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道桥工程论文

道桥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4 09:34:14

道桥工程论文

道桥工程论文篇(1)

(1)从施工单位到监理单位,再到建设单位,普遍存在人员质量意识差的问题

从施工设计、到选材,再到施工都不够重视,往往敷衍了事,这样就会引起很多质量问题发生。这种质量意识差的情况反映在多个方面或问题上,例如,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往往由政府选择承包商,个别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不从长远考虑,不重视工程质量,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严,合同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往往使道路施工质量不能满足政府要求;质量意识差的问题也往往反映在施工单位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高的利益,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不按施工设计要求使用适宜的材料,更严重的进行违法分包,对于专业分包队也不能做到有序管理,这样使得施工质量着实让人堪忧;还有一些导致施工单位人员质量意识差的原因是,这些施工单位中缺乏有经验、有知识的高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企业人员资质水平低,工作经验尚浅,知识掌握得也较差,现场经验再缺乏,质量意识自然会差很多,高管理和技术人员质量意识差,对质量不重视,不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导致基层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更差,施工质量自己不能得到保证。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施工人员有很多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意识,对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不注重安全防护用品的穿戴,也没有能力发现并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做的不好,安全管理松懈,这就使得现场安全事故频发,尤其以安全用电事故发生的较多,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现场用电安全,施工单位没有合格的、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电力人员,这些人员无论在采购电力采购和安装电源等各方面都缺乏经验,也不懂得用电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护和注意事项,这就给现场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用电安全事故频发。

(3)监理单位缺乏专业人员或是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造成监理监管过程存在很多问题。

监理单位主要是对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以第三方控制、监督施工质量,监理单位的作用,在整个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很多监理单位都发挥了监督作用,但仍有一些单位监管不到位,监理单位缺乏专业的市政工程监理工程师,而是以民用建筑监理工程师取代,或是一些监理单位不采购必要的监理设备,只是以经验和传统的方法进行检测等等,这些都给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而类似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各大、中、小城市中,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机制,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2加强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质量的对策

(1)认真做好试验段的施工。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保证质量的措施就是进行试验段的施工,通过认真的试验施工来观察确定施工过程存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使施工单位更了解施工状况,同时,对于施工的自然条件、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可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机械的适用组合情况等都有更深入的掌握,这一步骤对于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施工单位应重视试验段施工,施工前要组织进行施工方案和工艺的设计,明确各施工过程的质量标准及施工用材料质量等,施工中,要注意观察施工质量,必要时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整改方案,并同时做好记录,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2)认真做好施工保通和防洪排水。

由于道桥施工特性,基本都在露天使用,决定着施工过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需要提前制定预防措施,以保证施工正常。对于道桥施工,最大的自然影响条件就是雨水,雨水的繁多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预防水患对施工质量影响,保证施工按时畅通,做到防洪排水工程顺畅,成为道桥施工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作者根据自已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同行业学者参考。必须有足够的后勤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这个后勤保障第一要紧的就是运输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通道,如果没有这样的通道,所有的人员、设施都不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自然无法保证施工工作的开展,扰乱了施工秩序,这样就很难保证施工工程顺利进行,增加了施工成本。对于防洪排水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图和当地的道路地理环境,制定出适用的雨季防洪预案,善于利用施工路桥的永久性排水设施,同时结合使用临时排水设施,以最快的速度排雨水,避免长时间雨水浸泡路基,导致路基沉降等问题,对于排水困难或地质不良的地区,应避免在雨季施工,同时注意,雨季施工中,要安排专业的排水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查,当发现雨水积沉处,应及时处理,及时排水,减少路基表面积水。

(3)对线路的线型和标高进行严格的控制。

人们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道桥的线型和标高是道路质量好坏的直接表现。如果道路的线型不符合行车标准或路面标高的控制不严,就会对道桥行车的舒适程度造成影响。应严格根据规范来设计道桥的线型。在进行道桥的施工时,从基础开始就要严格控制标高,保证道桥面层的平整度,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返工现象。

(4)实行严格的监理旁站制度。

控制好市政工程中道桥的质量,不能仅看外观,更要保证质量。为了促进我国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进监理制度,监理在现场中服务于业主并单独成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一个责任主体,要保证道桥施工的质量,监理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5)另外,加大对安全施工的管理,进行施工进度管理

加大对工程成品的保护等措施对市政道桥施工管理的改善也具有较大的作用。

3结束语

道桥工程论文篇(2)

1.1荷载作用的影响

荷载是引起混凝土桥梁裂缝主要原因,且不同阶段表现有所区别。在设计阶段,假设的结构受力满足不了实际情况,造成计算模型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内力与配筋的计算,致使钢筋配置不当;在施工阶段,由于管理不严,不加限制地乱堆、乱放施工机具、材料,在未充分了解预制构件的结构受力特点之前,有意地偏离设计图纸施工,擅自调换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型等是造成在施工阶段产生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使用阶段裂缝的产生是最难预计的。这一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客观,但它具有一定的自然性,且是随机的:例如超标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和大力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展、爆炸等,这些都超出了人力的控制范围。

1.2热胀冷缩

众所周知,热胀冷缩是物体的基本的特性,混凝土也不例外。混凝土会随着环境和结构内部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形变。环境对混凝土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年温差,四季温度的改变,对桥梁的纵向位移变化产生影响;二是桥身主体受太阳曝晒后,温度会急剧升高,从而导致温度梯度分布非线性,由于自身约束力加强,导致局部的拉应力较大,出现裂缝;三是突降大雨、冷空气侵袭、日落等恶劣天气会导致桥梁混凝土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而内部的温度变化缓慢,由此造成拉应力变化而出现裂缝。

1.3混凝土收缩

造成桥梁裂缝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混凝土收缩。由于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四五个小时左右,其自身会发生剧烈的水化反应,从而形成分子链。此时,伴随而来的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出现,外加骨料在自身重力下沉,最终形成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凝固以后,表层水分损失比内部快,从而导致内外收缩不均匀,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使得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这种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2混凝土桥梁施工常见的问题的处理措施

2.1控制温度

预防桥梁产生裂缝的措施包括多个方面,除了施工人员按照要求合理规范施工以外,温度控制是预防桥梁产生裂缝的主要手段。在拌合混凝土时应用水将碎石冷却;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注入冷水进行内部降温;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一年当中最适宜桥梁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是春秋两季,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下直接暴晒,适当减少厚度,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入模温度,方便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2.2控制拆模时间

拆模时必须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当气温骤降时要进行表面保温;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延缓拆模时间,否则会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过早拆模,在表面会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再加上水化热应力以及混凝土的干缩,拉应力的数值会过大,裂缝很可能产生。如果必须在早期拆模,则应及时在表面覆盖一层轻型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

2.3调整各材料用量比例

要降低混凝土粘稠度,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水灰比、砂率、胶结材料用量以及外加剂的组份来实现,改善混凝土的粘稠性,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另外还应控制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一旦混凝土离析泌水,必须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适时进行复振。

2.4充分利用温度记录仪

在整个浇筑过程,必须对内部温度进行监控,但是人工很难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我们引进了现场计算机与CS-3型的温度记录仪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信息手段进行混凝土温度监控,管理人员通过B/S的形式借助浏览器查阅结果,由Web服务器读取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并生成需要的图表返回给客户端。这是一种多行业通行性较强的监控模式,对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具有重大的意义。总而言之,消除桥梁常见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桥梁施工管理。我们必须在各个阶段严格把关,首先在施工前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接下来,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计量、监测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定时检查记录,重视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操作,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同时加强初凝前的抹压,以便消除初期裂缝,并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综上所述,混凝土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上几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遵循的原则。

3结束语

道桥工程论文篇(3)

通过以上对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避免软土地基对于道路桥梁的危害。从而避免的地基的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第一,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表层排水法。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中软土的含水量较高,可以通过排水法来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破坏极限,提高软土地基的渗透能力,充分发挥地基材料的作用,提高整个道路桥梁地基的稳固性。使得地基具有可机械作业的能力。一般来说,这种施工技术比较适于含水较高、土质较好的软土层。具体的施工方法为:在道路桥梁施工准备过程中,在施工前在土层表面挖好长度、深度、尺度适度的排水沟,并将地基内的表水导出。第二,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添加混合剂法。在道路桥施工过程中,若软土层的软土为粘性土质时,可以在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用具有增大粘度的混合剂,从而增大软土表层的密度,从而增强整个软土结构的抗压缩力,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具体的施工方法:在道路桥梁施工前,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检测,当土质达到运用添加混合剂法时,加入一定量的混合剂,增加土层的粘度,提高软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在添加混合剂的同时可加入石灰及适量的水泥。第三,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排水固结法。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可以再施工前对施工部分的地基进行预加载荷的碾压。在进行碾压时,可以排除部分软土层中的水分,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软土地基的密度及强度。排水固结法则是在这时通过软土地基自身的固结属性而进行排水的方法。在经过碾压之后,软土地基中的软土会固结在一起,这样就增加了软土地基的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固结率,可以在软土地基中设立排水柱,增加整个桥梁施工地基的抗剪度。对于较深层次的排水固结施工来说,可以高效地完成作业,大大提高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具体的施工方法:排水固结法往往与填土法、加载法一起使用。第四,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加载法。为了有效地避免道路桥梁施工后发生沉降,可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法施工。实现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软土地基上增加载荷,提前使得地基沉降。这样的加载会与道路桥梁建成后的载荷不同,但是可以预先完成部分软土地基的沉降。所以,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避免地基的沉降。第五,道路桥梁工程中挤密法。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可以采用挤密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增加软土的密度和强度。一般来说,挤密法主要适用于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以及湿度较大的黄土。在运用挤密法时可以就地取材,原地处理。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在形成的桩孔过程中进行侧向挤压,增大整个土层的密度。并在桩孔中,利用素土与灰土分层进行填装。第六,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加固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固技术可以提高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在地基表面进行排水、挤压、垫层,退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采用先进的加固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固性。

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运用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要注意桥梁的等级要求。不同等级的桥梁对于工程的施工有不同的要求。这也决定了软土地基加固与处理的不同要求。对于等级要求高的道路桥梁应该采取力度较大的工艺技术来处理软土地基,避免沉降以及地面裂缝的产生。而对于等级要求比较低的桥梁,可以预先铺设路面,等软土土层沉降之后再进行桥梁铺设。第二,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环境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施工环境,具有不同土质的软土层,所以应该具体分析软土的土质,然后采取一定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例如,对于一般粘性的软土土层可以采取实压的办法进行处理。对于砂性土壤的软土则可以采用挤密法来处理。对于土层较深的软土地基可以再表层对软土进行处理之后,再配合其他方案进一步加固软土层。对于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的可以先进行表层处理之后,再进行表层挖掘与回填。若软土地基的图纸渗透性较差则需要长时间的排水之后,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结语

道桥工程论文篇(4)

1.全球定位系统等电脑辅助设技能的应用

将网络技能应用于道路与桥梁勘查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地质勘探工作难度,提高勘查工作效率。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等,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相关勘查工作。可以针对道桥航摄区域全球定位系统空中定位技能、数字地面模型与路线设计方案叠加技能、电脑图像解译技能以及数据信息管理等关键技能开展研究。

2.研究道路与桥梁通行流量

网络技能的应用,使得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的国道主干线设计工作,实现了集成网络系统的设计研究,这一系统能够对交通通行流量、车型、及规模进行统计,对这些关键技术项目的研究能够实现交通流参数的科学采集与处理。这一网络化集成系统的开发能够对不同道路的路段与变通流运行特点,通过模拟进行形象化的分析,这一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道路桥梁工程的现代化水平

二、道路设计中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电子地图的使用:由静态的地图像动态地图的一个转变,对于老的管理方法可以说是新的改革,信息量大了,而且更方便的了管理,使人一眼便能看懂。对于相关的交通部门来说,对以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更像是一个活的指路者。

2.公路网规划手段更加强大:目前基于GIS-T的交通规划模型软件已经开发成功并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这些软件包括全部的GIS软件功能,其应用模型与GIS集成为一体,它使交通规划的手段更加强大。

3.道路设计和养护:GIS-T为道路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提供了强大的数字化地理平台,正是基于此,CAD已有早期的平面二维设计跨入了三维设计,进入了可视化设计时代,这是CAD领域的突破性发展。GIS-T还与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等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相关连,借助先进的路面和桥梁检测设备和数据搜集手段,使道路养护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经济高效。

三、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网络技能的应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从道桥设计到施工都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技术,需要各个学科相互交流,同是参与道桥建设的施工队伍及人员也很复杂,只能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但是实际的工程管理难度很大。网络技能的应用可以对道路桥梁进行信息化管理,使权责更加分明,更加具体。通过网络技术编制相应的的管理模型,将总的管理目标进行分解,从而实现分层逐级管理。各个层次的网络计划可以构成一个总体网络,实现对各层次计划的有效控制。各级网络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支撑和连接来实现施工计划的整体化和结构化,通过一定的系统化程序来实现施工计划管理网络的构建,这对总体计划目标的实现及各层次网络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四、网络技能在道路与桥梁工程养护、管理方面的应用

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道路桥梁地图的全面实体查询,当道桥出现使用问题或故障时,通过网络地图就可以准确的获取发生问题的准确位置,以及到到具置的行车路线,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技能获取相应道路的基本信息资料,从而更好的完成道桥的维修及养护工作。在交通数据信息的采集及整理工作中,网络技术也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以图表的形式,形象的展示道桥的具体资料,为决策层提供更为准确的判断资料。通过现代的高科技检测技术以及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够实现道路与桥梁养护的高效管理。此外,通过相应的网络查询可以使企业选择最优的运输路径,发挥出网络地图系统的最大优点,同时,运输类单位还可通过网络运营系统对客流量及运载量等进行实时的统计和预报,从而使运输路线行车更加顺畅,更有利于运输计划的开展。相关的运输管理部门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还对交通运输情况进行监督,对交通流量及危险货物运输等进行全方面的高效监督。

五、结语

道桥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桥涵水力水文;特点;教学方法;原则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是道路与桥梁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为桥涵和路基的总体设计、路基排水、桥涵孔径计算提供水力水文方面的技术资料和设计数据,是道桥专业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专业课程之一。由于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多并且抽象,教学难点大,所以,在教学中应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1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的特点

1.1 概念公式多,理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因为在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中,概念很多,理论公式条件多,理论很抽象,学生学习理解比较困难。课程既要学习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还要根据河流和海洋水文环境各项因素进行桥梁设计的学科,为桥位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桥梁及道路工程中分析应用方法为重点,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工程风险。课程内容多,难点大,所以,在学习中需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其运用条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才能对整个课程的知识有系统而连贯的认识。

1.2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涉及水力学和水文学两大学科,水力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水的机械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对水工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进行水力计算的基本技能,如能量问题、流速、流量问题等。水文学是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所以说,课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力学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教师应在思想上加深认识,探讨适宜于水力学的新教法,真正做到潜移默化地讲解课程。

1.3 工程实践性强

桥涵水力水文知识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因此,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际工程及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准确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中,由于课程难度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有更大的改进,要有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合课程的讲解,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黑板教学,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听起来才容易理解。利用课件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讲解实例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去阐述课程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知识要点,激发学生的逻辑与推理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在教育观念上具有积极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主动性,潜移默化地进行课程的教育。在一些实际应用或者计算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先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去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速度,效果明显。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课程作业,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并集中讲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

3.1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工程应用性,培养工程意识应列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了解知识的本源和归宿,对概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泄洪时,因为溢流坝段上、下游水位差一般较大,水流下泄时往往具有较大的动能,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消除多余有害的动能,防止或削弱高速下泄的水流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以确保坝体的安全。如此讲解,不仅使学生对消能防冲理解得更深刻,也使他们了解如何在工程中更好地进行消能防冲设计。桥涵水力水文教学,一方面要给学生打下必要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要比较宽,有一定的综合性;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受到必要的、基本的工程训练,使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学的方法往往都是以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为主,重点强调的是在课堂上如何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课堂讲解,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掌握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利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除了布置课本中的思考题外,还应涉及一些设计类题型,这种题型的答案无法直接从教材上找到,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解答。例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基本资料,对小桥涵的选址、桥孔径计算和布置、桥面高程计算、桥墩基础埋设深度进行设计,这样就将课程中一个个孤立的概念串联起来,给学生以完整的系统知识。

4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培养模式遵循用人单位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课程设置遵循理论是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教学设计遵循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高职院校的道桥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已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为目的。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是高职院校道桥专业的重点课程,通过总结桥涵水力水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体会,研究适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桥涵水力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道桥专业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提供理论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舒国明.桥涵水力水文[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 叶镇国.水力学及桥涵水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杨斌.桥涵水力水文[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 彭以舟.道桥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道桥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桥梁工程 课堂教学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91-0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一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旨在为工程领域培养面向工程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被教育部列入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名单。对于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桥梁工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1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现状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方向一门必修专业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梁式桥的结构构造和设计计算、了解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主要特点和构造等。该课程涉及“六多两强”,“六多”指先修课程多、规范条文多、课程内容多、基本概念多、构造要求多和设计计算多,“两强”是指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学生在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情况下,难以掌握。目前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被轻视,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暴露出了“桥梁工程”课堂教学的一系列问题,例如:⑴教材内容缺乏新意,创新性不足;⑵课程内容多,学时少;⑶教学手段单调,灵活性不够;⑷教学内容乏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⑸畏难心理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⑹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反映不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针对“桥梁工程”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进和落实,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改革探索。

2.1 根据课程内容,编制适合本科教学的教材

纵观我国大量桥梁工程的出版物对各种桥型的上部结构和墩台基础都进行了介绍,但大多存在只重点介绍简支梁桥和拱桥的构造与计算,而对于连续梁桥和桥梁墩台基础的构造与计算只是泛泛而谈,特别是现阶段常见的钢桥基本没有介绍。我校学生只学习桥梁工程这一门桥梁专业课,适应这类学生的桥梁工程教材内容应深入浅出,重在原理的介绍,理论和实践应能兼顾,并将最新的桥梁发展现状引入到教材内容中。

2.2 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增加“桥梁工程”课程学时

我校道路与桥梁方向学生的培养原则是重路轻桥,因此桥梁工程只有56个学时。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桥梁工程课程学时增加了56个学时,将这些学时中的24个学时添加到桥梁工程上,桥梁工程的学时变为80学时。另外32个学时增加一门桥梁墩台基础。这一改革设想目前已从2013级学生开始试行。

2.3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将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通过对2011级、2012级学生试点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效果明显。启发式、讨论式以简支梁桥构造设计学习为例,在介绍了简支梁桥的受力特点后,可以启发式学生去归纳总结悬臂梁桥及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并分组讨论由受力特点决定的各种桥梁截面异同。而体验式教学则是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小部分教学任务。以简支梁桥截面设计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两个星期,将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以3人为一组来完成简支梁桥的截面特点学习。每个小组都要准备多媒体课件,且每个学生都需准备一种截面的讲解。上课时由学生代替教师带领全体同学来完成截面特点的学习,不足的地方教师在加以补充。大部分学生为了避免上去讲解时不懂的尴尬,在课下会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与截面特点相关的图片及工程实例。通过几次尝试后发现有部分同学准备充分、讲解时图文并茂、内容熟悉,可以和教师的讲解效果相媲美。同时绝大多数学生逐渐有了提前预习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所提高。

2.4 将动画和视频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实践要求较高的环节,可将现场教学、动画和视频引入到桥梁工程的课程教学中。例如对于桥梁的基本组成及重点构造,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人行天桥上现场参观,这对体现教学思路,引起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开放性实验中,并鼓励学生参加每年举行的结构设计大赛,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桥梁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5 加大课程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

我校的桥梁工程网络课堂已经在天空网络教室建立,一些基本资料,如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及模拟试题等都挂在了课程网页上,学生可以随时阅读和下载复习。但学生知道的少,应加大网络教育宣传,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同时,应补充各类桥梁的图片、施工动画及视频资料。还可以开辟课程答疑、讨论专区,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完成习题的练习和答疑,并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网上留言、学生提问、学生自答、教师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桥梁工程的学习变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平常事情,从而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2.6 成绩评定方法

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改革后的桥梁工程课程成绩评定拟考虑对学生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由平时表现(包括出勤和平时作业)、讲课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考核主要包括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及科技活动等。课程论文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一些探讨性较强的小论文。

根据新构建的桥梁工程成绩评定系统,平时表现、讲课表现、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和科技活动情况等均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考核方案如表1所示。

3 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了教学体系和内容,倡导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格局。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通过网络化教学,将桥梁工程的教学从课上转到课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部分改革措施已经试行,教学效果表明,采用此类改革方案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将现场教学、动画及视频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考试抄袭的现象发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总结教学经验,强化素质教育,力争和学生一起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东.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74-175.

道桥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道桥工程、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道路桥梁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近年来,为了能够良好解决道路交通的问题,桥梁建设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加大了各方面投入的力度,这就使得道路桥梁设计工作成为了绝对的重头戏。本文探究道路桥梁设计主要以其使用性能展开谈论,并且笔者在根据自身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发现,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计标准不高。鉴于我国道路桥梁设计对于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不高,一旦在对道路施工进行改造施工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对道路交通的便利性造成麻烦和留置安全隐患,并且势必会影响到桥型的美观。因此,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同时综合现场因素,尤其是在桥梁的主梁或梁侧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为桥梁后期可能进行改造施工创造施工空间与条件;

(二)管道预留空间不足。每一座桥梁在设计中都需要设置专用的桥梁管道,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在这一方面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现代城市人口压力过大或城市改造工程。城市改造工程在遇到管道预留空间不足的情况时,则仅仅能够进行一些扩容处理,将桥梁管道在桥体之外,从而为交通线埋下不便的隐患,同时影响到桥体的美观。另外,在面对桥梁管道预留空间不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再次开挖的办法进行相关处理,但是这种处理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在工程投资建设方面造成严重的浪费,并且也会对交通情况造成影响;

(三)绿化带专项防水设计缺陷。我们都知道,桥梁工程也不仅仅是为了满通使用的功能,在桥体设计美观上同样也值得给予总够的重视。因此,桥梁绿化带专项防水设计就成为了桥梁装饰工程的一项必要内容。有关桥梁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在对拟建桥梁工程展开设计工作时,有必要考虑保证桥梁工程在完成施工后所能受到的绿化美观效果,同时在综合考虑到拟建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对设计成果要求具有绝对的桥梁结构使用功用和外形美观效果;

(四)结构设计选型问题。桥梁工程结构选型的问题极为关键,不仅需要在结构选型上满足视距和净空的要求,外形美观和合理地结构自重同样被视为桥梁结构设计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原则,使得桥梁工程能够成为城市建设中可实现功能与兼容城市风貌的一道亮丽景观。然而,实际的设计工作却出现了严重地形式重于实用效果的偏侧现象,出现结构选型不合理的问题就很自然了。

(五)装饰结构设计问题。据有效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在很多桥梁工程结构设计中都存在使用安全材料不合标准的现象。而材料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是保证桥梁结构运营使用安全的关键。因此,在选择桥梁结构装饰材料时,就必须通过材料取样试验的把关手段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控制材料的破损率。

鉴于以上关于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所阐述的常见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我们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工程建设发展与规划的需要的两项步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从根本的设计理念上作变革才是治标治本的关键,但从目前我国在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方面的发展水平来看,还不具备变革的条件,真正地设计理念变革将卓看未来。

二、道路桥梁结构设计要点

道路桥梁结构设计工作设计内容广泛,本文主要以装配式简支桥梁的结构设计要点作论述如下。

2.1主梁设计

装配式简支梁结构区别于整体式简支梁结构的突出特点在于可将预制独立构件进行运输与吊装,并且通过现场安装、拼接制梁。在设计中即可实现对自动化、机械化的施工技术应用,节省部分劳动力和施工原材料,并大幅提高人物力的生产效率,施工过程也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是为采用此种桥梁设计型式的关键。主梁结构作为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设计型式通常分为T形和箱型两种,箱型结构主梁仅被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之中。设计采用箱型结构主梁既需要对主梁结构的间距与片数作要求,主梁间距与片数两者相互制约,即间距小则片数多、间距大则片数少。而主梁的高度及细部尺寸则需根据相关的荷载计算方法确定,若主梁对称布置,梁身所受荷载同样对称分布,即需以杠杆法进行相关计算,否则即需以偏心受压进行相关计算。二种情况相同点在于内力取值均以取最大值作为控制设计的标准,但这种内力取值标准不可作为主梁结构各个截面的最不利状况的受力计算,因为从其计算原理来看,计算结构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

2.2 桥台设计

桥台结构的设计应主要注重于型式的选择。装配式简支桥梁对于桥台结构的选择比较常见的有轻型桥台、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和埋置式桥台三种。轻型桥台结构型式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其设计应用可作为一种挡土的翼墙结构。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可设计将台身埋置于桥梁护坡中,从设计角度讲,既可以减小桥台结构受到上部荷载的作用力,又可以保证桥台处的预留空间。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桥台前的护坡由于是采用片石混凝土施工作表面防护的一种永久性设施,存在着被洪水冲毁而使台身的可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进行相关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2.3 桥墩型式选择

装配式简支桥梁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双柱式墩、十字墩或矩形薄壁墩等型式,其中单幅双柱式桥墩结构型式应用较为普遍。考虑到以往在道路桥梁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希望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应注意对于桥墩结构型式的选择要极为谨慎,如在岩溶性地带、桩基础施工困难地段应根据实地情况避免过多地设计桩基,单柱单桩的设计为宜;而拟建施工现场位于河谷或受到滚石威胁时,则应考虑设计增强桥墩结构的整体抗撞击能力,亦须单柱单桩设计为宜;对于高位墩柱长桥的情况,则应考虑到桥梁上部结构荷载累积变位的问题,采用双幅两柱整体下部构造设计为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结构设计工作事无巨细。本文通过文字阐述在结构使用方面的设计问题,并着重分析关于道桥结构的设计要点,旨在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可相互学习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邓标,吴朝东;浅析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的常见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9).

[2] 杨忠信;对目前城市桥梁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