较大,其极差值为20.70个百分点;而层积时间、层积方式、浸种时间3个因素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成苗的影响较小,其极差值分别为2.93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0.66个百分点。各因素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成苗率影响程度高低排序为因素C、因素B、因素A、因素D,说明赤霉素稀释液浓度过高反而对萌发种子的成苗不利。

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成苗率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因素C(赤霉素稀释液浓度)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成苗率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

2.4 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在同等条件下对最佳试验组合A1B2C1D2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滇龙胆种子的萌发率为90.23%,成苗率高达97.50%,说明试验结果可靠。虽然验证试验的滇龙胆种子萌发率较低,但是如果每穴播种3粒种子、以穴为单位统计种子的萌发率,则滇龙胆种子的萌发率可达95.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育苗的需要。

3 小结与讨论

漂浮育苗技术具有省工、省时、出苗率高、种苗生长一致、容易移栽等常规育苗无法比拟的优势,曾经在烤烟育苗技术的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7],但是漂浮育苗技术在中药材育苗上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现在已知的只有姜跃丽等[8]研究了3种肥料对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Raf.)Shinnersl]种子漂浮育苗幼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王恒玺等[9]比较了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种子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后育苗基质及营养液配比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而有关滇龙胆种子育苗的研究也不多见,已有的报道一个是杨美权等[10]用500 mg/L赤霉素处理滇龙胆种子后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种子萌发率高达95%的试验;一个是东林等[11]用赤霉素 200 mg/L+6-苄氨基腺嘌呤5 mg/L+3-吲哚乙酸5 mg/L+浸种48 h的组合处理滇龙胆种子后种子发芽率达93%的试验。课题组按照上述2种方法处理滇龙胆种子进行露地育苗试验发现,自然条件下滇龙胆种子存在出苗不整齐、萌发率较低、种苗生长不一致、部分种苗叶形呈畸形等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滇龙胆种子细小,千粒重仅为18~26 mg,而滇龙胆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露地育苗时可能由于雨水或浇灌时将部分种子冲到土壤缝隙中,种子得不到光照从而使种子出苗不整齐;二是滇龙胆种子萌发属子叶出土型,子叶出土后,胚根开始生长,从子叶出土到小十字期幼苗生长极其缓慢,而其他杂草种子萌发后生长较快,从而使滇龙胆幼苗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光照而生长不良或死亡,进而导致幼苗生长不一致,成苗率低;三是赤霉素浓度过高是引起滇龙胆幼苗叶形畸变的主要原因。

漂浮育苗技术能很好的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而且基质中不存在杂草种子,有利于作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通过层积和赤霉素协同作用,赤霉素稀释液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高浓度赤霉素稀释液有利于滇龙胆种子的萌发。试验结果显示,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的促进萌发最佳处理组合是湿沙层积方式+层积60 d+赤霉素稀释液浓度200 mg/L+浸种24 h,其中层积时间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6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00-10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4.

[3] 李智敏,刘 莉,李晚谊,等.滇龙胆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增刊):485-487.

[4] 赵 敏.龙胆草全露地育苗技术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8):757-759.

[5] 明道绪,王钦德,耿社已,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03-317.

[6] 李惠敏,陈丽羽,秦新民.紫茎泽兰对6种豆科植物的化感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856-1858.

[7] 彭细桥,吴建志,陆中山,等.我国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中国烟草学报,2010,16(3):90-94.

[8] 姜跃丽,师进霖.不同肥料种类对洋桔梗漂浮育苗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12):42-44.

[9] 王恒玺,秦小萍,唐嘉义.灯盏花漂浮育苗技术新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284-286.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3)

在前面的分析中,实际上多少已经涉及这里的主题。在一般的分析中,社会经济因素和计划生育因素被看成是中国初步实现迅速的人口转变的两大基本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起着基本的作用,而计划生育因素的作用正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对人口转变过程的干预性影响,并使之通过生育率的转变来引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一些研究证实,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人口控制因素对于生育率的影响是一种下降的趋势,而社会经济因素对于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却越来越明显,而且主要表现为一种直接的影响。

也就是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的重要性开始引起我们的关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丝毫没有否认计划生育因素的作用。

林副德、刘金塘通过对1982年和1990年两次普查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控制因素对于总和生育率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的模式和强度都在改变。从影响的强度来,1982年人口控制因素比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强度更大。到199o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口控制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有所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超过了人口控制对生育率的影响。从影响的模式看,人口控制因素对生育率的直接作用要大于社会经济因素,1982年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直接影响为0.259,间接影响为o.44,直接影响是间接影响的3/5左右。中国生育率的迅速下降被看作是超经济强控的结果。到199o年,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直接影响提高到0.491,而间接影响下降到0.224,直接影响是间接影响的2倍多(参见表1)。

顾宝昌早期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把中国的情况(指生育率快速下降的事实--引者注)看作是一个单纯依靠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下降的例子,低估或忽视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妥当的。相反,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国30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刊年代以来的生育率下降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③计划生育因素的作用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体现的。毫无疑问,主观的努力术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定。社会经济因素不仅直接通过对人们社会角色及角色意识等非计划生育变量的影响来影响人们的生育需求和生育决策,而且间接地通过对计划生育社会行为所需客观条件的限定来影响生育率的变动。无论如何,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这种基础性作用不仅表现在社会经济因素对计划生育具体条件的限定及执行效果的影响上,而且在不推行计划生育群众性运动的时候依然会对生育率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经验证明,生育率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下降。就生育率与收入的宏观关系而言,大致是反比例变化的关系。从长期的趋势看,收入越高、现代化程度越高的人们会倾向于少要孩子。这样,与"贫困产生人口"的著名命题相对应,我们实际上可以概括出"富裕减少生育"

的命题。但是要注意,不是高收入本身,而是高收入给人们带来的变化才使生育率降低。此外,人均收入和生育率的关系因收入的绝对水平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如果人均收入低于某一临界水平,那么收入水平的上升可能反而会带来生育率的上升。进一步地,如果收入高于某个"临界水平",收入的递增则会诱发生育率的下降。这个’临界收入水平"的到来通常也意味着文化的变迁。换言之,人均收入达到某一临界值只是"冰山一角",它必然同时伴随着深层面的文化变迁和观念变革。

然而,比较而言,生育率下降与另一种发展--社会发展--关系更为密切。也就是说,生育率下降是与教育、卫生的发展以及贫困程度的减轻紧密关联的。出生率下降与成人识字率和预期寿命的关系,比之宏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为密切。特别是,生育率自然而然的下降与人的发展尤其是妇女生存境遇和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关系密切。妇女得到更多的良好的教育是降低生育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为良好的教育至少意味着:第一,有利于晚婚;第二,有利于提高避孕节育率;第三,赋予妇女以理想和参加工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单一的生育劳动中得到解放;第四,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并乐意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力量;第五,对降低疾病率和死亡率也有很大帮助。

社会经济发展诱催生育率下降的逻辑在理论上是清晰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一十传统观念改变一十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并重视孩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日渐成为自觉的行为取向。换言之,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中介变量形塑了微观家庭人口增殖的自约束机制,在宏观上则实现了人口生育率的总体下降和现代人口转变的趋于完成。此外,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生育率的下降也有独特的条件,我国生育率的下降是在独特的制度框架里完成的,这是引人注目的一点。

可以预期,今后计划生育因素的作用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培育起来的"自发性。内生性控制因素"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使生育事下降的力量在理论上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即强制力、诱导力和自发力。这里的强制力主要指以完成和落实人口计划、人口指标为旨意的较为直接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政控制力。

通俗地讲,所谓"强制力",就是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必须按照人口政策。人口计划、人口指标的规定和要求来生育。

’诱导力"是通过利益关系的调节和整合。宣传教育以及优质服务而培育起来的。"三结合"的做法培育的就是诱导力,诱导力的培育离不开利益导向机制。所谓"自发力"指的是现代化的力量特别是生育文化的现代化之于生育率下降的正面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唐风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之功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从而影响其生育决策,譬如,从家本位到个人本位。晚婚晚育乃至不婚不育,都有宏观上社会经济发展的作育之功。

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种力都是存在的,但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促使生育率下降的力量组合及其构成又有显著的差异。在理论上,对应于强制力主导型的下降机制,事实上还可能存在自发力主导型的下降机制和诱导力主导型的下降机制。现阶段以强制力主导的生育率下降机制天然地决定了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反弹具有一种内在的必然性。一旦生育控制的社会机制有所松懈,那么生育率出现一些反弹或者波动应当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④中国那种"超经济水平"的强控模式其政策效应和组织效能实际上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很难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以强力对抗为前提的控制绩效是呈递减之势的,作用力越大,反冲力也势必越大。

目前生育率下降的政策效应已经衰减和弱化,单凭政策的效力,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已经很难有大的预期。⑤在这种情形下,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生育文化的现代化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粉墨登场,开始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从发展趋势看,是强制力得到保持的同时,诱导力和自发力会有所增强,从而使人口控制力更加强大。自发力的出现木会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那般简单。相反地,倒有可能出现与计划生育相抗衡的"自发力"一从计划生育角度看,可定义为’负自发力",如男孩生育偏好的强化以及"议价孩现象"的出现。’证自发力"只有在生育文化现代化的情形下才可能出现。因果链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文化现代化生育观念转变个人本位的生育决策形成。

5、简短的结论

从上述研究可见,从2o世纪中叶算起到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人口零增长,中国人口的百年转变可以清晰地分出这么几个阶段:(l )死亡率主导的人口转变,(2)生育率主导的人口转变,(3)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4)实质性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5)最后的转变是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从"增长型的人口"转变为"缩减型的人口",在这个阶段,"稳定低水平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人口转变的规律可以看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未来的岁月里,人口的转变和全面现代化需要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生育事的问题",而且是综合意义的"生育问题"。综合治理生育问题的时代到来了,计划生育户充分共享生育率快速下降和人口转变初步实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果的时代也到来了。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儒要的不仅仅是"依法行政"和’批质服务",更重要的是利益的诱导、补偿和共享,而归根结底要实现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最后的人口转变将成为月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非常直接和明确的追求。’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真正关键与其说是如何强化行政制约机制,不如说是优化和强化利益激励的机制。⑥但与此同时,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原则则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这就是在尊重群众的情感。关注他们基本需求的满足和生育权益的保障中实现代际公平的崇高目标。

历史将证明,不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人口环境,而且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转变的最后趋向完成也同样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特别是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予以支持--譬如低生育率在微观上是有风险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是一种老无所养的风险,而孩子成长过程中突然夭折的风险更可能使进入这中老年的父母遭遇人生的灭顶之灾,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低生育时期,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为降低和防范低生育的风险创造条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筹兼顾。双管齐下才是中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所引数据参见彭佩云主编:《什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年,页874.②参见朱国宏主编:《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章。

③参见顾宝昌:"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作用",《综论中国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3-18.④参见穆光宗、陈卫:"走向卫世纪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对策思考",《开放时代》(广州)1999年5、6月号(总第128期)。

⑤参见顾宝昌、穆光宗:"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人口研究》1994年第5期。

⑥参见穆光宗:"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强化利益激励机制",《中国人口报)2000年5月22日第三版。

主要参考文献:

l 、彭佩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年。

2、朱国宏主编:《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后人口转变时期:苏南模式的启示",载《现代人口转变之路--苏南模式的经验与理论》,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3、李建民:"中国的人口转变完成了吗?",《南方人口》2000年第2期。

4’李建民、原新、王金营:《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中国人口发展》,科学出版社,2o00年7月。

5、于学军:"解析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报》z000年1月24日,第三版;以及"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科学》2000年第2期。

6、穆光宗:《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7、顾宝昌:"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作用",《综论中国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8、穆光宗、陈卫:"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对策思考",《开放时代》(广州)1999年5、6月号(总第128期)。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4)

[关键词]:听课率 影响因素 对策 制度建设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首先就要保障学生的听课率,因为目前高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上课。然而,对目前高职院校听课率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听课率较低者不足20%,听课率较高者也可达80%,但大多听课率约为50%,听课率普遍较低,故听课率应该提高。

1听课率概念

绝对听课率是指班级内听课学生人数与班级内学生总人数之比。

相对听课率是指班级内听课学生人数与班级内实到学生总人数之比。

因为绝对听课率没有考虑“到课率”因素,故以下内容主要讨论相对听课率。

2影响听课率的因素

2.1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影响听课率,举例如下。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文件指出:完善质量年报制度,可在《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没看见有关听课率的表述。上述政策指引结果:评估高职教育质量忽略了听课率。忽略Y果是教育工作者对听课率或思想不重视,或不想办法去解决,或解决力度不够。

2.2社会因素

社会对高职学历认可度低,间接影响学生听课率,举例如下。如报考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时,提供给高职学历人员的岗位所占比例极低;央企、大国企招聘员工时,提供给高职学历人员的岗位所占比例也低。这样导致高职学生自己不够重视学历,进而影响其学习,间接影响其听课率。

2.3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听课率,举例如下。如学生进入高职后,大多数家长不再像孩子在高中阶段那样去关注孩子的学业,很少向孩子本人及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业。再如有的学生家境较好,入学时已经有了“准工作岗位”,这样导致学生来校后,学习目的性太强,与“准工作岗位”相关的课程就认真学,相关不大的课程就应付了事,家长对此也听之任之。总之,家庭教育在学生高职学习时的缺位,对学生听课率造成一定影响。

2.4学校因素

高职院校的管理影响听课率,什么样的制度出什么样的人,管理这个指挥棒举足轻重。

2.4.1学校的校风因素

高职院校的校风影响听课率,举例如下。如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专升本,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到高层次公司入职的机会也不大,结果无压力就无动力,导致课下自修的学生人数不多,晨读的学生人数更少,校园学风较差,听课率低下也不足为怪了。

2.4.2学校的纪律因素

随着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方式的改变以及高考人数的下降,生均拨款及在校生人数,对高职院校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招生难,开除学生更难,以致于高职院校的校规校纪执行起来变得畏首畏尾,松弛的纪律自然影响到了听课率,举例如下。如学生考试作弊或者大量科目不及格,学院最终只能给予留校察看,现实考量不言而喻。如此作为,学生思想上就会忽视学习,听课率不断降低。

2.4.3学校的制度因素

高职院校的制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率,举例如下。如学生量化制度对学生的影响,拿高职院校的活动来讲,这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但另一方面,如果活动过多时,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今天运动会,明天歌咏比赛,后天演讲比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活动都有量化成绩,学生不得不参与其中。学生课下为此占用大量时间,业余自学时间减少,上课越来越听不懂,听课率下降。

2.5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听课率的影响,应该是分析听课率有关问题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条式的说教;教师的工作重点不在授课上,备课不认真,讲课不负责;教师不注意课堂纪律,对于玩手机的同学视而不见等等;教师的诸多问题都会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结果是教学效果差,学生听课率低。

2.6辅导员因素

辅导员对学生听课率有一定影响,举例如下。如凡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均会发现,辅导员管理不错的班级,班级学生学习努力,听课率也高,相反,则听课率也低,这个现象基本得到公认。可见,辅导员对听课率的影响不容小视。

2.7学习水平评价因素

高职院校目前对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形式多样,理论课学习水平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考核(如考勤、作业等)、学习结果考核(如期末考试、论文等)。以理论课为例,评价形式对听课率有不同程度影响,举例如下。如教师上课时发现,考察课、考试课,听课学生的思想有一定差别,学生对考察课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听课率会略低于考试课。

2.8情感因素

高职院校的师生感情对听课率有影响,举例如下。如有些老师对学生真是爱生如子,学生丢了教材,老师帮助学生再借,学生课上听不懂,老师课下不回家也要给学生辅导,老师的这些爱生如子、敬业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学生内心爱戴教师,师生感情融洽,这些老师上课,学生的听课率自然不会低。

2.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对听课率的影响至关重要,举例如下。如学生的第一类问题有:自己不想学、认为学习没用、毕业不做本专业工作、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来校混个文凭、认为所学课程不实用等;学生的第二类问题有:自己不听课已成习惯、学习怕吃苦、潜意识不认可自己是好学生、自控力不强导致上课玩手机等违纪现象、懒散成性等;学生的第三类问题有:认为知识枯燥无味、课程理论性太强、课程太难、基础差导致的上课听不懂等。上述问题在做“听课率影响因素”调研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应,影响着学生的听课率。

3提高听课率的对策

3.1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政策

通过政策积极引导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听课率。如评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时,把听课率列为考察指标之一;高职院校晋升应用型本科时,把听课率列为考察指标之一;高职院校领导职务晋升时,把其领导院校的听课率列为考察指标之一。总之,政策要科学发挥作用,引导教育工作者想方设法提高听课率。

3.2加大社会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

政府加大支持社会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如报考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时,提供给高职学历人员的岗位所占比例更加合理;引导央企、大企等优质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招聘人才。这样可提高学生对高职学历的重视程度,促使其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听课率。

3.3联合家庭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不仅仅应该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时发挥作用,还应该在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时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应创建机制,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业,如建立家长的QQ群、微信群,任课教师、辅导员也加入该群,定期在群里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业问题,联合家长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教育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率。

3.4高职院校应多措并举提高听课率

3.4.1建立激励学生自修的机制,促使校园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高职院校应为学风的形成进行建章立制。如学生通过自学考取某类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英语等级证书等)后,学院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学生本人进行奖励。学院就业办公室积极联系高层次的公司来学院进行招聘,掌握这些公司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为应聘备战。另外出台相关激励制度,激励学生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发表专业论文或申请专利等)。通过一系列激励学生自我成长的制度,促使学风良性发展,听课率自然提高。

3.4.2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守住纪律底线

虽然随着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方式的改变以及高考人数的下降,生均拨款及在校生人数,对高职院校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校规校纪应守住纪律的底线。如学生考试作弊或者大量科目不及格,必须给予留级处分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重修,使学生从心理上不想触犯校规校纪,从行动上不敢触犯校规校纪。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守住底线,帮助听课率提升。

3.4.3学校的制度应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

高职院校的制度应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不能越来越功利化、行政化、不科学化。各项制度的制定要做前期调研工作、汇集师生意见,中期执行公正、接受师生监督,后期观其效果、反思完善制度,最终使制度为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保驾护航。如学生量化制度中对于活动的安排,使其在学生业余时间占比适当,否则影响学生学业,影响听课率。

3.5建立健全教师教学相关制度

教师影响听课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本身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如教师虽然想把担任课程上好,但教学能力不足,如学情把握不透,教学方法不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教学经验不够等等。二是高职院校的制度迫使教师选择工作重点不在教学。如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时,科研工作考核具体,而教学质量考核缺乏可操作性,所以科研工作就成了教师工作的重点、亮点。综上所述,对于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厅、校两级应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以提高教师素质;对于教师工作重点不在教学,厅、校两级应完善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促使教师工作重点放在教学。

3.6建立健全辅导员相关制度

辅导员对学生听课率的影响核心是:能否带出一个学风不错的班级。做到这点,一是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激励辅导员。如辅导员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绩效工资考核时,把听课率作为考察指标之一。二是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如培训辅导员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考取相关证书,参加优秀辅导员经验介绍会等,使辅导员用“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规律”的科学教育方式教育学生,而不是简单以权压人的作为。

3.7进一步改革学习水平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改革学习水平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课率。如考察课的作业方式改革,作业不再是课后的习题,而是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定义、原理等知识点;考试课可以在讲完一个章节后就随堂测试一次,测试成绩占综合评定一定比例,以激励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学资源强大的院校可以在网络教室授课,利用课程相关软件,随堂即考即评。

3.8建立纯洁良好的师生感情

纯洁而良好的师生感情定能提高学生的听课率。教师的爱生如子、敬业奉献等行为,这些,学生会看在眼里,从而进一步钦佩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友爱、融洽。但若一个教师不是花心思去争位子就是花时间去争名利,功利心极强,主业荒废,这些,学生也会看在眼里,日后即使该教师做了领导、有了名和利,学生内心也鄙视其人格,甚至效仿,把师生关系上升为利益交换、互相利用,导致师生关系名存实亡,对听课率影响甚大。

3.9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听课率造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本人意识到问题后,首先要自我努力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应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实现听课率的提高。如学生认为学习没用的思想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其解决思想问题,学生自控力差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其解决意志问题,基础知识差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其解决知识问题。只有师生一起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听课率。

4结语

作者结合自身高职教育教学经验,依据针对高职学生听课率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一些影响听课率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听课率的对策,其核心思想是:听课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老师真教、学生真学。只有分析影响老师真教、学生真学的种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听课率问题。除上述核心问题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主要精力用在什么地方、学生的主要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对听课率也有着重要影响。

假设听课率为X,影响听课率的因素分别为X1、X2、X3...Xn,那么X=X1+X2+X3...+Xn。高职院校不同,听课率X值不同,Xn的数量不同,值也不同;但若要使听课率X值实现最大,那么需要每个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影响X值的Xn,针对Xn采取合理措施,从而实现X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述东.提高职校政治课的听课率[J].青春岁月,2010(4):44-45.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5)

关键词:教育;收入不平等;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12309

一、引言

无论是对于政策制定者还是经济学家而言,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只有分析清楚教育对城乡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机制或途径,政策制定者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和缓解收入不平等。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要素边际报酬递减,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高收入者的教育回报率低于低收入者,从而教育投资的增加(教育扩展)有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和缩小收入差距。例如,Schultz考察了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他认为初级教育和中级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在10%~40%,而大学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则普遍较低[1](P546)。Psacharopoulos研究发现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都要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其中,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对中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率分别为15.2%,13.4%和10.3%,私人收益率分别为19.3%,18.7%和12.8%,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2]。这些研究认为,教育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例如,李实和丁赛分析了1990—1999年我国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回报率呈现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依次递增,并且城镇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农村教育收益率,教育扩展有导致城镇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3](P123)。张车伟分析了教育投资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他发现教育投资收益率呈现出随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者的教育回报率平均来说要比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高5.9%,教育收益率不仅随教育程度上升而增加,而且还随收入水平而升高,最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只有2.7%,而最高收入者95%的教育回报率在6.53%左右,最高收入者教育回报率是最低收入者的3倍左右,教育程度及教育回报率的关系展现出一种让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4]。此外,李实和李文彬(1994)、姚先国和张海峰(2004)、赖德胜(2000)、李元春(2003)等分析也得到类似的结论,且教育投资收益率农村低于城市,呈现出收益率递增的趋势。这些研究都表明教育投资增加可能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加剧收入不平等[5](P213)。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习明明,等:教育对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教育是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的?高梦滔和姚洋认为,如果某一种要素对于低收入人群收入的边际贡献大于中等收入人群和高等收入人群,则这种要素具有的作用就是减轻收入差距,反之则是增加收入差距[6]。Knight和Sabot认为教育对收入不平等有两种效应:一是更多的教育不平等意味着更多的收入不平等,即结构效应(CompositionEffect);二是更高的平均教育水平意味着更小的收入不平等,即压缩效应(CompressionEffect)。如果压缩效应大于结构效应,则教育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反之,则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状况[7]。Katz和Murphy认为,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人不完全替代的假定下,教育的回报率与教育的平均水平负相关,提高平均教育水平会减少低技术工人的数量的供给从而提高其工资,同时也提高了高技术工人的供给数量从而减少高技术工人的工资,结果,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下降了,收入差距也缩小了,这实际上就是压缩效应[8]。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6)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孕前与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该院产科接收分娩的产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一般资料,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产妇在孕前与孕期的保健情况以及孕期是否合并有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新生儿的体重等进行调查,计算低体重儿、巨大儿的发生率,并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 孕前保健咨询、孕前BMI、孕前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孕周、妊娠营养情况等孕前与孕期保健情况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针对孕产妇的不同情况,积极开展孕前与孕期保健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孕前与孕期保健;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

[中图分类号] R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97-02

[作者简介] 陈敏枝(1985.7-),女,广东佛山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作为评估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健康状态,预测其未来发育情况与可能患病情况的指标之一,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新生儿整体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1]。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不仅对母婴健康、安全等息息相关,还关系到新生儿未来的生理、心理、智力等生长发育情况,调查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其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代谢异常综合征、肥胖甚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生活理念的普及,优生优育的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2]。孕前与孕期保健也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该研究就2012年2月—2014年8月该院产科接收分娩的产妇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孕前与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该院产科接收分娩的产妇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2.1)岁。排除双胎或者多胎妊娠的产妇以及合并有精神疾病患病史、记忆功能障碍的产妇。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以随机发放的方式,对产妇的基本信息(年龄、生育史、孕周),孕前与孕期的保健情况(孕前是否进行保健咨询及孕前检查、孕前体质量、是否为计划妊娠、孕前是否有吸烟酗酒或接触有害物质的情况、孕期是否接受营养指导等)以及孕期是否合并有相关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营养不良或过剩等)进行调查,并了解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出生体重在2 500 g以下的新生儿视为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在4 000 g以上的新生儿视为巨大儿。

1.3 统计方法

该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人口学特征和新生儿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单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以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法做回顾分析,以α=0.05 为检验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2.1 新生儿出生体重

参与实验研究的1 000例产妇最终分娩新生儿1 000例,男婴女性分别有551例和449例, 男女比例接近1:1,出生体重在1.62~4.50 kg,平均(3.24±0.42)kg,其中低体重儿53例,巨大儿115例,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2.31±0.23)kg和(4.26±0.22)kg,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发生率为16.8%。

2.2 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调查单因素调查法对孕前、孕期保健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之间的关系,可见产妇年龄在35岁及以上、经产妇、孕周在37周以下、孕前BMI在18.5 kg/m2以下或者在28 kg/m2及以上、未接受孕前健康咨询和孕前检查、非计划妊娠、孕前有吸烟酗酒或接触有害物质的情况、孕期未接受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补充过剩等均为影响新生儿体重的主要因素,与对立面孕妇的新生儿体重异常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对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进行logistics多因素回顾分析,可见孕前保健咨询、孕前BMI、孕前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孕周、妊娠营养情况等为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低体重儿或者巨大儿)会使得分娩时产伤、围产儿窒息及其他不良母婴结局等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引起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率[3-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孕前孕妇保健知识的广泛宣传,育龄女性在孕前和孕期的保健相关意识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但仍有孕妇因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情况。

该研究对可能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孕前、孕期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可见孕前保健咨询、孕前BMI、孕前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孕周、妊娠营养情况等均为主要影响因素,孕前接受保健咨询的孕妇,对相关健康孕育知识的知晓率大大提高,有利于优生优育的进行。而孕前BMI(<18.5 kg/m2)过低体重儿的分娩率大大升高,孕前BMI(≥28 kg/m2)过高,则巨大儿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孕前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和孕周过低都可能引起。研究认为,维生素 A、Fe、Zn等浓度的升高可能造成胎儿发育迟缓,并引起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的情况,而Ca元素的缺乏和叶酸的缺乏则可能引起孕妇孕期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6-7],但到某些必须营养补充过多的情况下,又会引发胎儿发育过快,体重过重的情况,因而,孕期营养的缺乏或者过剩、营养不均衡都可能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孕周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早产致低体重儿出现的情况,而孕前吸烟、接触有害物质则可能造成胎儿部分功能受损,畸形发育。在所有这些因素中,以孕前BMI的有关研究对多,梁素惠[8]的研究结果与该研究基本一致,其还对孕前BMI与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BMI过高或过低的孕妇分娩低体重儿、巨大儿的几率增加,而相应的剖宫产率也大大增加。

事实上,孕前与孕期保健情况在某些方面对低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影响是不同的,该研究并未对其进行区分调查和考虑,这也是该研究不足之处,可以进一步进行讨论。

总之,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针对孕产妇的不同情况,积极开展孕前与孕期保健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 黄微,袁秀琴.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4):365-366.

[2] 郑俊江.新生儿出生体重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3,9(9):573.

[3] 杜秋菊,李李,韩艳萍.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0):1197-1198.

[4] 雷马香,焦昌娅,毛丽梅.广州市白云区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7):56-57.

[5] 冒志琴,汪之顼.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5):29-31.

[6] 黄薇.孕前及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3,5(1):1-61.

[7] 张耀东,王志萍.2005年至2011年青岛市某医院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9):689-692.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篇(7)

1 硬骨鱼类卵子的发生和发育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少数细胞形成配子的前体, 称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其后 PGC 迁移到早期性腺-生殖嵴, 并进行有丝分裂繁殖, 然后部分细胞进入减数分裂,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配子(gamete), 即(sperma-tozoa)和卵子(ovum)。卵子的发生(oogenesis)是指雌性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 包括卵原细胞的增殖、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卵巢是决定雌性动物繁殖性能的最重要器官, 它具有排出卵子的功能和产生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内分泌功能,这种分泌功能随着动物种类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鱼类物种的多样性决定其生殖策略的多样性, 根据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 可把鱼类的卵巢分为完全同步型、部分同步型和不同步型 3 种类型, 因此在不同类型的卵巢中, 其卵子的发生、发育及其相关调控机制会有所差异。对大多数硬骨鱼类而言, 卵子发生首先是原始生殖细胞分化形成卵原细胞, 随后卵原细胞经过增殖、分化, 发育成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颗粒细胞和膜细胞), 虽然这两种类型的细胞同源, 但是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在生殖过程中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一般将鱼类卵子发育过程分为 4 个时期: 卵原细胞增殖期、初级卵母细胞生长期、卵黄生成期和卵母细胞成熟期(图 1)[1]。

卵子是卵母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最终产物, 其发生、发育这一动态发育阶段的相关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鱼类卵子发生、发育这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生理过程中, 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等多种途径的共同作用使其有序进行[2 5]。生殖轴激素如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hormone, GtH)在鱼类卵子发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早期的研究证实, 切除鱼类的垂体后, 卵原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 随后注射垂体提取物后, 卵原细胞数目有了明显的恢复性增加, 但是这种恢复性增加被GtH 的拮抗剂明显抑制[6 9]。Baron 等[10]的研究也表明, GtH 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早期配子发生过程中具有抗凋亡作用。而在卵黄生成早期,鱼类卵巢上的 GtH 受体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增高,同时 GtH 还可以通过增强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 刺激雌激素合成分泌, 从而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11 14]。此外一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鱼类卵子发生、发育中同样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尤其是卵母细胞和周围滤泡细胞之间的双向通讯对卵子发育、成熟起着关键作用[15 18]。

对硬骨鱼类研究表明, 滤泡膜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共同参与了性类固醇激素合成, 而 GtH 则通过其受体的介导调控性类固醇激素合成分泌。在卵巢生长发育阶段, GtH 刺激卵母细胞滤泡的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合成雌二醇, 诱导卵母细胞完成卵黄生成; 而在卵巢的成熟阶段, GtH 刺激卵母细胞滤泡的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合成 17α,20β-双羟孕酮, 诱导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和排卵,因此在代谢上的相互作用是鱼类卵巢性类固醇激素形成的主要模式, 这与哺乳动物卵泡内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的细胞途径极为相似[19]。同恒温的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类)不同, 鱼类作为一种变温动物, 其卵子的发生、发育除了受到机体内生殖轴激素(GtH 等)和局域性内分泌因子(如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 等)的诱导、调控外, 也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鱼类感觉器官把外界环境的刺激(如温度、光照、流水等)传送到脑, 使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脑垂体分泌GtH, GtH 作用于性腺并促进性腺类固醇激素合成分泌, 从而促进卵子的发育成熟和排出。鱼类在排卵前, 其卵子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而在哺乳动物则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 二者在卵子发育时序上不同, 必然在相关调控机制上存在差异[19 21]。因此深入了解硬骨鱼类卵子发生、发育的内外源性调控机制, 对提高卵子质量和养殖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 卵子质量评价标准

硬骨鱼类繁殖策略的多样性, 决定了对其卵子质量评价标准不尽相同, 但是大致可以从卵子的形态结构、生化组成、受精率、孵化率和胚胎畸形率等指标对卵子质量进行初步评价。

2.1 卵子形态结构

大量的研究证实, 对大多数硬骨鱼类而言,卵子的直径、表面色泽、透明度、沉浮性、油球的形态和分布状况,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质量的优劣。卵子直径可作为决定卵子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较大卵径的卵并不一定代表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如 Fores 等[22]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子活性的研究表明, 当卵径为 0.9~1.1 mm 时能产生较高的受精率, 而卵径为1.1~1.2 mm 时, 可产生中等或比较低的受精率。此外对同一种属的鱼类而言, 卵子的直径差异对其发育潜能并没有明显的影响[23], 因而利用卵径来评价卵子质量有一定局限性。卵子的透明度和沉浮 性 在 一 定 程 度 上也 可 以 反映 卵 子 质 量 ,Aristizabal 等[24]研究表明, 卵子沉浮性比例决定了红鲷(Pagrus pagrus)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幼鱼的存活率; Kj rsvik 等[25 26]指出, 卵子的色泽、透明度和沉浮性可影响到某些鱼类的受精率和随后的胚胎发育。在鱼类胚胎发育阶段, 脂类为其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 因此卵子中脂滴的形态分布也被用来评价卵子质量。Mansour 等[27 28]对鲑科鱼类的研究发现, 卵子中脂滴的分布状态可影响到胚胎的发育; Lahnsteiner 等[29]研究也表明卵子中脂滴的形状和大小脂滴的比例可影响鲷属幼鱼的存活率, 同时 Zarski 等[30]在对欧亚鲈(Perca fluviatilisL.)卵子质量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但是Ciereszko 等[31]应用这种方法来评价人工养殖的虹鳟卵子质量, 则无显著的效果。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 卵子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能更准确地反映卵子质量的优劣, 特别是受精后早期卵裂阶段异常细胞的出现常被用作卵子质量评价的有效标识[32]; 同时, 早期卵裂阶段卵细胞的对称性也影响胚胎发育和幼鱼成活率, 这在大菱鲆等多种海水硬骨鱼类中已得到证实, 并被用来作为卵子质量评价标准[33 35]。

2.2 卵子生化组成

卵子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 各种动物卵子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主要由含有卵黄质的细胞质、卵核和核膜构成。大量研究表明, 卵子生化组成对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存活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卵子中的脂类为鱼类胚胎发育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来源, 同时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20,32],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对鱼类整个繁育过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Henrotte 等[36]研究表明 DHA 可促进欧亚鲈胚胎发育和幼鱼生长存活, 同时 EPA 和 AA 的比例直接影响到了卵子的质量; Penney等[37]对大西洋鳕(Gadus morhua L.)卵子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 但是 Mansour等[38]对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的研究表明, 卵子脂肪酸的组成对其繁殖力和胚胎的发育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利用脂肪酸的组成来评价卵子质量, 存在种属差异, 不能一概而论。一些酶(转醛酮酶、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磷酸酶、脱氢酶等)、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葡萄糖、果糖)、总氨基酸水平, 丙氨酸转移酶的活性、乙酰辅酶 A、磷脂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同胚胎的发育和孵化有着一定相关性, 也常常被用来评价卵子质量[39]。卵子所处的生存环境, 即卵巢液和体液的生理生化变化也可间接反映卵子质量。许多研究已证实低 pH 的卵巢液或体液容易降低卵子质量,Fauvel 等[40]研究发现大菱鲆卵子过熟同卵巢液的低 pH 有一定相关性; 对虹鳟卵子质量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41 42]。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 卵巢液或体液的低 pH 只能用来解释由于卵子过熟导致的卵子质量下降, 而对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卵质下降则无明显的评价效果。

2.3 受精率、孵化率和胚胎畸形率

受精率是卵子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产透明卵的硬骨鱼类, 可较容易地检测其卵子受精率, 但是对于产不透明卵的硬骨鱼类, 检测其卵子受精率则比较困难, 需要通过一些特异性的化学染色方法, 因此检测硬骨鱼类受精率会因种属差异、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卵子受精后, 胚胎细胞发生卵裂, 卵裂细胞的形态和非正常细胞的出现也被用于评价卵子质量。Avery 等[43]的研究表明, 异常卵裂导致了黄盖鲽(Limanda yokohamae)早期胚胎的死亡; 而且大量研究也证实鱼类卵裂球的形态同胚胎后期的发育密切相关[30,33 34,39]。但是, 对大西洋鳕的研究表明, 尽管异常卵裂胚胎有较高死亡率, 但是同正常卵裂胚胎相比, 二者在孵化率上差异并不显著[44]。胚胎孵化是受精卵成功发育的一个关键标志,因此胚胎各个阶段的发育状况常被用来评价卵子的质量, 如原肠胚阶段、孵化阶段和卵黄吸收阶段[32]。另外, 观察不同试验条件下, 胚胎在各个阶段发育状况以及最后存活率, 对评价卵子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异常胚胎和畸形幼鱼的比例是评价卵子受精后发育潜能的最佳指标。通常异常胚胎和畸形幼鱼的出现同饲养管理的关联较大, 例如虹鳟人工养殖时卵子的过熟会导致其幼鱼的畸形发育[45]。

2.4 分子标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从分子水平检测卵子质量的工作也逐步开展。大量研究已证实, 硬骨鱼类卵黄蛋白的含量与卵子质量密切相关, 组织蛋白酶 D 和 L 是卵黄蛋白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对其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 将为发现与卵子质量相关的基因标志提供新思路[32,46 48]。此外,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卵子的发生、发育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同调控作用, 同时一些生长因子作为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已被用来评价哺乳类胚胎质量的优劣[15 18,49 50],但是硬骨鱼类胚胎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因此这些在卵巢局部分泌, 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调控卵子发育的内分泌因子可能成为评价硬骨鱼类卵子质量的指标之一。

3 卵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调控机制

鱼类的繁殖性能由其遗传特性所决定, 同时又受内在因素(激素、内分泌因子等)和外部环境条件(温度、光照、营养素等)的调控。而影响因子对鱼类繁殖性能的调控, 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介导来实现。影响卵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5 种。

3.1 遗传因素

亲本的遗传因素能影响卵子的质量,在硬骨鱼类中得到初步证实。Brooks 等[51]研究发现, 在上一个生殖季节产较高质量卵子的雌性虹鳟, 翌年还能产出较高质量的卵子。随后, Bonnet 等[45]利用 cDNA 芯片技术, 分析了注射激素和调控光周期诱导产生卵子的基因转录差异, 发现两者在一些特定基因表达丰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研究表明, 遗传差异对卵子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但是引起这些差异的遗传因素还无法鉴定, 同时对影响这些遗传因素的主导性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因此, 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出发, 研究遗传因素导致卵子质量差异的机制, 是提高硬骨鱼类卵子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3.2 激素调控

鱼类卵子发生、发育和最终成熟的调控, 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介导分泌 GtH 来实现。卵母细胞外包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组成双层滤泡膜, 是产生性腺类固醇激素的部位。膜细胞层合成睾酮(testosterone, T), 颗粒细胞层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将睾酮转化成雌二醇(estradiol, E2), 而 E2可促进性腺发育和卵黄蛋白的合成。大量研究表明,GtH 可通过激活芳香化酶 P450 mRNA 表达, 诱导E2的分泌, 促进卵子中卵黄蛋白的合成, 进而促进卵子的发育和成熟[11,13,32]。同时在卵黄蛋白合成过程中, E2可通过肝的负反馈作用调控卵黄蛋白和其他相关蛋白的合成, 进而调节卵母细胞的发育, 此外其他一些激素和旁分泌生长因子也协同调控卵黄蛋白的合成[52 54]。在硬骨鱼类的研究中也发现, 其滤泡细胞可合成分泌成熟诱导激素(maturation inducing hormone, MIH)和成熟诱导类固醇激素(maturation inducing steroid, MIS), MIS可通过与卵母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 激活卵母细胞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 MPF)的生成和表达, 从而恢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促进卵母细胞成熟[55 56]。在硬骨鱼类人工养殖过程中, 经常用激素来诱导不能自发排卵的鱼类, 或是诱导同期产卵。激素诱导技术主要通过影响卵子发育潜能, 来影响卵子质量, 因此激素诱导技术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卵子质量。在卵子发育的最后阶段(即卵母细胞最终成熟阶段), 卵母细胞要重新恢复减数分裂, 同时获得发育成正常胚胎的潜能, 但是用激素人工诱导处于减数分裂阶段的卵母细胞, 并不一定能使卵母细胞获得完全的发育潜能。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硬骨鱼类人工繁、养殖过程中, 选择成熟度好和生理状态最佳的亲鱼, 采用激素诱导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卵子, 而选择激素诱导的时机不当, 则会影响卵子受精率和受精后卵子的发育潜能, 降低胚胎存活率, 但不会造成胚胎畸形和畸形幼鱼比例的显著增加[32,45,57 58]。

3.3 营养因素

亲鱼摄入充足营养, 对硬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胚胎发育、孵化至关重要; 处于产卵前和产卵期间的亲鱼, 摄食量和食物成分不仅会影响到卵子质量, 而且对亲鱼排卵量、排卵频率、类固醇激素水平和促性腺激素诱导成熟也有显著影响。在雌性亲鱼卵巢快速发育阶段, 通过外源性饮食摄入, 在肝合成大量的蛋白、脂类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在细胞内吞作用下,被卵母细胞吸收、储存, 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储备, 从而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大量的研究证实, 主要摄食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等)的长期缺乏容易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和幼鱼的死亡率增高[51,59 61]。Gunasekera等[62]研究表明罗非鱼摄食高蛋白饲料(40%粗蛋白)时, 其卵巢发育迅速, 卵母细胞的质量要优于摄食低蛋白饲料(15%粗蛋白)组。以低蛋白饲料喂养的真鲷(Pagrosomus major)亲鱼, 其卵子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低于摄食高蛋白饲料组[59], 这表明亲鱼饲料中必须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除了蛋白质, 食物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对促进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提高产卵量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鱼类卵子中含有大量的磷脂,相关的研究表明, 食物中含有足够的磷脂时, 胚胎的成活率和幼鱼的生长率都有显著提高[63]。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也容易引起亲鱼产卵异常和卵子质量下降。

3.4 环境因子

鱼类的生殖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光照时间长短的调控, 光线通过刺激鱼类视觉器官, 经过中枢神经的传导, 引起脑垂体分泌活动, 从而影响生殖轴激素(GtH, GnRH 等)的合成分泌, 进而调控卵子的发生、发育。Carrillo 等[64]应用不同光周期对黑鲈(Dicentrarchus labrax L.)的研究表明,光照对其卵子质量、孵化率和仔鱼存活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在鱼类繁殖周期中, 应当选择合适的光周期来促进卵子发育、成熟。在鱼类产卵季节, 温度是影响卵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会影响卵子的质量。不同鱼类其最适宜卵子发育的外界环境温度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 在适温范围内, 春季产卵的鱼类, 其性腺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而秋季产卵的鱼类性腺成熟却要求降低水温。例如,当饲养虹鳟的温度超过 15℃时, 其卵子质量显著下降; 鲑科鱼类的温度超过 12℃时其孵化率会大幅度下降; Aegerter 等[42]和 Bobe 等[32]研究也表明高温显著增加鲑科鱼类胚胎畸变的比例。某些海水鱼类, 在其卵黄蛋白生成阶段, 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 其卵子质量也会明显下降[57]。温度对鱼类卵子质量影响还在于它是鱼类产卵的温度阈值, 每种鱼在某一地区开始产卵的温度是恒定的, 一旦温度异常就会造成鱼类产卵停滞或者受精卵异常发育, 进而影响到仔鱼孵化。一些研究表明, 温度可调控鱼类内源性激素的分泌和对外源性激素的吸收, 对卵黄蛋白合成起反馈调节作用, 进而影响卵子发生、发育, 但这是否是温度影响卵子质量的内部作用机制, 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65 66]。不同种鱼类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 因此盐度对不同鱼类卵子质量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对一些广盐性鱼类而言, 盐度改变导致渗透压的变化通常会对卵子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鲑(Salmo salar)在盐度高的海水中产的卵, 其受精率很低, 卵子质量显著下降[67]; 对银大马哈鱼(Coho salmon)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68]。水体盐度影响鱼类渗透压改变, 渗透压改变会影响调节渗透压平衡的激素——催乳素的合成分泌, 而催乳素又可以通过抑制 GtH 的合成分泌, 调控卵子的发育、成熟, 进而影响卵子质量[69 70]。

3.5 饲养管理

对大多数硬骨鱼类而言, 卵子的质量受排卵后时间的影响。金鱼排卵 10 h 后的卵子其受精卵孵化率为 0[71]; 对大菱鲆的研究也表明, 新鲜排出的卵子其受精率能达到 90%以上, 而当卵子在体腔内保持 24 h 后, 其受精卵孵化率接近 0; 同时在大菱鲆、胡鲇(Clarias macrocephalus)、大西洋 庸 鲽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 泥 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鲈(Roccus saxatilis)等的研究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26,72 74]。对鲑科鱼类而言, 虽然卵子能够在体内存活较长时间,但是超过卵子质量达到最优的时间点, 不但会影响胚胎的孵化和存活, 也增加了畸形胚胎的比例和三倍体出现频率[42,45]。人工授精过程中, 卵子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溶氧等)也会影响卵子的质量。大量研究已经证实, 卵子的保存温度可显著影响卵子的质量,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未受精卵子在 3℃的条件下可保存数天[75]; 虹鳟和褐鳟 (Salmotrutta)的未受精卵在 0~2℃的体液中至少可保存5~7 d[76 77]; 对温水性鱼类罗非鱼(Saro- therodonmossambicus)的研究表明, 其卵子在高于 15℃温度下至少存活 1.5 h, 而当温度低于 13℃时,其卵子受精率会明显下降[78]; 此外淡水鱼类卵子受精前所处的环境温度, 对其胚胎孵化率和存活率都有明显影响[79]。而其他外界环境因子对排卵后卵子质量影响的报道较少, 因此需要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此外, 应激会对卵子的发育和成熟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虹鳟和褐鳟繁殖过程中, 反复的急性应激会导致卵子体积和质量下降,胚胎发育的异常[80]。Contreras- sanchez 等[81]研究表明, 剧烈的急性应激会显著降低虹鳟胚胎存活率, 中等程度应激在早期卵黄蛋白合成阶段, 容易导致卵子直径变小, 在后期卵子最终成熟阶段,则容易诱导提前排卵, 而对后代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Stratholt 等[82]也证实银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isutch)在卵子最后成熟阶段, 应激会导致排卵数量增多, 同时其卵子中皮质醇的含量会有明显升高。

4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