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8 14:21:55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篇(1)

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这个“物”在传统中国经常是写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避免“为赋新词强说愁”(注意,辛弃疾说的是年轻人在特定时期感情空虚、造作或多愁善感,这成了他要表达的“物”)。但现代以来,我们的写作表达有了很大变化,甚至是根本的变化。大致说来,就是孔子概括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句话的解释很多,我自己的胡乱解释就是,最早的写作大致是“诗言志、歌咏言”,表达个人的主观感受,不一定是为了同他人交流,因此也就不大考虑其社会价值,没有什么社会功利性;但逐渐地,由于这种表达对他人有价值,因此写作就从表达自我转向了社会交流,学问或写作的功用就变了。人们也就开始从社会角度来评判个体的一些写作和表达了。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其在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论文写作上,更为显著。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对于法律人,其职业的或学术的写作往往就只是为同别人交流,必须对社会当中的某些人,有时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有用,才值得写。而学术发表,就是理论上假定写出来的这些东西对学界的一些人会有用,有时还会与更广泛的受众交流。而这些文字,通常不是要受众知道你有什么主观感受,有什么看法,而是你能有什么对别人有价值的信息、思考或发现可供他/她们分享。换言之,写的东西即便是完全个人体验的,也一定要有一些超出了写作者个体经验之外的意义,有时甚至应当具有更普遍一点的意义,诸如科学发现。

那么,如何保证言之有物,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或法律/法学的写作?首先是一定要有件让自己真正关心的实在的事,无论是一个社会现象,还是一个事件或案件,你得是真的关心,而不是觉得应当关心。也不要匆忙作评价,一定要具体切实且尽可能完整地了解一下这件事本身,从中找出引发自己关注思考的并试图回答或应对的问题,具体了解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可能的主张和相关的实践,不但要从自己熟悉的并且赞同的角度,而且要懂得换位思考,从自己不太熟悉甚至不赞同的角度来了解相关主张和实践背后的理由,了解不同主张付诸实践后的实际后果或实践的后果等等。所有这些分析理解都应当尽可能避免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要尽可能地把自己个人的主观情感和偏好放在一边。也不是排斥感情,而是为避免因为自己的强烈感情导致对相关事实的扭曲甚至忽略,因此对问题理解和判断发生偏差,觉得自己或某一方太有理了,太强大了,对方太没道理了,不堪一击。真实的法律世界中很少会有这种情况,道理一边倒,却一直就是不能凯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常常是因为只看到了自己的道理,看不到或拒绝理解对方的道理。这种鸵鸟战术不利于深入分析和有效应对,不利于文章分析说理,也不利于明智的决策和有效的行动。

就法学或法律问题研究而言,我更赞同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来审视和质疑自己的道理、根据、证据和理由。自己跟自己作对,更容易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因此会迫使自己思考得更细,会发现一些值得分析的新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自己改变或修改预先的判断。保持这种开放态度,才算真正思考了,才算是讲理的。

因此,与许多人对法律人的想象相反,法律人写作并不是法条导向,而必须是事实导向的,当然法条也是法律人面对的事实之一。只有了解了事实或有关事实的众多信息甚至相关信息,法律人才知道哪些法律可能与此案或此事或其中的某个问题有关,哪些事实与某个法条中的某个概念有关。多年前,我对夫妻在农村诊所中看黄碟事件的分析,许多评论人都强调这是夫妻在“家”,却忽略了农村、夏日三伏天、诊所,以及邻居向警方报警等细节,而有没有这些细节对于判断警方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极为关键。因此,在律所中,律师针对任何问题撰写的法律备忘录(memo)都一定是面对现实、研究真问题的,甚至有意把困难即对己方的不利因素想得更多一些,乃至美国著名自由派刑辩律师、哈佛法学院教授徳肖微茨认为辩护律师的最佳策略是首先对自己客户做“有罪推定”(《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法律人一定要努力把可能影响最后结果的每个不利和有利条件都摆出来,不能只想着为自己提气鼓劲,想着自己多么占理;甚至不能只关心法律上的所谓的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而是一切与之可能相关的问题,都要进入写作者的分析视野,并要以此为基础研究,做出一些审慎的判断和推断。这样的法律写作者因此必须是一个研究问题的人,要对各类信息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好的写作者必须能从别人省略的细节中,从别人看不上的材料中,看出问题,纳入自己的

思考,由此导致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改观,甚至翻盘。只有这样的memo才是对法律人,无论自己还是其他人,真正有用的。也因此,社会科学的写作、法律的写作,并不是基于信念的写作,而是基于经验证据和现实可能的写作,是为行动或不行动提供指导的写作,务实、冷静、理性、不夸张、避免激动人心,只有这样的文字对自己或受众的决策和行动才有实在意义,因为理想并不追随强烈的愿望而来。

到了学术论文中,这种法律memo的写作则大致相当于论文的文献回顾,这包括对问题、观点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研究思路和文章的基本论证逻辑等等。法律memo和法律学术写作因此有相通之处。不要以为学术一定是要引证什么波斯纳或哈贝马斯或亚里士多德或施密特之类的,除非必要,切勿乱引。重要的是要清楚问题是什么,自己的观点或应对措施是什么,根据是什么,尽可能用简单、明白、以不会令人误解的文句说清楚,说的合乎情理。情理包括了理论逻辑和生活的情理,包括有分寸,这一点后面还会提到。

受众感

我反对法律写作的核心关注是观点的表达,核心关注只能是也应当是有效的交流。这就要求法律写作者一定要关注读者,要知道自己是写给哪些人看的,他们可能关心什么问题,他们的前见是什么,对相关问题他们通常的理解和自觉判断是什么,他们在哪些问题上可能与写作者的主张和期望分歧,分歧有多大,可否沟通,如何有效沟通,依据哪些写作者与预期受众分享的价值和预设等等。只有在此前提下,写作者才可能谈论如何表达自己,也才可能判断什么样的表达和什么样的文字是好的,才有了判断写作好或不好的标准。如果写作仅仅有关表达,写作者就无需关心读者,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都可以,对天空嚎叫,或唱歌,唱什么调都可以,只要你觉得尽兴了就行。

不需要做事或不需要做成事的人才能这么行动。社会科学和法律的研究写作都关心后果,也知道表达通常都会有后果,不管表达者是否有意,是否是他/她追求的后果。“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类说法都是明证;而“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则表明许多写作者也追求后果。即便抒情也得让人明白这是抒情,不是发疯;即便是请个假条,你也不能让老板误解成辞职信,否则你就悲催了。

事实上,连日记也常常是交流。有些人,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蒋公的一些日记似乎就是准备留给后人看的。他知道自己是重要人物,自己的言行会是历史,因此他在日记中就很注意“地图开疆,日记强国”。即便天生内向的人,写日记只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但这也往往是在同另外一个自我交流或矫情。普通老百姓不写日记,许多年轻时写日记的知识分子中年后通常也不写日记。要注意一点,并非所有的交流都为了说服人,许多文字不是,公文和报告就不是,只是传递

一些重要的信息,包括布置工作,提要求,下命令,甚至包括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等等,但就是不包括说服。上下级的权力关系决定了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要求。只是法律/法学的许多文字常常要说服,说服法官、陪审团,经媒体说服公众,说服学界,说服其他的旁听者,要说服各种有反对意见或不同意见的人群。而说服,就不能只是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那当然很重要,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仅看重国法,而且看重天理和人情。仅仅国法不能令受众不质疑那些在他们看来自己有能力理解判断而且发现法律人说的不合情理的道理。写作者也不能仅仅告诉受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是号召或煽情——那是公知的事——而是要全力展示一个观点、主张或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不仅有立法根据,而且有事实根据,常常还相当合乎情理、天理和人情。

也不是要说服所有的人,事实上,这不可能,尤其不可能说服那些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特别是案件中败诉的一方,但你的道理至少必须让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受众,依据写作者和读者分享的法律规则或分享的其他前提,因写作者提供的可靠信息、缜密分析和严谨逻辑而坚定了或接受了或改变了其预断或观点,得出与写作者相同或相近的结论;至少也要让不接受写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受众知道,世界上许多人观点不同,不是因为写作者脑残,缺乏正义感或其他,而只是因为“道不同”,或是对一些有经验根据的信息得出的判断不同,因此是值得尊重的。例如,一个人被判3年正确,就很难说3年零3个月就绝对错了;赔偿30,143是对的,去掉零头,也不必然错。

我说了,受众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意义上,每一次法律/法学写作的对象都必须重新界定,有时甚至必须精确界定,各种受众的主要观点都要考虑到,他们的重要支持和反对意见也都常常需要应对。但在说了这话之后,我在这里还是试图做一个粗略的分类,法律人/非法律人的分类,前者包括法律实务人和法律学术人。

若是以法律人为写作对象,从理论上可以更法条主义一些,更多法言法语。但这往往只有在仅涉及常规法律问题,因此法律人之间对法律处置没有重大争议时方才可能。一旦遇到非常规的问题,如不久前无锡中院二审审结的冷冻受精卵继承案,或是在新兴的领域,如时下很热闹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简单的法条主义分析、法律类推,或是包括目的性解释的法律解释,就很难令人信服,即便总体上偏于保守的法律人会出于循法而治的考量而接受这类解释或决定。在这样的领域或案件中,写给法律/法学人看的文字当然必须围绕甚或牵强一些法条法规或法律学说,但不可能仅仅靠着这种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甚或牵强附会,写作者还不得不对法律有所超越,或明或暗地纳入一些社会后果或公共政策的考量,经此来说服其他法律/法学人。也因此,这时的法律写作就蜕变成至少是有社会科学意味和有公共政策意味的写作了。

而在这样的法律问题上,往往也会引发公众的兴趣,并且无法避免公众有理由的偷窥。法律或法学写作者这时就必须清楚意识到,在这类问题上,自己写作的受众已经变了。就不能指望公众对法律有太多的了解,也不能期望他们和法律人一样相信法律教义或法律权威,因此为了说服非法律人受众,法学写作这时甚至应避免或尽可能少用法言法语,不要不加说明地引证法条或引证法律学者,要避免过多诉诸法律行内的权威,而要注重社会常识的权威。

甚至必须注意,有时,有些看似法律专业或职业的话题注定是公共话题,写作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之完全转化为或装扮成纯智识的法学或法律话题。例如,在死刑存废问题上,或婚姻家庭问题上,就不大可能是法学界或法律界自身能定的事,不但公众关心,并且关心者每个人都自信自己有能力关心,且不论这种自信是否真有道理。因此,当涉及这类问题时,法律或法学写作,引证贝卡利亚的死刑观点就不可能令公众信服。甚至,由于这种基于权威的写作不增长知识,无法带来智识上愉悦和启发,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写作,因为它也不能令求知的法律学人信服。

论文写作方法篇(2)

在藏区的大学课堂里应用写作的现状很不容乐观,还有很大一批藏语为母语的学生对这个课程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投入,这给藏区的应用写作课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障碍,以下主要来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于应用写作课程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个课堂没有兴趣那么这门课程想要达到很好的效果将是非常艰难的,而且大多数藏语学生对汉语的应用方式以及在应用文中的应用都不很了解,让他们对应用文课程感兴趣就像让普通的汉语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兴趣,这不是不可能,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虽然也有这样对应用文写作感兴趣的学生,但是毕竟还有大多数学生有的还是抵触心理,没有兴趣是应用写作至今在藏语学生在没有取得进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二)老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师们在这反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应用写作是考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最好手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它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是如果老师自身的资质不够或者说是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的话,这门课程学起来教起来会非常吃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必然也就不高,尤其是在藏区这样的非汉语地区对老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会更高,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根据课堂的真实需要,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讲授课程,增加课堂效率。

二、提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必须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适合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应用文写作主要都是贴近实际的文章的写作,主要考察的还是学生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状况,其次才是写作的技巧和能力,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中营造融洽的生活课堂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兴趣,这样他们一定会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总的来说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影响甚大,做好这一点才能保证后续的技巧和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和应用,这才是最终目的。

(二)着重提升应用文教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老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的人,如果老师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本来就不足那么根本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想提升就必须要从最根本的做起,提升老师的素质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敖征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校方在这方面不足够重视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老师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只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局,因此为了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老师一定要注重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也是在工作上帮助自己!

(三)课程的开设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形式多样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堂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有的老师还会让学生学习和背诵一些美句和美词,这些方法并不是没有效果,但是这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是在模仿,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要改变课堂形式,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的需要转变课堂形式,如果需要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或者体验等,在这样真实的体验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学习到的知识和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教育,这样达到的效果也一定会比传统的课堂好得多。

三、结语

论文写作方法篇(3)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论文写作方法篇(4)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概括出论点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对所给的材料都要认真阅读,仔细探析,把握要点;道理论正反概括出论点后,便进行道理上的论证再举一二例常言说事实胜于雄辩,对有材料的议论文写作方法介绍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碰到难理解的材料时,(其实中考、高考所给的材料,都不是很难的)要运用以物拟人,以物喻人,以人比人,以事比事,多角度联想的方法,力争透彻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感悟出道理、谁也不能否认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写议论文,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具体材料请详见:

议论文就是运用事实、道理论证或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议论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论说文。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是运用确凿的事实,无可辩驳的道理,逻辑严密的语言进行论证,从而揭示客观本质的文章。它的基本特征是说理性、说明性及较强的战斗性。长期以来,给材料自己命题议论文的写作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一些老师和同学,成了顽症。老师说教学难,教语文更难,而议论文写作乃难中之难;学生说学习难,学语文更难,而议论文写作乃难中之难。可是我认为,顽症可治,化难为易非但可以,想轻松写好议论文也是可以办得到的。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那就要把握给材料自己命题议论文写作的规律。其规律是:概括出论点,道理论正反,再举一二例,号召末问叹。

一、概括出论点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对所给的材料都要认真阅读,仔细探析,把握要点。碰到难理解的材料时,(其实中考、高考所给的材料,都不是很难的)要运用以物拟人,以物喻人,以人比人,以事比事,多角度联想的方法,力争透彻理解材料的精神实质,感悟出道理。有的人也把它叫作感点。所谓的感点就是对材料的看法、见解、观点、意见。这个感点就是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时感点很多,就要抓住重点,写最轻易的,写最新奇的,写最重要的。也就是和社会有联系的,人们所谈论的热门话题。这就是前人所云“文为时而作”。而且在众多的感点中只写一点,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写深写透。假如能逆向思维,寻求新的理念更可取。如:人们都说“旁观者清”,而逆向思维就是“旁观者未必清”。而所给的材料,不能不引,也不能全引,所以要概括,概括的话一定要简明。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道理论正反概括出论点后,便进行道理上的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谁也不能否认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必须全面的看新问题。纵向看,横向看,而且一定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假如道理是多方面的,就一定要分层次,有顺序。采取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论辩的力度,要多用短句,感叹句、双否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排比句。在道理论证过程中,最好能引用一两条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是被人公认了的。这样的道理才有无可辩驳的力度。这样的道理是中心论点的有力依据。若能恰如其分,必然收到言简意赅的最佳效果。然后在引出事实论据进一步论证。

三、再举一二例常言说事实胜于雄辩。讲很多的道理不如摆一个事实。写议论文,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所举事例一般要作到真实、有代表性,众所周知。叙述过程中,必须作到概括。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字数愈少,愈应该概括。所举事例越多越应该概括。或多句一例,或一句一例,或一句几例。假如文章比较长,需要举几个例子,必须注重各个例子的顺序和例子间的过渡及例子后的总结。而概括事实的语言一定要和中心论点相联系。假如在行文中想不到恰当的例子,你就要写自己或别人,按照文意,需要什么样的论据就写成什么样的事例。也许有人说这是杜撰例子。我认为总比没有论据要好得多。这也为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尽管我不赞成这么做,但在中考和高考中却有很多考生这么做了。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四、号召末问叹首先引文概括出论点,然后在道理上正反对比探析,再摆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号召性结尾,而且要反问作结。假如不用反诘作结,若用感叹句结尾也很有力度。假如运用两个或三个感叹号,连用两个或三个问号,问号和感叹号共用更显得有力度。有的人认为反问句和感叹句难写,其实并不难。凡是陈述句都可以写成反问句或感叹句。因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只是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须知否定句的反问才表示肯定,而肯定句的反问才是否定。这种写法恰恰是符合人们常说的写议论文的一般过程。提出新问题:引论或绪论即“概括出论点”;探析新问题:本论即“道理论正反”和“再举一二例”;解决新问题:结论即“号召末问叹”。而就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看,也是俱全的。以上一般为立论文的写作过程。所谓的立论文,就是从正面提出观点,加以探析论证。而驳论文则往往树起靶子,然后摆事实讲道理予以批驳。最后依然用号召性结尾。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给材料自己命题的议论文,有的人认为就是读后感。其实并不然。当然和读后感是略有相似。还要说明很重要的一点,有很多人不会拟议论文的文题。就在阅读材料后,概括出论点的时候,议论文的题目就已经拟出来了。我以为拟题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是最好的有三种:论点式,如《男儿当自强》;论题式,如《学和问》;比喻式,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什么样的文题,必须鲜明,有深度。因为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议论文的题目必然能打动读者。多少人不都坚信“读报看题,读书看皮“的原则吗?这就更能说明题目的重要性了。下面有这样一则材料:万人马拉松比赛,金牌只有一块,可另外9999人为什么还参加呢?有人命题:《重在参和》;有人拟题《辉煌不舍执着》;也有人写下:《爱拼才会赢》。通过比较可知,最好的是最后一个。总之,文无定法。一旦把握规律,入格易,破格更易。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写和改的前提是要勇于写。要想写出好文章,还必须多读。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克隆学形式,独特才创新。事实证实只有能在观点、结构创新的文章,才能在中考、高考中得高分。

论文写作方法篇(5)

方法型、观点型、随笔型。教研论文,顾名思义,是以论证和阐述为主的。上述三种类型的教学论文虽然都要求以论证和阐述为主,但在具体的写作程式上,却又有明显的区别。准确把握这种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写好论文。

也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那么,这些教学论文各有什么重点和要求呢? 下面逐一分析。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mdash

;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

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论文写作方法篇(6)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论文写作方法篇(7)

1、学位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

在这方面我似乎有一些强迫症,没有提纲总觉得不踏实,总觉得茫然。一般来讲,博士毕业论文最多就用到四级标题,在写作初期,缺乏对论文细节的把握,因此很可能无法细致到四级标题的程序,因此,明确到三级标题即可。提纲的重要性,在于它基本上完整地反映了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2、基础工作

70%以上的图表已经画好,50%以上的结果已经进行分析讨论对于理工科的研究来讲,图表是论文的核心,大部分的成果都可以用图表表示,包括一些讨论的环节,一些机理的分析。所以,无论是写大论文还是写小论文,我一直是把图表放到很优先的位置。70%以上的图表主要依赖平时完成实验后的数据处理,或者发表的一些论文,不要求格式完全正确,只要有了图表的核心内容即可。而50%以上的分析讨论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平时我们分析数据的时候,并不会撰写大段的分析讨论,最多是放到PPT中。因此,这一项其实是比较依赖小论文的,在撰写小论文的时候,通常才会做一个文字上的详细的分析,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简析硕士毕业论文如何选题、开题及写作

3、从第1章开始,从前往后写,最后结论、创新点、摘要

这是撰写论文的主体工作,是需要最多时间的过程。写作的顺序因人而异,我一直比较习惯从前往后写,先引言,再写方法,再写结果与讨论,最后写结论和创新点、摘要,基本上与人们的阅读的顺序是一致的。

4、找一个靠谱的模式模板

一个好的格式模板可以让撰写事半功倍,也可以避免很多细节的错误。我用的是去年毕业的师姐的模板,我所做的是把她的博士毕业论文终稿拿过来,然后把她的文字替换成我的文字。

5、过一遍所有的小论文、PPT、基金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