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24 17:00:04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1)

关键词:建筑材料;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废弃物资源化;科学技术

我国人均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建筑材料业以生产传统建筑材料居多,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来实现。我国资源、能源的不足和建筑材料的高消耗之间的矛盾突出,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邓小平 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全面做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筑材料业必须走科学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建筑材料业也还应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建筑材料业发展面临的关键 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求建筑材料业朝着节约能源、资源的方向发展。国务院21号文件布置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时明确指出: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第三大耗能行业。2005年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六部委下发循环经济试点的通知,建筑材料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的七大重点行业。建筑材料业主要不足在于,能源、资源消耗很大,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资源、能源的有限和建筑材料消耗量巨大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建筑材料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贫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建筑材料业是一个能耗高、矿产资源消耗很大的行业,在我国,主要建筑材料产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洁具等对能源的消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 ,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但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1,2].在我国,建筑材料的能源、资源需求与拥有,它们之间的矛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显得尤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还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外,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现有建筑材料业和建筑业的落后,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但这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二、 科学 技术是建筑材料业 发展 的内驱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建筑材料业朝着节约能源、资源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

首先,先进的生产工艺,需要科学技术支撑。探索先进的建筑材料生产工艺,改进传统的产业,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的生产工艺,是节约能源、资源的有效途径。以水泥生产为例,如果将新型干法预分解技术加以推广,使新型干法产量由2004年的占全国总量的33%,在2010年达到70%,就可以实现节煤1200万t,回收粉尘800万t,节约燃气30%。如在干法生产线基础上再安装配置余热发电装置,更可大大降低能耗[1].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2)

关键词:科技馆;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科技馆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全国范围的科技革命和创新浪潮汹涌澎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占领了科技创新的前沿,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取决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个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或民族,不仅要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拥有优势,更要下大力气提高全体国民的科技素质,增强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加强科技馆科普建设工作对培养创新人才,开发智力,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科技馆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普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对第一生产力的转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现代社会生产力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即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如工具、设备等;二是软件,即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构成生产力的硬件部分,更重要的是构成生产力的软件部分,也就是知识部分。科学技术这种知识形态的第一生产力,必须与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科技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即产生新的机器、设备和工艺;科技与劳动力相结合即必须通过推广、普及、教育等工作,使科技为广大劳动者所掌握,变成他们的智力、技能并创造新的生产资料,才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通过科普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既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又有利于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获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刺激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转化。

3.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科普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有形的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无形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推动型的内涵式发展,对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对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科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来考察可以发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一个由外生变量逐渐向内生变量转变的复杂动态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科技的经济功能又有不同的表现。作为外生变量,科学技术通过科普渗透到经济系统诸要素之中,从而推动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作为内生变量,科技进步成为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此,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自然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够使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实现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利用科普的广延性和外渗性特点转变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和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物化的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劳动者和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被改善了的劳动对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对象的改变进而优化了生产力结构。潜在的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合理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应向全人类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5.科普是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科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承载阶段,是通过对劳动者科学技术的普及过程,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来生产工具的革命,这时的生产工具只能为少数发明创造者所掌握,技术的扩散凭借科普的手段逐渐为劳动者所掌握。进入现代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加劳动力数量和提高劳动强度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已越来越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全民的推动才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创造生产力要素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的条件和环境。科普就是这一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

三、科技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3)

马克思谈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这一思想被证实是正确的,说明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但人们关心的是如何评价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邓小平回答了这一问题,1988年9月,他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又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了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技体系的确定,其发明成果迅速运用于生产,甚至可以不要任何设备就得到可观的效益,这比起从事机器操作速度要快多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直接性的推动作用。在十五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充分估量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合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在美国农业发展中,1939—1972年用于科研、试验设计和工艺工作消耗支出的回收率为1∶4。美国在1929—1969年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新的科学技术因素所占比重的递增情况为:1929—1941年为33.8%,1941—1948年为50.8%,1948—1953年为52.8%,1953—1964年为44.6%,1964—1969年为71.9%,其中教育和知识进展的贡献分别为37%和56.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然科学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缩短。19世纪以前的蒸汽机从发明到生产用了100年,电动机用了57年,无线电用了35年,汽车27年,进入20世纪后,电视机用了12年,晶体管用了5年,激光器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仅用了1年,而电脑软件技术,新能源技术几乎每天都进步一大截。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能产200万吨的标准带钢热轨厂,用人工传统技术控制生产,每周仅产500吨,而采用新技术后,每周产量高达5万吨,整整提高了100倍。生产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二者相互渗透,每一项新的发明都能够为改进生产方式提供基础,生产的发展都与科学相联系。版权所有

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使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二、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科技领域内的任何突破,都能够带动经济向前迈动一大步。邓小平南巡时就指出了这一点.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良种培育技术这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规模日益增大。这些技术有着很多的优点,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向前发展。袁隆平从1960年开始水稻的研究,到1971年创造出了“灿型杂交水稻”这个新品种自1979年推广到1988年,尽增产达600多亿公斤。这不仅解决了产量低的问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这一高科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国北大方正集团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高科技成果,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邓小平在1992年就说:“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关键作用。”高科技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高科技必须要有一支科学技术队伍,尤其要以高技术人才为骨干。因为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度高,效率高,况且发达国家从事科技开发的人数远远大于中国,这些国家科技投入平均为50%,有的国家甚至达到70-80%,而我国只有19%。这些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科技需要较高的投入,如果产业工人年产值为1-2万元,那么从事高新技术就可达到10-20万元。所以说,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生产系统化,加强了我们的脑力。以工业来作比喻,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社会经济的驱动力。”他认为知识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他打破了人们长期持有的生产决定技术的意识,突出了科技的作用。这些年,科技明显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加。杨敏才,李光二同志在《科学技术发展周期与技术发展战略》一文中说:“现在人们常常谈到生产的发展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又说科学要走到生产之前,这应如何理解呢?其实,这两种提法都不无事实根据。但是,如果不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很可能出现自相矛盾。”他们提出了分析问题要有全面性,在古代和近代,这种情况是不相同的。只有科学与技术的分离人们才谈得上科学在生产之前。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4)

材料一:2015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刘云山、张高丽出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材料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科技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应该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加强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高新技术“走出去”。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也是政府行使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

2.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近年来,党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2014年,我国基础研究在多个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多项国际前沿成果,这固然与科技工作者的自身努力分不开,也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家间既竞争又合作。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转化率,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先在大同塔山煤矿实验成功,在全世界首次实现了14米以上煤层的高效开采。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科技成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

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2014年这些重大专项迎来了大爆发。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科学事业发展成果的展示,体现了综合运用各种生态新技术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

2.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有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从甲醇制取烯烃技术,到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从实现人类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有效干预,到对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技进步的目的是应用,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本次来自不同领域的硕果更加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产学研一体化更加紧密,市场化更加贴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4.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同时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5. 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于敏,早在知晓自己获奖的那一刻,老人就对身边的人说,他不做获奖答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5年1月9日在京隆重召开,这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域的盛事,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颁发奖励证书。据此回答1~2题。

1. 本次奖励大会共评出46项自然科学奖,70项科技发明奖,202项科技进步奖,这些不同领域的科技硕果,更加贴近市场化,使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使民生需求得到满足。这说明发展科学技术

①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②可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③能增加劳动者就业岗位

④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某科技企业调整了管理策略,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研成果入股,从而使企业效益发生明显变化。该做法的合理传导途径是

①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 ③分配关系调整 ④企业效率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3. 2015年1月27日,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八次东盟10+3科技委员会会议,落实主席去年10月访问印尼和总理去年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时提出的有关科技合作倡议,建议加强青年科学家交流,并促进企业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由此可见

①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②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之一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科技交流是当今外交最为主要的内容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支出的类型

注:①研究和发展(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②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98%,世界领先国家一般为3%左右。“十一五”末,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材料二: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三:科技要更好地承担自身的使命,关键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唯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碍创新的思想藩篱;唯有改革,才能冲决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历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科技奖励改革,配合乃至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局。科技奖励改革的主要方向,如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等,无一不是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奖励导向的努力。

(1)概括图反映的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印证科技强国做法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分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广东工业能耗与工业增加值增速

图二:广东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材料二:2015年2月27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广东首次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委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省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针对现状,提出从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和推动区域创新建设四个方面着手落实相关战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新常态下广东应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C 2.B 3.B

4.(1)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科学研究投入偏少,不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水平低,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明显低于世界领先国家,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偏低(或答“创新驱动力不强”)。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加快促进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树立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紧紧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才可能实现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推动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5.(1)2014年广东工业增加值增速有小幅回落,工业能耗持续明显降低;2014年广东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比2013年有所提高

(2)①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广东创新能力,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大财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创新型企业发展带动广东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地方经济

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1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2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

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3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服务于人民大众为宗旨,便科学技术植根于群众,造福于人民。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2.1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该如何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呢?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

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3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一改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2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首先,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其次,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部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6)

[关键词]政治权力;科学技术

一、目前科技发展状况

自从近代的自然科学发展以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政治与经济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重要领域,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而政治权力的直接来源则是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中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实际结果。可以说,权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关系,而政治权力则尤为特殊。任何政治主体只要掌握了政治权力.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意志,维护自身的利益。政治权力在不同的时代追逐着不同的权力资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科技短缺的消失意味着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技术差距的阶段,把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无疑是正确的。科学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创造功能,也即精神或者是观念的创造功能。

二、政治权力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科技已经在不经意间提高了人们原来认识世界的水平,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和看世界的角度。科学技术已经和政治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巨大的功用性已经内化至人类的灵魂深处,使得人类在操纵科技还是沦为技术的奴隶两者之间苦苦挣扎。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

政治权力与科技的关系包含着干涉、强制和自由等形式的联系。他包含着两对关系:政治对科技的影响力和制约力,科技对政治的影响力和制约力。科技对政治的影响是多元的,他可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财富和利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科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自主性,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和新发明和新创造往往都是在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中产生出来的,政治因素的过多干预会使其产生一种排斥和抵制。这时就出现了一种反向的权力。

(一)政治对科技的影响力和制约力

科学技术发展总体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指引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包括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确立科学技术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范,规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总目标、任务、总的路线方针,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必须采取的重大措施。一个国家的科技政策对科技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决定~国科技的走向、进程,同时他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我国已确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利条件下,必须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等作为发展重点,才能迎头赶上世界科技发达国家。

(二)科技对政治的影响力和制约力

科学技术不仅为政治斗争提供,他还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各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中,科技因素的比重日益提高。并成为服务于国家政治的一种手段。一些掌握高技术的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综合国力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防止对手赶超并威胁自己,经常采用高技术禁运或出口管制等手段来限制对方的发展。科技发展需要个稳定开放的政治环境,科学是具有开放性的,在21世纪这样个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背景下,中国要想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学习和借鉴一切国家先进的科学术,长期地、积极地开展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缩短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现代科技对政治权力的作用与功能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意味着其科技的开拓力量、经济的竞争力量、军事的威慑力量、政治的影响力量的增强。在国际竞争中,谁能取得高科技发展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现在,世界各大国都在竞相制定自己的高科技发展规划,都把开发高科技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对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至关重要。

(一)现代科技有助于加强政治权力基础,巩固政治权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得到发展。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内在地包含了国家和全体人民的生活,良好的政治环境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稳定能够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而生产的迅速发展能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从而加强政治权力。

(二)现代科技有助于政治权力注入新要素,促使政治权力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篇(7)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生产力;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在西方思想界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哈贝马斯诸多思想中,最具前沿性的是其科学技术观。他在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前辈的基础上,对晚期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科学技术进行了系统完整地论述。

一、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

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和机械化大生产的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科学不断发现新的理论,科学不断创造着新的满足人民需要的科学技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科学技术之前,他们首先研究了自然科学,并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去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他们研究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并对其一一作出论述,在不断的研究和总结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认为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下的生产力,它是一般的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生产力、不同于物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直接形态的生产力、是物质化的知识力量。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心和重视科学技术,他们系统深刻的研究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作为“先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技术蕴含的巨大变革力量深信不疑,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变革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是对一般生产力的加深。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影响之下,是系统的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他们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获取相关规律,而技术则是改变世界,科学和技术以及它们的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许多著作中都明确表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学技术归为生产力的一种方式,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约了人们的体力和时间,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动力。

虽然马克思在他们的著作中,曾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比其它社会形态的雄厚与强大,但是,重要的是这些生产力进步的资本主义背后都是由机械大工业化生产,新的发明创造和新的科技的运用所带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并不看好资本主义,但是他们仍认为,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一系列方面,资本主义的制度比其它的社会制度更有利,然而科学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和生活的效率,不断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最终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在表面上是为了提高自身利益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虽然机器提升了技术条件,加强了劳动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却给人类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失业率,人们因此变得贫困,食不果腹。“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1]科学技术的异化使人类变成了科技的奴隶,人类依靠科技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反而要依赖科技生存,成为了行尸走肉的生物。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也储备着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力量,但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不良的消极后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2]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革命力量,而且,他还考虑到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可以不断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增长,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积累能量。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

1、理论渊源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也是一样。其所处的阶段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从而使生产力大大发展。这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非物质化趋势也开始出现在社会产业结构中。但哈贝马斯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世界,“技术生产力的解放,包括学习和控制机器的建造,并不等于自由的、没有强迫的互谅互解和摆脱统治的相互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辩证的、完全的伦理关系规范的形成。摆脱饥饿和劳累并不必然趋同于摆脱奴役和歧视,因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自动发展的联系,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3]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存发展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正慢慢走向异化,失业人数增多、能源危机加剧、人受制于机器,科学技术开始并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的统治力量。

面对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境,哈贝马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他认为,科学技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用和地位日益明显,成为在生产生活中的第一位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哈贝马斯认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是在研究并继承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上提出的。马克思认为,之前的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总和是无法超越资产阶级社会利用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这也是哈贝马斯所十分赞同的观点。

哈贝马斯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归纳在不同的范畴内。科学和技术分别更多地集中在意识和实践的范畴。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科学与技术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是相互分离的,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与技术联系并渗透在一起。在此之前,自然界提供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基于以下这些变化。首先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十九世纪的后二十五年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第一,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了;国家的这种干预活动必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第二,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4]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干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相互联系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同时,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干预活动波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国家干预与科学技术两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逐渐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最终成为社会科学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同时国家通过干预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来,降低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推动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原因是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对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的准自动的进步成了一种独立的变数,即成了一种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系统变数―经济的增长所依赖的变数。”[5]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后,科学技术已经被归结为独立的变数,哈贝马斯对“独立的变数”有两层理解,一是在除去生产力的其他因素外,科学技术渐渐成为获取剩余价值的一种来源的独立方式;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日益发展,生产关系不再由生产力决定,而主要是由科学技术强度决定,真正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体力劳动价值的逐渐下降,体力劳动日益被机器所取代,最终,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变得尤为重要,脑力劳动转化为科学技术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因此,也可以说,剩余价值来源于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他认为,科学技术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且兼具意识形态的职能。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在新的时期里,出现了两种新的、不同的趋势:一是国家政府层面对社会活动的干预和影响逐渐频繁,这种干预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起了相应的促进作用;二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日益密切,因此,这使得科学技术在社会活动中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原有制度结构的合理性被这两种趋势严重破坏,导致社会劳动根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国家干预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自由劳动关系,统治阶级依靠生产的合法性来取得自身存在的权利已不再可能,以公平交换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被瓦解。资产阶级统治合法性要求有新的形式来维护阶级利益。在这种情况的深刻影响下,所谓的自由交换的意识形态被以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来增进社会财富,用来补偿工人劳动权利为内容的“补偿纲领”所替代。其次,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深刻影响使得其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并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源泉。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政府和机构变得日益科学化,人的交往活动被科学的、系统的模式所代替。国家政治机构日益关心技术问题,越来越注重用技术来满足现实需要,而排除价值活动。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参照法则,社会群众开始出现“非政治化倾向”,政治实践问题已经得不到人们太多的关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科学技术“今天具有了双重职能,他们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6]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意识形态相比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科学技术这种新意识形态比旧意识形态更顽抗,因为它强调非政治化可以通过补偿分配来达到,使科学技术渗透进社会活动当中,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侵蚀人类自身。二是科学技术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具有辩护功能,反对对现实的批判。三是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不再依靠一些幻想、宣传等欺骗手段和方法,更透明、更直接。

三、马克思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的分歧

哈贝马斯在继承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科学技术观,但却和马克思有一些分歧,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生产力观的分歧。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已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但哈贝马斯把目光集中在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上,认为科学技术必然会带来技术统治,是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哈贝马斯说:“虽然生产力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它似乎并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在一切情况下都是解放的潜力,并且都能引起解放运动。至少自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依赖于科技进步以来,生产力再也不是解放的潜力,再也不能引起解放运动了。”[7]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再不能独占统治地位了,科学技术已经开始日益威胁到它的位置了。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是强有力的革命力量,但也看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一种事物好像不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了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具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8]他认为科学技术的不良后果的影响不是源于科技的本身,而是与社会制度紧紧联系的。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必然会使科学技术产生异化。

其次,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分歧。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对维护现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群众出现非政治化倾向,缓和了经济矛盾。他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系统化的概述说明,科学技术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来谈,着实有些偏颇。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显,最终,使其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蕴含着的变革力量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尽管,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量。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其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其自身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承载它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哈贝马斯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们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并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消极效应。

四、结论

尽管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一些和观点相背离,但他的成就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科学技术观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其诸多思想当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既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意识到科学技术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上开展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行为理论等的研究。但是,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看作剩余价值的来源的独立方式,将其当作意识形态却是有失偏颇的。总之,“哈贝马斯看到了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新的本质联系,他的理论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他夸大了国家权力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干预,从而偏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9]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虽不是真理,但却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德]尤里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周运江.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6]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7][德]尤里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