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融合教育设计

融合教育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8 14:54:04

融合教育设计

融合教育设计篇(1)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价值,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人民出版社

融合教育设计篇(2)

[关键词]职业融合项目教学专业认知专业拓展能力

[作者简介]胡克(1972-),男,广东开平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广东广州5103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08-01

近几年我国的知识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由此带动包括多媒体动画、影视特效动画和游戏动画等领域的动画艺术设计行业成为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面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前景,传统的单方向知识灌输、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训练为主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动画艺术设计行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创意强和知识保鲜的需求。而高职院校在动画专业的教育模式上如何走出具有高职动画艺术设计教育与职业融合培养模式的道路,是高职类动画艺术设计专业正在或即将需要面临的课题。

一、构建独特的教学课程模式

1.研究与借鉴国内外对动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构建独特的教育和学习方式。通过市场调研,结合行业市场和企业对动画设计人才的需求分析,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制课程等方面对所培养的学生质量进行直观的反馈和评估,以此为依据每年逐步调整教学计划内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在校企合作案例实操、设计项目指导等教学模式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动画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所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的特点,加强与公司、企业的多层面工学结合合作,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使学生通过多种层面的工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教学结构。通过三年不断的探索,在专职和校企合作外聘兼职教师们的配合下,课程结构逐步形成“专业认知—项目教学—自主学习—实践反馈—企业就业”良性有效循环的规律。同时,进一步借鉴国内外成功动画设计教育及培训机构的教学方法、课程顺序设置、教材组织、实践教学组织等,将专业教学计划划分为三大板块——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的亮点在于:

第一,专业学习前的预备工作——专业认知。该课程基于专业平台课程范围,在一年级新生学习专业前建立科学正确的专业观,使新生在概念上直观认识自己专业需要学习什么、自己的专业定位和将来如何就业工作,并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宽广的设计创意知识平台;

第二,职业上必不可少的素质——专业拓展能力。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的适应面和广度,在行业调研和采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突破原有对动画艺术设计主要是影视角色动画的狭窄认识,增添了互动创意及影像创意方向的富于拓展创意性的课程,使学生的就业面能充分适合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实业经济特点和就业单位的需求。

第三,校企合作方面,遵循“专业认知—项目教学—自主学习—实践反馈—企业就业”的原理。通过积极与企业合作,在课程内引进具体而题材丰富的动画设计项目,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由教师主导和企业人员实际案例讲解的互动教学法。

第四,职业融合方面,主要体现在课外项目的参与实施,将课堂内的真实学习应用到课外的企业实践上。这一做法也是校企合作的纵向延伸,利用企业与学校的实训实践场所,让项目带过来,学生走出去的双向策略,将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拿到项目中进行实战能力的检验。

第五,职业能力拓展方面,主要抓学生的平行知识结构的拓宽,储积职业竞争后劲。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搭建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与其他设计创意对接平台,为学生职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后盾。

二、灵活多样的角色教学方式和绩效评价

1.积极打造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以企业、教师、学生为主线,在市场和企业需求基础上,制定符合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根本出发点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学校为平台,项目课题搬到课程内,教师担任设计总监,企业为客户,学生在浓烈的实战环境下,以设计创意人员的身份进行项目操作,最终以企业的评判标准来评价所完成的工作。

2.探索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课程学习框架下,通过课后的企业反馈,参考学生的学习心得,探索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竞争实力。

3.课程成绩考核与实践绩效评价挂钩。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师要求完成的课程练习作为基本成绩外,学生在课程内还需要并行完成既定要求的专业实践活动,所产出的作品作为拉开成绩优异距离的竞争依据。

4.课堂内外的多元化延伸,构建主动学习的氛围。在教学与实践上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为专业课程建立优质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方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外有充足的自学资源。

三、创新点及应用价值

1.创新点。(1)模糊课堂与实践的界限。在课堂中实践、在企业中学习。(2)教师与企业联合对学生的课业成绩进行评价。富于层次性的课程练习与作业,为课堂引入了竞争,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最好手段。(3)岗位方面,动画艺术设计行业需要高质量专业应用人才,以充实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具备动画艺术应用创新能力、宽专业的知识储备与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三者兼备的,以项目为学习任务和指导的复合型艺术创意人才,能持久地为不断变化进步的市场和切合本土经济特点的行业输送高质新鲜血液。

2.应用价值方面的适应性。动画艺术设计行业无论在技术、设计风格或者岗位分工上均是快速发展的,本次探讨为今后动画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立、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灵活多变的参考,为课程的授课内容不断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动画艺术设计专业今后的发展、专业领域人才的储备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进行提供动力和保障。

四、结语

高职动画设计教育与职业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为今后此类及相关IT类专业的教学体系、课程开发与构建、授课内容的发展和调整提供了创新的基础,为专业建设内涵的不断更新提供优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侯永瑞,谭浩楠.包豪斯与乌尔姆精神对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4).

[2]刘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

[3]杨联.浅论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J].教育与职业,2007(1).

[4]索理,齐霞.非智力因素与艺术设计类教学[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9).

融合教育设计篇(3)

关键词:课岗证赛;会计专业;教育改革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工作岗位作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优秀、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主动适应并服务经济新常态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是驱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力。当前教育与企业的严重脱节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必须要加快实现“课岗证赛”融和的教育培养体系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1]。

一、“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的背景

当前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在教育部2015年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以德育人作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的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教育导向,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优秀、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2]。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社会对于高技术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完善产教融合,加快“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经济下的必然趋势,对于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阐述“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基本含义

新的“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将“课”、“岗”、“证”、“赛”四个方面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加强,增加综合能力。“课”指的是学校的课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包含了学校所开设的各种课程,学习的知识,各种技术,各种方法等等,这些都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要求,是奠定人才发展的基础。“岗”指的是工作岗位,体现了企业和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这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是遵循的而客观事实,一旦脱离这个客观事实,就会导致教育和企业脱节[3]。“证”指的是各种证书,它是人才能力的一种证明。各种不同的证书是人才能力的一种体现,学历学位证书是人才接受教育的等级,职业从业资格证书是人才行业准入的一种证明。“赛”指的是各种比赛,各种比赛对于培养人才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对人才能力的一种检验。

三、对“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改革的研究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所有的研究都有局限性。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课”与“岗”的融合的基础上,及通常的产教融合,将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的实习融合,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知识和实践操作,而要求人才具有综合的能力。“课”与“岗”的融合的程度较低,不能适应现代时展的需要。因此对“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四、阐述“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的基础

(一)以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加快“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以岗定课,将会计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作为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实现产学的有效融合,将会计企业与学校衔接起来,有利于高技术会计专业人才定向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但是现实中学校和企业往往出现衔接错误,导致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与社会会计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出现脱节。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将学校教学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融合,具体的就是将企业的人才的要求作为学校设置会计专业课程的依据。加深产学的深度融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有利于提高就业率,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各种证书的要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

由于会计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资格准入证,同时将会计人才根据能力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级别,不同级别的人员具备不同的等证书。因此,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证书课程,将不同等级证书课程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等级的会计证书课程纳入教学中,展现出会计专业知识的层次感,有利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4]。故将“课”与“证”的深入融合,有利于各种不同层次人才的就业,同时也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学校的教学。

(三)以比赛的要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

以赛定课。即将比赛的要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不同的比赛对人才具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对人才能力的不同体现。将比赛的不同要求作为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范围,可以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同的比赛对于人才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不同的竞赛,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入融合,加强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有效的衔接。

五、对“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的模式探究

(一)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理论的教学,这是教学的根本,是一个人才能力的体现。加强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关注其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将企业的要求和证书比赛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中,但是最终理论是根本,一个不懂理论的人才不具备竞争力,也不会有发展的潜力。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等理论基础,最核心的课程是会计核算与监督。学校要将有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做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为学生的发展务实基础。

(二)加强企业的导向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升入发展,企业的发展不断转型,结构不断调整,企业的转型带动对于人才需求的改变。对于会计专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等基础的工作,而是需要综合型的人才,对于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面对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的模式,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适应,将对于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融入到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现代的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基础性型人才转变为基于计算机的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决策的新型人才[5]。企业的要求对于高校是一种导向,学校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适应时代的进步,加快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将“课岗证赛”有效的融合,加快“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完善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证书制度

会计专业的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其中职业证书比执业证书难度较大,前者是后者考取的基础。职业资格证书又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的准入证书,而执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人才执业能力的证明,不层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执业能力。学校应该积极适应社会的证书体系,将不同等级的证书纳入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校应该积极推行三证培养模式,即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制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对于不同等级的证书要求,学校应该注意学生的不同层次,分阶段与教学融合。

(四)完善各种竞赛制度

会计专业的竞赛应该加大竞争的力度,对教学具有导向性,积极引入不同的比赛模式。各种的比赛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校需与企业加强合作,完善各种竞赛制度,将竞赛作为一种常O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应该对优秀的学生加大奖励的力度,有助于吸引学生参加。完善的比赛制度,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导向作用。

(五)积极构建“三模块三融合”制度

新“三模块三融合”体系具有开放性、实时性、有效性等特点,是将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基础性人才转变为基于计算机的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决策的新型人才的保证。“三模块三融合”体系是将理论知识模块、技能培训模块、职业能力模块三者相互融合的新型培养方式。

(六)积极落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改革

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以工作岗位作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优秀、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积极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快“课岗证赛”的深度融合,将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实践操作有效融合,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强化基于计算机的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决策的能力的培养。以“课岗”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以“课证”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快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而结合。以“课赛”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改革深入进行,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加快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优秀、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加快实现“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加快“课岗证赛”融合有利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校应该积极适应时展的变化,以社会需求作为教育改革的导向,积极适应企业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适应时代改变,服务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改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礼红.“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J].财务管理,2015:05-05.

[2]毛雅琴.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20.

[3]缪金和.浅析会计专业“课岗证赛” 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学,2015:15-15.

[4]王峰声.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赛”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商业会计,2015:25-26.

融合教育设计篇(4)

关键词:学历教育;任职教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7-02

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公安现役院校实行计划分配体制,毕业学员的职业指向性和岗位任职方向明确,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瞄准岗位任职,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满足公安现役部队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期待。当前,在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同校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们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现状1.地方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

2014年,教育部提出全国85%的本科院校要转型为职业技术类院校,这为地方高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地方院校在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借助原有学历教育的优质资源,依托教育部、院校自身、当地政府或社会企业出台相关政策,在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在措施层面,通过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机制,与政府开展联合育人,与企业建立双向交流机制等途径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2.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现状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我军为了区别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而提出的。从本质上讲,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教育类型,也是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实现两类教育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是近年来军队院校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军队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向实战靠拢的重要举措。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军队院校教育开始回归其军事职业教育属性,将任职教育置于院校教育的中心位置。2011年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着眼加快战斗力转变生成模式,部署了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任务,进一步调整、改组和细化了学历教育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的数量、规模和类型,开拓了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边界明确、分工科学、教学内容合理的新局面。但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两类教育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各自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谈两类教育在院校调整后融合发展的理论成果还较少。

二、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认识不足

当前,针对军队院校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自教育属性方面,尽管也有研究者在探究两种教育类型的关系问题,但大多集中在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的过渡和衔接上,研究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的成果还较少。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实现了生长干部学历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的划分以及院校教育与训练机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后,对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认识还不足,如何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两类教育“分离”后的深度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观念落后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推进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的转变。但思想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一切制约深化改革的阻力的根本还是思想观念守旧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两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作为和创新发展的改革动力,存在“不愿融合”的问题。二是对任职教育特点规律把握不够,在理解贯彻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掌握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能力不足,存在“不会融合”的问题。三是囿于传统教学模式,怕冒风险,怕担责任,怕出问题,怕丢面子,存在“不敢融合”的问题。

3.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到位

推进两类教育融合发展,必须首先抓好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环节。当前,普遍存在对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关注不够、研究不透、举措不多的问题。一是设计不够全面。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多一些,考虑“怎么学”的问题比较少;对教的方面设计多,对学的方面设计不够。二是设计不够系统。不能自觉将两类教育融合过程中涉及的教学诸要素统筹考虑,局部点的设计多,整体面的设计不够,导致转变不平衡、不到位、不匹配。三是设计不够深入。有的只做表面文章,实质内容没有转变;有的只提出设想轮廓,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有的设计大而化之,缺少对实施细节和保障条件的具体考虑。

三、两类教育融合背景下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1.加强理论研究,做好顶层设计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在教学规律方面有很多是共通的,是需要共同遵守和把握的,但任职教育又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学历教育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加强两类教育融合方法的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新定位、探索新规律、适应新形势。此外,还要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做好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宏观衔接、要素融合和资源配置中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避免重复浪费;另一方面,要把培养岗位指向明确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公安现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进一步调整学历教育重心,突出任职教育元素,构建以部队实战需求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全方位培养,建立多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主体人才培养方案与辅助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要求以及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技能选修计划等构成;辅助人才培养方案由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素质、军事体能与专业技能和军人作风与部队管理能力等部分构成。通过脉络清晰、有机衔接的能力、素质生成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培养;在统一规划的主体方案之外,将大量随机、零散、相对独立的第二课堂活动转化为规定性、系统性的教学资源,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技能选修、课外活动、日常训练和管理等多个平台对学员实施立体化培养。

3.立足岗位,构建适应岗位任职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设课模式,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规格为标准,按照“能力本位”设置课程,通过映射对应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形成各类课群。在每个课群中确定核心课程,按学位课模式管理,通过“能力本位”的设课理念增强岗位适应能力。二是需求牵引,构建适应特殊工作岗位任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地方高校毕业生相比,公安现役院校毕业学员对心理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在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心理学类课程的基础上,用好心理咨询中心,开设专门网站,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既满足学员心理健康成长需求,也适应未来工作需求。三是一专多能,构建适应岗位轮换需求的警种通修课程体系。目前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普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岗位的不确定性要求公安现役院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同时边防、消防部队实行岗位资格考试制度,学员毕业前必须取得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根据部队实际需要,通过设置警种通修课程,按警种实施大类培养,提高学员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

4.适应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更加开放的选修、选训体系

一是强化自主学习,构建适应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体系,扩大学员自主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学员的兴趣、特长,保证学员个性化发展,加大选修课比重,打通选修课知识模块限制,扩大学员的选课自由度。二是增加实践技能选修科目,构建适应个性化能力生成的选训课程体系,学员选报后采取教师适当指导、学员自主练习的方式进行修课,满足学员个性发展及任职需求,拓展学员能力生成渠道。三是信息主导,构建适应现代化学习需求的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虚实结合的模拟仿真训练平台,用足用好模拟演练中心、综合实战模拟指挥中心等实战化模拟训练设施,引进模拟仿真实验系统,建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同步、同质。加强精品课程库、战例案例库、多媒体课件库等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优质慕课课程,自主建设专业特色鲜明的自有慕课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员的学习创新能力。

5.突出实战,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系统规划,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学员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生成。确保学员在校期间能力素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兼顾学员第一任职和后期发展能力需求,系统构建满足“基本技能―军人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四个能力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基专”结合,推进新学员强化训练改革,实现军事基础科目与专业基础科目有机结合,组建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示范班,高年级学员全程参与到新学员强化训练各个环节,有效提升训练班长的队伍管理和组织指挥能力。三是面向实战,创新专业综合演练教学模式,将战斗力标准贯穿始终,构建靠拢部队、贴近实战、聚焦科技的专业综合演练实战练兵新模式。四是积极推进实习模式改革,根据部队需求和人才能力生成规律,组织学员到部队参加执勤、执法、训练等工作,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文章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角度,探讨了公安现役院校实现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两类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论研究、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融合教育设计篇(5)

现代金融经济国际化、微观数理化的趋势迫切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备较深厚的数学功底,以适应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具备半强有效性的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测度金融风险,改进预测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寻求资本市场价格运动规律等。

金融数学,亦称数理金融学,是以数学为工具解决金融问题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在对金融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金融经济系统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变化及其规律性 [1] 。

国际上从事金融数学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大学的数学院系和相关的研究所,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英国的利兹大学数学系等,设立硕士学位、学士学位以及培训证书。在国内,1997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金融数学系。 由于国内外的社会制度、学科划分、金融运行体制以及教育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国内外在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教材的选编等方面各院校情况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的金融数学教育教学特色。在学士学位层次,西方国家院校在金融数学方向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和统计类课程要比国内院校开设的门类多,覆盖面广,而数学课程相对于国内少而精,在课程教学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国内的金融数学教育教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与我国金融经济具体实际相结合上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广州大学是国内创办金融数学本科层次教育较早的地方高校,现已初步形成了硕士、学士两个办学层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合理性,教材的选编, 课程教学环节的有机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自己宽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特色。

从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视角分析可知,在金融数学教学中, 金融类课程要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的方法来教学,本着经济―金融―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定性―定量―定性的三结合原则, 围绕金融经济现象所呈现的各种本质特性,进行金融问题的数学建模、产品定价和风险度量。这种定量定性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多专业性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而在学生方面,同样需要具备多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对其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达到累积综合效应递增。在基础课程方面对数学专业和金融专业应同等重视,缺一不可。金融与数学专业交叉程度高的课程(如保险精算、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时间序列、风险管理学、统计软件操作等)是金融数学的核心所在,应根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 [2]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应用性。因此,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金融数学教育教学上的这些特殊性,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数据和调查数据,才能深刻认识金融数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间的相依关系,避免只从金融学或数学片面看待和认识金融数学。

二、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

本科层次的金融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至少使学生懂得数理(微观)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初步的金融数据统计建模、产品定价求解和风险度量能力。为此,广州大学依托数理统计、随机分析、模糊集方法等数学学科优势,整合力量,校企联合,做好金融学与数学的重点交叉课程建设,用概率统计硕士点的金融数学核心方向的研究带动该方向本科层次教育,形成了金融数学教育宽基础、重实用的特色。然而,当前金融部门需要金融数学人才的岗位入职资格提高至硕士、博士层次,这迫使金融数学方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调整到既要为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又要注重向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在新生入学时要求学生做好个人规划,或立志考研深造,兼修金融学或会计学或保险第二专业,或在课程设置中按选修课形式加入相应专业模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金融学或会计学专业或保险专业学生基本相同。同时,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做好向硕士研究生层次输送人才的工作,对于数理金融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鼓励其考取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郝华宁,孙晓群.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98-99.

[2]姜礼尚,徐承彪.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0):11-13.

融合教育设计篇(6)

(1)以其为本的方式

以其为本的方式,指的是在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中,以艺术的设计学科为主,融合其他有关的学科作为辅助学科,进而开设相关的艺术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其中辅助的学科是指在综合型大学中的重点、特色学科,或者非重点、特色学科。比如,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艺术设计院校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通常情况下都是根据专业的划分、要求来安排老师和学生去寻找和设计专业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另外,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要严格按照专业的要求,来对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进行严格的检查。否则,老师和学生都会受到学校的批评或者惩罚。之所以在过去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过去的高校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在现在的以普及型为目的的高校,继续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设计专业高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我国的综合性大学均是由各个不同的专业和学科组成的,具有多专业、多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水平、团体结构上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综合性大学在艺术设计的培养计划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特征和前进方向,并结合我国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那么就能使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避免同质化、盲目化。从而为中国是社会、经济、科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2)以其为辅的方式

以其为辅的方式,指的是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辅体,在展开艺术设计的教育活动中,辅助其他的学科。其他的学科指的是综合性大学的重点、特色学科,或者非重点、非特色学科。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学科融合时,通过与校内外的学科进行交融,依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优势,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相结合,从而创建出具有自己专业教育特色、教学内容、专业的培养人才的机构。有利于打破我国以往的在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同质化、盲目化的僵局,并使本院校与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建立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的新局面,一定程度的给国家、社会、科学技术以及人才的整体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因此,要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辅体,以综合性大学的重点、特色学科和实践教学为中心,实现各个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科之间实现共赢。另外,实现学科教学的交融、合作,对于未来教育新的发展方向、教学实践内容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结语

融合教育设计篇(7)

关键词:庞薰l;艺术;设计;教育思想;探讨

庞薰l作为国内现代艺术发展的奠基者,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他的设计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现代设计教育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

1 庞薰l艺术设计思想的起源

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庞薰l远赴法国的巴黎进行艺术深造,正值法国开展巴黎每隔十二年举行的博览会,庞薰l参观了博览会。通过参观学习之后自身形成了一定的见解,对艺术设计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面对生活中的艺术和设计之美开启了新的领悟及感受。回到国内后,庞薰l在艺术院校从事教育工作,进行一段时期的教育工作后感受到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和国外有明显的差别。国内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设计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长期的限制性教育导致学生的目光和眼界比较窄,设计水平受到限制。面对国内当时的教学状况,他结合实际的设计教学工作,详细分析了当时艺术与设计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引导,将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步地引入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让设计工作和实际生活产生关联,再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西方的现代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和装饰设计思想。

2 庞薰l设计教育思想的建立和发展

在国内艺术设计教育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庞薰l的教育观念始终围绕“工艺美术是什么”而展开。在庞薰l开始艺术教育的前期,他积极追求颠覆传统的观念,对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将艺术设计教育社会化和生活化的理念作为国内艺术设计教育的方向。他认为工艺美术教学应该划分到文化艺术的范畴中,重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艺术研究的水准。在20世纪80年代时期,国内的工业化建设持续加速,工艺美术教育正朝工业生产为主导体系的方向发展,庞薰l再次提出艺术教育要以传统教育理念和自身民族文化为重点,积极融合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建立实验工厂,最大化激发科学在设计中的作用。

庞薰l提出从科学的角度积极认识美术的特点和性质,他提出工艺美术的创作工作无法与科学完全分离。从材料选择到后期的成品制作,完整具体的工序对最终的设计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脱离技术的设计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所有的工艺美术都不能够忽略美术设计的技术过程。虽然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是制作和美术设计不能分离。部分人员认为工艺美术是工艺品加工的一种,这种思维是片面的。美术设计不仅需要考虑花色还要考虑品种。从陶瓷的加工设计研究来分析,陶瓷设计关注包括质地、纹样、器形等方面,质地不好产品美观度不足,无法表达某些器形;在器形方面需要考虑拉胚技术环节,纹样装饰也是需要考虑的环节。因此,艺术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还要考虑材料和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等。

庞薰l提出美术设计教育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重视教育的地域性特征和结构的层次,关键在于利用地域特点来规划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实现美术教育和产业结构文化资源的融合。利用不同资源的优势,分析不同地域产业结构的特征,促进不同区域教学差异的互补。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教育中的工艺教学看似复杂,本质却简单明了,对有效发展设计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他提出美学教育需要全面考虑作用,要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庞薰l先生也曾明确提出美术设计教育要走进实际生活中。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的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了第二次挑战。“”后,国内极其紧缺生活物质,人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国务院要求轻工业生产部门提升生产速度,国家将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提升到关键地位。在此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在考虑设计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庞薰l发表相关的文章,明确表示国内需要重视实际生活所需的设计,也就是发展现代工业方面的美术设计。现代美术设计需要领悟其本质,设计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美术内容,应该从现代工业化和科技化的角度去理解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庞薰l认为不需要过分依赖西方教学体系,发展设计理念不是空谈,国内的教育要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只有将具体的现实、生产结合到一起才会让设计具有更广阔的生命力。

庞薰l先生认为在艺术教学的探索中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精神,勇于将过去的落后、繁琐、凌乱的部分抛弃,保持传统的精神,用于将设计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3 庞薰l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第一,艺术设计教育是多样化学科的一种综合表达,现代对工学、哲学、艺术学、美学的各种综合研究为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庞薰l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指出,设计需要打破传统的各种局限,最大化地实现实际性和应用性的融合,这为国内的设计的现代化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要保证实用性原则,改变传统单指绘画的基本观念,为未来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扩充提供更多得参照,这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理论支撑。庞薰l艺术设计思想对促进国内艺术教学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让国内的教学思想理念快速和国际接轨,甚至对设计教育成果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效果。

第二,我国民族文化对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现代化设计教学理念的进步依赖于国内的传统工艺美术教学思想的拓展、延伸和变革。庞薰l先生是倡导者、实践者、改革者之一,他在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推动和发展变革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国内的设计教育走向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第三,庞薰l先生在其一生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现代技术理念和传统技艺的融合。他结合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艺术的优势,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为中国的设计教育开辟了一条道路,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教育思想。这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具有长远性的影响,我国也在逐步构建新的评价标准,而庞薰l的艺术教育思想正在被重新发掘和研究。

总而言之,基于庞薰l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影响,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必将颠覆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面对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将实现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融合,高校要提倡成熟开放的教学取向,这对促进国内的设计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铭.浅析庞薰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J].艺术之家,2014.

[2] 张曼奇.对庞薰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略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