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8 12:17:51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1)

第一是对混凝土进行拌合,在对材料进行确定之后,必须做好抽样调查来对配合比进行检验,对于传统经验的配比要避免,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之后要对其进行拌合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含水率进行调整,然后向搅拌机当中放入材料时应该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内。第二是混凝土的运输,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运输,垂直运输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提升架等,在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推车。在楼面上进行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手推车,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其均匀性,以免使其流动性降低。第三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之前必须要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具有混凝土浇筑条件,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合理。在浇筑时应该满足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小于三米,要是采取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钢筋的密集程度特点进行结合,对每一层的高度进行决定。第四是混凝土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振捣,其作用主要使混凝土充满到模板的每一个角落,进而使其密实度能够获得最大。第五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工作,从而使混凝土的硬化能够有所增加。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处在一个湿润的情况下,通常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洒水,同时要在上面盖上草帘,养护的时间通常是在十四天以上。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1对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第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关于混凝土的质量其影响之一就是配合比,并且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要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然而关于一些科学部门所配合出来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就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如果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以及温度等方面出现变化的时候,那么必须要根据所发生变化的情况来对配合比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二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主要就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出现离析的情况,或者出现混凝土的振捣不实等情况。只有在混凝土具有着良好的和易性才能够方便对其进行振实,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的情况。第三是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实,那么将会对混凝土最后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振实,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同时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能够振实。

2.2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第一是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资质高的供应商,同时要安排好混凝土的搅拌桩和施工单位的距离进行计算好,要选择一些合理的路线以及车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第二是对施工操作进行控制,必须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速度,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操作要严格的根据有关程序进行操作,严谨出现盲目的赶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以踩踏钢筋,同时也要不对预埋的线管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操作质量。

3总结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2)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比较常见,逐渐成为首选的路面技术。道路工程施工中,应该掌握混凝土路面技术的要点,才能发挥混凝土路面的优势。结合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分析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技术。

1.1准备工作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需要积极安排准确工作,为保障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性能效益,准备工作以基层验收和路面试验为主。基层验收的目的是消除道路基层对路面施工的影响,强化路面施工的规范性,掌握道路基层的具体情况后,再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落实准备工作的服务性。路面试验用于检验路面施工技术的可实施性,避免其在道路工程内引发安全隐患,根据道路施工技术的需求,在准备工作内安排机械诊断、材料验收、设计复核等试验,排除不利的技术因素。

1.2拌合技术

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技术,主要是控制各项混合料的配比,配合混合料的拌合工艺,进而发挥混合料的质量优势。首先道路工程企业需要安排混合料的投入,包括顺序、使用量等,全面实行技术规范,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电子计量设备,保障各项混合料的精确度;然后设计拌合的时间,拌合期间严格控制温度,不能出现温度过度的情况,重点防止拌合超时,以免混合料碳化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最后审核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达到路面施工的标准,针对拌合技术中的缺陷实行弥补控制,避免拌合技术出现质量问题。

1.3铺筑技术

混凝土摊铺前期,需要重新检测路面的状态,特别是路基工程质量,确保其符合路面标准后才能安排混凝土铺筑。摊铺是混凝土铺筑的核心,按照混凝土铺筑试验中的参数,保持一致的混凝土厚度,可以随时调整铺筑的速度,确保现场摊铺的质量。铺筑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提高摊铺机作业的效率,铺筑过程中不能出现缺料停工的现象,防止影响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效果,做好铺筑技术的管理工作。

1.4接缝处理

混凝土路面施工不能一次性完成完整铺设,由此施工技术中面临着接缝处理,而接缝处理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例如:某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该工程内两段混凝土路面相隔时间较长,接缝处理时还要考虑时间差的影响,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该工程为防止两段混凝土路面收缩,提前遮盖、洒水,提升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接缝处理不选在多风、多雨的气候环境内,以此来确保接缝处理的质量性能,其余按照正常接缝技术处理即可。

2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提升路面施工的质量水平,落实各项施工技术。结合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如下。

2.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是路面施工技术的主要对象,其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道路工程外界环境对混凝土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温度差异可以干扰混凝土的性能。所以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严格控制温度质量,特别是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温度,保持路面施工中混凝土的标准性,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2.2控制混凝土的调配

混凝土的调配基本是在室外进行的,调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道路工程应控制混凝土的调配质量,避免出现不利的影响。道路工程针对调配完成的混凝土实行质量检测,评价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如果混凝土未达到相关的标准,必须重新进行调配。

2.3控制碾压质量

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表现出粘稠的特点,碾压时的附着性强,很容易粘合在碾压设备上,干预混凝土的完整性。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着重控制碾压的质量,防止混凝土粘合在碾压设备上,保障路面碾压的有序进行。

3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优化措施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存在影响,应积极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以此来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

3.1提高工程衔接的水平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衔接工艺是优化的重点,用于规避前后施工中的缺陷,强化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同时完善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体现高水平衔接的优势。

3.2选用专业性的人员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选用专业的人员,既可以高效的执行施工技术,又可以落实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利于规范混凝土路面施工,而且专业人员可以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3.3合理安排养护

养护是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措施,养护阶段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耐久性、强度等,道路工程单位应合理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养护工作,发挥混凝土养护的作用。

4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3)

混凝土配制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制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大。保证混凝土质量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工程人员要慎重选择原料。对于粗细骨料一般要选择那些质地坚硬、级配合理的砂卵石。针对这些物质在配制之前必须要做好检查工作,一般是要做到二次检验。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与砂的质量和砂率有很大的关系。保证水泥砂浆数量和质量,保证砂浆包裹层与填充石子之间的孔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此外就是要保证合适的水泥配合比。水泥是混凝土配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针对水泥的应用,工程人员必须要选择那些具有合格证明文件的厂家生产的水泥,在配制之前也要经过二次检验。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也非常重要。在实际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多种骨料的投放数量。高度重视混凝土现场浇筑工作。现场混凝土浇筑是护坡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桥梁质量控制关键在于这个环节。混凝土现场浇筑本身又可以分为摊铺、振捣、整平以及压光等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这些方面的监理。只有充分重视,才能真正保证其工作质量。

2、严格依照混凝土搅拌规则进行操作

在理想条件下想保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要选择合理,而且性能良好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根据搅拌步骤执行。第一,搅拌所需时间和搅拌原料,都应该控制在搅拌机额定容量下,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机械搅拌而出现不均匀问题。众所周知,不同的机械它的搅拌容量要求不一样,因此应该根据机械的容量来确定出原料配比,从而更加精准的计算出机器具体的原料投放量以及产出量。该做法更能满足搅拌原则需求。投料的顺序,理当严格控制和遵守。因为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以及生产率,搅拌过程中,需要根据原料加入搅拌筒内的顺序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

3、注重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安装工程质量要求,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保障质量,必须做好相关的拼缝工作,保障严密不能有漏浆问题出现。支撑的稳固性也应该得到保障,在不变形的基础上使用。另外,还应该根据桥梁施工图纸将相关规定标注出来,严格根据图纸进行。另外,模板的接缝应该有漏浆,因此在进行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保持模板面的整洁和湿润,应该有积水问题存在。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使用模板对该平面做好清理工作,使得表面光洁。模板施工安装技术方法:进行安装时,应该明确出安装类型,一般而言施工中会涉及到模板安装。在进行安装之前,应该将中边线留出来,根据两边短的距离,增加适当的模板,将其固定在木框中。另外,柱模板安装应该保持在垂直距离上,当经过检查合格之后再撑牢。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模板安装完成之后,相互间会形成联系,形成一个大整体。在施工过程中,不应该出现倾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障在垂直距离上,使得整体稳定性更强。

4、混凝土运输

众所周知,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搅拌站三台机组同时运行,只会生产出一个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这样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存在任何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强度、不同等级,都会出现浇筑,强度类型不一致情况。第一,第一列车的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应该对混凝土进行质检,工长确认了该混凝土等级强度之后,浇筑部门也确认之后,需要进行签字确认。第二,每个混凝土卸料地方应该安排一位中方工人,该工人的工作重心就是记录混凝土卸料过程,对混凝土运输车进行检查,当确认没有错误之后再进行卸料。第三,同时需要搅拌站还有现场的泵送做好交接工作,尤其是在交接班期间,这样可以避免错误出现,可以更好的保障混凝土运输过程不会出现问题,从而降低混凝土使用错误现象,提升施工质量。

5、应对水泥水化热问题

桥梁浇筑施工对混凝土水化热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当把厚度较大的浇筑块分成几层较薄的浇筑层来进行浇筑的时候,混凝土水化热的最高温升将会减小。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桥梁施工浇筑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的温升,它能够有效减少内外温差,正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那就是浇筑间隔时间。通常情况下各桥段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应该过长,间隔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导致气温变化从而会引起裂缝。距离之间的约束力也将会明显增加。这是我们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非常重要。当前流行的温度控制措施有很多,优化配合比、保温保湿、控制浇筑温度、通水冷却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几种控制方式。优化配合比指的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水化热。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这是控制温度变化的有效措施。浇筑温度是关键性指标,降低石子温度,严格控制入模温度是必要措施。

6、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4)

钢管混凝土填充灌注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压注的方式进行,填充灌注过程中遵循对称、均衡的原则,即以跨中为对称线,两岸同时对称进行填充灌注。上、下游两岸各设置一台HBT60-16-90S混凝土泵,两岸同时往一根弦管内进行泵送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施工。全桥顶升灌注整体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灌注下弦管,第二次灌注上弦管,第三次灌注缀板。每次顶升灌注均连续进行,且上、下游,左、右侧对称泵送顶升。详细泵送顺序如图3所示。考虑本桥矢高较大,顶升高度达26m,每根主弦管备用二级泵送的灌注孔。图3灌注顺序图

2填充工艺

2.1准备工作

完成体系转换。当拱轴线线型调整检查合格后,即可对各个钢管拱肋拼装节段进行体系转换施工。各个钢管拱肋拼装节段体系转换主要包括:

(1)完成各个接头的焊接(从拱顶往拱脚方向对称进行焊接);

(2)完成拱肋接头焊接后,将拱脚弦管与拱脚预埋管焊接,将上、下弦管与预埋管焊牢,使铰接初步固结。

2.2施工阶段

2.2.1下层系杆张拉。钢管拱节段体系转换完成后,完成下层系杆第一次张拉,张拉力由监控单位提供。张拉系杆前,三角区所有横梁预应力和三角区纵向预应力均必须张拉压浆完成。

2.2.2配合比设计。本桥设计要求管内顶升灌注混凝土C50微膨胀混凝土。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如法兰处管径变小、顶升高度较高,距离较长等诸多因素,致使顶升灌注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因此,对顶升灌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即塌落度大(入泵22~26cm)、和易性好、流动性高(扩展度55~65cm)、不泌水、不离析、自密性好;

(2)具有补偿收缩性,微膨胀,水中养护14天的最小限制膨胀率≥2.5×10-4;

(3)初凝时间大于16小时,终凝时间大于18小时;

(4)胶凝材料最少用量不得小于35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0.5。

2.2.3出浆孔、出气孔、灌注孔以及出渣孔的布置:

(1)出浆孔:在每根钢管拱拱顶处开一个Φ125mm的孔,孔周铁板加强处理,并外函一节内径为125mm钢管(壁厚6mm,长150cm),钢管竖直向上,用于排气出浆孔;

(2)出气孔:为了确保压注混凝土流动顺利,方便观察管内混凝土流动进展情况,沿钢管轴线方向的上方每隔15~20m设置一个Φ50mm钢管出气孔。当出气孔冒混凝土时,马上用钢板焊接盖住封闭出气孔,防止出气孔外流混凝土泄压;

(3)灌注孔:下弦管灌注孔设在离拱脚约1.5m处的钢管侧面,以方便接泵管。灌注孔外接一节混凝土输送泵管,输送泵管与钢管焊接固定,同时保证钢管轴线呈30°~50°夹角。上弦管灌注孔设在离拱脚约2.5m处的钢管顶部,同样外接一节混凝土输送泵管,与钢管轴线的焊接固定角度同下弦管。灌注孔与输送泵管管路之间设置安装一个M125截止阀;

(4)临时出渣孔:在拱肋底部设置临时出渣孔,尺寸和结构同排气孔,便于清水和渣物流出。以上开孔,均必须在合拢前开好。

2.2.4焊接质量和钢管拱线形监测。钢管拱钢管混凝土灌注前,必须对钢管拱肋各个拼装节段的焊接接头进行细致检查、检测,确保焊缝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同时对钢管拱高程、轴线进行测量,并记录好数据,作为对拱肋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线形变化的基础数据。

2.3混凝土供应和混凝土输送泵选用

首先,混凝土输送泵的额定泵送能力应不小于灌注速率或实际混凝土供应量的2倍;输送泵的额定压力须满足最大泵送压力,即静压力和泵送压力叠加之和。其次,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高度应大于1.5倍的灌注高度(即拱脚至拱顶的高度)。秋湖里大桥要求输送泵的额定扬程大于60m。根据以上要求,选择HBT60-16-90S(最大理论垂直输送距离270m,最大理论水平输送距离1200)拖式混凝土高压输送泵,分配阀为S形摆管阀,最大理论输出量60m3/h,出口处最大压力为16MPa,电机功率为90kW,4#和5#墩上、下游附近各布置1台HBT60-16-90S输送泵。在钢管拱混凝土灌注前,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联动试车,确保所有拌和输送设备正常运行。

2.4钢管混凝土灌注

2.4.1湿润输送泵管。混凝土输送泵管接通后,先全程泵送通清水,一方面利用清水湿润所有的输送泵管,另一方面检查输送泵管工作是否正常、泵管接头处是否有渗漏的情况。

2.4.2泵送水泥砂浆。混凝土从进料管出来后,在重力作用下填充管口以下的空腔直至淹没进料管口,以后混凝土在泵送压力下向上流动,此时粗骨料先下落,所以泵送混凝土前首先泵送1m3高强度水泥砂浆(即将混凝土配合比中石子扣除),以免粗骨料反弹以及接头处混凝土质量差,同时砂浆还可在泵送过程中起到管壁的作用。混凝土填充灌注接近完成时,利用混凝土将砂浆排除钢管之外。

2.4.3填充灌注混凝土。在开始压注前,将截止阀挡板抽出,在挡板两侧涂满黄油,再将挡板插入阀中但不穿入泵管内,以便压注后挡板能顺利插入混凝土中起到止浆作用。待焊缝冷却后压注少量混凝土通过压注口,继续压注混凝土直至拱顶。水泥砂浆的目的是减小混凝土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压注过程中,根据排气孔观察到的情况随时补浆。压注过程中通过调整控制两岸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速度,确保压注均匀、对称,并通过锤击钢管管壁辨别管内是否空心的方法了解混凝土压注的高度,以此凭据调整混凝土的压注速度,控制两岸混凝土压注进度对称。当混凝土压注至接近拱顶面时,严格控制压注速度,以防止混凝土超过拱顶截面引起钢管拱振动。混凝土到达拱顶时,通过交替泵送两岸混凝土将砂浆从拱顶出浆孔排除,待出浆孔有混凝土溢出后,利用钢筋出浆管内的混凝土,将气体和浮浆排出,直至良好的正常混凝土从出浆管溢出,两岸输送泵停止泵送,稳压2分钟,并关闭压注管处的阀门且不得漏浆,防止混凝土回流。拆除输送泵接头,接通下一根钢管填充灌注的泵管路,开始填充灌注下一根钢管。如此循环。每次一个循环灌注完成时,钢管内混凝土均不得初凝。进行下一次钢管混凝土填充灌注前,对前一次灌注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确保前一次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2.5出浆孔、灌注孔填充灌注后的处理

待钢管混凝土填充灌注完成并混凝土终凝后,割掉灌注用的泵管和出浆管,并用原开孔保留的钢板进行封闭焊接,并在表面进行防腐涂装处理,以防雨水进入。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5)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容易带来质量问题,很大一部分质量隐患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鲜明的滞后性,通常说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大多数时间在在春融期和其后期表现出来,一般这样的情况是很难及时发现并予以排除,质量隐患由于较晚发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所以在高寒地区混凝土施工的着重解决的难点是如何采取强力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受低温天气的影响[2]。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较低,较低的气温直接导致水泥的水化反应较慢,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上升缓慢,一旦早期强度发展过慢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冻害;此外,混凝土较低的拌合温度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低温下外加剂活性下降),从而使得浇筑难度增加,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产生各种感官质量差的问题,如蜂窝、麻面、气泡、露筋等;另外,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拌合往往不均匀,因此混凝土的密实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耐久性较差,如抗渗性、抗冻性等;最后,养护过程中,温度过低时水可能会结冰,体积增加,从而产生内部裂缝。因此,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除了从混凝土质量本身着手,还必须考虑温度的因素,采取一些保温措施,提升环境温度,防止因温度的影响带来工程质量的降低。

2高原高寒地区低温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控制

高寒地区低温下施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MPa;粗细骨料要求清洁、级配良好、质地坚硬,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宜掺入高效减水剂以及矿物掺合料,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及耐久性。高寒地区混凝土的原材料在拌合前宜对其加热,由于水的比热较大且加热起来相对简单,因此优先对水进行加热,水的温度可以根据天气以及粗细骨料和水泥的温度而选择,但是不宜超过60℃,防止水泥发生“假凝”现象,且水和水泥不得直接接触。对于部分严寒地区,当气温较低且加热水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考虑料仓内布设暖气片,外部全部封闭的方式对骨料进行适当的保温,避免冬天温度过低而产生骨料内部结冰的现象。

2.2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水灰比不应高于0.6,当环境较为恶劣时,为保证混凝土耐久性水灰比宜低于0.45,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必要时掺入防冻剂以及引气剂,提升混凝土的抗冻能力。配合比设计时需考虑到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若外界温度低于-15℃,最低强度为4.0N/mm2,外界温度低于-30℃,最低强度为5.0N/mm2。

2.3混凝土拌合

高寒地区低温下拌和混凝土之前,必须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拌合时间应适当提高15-30s。同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考虑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温度的损失。

2.4混凝土运输

要尽量减少混凝土在运输时的倒运次数,要求装载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配置一定的保温措施,搅拌车适宜用在水平运输设备上。拌合设备和运输设备在完成全部的施工任务后,一定要用热水或者蒸汽水将冲洗干净。运输前确保道路通畅,避免堵车,运输设备不吸水、不漏水卸料之前需要再搅拌,运输途中防止出现漏浆和离析等现象。

2.5混凝土浇筑

为使散热更便捷,混凝土的浇筑最适宜采用薄层连续浇筑来增加浇筑间隙方式。在高寒的区域,为了使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密实度更具效力,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但是这个过程必须对大面积的要进行拍打振实,一定去除浮浆,同时还要采用二次抹面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振捣密实之后的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很快丧失,的表面必须及时采用保温被或用聚乙烯高发泡沫板覆上或裹严,同时也要根据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延长拆模,这样混凝土就不会因为受到寒冻破坏的影响而出现温度和干缩裂缝的问题。

2.6养护

高原高寒地区防止和提高混凝土强度力、控制混凝土裂缝、防止混凝土后期受到损害的重要环节是管养护理。不过如果气温在-15℃—-10℃的之间,蓄热法对混凝土养护不再适合的话,就要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况去采取措施。方法如选择搭设暖棚热、电加热或者蒸汽等,覆盖法也可尝试下,所需材料可为草袋、棉被、电热毯、塑料布等。但是覆盖法下必须做好彼此相互的链接和结构物边角的厚度增加工作,还要进行绑扎,防止被风吹散。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改善措施

目前,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房屋及高层建筑发展极为迅速。作为建筑业不可或缺的人造建筑材料,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中,业界对如何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防止沉降、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给予了更多关注。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促进施工企业和高层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问题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准确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使之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流动性能等要求;第二,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时要派专业人员进行配置,并且要严格监控整个配置过程,并且要注意搅拌时间的计算和投放材料的投放顺序;第三,对于泵送混凝土,要注意它的流动性,在流动性达到要求之后可以考虑添加少量的水泥,但要注意对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化热的合理处置。

(二)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问题

混凝土的运输和泵送问题涉及到混凝土的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的选择和规划,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从而最终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科学的运输和泵送就是要尽量减少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的外界干扰,以免降低质量的情况。如果实际运输时间与计算事件有偏差,会导致运输的混凝土达到施工场地后出现凝固、无法卸载的情况,从而阻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所以可以通过桶内搅拌或现场二次搅拌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三)混凝土的浇筑要点

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流动性能的直接影响因素,为此,要注意四点。第一,严格按照混凝土的自然坡度、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逐层全覆盖推移、一次性到顶的方式进行浇筑;第二,为了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要求在浇筑过程中严密控制柱和梁之间的衔接问题;第三,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要求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严禁再添加拌合水;第四,要准确计算和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要求新一层的砼一定要全面覆盖上一层的砼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浇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浇筑的冷凝时间,保证冷凝时间是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之内,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裂缝问题。

(四)混凝土的养护要点

混凝土的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在规定时间内要保证混凝土表面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在混凝土工程完工后进行浇水,并覆盖草帘和塑料薄膜,防止出现冷凝过度引起的裂缝。此外,为了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应力所导致的裂缝,需要进行保温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降温样度控制在施工要求范围内。从浇筑完成之日起进行保温养护,前期保温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15天。

二、提升当前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

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照搬和沿袭、借鉴比重大的情况,不利于应对日益严峻的施工状况。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创新,保证施工的核心技术与时代接轨,强化施工技术的适用性。为此,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建筑领域的高校等等能够强化技术创新的意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第二,要求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有效总结实践当中的技术和经验,并能够在施工实践当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和状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意见,并协助技术创新方案的形成。

(二)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探讨

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交流是把握施工过程当中的重难点、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做好如下三点。第一,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针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难点、重点和要点进行全面分析,以设计和监理机构为技术交流的重点部门,展开详细的交流讨论;第二,要加强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当中相关因素的现场管理,结合施工现场当中的技术、人员、材料、设备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同时还要对施工的进度和品质质量进行实时追踪,有利于凸显技术交流的后期效果。

(三)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的裂缝、沉降等问题都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效果有关系,所以质量控制的要点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有效散失。第一,可以采用优化骨料级配的方式来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以此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第二,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来控制水泥水化反应的热量,防止混凝土内部热量过高;第三,还可以通过减少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通过浇筑层面进行散热、埋设水管形成冷水循环的方式进行降温。此外,还要注意完善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按照相应的规范顺序进行,防治施工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混凝土施工作为影响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提升房屋整体的稳定性、增强建筑强度和安全性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笔者主要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以期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有效控制裂、沉降等问题,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琴芳.高层房屋建筑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资讯,2008(5): 11.

[2]张建军?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 9.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为重中之重,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类土建工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使国家对各类土建工程越来越关注,同时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无论土木工程建设,还是建筑工程建设,都应该对建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细节和要点严格把关,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工程的质量,避免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最主要的方式是对混凝土的选择、材料配比以及搅拌等。首先,选择合适制备混凝土的材料,即:水、砂砾、土石、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材料;然后,将选择的材料根据施工标准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其次,是对混合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制备出材质均匀的混凝土材料。最后,是对制备好的混凝土进行检测,在符合质量规格的基础上,添加生产日期、质量级别以及品种名称等标志。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中的水泥进行稳定和安全性、强度或其他性能等进行重新测评,确保水泥的质量在国家标准质量规范范围之内。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选择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对整个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混凝土进行选用时,需要对同时选择具有降低混凝土绝对升温的水泥、外加剂或掺合料等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水化热,避免出现由于高温引起的裂痕问题的发生。

2.2混凝土材料混合配比

对混凝土进行制备时,一般是将选择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即,首先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实验数据的测试,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安排;然后根据标准实验数据和实际操作中混凝土混合物的性能,进行混合物比例的调配;其次是通过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混合物的配合比。最终设计处的施工强度和技术指标都达到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物配合比时,不能单纯的根据施工经验进行配比,需要严格遵循制备标准。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料时,需要严格避免出现错配或漏配的现象。另外,需要重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加强和易性的改善,减少离析和泌水现象的发生。同时,混凝土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在提混合料搅拌之前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测试,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引起的薄弱环节,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能。

2.3混凝土材料搅拌

对混凝土的搅拌是完全混合配合物的关键步骤,对制备混凝土的过程至关重要。对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需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对配比料进行不同程度的混合和搅拌,即,搅拌机设备需要根据设备中的投料量和投料顺序,进行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另外,在混凝土生产制备过程中,还需要将搅拌机的型号与配料的配合比进行匹配,确保配料的投入量在搅拌机中能够迅速混匀搅拌,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制备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有:控制配料的投入量在规定发内之内;控制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加入量,确保混凝土界面的最佳状态和材料的最优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增强抗压能力。

2.4 混凝土材料的检测

对制备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步骤。根据国家标准对制备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测,并在国家标准规范的范围之内,对混凝土的性能、强度、稳定性等特点进行测试。最终将符合质量规格材料,添加品种名称、生产日期和质量等级等合格标志。

3.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

3.1 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注意事项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首先应该检测浇筑模板的参数设置是否符合规范施工的要求,包含有钢筋放置位置、底板垫层的层数、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等方面的检查,尤其是模板和预埋件表面之间的缝隙衔接程度的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然后,将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进行清洗,将杂物和淤泥等处理干净,清洗过程中须做好排水处理。其次,不同材质的场地采用不同手段清洗,水湿润法洗干燥的非粘性土,水清洗未风化的岩土。另外,将模板的空洞和缝隙堵塞严实,并用清水洗去模板内钢筋和杂物上的油污,注意不能留有积水,确保在合格的条件下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3.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之中,需要严格遵循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首先,需要注意浇筑物体的模板、空洞、支架和钢筋等材料的位置,并在出现位移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解决。然后,采取培训施工技术人员、更新设备和改善施工技术等措施,使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确保在下层混凝土凝结之前进行浇筑。最后,在浇筑之前需要确定施工方案中施工缝隙的预留位置,确保新旧混凝土粘结完好,提高使用期限。

3.3 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后续步骤

对混凝浇筑完成的后续步骤,一般是需要将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机械和人工振捣等的捣实操作,确保浇筑混凝土的结构表面保持平整和混凝土的较大强度。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到模板之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振捣,将混凝土中气泡排除,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的分布整个空间。另外,还需要依据规范的施工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分层下料和振捣,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层振捣,并保证厚度在控制范围之内,这样会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形成一种紧密结合的块体结构。

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近年来,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多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模式。泵送混凝土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而且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建筑工程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中,在进行配比、原材料、振捣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难以达标的现象。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包括:a.墙板混凝土浇捣后,进行带模养护不少于7d;拆模后挂两层麻袋严密覆盖,继续保温,同时洒水养护至 14d;b.顶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待其终凝后,6h 内严禁浇水养护,以免出现起皮、起灰现象;8h- 12h 内(实际时间视终凝情况而定),用薄膜覆盖严密,面层加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养护,保证凝土处在足够湿润状态。待 3d~4d 后,确认混凝土核心温度高峰期过去,再进行正常洒水养护至14d。

5.结束语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混凝土施工中工程质量的提高,我们需要不断增强施工技术、合理掌握施工采取的措施,并在实际的操作施工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然后通过经验总结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初步讨论了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希望能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铁兰芬.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