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食物链的特征

食物链的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7 14:51:58

食物链的特征

食物链的特征篇(1)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透明;演进路径;演进机理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8-001-07

一、引言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课题。从学理上探究,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于食品交易中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这不仅体现在食品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体现在食品生产者、加工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此食品自然具有信任品特征。源于市场上真实信息的缺失,信任品供给会产生市场失灵。为获取最大利益,食品企业(农户)往往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和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等,从而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目前对食品安全的管控主要集中于对单独食品企业的规范上,如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良好企业规范(GAP)和ISO22000等等。但单独企业的良好管理并不能保障终端食品的安全,于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将关注对象转向对食品供应链的安全管控上。2002年欧盟实施的《食品基本法》中规定了食品追溯制度,要求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阶段要保证食品的可追溯性。严格地说,食品追溯仍体现了“事后救济”的理念,难除消极滞后导致的不经济。一些学者由此建议强化食品安全的“事前预防”,强调通过食品供应链相关方之间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充分交流,促进食品企业有效自律与他律、满足食品消费者知情权,最终保障食品安全(Hofstede,2003;Trienek-t311S,2012)。

Hofstede(2003)提出了在食品行业建设透明食品供应链的问题,他将供应链(网)的透明性界定为:供应链(网)的所有相关方在没有信息丢失、噪音、延迟和失真的情况下对他们所需求的产品相关信息共享和获取的程度。之后,国外一批学者开始注重对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研究(Adrie,2005;L.Arens,2011;P.M.Wognum,2011)。本文认为,食品供应链透明涉及的信息内容较多,包括了一些可能与食品安全无关的信息(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等)。基于保障食品安全的研究目的,采用“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表意更为明确和具针对性。

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径,但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需要从宏微观结合的角度去思索与推进。本文拟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路径特征及作用机理上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二、文献综述

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EBSCO、Google Scholar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发现,目前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方面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食品追溯方面的研究成果)可提供丰富的借鉴。通过梳理归纳,该方面研究成果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理论框架建构

Hofstede(2003)对农产品供应链网的透明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前提条件、影响和制度根植性进行了探讨。根据透明性是着眼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存在三种透明性:历史透明性、运作透明性和战略透明性。J.H.Trienekenst等(2012)提出了一个食品供应链透明性分析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五个组分,顾客/政府和食品企业是食品供应链透明的需求者,信息系统、质量安全标准和治理机制是食品供应链透明的推动因素,其中信息系统和技术的运用是促进食品供应链透明化的重要手段。

(二)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驱动因素解析

Moe(1998)从单个企业和整条供应链两个层面阐述了实施食品追溯的驱动因素。Matthias Heyder等(2012)通过开发和验证一个驱动力模型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决定了企业投资于食品追溯系统。KineMarl Karlsen等(2013)归纳认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存在10方面驱动因素:符合法律规定、保障食品安全、维持食品品质、食品产业可持续性、增进社会及动物福利、满足食品安全认证、追求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供应链交流、应对生物性恐怖威胁、生产流程优化。

(三)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保障条件探讨

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保障条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和治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可借鉴关于食品追溯的有关研究。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尝试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构建食品信息追溯体系。国内学者薛月菊(2008)等利用RFID技术、EPC标准和网络技术,提出一个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化应用框架,并以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和配送环节为例,说明了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工作原理和信息流。国外学者Abad等(2009)为鲜鱼的实时追溯和冷链监控开发了RFID标签。标准规范方面,发源于美国HACCP管理体系、GMP和SSOP作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体系标准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所接受。欧盟2002年实施的《食品基本法》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提供了法律基础。治理机制方面,Raynaud等(2005)提出了包含现货市场、口头协议、正式合同、股权契约、纵向整合等典型结构的从市场协调到层级协调的连续体治理结构。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一些学者认为食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应发挥龙头作用、采用趋层级治理①的治理机制,一些出现在农产品经营领域的治理结构选择(如农超对接、订单农业、基地农业等)适应了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对比研究

刘华楠等(2009)在阐述美国、欧盟、日本水产品追溯制度实践的基础上,从水产品追溯系统、标准、技术、供应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林学贵(2012)分析了日本推行食品追溯制度的背景、日本的食品追溯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做法、日本农协系统的突出作用,提出了对我国建设食品追溯制度的重要启示¨“。赵荣等(2012)总结了美国、欧盟、日本在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该方面工作提出了建议。

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已有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研究成果存在两个明显缺陷:一是研究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相关法律标准的完善性、居民消费结构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我国的相关研究必须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二是研究成果较少体现历史演进的视角。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此系20多年演进发展的结果,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值得深入探究。我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更需要以历史演进的眼光研究与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科学推进相关工作。本文尝试归纳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历程与规律,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分析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从而为我国的相关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三、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历程特征与内在规律

上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几起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例如疯牛病危机、二恶英危机、口蹄疫疾病)加深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食品贸易的广泛性与频繁性也促使有关政府、企业、NGO、学者推动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研究与实践。由于制度背景的差异,各国在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推进上经历了不同的路径,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方式。本文以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为典型国家(地区),从多个侧面比较其丰富的历程特征(见表1)。

从实践动因看,欧盟、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都是基于上世纪末发生的几起席卷全球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始发于英国的疯牛病事件极大增进了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变得更苛刻,期望知晓食品来源、生产过程、安全水平、生产方法、卫生状况、转基因饲料利用、农药施用以及诸如食品运输距离和碳足迹等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食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有效回应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诉求。我国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最初动因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外食品贸易标准壁垒的限制。如为了应对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的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相关水产外贸企业由此也加强了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

在欧盟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的主要推动主体是大型食品超市。据有关统计,在美德等发达国家中,95%农产品是通过超市进行销售的,英国2/3以上的食品销售依靠排名前4位的大型超市。利用其品牌、渠道、管理和技术优势,这些食品超市与农场、食品加工企业形成紧密的趋层级治理结构。这些超市为加强对供应链安全透明的管控开发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这些标准已成为食品供应链企业协调供应链活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如英国零售商协会全球标准认证(BRC)、德国零售商联盟和法国零售商及批发商联盟共同制定的国际食品标准(IFS)。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主要是由食品企业(包括食品生产商、食品销售商)自愿建立,政府主要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供应链领导企业通过采用HACCP、GMP和SSOP等管理体系对全链进行安全透明管控。在日本,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的推动主体中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明显。日本相关政府部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了先试验示范然后逐步推广、完善法规和社会监管体制、强制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手段稳健推进本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为推广已开发出的可追溯系统,日本农林水产省对计划采用可追溯系统的单位在建立数据库、购置必要的信息处理设备等方面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生产阶段补贴最高可达所需费用支出的50%,流通零售阶段的最高支付率可达1/3。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标准和技术手段的滞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处于摸索阶段,供应链上企业联系普遍较为松散,目前主要推动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国家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物品编码中心以及上海、北京等地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规程、办法和方案,对推动我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透明内容方面,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食品企业响应消费者需求,要求供应链企业公布两类与食品安全有关信息:一是食品本身安全特征,如品名、成分、功能、保质期等;二是食品过程特征,如食品生产技术、生产物流过程、环境影响、劳动人权、动物福利、社会影响、公平贸易等。由此可见,透明内容与社会意识和消费者消费需求及支付意愿密切相关。日本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内容涉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的使用、食品流通过程操作规范、第三方机构的检查认证结果等。我国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建立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为保障供应链安全透明打下了一定基础,通过追溯平台可了解产品名称、包装形态、产品保质期、原产地、包装材料、厂商信息等,主要涉及食品本身安全特征,内容范围较窄。

在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方面,各国政府都承担了重要角色。欧盟、美国等由于市场经济发达及政府作为范围的明确界定,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标准体系及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惩罚为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日本通过完善与食品生产和流通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标准推动安全透明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政策规划和政策扶持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在法律、标准制定及安全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系各国(地区)不同的制度背景,透过其差异化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历程,一些共性的规律可总结如下:

第一,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具有路径依赖性,应与所在国(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制度特征协调,采取差异化推进策略。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其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标准完善、产业集聚度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先进、居民消费水平高等密切相关。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应依据具体国情创造条件,重点示范,稳步推进。

第二,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应走公共治理道路,注意发挥食品企业的主体作用。围绕食品安全目标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舆论媒体多方合作、共治的规制体系,为食品企业建设安全透明食品供应链创制健康有利环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第三,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需要安全标准、信息技术、治理结构等保障条件的协同促进。建设安全透明食品供应链需有标准可遵循、有技术可利用、治理结构封闭紧凑,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应为实现以上保障条件而协同努力。

四、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驱动力模型

为深入理解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路径差异背后的形成机理,有必要系统分析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构建系统化的演进驱动力模型,从而为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理论框架起点选择

Venkatesh和Davis(2000)基于以前关于个人和组织技术采用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接受模型(学术界称为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2,见图1所示)。该模型假定人和组织经常是理性的,如何和什么时候采用一种技术由经理人和雇员的行为意图决定,行为意图由经理人和雇员对这项技术的态度(积极态度或消极态度)决定,而这种态度由其效用感知和成本感知决定。效用感知受三项社会性变量(主观规范、形象和自愿性)和四项工具性认知变量(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结果可证性和成本感知)影响。其中主观规范指个人行为意图受其所处社会环境中他人影响的状况。自愿性系自愿而非外界强加采用某项技术的状况,自愿性在主观规范和采用意图间起调节作用。形象指一种创新提高个人(组织)的社会地位的程度,主观规范对形象起积极作用。工作相关性指个人对目标系统适用其工作程度的感知。输出质量表示一种技术执行它能够执行的任务的状况。结果可证性表明运用某种技术创新的成果的显著性。成本感知则表明运用某种技术所需付出的程度。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结果可证性和成本感知都对效用感知有明显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原初主要研究个人或组织采用新信息技术(如图形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工作)的决策影响因素,但一些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提炼以解释各种技术、管理创新中的决策问题(如Matthias Heyder,et al.,2012)。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根本的推动主体应是食品企业(包括食品生产商和经营商),食品企业能否积极响应市场食品安全诉求、采用安全标准和信息管理技术、实施或参与供应链纵向整合,涉及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变革决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研究起点,对其进行进一步精炼,结合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中的客观问题,采取更宽广的视野,构建更适用的分析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二)驱动力模型构建

供应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食品供应链上企业是一个个适应性主体,在保障食品安全这一标识机制下聚集一起,形成纵向整合的治理结构,在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内部模型的调整下不断演进,最终涌现安全透明特征。下文以食品供应链上企业这一适应性主体为审视基点,将微观决策与宏观影响结合,建构系统科学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驱动力模型(见图2)。

该模型运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行为研究理论,表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是食品供应链上企业基于理性考虑,与链上其它企业及消费者与政府等适应性主体的非线性互动的结果。食品企业参与供应链安全透明的整合行为,出于其安全透明意图(即是否参与的选择)。透明意图源于效用感知与限制感知的比较权衡。效用感知指参与供应链安全透明行为的综合收益判断,限制感知则指施行供应链安全透明行为的成本和其它限制因素判断。

外部压力、绩效提升和技术可靠性决定了食品企业的安全透明效用感知。外部压力来自政府和国际安全透明方面的法律和标准规定、强有力客户(包括供应链领袖企业和消费者)以及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绩效提升源于三方面活动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流程管理(即安全透明促进企业流程优化、存货减少、及时供应等)、风险管理(即安全透明有助企业产品召回、品牌形象维系)、竞争优势培养(即安全透明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和过程差异化)。技术可靠性指供应链信息交流技术能有效防止责任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规避责任主体道德风险、对食品安全信息有效识别传递的能力。外部压力、绩效提升和技术可靠性三者与效用感知都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自愿透明在外部压力和透明意图中起调节作用,如果自愿透明程度越低(即安全透明强制性越高),则外部压力与透明意图的正相关关系越强。从适应主体互动关系看,外部压力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供应链上强力客户的影响,绩效提升主要来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技术可靠性则与政府的支持和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有关。

成本支出、标准完善性与消费者支付意愿影响了食品企业的限制感知。成本支出指食品企业运用某种供应链整合信息交流技术中发生的采购、使用和维持成本。企业是利润导向型组织,所以对成本支出往往严格控制,便宜且易于使用的供应链整合信息交流技术会促进企业的采用。标准完善性指与供应链食品安全透明有关的法律、标准的健全程度,完善的标准体系能有效指导和规范企业的安全透明行为。消费者支付意愿指个体消费者对安全透明食品的购买意愿和能力。消费者对安全透明食品的支付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经济环境中具有支付意愿的消费者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有很大的差异。成本支出、标准完善性与消费者支付意愿与食品企业的限制感知具有负相关关系。成本支出与食品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关,标准完善性则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食品企业在各自层面上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的结果,消费者支付意愿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行为的“投票”结果。

食物链的特征篇(2)

【关键词】 食品产业 产业集聚 产业升级 产业基地

一、河南省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思路

1、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优化

食品加工业集聚必须顺应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打造全过程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食品产业链的整合方向,大致包括三个:一是向上游的“田间”延伸;二是向产业中游的“加工”延伸;三是向下游“餐桌”延伸。

2、龙头企业带动

一是坚持扶优扶强,对先进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以集中支持,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有效率、最有活力的企业;二是加强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及个体经营者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三是推进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3、招商引资拉动

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体制机制,把利用民资、外资与推动粮油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打破区域界限和行业壁垒,靠大联强,主动与有实力的国内外粮油巨头合作。

4、品牌战略引领

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塑造品牌、经营品牌。针对目前食品品牌杂、散、弱的问题,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强势品牌。

5、科学布局食品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

以城镇化为契机,兴建各具特色的食品产业园区。立足本地粮油资源优势,确立主导品种,形成集经营、仓储、加工、配送、物流、信息、会展、认证多方位一体化的食品产业园区和集群。

二、河南省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的一般路径

第一,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以安全优质、营养方便、高起点、规范化为原则,以满足主食供应、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和扩大有效需求为目的,加快以蒸煮面米制品为代表的主食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由粮食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经营向综合经营的转变。

第二,依托主产区资源优势,以加工引导生产。龙头企业应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建立优质粮油规模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加工原料的专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鼓励食品产业化经营企业按照“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订单收购等方式,建立优质粮源生产基地。

第三,围绕大中型城市市场消费中心,推进特色产品,促进传统主食产品工业化。积极发展深精加工粮油的基础上,开发新兴精细粮油产品,提高传统粮油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以现有的主食品企业为依托,促进主食品产业化链条的形成,重点发展馒头、包子、饺子等面制蒸煮食品,开发玉米、杂粮等新型全谷物主食品,加强面制主食品营销配送体系。

第四,加快现代食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拓销售渠道,保障产业链两端的高效流通。加快建成一批跨省粮食物流节点的大型现代粮油物流园区,打造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粮油食品交易物流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油食品加工中心、物流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积极推进期货与现货相结合的粮食专业市场和粮油食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

第五,吸引大陆以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展对外合作,提升产业层次。以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的横向联合为基础,联合有实力的外资及港澳台粮油加工企业,利用先进的农业种植科技和粮食加工技术优势,建设特色种植、加工基地。

三、河南省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的经验借鉴

1、供应链上游向下游延伸的全产业链模式

油脂油料产业已经成为中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甚至经营收入已经超过其传统的棉纺织业,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脂油料贸易商、大豆压榨商之一。其发展特征为:第一,类似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中纺粮油以供应链上游业务――贸易起家,再扩展到产业链的下游,投资并收购加工企业。第二,借助经济危机引发的市场低迷和企业亏损等市场机会,加快兼并收购步伐。第三,企业发展集中于粮食产后至加工的部分链条,贸易与物流板块为加工业务增长提供支撑。企业以贸易为基础,以物流仓储为保障,为粮油加工提供坚实的粮源保证和相对完整的供应链条。

2、供应链上下游相互渗透的国有资产整合模式

湖南粮食集团是由湖南省粮食局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合作,整合有关优势资源组建的国有大型综合性粮食企业,集团已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其发展特征为:第一,政府驱动的供应链国有资产整合,实现原有业务和优势资源互补和强强联合的双重效果。第二,以粮食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粮食产业与粮食物流相互支撑,两个业务同步发展。第三,陆续整合国有粮库资源及民营企业资源,由原有粮油加工向饲料、食品业务拓展,走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路子。

3、基于横向联合的规模化新建模式

五得利集团日处理小麦能力将达到4万多吨,成为当今全国最大、世界第一的制粉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整合模式不同,五得利依靠新建加工工厂的模式,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快速复制扩张面粉加工点,实现了产业横向扩张。其发展特征为:第一,依托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强化原粮来源渠道控制。稳步推进订单生产,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走出了一条“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同时也为集团公司建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小麦收购网络。第二,扩张速度较快,基本是通过自有资金新建厂房的模式进行扩张,企业资金投入多、回报周期长、经营风险偏高。第三,发展目标单一化,经营业务聚焦面粉加工。

4、基于区位优势的产业集群模式

滨海新区凭借我国北方最大的粮油码头优势,以及辐射北京、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市场优势,吸引国际、国内粮油巨头近20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了粮油综合加工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用植物油加工集群。其发展特征为:第一,港口物流优势和政策扶持催生粮油优势产业。为企业提供入驻、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生产运营到信息反馈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同时可以享受保税政策,为加工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第二,投资结构多元化。食品(粮油)产业投资来源更加多元化,不仅吸引了益海嘉里、顶新集团、正大集团等跨国食品(粮油)企业,以中粮集团、京粮集团等为代表的内资企业也纷纷落户新区。内资企业的崛起使滨海新区食品(粮油)产业的投资结构更加合理,产业活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滨海新区食品(粮油)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元化、优质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产品细分程度加深,深加工产品增多,新产品不断涌现。

四、河南省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食品加工业集聚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集聚而集聚”,而是要“为了发展而集聚”。同时,在行业兼并整合方面,应当结合河南食品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是一蹴而就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要把握产业集聚的适宜性,既要考虑大型粮油食品企业的兼并、重组和集聚,又要考虑中小粮油食品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借鉴全产业链运作模式,组建产、购、加、销、研一体化的大型粮油食品加工企业集团或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打破部门、地区及所有制界线,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结合食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重新整合食品产业资源。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主食产业化,把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粮食加工科技有机结合,破解产能的结构性过剩。

第三,依靠产业链布局品牌化和产业链落地基地化,实现食品加工业的高效集聚。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种植环节的质量控制;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装备及科学的管理水平,实现加工环节的产品质量控制;其次,加强品牌产品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第四,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一方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住新增产能的入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新增产能的盲目扩张,引导企业和地方减少投资冲动是关键。同时,积极抓住国家整治产能过剩的契机,利用各种手段,实施产业间、区域间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减少市场竞争者数量,减轻无序或恶性竞争。

第五,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一是积极探索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和利用,可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粮油食品加工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训、融资促进、管理提升等。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向民营食品企业倾斜。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食品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解读,明确享受政策的条件和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民营食品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第六,鼓励多元化发展,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鼓励民营食品企业采取多元化投资体系,积极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参与;同时,积极引导食品加工企业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延伸食品产业链,推动普通食品向特色食品、功能保健品、方便食品的方向发展,加快现有企业升级改造,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高端延伸和多元化发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打造自主品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传统特色品牌走品质化、高端化道路。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2014160);河南省软科学基金项目(142400410352);郑州市软科学项目(20141097和2013YDJH-4);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2013BS036);河南工业大学社科繁荣项目(2013FRJH03);河南工业大学优培工程项目(YPGC2011-WO3)。)

【参考文献】

[1] 程大友:河南省粮食加工业发展绩效评价――基于中国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食物链的特征篇(3)

摘要:“疆域有界,商贸无边”,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火热,经营种类也逐渐扩展到农产品领域。然而,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不仅危害国内人民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品牌及国际信誉。本文通过建立AHP模型对影响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寻找出导致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以便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促使我国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时代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关键词 :跨境农产品电商;质量安全;因素分析

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农产品的品种和加工工艺上得到应用,丰富人类生活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危害。由于农产品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及身体健康,若违规生产的农产品出口到国外,由此而引发的国际贸易纠纷更不容忽视,只有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才能保障出口的数量。在传统外贸发展趋缓,贸易环境逐渐恶化时,若想维持海外市场份额,必须重视出口农产品质量,促进跨境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由此可见,分析跨境电商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针对的监管措施存在重要意义。

一、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

我国跨境农产品电商的质量安全问题集中在:(1)农产品法律及标准与国际脱轨,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尤其是跨境销售的法律法规极不健全,网上食品的销售还存在许多监管盲区,农产品卫生标准国际化水平低;(2)相关监督不到位,岗责不明晰,没有定职定岗,造成每个监管人员技术不专,监测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现象严重;(3)出入境流程冗杂,跨境出口流程受阻,耽误了食品的保鲜期,未能及时通关报检,使得原本易腐变质的生鲜等农产品加重了运输贮藏成本,折损率大幅上升;(4)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薄弱,基本依靠传统常温运输,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缺乏专业型人才,第三方外包业务发展缓慢;(5)各类农产品相关非关税贸易壁垒等。

二、模型建立与因素分析

1.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包括传统贸易生产加工中的各种违规添加及产品过期变质等情况,还包括如网站商家资质审核、冷链物流、报关报检、网络支付等方面问题。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德尔菲法,汇集上海市主要跨境农产品电商企业、物流公司及高校电子商务领域教授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求和平均,得出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素分类如图3-1,从上至下依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图

3.层次单排序

依据专家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各个问卷打分情况,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分别为: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下一级准则层构成的判断矩阵j1,货源组织、仓储物流、报关报检、销售服务与各自对应的下一级指标层构成的判断矩阵j11、j12、j13、j14,如下所示:

接着,进行层次单排序。所谓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的重要性权值。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ω=λmaxω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ω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ω的分量ωi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正规化特征向量:

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n)/(n-1),从CI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愈大,CI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参见表4-1

CI 与RI 的比较通过CR=CI/RI 来计算,以上判断矩阵j1、j11、j12、j13、j14的判断过程为:

4.层次总排序

进行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根据同一层次中全部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以此计算出对于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的权值。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若总体层次只有两层,那么层次单排序便是对于最高层的总排序。

后,进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CI为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RI为层次总排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

5.结论分析

由模型分析结论可知,影响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前六位依次为冷运占比(0.3559)、通关流程(0.1494)、物流商选择(0.1103)、仓管软件(0.0743)、法律标准更新率(0.0532)和质量认证(0.0518)。对照第二节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冷链物流发展落后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冷运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运占比低、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商少;其次,进出口流程冗杂的问题主要源于通关流程指标,需要建立适用于跨境电商的专用通关流程;再次,企业应选择合理高效的仓储管理软件,不仅实现了库存车辆的合理调配,而且便于流程管理与信息追溯;然后,法律标准的更新周期长,更新占比低直接造成了我国法律标准滞后,由此引发的技术性及绿色贸易壁垒频现;最后,相关产品质量认证不健全,部分监督人员徇私舞弊导致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

三、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1.加强冷链建设

(1)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发展。应该统一冷链物流企业的政策标准。针对目前市场准入条件匮乏,各类小型企业也分食冷链运输的巨额利润,国家急需规范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类无资质、低成本企业“断链运输”“常温裸运”冷鲜肉制品现象。此外,对于冷链运输中的各类技术标准还需完善,如制冷保温技术标准、包装标识、保鲜技术、工业设施的技术安装标准等。

(2)提高冷链物流配套技术。在信息技术环节,如卫星导航、无线射频技术、温湿度红外遥感技术等,保证储存温度的调控和各种功能运输车辆的调配能够得到实时定点监控;在产地加工环节,如真空预冷技术、冰温预冷技术等,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在运输环节,冷藏运输车辆的改进,采用清洁能源运输、冷藏冷冻隔温技术等的运用;在储藏环节,有自动冷库、气调冷库、多温冷库等技术,以便有效的延长保鲜时间。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对上述技术使用较少,整体发展与国外大型冷链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3)大力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有了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冷链物流想要达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还需大力的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想要做到从源头到家门口的全程冷链,需要在前端、中断、末端配置完整的服务,这对任何一家跨境农产品电商公司都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能够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处理,做到各取所长,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

(4)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冷链物流不同于常温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才有可能稳健的开展,能够拥有健康雄厚的资金链支撑也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此外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不可忽视。

2.供应链及通关流程优化

在销售模式上,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超合作、电商与企业合作,采用直采直销线上线下等多种创新模式;在产品推广上,根据目标客户群体挖掘产品特色卖点,在推广手段上可选择更贴近消费者的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软件;在仓储管理系统上,选则公司适用的仓储物流管理软件,辅助企业在中转仓库、物流调配方面做出最佳的决策。可见,供应链的优化不单单是指压缩中间商,它体现在整个经济周期活动的方方面面。

积极摸索适应跨境农产品电商的新型通关模式,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带加快区域间各个关口的联合通关协作,推广保税物流港区的建设;改良通关作业服务系统,利用信息化优化通关流程,做到无纸化通关;加强员工的业务水平培训,保证轮班在岗,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提高了通关效率;对跨境电子商务类产品实行“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制度。

3.加强标准化建设

第一,积极学习采用国际标准;第二,加快制定颁布新的标准,针对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的标龄过长,内容与国际标准存在冲突,标准分布不均等问题,相关部门加紧修订过期标准,加入更多当下适用的跨境电商的农产品标准化条例;第三,对国际标准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要经过多方分析和验证,引用或修改转化为适应我国的农产品标准;第四,加强不同领域不同技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4.立法与征信

政府不仅要加快跨境电商农产品法律政策的修订,同时也要积极布局国家、行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征信系统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电子商务在商家筛选、洽谈、支付、货运、售后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用的维系。一方面,销售的达成,不单单是售卖商品,更大程度上是店家或是企业信誉的营销,一个真实完备的信用数据库对消费者和商家都会产生很大帮助;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践和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大量涌现,可以加速征信系统的完善。

5.消费者维权

首先,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网站交易,并查看网站信誉度和许可证件;其次,购买完商品,保留好相关历史订单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第一时间向平台投诉;再次,除了外包装上可以检测之外,必要时消费者还可借用测试卡等方法,避免误食过期变质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最后,积极参加消费者协会或各类行业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参考文献

[1]闫丽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1):291.

[2]孙宝民.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研究[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 韩俊.中国食品安全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53-76.

[4]任博华, 董行.中国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问题研究——以京东商城为例[J].物流科技, 2013,(1): 104-108.

[5]邓学,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42(7):93-99.

[6]王连芬,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1-25.

[7]李超.基于一种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D].江西: 江西财经大学,2012.

[8]YANG Y. The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e-com?merc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J].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0, 16(17):194-195.

[9]Rudolf R. Sinkovics. Cultural Adaptation incross border e- commerce:a study of German company[J].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Research,2007, 8(4):35-37.

[10]Huo Hong.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Quality Safety--A Case Stud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 3(10):50-53,57.

[11]YANG JY, XIE SX, SHEN Z.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J]. Price:Theory &Practice, 2010(9):68-69.

食物链的特征篇(4)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自2012年以来,生鲜食品需求逐渐攀升,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质量、营养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基于农业大国背景下,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运输,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生鲜食品销售质量以及运输安全性,保障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始终处于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运输中不必要的成本损失,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有利于实现生鲜食品跨地区流通,长期保持稳定销量,促进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提高生鲜产品销售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文章主要对区块链技术概念与特征进行深入概述,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区块链技术概念与发展特征

1.1概念界定

区块链技术表面来看较为深奥、难以理解,但是其本质原理较为浅显易懂。具体来说,可以将区块链整体看做一个分布式地图,在不同的分布区域内,均拥有权力相当的应用主体。这些权力相当的应用主体可以借助区块链中不同链条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在进行信息融合共享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还可对一些市场交易技术进行高端隐私化处理。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初期,广泛应用于市场金融交易领域,因此,为保障市场用户的信息交易安全与资金交易安全,区块链技术通常借助全方位加密手段和高技术秘钥科技对一些数额交易较大、信息较私密的事件进行系统加密处理。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借助自身高科技数据计算系统对一些权力主体的应用进行深入平衡,最大化保证其保密性同时,也平衡了主体权力的运用,促进市场公平性,杜绝不必要交易成本的浪费。

1.2发展特征

在区块链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其系统内部的非对称高端加密技术与时间戳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主要具备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具备高度去中心化特点。传统互联网交易管理中心通常总是在不受任何约束情况下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会导致管理中心的权利逐步向绝对化趋势发展,大幅增加市场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交易效率。而区块链技术与之不同,区块链技术主要采用高度合理的去中心化模式,并不依靠交易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区块链技术主要依托高端加密数据测算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层管理,即使在某一层发生信息泄露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具备区块链安全性能。现阶段,在互联网交易中均采用对应秘钥技术来保障用户信息,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对应秘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较易产生信息漏洞。而区块链技术中采用的是非对应秘钥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三是具有反复验证性能。在区块链中具备时间戳技术,可以依托该技术对不同时间节点的用户信息进行实时搜索与查找,且在时间戳技术的系统控制下,用户信息很难被恶意修改与盗用。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尚不完善

我国当前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组织。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缺乏提供信息的网络平台,造成了产品信息错位、不对称现象,进一步导致产品市场供需不到位、信息输出混乱等问题。与此同时,全国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均没有属于自身的独立信息化网络平台。即使有少部分企业拥有独立的产品信息系统库,但企业之间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产品供需信息仅仅取决于各自企业拥有的局部市场消费现状。这些信息流动性差、准确性低,较易受到局部消费市场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风险升高,提高生产成本。

2.2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缺乏

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具体来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其他物流运输人才培养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区别。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在掌握相关冷链加工、运输、储存等相关知识与经验后,还需要深刻了解食品安全、农业、生物等几方面的知识。由于我国区块链、物联网技术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同时掌握冷链物流基础知识与区块链技术的人才屈指可数,加之整个冷链物流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大部分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是外行,缺乏基础冷链物流知识。以冷库为例,许多操作人员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冷链基础知识,经验尚且不足,物流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一旦在运输途中操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冷链产品安全问题。

2.3冷链物流运输追踪系统单一

现阶段,我国生鲜食品的全程追踪监控与运输管理是整个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环节。为确保生鲜食品的新鲜度与安全度,需要在整个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对生鲜食品进行全方位追踪监管。但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中主要存在对生鲜食品的全程运输监管力度不足、全程运输追溯信息系统欠缺等问题,无法最大化实现生鲜食品冷链安全供应链的全面管理与具体追踪管理,导致无法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运输追踪信息数据。由于收集的运输信息不全面、追踪系统不完善,在运输中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原因,错过最佳解决时间。同时,由于生鲜食品安全信息与生产信息不太透明,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供应链中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合理管理。

2.4冷链物流运输温度缺乏保障

冷链物流运输产品一般均具备易损坏、易腐败、价值较低及大小不一等特点。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包装结构等指标均具有较高要求,必须达到冷链运输规定标准。但是在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温度运输控制中,尽管某些关键环节设定了温度控制工鞥,但仍无法建立全方位温度控制系统,即无法实现运输温度全程控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温度控制环节都是独立且单一的系统,因此,无法保证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长期保持很稳状态,且由于温度缺乏具体保障,更易致使冷链产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规范

首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规范。健全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安全标准,例如冷链运输作业基本标准、冷链运输环境温度设定标准与温度控制标准。同时,结合国际通用物流标准,实现产品链上各环节信息收集与管理均有基础标准可依。完善政府信息、企业信息、个人运输信息等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同时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保障冷链物流信息的运输安全。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检测作用,采用“分层检测、相互驱动”的管理模式,并及时介入网络信息平台,将运输车辆温度情况、运输定位纳入综合监控范围,促进冷链物流运输安全保障。其次,完善冷链物流相关信息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保障产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报告等政策规划创新制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需要将区块链技术重点作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发展基础,进而将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运行、实现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同时,完善消费市场准入机制,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较为稳定的构建环境。最后,加大冷链物流政府扶持力度。各地政府需要对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农产品销售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流通区域通行权、土地买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各地政府关于区块链技术、科研开发等专项资金项目,打造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重点支持一批全面化冷链物流龙头企业茁壮发展。此外,鼓励这些新型企业积极与信息化院校进行深入合作,联合培养具备冷链物流基础专业知识与科技创新知识的物流信息化高端人才,优化冷链物流人才结构,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奠定夯实基础。

3.2创建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

冷链产品和其他产品在物流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冷链产品具有储存周期短、产品附加值高、回收处理性能低等特征。为提高我国冷链产品市场交易量,政府和相关运输部门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提出要依靠建设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来促进产品销售。对此,可以创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指导的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来构建高端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所谓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对产品冷链物流进行集中管理。该管理平台与电商销售平台相似,当装满产品的冷链物流集装箱达到指定地点时,可利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扫描,以此获取集装箱货物重量及运输编号等信息,然后利用信息数据传输平台呈现冷链物流集装箱图像。相较于传统集装箱物流运输过程,冷链集装箱物流运输可以充分借助此项智能平台,大幅度缩短集装箱扫描时间,提升交易效率。同时,该智能平台还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集装箱内冷链产品种类进行分类,例如一些保质期相对较短的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会在平台检测中加入温度、湿度数值,以便选择更好的运输路线。

3.3建立全程冷链运输信息化链条

一个完整的冷链运输信息化链条主要涉及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且要求产品在全程中处于低温运输环境,以此充分保证产品销售质量。冷链物流主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运输各环节进行信息数据全面覆盖,保证冷链物流各环节紧密联系,提升运输效率。第一,生产信息化。以农产品为例,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信息库,利用各种传感器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程度、土壤湿度等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将其录入信息库,对农产品生长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统计及研究,以此优化农产品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达成生产质量化、智慧化目标。第二,加工信息化。产品生产后,在产地进行简单分类、挑选与包装,最终进行装箱。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时记录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例如产品监测过程、加工环节、加工日期等信息,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平台,以便广大用户在各大销售市场通过智能手机对产品加工信息进行查询,也有助于督促产品加工质量的提升。第三,产品储存信息化。通过各地政府的资金投入以及各地冷链企业的不断加入,需要增加冷库数量。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冷链储存管理系统,实现储存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此外,运用区块链技术还可对冷链冰库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优化与组合,进而形成智能化冷链储存仓库,提高冷库运输效率。第四,运输信息化。将区块链技术与湿温传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车辆监控系统将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及时传输找到冷链检测系统中,系统在接收到数据信息之后进行不定期监管,以此提高冷链物流产品运输效率。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种长期发展性工作,应当杜绝出现“一蹴而就”“单一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不断健全已有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我国冷链物流系统可以利用网络智能信息化平台,及时有效预防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也能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及时。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我国冷链物流的高度融合,真正使智能信息化系统在运输中发挥督导作用,提高冷链物流运输效率,也能提升产品运输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衍军,许雯宏,李海洲.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质量安全信息平台构建[J].包装工程,2021(11):6-7.

[2]郑君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供应链金融创新优化路径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1):18-20.

[3]尹传忠,谢毅峰,武中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构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08):33-38.

[4]张馨.新型物流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7):103-107.

[5]张森,叶剑,李国刚.面向冷链物流的区块链技术方案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03):12-15.

[6]刘森,王英卓.区块链技术在冷链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冷链物流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0(08):9-11.

食物链的特征篇(5)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江苏某县一医院送检的死者心血、胃内容物、剩余炒猪肝及炒卜页。

1.2方法

1.2.1标本涂片染色及分离培养将上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同时分离于绵羊血培养基上36℃有氧和厌氧培养24 h。

1.2.2菌种鉴定按文献[1,2]中的鉴定方法进行。

1.2.3药敏试验在M-H琼脂中加入5%脱纤维羊血,按K-B法操作及判定。

1.2.4动物人工感染试验及病理学观察将分离菌株稀释为0.5麦氏单位菌悬液,肌肉注射重约20 kg的健康小猪(2 mL/只)和1.50 kg重的兔子(0.5 mL/只)各3只。同时设盐水对照,观察发病情况。将死亡动物进行解剖观察病理改变。

2结果

2.1病理解剖

出现多部位、多脏器不同程度的出血,尤以胃窦部黏膜和肾上腺为甚,全身血液不凝固呈黑色。肝、肾、心肌变性及点灶状坏死,心包积液且浑浊,肝暗红色、肿胀,胆汁稀薄,肺瘀血、水肿,淋巴肿胀,脾脏肿大。

2.2组织及剩余食物涂片心血中见到纯小G+球菌,多为20~30个菌细胞组成的

长链, 也有短链或成双的; 胃内容物及炒猪肝同样见有大量的小

G+球菌。

2.3细菌培养除炒卜页外其他标本均出现圆凸、灰白色、光滑、湿润的细小菌落,并有狭窄的α溶血圈,血标本为纯培养,挑取菌落染色镜检为短链状G+球菌。

2.4生化特性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生化反应管对上述G+球菌24 h血平板纯培养物进行生化检测,结果见表1。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20Strep手工鉴定条进行鉴定,结果:VP-、HIP-、ESC+、PYRA-、αGAL+、βUR+、βGAL-、PAL-、LAP+、ADH+、 RIB-、ARA-、MAN-、SOR-、LAC+、TRE+、INU-、RAF。生化谱编码为4641453,属猪链球菌II型,鉴定百分率为99.0%。

2.5毒力试验3只猪在42 h内全部死亡,死前体温达42.5℃,耳部、四肢、腹部一片潮红,行走无力。兔子48 h内全部死亡。解剖死亡动物可见心、肺出血,肝、脾、淋巴肿大,其病理改变与病人尸体解剖的病理改变相似。取其心血分离培养出原攻击菌。

2.6药敏试验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26种药敏纸片在血平板上测试,本次菌株对氧哌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V、先锋必等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痢特灵、呋喃妥因等耐药(表2)。

3讨论

该患者经病原分离鉴定,结合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系由猪链球菌II型感染所致。猪链球菌是分布范围极广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菌,主要分布在养殖生猪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及死亡,还可引起人的脑膜炎、心内膜炎、中毒休克综合征及死亡等疾病。自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人感染猪链球菌引起脑膜炎的病例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有猪链球菌病爆发和流行的报道。特别是1998―1999年,江苏苏中相邻的4个县连续2年在盛夏季节同时爆发由猪链球菌II型引起的中毒休克综合征,该病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表现为多器官损害和衰竭,导致数万头生猪死亡,数十人突发感染,20多人死亡。2005年7―8月四川省资阳、内江两市也爆发了由猪链球菌II型引起的急性感染病例,导致214人发病,39人死亡[3]。给养猪业造成很大威胁,且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安全。以往发生的病例在发病前2 d内均与病死猪有密切接触史,多数有宰杀病死猪史,且接触部位有皮肤破损,表现为职业危险性。本例患者非猪屠宰工人或销售猪肉者,没有接触、处理过病猪,手上也无伤口,可以排除通过接触感染。在所食炒猪肝中检出猪链球菌II型,与其血液及胃容物中检出的病原菌一致,显然是经口通过消化道感染。因炒猪肝的加工方法是急火快炒,不宜久煮(否则会影响口感),猪肝没有煮透所带病菌不易被杀死,是导致该患者感染猪链球菌的重要原因,从而引起了食物中毒。由此可知,猪链球菌病除可通过破损皮肤及黏膜接触感染外,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染。

本例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只有10多个小时,死亡速度之快,在传染病中实为罕见。该病例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改变与1998及1999年苏中爆发的病例相似;菌株菌体特征、菌落形态及溶血情况等与1998年及1999年苏中爆发的疫情检出的菌株也相同,生化反应除七叶甘、精氨酸双水解酶、pH 9.6肉汤均为阳性,与1998、1999年苏中检出菌不同外,其他生化反应均一致[4]。人工感染试验对家兔和猪的毒力很强,发生的症状、病理改变与自然病例相同,与1998、1999年爆发的病例也相似[4]。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比起人类其他传染病更难以控制,人类病例消灭了还有大量动物传染源存在,一旦条件适宜便会传染给人,随时可能造成爆发流行,对人类健康、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应引起政府、卫生界、兽医界的高度重视。

防制措施主要为宣传不食用未熟透的炒猪肝等内脏,提高养猪户、屠夫、小刀手识别病猪和病猪肉的能力。养猪户主动报告病猪疫情,病死猪一律深埋或焚烧,禁止宰杀、销售、食用。避免与病死猪直接接触,凡接触病死猪有发热症状者应预防服药,选用氟呱酸或环丙沙星等服药3 d。实行生猪集中定点

屠宰制度,统一检疫,并加强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

药敏试验显示,本菌株对氧哌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V、先锋必等高度敏感,可作首选药。对先锋VI、菌必治、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氟呱酸、环丙沙星等敏感,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痢特灵、呋喃妥因等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根据临床经验大剂量青霉素与菌必治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食物链的特征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群落;规模效应

作为产业集群的组成个体细胞――企业,也具备了生物的许多特征,如成长、成熟、衰退、死亡的过程,物种间的链条关系等。因此利用生态学的某些理论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现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群落特征的理论来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探究。

一、生态群落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创建核心企业的启示

众所周知生态群落的形成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进程的必然。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刚开始时这些物种中也仅有少数个体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存活进而繁殖后代。这些存活下来的物种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征,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不断地“繁殖”、“裂变”,衍生发展,从而呈现出群体蔓延从生的势头,以势不可挡的蔓延状态在一定地域占据主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处地区的环境,为以后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最新状态,由于历史、文化或环境的变迁,一些地区原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来也许就不再是优势,原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可能获得比较优势。“适者生存”的理念也督促着企业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变革。在调整变革、变化替代的过程中企业也必然经历种种地阵痛,在经历颠覆之后而生存下来的企业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土壤,并根植于某一区域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收益的增加,就不断有新的企业的加盟。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在其周围形成了许多与之相关配套、相互合作的产业或企业,和核心产业共同发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存活下来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创建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核心企业就的结构而言,一般认为是由一个(可以是、或企业)充当的“”,称为核心企业,把其他“卫星”企业称为。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集群内的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只有那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生存下来。核心企业在这新成立的群体中处于盟主的地位。产业集群主要就是围绕着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作为群体主导产业,群体的“开敞先锋”,牵引着集群中的信息、通讯、资讯。集群企业模仿能力较强,好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

二、生态群落的“食物链”对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的启示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harles Sutherland Elton)首次提出食物链,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最低层是“生产者”,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键是能量传输的键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为的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即产业关联和配套。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那么我们说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为链,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键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通过空间上和集中优势,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生态群落的“最适密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规模效应的启示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Warder ClydeAllee,1885-1955)。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当种群密度过高,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产生“拥挤效应”。因此,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就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mos)”。在实践中,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

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即在一定条件下,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集群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如果企业太少,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集群竞争力下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潘慧明,李必强.基于行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王悦.生态学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3、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演化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6(3).

4、文风.基于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食物链的特征篇(7)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 食品安全 保障

中图分类号:TS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35-01

食品供应链具有资产专用度高、食品供应链上没有发现的食品危害会随之继续向下走的特性,不能有效保障食品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会对消费者形成很大的的危害。

1 食品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

食品供应链属于供应链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供应链的概念是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送达消费者,所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所形成的网链结构。食品供应链满足一般供应链的特征,我国的食品供应链长且复杂,食品供应链的环节众多并且都对食品安全有影响。学者王强提出,食品供应链应包括原产地环境、养殖(种植)情况、加工过程、储存环境、运输环节、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环节,每一个环节还可以细分为更多环节。 [1]

2 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良商家使用转基因种子、有害的化学保质方法等进行食品生产、保存,供应链主体的唯利是图使食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另外,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食品具有腐坏快的特性,需要特殊方式储存。但是进入消费环节后,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采取合理的储存措施,数据显示,生鲜产品80%以上采用常温保存和粗加工的方式,极易使食品受到污染。会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供应链上的微生物、病毒、虫卵等也会给食品安全带来危害,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沙门氏菌疫情,就是由于番茄受到污染。[2]

3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

造成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主观因素,即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利益动机;另一个是客观因素,如供应链中的生物性污染。

3.1 建立供应链上的合作

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密切相关,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都与食品产生利益关系,但是食品的价值要通过它的使用价值来体现,只有被消费者认可的、质量合格的食品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价值。在食品制造销售过程中,供应链上的各环节都是连在一起的,利益息息相关。合格的食品能最终使所有环节获得利益,但是一个环节的破坏,也会损害食品的最终安全。[3]如2009年雨润午餐肉被抽检出“瘦肉精”,当日雨润的股价就下跌严重。经查,原来是屠宰加工时商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添加了该有害物质。为了实现食品的最终合格,供应链各环节应加强合作,做到垂直管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3.2 优化加工环节的危害控制点

加强供应链的各环节合作能有效控制不良商家为牟取利益做出违法行为,对于生物性污染就需要优化检测机制、提高检测能力了。原材料养殖(种植)和产品加工阶段是重要的生物性污染阶段,但是我国原材料源地大多分散,且数量多、品种少,对生产阶段的监测耗资大、执行难,在人力物力的耗用上都不是最佳危害控制点。将加工环节作为危害控制点较之更加现实,因为这个阶段产品比较集中,在供应链上的利益比重也比较大,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比较适合作为危害控制点。

3.3 统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现对食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统一监控,能够解决现在的监管部门数量多、种类杂的情况,使食品监管工作更系统化。并且建立统一食品监管部门后应调整职权,给监管部门一定的自,并完善举报系统,接受群众的举报和监督,将检查情况、行政处罚结果公布给民众。

3.4 确定HACCP认证在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地位

HACCP管理体系对食品供应链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控制措施,是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通过对加工环节中的各工序进行分析,找出危害食品安全的环节,进而提出预防措施,以建立更有针对性的监控程序。政府应完善HACCP在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地位,鼓励供应链上的冷链环节中HACCP系统的应用。使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可控度更高。

3.5 EAN・UCC系统在食品安全可追溯中的应用

EAN・UCC系统是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发、管理和维护的一种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系统主要包括编码结构、条码、RFID、EDI、XML,使相关应用范围内的代码能够在全球保持统一且唯一。并且,EAN・UCC系统还为商品提供有效期、序列号等附加信息。由于EAN・UCC系统能为商品提供有效的标识,所以有利于对食品供应链全程的追溯和跟踪。

3.6 以沃尔玛超市为例分析

沃尔玛超市是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非常注重所售的食品安全。沃尔玛内部的食品安全控制以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PDCA为重心,是内部沟通更加顺畅,并不断创新。为了对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做到有效控制,实施HACCP系统的PDCA循环项目,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在内部卫生发面,沃尔玛超市对室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管控,设计针对通风问题的特殊设备及保持室温的空调设施。对生鲜食品进行分类储存,冷链处理,有效避免了食品腐坏和交叉污染。在物流过程中,对产品分类选择配送方式,并根据所需温度不同,进行温度划分。[4]

4 结语

本文基于供应链分析了食品安全的保障,并提出改进措施。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大众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更要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为人们营造更安全的食品环境。

参考文献

[1] 洪华南.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12(09):25-26.

[2] 张琳,盛凤杰,成文林.浅析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J].法制与社会,2011,27(25):74-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