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发布语文论文

发布语文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1 14:52:36

发布语文论文

发布语文论文篇(1)

【关键词】 布依语泰国语对比;平行语料库;在线双语词典;机器翻译

一、应用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及发展

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学科,旨在描述语言之间的近似与差异。对具体语言和语言结构的对比描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具体语言及其结构特性。应用对比语言学属于对比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目的是将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外语教学、翻译、词典编纂等相关活动中去,为应用服务,并探讨应用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语言对比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这个领域是在近几十年内才真正受到重视,产出大量有益的研究成果。四十年代前受到业内肯定的成果有1892年罗曼语文学家格兰德琴特(CharlesH.Grandgent)出版的《德语和英语的语言》;还有1906年法国语音学家帕西(PaulPassy)的《简论欧洲主要语言的比较语音学》;以及1933年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出版的《英语语调与汉语语调初探》。这个时期的对比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语音对比研究方面,而其他领域鲜有涉足。

我国的对比研究起步与发展有三个阶段。首先的起步阶段是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诂》算起,到四十年代末。在这段时间内,不少研究人员都开展了非常有价值的汉外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第二个阶段集中在1949-1976年这个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对比语言学相关研究走向沉寂,少有成果。第三个阶段是从1977年5月吕叔湘先生发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开始的。对比语言学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王克菲大型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立。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目标,研究范围和新发展进行的探索和研究。二语习得和翻译研究与教学得到长足发展,跨文化交际也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机器翻译和在线词典的出现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由此可见,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研究热点,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应用对比语言学研究,是摆在相关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的重要性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教育、医疗和服务等各个领域,应用对比语言研究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比语言研究不仅是应用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同样也为语言的研究、翻译和教学拓宽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产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这充分说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比语言研究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它必将为应用对比语言研究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有益的成果,并促进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泰语与中国布依语都同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的台语支,泰国人和布依族他们来源于古越人,虽然双方距离遥远,但在经济文化上至今仍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中国布依语现在面临着城镇化和汉语及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布依语及其文化已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信息技术对布依语和泰语进行应用对比研究,不仅会保护布依语及其文化,而且于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双语教学以及翻译研究与实践也都有着重大应用价值。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形式思考

笔者在CNKI上搜索了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后,总结了以下三种可行的也比较有价值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形式。

1、平行语料库建设

在非计算机状态下,语言数据,不仅数据资源少,而且还分散在各种印刷媒体上和非专业化的录像和电影中,这样的数据源对于相关数据需求者来说,使用很不方便,查找,摘抄一个信息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也不容易保管。而有了信息技g的支持,网络上搜寻相关数据,已经是非常方便快捷,也易于储存。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对于数据的初步整理分类都成为了相关数据需求者的难题。而语料库,即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就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语料库可以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对语料库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提取分析。

而双语平行语料库更是语料库突破性的发展,它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可以借此研制翻译统计模型,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系统和各类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能够以此作为翻译记忆库,翻译人员也能从中观察和选取鲜活的语言与翻译实例,与当前单语语料库的建造动辄上亿词的庞大库容相比,这类资源研制的数量要少得多。

平行语料库的研制历史并不长,从世界上第一个初步的平行语料库加拿大议会会议录英法平行语料库(TheCanadianHansardCorpus)建成到目前也只有20年左右。但是因为平行语料库在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双语词典编纂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克姆尼茨英-德翻译语料库(ChemnitzE-GTranslationCorpus)、德-英文学文本平行语料库(GEPCOLT)、英语-挪威语平行语料库(ENPC)、英语-意大利语双向平行语料库(CEXI)、葡-英双向平行语料库(Compara)相继建成。国内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研究中心王克非主持和研制的北外“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语平行语料库,目前容量为3000万字词,并在进一步建设中。

布依语泰国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是布依语泰国语应用对比研究最有价值的呈现形式:第一,促进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建立一个双语平行语料库,不仅能为后续的语言对比研究提供最可靠的数据源,而且其还是应用对比研究最有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实践成果之一。第二,布依语及其文化的最原生态的记录。第三,为双语词典编纂和机器翻译提供可靠数据源。

2、在线双语词典的编纂

双语词典使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机器翻译、交叉语言信息提取等,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双语词典既能够进行语言翻译,还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文化交流。传统双语词典编纂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这种词典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应运而生的,能够满足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但是自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数据信息存储大的在线,查询便捷,成本低的在线词典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宠儿。

建立布依语泰国语在线双语词典主要的问题在于,网络上布依语的语料数据量和泰国语的语料数据量肯定是不能匹配的,布依语作为一种地区性的民族语言,在汉语及其文化的影响下,以及城镇化的发展破坏了原来布依语使用的原生态母语环境,使得布依语的使用人群开始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倾向,年轻人在生活中主要使用汉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际语言。因而在网络上布依语的语料会相对泰国语的语料来说会少很多。所以,研制布依语泰国语在线双语词典可以有两个解决途径。第一,加大网络布依语料的上传。这个可以通过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建立一些布依语汉语双语网页,或者布依语英语双语网页,对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教育风俗等方面进行文章的撰写和配图、配音,相关视频制作等。然后建立一个基于网络语料库的布依语泰国语在线双语词典。第二,可以先建立起布依语泰语双语平行语料库,然后研制一个基于这个平行语料库的布依语泰语在线双语词典,这种在线双语词典会促进布依语网络上语料的增加,当网络中的布依语语料自然累积到足够数量时再建一个基于网络语料库的在线双语词典。

辞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双语词典是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双语词典的出版有助于推广民族语言和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等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3、双语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

自然语言理解,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方法。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做机器翻译系统。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面对海量的语言信息,人工翻译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因此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自然语言翻译的机器翻译技术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翻译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开始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理论探索。随后不久,信息论的先驱、美国科学家W.Weaver和英国工程师A.D.Booth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于1947年论述了基于计算机的语言自动翻译。1949年,W.Weaver发表《翻译备忘录》,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理论。但由于1966年ALPAC委员会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进行调查后,否定了机器翻译的应用价值,机器翻译研究因此长期停滞不前。最近的二十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翻译理论和研究的进步,人们对机器翻译也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机器翻译在此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全自动高质量的机器翻译系统仍未出现,其原因在于语言知识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语言规律的有限性。

尽管如此,相关研究仍然在强烈的需求下应运而生,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对布依语泰语双语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们在发音、词汇、语法甚至文化方面都十分近似,所以,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机器翻译的效果应该会大大胜过以往民族文化不同源,发音,语法文化差异大的两种语言的机器翻译效果。那么双语机器翻译的最有效的应用领域也许会找到答案。

四、结语

布依语是区域性民族语言,目前处于濒危的困境。而与之同源的泰语却在东盟经济圈的建立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中国学习者的青睐。布依语和泰语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本文探究了在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如何在实践中去有价值地描述和呈现这两种语言的相似和差异的三种途径,以期在丰富和发展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同时,能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应有的力量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J].中国外语,2006(6)14-19.

[2] 林雯.对比语言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4(3)83-84.

[3] 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1)60-86.

[4] 伍文义.布依语与泰国语的语音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9(1)164-172.

[5] 龙海燕,蔡吉燕.布依语的使用现状及其结构特征――以贵阳市花溪区养牛村布依语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17.

[6] 何高大,刘凡.信息技术与语言实验室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5)1-5.

[7] 王克非.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制[J].中国外语,2012(6)23-27.

[8] 黄立波,朱志瑜.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现状及展望[J].代外语研究,2013(1)45-49.

[9] 肖忠华,戴光荣.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89-200.

[10] 韩军.基于万维网资源的双语词典的构造和查询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11] 孙娜.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的双语词典出版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4.

[12] 王博.机器翻译系统的自动评价及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3] 关晓薇.基于语义语言的机器翻译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连理工大学,2009.

[14] 郭永辉.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信息工程大学,2006.

发布语文论文篇(2)

[关键词] 雅各布森;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 I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48-2

19世纪末以来,随着文学批评活动的专业化进程,关于“文学之为文学”的特殊性亦即文学性的问题日渐突显,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文学性的定义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众多关于“文学性”的论述中,罗曼・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概念始终别具一格,历久弥新。它究竟有何内涵,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本文试图立足雅各布森不同时期的文本,对其文学性概念内涵、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辨析。

1914年至1915年间,雅各布森发起成立莫斯科语言学小组,该小组与彼得堡小组(1916年更名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一样,致力于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学。这就是1914年到1930年盛行于俄罗斯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即俄国形式主义。随着俄国政治状况的发展,雅各布森于1920年移居捷克,并创立布拉格学派。布拉格期间,雅各布森第一次提出“文学性”概念。到30年代,雅各布森根据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关于语言系统的思想,在语音学研究中,提出结构主义原则,并首先创用“结构主义”这一术语。二战爆发之后,雅各布森流亡美国,相继任教于美国自由高等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高校。

雅各布森既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结构主义的奠基人。雅氏提出的文学性概念既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其布拉格期间结构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历经两种思想阶段,其内涵呈现继承中发展的特点。

一、文学性: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本性:文学性存在于文本形式之中

1921年,雅各布森指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这意味着文学性不是别的,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但这个对象并非作为整体的或个别的文学作品。而且,俄国形式主义者普遍反对将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心理等因素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因为这些都没有触及文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在他们看来,文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拥有主观意志的人或作者。托多罗夫指出,俄国形式主义所接受的一个原则是“把作品作为考虑的中心”,而不是作家的生平、当时的社会内容或作品的内容。雅氏也批评当时的许多文学史家把文学作品当成“文献”,结果使自己的研究滑入了哲学史、文化史等别的学科之中。

虽然文学性无关乎作品内容以及作者,但是其存在于文学文本之中,则是确定无疑的。文学性作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别其他科学的独特性(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但它存在于文本之中。俄国形式主义者既排斥内容研究,也排斥作者研究;他们倾向于文本的形式研究。在雅各布森看来,文本形式研究首要的即是研究其语言形式,因此,文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语言形式自身存在的规律。

(二)科学性:文学性强调文本形式的确定性

之所以强调文本形式研究,乃在于只有对文学作品进行语言学的分析,才能使文学科学达到科学的层次,变得比较可靠和确定,同自然科学一样。传统的内容或作者研究,着眼于文学与世界或人的关系,因而常常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历史内容的变迁、文学研究者立场和角度的改变,文学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极为不同。此外,俄国形式主义者都崇尚文学作品的自足性,反对视文学作品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附庸,拒绝“文学提供认识”的先入之见。

相反,文本形式(主要是语言形式)则是固定的、极少变化的,唯有如此,才容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雅各布森声称,文学科学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使词语从意义中解放出来。文学科学是关于形式的艺术。文学研究者要把握文学科学的本质,只有进行(语言)形式分析,才能达到科学的境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科学主义思潮对于文学研究的巨大影响。

(三)创新性:文本形式不能忽视其历时性特征

如果说以上所述,强调的还是文学文本系列内部的复杂构造规律和形式特征,相当于索绪尔意义上的“语言”,但仅强调文本共时性方面的特征还不够,因为这将忽略演变的问题。雅各布森指出,“纯粹的共时性现在恰恰是一种幻想”,必须承认“每一种体系都必定表现为一种演变”,而且“演变又不可避免地具有系统性”。因此,进而提出,“分析语言和文学的结构规律,必须使我们确定真正形成的、数量有限的结构类型(即在历时性方面确定结构的演变的类型)”。试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例:这三种文学样式都讲格律,但是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其格律的历史演变自不待言,诚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因此,研究文本形式,既要研究文学文本系列共时性方面的规律,也要同历时性的考查结合起来。

雅各布森对文本形式的把握,注重共时和历时研究,而从历时性方面可以见出对于文学性演变概念的重视,也就是对于创新性的重视。这还停留在整体层面,并不意味着雅氏不重视对单个文本(索绪尔意义上的“言语”)的研究。雅氏指出,将语言-言语的范畴运用到文学上并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时,需要同时联系个别的表述(个别文本)和现有的标准整体(文本系列),否则“必然会歪曲审美的价值体系,并且也不可能建立起内在的规律”。在此,也可以看出雅氏对于其俄国形式主义时期思想的修正。

雅各布森在《序言:诗学科学的探索》中提到,俄国形式主义者“毫不犹豫地强调诗歌的语言问题”,因为诗歌话语里“语言结构的规律和语言的创造性,比在日常语言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雅氏也肯定了诗歌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创造”之义,并肯定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对于“诗歌语言的明显的创造性”的探索。雅氏还认为,讨论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要重视其创新的分析方法,而非运动宣言中的华丽辞藻。

二、文学性:诗

(一)诗: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突显

以上所述已然可见雅各布森文学性概念的结构主义特征,同俄国形式主义时期的思想已经有很大区别。如果说什克洛夫斯基是从文学创作方法角度来谈论文学性,雅氏则依然是从语言学角度来探讨文学性。

在雅各布森看来,文学性存在于文本语言形式之中。雅氏认为,诗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突显,亦即“诗的功能在于指出符号和指称不能合一”;进言之,文学作品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语料的形式显现,文学语言常常是这样一种语言――它并不遵从言语的交际需要,而更多打破语言能指与所指的界限,指向言语自身。雅各布森认为,“诗学研究语言结构问题,正如对绘画的分析关涉形象结构问题。”语言学作为语言的整体科学,诗歌语言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语言必须在它的全部功能中来考察。在讨论诗的功能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它在语言的其他功能中的地位。”雅氏认为,只有言语突出地指向自身时,其诗才突显出来。而这一诗正是诗歌或文学语言的本质特性。

(二)对等原则:文学语言存在对等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视为独立自在的世界,封闭了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因此语言构造机制的动力将成为问题,这也适用诗的语言。诗的语言的发生既然不依赖外在世界的提示,那么其自身形式突显的动力何在?

雅各布森在研究失语症中发现,失语症患者要么是负责选择和替换的官能出了毛病,要么就是组合和结构上下文的能力受到了破坏。前者取消了语言的相似性关系;后者消除了毗连性的关系。而语义的发展或者通过相似性关系或者通过毗连性关系来实现。在失语症患者身上,这两种过程非此即彼地受到抑制,甚至完全停滞;而在正常人身上,则始终发挥作用,且往往是一方取得对另一方的优势。雅氏还指出,相似性关系和毗连性关系体现在语义上,也体现在语法结构上,而特定个人则是从语义和结构上运用相似性关系和毗连性关系,从而显示出个人风格、趣味和语言偏好的。

在诗的语言中,相似性关系体现为隐喻,毗连性关系体现为换喻。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注重情节叙述、环境描写,通过换喻或提喻(借代)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指向环境;而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一般很少描写事物的具体特征,将意义隐含在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因此,隐喻手法占支配作用的作品,文学性最强。

雅各布森指出:“诗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投射到组合轴。”所谓选择轴,是指诗句中某个词的位置上可存在众多能与之替换的词语,这是语言纵向的一种对等关系;所谓组合轴,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诗句在这种横向的组合中也会出现对等的(相似的或相反的、同义的或反义的)词语。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中的对仗是非常明显的例子。

三、结语:文学性

总而言之,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概念,从整体层面而言,即文学文本系列共时性的结构规律及其历时性演变规律;从个体层面而言,即单个文本语言自身的创造性的诗。

参考文献:

[1]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张德兴.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6]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7]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发布语文论文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作业布置;情境性;交互性;个别性

课堂教学是目前英语教学采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而英语作业是巩固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并且重要的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自然成为了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英语作业布置,已不再打着过去喊得响亮的“题海”和“苦练”口号,而是包含着一系列新的特色与要求。在学习生活网络化的今天,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而更好地为大学英语作业布置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必须迎面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主动实现知识获得(建构)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符码诸如Multimedia(多媒体),Internet(互联网)等等得到自我化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已经成了包括英语作业布置在内的现代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石。21世纪的大学英语作业布置,只有实现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1.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作业布置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认为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后来经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stsky,1964)、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奥苏贝尔(Ausubel,1969)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ner,1970)的进一步完善,建构主义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扩充。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理论风行全球,兴起了一场学界的教育革命。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亦得到了我国学者的重视。因为该理论所突出的互动特性,不少学者结合信息化的世界趋势都认为其在多媒体和网络实用价值很大,如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2001)、王湘玲和宁春岩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2002)及《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2003)、周瑞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机助英语教学研究》(2004)、蔡向凡《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2005)、郑福贤《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新途径探索》(2006)、赵巧红《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文化教学探析》(2007)、郭志宏《高等师范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2007)等等分别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极其有益的探索。

上述学者的研究都在不同角度指向一个共通之处,即建构主义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建构主义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依一定的情境去进行相关的意义构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学习的环境,则涵盖有“情境”、“信息库”、“写作”、“会话”、“管理者”五大要素。具体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功能。所以,鉴于英语作业在英语教学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和批改作业方法的革新就显得尤为必要。

1.1 建构主义在英语作业布置中的运用

传统英语教学下的英语布置尽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缺陷,集中表现为作业量的繁冗与重复;欠缺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综合考察;仅仅依赖词汇量的增加;专注于学生应付各种考试水平的提高;过多重视知识的“拷贝”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等等。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相关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有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全面发展。随着英语网络教育逐渐兴起并给中国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使得我们能更容易在现代英语教学新需要的大背景下,结合网络超越时空实现和宏观资源共享这两个最突出的特点而做出新的作业布置变革,实现英语教学模式在传统与现代的并轨中不相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1.1.1对传统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完善

1)作业布置的时效性与开放性。意义建构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者需要对教师的信息输入做出能动地反馈——在积极主动地建构活动中,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输入”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效率。从已往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是在快下课时才突然想起要布置一下作业,有的似乎就忽视了温固而知新的必要性,甚至一学期下来老师都未曾布置作业,即使有就1-2次,学生上完课不知道要做什么,自然课堂知识得不到巩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联系课堂,布置好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对所布置的作业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认真、及时。每道题根据要求,不仅有对错的评判,还应适当加些批注(批语)。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不同层次,设计分层作业,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等。

3)作业布置的全面、综合与可协调性。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创建真实而全面的情境。传统在作业形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既有书面的,又有口头的;不仅有写作和阅读题,还应有听力和口语题;甚至可以是科学观察和社会调查方面的。总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情况,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作业不仅只是写在作业本上的,更多的是思考和实践的。所以教师要控制书面作业的数量让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外和实践上的任务,以逐步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作业布置的互动性与监督性:建构主义认为,交互性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对于老师来说,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评讲、纠正,也可以布置平行作业给予补救。对于个别问题提倡面批、个别辅导;带有普遍性,较重要的错误,老师要在课堂上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避免其他学生今后犯同样的错误。在保证作业质量上,英语教师的监督是最有效的媒介。师生之间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在课代表的协助下,教师要定期检查和抽查作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制度。

1.1.2对网络作业布置模式的充分利用

1)传统作业与网络作业布置的结合。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认为,英语学习绝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孤立的学习,更应当超越语言,如对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历史、社会、宗教等等知识的探究。而许多学生一心读书,却无暇顾及其他知识的摄入,因此他们对于英语国家丰富的人文风景知之甚少。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在传统课堂上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上的作业,来弥补传统课堂作业教学的不足。在课文讲解前,可以跟学生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背景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英文背景资料。对于英语底子较差的学生,允许他们的作业中含有一部分汉语内容。鉴于网络上的信息过于广泛,也可指定查找内容和相关网站。事实表明,这种作业布置形式与传统作业的布置情况相比,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上网的需求;另一方面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从网上掌握了解知识的习惯。它能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时进行良好的自我监测和自我提高。这正是建构主义一贯提倡的教师需要履行好的“引导者”角色。

2)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由于课前已经布置了作业,因此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可采用互动讲解形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尚不能达到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巩固课前作业的效果。传统课堂的背景知识是由教师单向输入(teacher-centered)来完成的。而在这次的互动式课堂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student-centered),他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英文资料中学生们认为理解有困难的一些知识点,老师可用浅显易懂的知识(英语)作了适当的解释。当然,这种方法,老师要恰当安排好时间,不要让学生的表演影响课文主要内容的讲解。但通过这一手段,发掘了学生自学、自查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也参与得更加热烈了,将网络带入了学生的学习当中并使它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帮手。而且,如英语课中,教师将压缩生词、短语、语言点、句型及课后练习讲解的课时用在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展学生的视野上,还是值得的。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学使用的传统模式对大班课的要求比较低,传统模式的特点是:生词、短语、例句、句子、练习。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对于课文的背景知识老师不作要求,学生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因此,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确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们的热情。

3)学生提交作业的形式和时间灵活。传统的手抄资料或打印资料的作业提交方式费时、费纸张,存在一系列的不方便。但在网络作业模式下,学生可以以发送电子邮件等电子方式提交作业。不过要注意避免学生养成作业敷衍交差的陋习,譬如网上粘贴,转载等,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作业内容的独特性进行控制来把握。此外,学生提交电子作业的时间非常灵活,只要做好了作业,即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随时上缴。这将极大的方便学生和老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与老师交流一些不适宜让其他学生知道的问题,以次进一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它能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单向度到多向度,从个人到写作,从而不论对于英语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或者较好的学生来说,都能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热情,加强英语教学的效果。

2.实施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作业布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种新的作业布置模式尝试中,教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首先,教师初步体验了新的讲授观。即教师的讲授不能仅仅注重单纯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更多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也初步体会了新的学习观,即一种分享式的学习模式。这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初步接触了新的课程观,即由过去以课堂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的经验为主,以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等为辅的课程观,转变为一种包括其它类型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和反馈以及课程体系的调整等方面在内的课程观。总的来说,这种英语作业布置形式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能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绝不仅仅是对语言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因素的深入了解,并通过这种了解增强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不过,做为一种逐渐兴起的作业布置模式,它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显现的不足之处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

1)在硬件上,我校宿舍及校园内没有足够的网络硬件设施,学生不得不去校外的营业性网吧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学生的安全隐患又成了另一个问题。因而,在现阶段,出于对学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布置作业不宜太多。

2)在软件上,对于电脑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多鼓励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不过,总的来说,这种新的作业形式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能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绝不仅仅是对语言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因素的深入了解,并通过这种了解增强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电脑技术,以便高标准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使命。

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新作业布置亦需要摆脱过分依赖电脑技术的问题。网络作业布置模式与传统作业中考试这一关的结合需要适度把握。教师可以安排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期中考试,月考等)来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并检测课堂教学成果。但是考试的次数不易过多,否则会加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除此之外,在新作业布置的模式下仍需要结合传统作业互动中运用较多的情感的因素,避免高科技基础下的作业“硬着陆”即以机械的英语课件作业内容代替传统的教师口头布置作业,更应避免师生关系在新技术变革条件下发生不恰当的位移等不良后果。

3.结论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将会给大学的英语作业布置带来新的契机。它改变着传统大学英语的作业布置。事实已经证明并将会一直证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作业的布置模式,尽管面临一些在逐步完善中的稍显不足之处,然而它在提成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等方面,将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积极而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 .比较教育研究,2001(08)

[2]王湘玲和宁春岩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02,(03)

[3]王湘玲和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6)

[4]周瑞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机助英语教学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5]蔡向凡 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1)

[6]郑福贤 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新途径探索[J] .长春大学学报,2006,(02)

[7]赵巧红.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文化教学探析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发布语文论文篇(4)

一、精心合理设计理论型作业

理论型作业,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针对当天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设计布置合理的作业,包括单词拼写,选词填空。句型仿写,翻译句子。单改错,短文改错,缩写短文,短文赏析,写日记,写心得体会等。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布置作业时分层次设计。由易到难,由基础题到扩展题再到提高题。也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某些方面的误区设计作业,以求查漏补缺,扫除一知半解。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导向性,要把握好尺度。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想学好它,要求学生,不但会说、会写,还要会做题,这就势必加大了平时的笔头练习。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不是题目越多越好,也不是题型越难越怪越好。繁而杂的作业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再加上题目偏难偏怪,做一道题就要花费很长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会惧怕写作业,甚至不交作业,那么我们布置作业会事与愿违。那是不是就不要布置这样的作业了呢,也不是。要想增强学生做提高题的能力,可在课堂上先通过讲解,引导其发展扩散性思维,然后再布置此类作业,这样的话才能避免在布置作业中出现的弊端。作业量太小当然也不行,不能达到练习和巩固的目的。布置作业关键要讲究作业的质量、作业的导向性,也就是说作业必须起到强化学生。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功能。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趣味性,选择贴近生活,富有较强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把课堂和课本中学到的英语真正和生活结合起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上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正确引导开展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使教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实践型作业和理论型作业相辅相成。理论型作业为实践型提供了基础,实践型作业为理论型作业提供了展示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型作业将改变以往单纯的作业模式,学生不在只是一味地作听力练习,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参加每学期一次的演讲比赛了,它的内容比较个性化、生活化、社会化,形式强调开放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手段则丰富多样,例如,英语接龙,英语歌唱比赛,制作英语报、英语广告、英语网站,演讲,辩论,编演英语短剧,开展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等。这样,相比之下,实践性作业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技能完成一些任务。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发布语文论文篇(5)

关键词:贝克;布鲁斯;本土理论

abstract: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s dual consciousness (two kind of races and two cultural statuses) have caused the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writer’s dual sounds and critic’s complex theory. contemporary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critic houston · a · baker (houston a.baker.jr) from “artistic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of art) angle embarking, based on to the non-lineag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text’s words and the cultural relations’ of inspection and the research, organically unifies the text internal constitution with the external factor or the text automatic rhythmicity and the heteronomy, established the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baker’s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basic meaning, the culture philosophic thinking and the text explanation esthetic dimension emphatically.

key word: baker; bruce; native place theory

贝克把黑人文本置于黑人文化的传统之中,置于黑人日常生活的体验之中加以考察。将黑人文学文本重新加以语境化,从黑人的话语实践中透视出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贝克十分关注黑人的生活体验和话语表达方式,关注黑人日常生活中的表意特征。他把黑人音乐,尤其是布鲁斯音乐,视为黑人本土话语的最典型特征,视为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因此,布鲁斯本土语言研究也就成为贝克文学理论体系的切入点或出发点。

布鲁斯作为爵士乐的一种,最早来自棉花田间的农夫和火车工人之中,由黑人的劳动号子与早期宗教的和世俗的音乐相互影响而形成。后来为了谋生,歌手们弹吉他和拉手风琴到处乞讨、演唱,逐步向外传播开来。如布鲁斯的歌手通常站在以铁路的交叉口为象征的背景下演唱。歌词也非常富有隐喻性。如《交叉口的布鲁斯》:“站在叉道口,挥旗让火车走/无人知道我,都从我身边过”[1](p1)。交叉路口的十字标牌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选择的多向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布鲁斯中的“铁路”常常被视为经济发展和审美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是有意味的象征符号。这种喻意的可能性来源于火车头的驶动性或推动力,因为它预示着无限的运动性与自由性。布鲁斯音乐人在音乐中转换或再生产这种能量的原始动力。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布鲁斯作为一种“民族记忆”音乐在美国开始流行。贝克说:“美国的金融者不仅仅知道铁路有其商业可能性,而且也是黑人音乐的来源之处”[2](p2)。

布鲁斯融合了黑人劳动的歌声、教堂的唱词以及民间的幽默和智慧。布鲁斯抒情歌曲体现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一种亚文化的追求、理想与忧虑。布鲁斯既是音乐,又是语言,它渗透了黑人的内心体验和潜意识,如压抑、痛苦与虚幻、遐想等。布鲁斯极富抒情性、虚拟性、象征性、寓意性、神秘性、互动性和哲理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或审美价值。同时,布鲁斯也象征着非裔美国黑人民族感的认同。布鲁斯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显现了在主流文化中边缘文化的生存状态。贝克说:

非裔美国黑人文化是复杂的、扭曲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基质的布鲁斯隐喻表达。基质就是孕育处,网状体,一种化石,一种深藏宝石的洞痕,一种合金中的要质,一种可以重新复制或录制的碟盘。基质是永不停息的输出点与输入点,是生产过程中永恒存在的推动力的交织点。非裔美国黑人的布鲁斯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网状体,是一种多重复合体。通过这种复合体。我们可以发现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文化的重要特征[3](p3)。

布鲁斯音乐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它自身音乐的自律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他律性;既有音乐的独特性,又有音乐的互文性。从布鲁斯的形成与发展的情形来看,它与文学的本质特征有着共通性。贝克认为文学和布鲁斯音乐一样,都富有隐喻性、虚拟性、神秘性、审美性等主要特征。同时,文学也和布鲁斯音乐一样,只有通过发现与黑人生活复杂性一致的手法才可以扑捉到黑人生活的真谛。拉尔夫·艾里森也认为布鲁斯最能表达黑人经验和黑人视野的复杂性。他把布鲁斯音乐的特点融入到他小说的结构和内容之中。鲍德温运用黑人土语和布鲁斯艺术创作了《索尼的布鲁斯》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讲话》等一系列作品。在鲍德温的作品中,布鲁斯体现了黑人民族的痛苦和历史,布鲁斯使人们获得了启示,使人们认识了自我。

贝克把布鲁斯作为非裔美国黑人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言说,从而提出黑人文本解读的阐释范式和典律。贝克说,他所使用的布鲁斯具有多重意义,每一种隐喻都包容了美国黑人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布鲁斯的诞生标志着美国本土文化的王国里出现了一种具有更强烈的震憾力的音乐,因为布鲁斯表现了黑人精神上与话语权力上的压抑。布鲁斯音乐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应对策略。概而言之,布鲁斯是一种文化存在,体现了非裔美国黑人语言的本土特色、审美特色和意识形态的存在。布鲁斯代表了一种社会的存在,体现了黑人民族的存在。可以说,布鲁斯成了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文化的代名词。

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批评理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体现了他对本土文学的文化哲学反思以及西方当代文论家对他的影响。1980年在《历程的回顾:黑人文学与批评的问题》中,贝克认为“说话的主体”(speaking subject)创造了当代评论者阐释话语或符码。但在他现在的研究中,他发现是语言(或符码)在“说”主体("speaking”the subject),主体被“非中心化了”。他说: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探寻非裔美国黑人文学(和文化)独特的东西,我确信在独特的主体性中发现了这种特殊性。但是经济基础的客观性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改变了我的观点。我也确信象征理论和独具特色的象征人类学的思想提供了理解非裔美国黑人表意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发现象征的对应物——实际的或物质的缘由,对于理解非裔美国黑人话语是很有必要的。……从主体中心到主体去中心,从绝对的象征性到更具有包客性的表意观点的转变,是由方言本土理论的激剧力量使然。研究这种思想的途径来源于对弗·詹姆逊、海登·怀特与谢尔·萨林斯和其他人的著作的尝试性阅读,因为我从这些学者的观察中获得了不少收益[2](p109)。

贝克认为,方言是一个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所特有的一种艺术。美国奴隶制的物质条件和非裔美国黑人布鲁士音乐的表意特征的结合,作为一个先在基质,在美国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本土的创造力。对经济基础和本土方言的关注,产生了象征型人类学与分析型策略之间的一种张力,弗·詹姆逊称之谓“形式的意识形态”或“作为社会象征的叙事”。詹姆逊关于历史的非文本性的观点表明,社会或“环境”是一种先在的历史或意识形态的“潜文本”。这一“现实”不是外在于文学文本,也不是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而是包含在文本之中,成为文本自身固定的或内在的潜文本。社会往往以“潜文本”的方式存在于作品之中。他以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为例阐释这一观点,符号方阵所建构的意识形态的封闭和所表达的二元对立的运作本身正体现了社会矛盾的表征性投射。因此,外部现实与文本合二为一,社会矛盾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存在或以话语的形式存在,而终极的社会始终是缺席的。

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打通了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的界线,并使“文学的历史叙述”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样,历史话语所禀有的那种“诗性”品质,“以其具有文化意义的形式现实化为一类特定的写作,正是这一类特定的写作,正是这一事实允许我们去思考文学理论和历史编纂(historio-graphy)的理论及实践两方面的关系”[3](p43-44)。贝克说,把詹姆逊和怀特的理论引入非裔美国黑人叙事文本的分析,获得了非裔美国黑人话语中的“潜文本”或“潜文化”,这在以前从未得到有效的关注。

贝克在《美国文学史的重新建构》一文中指出:福科的理论对于美国文学的研究是十分有效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福科的知识考古学认为,知识存在于话语形式之中。人们可以在这种形式本身中追寻其形式的系谱和发现其形式的规则。”[1](p17)福柯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权力和压抑的根源,“历史”是经过运作活动之后的产物,其中渗透着权力和经济的力量,历史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一种幻想,真正存在的只是断断续续的话语区域。任何史学家的批判任务就是让那些被压迫的异己因素诉说自己的历史。通过福柯,历史又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文学和文化批评的议事日程里,它使人们能够更直接探讨权力、控制、社会压迫和社会歧视之类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使人们能够更直接地从历史的残酷的、血腥的对抗与斗争中去把握文化。不仅如此,福柯的系谱学所表现的对必然性的否定和对生活中偶然性的揭示也为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开辟了通道。贝克认为,由于美国黑人文本产生于一个长期的土语发源地,而此发源地扎根于奴隶贩运和奴隶制经济的历史现实之中,所以黑人的布鲁斯是被压迫文化的产物,它象征着一种范例的“话语”。布鲁斯是劳动乐曲、团体俗歌(group secular songs)、田间的劳动号子、宗教和声(sacred harmonies)、谚语式的格言、民间哲学、政治批判、下流幽默、哀歌挽唱等许多成分的综合,布鲁斯标志着语言与经济制度、政治等级制度、神学、以及美国黑人生活其它各个方面的交叉。对于压抑其受害者声音的主流文化的语言,布鲁斯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反应的源泉。布鲁斯呈现的是另一种不同于主流话语的历史文化,它是非裔美国黑人真正的历史文化。它内含了文化支配性权力问题。因而对这种隐含的意识形态是需要作语境化的分析和解剖的。而对这种内化的文化支配权力的解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托边缘种族的文化传统,依据自己的文本特点将其言说方式予以系统化,以形成对这一文本行之有效的批评模式。

当今,非裔美国黑人文本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依据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象布鲁斯一样以虚幻和隐喻的形式所构成的。正如亨利·路易斯·盖茨所说:

美国黑人传统自起始阶段起就是比喻性

的,否则它如何得以生存至今呢?……黑人一开始就是比喻大师:说一件事而意指另一件事,这是在西方文化压抑中求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4](p21)。

贝克曾以邓巴(paul laurence dunbar)的《诸神的游戏》(the sport of gods)为例,详尽分析了美国黑人小说的虚构话语及其超越传统方式的意义。贝克说:

邓巴的文本力求避免对传统叙述模式的简单重复。所以,我们可以说,它表明了在早期的小说中就存着一种颠覆性的意图。它所要颠覆的叙述模式就是所谓的“种植园传统”……他的小说暗含了一种非传统的虚构……尽管邓巴创作《诸神的游戏》的自由度仍在“丈学惯例”的传统之内,然而他的小说的丰富内含则表明,必须超越历史—社会批评传统加以阐释的模式。[1](p137-138)

对这样一种虚幻的小说,显然需要采取相应的解读模式。而且这一解读模式也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它既可以超越文学体制或惯例所特有的限制,又可以为理论的生成提供选择。贝克认为:

今天的批评家犹如邓巴本人一样,他们必然受制于体制化的话语世界,但是却可以自由表述以前‘难以想象’的意义。这一思辨的自由表明了一种’无限制’的神话的自由,这也是成功地达到理想形式的重要途径[1](p138)。

黑人美学(american aeathetics)、种族一体化主义(integratism)和重建主义(reconstructionism)等黑人文学批评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黑人的真实的艺术的发展的批评。所以他提出了对黑人文本要进行“重新评定”(reassessment)和“症侯性解读”(symptomatic reading)的观点。所谓“症状性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针对传统的批评话语在小说阐释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式解读;其二是依据小说编码和叙述模式所揭示的“症状”来进行解读。贝克说:

一旦“症状性解读”揭示了传统评价话语的问题,人们又如何制订一种强有力的重新评价的方式呢?我的答案是,人们可以采用一种表意的方式,其内含异常独特,依此来打破那些熟悉的概念形成方式[1](p144)。

“重新评价”意味着一种价值决定因素的转变,它引起了人们对熟

那么,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逸。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而恒星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

根据科学家的猜想,黑洞很可能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黑洞”有无比强大的吸引力,把任何通过的物质吸收进去,这些物质似乎就再也不能逃出,在“黑洞”中心的“神秘体”(singularity)内一切物质的体积都被减少到趋于零的程度。“黑洞”没有光,没有空间和时间,但物质是存在的,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神秘的天体。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人们可以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

贝克把黑人文本比喻为“黑洞”,提出了“黑洞”隐喻说(black hole as trope),把美国黑人文本重新加以语境化,形成了阐释美国黑人文本意义与艺术价值的基本范式:

1.文本的凝缩性 以“黑洞”隐喻说来读解理查德·赖特的《黑孩子》,人们首先会发现赖特不太关心小说的“真实性价值”和情节与故事,他所追求的是体现视角和心智的内化了的布鲁斯话语结构。这些话语结构提供了一种与那“不在场”的最为重要的东西具有同等价值的东西,即话语的差异性或延异。话语是中介,“是一种表现不同体验的有意义结构的必要因素”[1](p146),而话语创造“视角和心智是写作的最基本的功能”[1](p146)。在《黑孩子》中,作者用内省的语言符号所描述的黑人的生活体验就像“黑洞”一样被浓缩到了难以想象的那一“点”。例如母亲的痛苦体验在小说中是一种不在场的或缺席的在场,作者把黑人的布鲁斯生活体验或欲望的痛苦渗透到一种意象之中:“一天晚上,母亲把我叫到床前,告诉我她无法忍受那种痛苦了,她想死。我握着她的手,求她保持平静。那天晚上我对母亲的反应停止了,我的感觉冻结了”[5](p11)。这里的“冻结”浓缩和内化了母亲所有的痛苦:“疼痛”、“贫穷”、“饥饿”、“迁徙”、“奴役”、“压迫”、“怨艾”、“恐惧”、“无意义”、“无地位”、“绝望”等。这里,“黑洞”隐喻说与弗洛伊德、雅各布森和拉康所说的隐喻过程有些类似,即数种潜在含义集中到一个意象上的显示,或将所有刺激来源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整体,也就是一种原初精神过程的高度凝缩。

2.“黑洞”仪式 “黑洞”隐含着非裔美国黑人的地下或边缘生活的复杂体验,一种亚文化的积淀。贝克认为,在黑人的文本中,存在着一种叙事仪式,正如比利时人类学家阿诺德·凡·格纳普(arnold van gennep)所说,任何一个人从一种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进入到另一种社会,都意味着一个非常激烈的转换时刻,这需要打破文化的稳定性,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仪式来实现。比如非洲西部的“割礼”就是使男性真正成为男子汉的一种仪式活动,使个人能顺利地从一种社会地位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地位。处于白人社会压抑下的黑人,常常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到焦虑,这种焦虑隐含着黑人在双重文化背景下探寻完整自我的心路历程。贝克把黑人的文本通常用来叙述黑人这种焦虑过程或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的结构形式称为“‘黑洞’仪式”(rites of the black hole)。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仪式程序:

第一种“黑洞”仪式指黑人从白人的支配社会中的隐退。美国黑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焦虑往往产生于他们对自己在他性的主流文化中的“零意象”(zero image)的认同。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白人的意识结构中处于一种异类的、消逝的或底层的状态,便开始寻找一个隐退的处所,而那里往往就像一个没有光亮的“黑洞”。如艾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写道:“我想找到一个常用的梯子从上面的洞口爬出去,可是没有。我得有点光……于是,我开始找纸来做一个火把……”[6](p448)黑人的这种隐退实际上是一种灾难性的,它并不是黑人真正的解救策略。

第二种“黑洞”仪式指黑人经历的一种无身份、无地位、无时间和空间的边缘状态,一种非此非彼的不定状态。通过这种仪式,借助先辈人的智慧,他们隐约地意识到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地位,从而激活了他们心中的新的欲望,他们力求通过改写历史来否定白人的主流话语。但是,在此阶段,他们仍然还是感到像“黑洞”的物体一样无法从里面真正地逃脱出来。这一仪式往往是从第一种仪式到第三种仪式的过渡阶段。

第三种仪式,或最后一种仪式是公众仪式或重新聚合仪式。根据前期的地下黑洞的边缘仪式中的痛苦体验,黑人似乎觉得不可能逆回到他们所来自的原始地——白人区,因为他们已被切断了与社会的连接线。然而,在这“黑洞”的中心,留下了他们表述内心体验的布鲁斯话语——一种取代主流话语的言说符码,积淀了他们的欲望、企盼和失望。

从天体学的观点来看,“黑洞”之外还存在着比银河系还大好几倍的恒星类,它们能发射出比亿万个恒星所发的光还要强的光能,虽然有一部分光落入黑洞消失,可另一部分会折射到地球,人们可以观察到黑洞正面和背面的星空。实际上“黑洞”是隐形的。“黑洞”的内部与外部、中心与边缘的运动是异常复杂的。由此可见,“黑洞”的内部运动象征着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悟和欲望的冲动,“黑洞”的强引力可以把旧的物质变成新的物质,这象征着黑人在压抑的氛围中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出路。“黑洞”的外部世界象征着黑人所希翼的具有完整性人格的、和谐统一的理想世界

悉的对象和事件的描述方式的重新审视,使人们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流行的狭隘的评价方式进行解构,根据“布鲁斯”式的语言编码特点,探索黑人文本中的话语与文化存在的关系,研究黑人作家的表意特征和审美特质。因此,贝克把物理上的”黑洞”引进了黑人文本的重新评价。他说:“对‘黑洞’的思考就是要理解作为重新评价的媒介的这种向性思维是如何作用于意念中客观存在的重新组合的。”[1](p144) 。第三种“黑洞”叙事仪式就是指黑人对自我的完整性与和谐统一的社会群体的一种追寻体验。在这种虚幻的理想世界中,黑人渴望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但最终遭遇的往往只是失望。如查里德·赖特的《土生子》就是由《恐惧》、《逃亡》和《命运》三卷本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黑人神话。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也是描写一个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从南到北求生存,寻自我,但又无法找到自己的社会身份,最后躲进一个地下煤库。他在痛苦和愤恨中反复思忖,终于悟出了他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或无形的人。社会的本质不允许他知道自己是谁。他时常怀疑他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所以他在地下室里打开了1369个灯,把自己的住处照得通明,以证实他不仅是可见的,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在地下蛰伏,“蛰伏是为公开活动作秘密准备”,“因为,即使一个看不见的人也可以在社会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6](p544-555)他在地下室听着布鲁斯音乐,就像布鲁斯的演唱者一样,叙述过去的失败、痛苦和忧伤。小说的作者艾里森用象征和隐喻的形式表现了美国黑人的复杂心理。

3.神话渗透 贝克认为,美国黑人小说像“黑洞”一样最富有隐喻性和神秘性。黑人小说往往借用神话的诗性思维来增强文本的神秘感。邓巴的小说《诸神的游戏》是一本神秘的小说,一本最好的布鲁斯书。对邓巴的小说的神话与虚构话语的阐释有助于认识布鲁斯小说成就的意义。贝克说,不能把神话和仪式仅仅当作某种世俗行为模式,也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某种警世故事,而应该体味神话高深的神秘性。神话是渗透而不是侵越世俗社会的标准。神话是人类想象的一种审美创造。神话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文化象征形态,这既是对人类从诞生到死亡,从顶峰到深渊的一种想象的概述,也是对所有可以想象的事物的一种形象概述。神话赋予作者以特权,赋予作者以无限的表现自由和象征自由。对于处于边缘文化状态下的黑人作家,更是一种创造自己神话以反叛主流话语传统的一种有效手段。贝克特别强调神话的神性思维,而并不在乎文本中有几个故事是神话。《诸神的游戏》描写了人只不过是上帝主宰的荒诞世界中的一个玩具。神的“意志”(will)力量永远比人的力量强。神的“意志”只存在于神话之中,但影射着黑人在现实中所处的被支配地位。另外,说上帝永远是正确的,暗示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往往会出现差错,人永远无法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由于神话实际上是语言的某种基本缺陷或某种固有弱点的产物,所以语言的所指本质上是模糊的。而正是在这种模糊中,在语言的这种”同源形似”的现象之中,存在着神话的根源。神话是语言投射在思维上的阴影。神话的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幻想的世界。语言和神话的理智连结点就是隐喻。人们时而又在神话想象中寻找隐喻的真正源泉,有时它直接就被认作是语言,语言以其原本就是隐喻的本性产生神话,并且是神话的永恒源泉。如托尼·莫里森在《宠儿》的开头中就是运用隐喻性的语言创造了生动的黑人神话:

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镜子一照就碎(那是让巴格勒逃绝的信号);蛋糕里出现了两个小手印(这个则马上把霍华德逼出了家门)。两个男孩谁也没等往下看:又有一锅鹰嘴豆堆在地板上冒烟儿......[7](p1)。

在这里,亲情召唤灵魂转世的神话潜藏在可见的话语符号中。美狄亚式的母亲塞丝为了不让宠儿重新沦为奴隶,制造了怵目惊心的杀婴事件。她在寻找黑人的自我界线时,又毁灭了自我的界线,侵犯了另一个自我的生存权力。以上的神秘意象,就是死去婴儿灵魂的报复。这一神话表达了黑人痛苦而又含混的内心世界。当代许多美国黑人作家跟莫里森一样,吸取非洲的神话、传说、智慧用语,极力模仿隐喻神秘的语言表述方式,创造了奇幻的现实主义小说。他们在叙事语言中留下了许多意扰未尽的空白或缺场,既富有神话的隐喻性和神秘性,又具有布鲁斯音乐的那种省略和开放的性质,从而激发人们自由的情感反应和无限的遐想,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布鲁斯本土理论主张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文本阐释。它把主流批评话语与黑人文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与传统性、差异性与多样性、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它是当代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换代与转型的重要标志。贝克吸收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赋予本土文学批评以新的资源价值。他的批评理论超越了非裔美国黑人文学批评史上如尼尔的神话批评,富勒的社会批评、亨德森的历史美学、盖尔的道德批评,琼斯的现象学和文化批评的局限,逐步走向一种适应非裔美国黑人文本的整体性的文化批评。尽管如此,布鲁斯本土理论毕竟还只是正在途中的一种理论。

【参考文献】

[1] houston a.baker.jr.,blues,ideology,and afro american literature:a vernacular theory[m]. chicago and londo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2] houston a.baker,jr.,the journey back: issues in black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c].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梅登·怀特.“描绘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a].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3.

[4] henry louis gates.jr.,“criticism in the jungle”[a].in black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c]. new york and london:methuen.1984.

发布语文论文篇(6)

关键词:文化资本 发展瓶颈 边缘化 身份认同危机 优化 重构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研究基金项目"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模式探讨"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Y0377)

大学英语其性质就是一门公共课,而非专业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英语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师发展都脱离了学科建设,这在高等院校里是很难体面地生存。(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开放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使大学英语教师已悄然从前台的圣人转变为靠边站的向导。接踵而来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被边缘化,发展瓶颈和身份认同危机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对自身的文化资本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适应教学改革。

布迪厄以"资本""场域""惯习"建构了自己的文化资本理论叙事框架。布迪厄的资本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属于文化正统的趣味,消费方式,社会属性,技能和判断的价值形式。譬如在教育场域里,是一种构成文化资本的学术资历。"(2)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资本概念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同他的"惯习""场域""实践"等概念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资本,在布迪厄看来包括身体化形态,社会形态和体制形态。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体现在个体上为个人的文化涵养和文化积淀,既是一种内在文化气质,也可以后天习得。文化资本的社会形态体现为有形的文化物品,它既可以被收藏,也可以直接参与流通和交换。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化的规范,通过公众认可的方式,比如教育,证书认定和经典的钦定,以确立和巩固自己文化资本的地位。布迪厄一再指出,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方式是继承,但是他也指出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体现为"教育是塑造心智判断,分类活动的过程"。(2)这也是布迪厄思维的叙事二元性所在,继承得来的文化资本是自然的,家庭持有的,内部的,教育得来的文化资本则是后天习得的,非自然的和公众的,也即"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之间的二元。(3)

一、 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界定及在教学中的体现

知识分子就是文化资本的代言人与叙述者,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者。作为知识分子一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同样既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也是传统文化再生产的决定因素。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1. 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即在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涵养,文化积淀以及气质和能力等。2. 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即大学英语教师所获得的公众认可的资历证书和经验,比如英语等级证书,学位证书,职称级别和留学经验等。3.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社会化形态即大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文化物品,比如书籍,电子产品,音像制品和收藏等。

面临网络教学的强大优势和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和重构显得越发重要,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从宏观上来理解就是自身的实力,含金量,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在课堂上体现为教师的气质,教学风格,专业水平,教育能力,教学态度,科研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课程设计,语言表达和社会经历等。教师只有具备优势文化资本才能实现文化资本的优化转换而文化资本的转换就是要培养出具备优势文化资本的学生。文化资本要优化转换教师首先要提升文化资本也就是在原有文化资本的积累上对自身的文化资本进行优化与重构。教师通过教育塑造心智判断实现文化资本转换也就是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二、 制约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优化与重构的主要因素

布迪厄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场域",而高度分化的社会世界里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就是"子场域"构成的。他认为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串串的关系,这些关系先于个人意识而存在。其次,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逻辑规则。行动者一旦进入某个场域,就获得了这个场域所特有的规则,符号和代码,人们形象的说这是他进入场域所必须交纳的入场费。(4)场域是布迪厄用于阐释社会学现象的理论基点。各个机构的形成,发展都与其自身场域作用效应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场域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能得以科学有序地发展,是高校场域各种资本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正是由于高校间在各种资本掌握和调配上具有显著差异,故而引起高校"位置"结构的高低等级之分。高校发展一般情况下需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协同作用。(5)边疆地区高校在高校场域中属于弱势群体。制约边疆地区高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点。

1.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制约

高校在高校场域中的位置越高,其获得的经济资本量就越大。比如名牌大学,获得的国家拨款和政府投入就越大。其次,名牌大学可以通过名牌效应通过校企结合,科技开发,服务社会来产生经济效应。再次,名牌大学可以通过名牌效应获得更多的社会捐赠。

文化资本对高校而言,就是其所具有的物质资本,制度资本和精神资本。物质资本包括资源设施如教学设施,办公设施,物质环境,学校经费,图书资源和文化产品等。制度资本指的是高校的制度导向包括学校规章,决策制度,考核体系,形象规范和组织结构等。精神资本就是高校的学术成就,学衔,精神,内涵,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等。高校场域中,高校所处的位置越高其拥有的物质资本越多,制度资本越完善,精神资本越丰富。

社会资本是指在所占有的社会网络关系中形成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以社会声望为符号,以各种社会资源为内容,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高校在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该高校的社会资源。(5)

边疆地区的高校由于在高校场域中位置低下其所占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无法和高校场域中位置高的高校相比,这势必导致了边疆地区高校教师的被边缘化,发展瓶颈和身份认同危机。

2. 场域的差异化

场域差异化首先体现在社会空间区域差异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七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3大经济带,3大经济地带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对生产力进行布局,其中心思想是:经济建设的顺序应该是先东部,再中部,再西部,实行梯度开发。而边疆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空间划分中处于边缘化和孤立状态中。由于政策倾斜度不同加上经济发展不均衡,势必造成各区域间发展的失衡状态,其结果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更为突出。

场域差异化还体现在学业机制和运作法则上,高校的社会声誉与其学术成就,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成正比。高校学业机制差异导致了高校位置分层,社会声誉越高的高校其学业机制越完善。高位置的高校,其社会文化再生产能力就越强。当把名 大学作为一种结构运作时,它对权力场域结构的再生产起着促进作用。(6)

边疆地区高校的资本占有量决定了边疆地区的高校场域和教师的文化资本和惯习。处于场域低位置的边疆地区的高校从资本的获取,所具备的竞争力,学术水平,办学层次,发展目标和任务均远远落后于处于场域高位置的高校。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更为突出,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受到资本,场域,惯习的限制在文化资本的优化和重构上都具有局限性。

三、 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实现合理化重构的主要途径

1. 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文化场域发展方向的规制力量,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所需的"大场域"即国家政策对整个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的重视程度及投入。"小场域"指的是各个高校内部对大学英语的政策,重视程度,投入和学风建设。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自主性。社会空间中各种各样的场域都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一个高度自主化的场域,不仅能把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强加于场域中的成员身上,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场域,影响其内部结构。当然这种自主性是相对的,完全自主化的场域是不存在的。(7)无论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还是高校内部机制都是高度自主化的场域,它们不仅能把自己的逻辑和规则强加于场域中的教师身上,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场域,影响其内部结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必须要在"大小场域"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实现。

具体做法就是要推进到教育均衡化发展,首先,国家应颁布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来维护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把优质资源向弱势群体倾倒,对于落后的边疆地区和社会资源处境不利者通过制定优先政策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而高校内部的管理层对大学英语教学也要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学校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通过出国或者脱产进修;经常性地组织教师赴校外观摩取经,座谈教学体会,交流教研论文,请外籍教师授课等,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努力改革。提高英语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资本" "惯习" "场域"共同作用

布迪厄将惯习定义为是个人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是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倾向。这种倾向是每个人由于其生存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历而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化并纳入自身的心智结构,主要体现为意识和语言。(8)

大学英语教师的惯习也是其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它指的是长期在大学英语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禀性、气质及能力等。文化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自己的惯习,而良好的惯习又促进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

在同一场域内部,惯习与产生它的场域之间基本上是吻合的,在它所居留的那个场域里,它感到轻松自在,直接能体会到场域里充满意义和利益。属于同一层次人的惯习具有结构上的亲和,无需借助集体性的意图或是自觉意识,便能产生出客观步调一致,方向一致的实践活动来。(9)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资本和原有惯习与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和高校内部机制相吻合时,大学英语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资本就能达到优化和再生产。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是"资本""惯习"和"场域"三者循环往复,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惯习"和"场域"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 文化资本的自我优化与重构

大学英语教师要实现文化资本的重构和增值首先要在固有的专业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要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继续进行专业化的深入研究。其次,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具有较出众的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力,表现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熟知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教育,自我培育和修养。教师的自我教育过程就是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过程。再次,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需要经济和时间的双重投入。

4. 教学实践中实现文化资本的合理化重构

教师的惯习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倾向性的指导意义。具备优势文化资本的教师能影响学生,指导学生使其潜移默化的改变原有惯习从而形成与自己的步调一致,方向一致的惯习。从而达到文化资本的优化转换。场域的力量在课堂上更为突出。当学生原有的惯性和文化背景与课堂场域即学校课程,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目的相吻合时,这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能积极与教师互动产生共鸣。而原有惯习和文化背景与学校课程,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目的相去甚远的学生,他们无法融入到课堂场域中,这部分学生明显感觉到阻力与重负。他们只能付出百倍的艰辛与原有的惯习"决裂"来适应课堂场域,否则就被课堂场域边缘化甚至直接被排除在场域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视同仁""一刀切"往往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从文化资本理论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应打破专业班级限制实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梯度教学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对公外学生开放专业选修课,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五个方面开选修课,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一个与自身的"资本"和"惯习"相适应的场域中优化与重构文化资本。

结语: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解决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大学英语教师只有优化和重构自身的文化资本才能在教学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夏纪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 外语教学与实践(FLLTP,2012

(2)张意, 文化资本[A] // 陶东风,金元浦.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发布语文论文篇(7)

关键词 信息检索 检索模型

中图分类号:G354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检索模型是运用数学或其它的语言和工具,对信息检索的主要要素―查询和文档,及其之间的匹配程度―相似度进行表示和计算的框架和方法。它基于以下观点: 文档和查询共有的词项越多,则认为这篇文档和该查询越相关。

1布尔检索模型加权布尔检索模型扩展布尔检索模型

布尔模型是信息检索中第一个被提出的模型,其表达提问的方式与人们的思维方式相近,人们习惯于采用此种模式进行检索查询。它侧重于结构化查询表达式,即通过AND、OR 和NOT 构造查询表达式,反映用户需求,并通过精确匹配来返回文档。布尔检索实际是通过对若干个文献集合的并、交、补运算回答用户提问的。布尔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将用户查询与文献标引进行逻辑的、而非数值的比较而获得检索结果。这种模型把复杂的检索过程简单化,将复杂的情报提问按其概念组面的逻辑关系描述出来,使机器根据事先确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匹配,简化了运算。

但是,布尔逻辑式的构造不易全面反映用户的需求,匹配标准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检索结果不能按照用户定义的重要性排序输出。针对这些缺陷,提出加权布尔模型,通过对标引词进行加权,解决了传统布尔检索的一些缺点,比如传统布尔模型的运算符在加权布尔模型中无法使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扩展布尔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标引词加权值,同时将向量检索模型与布尔检索模型融为一体,克服了传统与加权布尔逻辑模型的缺陷。其扩展规模是传统布尔检索模型完全匹配的严格性和向量模型提问的无结构性的折中,在保持布尔逻辑检索的结构式提问的同时,吸纳了模糊检索和向量检索模型的长处。

2概率模型贝叶斯网络检索模型

概率论可以用来计算查询和文档的相关性,概率模型通过计算文档与查询相关的概率作为相似度。这就使相关性排序问题降为概率论应用问题。概率模型基于以下论点: 基于一个词项分别在相关文档和不相关文档中出现的频率来估计该词项的权重。概率模型完全基于概率论,采用严格的数学理论为依据和基础来进行检索决策,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缺点是增加存贮和计算资源的开销、参数估计难度较大、系统的检索性能提高不明显。

贝叶斯网络检索模型是从传统的概率理论中分离出来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是概率检索模型的扩展。贝叶斯网络是一个带有概率注释的有向无环图,图中的点表示所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变量。这种概率图模型能表示变量之间的联合概率分布,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贝叶斯网络模型可以用来表示术语间的条件概率和概念语义,并对查询与文档间的相似度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基于语义概念的查询。尽管关于贝叶斯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完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通过不同的方式应用到了信息检索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贝叶斯网模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向量空间模型隐性语义检索模型本体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信息检索模型之一。其通过使用空间的相似性来解决语义上的相似性,把文档和查询在高维空间中用向量表示出来,每一个维对应着文档集合中的一个词。

向量空间模型最显著的缺陷是基于关键词的向量空间模型无法反应术语间的语义关系,为使处理水平从离散的关键词匹配深入到概念匹配的层次上,提出了隐性语义检索( LSI)。

LSI 可以看作是扩展的向量空间模型,其简化了计算的复杂性,但语义空间不够完整。本体为向量空间模型提供了更为丰富、详细的概念空间,涵盖了领域内的所有知识及关系。在本体的支持下,文档中语义相关的术语彼此间有了丰富的语义联系,如上下位关系,同义、近义、成员、属性等内在联系,每种关系的关联程度也不同。

在获得丰富而详细的本体的前提下,对基于本体的向量空间模型定义如下: 所有的文n组成信息对象集合D = { di | 1≤i≤M} ,M 为信息对象的总数。根据向量空间模型,每条信息di都可以用一个特征向量v( s) =[s1,s2,…,sN]来表示。si对应于本体中的实体ei,表示某个信息对象中术语ei的权重。本体向量空间模型有着良好的前景,但由于构建完善的本体难度太大,因而基于本体的向量空间模型仅在小范围有试用,如Gene Ontology。

4模糊集检索模型粗糙集检索模型

模糊集合理论研究的是边界不明确的集合表示,其中心思想是把隶属函数和集中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该函数的取值在区间[0,1]上,0表示不隶属于该集合,1表示完全隶属于该集合,隶属值在0 和1 之间表示集合中的边际元素。模糊集合模型被用来定义查询语词和文献之间的模糊关系。每一个查询语词定义了一个模糊集合,每个文献在相应的语词集合中有一个隶属度,取值通常小于1。

模糊检索主要是建立隶属函数,即为查询条件使用的模糊语言定制适当的函数,用于计算数据库中各记录相应字段的匹配度。合适的隶属函数则能准确把握用户的意愿,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传统的模糊集合模型只考虑利用语词共现关系来进行模糊检索,给出了文献隶属度的计算。由于它没有考虑语词与整个查询概念的相似性,模糊程度有限。

粗糙集理论由波兰数学家Z.Pawlak 于1982 年提出,建立在分类的基础上。它将分类理解为在特定空间上的等价关系,而等价关系则构成对该空间的分类,且每个分类后的集合称为概念。模糊集和粗糙集虽然都是集合理论,但模糊集侧重集合中的元素,而粗糙集侧重于集合与集合之间。粗糙集理论应用于信息检索是利用粗糙集的上下近似函数设置相等、粗糙相等、粗糙包含于、粗糙包含和粗糙相交几种匹配等级标准,提出一种扩充和优化用户查询的新方法,此方法可根据用户查询和等级匹配标准实现检索,从而得到检索结果的排序输出。基于粗糙集的检索模型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尚无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