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的特征

网络的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02 15:06:34

网络的特征

网络的特征篇(1)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构成 模因特征

一、网络语言的构成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媒体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利用汉字组成。网民通过对传统词语的各种新的改造创造出很多流传于网络并风靡一时的词语,如“给力”(有帮助,有作用),“水饺”(睡觉),“酱紫”(这样子),“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东东”(东西),“因特网”(Internet的音译),等等。(2)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外文字母组成,如MM(妹妹或美眉),BF(boy friend,男朋友),VIP(very important people,非常重要的人员),CU(see you,再见),休息ing(正在休息),等等。(3)用数字组成。数字和网络联系到一起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效果,不仅简洁,且含蓄与幽默并存,如1314(一生一世),88(bye-bye),74(kiss),等等。(4)用符号组成。网民利用键盘输入,将标点符号、拉丁字母、数字及键盘符号创造性地组合成简洁而形象的表情符号,如“=^-^=”是脸红,“~∧……∧~”是兴奋,“:-D”是张嘴大笑,等等。在表情符号被广泛运用的同时,造型逼真动感十足的相似图像也开始风靡网络,如QQ表情库中的表示拥抱,表示握手,表示再见,等等。

二、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meme这个术语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使用。meme是一种信息单位,它靠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何自然教授考察了meme的理论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术语与“基因”的关系及其近似的发音,最后决定译之为“模因”。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Blackmore指出,当某种思想或某种信息模式出现,在它引导别人去复制它或别人对它重复传播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总而言之,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模因的表现可以是单个的模因,也可以是模因复合体。模因与模因之间会相互支持,集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关系密切的模因集合,即模因复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它可以通过字、词、篇章表现出来。人们一旦将学来的新词语或外来词引进自己的语言中,就能满际需要,那么这些新的语言模因就会被广泛复制、传播。

三、网络语言的模因特征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媒体语言,其在网络中被大量、迅速地复制、传播,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模因。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是语言模因的三大特性。网络语言具有以下模因特征。

1.模仿的选择性。模仿性是语言模因最基本的特点,也是语言模因形成的前提。一种语言要想成为模因,首先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模仿。因为任何模因都需要通过模仿得以传播来获得。但是,语言模因的模仿是有选择性的。在我们的语言交流和交际中,有些模因能够不断地为人所模仿、复制和传播,称为强势模因。而有些语言模因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得不到传播,从而逐渐或很快地消失,称为弱势模因。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那些最为流行的语言信息,被模仿的语言信息越时髦、越新潮、人们就越模仿它。能够被使用、传播的网络语言必定是强势模因。“Internet”在我国的中文译名有“互联网”、“互联网络”、“国际网”、“国际互联网”、“交互网”、“因特网”、“英特网”等众多译名,最为普遍的叫法为“互联网”;汉字谐音、数字谐音、英文字母缩写等网络语言因其简洁、生动、形象而在网络中被广泛传播使用。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这些网络语言成为被广泛复制和传播的强势模因,就是由模仿的选择性决定的。

2.复制的周期性。复制性是语言模因的本质特征,语言模因能够被模仿并得以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具有自我复制性。语言模因能够在个人交际中被无限地复制,经过复制形成新的语言模因。Heylighten提出模因要成功复制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输(transmission),这四个阶段连续往复,形成完整的复制圈。同时,每个阶段都存在模因的选择问题。这意味着有些模因会消失,模因复制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模因,即模因变体。在网络环境中,不同的模因变体会在有限的记忆空间“争夺地盘”,最适合的模因变体会赢得胜利进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英语单词“bar”,其中的一个中文意思为“酒吧”,“酒吧”说起来也比较简洁顺耳,能被人们所接受,时间长了人们就继续模仿出了一批与“×吧”形似的词语,如“网吧”、“茶吧”、“聊吧”、“鞋吧”等一系列词语为人们所熟悉。

3.传播的变异性。传播性是模因形成的根本途径。语言要成为模因必须经过广泛传播。但是模因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集合体,这就是语言模因传播变异性的体现。有的语言模因在传递的过程中内容不变但形式可能发生改变,有的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形式始终一致,但信息内容会出现变异。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变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信息以相同的形式传递和相同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两种情况,即模因表现型和模因基因型。根据何自然的划分,模因表现型又包括同音异义传播、同型联想传播及同构异义传播;模因基因型可分为相同信息直接传播和相同信息异形传播。在成功复制传播的网络语言模因中,表现最突出的当属模因基因型的相同信息异形传播和模因表现型的同构异义传播。网络语言中的谐音(包括方言谐音、数字谐音、英语谐音,以及输入文字时敲的别字),如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偶(我)、木油(没有)、7456(气死我了);借称,如青蛙(网上称长相不佳的男子)、楼上楼下(帖子的上下部分);英汉、数字混用,如Me2(me too)、I服了You(我服了你);缩略语,如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等都属于模因基因型的相同信息异形传播。网络语言中词根、词缀派生词,如“××门”,“×-ing”及旧词赋新意,如“工分”原指“我国在时期采用的一种分配所得的制度”,在网络语言中表示“总发帖数”;“水手”一词专指“海员”,在网络语言中表示“某论坛中的芸芸众生”等便属于模因表现型的同构异义传播。

四、结语

网络语言给上网的新型人类带来很多乐趣,既节约时间又方便。模因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模仿是它的生命所在,复制性是它的本质特征,传播性是其形成的根本途径。网络语言作为新兴媒体语言,在网络中被大量、迅速地复制、传播,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模因。因此,运用模因论研究成果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进,刘芳.从模因论看网络语言词汇特点[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6-50.

[2]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网络的特征篇(2)

网络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网络空间,如聊天室、电子邮箱、BBS等。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其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不能用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为此,从2000年初开始,笔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BBS站为个案,对BBS电子空间中的网络交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BBS是高校校园局域网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每一个高校网站的重要版面,可以说只要有网站,就必有BBS。高校BBS的功能大体一致,一般支持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工具箱、系统资讯、精华公布栏等内容。其中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是BBS提供的交流场所。分类讨论区是BBS交流功能的集中体现,其意义在于任何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张帖(Post)到分类讨论区中,让其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回复主帖(Re)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探讨。在Post与Re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网上交往;处理信件是在该BBS范围内传递信件,其功能类似于E-mail;上鹊桥实际上是一个聊天场所,既可以支持双人密谈,也可以支持多人对谈。

本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网为依托。哈工大校园网于1997年建成。哈工大校园网络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WWW浏览、拨号接入、电子公告牌等服务。

哈工大紫丁香BBS站(简称哈工大BBS)设有系统讯息、工业大学、兄弟院校、电脑技术、休闲娱乐、文学艺术、科学研究、体育运动、谈天聊地、国内转信等10大类约140余个版面。自2000年5月30日起至目前为止,共有9282个注册用户,来访用户达189万人次,平均每天发信3000封左右。

1 研究设计

(1)理论假设及调查过程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基于BBS电子空间中的交往,在实现着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具有新的特征。

研究资料的搜集工作是通过先后进行的两次网上调查完成的。第一次为试调查,时间为2000年12月15日。此次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哈工大BBS上的互动关系状态,因此,调查将10个分类讨论区(共138个版面)作为调查范围。在对当日发布的2046份帖子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诸如系统讯息、站内服务等一些讨论区中,并没有通过回帖的形式建立起讨论关系,因此,这些讨论区可以排除在研究的范围之外。此外还发现,回帖和主帖的间隔时间不尽相同,有的主帖在发布后的几分钟内(甚至是1分钟)立刻就有回帖应对;而有的主帖却在几天后才有人回复,在这种情况下,只选择一天作为研究的时段显然不足以反映互动关系状态。因此,根据试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并本着“既要在内容上涵盖全面,又要体现出很强的互动关系”的原则,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研究方案后,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的时间为2001年3月5日—3年11月。调查的范围是“工大论坛”、“飞扬的梦”、“计算机学院”、“动画漫画”、“音乐天地”、“聚会生日祝福”、“网络技术与应用”及"CAD/CAM"等8个版面。这8个版分别代表了校园生活、院系资讯、体育运动、休闲、文学艺术、交往、网络、电脑等八大分类讨论区。在这七天8个讨论区中共发帖4068份,有作者552人(包括回帖在七天内,而主帖却在七天外的作者),这552位作者就是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和样本。

(2)样本的矩阵表示

由于本研究使用社会关系矩阵法来研究BBS交往特征,因此,首先需要将通过回帖体现出的讨论关系在关系矩阵中标示出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给样本编制1-552的序列号,并建立一个横行为主帖者,纵列为回帖者的552×552的关系矩阵图。第二步,将每一份帖子中反映出的讨论关系用作者编号进行矩阵的坐标表示,例如,2号回复给4号的帖子表示为(2,4);在这七天中无人回复的帖子,用(i,i)表示。例如,4号发布的某个帖子,七天中无一人回复,则此帖用(4,4)表示。第三步,将所有帖子的坐标点在552×552的关系矩阵图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重复出现多次的坐标点按实际次数标明,没有讨论联系的记为0。以一个有4个样本构成的B网为例,如果其讨论关系如下:2号回帖给4号2个帖子,4号发布的其他3个帖子无人回复,3号所发的2个帖子无人回复,1号回帖给2号1个帖子,2号回帖给1号1个帖子,4号回复给1号1个帖子。那么,其所有帖子用坐标点依次标示为:(2,4),(2,4),(4,4),(4,4),(4,4),(3,3),(3,3),(1,2),(2,1),(4,1)。所有帖子在矩阵中的标示方法如表1所示。如此,4068份帖子中的每一份都可以在关系矩阵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用这种方法进行标记的矩阵我们称其为矩阵A,亦是原始矩阵。由于每一个样本至少发帖一次,因此在A矩阵中,不存在其横行、纵行、对角线同时为0的情况。为了统计的方便和深入,我们矩阵A进行了转化,得到了矩阵B。具体做法是:不论讨论次数的多少,有回帖联系的记为1,无回帖联系的记为0,这实际上得到了一个0-1矩阵,也是社会网测量的标准矩阵。将表1关系转化为矩阵B,如表2所示。

(3)研究变量

规模 罗纳德·伯特认为,“网络的概念毫无疑问,也许就是其规模,规模是个人网络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对于特定的个人、群体或是法人和公司,其网络包括所有一起直接联系的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特定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他的网络规模”[5]。在表2中,与1号有讨论关系的是2人(2号和4号),因此,其规模为2。如果一个作者,他既不回复别人的帖子,其帖也不被别人回复,那么,他的交往规模为0。

表1 矩阵A

附图

表2 矩阵B

附图

密度 指讨论网中实际有的连接线数与可能有的连接线数之比。它是一个从相互有直接关系的点是多还是少的意义上来说明网中关系的密切程度的相对指标。用公式表示为:Density=∑∑Zij/N2-N(N为样本数)。本文的实际连接线数用矩阵中坐标点的个数来度量,即实际有的连接线数是该网的连接矩阵中所有格值之和。以表2为例,其密度=4/42-4=0.333。

凝聚度 它是实际有的对偶关系数与可能有的对偶关系数之比,是通过计量对偶关系相对数量来测量网络凝聚力的指标。用公式表示为:G=2×∑∑(Zij+Zji)/N2-N。本文的实际对偶关系数用互相具有回复关系,即互选关系的对数来测量。所谓个体间互选关系的对数,即个体A回帖给B,且B也有回帖给A的情况为1对。在有N个点的网中,最多可能有的对偶关系数为(N2-N)/2,实际有的对偶关系数是互相具有回帖关系的对数之和。

点出度 某一点的点出度是当连接线有方向时,自该点引出的连接线的数目。它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行的格值之和,即一个人回复他人的人数之和。在表2中,1号的点出度为1,3号点出度为0。

点入度 某一点的点入度是当连接线有方向时,以该点为终点的连接线的数目。它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列的格值之和,即一个人被他人回复的人数之和。在表2中,1号的点入度是2,3号的点入度则为0。

连接度 某一点的连接度是该点连接线的数目或(在连接线有方向时)进出线的总数。它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所有格值之和。当连接线有方向时,一点连接度即为该点的点出度与点入度之和,连接度是描述一点与其他多少点有直接关系的数量指标。本文中,一个人的连接度是回复他人与被他人回复的所有人数之和,即一个人与他人进行讨论的次数。

此外,由于每一个讨论区的样本是不同的,实际上在每个讨论区中均形成了一个讨论空间,每个讨论区的样本数就是在该讨论区内的交往成员数。所选的8个讨论区合称为全部讨论区,实际上,全部讨论区是个虚拟结构。(见表3)

表3 BBS讨论区的编码  

编码

讨论区名称

样本数

B0

全部讨论区

  552

B1

动画漫画

32

B2

计算机学院

  153

B3

CAD/CAM

  

22

B4

飞扬的梦

82

B5

工大论坛

  301

B6

音乐天地

85

B7

聚会生日祝福

96

B8

网络技术与应用

37

2 调查结果的描述和解释

(1)BBS交往规模

从表4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各BBS讨论区的规模值存在着差异,但是经过比较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特征。首先,BBS讨论区的平均规模局限在5人的范围内。平均规模最大的是全部讨论区,其值为4.94;平均规模最小的是"CAD/CAM",其值为1.18;其他各讨论区的平均规模大多集中在2-4的范围内。其次,除"CAD/CAM"和“网络技术与应用”网外,其他BBS讨论区均有20%强的调查对象在本讨论区与5个或5个以上的人进行过讨论。在“网络技术与应用”讨论区中,这部分调查对象所占的比例是10.8%,而在"CAD/CAM"讨论区中,没有调查对象与5个或5个以上的人进行过讨论。再次,在各BBS讨论区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规模值为0的成员。无疑,规模为0的讨论网成员没有与他人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亦即没有建立起讨论网络。最后,从BBS讨论规模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中可以发现,有的成员与30人以上进行过讨论,有的甚至与60余人讨论过,但是,也有从未与他人进行过讨论的人。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BBS讨论区成员的交往规模存在很大的差异。

表4 BBS的交往规模

附图

(2)BBS空间中交往的密度与凝聚度

根据密度的测度公式,在一个讨论区中,如果个体与个体之间均发生讨论关系,密度值大的网络密度高,表明个体接触到的群体规模大,亦即个体所接收的回帖内容范围广,个体从中获取的信息量亦大。反之,如果仅有少数个体之间有联系,密度值低,则该网络密度低,个体接收回帖的范围小,从中获取的信息量也小。从讨论网的密度公式可以看出,密度值D在大于0,小于等于1的范围内。从图1提供的数字看,密度值最大为0.0605,最小为0.0055。

图1还标示出了讨论网中关系的另一特征。数字表明,在低于100个样本的讨论区中(B1、B3、B4、B6、B7、B8),凝聚度值超出了10%,表明平均在100个个体中,10对以上的个体互相间有讨论往来。而在高于100个样本的讨论区中(B2、B5),凝聚度值低于6%,表明平均在100个个体中,有不到6对的个体互相间进行过讨论。实际上,根据原始矩阵的数据看,有一定数量的、互相间有讨论往来的个体的互动频次超过了一次。

附图

图1 BBS讨论区密度与凝聚度

网络密度、凝聚度的统计结果较之现实社会的交往而言,数值是较低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原因是,在每个BBS讨论区中,可供讨论的话题多,样本的数量也较多,因此,人们可选择的讨论对象范围广,选择易分散。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样本数小的讨论区中,密度、凝聚度值也不大,这说明讨论区的发育程度还很低,没有形成稳定的持续的论题。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关系是个体间的讨论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因而,其密度、凝聚度是较稳定的,可是,在BBS电子空间中,这种讨论关系的建立随着讨论话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密度、凝聚度亦是动态的,其密度、凝聚度的即时状态取决于BBS电子空间中的成员所发布的讨论话题是否能够引起他人的普遍关注。

(3)BBS讨论网的点出度、点入度与连接度

表5描述的是BBS空间中成员间的点出度、点入度与连接度的情况。首先,根据点出度值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BBS空间中,都有一些人从未给他人发过回帖,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在"CAD/CAM"网最高,达到了36.4%,在“聚会生日祝福”和“工大论坛”讨论区最低,分别占17.7%和17.6%;给5个以上的人发过回帖的成员所占的比例,在“聚会生日祝福”讨论区中最高,达到了18.7%,而在"CAD/CAM"讨论区中,没有成员给5个以上的人发过回帖。

其次,根据点入度值也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BBS讨论区中,都有成员从没有收到过他人的回帖,这部分成员所占的比例在"CAD/CAM"讨论区中最高,达到了50%,最低的在“聚会生日祝福”讨论区中,也超过了20%,可见,有相当比例的成员所确立的讨论话题没有人参与;收到5人以上回帖的成员所占的比例在“聚会生日祝福”讨论区中最高,为22.9%,在"CAD/CAM"讨论区中,没有人收到过5位以上人的回帖。

最后,根据连接度值可以看出,与人进行过五次以上讨论的成员所占的比例最多的是在“飞扬的梦”讨论区中,占38.0%;比例最少的是在CAD/CAM讨论区中,占9.1%;无论在哪个BBS讨论区中,与他人进行过一次讨论的成员所占的比例最大,这进一步体现出了BBS成员交往范围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连接度值为0的成员所占的比例等同于规模为0(见表3)的成员所占的比例,这是因为在BBS空间中没有与他人发生过讨论联系的成员是固定的。

BBS空间中成员交往的点出度、点入度和连接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成员讨论关系的构成状态,有些成员是通过回复他人的帖子来建立起自己的讨论网络,而有的成员却依靠被动的接受他人的回帖来形成自己的讨论网络,也有的成员兼而有之。那么在BBS电子空间中,点出度和点入度对于讨论关系的建立,哪一个具有更大的意义?经过对表4的数据比较发现,在数值为0的情况下,无论在哪个BBS电子空间中,其成员的点入度所占的比例均大于点出度。这表明BBS电子空间中,成员中的多数人的讨论关系是通过回复他人的帖子而不是通过接收他人的回帖实现的。

3 结论

通过对本次实证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在BBS电子空间中进行交往的成员在交往的规模、交往的连接方式等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质。这是与互连网交往空间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紧密相关的。但我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通过实证数据对互联网交往的一般性特征的进一步验证,而是在于在BBS电子空间中的交往关系结构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实现着网络交往的特点,具有怎样的特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基于BBS电子空间的交往特征进行深层的分析和理论上的阐释。

(1)BBS互动关系实质是一种新型的动态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大多被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个体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建立起来的,蕴涵着各种各样内容的关系。”[6]但是因特网的出现,为人们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工具性支持。根据人际关系的定义,在BBS电子空间中,由成员间的讨论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结构,实质上是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一种新的形式——网上人际关系。从网上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看,它不同于现实社会中基于血缘、地缘、业源形成的网络式结构,而是通过网络互动产生和扩展出来的一种“网缘性”社会关系。网上人际关系的结构,随着作者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与现实社会相比,它是动态的,欠稳定的、弹性的结构。

(2)交往对象的选择性: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网络技术的易传输、高保真、容量大、处理快等特点,协助人类超越时间、地理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交往的规模,增加了交往的频率,加快了交往的速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个人正通过网络逐步地走向全球化”,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在高度现代性的条件下,自我认同和全球化中的转型,是地方性和全球性的辩证法的两极……由高度现代性所导入的时空分延的层次如此广阔,以致‘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的背景下交互联结了。”[7]从人际交往研究的角度出发,网络技术为交往规模、点出度、点入度、连接度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和技术支持,亦即从技术理论上,每一个BBS电子空间中的规模、点出度、点入度的最大值都可以是N-1(N=样本数)。虽然本次调查数据中BBS电子空间中交往的规模、点出度、点入度的最大值(见表3、4)与技术提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网络交往范围扩大的事实。

实证调查数据还表明了网络交往范围的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从表3、4中还可以看出,60%以上的成员更倾向于在5人以内的范围里进行互动,可见,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实际交往范围并不象技术提供的那样无限大,而是在无限的范围内进行了选择和确定,即是说,网络交往范围在最大化的同时亦具有可选择性。所谓可选择性,是个体可以有选择地与他人建立人际交往,有选择的投入情感,有选择的与他人保持行为等方面的一致性[8]。关系的这种可选择性,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都是存在的。所不同的是,在互联网空间中,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了。究其原因,人们交往对象范围的确定,可能与现实中社会互动的日常惯例和网络成员的讨论话题的吸引力等因素不无关系。

(3)讨论关系形成的环节和过程

虽然网上讨论关系与现实社会中的讨论关系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但是,讨论关系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却是不同的。在现实社会中,讨论关系的形成过程是:问题者选择讨论对象。所谓问题者,是需要与他人建立讨论关系的人,是讨论关系形成的始发者。而讨论对象则是讨论关系中的被选择者。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者有权选择与哪个人建立讨论关系,对问题者而言,讨论对象是明确的、可选择的。但在BBS中,讨论关系的确立过程则是:主帖者提出话题,其他的BBS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对此话题进行讨论。这里的主帖者既包括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者,也包括主观上仅仅是为了发布某些信息,并不需要与他人建立讨论关系的人。主帖者能否成为问题者,关键在于讨论对象的选择与否。在此过程的正向环节中,无论是那种意义上的主帖者在提出供讨论的话题后,并不能确定哪一个他人可以与其建立讨论关系,对问题者而言,讨论对象是广泛而又不确定的。实际上,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建立起讨论关系。但是,对于原来意义上的讨论对象而言,却可以在众多的供讨论的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回复,进而与发帖者建立起了讨论关系,显然,现实社会意义上的讨论对象成为了关系形成的始发者,进而被选择的发帖者成为了问题者。可见,在BBS中,讨论关系形成的过程和方向与现实社会是完全不同的。

表5 BBS讨论区的点出度、点入度与连接度

附图

网络的特征篇(3)

网络经济的四大特征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特性:

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虽然目前还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2、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很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四产业,但是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3、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无论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还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是空想主义者的睿智,还是当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真正预测到网络和技术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4、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问世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它的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特点等等对于传统的工农业时代的经济学变化很大。

网络经济的爆发性

从形成特点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网络经济从问世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就充分体现了它的爆发式特点,这个特点包含六个方面:

1)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一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超过九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2)全球的信息急剧增加和信息流动更为丰富与频繁,全球范围也出现了爆发性的网络潮;

3)使用人数爆发式地增加,这种爆发式增加并引发极大的群体效应,世界上有约4亿人7年前从未听说互联网,到今天已经通过它来查询信息,发电子邮件和进行网上商业活动,不只是如此,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4)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

5)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加,上市企业数量和股价的爆发式增长程度。

6)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快速、低廉的复制能力(Copy Ability),这里包括信息的可无限制复制性、技术的复制、行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等。低成本的复制,是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和迅速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根本因素。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增长规律。同时网络上还具一个现象,就是聚集现象。这里面包括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的聚集现象,在网络生产企业中的“规模”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现在网络在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上有一种吸盘动力,将这四个因素都汇聚在一起,诱发了网络企业的财富急剧扩张。

网络的特征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消费特征;网络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71-02

一、概述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是越来越广泛,网上购物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提高营销业绩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的消费特征

(一)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人们更加注重自己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大众的、基本的需求。因此,他们在产品的外型、功能以及服务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期望生产商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种个性化消费将会是以后消费的主流。

(二)消费需求的即时化和便携化

使用网络购物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希望所购买的商品能够尽快的送达。不仅简化了查询、购买商品的过程,而且容易实现异地购物,更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消费者逐渐适应了这种即时的、便携的购物方式。

(三)消费需求的差异性

由于各个消费者自身的原因、个人喜好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了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就对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考虑各种消费主体的需求特点,生产出具有明显特点的产品才能跟好的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四)消费具有层次性

在网络购物初始阶段,由于对商家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侧重于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当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关系以后,消费者对网络购物有了充分的了解,比较侧重于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

(五)消费主动性增强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来源较广,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较快,在消费者有购物需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去主动地查找有关产品的信息,包括商家、市场的一些信息,为消费决策提供支持或者积累消费经验。

(六)价格影响消费

虽然目前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上升,价格已经不是决定人们消费的唯一因素,但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仍然会很慎重的考虑价格这一因素。网络购物的优势之一就是其低廉的价格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网络营销对策

消费者所呈现的不同的消费特征促进着网络营销的不断变化和改进。通过分析这些特征,为网络营销的策略提供了改进

方向。

(一)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为了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需要收集更多的关于消费者的资料,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人群专门进行调查,调查他们的消费心理以及所注重的方面,确定市场的整体走向,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样性,力求满足各种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适应消费主流趋势的发展。

(二)注重网上商店的建设

网上商店的形象以及界面的友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是产生、形成消费的前提。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网上商店的建设,对产品的介绍越完整、图片的效果越清晰、服务态度越友好,那么消费者在感觉和视觉上的感受越真实,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容易获得较好的评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此外,简化消费流程,节省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消费者选择网上消费的因素之一就是简便,所以应该最大程度的缩短消费者的交易时间。

(三)加强网站维护与网络推广

在网站维护方面,可以依赖于专业的网络服务公司或者雇佣专业的技术人才,及时地进行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宣传、促销部分的维护。在网站推广方面,采用多种推广法混合使用,将相关信息尽可能的传播到更多的群体中。将网站的相关信息到用户可以看到、听到的载体上,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四)提高安全性和可信任性

安全性指的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时候是安全可靠的。网站应该用专门的技术来保障交易的安全,避免出现密码被盗、账号被盗、钱财流失的现象。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等。此外,增强网站的可信任性,在服务态度上、退换货机制上都需要改进。保持良好的售后服务,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使得消费者在传统消费和网络消费两者并存时优先选择网络消费。

(五)多种营销手段混合使用

采用多种营销手段,比如博客营销、论坛营销、邮件营销等主流营销手段,单一的营销手段并不能达到很好地效果。通过营销手段的配合使用,加强了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有效地加速信息的传播,增加网站访问量,增加成交量,达到很好的

效果。

(六)与传统营销相配合

网络营销是近年来才兴起的营销方式,很多年纪较长的消费者并不是很认同和接受这种方式。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营销的优势,对这种网上的交易缺乏信任感,相比较而言,更习惯于传统消费。因此,商家应该尽可能的将自己的产品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进行促销时,采取网上促销和实体店促销相结合的方式,由消费者选择进行网上消费或者传统消费。网上商店的功能不仅仅是完成销售,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也可以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或者“网上营销,网下交易”的方式,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信任程度,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网络营销策略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各个时间段的消费特点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所匹配的,因此,随着时间的增加,经济体制的改变,消费特征在变化,网络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仅就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与传统消费的比较,总结出一些新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网络营销策略,以便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出更好地营销

策略。

参考文献

[1] 梁方.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心理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2] 时颖.网络营销中的消费心理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S1).

[3] 龙江.消费者心理契约形成的初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4).

[4] 王慧.网络营销模式对消费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29).

网络的特征篇(5)

【关键词】网络文学;特征

当代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成为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话题。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其呈现出不同的显著特征,本文对其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1.网络文学的内涵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关于“什么是网络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人们对它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众多已有的关于网络文学的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文学,就是指在互联网上发表,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网络技术特征和网络文化特征的文学。

2.网络文学的特征分析

2.1自由性

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自由性,即它是完全自由自在的活动,具体表现为创作的自由、发表的自由、传播的自由、接受的自由、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等。

创作的自由。人人皆有参与的自由,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在网络空间进行创作,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创作时间、创作空间、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写什么、如何写,不受任何写作规范的限制,无需顾及刊物、编辑的思想倾向、审美趣味与大众的趣味,无需顾及出版社的意愿和市场的需求,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按照自己的喜好敲打敲打键盘,移动移动鼠标,充分张扬个性、激扬文字,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作品。

发表的自由。网络文学写作不受传统出版商和编辑等社会角色的严格制约,不必经过复杂的投稿、审稿、编辑、校对、印刷、出版和销售等一系列众多繁缛的中间环节,只要轻轻点击鼠标把自己写就的水平不一的作品上传到网站,就表明作品已发表成功。在哪个网站或哪个网页发表,没人限制,无需顾及任何人的情绪,不存在发表的障碍。

传播的自由。网络作品一经发表,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被世界任何地方的读者所看到,而不受出版商以及编辑的影响和约束。

接受的自由。从接受角度来看,作品一旦上传,读者就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点击、阅读、鉴赏与交流、批评与再创作,无需通过购买或者借阅才能阅读文学作品,享有了充分的阅读和评论自由。

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即双向互动交流的跟帖和回帖的自由,使作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读者反馈的意见并即时予以接受,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文学鉴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再修改,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实现了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

2.2大众性

网络文学的大众性,即网络文学成为众人能欣赏的大众化文学形式,网民在网络文学面前人人平等,具体表现在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平民化、传播的网络化、审美品味的世界化和文学批评的大众化。

作者的大众化,即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可以成为作者,作者即民众、民众即作者。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作者群极为庞大、发表容量极为庞大,可以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作者,真正实现了文学创作的大众化。因为它的创作不需要经过专业编辑的严格筛选,只需要作者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一个点击就可以轻松地在网络上发表。

内容的平民化。由于网络文学作者的大众化,因此,网络文学能够反映出当下最广大人民生活的全貌,其题材集中于爱情、都市、奇幻和武侠,内容平民化,更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涵盖了政府官员、公司白领、艺术家、大学生、暴发户、下岗职工等众多群体的普通生活。

审美品味的世界化。网络文学决定着它的语言具有规范性,世界上不同肤色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消除了狭隘的地域观念和种族歧视,传统的地域风格将渐趋淡化,而个体风格则越来越明显,写作行为越来越个体化。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人们更关心的是作品的个体风格,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网页的设计、版式的安排、插图的艺术等等,而不再是每一特定语种的风格。

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在传统文学状态下,有专业文学批评家,而在网络文学状态下,每一个读者同时是作者,也是批评家,真正实现文学活动的大众化,是一种真正大众参与的行为。

2.3娱乐性

传统的文学创作重视文学的审美意义和功利意义,而轻视文学的娱乐功能,即注重深入剖析人性的深度和意义,实现某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追求艺术的创新和完美;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的文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追求身心的愉悦和。网络文学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如此的繁荣,正是由其娱乐性的特征催发的。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表现在由于不受时空、版面、编辑个人喜好的限制,绝大部分的网络更乐意在网上即兴地、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从而达到身心愉悦、自娱的目的。

网络文学的娱乐化特性表现在文学语言的标新立异上,它忽视标点符号的使用,编造数量较多的新词,大量使用数字符号字母、外来语。通过谐音、缩略、绘形等方式制造出来的网络语言真是直观醒目、千奇百怪、生动幽默、快速直率,让人叹为观止,很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甚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还表现在多媒体科技和超文本式样的运用上,在网文中艺术的排版和构图,再配上一些令人逗笑的音乐、图片、字体、符号等,既使网络们的情感得到自由的宣泄,又使网络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减少阅读疲劳和作品审美疲劳,增强了审美娱乐性。

3.结束语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生事物应运而生。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目前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不断谈论的热点话题,并以其独特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喜爱和推崇。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网络文学的诸多创作特征,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本质和走向,极大地推动文学自身的发展。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由互联网催生出来的网络文学,更不例外,有它的不成熟、不足之处,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网络的特征篇(6)

目前,社会大众对于网络电影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简单来讲,人们将在网络上进行播放的视频称之为网络电影。也有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只有专门用于网络传播而制作的电影才能被称之为网络电影。本文主要分析网络电影艺术的特征与传播价值。

关键词:网络电影艺术;特征;传播价值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用来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以及形成了非常具体的概念。而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网络不断的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传递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电影领域内又延伸出一种全新的电影形式,即网络电影。网络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电影,那么其所属的领域必然在电影领域的下辖内,那么网络电影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有电影的一切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像目前网络上正在热播的《暗黑者》这种网络连续剧目只能称之为是网剧,而不能称之为是网络电影。其二,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基础上的一种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网络传播特征。所以综其来看,网络电影的定义应该是在传统的电影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特征并能够展现时代需求而制作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电影是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互动性等基础特征的。

一、网络电影的特征

提及网络电影的特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网络电影的个性化。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艺术应该是为每一个人而存在的。但是其实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电影这门艺术走的还是大众路线,换句话说传统的电影是为了迎合社会风尚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文化,但是网络电影的存在这从这种大众的高端层次走下来,抛开传统的“公共性”,表现的是个人生活情绪的宣泄,同时也是小众自我情怀的表达。而且从网络调查中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表示单身一人的时候会看网络电影,而谈恋爱的时候则会去电影院去看传统电影。其实这就是目前网络电影的现实,它不同于传统电影中为了迎合大众而对情绪化的表达模糊化,相反,它就硬生生的为了一小部分人的情绪负责,它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一部分有着与电影相同“情绪点”的人。

网络电影第二个不得不提及的特征就是其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的基础就是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而且网络电影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受众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受众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相反的是他们会主动的去接受这些信息并且主动的将其传播出去,这就是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平台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优势。因为在网络的支持下,观影者可以对观影内容进行选择,而且具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甚至于网络电影将传统电影的门槛降低,让平民大众也有机会亲自加入到电影的摆设过程中,DV、手机的高度普及,电脑编辑软件的简易操作使得拍摄电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网络电影的另外一个互动性就在于它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与帮助。因为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旦拍摄成功并上映之后就意味着无论出现怎样的声音都是无法进行调试和更改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网络电影是存在很大程度的自由的,你可以边拍边播,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收获的意见进行修改。可以说网络电影的拍摄将不仅仅是一个拍摄团队的事儿,可能会是很庞大的一个网络使用群体共同完成的一个艺术品。这就是网络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最大的不同。

二、网络电影的传播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网络将成为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那么网络用户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网络电影的发展来说将会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网络电影的影响力也将随着网络视频观看者的基数越来越大而渐渐凝聚起更大的价值。首先从文化艺术的价值上来看,网络电影的存在将会让电影这门艺术更贴近与现实生活。尽管我们常说艺术起源于生活,但是实际上目前的很多电影更多的是为了票房而存在的商业电影,而这些电影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发现与思考了。但是网络电影不同,首先其不具有广泛的盈利空间,其次其实质上是一种小众艺术,最后网络电影通常都是展现实际生活的直观现象,那么这就意味着网络电影将会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传统电影在生活性上的不足,并最终实现生活化的传播。

而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虽然网络电影的盈利空间不及传统电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电影就失去了它的经济价值,首先我们从成本上看,传统电影在电影城成品的基础上要进行加工、宣传、发行,所以成本之高是普通百姓所不能轻易触碰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它集发行与宣传于一体,而且就电影的制作来讲并不讲求高超的技巧,只在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看其实就成本而言,网络电影可能只是传统电影的零头,而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一旦盈利,那么这个利润空间僵尸非常巨大的。其次,我们看,网络电影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了。譬如说许多网络终端商、运营商纷纷加入到网络电影的制作行列中来以电影作为宣传的支点,进行渠道整合和进一步的企业宣传,而这种商业营销模式的形成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产业链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许多具有电影制作梦想的年轻人创造了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所以网络电影是具有非常高的传播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孙宇,戴盈盈. 网络电影:分众传播、产业融合与联合治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2).

[2]茹秀华. 论网络电影的传播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选择[J]. 电影文学. 2010(02).

网络的特征篇(7)

【关键词】网络;网络舆情;构成要素;特征

一、网络舆情概念

(一)舆情

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有对舆情的概括。在《旧唐书》中,舆情最初被定义为草根黎民之观点。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舆情本身并不能简单概括民意规律,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是民众对社会事件的政治态度。

(二)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它是互联网继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后出现的新兴媒体,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广泛的的交往空间。学界则认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同时,本研究认为,网络舆情不仅传递了有倾向性的观点,同时也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这些特征是由于互联网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造成的。互联网舆情生成和演化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它对政治生态、经济运行、社会结构、物质生产都带来了巨大变革。

二、网络舆情的构成

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有如下几个:

(一)网络舆情主体――网民

网民对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及其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网民也决定了网络舆情演变的路径与程度。网民数量决定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网民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及其年龄也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有很大影响。网民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容易冲动,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受到媒介议程设置、网民的意见领袖、民族极端主义,甚至网络水军的煽动。近年来,网民逐渐呈现出“草根”化的特征,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越能在网上掀起舆论浪潮。

(二)网络舆情客体――舆情事件

网络舆情事件乃是网络舆情的客体,主要分为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事务。网民受到具有负面性、爆炸性、超伦理性、花边性舆情事件的刺激,围观、参与、表达、传播甚至“拍砖”、“灌水”,使网络舆情事件迅速传播、发酵并达到高潮。

当下,广大民众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皆记者,各个皆主编。微博、微信广泛应用,网民更喜欢把自己或朋友圈里的种种不幸遭遇通过自媒体传播出去,以“蝴蝶效应”迅速扩散,甚至引起对相关人员的人肉搜索,进而演变成网络舆情事件。在整个过程中,网络舆情事件演化的“蝴蝶效应”体现出从微小到核心的变化。

(三)网络舆情载体――网络空间

任何一个网络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网络舆情事件的载体、阵地和信道,如微博、微信、QQ、BBS、MSN、RSS等。由网络媒体聚焦的社会热点也会引来传统媒体的围观和高度关注。网络舆情事件由网络这一单一渠道开始,逐步向多渠道扩展。

三、网络舆情特点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信道之一。由于网络自身的特征,每一个公民在网络空间里都有一个表达个人意愿和情感的“麦克风”,这种表达途径快捷、多元、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热点事件演变为网络舆情的过程非常迅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社会带来较大影响。

(一)突发性

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现实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一旦出现在网络上,就会被瞬间放大,点击量迅速攀升,继而登上网站或论坛的头条。目前,突发性的网络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公权利滥用事件;(2)社会分配不公与机会不均等事件;(3)社会矛盾事件;(4)对政府公信力质疑事件;(5)官员不当言论事件;(5)医患矛盾事件等。这些议题虽然最初只出现在影响力较小的网站或贴吧里,但是经过网络“搬运工”的“搬运”和大量网民的跟帖后,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会迅速蔓延和扩大。

(二)倾向性

网络舆情倾向性是指网民对客观事物或公共事件所蕴涵的感情、 观点、态度和立场。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表达民意、反映民情、抒发民绪的平台。同时,也为一触即发的舆情事件提供了空间。无论是“天价烟”事件,或是“我爸是李刚”的畸形言论,还是到“李双江之子涉嫌被捕”,都充分体现出网络舆情极其强烈的倾向性。这些倾向性有些来自对社会不公平的强烈不满,有些来自个体的不幸遭遇,或者来自一些耳闻目睹的,违背道德常规的社会现象,这些情绪在初始阶段只是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普遍化情绪,但经过广大网民的渲染加工,迅速得到普遍认同和共鸣,进而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扩散。

(三)虚假性

网络中每天都充斥着大量形形,鱼龙混杂的信息。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有效的规则限制和有效的监督,一些网民在网上大肆虚假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网络推手的炒作加工,在社会上迅速引起强烈的负面效应。比如,微博炫富的郭美美曾一度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郭美美在网上炫耀自己的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甚至有网友认为,郭美美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之女,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事实上,郭美美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并无任何关系,只是想利用网络迅速走红,但她的行为却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随着4G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事件呈现井喷态势。网民通过网络将现实中的突发事件曝光,把局部性、偶然性的问题,变成群体“围观”的公共话题,这是政府职能部门面临的新挑战。了解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网络舆情的深层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现状及特征――基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蓝皮书的分析性结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3.

[2]毕宏音.影响民众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期: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