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体工程学意义

人体工程学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0 14:49:11

人体工程学意义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CDIO;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于佐东(1966-),男,山东烟台人,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副教授;党承华(1969-),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副教授。(河北 邯郸 056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资助经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6020549、JYGH2011037)、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07-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是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河北工程大学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在部分专业开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改革,并逐步向全校工科专业推广。在实施过程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以国外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教学设计范本,结合自身一定特点进行翻版套用,而对CDIO工程教育内涵的认识较少,严重影响CDIO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教学效果。事实上,CDIO工程教育模式首倡学校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Edward Crawley教授等在他们的著作《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中曾明确说明:CDIO方法基于经验学习理论,植根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1]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教学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是CDIO教学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从多个方面去理解,但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方面。[2]

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为CDIO教学模式提供了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为CDIO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方法指导。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其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就要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高级思维活动;教学还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资源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身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目的是创造一种产生双重影响的学习经验:一是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学习与技术基础相关的抽象概念;二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过程及系统的建造能力。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方法是CDIO12条标准形成的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3]CDIO工程教育模式用12条标准来描述其教学模式,而第一个标准就是把产品、过程或系统的生命周期当做工程教育的背景环境,它是将技术知识和其他能力的教、学、练融为一体化的文化构架。Edward Crawley教授认为,当一个专业的教师都明确同意、专业领导支持并维持这个改革计划时,就可以认为这个专业已经采用了CDIO原则。[1]建中教授这样解释CDIO的第一个标准:在工程学科教育中结合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做中学”要强调“关联”而不是“内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产业界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实践;提倡学生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领导力;使学生学习期间有机会进行工程实践;有助于创立一种认知环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程理论和原理。[4]这几条都强调了人才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具体在某一工程领域和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因而是通才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符合产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CDIO的12个标准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念并完成对教学模式的实现。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和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些教学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己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也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教学方法。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估一样,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中,需要进行多角度的学习效果评估,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作出调整和修改。

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设计和实现的指导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解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5]

教学设计首先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最后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综观种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可概括如下:[6,7]

1.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以学生为中心”,包括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三个要素。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缩小知识与解决问题间的距离。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3.引入问题情境、协作学习、共享集体思维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开展讨论和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奠定创新思维的形成基础,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4.设计自由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是针对更多主动与自由的学习环境而非更多控制与支配的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者既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也可以相互之间协作和支持,主动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5.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为实现上述能力培养,CDIO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包括:一体化课程计划的设计、设计―实现的经验、主动学习和一体化学习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有关CDIO教学设计环节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文献[1],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但可以看出,CDIO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影子。

四、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应当指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原则并不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全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除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实施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学习与技术基础相关的概念外,还要帮助学习者提高个人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过程及系统的建造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从过去只注重个体单方面知识技能的狭义人才观向更注重人才的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决策能力的广义人才观转变。

参考文献:

[1]Edward F.Crawley.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郑大年.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三个层面[J].全球教育展望,2006,(5):32-36.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16-19.

[5]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2)

关键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战略意义;实现路径

为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高校要从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青马工程”的战略性,并采取务实的措施加以推进。

一、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战略意义

1、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推进“青马工程”的实施。高校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把培养和造就合格的接班人放在育人的第一位。同志曾指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革命接班人的问题。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也强调要认真选拔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他指出:“最大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因此,高校要时刻牢记,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要使这一事业代代相传,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必须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可靠的接班人。

2、要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战略高度推进“青马工程”的实施。意识形态领域历来都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既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又有不可懈怠的紧迫性。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搞“多元化”是高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这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化指导地位产生了不利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滋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因此,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失败论”等错误观点,增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来统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才能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3、要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仰的战略高度推进“青马工程”的实施。当前,由于人们理想信仰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客观存在,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理想信仰的功利化、功能弱化和缺失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进人了社会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容易造成人们的精神生命价值危机特别是信仰危机。身处其中的部分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克服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危机,开展大学生精神信仰塑造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四信”观念即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任。要教育学生敢于、善于、乐于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仰和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信心,在广大学生中掀起学习、信仰、追求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构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牢固防线。

4、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推进“青马工程”的实施。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此,党非常重视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而保证党长期执政除了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外,希望在青年。为此,我们要非常重视不断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而我们党要赢得青年,就必须用先进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青年。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就是为党和马克思主义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高校作为优秀青年的集聚地,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治党治国治军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都要靠高校来培养。大学生的培养的确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确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确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因此,必须确保党和国家的命脉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来统率和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真正巩固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二、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实现路径

1、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实施“青马工程”。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这就增强了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心。高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责无旁贷,要在高校持续兴起学习、宣传、研究和传播马克忌主义的高潮,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高校青年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影响力。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承担着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的神圣职责,要教育学生在多元的思想观念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打牢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

2、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实施“青马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社会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

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不去占领,其它各种信仰以及打着信仰旗号的思潮就会纷纷抢占地盘,这就会给其它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带来可乘之机,从而使主流理想信仰的地位受到削弱。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大学生。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引领当代大学生直面时代挑战,走出思想迷茫,坚定理想信念。

3、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实施“青马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承担教育职责,并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以用自身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高校要结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优秀师资精心编写适合学生学生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培训教材,开设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课。

4、在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青马工程”。高校要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抓手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入党后理想信仰和政治信念的继续教育,确保大学生党员能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通过党内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加强自我改造,使大学生党员获得思想的纯洁性、信念的坚定性和行动的先进性。大学生党员是当代青年的中坚,要在“青马工程”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为此,大学生党员必须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努力成为为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青马工程”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5、在构建大学生实践砥砺体系中实施“青马工程”。同志多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在温室里培养,要经风雨,见世面,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历练大学生,增强其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积累。要利用生动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3)

论文摘要: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益启示,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教学的落脚点,具体包括: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中预设学生学习的情境条件;在工程实践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工程实践教学,由于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单纯依靠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用教育理学的相关原理,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运行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以本科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讨论。

一、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理学的诸多学习理论中,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实现这一模式的路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崇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组织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选择学习材料要关注其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推动学习进程,要带动学生自己引导自己、自己评价自己、学会怎样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知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无法由他人代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三方面的观点,首先,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是学习的基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习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前者是学生把外界环境的新信息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后者是学生针对新环境中的信息,调整和改造原有的认识结构,因此,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结构的数量扩充和质的提升。再次,协作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应摆脱传统习惯下学生孤立学、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应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二、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实践教学的启示

启示之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独立,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化、最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始终把握尊重学生的价值这一根本底线。本科专业学生应强化工程能力训练,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就不能最终充分发挥作用,人的价值就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必须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构建系统的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启示之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两个方面的原理均揭示,只有学生正确了解所学内容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紧密衔接,紧扣本专业岗位群的社会需求。同时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启示之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总是与其已有的经验相结合,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的过程还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和教学内容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倡导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提倡情境教学,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这些原理的相关启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实践课程的设置要采取顶端设计方式,采用总揽体验、分项训练和综合实践等形式,形成总体一分项一总体的格局。二是实验室建设要尽可能体现工程场景,使用真实的工具和对象,以工程中真实的任务训练学生。

启示之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不同理解,可以通过学习者的相互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在“做”中学,自己评价自己,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只是顾问,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因此在工程实践课程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教师以启发、演示、提供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地进行探索,鼓励学生交流,与教师进行互动。

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人才成长所必经的发展阶段,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宜设置五级层次,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认识性实习、操作技能性实训、工程能力单项训练、工程能力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第四层、第五层体现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由高一级能力培养向低一级能力培养提出需求,由低向高逐级提供保障。这样的设计思路对学生可以产生两个效应,一是形成训练课程有意义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解决了“有什么用”的问题;二是理解了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为知识能力的逐级构建打下基础,解决了每一项课程“为什么学的问题。

2.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中预设学生学习的情境条件

目前国内各高校广泛使用的实验设备绝大部分是成套的实验箱、实验台,具有外型美观、便于操作和保管的优点,但结构的封闭性、功能的固定性、实验的程式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些成套设备在设计上过分强调外观和便捷,元器件基本密封在漂亮的面板下,学生用过之后对相关器件认识仍然不透彻,面对独立的器件并不真正知道如何使用。学生在使用成套设备做实验时,主要是完成插接线的联结工作,即使不同的实验方案,也只需要学生把一根插接线从这个插孔置换到另一个插孔。因此,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严重不足,这样的设备不能提供学生学习的情境条件。实验室的建设应始终保持一个理念,就是注重以真实的工程元件和典型的对象设立工程实践环境。以工程背景的最小单元为实践教学的部件,形成独立存在又能任意组合的积木式设备模块,来克服成套实验设备的缺陷。它以开放的形式面向学生,使学生如同进入商品超市一样可以自主选择最小功能模块,单元模块的巧妙组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系统搭建、系统调试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各具特色的思想和设计得以实现,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搭建广阔的舞台。搭积木式的实验设备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和想象空间,有利于唤醒其主体意识,激发个性设计,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实践环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在工程实践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按照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五个层次,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推进。新生入校时通过举办专业思想讲座、参观实验实训中心、在短学期内开设专业认识实习等形式,使学生对专业的工程背景、职业岗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以及专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初步了解,从而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各层次项目有概括性理解。在操作技能性实训、工程能力单项训练、工程能力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阶段均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它包括预热、引发、探索步骤。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4)

一、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本土渊源与欧洲始源

美国农村题材文学是在工业化语境中逐渐展开的,经历了从浪漫情绪到现实情绪再到绝望情绪的历史变迁。以农业文明为基础所建构的美国民主理想和社会架构,在19世纪初中叶杰弗逊的“农业天然道德论”、泰勒的“田园共和主义”和爱默生的“自然超灵论”这些文化表征沉淀下成为美国大众最朴素的信仰和理想,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典型代表。

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先平静和谐的农业文明被打破,由开始那种“远方小山村”的回忆转化为后来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悲叹;田园化和理想化的“农村镀金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冷漠与恐惧的“自然邪恶论”所代替,并逐渐引发了后来自然主义文学的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情绪。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凸现出来,横扫全国的改革运动就是面对这种危机在社会生产、种族歧视、性别差异、个人生活习惯以及贫困化和城市化等层面上进行解决的尝试。在这些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文学”,记录了人们面对工业化种种困惑所进行的艰难求索,而大多数改革的失败导致那些通过改革完善社会的认识论和价值观彻底破灭,并最终导致了19世纪末自然主义生存与暴力论的文学转型。

与社会改革文学一样,乡土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从美国的现实多样性以及文化多元性中来寻找美国工业社会价值的答案,试图从某种意识形态化的“民主进步现实”中获得建构美国新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这些文学试图以传统农业文明的价值理想“整合”工业化所导致的“分裂性现实”,而这一整合的失败也迫使这些作家在后期创作中皈依自然主义,从而完全承认和认可自然主义作家所持有的社会价值观。另外,自然主义作为当时美国文化重塑过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不但是欧洲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世界文化的继承者。

总之,自然主义文学在美国19世纪末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工业化进程中文化转型时期的特定意识形态表现,是习惯于农业文明价值体系的美国人面对新的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困惑和思索,更是美国农民逐步在适应工业文明过程中心理震荡和行为失范的正常表现。

二、自然主义文学重要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转型

本成果通过分析诺里斯、克莱恩、德莱塞以及伦敦文学创作中“现实”和“真实”的意识形态内涵,解读了他们面对文学商业化的创作思考,梳理了当时社会文化转型与走向新世纪的美国精神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农业文明语境下的大众理想和偶像受到普遍怀疑,那种坚定的与怀旧的国民心态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走向死亡。然而,旧的理想与偶像的消失需要新的理想和偶像的补充和替代。新的工业资本家取代了上帝或精神寄托者的位置,成为美国新文化中大众理想与偶像的代表。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小说中的和谐社会转化为残酷竞争社会,传统小说中的“父亲”与“家庭”则转化为竞争社会中的“老板”与“工厂”。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代替了原来农业文明中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不再是依据明显的家族或政治遗传权力形成的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按照经济生产和劳动分配形成的等级制度。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原来依靠国家机器维持的统治体制逐渐转变成依靠经济机器维持的社会统治。随着经济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统治自己的东西变成一种“无形的铁手”,人们在生存的斗争中会觉得有一种难以理解的力量总是在控制着他们,但又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自然主义所叙述的就是社会主体在生存中抗争、在注定的失败中堕落以及在悲剧性的结局中灭亡的故事。但是,这种悲剧化的叙述并不是自然主义作家故意追求艺术效果的产物,而是对当时美国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暗含了作家意识形态和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判断的转变。

三、自然主义文学作家认识现实和再现现实的物质基础

自然主义文学作家注重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表现主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标志着社会文化意识从理想化到工具化的价值观转变。首先,通过解读诺里斯“小麦史诗”的第一部《章鱼》,挖掘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主体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制约,揭示了商业化意识向乡村小镇的渗透以及主体生存的社会悲剧。其次,通过阅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大众对城市空间的基本透视模式。城市是美国工业化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自然主义文学关注的现实焦点。作家把爱默生的“超灵”观念应用于对大都市的描述,试图在城市生活中寻求宇宙的法则和超灵的存在,但并没有发现超验主义所说的充满向善性的超灵,却遭遇到一个冷漠的城市灵魂。因此,德莱塞的作品可以被理解为一部关于城市生活的浪漫传奇,展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欲望和消费欲望”的社会文化转变。再次,通过阅读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情景投射与意义贯通的文化分析,叙述了战争作为工业化社会现实的隐喻模式,演示了工业化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体遏制和诱骗的文化生产过程,论证了战争或类似战争的社会对主体心理及其行为暴力化和野性化的塑造功能。最后,通过阅读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探索工业化文化的内涵。该作品虽然不是描述工业社会发生的具体事件,但伦敦却以动物寓言形式普遍化地描述了美国淘金者为了金钱梦想而进行的商业探险。这种商业探险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野性的呼唤》与其说是对巴克作为狗的生存环境的描写,倒不如说这是伦敦对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生存环境的隐喻性反映。

四、自然主义文学与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大众意识和个体行为

作为社会成员行为和动机的内驱力,大众深层意识的转变是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内容。自然主义文学作家聚焦人类的深层意识和欲望冲动以及未曾探测的阴暗角落,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怎样使人变成精神病人的主体性生产过程。

首先,通过分析诺里斯的《麦克提格》,探索这个历史时期的主体心理结构,考察了工业化和商业化语境下主体外貌的野性特征与欲望冲动的必然联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商业心理中“”和“物欲”一体化的心理过程以及以“自残”与“”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幻想和主体行为。诺里斯使用“镀金鸟笼”来表征美国商业文化中的主体心理模式是非常准确的,即金钱作为一种控制工具成为人的微型心理监狱,人们的所有欲望、情感、行为总是封锁在这种物质化的囚牢之中,难以跳出物质与的意识形态控制,即使主体受虐也成为一种心理形式。

其次,通过阅读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探讨美国19-2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心理塑型过程。该成果集中分析了德

莱塞艺术审美的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塑造的关系,挖掘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作品表征模式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作品所蕴涵的大众意识从生产主义到具有消费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变迁以及从欲望机器到乌托邦的社会心理裂变。 再次,通过对克莱恩《街头女郎梅季》、《蓝色旅馆》和《海上扁舟》的阅读,阐释社会转型时期主体心理理性判断标准丧失的动因,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稳定性与主体心理浮躁之间的必然联系,分析了印象化的社会主体心理所导致的社会认知偏差和行为越轨以及社会态度转向悲伤的根本原因。

最后,通过解读伦敦的《马丁·伊登》,挖掘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与暴力及其所导致的亚文化群体心理格式。该研究聚焦对当时知识合法化的解构,再现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文学、艺术、科学、习性、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等文化表征对社会主体心理的塑造及遏制方式和过程。

五、自然主义文学的社会价值观在20世纪的继承与发展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5)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一、开展“青马工程”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更是党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同志就曾明确指出:“要使我们的党保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就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①在1989年10月28日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同志明确提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并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详尽论述“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提出和解决这个任务,我们的党就不可能有坚强的后备队,就不可能胜利地走向未来。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长久地坚持和发展下去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②在全面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显重要,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

量。”\+③

高校青年学生有朝气、有梦想,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青年群体,同时又具备相对完善的专业知识素养,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因此,在高校中培养和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青年,有着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完成好。首先,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具有重要责任,高校是承担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广大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其次,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强,高校具备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良好时

机\+④;高校内有完备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雄厚,育人氛围浓厚,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阵地。

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青马工程”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青年,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风雨历程锤炼青年,用出彩的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前景团结青年,使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根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青马工程”构建了全国、省(区、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高校作为实施“青马工程”的基本单元,对校级培养富有主要责任\+⑤,在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校级培养成为“青马工程”培养最为系统,有效覆盖人数最多的培养层级,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经过多年发展,“青马工程”在高校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逐步成为了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有效手段,各级、各类“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成为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型载体。在“青马工程”校级培养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探究校级“青马工程”运行机制,对于优化“青马工程”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青马工程”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开展“青马工程”的基本遵循

1.明确“青马工程”培养主体特性

首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动态特征,所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都将经历一个由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到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由一个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逐步成长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⑥其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信仰特征,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追求人类解放的锐利武器去接受,去掌握的,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他们共同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他们就能够将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不断去实践。最后,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具体的历史使命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具有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明确了主体特性,能够帮助高校更有针对性地确定“青马工程”学员的选拔原则,既要重视学生干部、社团骨干、创新创业标兵等群体的选定,又要加强群体中个体的甄别力度;既要重视选拔对象现有的理论水平、能力素养,又要充分考察其主观意愿和发展潜质。

2.明确“青马工程”培养目标

“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让学员从理论和思想上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其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对党忠诚、信仰坚定,在加强自身信仰的同时,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第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剖析热点,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⑦,就是要通过参与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具备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根基。第四,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运用所学独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能力。第五,强劲的创新和发展潜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

明确了培养目标,能够使高校构建完备的培养格局,不断拓宽培养领域,从信仰、理论、实践、知识、创新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而又紧密联系的培养工作,提高“青马工程”培养的协同性。

3.明确“青马工程”培养原则

第一,有机衔接的原则。要将“青马工程”置于高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系统工程之中,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其他工作的有效衔接。第二,点面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仅仅注意少数骨干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广大学生的普遍教育,又不能只抓大面的教育而忽视了重点骨干的培养\+⑧,应该明确层级和差异化的培养手段和目标,做到普遍引导的重点培养相结合。第三,动态管理的原则。培养学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以动态的机制来看待重点培养对象,把教育、锻炼、考察、遴选融为一体,经过长期考验,逐步遴选、挖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明确了培养原则,能够使高校在开展“青马工程”时更加有的放矢、张弛有度,更加科学地设计培养路径,真正取得培养的实效。

三、高校“青马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全球化冲击

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断向更深层次推进,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观念、行为模式与制度建构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渗透。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生活化的新趋势之下,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到方法论体系,再到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格与政治信仰培养体系,无时无刻不在全球思想、价值观、经济与文化实践的冲突与挑战下存在。在这种大环境下“青马工程”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多元思潮的渗透与碰撞,使开展“青马工程”的大环境受到冲击。

2.缺乏资源保障

高校团组织作为“青马工程”的牵头执行部门,争取资源的力度较弱,在四个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一是经费缺乏保障,多数高校没有开展“青马工程”的专项资金预算,此外,“青马工程”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难以挖掘社会资源,这使得校级“青马工程”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缺乏阵地保障,各高校有形化阵地少,理论型社团活力不足,单凭学校团组织之力又难以构建强大网络的阵地,这导致“青马工程”阵地的“空心化”。三是缺乏师资保障,各高校参与“青马工程”培训的教师多为校内专业课教师或团干部,缺乏系统化的培训,专业素养欠缺,同时,由于渠道有限,在缺乏上级帮助的情况下很难建立由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马工程”导师团。四是缺乏教材保障,团中央没有编写和印发切合“青马工程”需要的各类资料和教材,高校凭自身力量又难以编印系统化的培养教材,使得培养工作难以有科学权威的教材依据,各高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

3.培养方式落后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都进行了“青马工程”的实践,但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青马工程”中创新程度不够,培训内容、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培训多停留在短期灌输式集中培训,形式以学生干部培训班或是团校集中授课为主,缺乏长期培养与自主学习,对学员的长期跟踪培养更是存在空白。特别是培养理念偏重意识形态宣示,与社会热点、学生生活结合不紧密,应对挑战的针对性不强,政策科学思维不足,用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正确代替了对培养政策科学化。这导致“青马工程”不能充分合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

4.整体性谋划不足

“青马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不是简单的教育,更不是仅依靠开几门课程就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它需要全校乃至各利益相关方的重视与合作,形成培养的合力,营造全员育人氛围。首先是与社会的衔接不够,在“象牙塔”中培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对社会“大风大浪”和现实问题冲击的能力过于羸弱,走向社会后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同时,高校也没有定期向党政积极举荐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机制,造成学员毕业后培养中断。其次是“青马工程”与高校特别是共青团其他重点工作的整合弱,没有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融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先优树立等其他工作之中,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形成全局联动的工作体系。最后是学员带动辐射不足,缺少相应机制使培训后的学员自觉带动身边同学坚定理想信念、拓宽知识结构,进而营造见贤思齐的校园氛围。

四、提升校级“青马工程”应突出四个结合

各高校在校级“青马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多样的培养方式,总结其中共性规律,可以发现,要实施好校级“青马工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突出“四个结合”。

1. 骨干群体与先优群体相结合

拓展培养的范围。除校、院两级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外,还应将表现优秀的班长、团支书、社团骨干及创业典型、创新典型、道德模范等纳入培养范围,避免“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成为“学生干部培训班”及学生干部的交际场;同时,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共同培养,能够起到优势互补、拓宽视野的作用。在培养方式上,既要注重对学员进行共性培养,又要关注学员未来发展期待,进行个性培养。例如,促使校外企业家与创业典型结对子,提升其创业能力;鼓励创新典型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激发其创新灵感,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志愿服务社团骨干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鼓励其开展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2. 学校培养与学院培养相结合

贯通培养的层级。校、院两级结合的重点在于明确共同的培养目标,分清差异化的培养内容,建立交流融通的管理体制。学校应突出培养的持续性,以本科三年级学生培养为主,兼顾研究生;学院应突出培养的阶段性,以本科二年级学生培养为主。校级培养应以解析理论热点、进行社会观察为主,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推荐等环节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培养。院级培养应结合本院实际,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逐渐建立了校、院两级共管共享的学员档案管理体系,实现学分管理、考评考察、学员推荐的无缝衔接;建立涵盖学院和学校的课程、笔记云共享平台,培养信息实现互补、共享。

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延伸培养的领域。努力打造精品理论课程,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可以邀请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团委书记讲述最难忘的经历及其带来的感悟和成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主讲人有话可说,学员爱听,培养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并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讲座资源,为学员解析理论热点,提升理论水平。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学员全面认知社会、增强理想信念的作用。可以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以学员小组为单位进行校级立项并开展实践,选派学员到乡镇基层挂职锻炼;鼓励学员申报共青团工作课题,指导发表研究论文;引导学员参加志愿服务;支持学员组团承办校园文化活动,挖掘服务同学的项目,通过前期申报,中期经费支持,后期成果展示,确保项目落地。

4. 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增加培养的方式。校级“青马工程”的培养周期多为一学年,在一学年的培训期周期内,学校可以仅安排一个学期的固定课程,剩余一个学期的培训内容由学员研讨设计并具体操作,或自行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提供推荐阅读书目,组成各类读书会,使学员扩充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鼓励学员组建理论类社团,使其成为读书的场所、参与社会实践的纽带、思想交锋的阵地\+⑨。日常考勤、学员研讨等工作交由学员进行自我管理,提升学员自我教育功效的发挥。

在突出“四个结合”的同时,还应坚持严进严出的标准,把好质量关;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定期与不定期、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考核有效结合起来,督促和激励学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⑩。

[注释]

①选集.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565.

②.在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 10- 29.

③.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中国青年报, 2013-5-5(01).

④石国亮, 黄尹,廖艳琳.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40-45.

⑤.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Z].2007.

⑥石国亮,黄尹,廖艳琳.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40-45.

⑦白建民,方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⑧汪庆华.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J].学习论坛,1998(5).

⑨石国亮,黄尹,廖艳琳.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40-45.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6)

《监狱法》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自由刑执行领域长期无法可依的局面,步入依法治监的阶段,同时宣告以监狱法学命名的一门正式的独立的法学学科的诞生。几年来,监狱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蓬勃发展,全国上下成立了一系列监狱法研究机构及部门,这一切大大加快了监狱法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的专业化进程。但几十年来旧的思想观念还束缚着我们的手脚,旧的研究方法还禁固着我们的灵魂。许多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特别是它作为一门规范意义的科学所应当具有的品质,构造与研究视角问题仍无实质性突破。现在的监狱法学仍存在明显缺陷:它既不象实体法那样内容翔实、中心突出、界限分明;又不象程序法那样逻辑缜密、精确适度、繁而有序。却兼具实体法对社会功利目的服务的工具性和程序法以实现实体法目标为己任的辅,忽视乃至否定自己本身的作用和价值,甚至不惜以牺牲与破坏自身道德性为代价去追求外在目标和实体价值,结果既没有实现实体正义,又没有建立起正当的程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丧失了学术的内在品格,难以提供一个学科所应当具有的立足法学之林的本身价值,使司法实践缺乏明确有效的理论指导。我们认为,判断一项法律实施活动是否成功,一种科学研究优劣的唯一标准是它们作为过程和程序本身是否具备一些公认的内在优秀品质和规范性,而不是它作为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的有用性。这是我们的监狱法研究至今徘徊不前,拿不到真正入场券的症结所在。

一、对我国自由刑执行及监狱法研究的几个视角的审视

第一,有人把我国解放初期改造晚清王朝官宦、日本战犯、战犯的伟大功绩归结于党的劳动改造方针的英明伟大,把此后由于社会变迁而出现的改造质量滑坡乃至建国来从未有过的低谷称之为对执行这一方针的忽视或扭曲,似乎它是永恒不变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认为,劳动改造罪犯制度确实是我国的成功创举,有着它的存在价值和合理性,但把它夸大到不适当的高度和唯一的地步也不够客观和全面。我国五、六十年代改造成绩的辉煌是由当时的特殊背景决定的,或许是某些因素聚集在一起爆发出的瞬间闪光,未必与事物的发展规律产生必然联系,也不是自由刑执行中涉及的本质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服刑人员能否改造、改造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某一项甚至某几项改造手段的神奇作用,而在于这些改造手段的运行状况;它们各自的价值品质及它们相互结合配比的状况营造了怎样一种整体价值氛围;这种价值氛围是否与社会主义对监狱的要求相吻合;取决于服刑人员对这种环境氛围的接受度、认同度、参与度与努力程度。也就是说,改造效果不决定于改造者是谁,他出于怎样的改造意愿,要把服刑人改造成何种人,采取何种方式制定何种方针政策去改;而是取决于被改造者对监区文化环境的心理感受及其程度,因此应在争取被改造者的改造愿望和努力程度上下功夫。应当深入研究组织、运用改造手段的科学性,充分利用监狱资源的学问,最大发挥监狱正面效应的艺术性。怎样设定改造手段体系,给予每种改造方式以科学定位和优化组合,创造怎样的环境氛围和价值效应。这是不能脱离对执行过程和程序环节的深入分析、系统研究的。离开对监狱运行手段、方式、载体的检讨,对自身结构和道德性的研究,对价值品质的培养和建设,必然导致唯书、唯上、唯外不唯实、不唯内的唯心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盲目实践。这是监狱单纯执行社会政治功能,把自身作为驯服工具的结果。

第二,监狱的自然机能是与其社会功能相并而生、共存共长的另一方面。当代监狱自由刑执行的性质决定它对服刑人员造成自然机能负效应的不可避免性。这似乎是任何监狱永远走不出的误区,是附着在监狱机体上的衍生物。“单纯囚禁是剥夺自由刑的原始形态,因而也就有了以监房为主要设施的囚笼式的‘看守——人身保管’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实质上视人如动物。”〔1〕监狱惩罚方式组织运行不当对身在其中的服刑人的心理感受会产生深远影响,环境状况的哪怕些许微妙变化都会使人即时产生巨大的感受效应。这是人的神经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其表征往往是由于剥夺、惩罚、约束的长期性、过度性异致矫枉过正,正常思维活动方式和规律被打破,人格尊严与平等感的丧失,活力与激情的窒息,热情与自信的消失,恐惧畏缩心理,神经系统的麻痹性,服从与受支配的习惯性、自然性和无意识状态,一种消极、被动、僵死化人格。在抑制犯罪的同时也制造了机械人、植物人或疯狂性人格,如何减少、避免监狱自然机能的负效应对监狱人格的影响是检验监狱工作的重要标准和监狱学研究的重点所在,是衡量监狱学科学性程序的关键参数。

第三,本人曾通过对监狱史和监狱文化环境氛围的研究(社会学意义上的“大文化”,而非指监狱文化活动等文化现象),对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监狱进行比较和鉴别,来发现监狱内在品质的某种规定性。我们发现,虽然不同社会的监狱自由刑执行的自然机能的负效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性,但有一点是不同的,即剥削阶级监狱自然机能只有负效应,而我们的监狱的自然机能有可能营造出正效应。

资本主义监狱功能基本上是单纯隔离、消极关押、体罚性劳动,以及约束和监视。给予的教育是通过宗教教义进行倡导和灌输,期望制造一个理想中的海市蜃楼,但这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幻想。制造剥削的社会不可能塑造正义观念的服刑人员。正如现代著名犯罪学萨瑟兰在《犯罪学原理》中所说,“资本主义监狱具有七大弊端,其中之一是,改造应是构造人格的过程,而刑罚却不能给予犯罪人以构造人格的素材。”〔2〕我们的监狱由于其所代表的人民群众的最广泛性,在规范意义上讲,应当具有以前社会时代所未曾有过的正义性、文明性、进步性、或至少达到它们所未曾达到的高度。“行刑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做人的工作的过程,保全人犯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属性,充分提供他们以再社会化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极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格意义的。一位美国人士在参观中国监狱后说,由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对犯人的管理也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你们是靠干部管理罪犯,美国是靠电视控制,是消极的惩罚。”〔3〕我们认为,赋予服刑人构造人格的素材不是来自外部力量的强制压迫和灌输,而在于从 他自身产生需要和寻觅吸收。如果我们仅仅以社会功利目标为追求对象,仅仅给服刑人员进行“理想化”的正义思想教育,而忽略现实处遇的品质建设,不从手段、方式、程序、过程等环节的正义性上下功夫做学问,就不可能从现实实践中营造用以打动服刑人的正义性素材,最终丧失本可能产生的社会主义监狱机能的正效应——提供服刑人以构造人格的素材。放松监狱自身品质的建设,不在各个环节上精耕细作,找准程序正义间的内在关系,就会丧失我们的监狱的优势和特色,把本来能够提供给服刑人素材的正义性、真实性演变成脱离实际的虚幻的梦想。正义从过程产生,以现实真实性诠释,任何舍本求末、卖身求荣的做法都是有害无益的。

第四,我国传统监狱法学研究严重脱离学科实际(虽然盲目地注重工作实践),“服务意识、工具意识”占明显地位。在总结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学时,有学者指出:“我国刑罚目的与中国特色的劳改制度是辩证的统一。刑罚目的指国家确定并执行的刑罚所追求的客观效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它贯穿于国家刑事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国特色的劳改制度指中国式自由刑执行制度,——它是实现中国刑罚目的的重要工具和保障。”〔4〕中国劳改工作的特色“源于中国国情;阶级意志的定向和定位;随着国情的进化而进化;基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应变化着的客观情况,着眼于事物的内部联系,及时调整新的工作对策和方法……劳改机关在的对象方面由过去对敌对的犯罪分子转到‘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的犯罪分子上来;由过去的对敌对阶级的转到对现在的由一般群众蜕变出去的极少数重大刑事犯罪分子的上来。”〔5〕该学术领域的权威学术会议对我国监管工作特色是这样描述的:①从理论上,以人民民主思想为指导(唯上);②在本质上,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联,把‘改造人’作为根本目的(唯功利);③在整体功能上,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部分(唯社会);④从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上,重视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力量(唯改造者);⑤从主体素质上,十分重视干警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队伍建设(唯改造者。将服刑人员排除于主体之外,作为客体)……〔6〕。

上述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在于,它们都没有注重对我国监狱自由刑执行的现象和规律这一学术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无论从局部到全局、从低层到高层都缺乏对内在品质的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将执行刑罚的手段和目标、程序与结果用了不适当的分离,并将后者置于优先地位,前者置于从属地位或虚无地位。认为只要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可以,甚至可以不要程序,或者以不公正、不合理、不合法、不人道的方法和过程实现“正义”。

二、程序正义原理及其对科学建设的意义〔7〕

程序正义是相对于实体正义和形式正义而言的。它强调以过程为中心,从过程中追求正义,强调过程本身的建设,程序有着其固有的标准,实现程序正义有利于从结果上实现公平。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程序价值和实体价值的结合体,前者是手段和载体,后者是通过手段过程要求和实现的目标和结果。共有三种不同的程序价值模式。一种是绝对工具主义程序模式,又称为结果本位主义程序,它在哲学上属于功利主义的一个分支,认为法律程序不是作为自主和独立的实体而存在的,它没有任何可以在内在品质上找到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因素。它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只有在具备产生符合正义、秩序、安全和公共福利等标准的实体结果的能力时才富有意义。一种是相对主义程序模式,它基本坚持上述观点,但要求对法律程序工具性价值的追求给予一些非工具性目标的艰制,允许在追求工具性价值目标的同时,兼顾一些独立的价值。第三种是程序本位主义为主兼顾服务价值的相对程序本位理论,即程序价值的完全非工具主义论。它认为评价法律程序的价值标准在于它本身是否具有一些内在优秀品质,而不是它在确保好的结果得以实现方面的有用性。只要严格按照发展的程序办事,就能够得到公正、良好的结果。它详尽地阐释了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为人们评价和建构法律程序提供了又一个独立的价值标准,它强调程序参与者参加到过程中来,成为程序的控制者而不是活动的客体。无论是否有利于实体法的实现,法律执行的程序都应保证服刑人获得公正的处遇。这样就将程序的内在价值与人的道德主体地位联系在一起,确认法律程序具有一种独立的非工具性价值。

三、监狱学研究方式和重点向着程序正义转移势在必行

从上所述不难得知程序正义的本质和其在法学建设中的重要性,也是监狱法学研究规范化学术化所需真正方法论和切入点。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一个好的法律要变成活的法律,就要看是否通过程序的操作得以实现。法的本质不仅要从实体上理解更要从程序上理解。程序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参与者的明确性、权利性、保障性,因为它提供有可诉论性和权利救济性。程序不仅具有独立价值,而且应比实体优先。

所以没有程序就没有实体,应当程序先行;在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发生矛盾时,选择程序;当违反程序价值的实体价值强制推行的时候应视为无效,进行抵制。具体来说:

第一,依法治监要求程序正义。走向法治就是走向程序,走向运作过程的规范化、强调“过程中心主义”,把程序正义作为我们监狱工作和监狱法研究的重点,应将保证过程正义研究作为监狱法研究的中心任务。《监狱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自由刑执行过程中依法治监提供了基础和要求。实行法治要求事物的形式合理性,即自身过程和品质的优良性。法治更多地是法律运行和法律效果问题,程序正义符合法治的特征,排除一种目的的主观价值性。法律中介和服务的价值是一个自然法概念,与立法相关,涉及法的实质合理性(实体正义)。法为这种价值服务的价值是法的工具性价值,这是法的价值的主导方面。虽然法的自身价值是法的价值的从属方面,但是它具有对人的行为的指引、评价、教育、预测的作用,它是客观法的实体价值的基础,没有法本身的形式合理性作基础和前提,就不会产生法的工具性价值和它的实质正义。〔8〕应致力于监狱自然机能的正效应的建设,注意改造手段和环节的度的把握,体系的构成与整体效应的价值性。精耕细作中有正义产生于这程和程序是自然、客观的程序运行的必然结果,不产生于预定目标和身外强制。比如劳动改造罪犯手段的运用一度发生目标和重心的倾斜,由“改造”偏移到“生产”上去,其原因一是来自“任务论”,一是来自“惩罚论”。持“任务论”观点的人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已经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既然抓经济效益是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当然也就是劳改工作的中心任务。“惩罚说”认为我国组织罪犯劳动就是实施劳役惩罚,就是用服刑人创造经济效益,对他们的劳动任务定质、定量、定工期、定效益,随意增加劳动强度或无限延长劳动时间,因而超出适当限度,使服刑人产生抵触怨愤情绪,甚至将他们役使致死、致伤、致残。这时,劳动改造已不再具有正义性,而只能助长监狱惩罚的负效应。因为它偏离了由适度性所体现的价值,这是由程序运行不规范导致的结果。

第二,程序相对于实体不仅具有独立价值,而且具有优先地位,程序优越于实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程序正义能够脱离实体正义和服务功能,二者不是非此即彼或舍此取彼的问题。以程序为主,程序蕴含着实体内容,关键问题是以何者为中心,以何者先行。以程序本身建构为中心,而不是外在目标为中心,要求执行活动每个细节的道德合理性和精确性。以惩罚为例,以程序正义为中心和以服务工具性为中心对执行惩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惩罚的概念和含 义从略)。我们对罪犯的惩罚是以正义性为品质的,它必须在程序设置和运行中得以体现。这种正义性体现在它以服刑人员接受改造为目的和必要限度,不含有体罚、虐待、劳役等主观设置。“给罪犯造成一定程度的权益损失和痛苦”,其内在机制是置入服刑人的犯罪思想和恶习,是道德人格。这里的“一定程度”是我们要找准的关键因素和科学性所在。这个中心不应以“从重从快”的需要,以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率上升因素等为转移加大惩罚力度,放宽惩罚范围。程序先行要求目标和结果从程序过程产生,而不是先于程序拟定。不取决于你要把服刑人改造成什么人,你认为怎样处遇为宜,而在于这种处遇对他们所产生的感觉和影响,在于各个环节和程序的法治性品质运行状况的良好,由客观环境说话,事实说话,服刑人感觉说话,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整体,由过程到目标,由程序到实体的自然演变过程,取决于监狱自然机能的作用,而不是从人们愿望出发的心路过程。注重程序建设就是注重度的把握——恰到好处,无过往也无不及,失去了适度性就失去正义性,我们应以程序正义建设为己任,以实体结果为附随和从属,不能为单纯的实体目标放弃、牺牲以至破坏程序,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和方法论建构。

第三,我们重要的不仅仅是程序,而且是程序正义。社会主义刑罚的正义性、文明性、进步性决定它应具备更高层次的监狱程序的合理性。应建立一套评判监狱法执行手段和运行程序的价值标准,即它的内在道德性和品德是否体现了对服刑人作为人的尊严的维护和关怀,这是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个价值标准或许对他人和社会没有明显的价值,但是,正义体现在实行过程中,强调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实现正义,被监管人就应获得公正外遇。刑罚执行既不是刑法目的的工具,也不是社会政治功利的工具,而是我们用以对服刑人负责,对依法治监负责,对执行活动的科学性本身负责的过程,得到被监管人的认同和积极参与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参数。一项法律程序的设计应尽力确保它符合内在的价值标准,它应从内部环节而不是任何外部因素得到体现。

法律的正当程序问题在我国法律制度中是一弱项,特别是在监狱法领域中。法律程序是为保障一些独立于实体结果的程序价值而提出的。一项法律程序或实施过程是否具有正当性、合理性,不是看它是否有助于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是看它能否保护一些独立的内在价值。只有这些价值得到保障,其利益和前途会受到程序结果直接影响的人才能受到基本的正确对待。美国当代法理学家罗尔斯认为:“确保法律程序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法律实施过程的关键所在,只要遵循了公正、合理的程序,后果就被视为正当的。公正的过程必然产生正义的结果。”〔9〕同时,没有对程序正义的研究,监狱运行本身的现象和规律就会失去载体,重点偏移或者导致虚无主义。

收稿日期:2000-05-20

【参考文献】

[1][3]王泰.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刑人组织管理〔J〕.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3(3).1-4.

[2](意)萨瑟兰.犯罪学原理〔M〕.

[4]盛国军.陈东.刑罚目的与中国特色的劳改制度〔J〕.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4(2).1-4.

[5]刘智.论中国劳改工作特色的基本点〔J〕.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4(3).1-4.

[6]中国劳改工作特色专题研讨会综述〔J〕.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4(2).6-12.

[7]陈瑞华.程序价值论〔M〕.诉讼法学论丛.1998年第一卷.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J〕.法商研究,1998年(2).44.刑事审判程序价值论〔J〕.政法论坛,1996年(5-6).178.

人体工程学意义篇(7)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根据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党员干部、工农群众、高等学校、知识分子等进行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和教育运动,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需要,1951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决定》遵循理论教育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党内的实际情况,按照党员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将党员的理论学习分为三级:学习政治常识、学习理论常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迅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党中央通过党校培训对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通过整党整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贯穿到执政党的党风教育中,这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同时,党中央还十分重视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自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工农群众加强文化和政治教育

工人和农民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最主要的是让工农群众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针对广大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冬学这一传统教育方式,紧密结合当时的主要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建国初期向农民宣传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抗美援朝运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运动向广大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广大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也受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工农联盟思想的教育,等等。这些实践,不仅使广大农民了解了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掌握了一些政治理论,还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觉悟。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工人培训班、开办夜校和工农速成学校等多种方式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不仅使广大工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还提高了广大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三)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基地。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途径。建国前夕,各解放区就对高校进行了整顿和改造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取消陈腐反动的课程,开设革命的课程。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教育部成立。教育部一成立就着手讨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教育部先后主持召开了大学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以及新民主主义论教学讨论会。195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作为全校学生的共同必修课。1950年7、8月份,教育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认真总结近一年来的政治课教学的经验教训,同意把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两门课作为教学重点,进一步推进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1952年,教育部认真总结近三年来的经验,作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列为主要课程,这一指示的,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的标志。1955年6月,教育部又作出指示,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的大众化。

(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改造

建国初期,大多数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思想上有消极守旧的一面,但他们欢迎新社会,拥护新中国。党根据知识分子这一实际状况,决定对其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帮助并引导知识分子改造旧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51年9月,党在知识分子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北大校长马寅初开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先河。他首先在北大教师中发起了政治学习运动,希望通过教职员工的思想改造来推动学校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他认真总结本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改造的经验,并提议将这一经验推广至全体知识分子中去。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教师也相继开展了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这场由教育界发起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逐步扩大文艺界、科技界乃至整个知识界。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要求清除文艺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1952年1月,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指示》,成立学习委员会,组织各界人士开积极参加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要求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要文件。这样,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便形成了。这次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积极的成就。广大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了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

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党员干部、工农群众、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利用执政党的地位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处于急剧转型之中,新旧思想交替更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尚未内化为自觉共识。因此,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意识思想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在社会各阶级中间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通过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破旧立新”的思想文化运动,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强化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以确立其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如1950年冬天开始的运动,启发了农民群众提高反对封建思想的觉悟,激发了农民群众提高反对封建意识的自觉性,为清除广大农民群众身上的封建思想扫除了障碍,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残余意识形态;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大批判运动,逐步清理了知识分子身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国大专院校所进行的政治课程改革,逐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以及以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两方面的工作使马列主义、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实现了马列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整个过渡时期和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地位,并逐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初步完成了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由此可见,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以执政党的身份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进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围绕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