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后护理论文

产后护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1 04:45:07

产后护理论文

产后护理论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60例产后抑郁症产妇,年龄18~36岁,平均25岁,其中56例初产妇,4例经产妇;36例剖宫产,24例顺产;10例产妇生男婴,50例生女婴;文化程度:14例小学,30例中学,16例大专以上。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A、B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1.2.1心理问题调查

对产后抑郁症评定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精神抑郁自评量(SDS)。焦虑是SAS标准分>50;抑郁是SDS标准分≥50,对患者进行测试时严格按照量表进行。

1.2.2干预措施

B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检查医学护理,不给予系统干预。A组在常规医学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①给予孕期保健、卫生宣教,并培训孕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对产妇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使其恐惧心理得到减轻。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使其能积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患者谈心,进行开导,使不利因素在萌芽状态得到消灭。②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医院环境,并提供协调的医患关系。在患者入院时需要给予热情接待,生活上给予患者方便。③产妇临产前给予教育,若其有心理恐惧,给予其心理安慰,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与其沟通,帮助患者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④为盼生儿子,但却生了女儿的产妇给予心理医学护理,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使其消除心理焦虑。

1.2.3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及产后15天均进行SDS和SAS评定。

2结果

通过对产后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具有明显意义,见表1。通过表1可发现两组首次进行SDS和SAS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再次评定在2周后,发现两组SDS和SAS均下降,但A组更显著,由此可发现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重要性。

3讨论

产后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妇;预防;产后尿潴留

[Abstract]OvjectiveTostudythee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peventingpostnatalperiodfromwettheZhustay.

MethodsSeptember2007toApril2008,400firstpregnantwomenrandomlyweredividedintopre-ventionalgroupandcontrolgroup,200foreachgroup,preventionalgroupwereusedmenthaldietnursing,hotmassagebellyurinebladderarea,etc.Thecontrolgroupdoesn’tgiveanyinterventionmeasure.ResultsThein-cidenceof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inpreventionalgroupwasobviouslylow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wogroup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ConclusionTheearlynursinginterventioncanprevent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andeasepregnantwomanpainandsufferings,showhumanizationofservice.

【Keywords】Nursingintervention;Pregnantwoman;Prevention;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预防产后尿潴溜的有效措施,不仅可提高产科质量,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我院产科于2007年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将做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7年9月—2008年4月间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均为足月顺产或阴道助产。年龄21—39周岁,平均年龄30岁,无合并内科疾病,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以下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干预:产时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了解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及时级产妇提供心理护理和生理帮助,消除产妇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做到合理用力,避免体力过早消耗,讲解产后排尿的必要性和尿潴留的危害性。②运用同感心护理: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将了解的内容传给对方的一种能力[1]。它是沟通和心理辅导技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士必须具备照顾病人的沟通能力,了解产妇心理需求,产后要仔细评估尿潴留问题,采取各种方法使产妇自解小便,提供排尿所需的环境,协助产妇入厕,及时排尿,必要时用温水冲洗会阴,听流水声或针灸疗法等促进产妇自解小便[2]。③热敷膀胱加压于耻骨联合上方。具体操作方法:产后1—2小时内用500毫升盐水玻璃瓶,内盛60—65℃热水,再装入加厚层布套内,首先对排尿困难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再嘱产妇平卧,双下肢伸直,把热盐水瓶横放耻骨联合上四横指范围即膀胱区部位,轻轻上下推转,时间约15—30min,便可顺利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则可再热按摩1—2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膀胱充盈,有尿意,超过6h不能自行排尿者为产后尿潴留。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作用,见表1表1显示,预防组经护理干预后,产后1—3h,3—6h排尿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作用Table1Theeffectionofnursinginterventiontoprevent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l

组别n产后排尿时间(h)尿潴留

1—33—6≥6n%

预防组20038161110.5

对照组20016131525226

X210.3611.4256.57

P值<0.01<0.01<0.01

2.2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干预组24小时阴道出血量为180.02±34.40ml,对照组24h阴道出血量为186.30±35.14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产后护理论文篇(3)

对12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8岁,102例初产,22例经产,104例顺产,20例剖宫产。

2预防措施

2.1鼓励产妇排尿

由于产后的尿量增加明显,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要积极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一般产后4-5h即可,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通过向其讲述排便的重要性来缓解产妇害怕疼痛的心理压力,使产妇坚定虽然初次排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和困难,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有能力克服,同时要给产妇营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并对产妇的排尿姿势进行正确指导,以进一步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

2.2完善术中操作

对术中需导尿产妇,应选择宫缩间歇阶段,并保证操作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从而减少因人为原因造成的产后尿潴留。

2.3术后处理

将下腹部用温水洗净并保持干燥,涂少量凡士林,取2块20*30cm规格方纱,蘸20ml左右松节油后敷于所涂凡士林区域内,取合适大小的热水袋,装入1/3体积的50-70℃热水,外套布袋放在油纱上,热敷15~20min,敷毕将热水袋及油纱取下,并将凡士林轻轻拭去,一般15min后患者即自行排尿。在热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和预防烫伤。

3护理措施

3.1加强环境护理

使产妇的上身略微抬起或坐起,并保持合适、习惯的,以促进排尿的顺利进行。保持病房的安静、隐蔽,关好门窗,有条件的拉好屏风,并请无关人员回避,向产妇详细介绍排尿的重要性,经缓解产妇紧张情绪,促进排尿。同时鼓励产妇尽量多饮水和尽早排尿,并采用下蹲方式排尿。

3.2加强心理护理

向产妇详解及时排尿在预防感染、减少出血、促进母乳分泌等方面优点以及正确的排尿姿势等,并给予产妇精神鼓励、心理安慰以及体力支持等,从而促使产妇缓解紧张情绪,大胆进行排尿。为进一步促进产妇养成排尿习惯,降低由于膀胱敏感性下降造成的尿意降低,可通过播放轻音乐和流水声,并用清洁温水对会进行清洗等措施强化排尿。

3.3积极处理促进排尿

对于产程较长或难产的患者,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排尿:(1)对下腹部进行热敷处理,并对膀胱进行轻柔按摩,以促进正常排尿和减少对膀胱损害。(2)排腔膀胱,对膀胱俞、中极及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炙处理。(3)嘱产妇取正确,用50℃左右热水袋对骶骨部进行5-10min的热敷,可持续多次,直到排尿为止。(4)产妇可取左侧位,双膝屈曲,用500ml40℃等渗盐水进行不保留灌肠,产妇一旦出现便意,要嘱患者大口呼气,以使腹压降低和肠道痉挛解除,此时保持环境隐蔽,产妇可在排便的同时顺利排尿。(5)肌内注射1mg新斯的明,并及时嘱产妇进行排尿,如无效果可同样剂量追加用药。(6)必要时可进行导尿,但要保证动作规范、准确、轻柔,并及时更换尿管及尿袋,每天清洗2次会。尿袋应低于膀胱,每隔2h开放一次夹管,以保持膀胱正常充盈,促进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产后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差异

《妇产科护理学》是高职大专护理学生的一门重要临床护理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一些差异,本人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18年,从事护理大专班《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5年,从事护生临床带教工作15年,在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中如何找出二者的差异并根据其差异把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有诸多感悟。

1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工作的差异

1.1教学内容与临床现实的差异

校内理论教学以教学大纲为导向,而教学大纲制订后常常多年不会变动;教学选取的课本与最新的临床知识及技能有一定的后置性,书本知识落后于临床,一些旧的观点、知识仍保留,而一些本专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及时补充入课本;理论讲解疾病时没有考虑疾病的多样性、不典型性;对本学科新研究进展不了解、不介绍。临床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迅速,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一些疾病的表现与书本也不尽相同,处理方法也根据不同情况因人而异。所以同学走向临床工作后有很长一段的适应期。

1.2理论教学在人文教育上的不足与临床实际要求有冲突

临床护理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其对护士的人文素质要求较高。在对妇产科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护理操作中,常涉及患者隐私问题,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增进彼此信任感,这在理论教学中是体会不到的,因为理论教学与临床情境相脱结。理论教学课时较少,以讲解重点疾病内容为主,删减了一些诸如妇女保健、健康指导等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在临床很重要,因为给病人做健康宣教,知识面要广。一些同学尽管在校内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一与病人接触时就手忙脚乱。新护士的社会沟通能力减弱,分析其原因是沟通少,沟通技巧缺乏,工作经验少理论知识欠缺,对病人了解不够,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等[1]。如何与孕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妇科病人的心理状态,如何处理与患者的小纠纷对于刚进入临床的护生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迫切需要老师给予指导。另外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医疗纠纷较多,实际护理工作中需很强的法律意识,护生往往缺乏。1.3理论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临床强调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理论教学中多数还是填鸭式讲课方式,缺乏活力;部分教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教学机械生硬,使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理论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如常用的外阴消毒、阴道灌洗方法、会阴湿热敷、新生儿的喂养指导、沐浴护理措施等。所以护生来妇产科工作普遍动手能力弱,妇产科临床护士要着重整体护理能力,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应急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护生妇产科实习效果的应对方法

鉴于以上的差异存在,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及临床带教过程中为提高护生实习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2.1理论教学

尽可能贴近现实工作,必要时可进行床边教学或课间见习,授课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操作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具,使同学能更好理解所学的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2护理技能教学方面

妇产科护理中常用的护理技术要做为上课的内容,课后练习,能熟练应用。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临床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熟知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的差异,善于利用临床的场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到实践认识事物的过程。因为实习时间短,对所有的疾病及操作都掌握是不现实的,使护生熟悉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典型的病例,可具体讲解,这样重点突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点面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带教方式,护生较喜欢。对一些理论教学中受模型、场地的限制的实践操作理应予以重视:如母乳技术的指导、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妇科小手术的配合,产房妇科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措施等,这些多是薄弱环节,也应加强这些具体能力的锻炼。

2.3带教中应提高人文素养及风险防范意识

实践的带教过程中选择有能力的教师,分析理论教学中的不足,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关爱母婴的情感;培养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根据身边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事例与实习同学讲解分析,加深印象,增强风险意识。

开展临床新知识、技术应用的讲座,拓展其知识面,开阔视野,弥补书本的不足,并能使护生更快地适应临床。

产后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 Orem自我护理;产科护理;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00-01

Orem自我护理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护理理论家Orem率先提出,该理论主要以“自我护理为中心”,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什么事自我护理,患者需要哪些自我护理”,并最终达到患者可自我担负起护理的责任[1]。Orem自我护理理论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及发展,目前已成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产科护理越来越强调“人性化”,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产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Orem自我护理理论进行了不同阶段产科护理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40例,年龄28-46岁,平均年龄32.5±4.9岁,这140例患者中,其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70例患者使用Orem自我护理理论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Orem自我护理理论进行临床护理,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产前护理:该阶段护理人员主要运用“支持―教育系统”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其主要通过为孕妇介绍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是孕妇对分娩的总体过程具备初步的了解,同时针对患者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孕妇的日常饮食、休息及运动[2],并向孕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及必要的育儿常识;②产时护理:第1产程阶段,护理人员可采用“支持-教育系统”,即该阶段不强调助产士全程陪伴,应根据产妇极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及产妇产程的实际进展状况,合理的安排观察时间及频率,并进行必要的自护指导。第2产程阶段,护理人员可采取“部分补偿护理系统”,即此阶段需助产士的全程陪伴,期间给予产妇持续性心理支持、鼓励,指导产妇发挥出最佳的自护能力,从而帮助产妇主动参与分娩,从而最终与助产士配合顺利完成分娩;③产后护理:分娩后6h至1d,该阶段由于产妇刚刚完成分娩过程,产妇消耗了大量的体力[3],因此该阶段护理人员应采取“完全补偿护理系统”,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个人卫生、营养供给及安全,并帮助产妇在产后0.5h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增进母婴感情。产后第2d至出院前,该阶段产妇的体力基本得到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支持-教育系统”与“部分补偿护理系统”相结合的模式,与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帮助产妇快速掌握新生儿哺乳及相关护理操作,该阶段护理人员应知道产妇由“被动接受护理”转变为“主动自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ridit分析,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的比较,见表2。

2.2 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产后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3。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见表4。

3 讨 论

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总之,Orem自我护理理论可有效提高产科患者自然分娩率,降低患者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娴,张毅芬.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不同阶段产科护理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22-124.

产后护理论文篇(6)

论文摘要:运用 哲学 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 规律 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 发展 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 科学 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 现代 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 艺术 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 教育 的价值以及精 英文 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 自然 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 理学 ,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 经济 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 法律 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 历史 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 教育 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 法律 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 艺术 价值, 科学 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 农村 ”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 旅游 ,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产后护理论文篇(7)

【论文摘要】公众参与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伴随着社会政治思潮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民主手段。那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恰当地运用,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文章通过对西方民主发展脉络的疏理,揭示了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以及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发展。

自1828年开始的全球民主化浪潮至今,现代民主的发展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随着民主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全球范围内,公民开始有组织地参与公共事务。20世纪一21世纪是民主精神巩固和深化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探讨公众参与便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公众参与的社会背景

1.1近代公众参与的萌芽

纵观整个民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占希腊到中世纪,再到后来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的观点除了强调法治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人民(或者市民)能够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这也就是公众参与的雏形。

古希腊、古罗马由于幅员和人口的限制,人们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参与到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中。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掌握着国家的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权利。

中世纪的教皇党强调,皇帝的权利来自于人民;而那些意大利的自治城市在采用执政官民选的共和政体时,已经开始了代议制民主的早期实践。在欧洲中世纪,虽然封建制度是专制的,但是由于它是封建契约制的,因此,君主不能随心所欲地将个人意志强加于臣民,同时,臣民具有依法反抗统治的权利,英国的议会制就是这种封建契约的主要代表。在这个阶段,公众参与国家或者城市的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代议制的形式实现的。

在近代,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展,民主的观点逐渐从理论界开始走向平民大众,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权利,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资本主义革命与此同时,关于民主的革命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席卷全球。当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时,近代民主运动也达到了最高潮。然而,在这一阶段,关于公众参与的概念,可能更多地反映在人们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

1. 2现代民主理论与公众参与的起源

现代公众参与制度,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新社会运动,也被称为多元化运动。在现代西方社会的结构下,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公众参与,倡导的理想目标就是将公众的意见采纳到政策的决策阶段,这就要求需要一个稳定、有效的政洽结构,因此,公众参与与前面所述的民主发展历程中的“市民社会”概念关系最为紧密。

市民社会最早指的是古希腊的城邦。在那里,除了奴隶和妇女,所有的男性几乎都享有“公民权”,即参与立法、司法的权利和直接介人城邦事务的权利。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黑格尔和托克维尔提出的。但是conden whil。的定义却更具代表性,他指出,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他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权和自。

现代对于市民权利的重新认识,主要反映在市民争取发言权、差异权和人类发展的权利上。对发言权的争取,就是要求政府行为透明,市民通过一定的参与途径和方法,在创造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对差异权的争取,就是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包含社会中各个不同利益阶层的需要,反对商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的霸权影响;在对人类发展权利的争取上,就是要求获得社会权利的物质基础,即住房、工作、健康和教育等。

同时期,另一个政治口号的提出,也对公众参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是“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主张在立足于多元化思想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利益集团涵盖进来,扩大制度的包容性,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培养共同体精神。

2公众参与的理论背景

公众参与发展到现代社会,与其密切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2. 1代议民主和强势民主理论

代议制民主,指人民将权利委托给“代表”,由代表来管理国家。然而,在代议制政府下,由人民到代表之间的过程和程序,决定着人民意志能否被完全表达出来;而强势民主,指政治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专家垄断的专业活动,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但是,当人口和幅员超过一定范围时,强势民主就会显得毫无效率。因此,宜将“强势民主”建立在公众参与和公民义务的基础上q

2. 2公共管理理论

这种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联姻,吸纳市民参与公共管理。参与的基本观点是官僚体制内的专家无法获得制定政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如果排除公众对重要决策的参与,将会造成政策上的失误。另一方面,政府治理的过程实质上是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过程,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可以反映公众的需求与偏好,使行政部门的政策与行为能满足社会中大多数公民的需求;其次,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政府的代表力和回应力,使公共管理者知晓公众公共管理组织绩效的评估意见;第三,公众参与向公众提供了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公众作出判断;最后,参与促使政府的改善,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认同和支持。

2. 3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认为,在市民社会中,政府不再是实施社会管理功能的唯一权利核心,而是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组织等第三部门以及私营机构将与政府一起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治理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治理理论强调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这其实也是一个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起公众参与的问题,而公众参与也开始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如立法、环保、城市规划等等。

3公众参与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发展

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853年,ann pamela cunningham就发起了名为“保护沃农山住宅妇女联合会”的妇女志愿团体。

沃农山住宅是乔治·华盛顿的居住地,1850年后,由于华盛顿的后人无力维持,也无法从政府获得整修的费用,因此他决定卖掉房产,唯一的条件就是购买者必须将房产作为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当cunningham小姐听说后,便号召妇女们为保护沃农山住宅进行募捐。1853年,她组织成立了“保护沃农山住宅妇女联合会”,在该组织的努力下,她们成功地游说和募捐了大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她们买下了沃农山住宅及其周围的地产,并对住宅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如今,沃农山住宅已成为维吉尼亚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cunningham小姐为保护沃农山住宅而成立的妇女联合会,在全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普通市民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是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倡导者。在该组织的影响下,其他民间保护团体也相继开始成立,如1889年成立的“维吉尼亚古迹保护协会”和在1924年成立的“圣安东尼奥历史保护协会”等。

在英国,早在19世纪,古建筑及古迹保护运动就成为了公众的重要舆论课题,而英国历史文化遗产立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来自民间的学术团体。1877年,由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创建了英国最早的民间保护组织“古建筑保护协会”,其目的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反对拆毁古建筑以及对原建筑作面目全非的重修,并以文字和其他多种方式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并促使国家开始将古建筑保护纳入立法的范围。

二战后,波兰华沙的重建,反映了当时波兰人民的强烈愿望,有着发扬民族精神,恢复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当华沙重新建立起来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目录》。

同时,在其他各国,由于战后的大规模重建,使得城市中原有的历史环境迅速消失,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至此,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民间呼声开始出现,并越演越烈。公众对于古建筑、古迹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从舆论争论开始,逐渐发展到公众自发组织成各种民间团体,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这股自下而上的强大力量,最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在国家的立法和管理程序中得到了承认,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最大推动力量。

在英国,二战后,民间关于古建筑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古建筑的面貌是否有必要改变;其二是古建筑的修复是否要整旧如旧。同时大量的民间保护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仅1975年登记的全国性及地方性组织就有1250个。他们收集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督促和协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独立于政府的非赢利组织—全美历史保护信托组织就是在二战后成立的。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只有这样一个全国性组织。它成立的目的在于把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民间支持力量联合起来,承担政府所不能承担的历史建筑房产管理工作。1966年,联邦政府的《国家历史保护法》将历史保护和管理确定为由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义务和职责,从而为民间保护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以地方居民为中心,并得到专家的协助。通过向行政当局进言,向议会请愿,向市民呼吁等形式,使立法、政策有根本性的转变。

1963年至1965年的奈良、京都、镰仓开发案,使人们认识到由于开发而破坏历史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促成了《古都保护法》的制定。提案的理由主要是:古都的一般市民都认识到必须保护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财富的、民族的文化遗产,并且组织了多种多样的保护团体开展热火朝天的市民参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