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5 10:52:01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篇(1)

大量的读者流失使得2013 年不少纸媒体当年均出现发行、广告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2014 年初,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更是开始纷纷宣布将不在传统媒体投放任何形象广告。以长春本地为例,城市传统媒体如《新文化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也面临着此种局面,在订阅数量、广告收入以及信息影响力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人才结构方面,许多本地媒体似乎突然发现原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原有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显现出明显的不适感。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完成传统纸媒体的转型,突破媒体发展的困局已经成为本地媒体集团的共同课题。目前,新的行业趋势和地方媒体变局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走出特色之路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对于寄生于财经院校的这种专业而言,既有的专业格局本来就需要通过变革才能适应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要求,新媒体对于传媒行业和地方媒体发展的“搅局”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建设特色专业的良机。所以,新媒体下的新的行业要求、新的媒体格局应当成为这种类型专业建设的助力,而非传统新闻传播思路之中的阻力。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精确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另一方面

财经媒体论文篇(2)

【关键词】品牌竞争;《财经》杂志;定位;内容;活动营销;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按照“二八原则”和“三一定律”,媒体的品牌如果不够强势,不争得前排席位就难以获得好的收益。财经类媒体面对的多是相对“主流”的,掌握一定话语权的人群,加上财经类媒体整体性的"忧国忧民"使得它们已经越来越主流化。“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综合新闻类媒体,成为主流社会最信赖和欣赏的话语平台”。[1]因此,财经类媒体更个需要强势的品牌。

根据美国营销协会的定义,所谓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简单说一个品牌就是在某些方式下能将它和用于满足相同需求的其他产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2]那么在现在的财经类媒体竞争中,又该如何使用品牌竞争策略呢?

《财经》杂志创办于1998年4月份,最初为《证券市场周刊》的月末版,其发行量由最初的4000份发展到现在的超过10万余份,广告收入也一直处于国内财经类媒体前列,它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财经类媒体的大哥,更是被外媒称作中国最好的媒体,其主编胡舒立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财经》杂志的成功就源于其对品牌战略的重视和有力的执行。

一、成功的品牌定位

品牌战略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牌,也就是塑造品牌定位。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其他的媒体是媒体立足市场的第一要素。

我们都知道媒体的生存靠的是“二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指把信息产品出售给受众,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指把由于第一次销售的实现而获得的受众“眼球”资源出售给广告商以获得广告收入。而第二次销售才是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内容背后的“眼球”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广告行业自身的发展,广告效果研究的深入,精准营销等理论的推广, 当今媒体呈现出细分化的态势。定位的重要性勿庸置疑。菲利普科特勒将定位定义为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而对于媒体而言,就是明确自己的产品(报纸,杂志,节目或者网站)的核心受众。如果一份媒体没有清晰的受众定位和市场定位,就无法吸引到更多的广告,经营便会陷入困境。《财经》杂志创办之初便是对市场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才决定做财经类媒体。《财经》杂志副总编王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综合考虑起来,做经济报道是最可行的。”[3]正是对媒介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才使得《财经》杂志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市场的主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成长。而对于受众定位,则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财经知识基础的商界精英,政要和学者,不单纯是所谓的白领。“我们希望吸引到这样的读者:DECISl0N MAKER(决策者) ”[4]。创刊近10年来,《财经》杂志一直以影响这些DECISl0N MAKER为目标,从未偏移。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财经周报的广告增长了218.7%,财经杂志增长了174.8%,远远高于媒体广告的平均增长率。广告市场对财经类媒体看好的根本原因就是财经媒体所面向的企业家,经理人等高端人群,这些群体虽然相对较窄,但是针对性强,受众质量高,消费能力极强。而随着中国财经类媒体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从泛经济类向下可以细分出管理类、营销类、金融类、证券类、理财类、行业类等等,其中管理类现在又向下细分出企业家类、经理人类、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管理、生产管理等等。虽然做成《财经》杂志那样成功的政经类财经媒体难度相当大,但是我们可以细化,做减法。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媒体在这么操作,也不乏成功者。

二、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良好的品牌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为支撑,质量是品牌的生存之本。市场定位明确了,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消费者不买你的账,定位再明确,都只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昙花一现,黯然退市。对于媒体而言,就是要有好的报道,通过内容承载品牌,强化品牌。没有一个专业的、获得市场认可的财经内容,任何品牌都没有基础。《财经》杂志的成功,与其扎实的有影响力的报道是密切相关的。从创刊的《琼民源》到《基金黑幕》,从《庄家吕梁》到《银广厦陷阱》,《蓝田神话》,《谁的鲁能》等等。《财经》杂志正是靠着这些重磅炸弹成为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品牌。《财经》杂志内容制作一直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这个原则由时任职《财经》联合主编杨大明先生提出。多年来,《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5]独立。《财经》杂志从创刊开始,就实行采编与发行的分离,是国内媒体较早实行该制度的媒体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对于独立性,主编胡舒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记者和警察、法官、医生一样都会面对压力。但是,新闻工作是社会良心的守护者,是小心社会撞上冰山的望者,没有什么借口不去做得好一点,更不能以压力为借口放弃原则。”[6]在国内媒体"红包"现象已经成为潜规则的今天,《财经》杂志一直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具体化要求很好的保证了它的独立性。独家。《财经》杂志一直追求报道的独家性,重大报道力所能及的独家策划,独家报道。以独家报道拉开与其他媒体的距离,提高自己的地位。独到。《财经》杂志的稿件多为述评,是新闻报道与深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同学界、业界顶尖级人物合作,力求报道的深度。正是在“独立独家独到”原则的指导下,从选题,封面设计,到图片运用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重磅报道,树立了影响力和公信力,很好的强化了自己的品牌。目前许多财经类媒体的不愠不火正是由于没有有影响力的报道出现。当然仅靠几个大的有影响力的报道也是不行的。品质贵在坚持,《财经》杂志的报道始终如一的坚持高品质,这才是其他财经媒体需要学习的。

三、活动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第三次销售”理论应运而生。媒体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一个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是借助各自的传播优势和影响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活动营销。活动营销对媒体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获得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经类媒体在活动营销方面具有着许多优势。首先就是资源优势,财经类媒体掌握着财经资源,与财经业界,学界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可以利用自身的媒体平台做宣传。同时财经类媒体从业者自身由于长期接触经济领域,对经济理论,营销理论,品牌理论的掌握本身就较强,使得操作起来更为娴熟。当然,活动营销必须基于媒体自身的品牌特性,一个做房地产的媒体就不适合去做选美的活动。媒体活动营销本身就是对媒体自身品牌的运用,以期强化该品牌,甚至创造出一些新的子品牌。《财经》杂志就根据自身的高端定位推出《财经》年会活动,每年邀请业界学界名流参加,进行高端讨论,并整理会议内容出版《财经》年刊。多年来,《财经》年会已经成为年底财经界的一件大事,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转载,极好的推广了《财经》杂志的品牌。同时《财经》年会,年刊也成为了《财经》杂志的优秀子品牌,强有力地支撑着《财经》杂志的总品牌。品牌代表了市场,代表了认可,也就是选择。所以成功的活动营销必须追求品牌,追求品牌持久的延续,不能目光短浅地受短期利益驱使。创办于1999年的《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9年,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奖学金的最高荣誉。而在2008奥运来临之际,《财经》杂志同《体育画报》强强联手,推出奥运特刊,更是充分利用了搭车效应,实现双赢,很好地推广了自己的品牌。当然,成功的活动营销同样基于优秀的活动内容,《财经》杂志正是凭借自己一贯坚持的全明星阵容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活动内容而使得它的各个活动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的。目前我国的部分财经类媒体虽然认识到活动营销的优势,但是多半没能基于自身媒体品牌特性而细化操作,从而不能起到较好的品牌推广强化作用。

四、网络版拓展覆盖强化品牌

在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集体抢滩中国,纷纷设立中文网站,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等世界级的媒体。而其中尤以财经类媒体为多。虽然,这些境外媒体的中文网站登陆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国内众多人士的关注。很显然,通过开设网站这个渠道,利用网络来传递信息,不像报纸,杂志之类的传统媒体,不受篇幅,字数等限制,能够更为迅捷的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这对于媒体品牌的推广是极具作用的。《财经》杂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了《财经》网(省略)。《财经》网设有每日头条,每日要闻,综合报道,即时要闻等栏目,以对新近发生的财经界的新闻进行最快的报道,解决了《财经》杂志作为双周刊的时效性较差的缺陷。用特别报道的方式对重大的有延续性的财经事件进行系列组合报道。如“上海社保案司法篇”, “医改再启程”等。而在重大活动期间,财经网还会推出“日报”栏目,比如“日报夏季达沃斯论坛”, “中共十七大专题报道”等。《财经》网是明确每日更新的,每天会以“财经杂志网络版”的名义进行报道。在杂志出版时,也会根据网络阅读特性对杂志文章进行改写、缩写,作为网络版报道刊发。

在各大外媒纷纷设立中文网站的同时,《财经》网推出了英文版,同样每天更新,及时的向在华外籍人士,甚至是在国外的外国人报道中国以及全球的重大财经新闻。使得《财经》网成为国内财经媒体对外籍人士影响力的王者,对品牌的推广,宣传作用无庸置疑。

要注意的是,《财经》网并不是简单的将《财经》杂志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同样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原则,一点没有因为是网络就不重视内容。《财经》网以“互动延展即时”为口号,以杂志的要求办网络。在最新的一次改版之后,《财经》网还推出了视频板块,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属性吸引更多的眼球,增加用户粘性。从《财经》网上线以来,排名一路上升。据悉, 《财经》网已经超越FT中文网站排名,步入国内财经类媒体网站的前列。

《财经》网用这种方式实现了杂志日报化,有力地扩大了《财经》杂志的覆盖,更大范围内,更为快捷的接触到受众,从而拓展了《财经》杂志的品牌影响力。

结语

《财经》杂志正是通过成功准确的定位,高质量的内容支撑,利用各类合作,活动营销,加上网络的辅佐来树立,推广自己的品牌的。“媒体应该有持续的公关活动,每年应该有一定的预算,并由专人负责。”[7]《财经》杂志从创刊开始便设有专门负责品牌运作的部门,来策划推广《财经》杂志的品牌。而品牌也反过来帮助《财经》杂志成长为中国最好的财经类媒体。

当然财经类媒体还可以推出财经咨讯服务,咨询服务等等。这些外国的财经媒体一直在做。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手机与无线增值业务同样可以进入财经类媒体的视野, 财经媒体把握住内容的优势,与拥有技术和网络的电信服务商携手自然是相得益彰,不但不会削弱传统媒体的优势,反而拓展了新的赢利模式和增长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服务会在无形中增加媒体自身的品牌资产,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当然这一切都得基于做好内容的基础之上。

从全球的经验看,财经类媒体向来是以经济的强国为轴心的呈现“本土化”的趋向。未来50年至100年中国将会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轴心。因此我国的财经类媒体的竞争将日益更加激烈。诚如《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所言,媒体的成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确实建立了权威性,形成了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二是经营,就是建立了品牌,就有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8]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良好健全的品牌竞争战略无疑成为成功的关键。

注释:

[1] 陈笑:《财经媒体投资:冷静中的一丝嘈》;

[2]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2版,第30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张志安:《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 ――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传媒观察》,2005,06;

[4] 张志安:《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 ――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传媒观察》,2005,06;

[5] 《财经》杂志网站;

[6] 《胡舒立访谈:财经报刊的发展逻辑》,《传媒观察》,2005,07;

财经媒体论文篇(3)

关键词:财经媒体;乱象;“清朗”行动;传播秩序

2021年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开启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成为市场的讨论热点。此次行动重点整治四类网络信息传播主体——财经类自媒体、各大公众平台、商务网站财经模块和各大财经信息平台,涵盖互联网金融信息及财经资讯传播的主要渠道,剑指网络平台信息传播乱象。自“清朗”行动开展以来,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积极响应,先后整改了多个自媒体账号,其中不乏百万人追捧的财经自媒体意见领袖。这些“翻车”事件的背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包括严惩财经媒体乱象在内的,针对媒介不当经营活动在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严打“风暴”。

1财经媒体发展现状

财经媒体,是指以经济政策、行业产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为主要内容的传播载体,是媒体阵容中的重要部分[1]。进入21世纪之后,面临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传统财经媒体逐渐式微。十以来,财经媒体在党中央号召和引导之下,开始积极探索融合转型发展之路。

1.1传统财经媒体:审时度势,多方位布局全媒体矩阵

以2001年《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诞生为标志,在此之前,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和成长都属于一种制度内的“含蓄”转变,其本质依然是传统媒体对社会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小幅度反应和调整。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主流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以专业、传统、权威的泛财经报纸为市场定位,以能够反映宏观市场信息的政府经济政策为主要传播内容,但因互动性较弱、实用性不强,与受众之间的连接不紧密。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传统财经媒体生态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由于报纸、广播所刊载的信息到达大众的能力有限,传统财经媒体不得不顺应时势,加速自身转型升级,形成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新财经媒体。此外,行业竞争的骤然加剧,导致传统财经媒体纷纷顺势而上,开启全方位布局全媒体矩阵的自我革新。例如,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的《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不断经营实践中,打造出自己的“媒体集团”——除旗舰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外,还囊括了21官方网站、21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21微博、微信、抖音官方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凸显空前强大的传播力量。

1.2财经自媒体:应运而生,个人IP强势冲击传统媒体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的迭代升级。以交互性和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迅速成为新的传播范式。在弱化网上信息传播主体话语权、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界限、丰富信息传播渠道与内容的同时,自媒体还为财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打造财经自媒体,以碎片化、丰富化、个性化的新媒体交流语言传播财经信息,搭建不确定用户与传播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桥梁,加强二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和信息传达效果[2]。例如,某知名财经意见领袖,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仅成立一年之后,就坐拥百万粉丝,成为头部财经自媒体。这一财经意见领袖的火爆出圈,个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IP)的强势出现,不仅说明了财经信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更从某种程度上成为自媒体传播影响力的象征。

2财经媒体存在的问题与乱象

财经信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规律。然而,由于大部分媒介具有特定倾向性,李普曼曾提到的“拟态环境”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渠道无处不在的当下,不仅成为生动的现实,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大众传播的出现改变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高度依赖媒介信息作出反馈和行动,必将滋生现实问题。具体而言,在此次“清朗”行动中,财经媒体所暴露出的尖锐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和规制。

2.1与财经公关合谋敲诈,媒体权力异化

2014年震惊社会的“21世纪网涉特大新闻敲诈”案件,不仅触发社会各界对媒体权力异化的思考,也从侧面反映了财经媒体、财经公关与企业三者之间微妙的关系。财经媒体本应在企业上市前给予其高度的关注和跟踪报道,发挥好监督作用,约束企业违规行为,然而部分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趁企业上市的关键节点对其进行大量的负面报道。由于多数企业缺乏应对媒体的经验,极易在骤增的媒体采访和报道中惊慌失措,进而产生舆情危机。因此,应对媒体的四面夹击,逐步成为财经公关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此时,财经媒体与财经公关是一种相对单纯的“监督—应对”关系。部分涉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IPO)领域的财经媒体为了流量、关注度和利益,胡评妄议、歪曲事实,甚至铤而走险,通过敲诈勒索,与财经公关合谋从企业中获取利益。例如,2019年某传媒公司高管利用旗下的多个财经自媒体公众号,通过威胁恐吓向企业施加舆论压力,并伙同其他自媒体以“合作费”“赞助费”等名义多次向企业索取钱财。在此类犯罪案例中,财经公关成为媒体对IPO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的媒介,二者之间构成了合谋犯罪的关系。某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即便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用金钱来摆脱负面报道,但国内的财经公关行业也不是完全无辜的。假如国内的财经媒体和财经公关继续联合起来,以更隐蔽的手段敲诈企业,那么最终损害的将绝不仅是相关企业的财产,而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秩序和金融安全。

2.2财经“黑嘴”频现,弱化媒体公信力

技术和资本的支持带来媒体形式与内容的“百花齐放”,但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加之利益的驱使,财经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无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此次“清朗”行动整治的主体,毫无疑问自媒体首当其冲。2020年11月,财经博主“凯恩斯”团队因违法经营证券业务被处以52万元的罚款;2021年8月,自媒体金融意见领袖黄生被警方正式批捕,因其打造的P2P平台“喜投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数亿元。在已被关停的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中,曾频繁出现“末日”“惊天”“紧急”“全球沦陷”等危言耸听的文章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类财经意见领袖,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虚假传播,欺骗投资者交会员费后实施非法集资、非法荐股等活动,从而误导受众,操纵股票市场从中牟利。影响股市秩序的“财经黑嘴”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2.3资本逐利之下,丧失中立性原则

媒体本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其监督作用,但如今媒体的商业性质却使其走向追名逐利的歪路,导致媒体自律的丧失和责任的退化。例如,近年来在企业IPO期间,有些财经媒体有一套相当雷同的报道策略:在发行人上市前后,对其进行非常集中的报道,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挖掘其负面信息。他们的目标并不在于揭露违法,而只是为竭力达成合作所进行的利益“要挟”。财经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都是新闻事件发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具备社会监督职能。互联网时代,每一个账号在网络空间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当容易造成负面社会舆论的声音存在的时候,媒体应该站出来,发出正义之声。例如,2010年,《每日经济新闻》跟踪报道“胜景山河”IPO造假案,记者通过全国多地走访调查揭露其造假事实,最终“胜景山河”在上市挂牌的前一天被监管层紧急叫停。

3财经媒体净化路径新思索

财经信息的传播意义非凡,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投资者个人的投资决策。财经媒体作为财经信息传播平台,应当考虑公众利益,提供准确、专业的经济信息。

3.1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破除“二八”法则

在财经媒体的内容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八”分化现象。能够写出独立观点、创作优质财经内容的媒体数量在行业内只占20%,如上述的《每日经济新闻》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其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稳定的受众,确立了稳固的行业地位。部分媒体则是通过转载甚至抄袭这20%头部财经媒体的内容得以生存发展[3]。大部分被国家网信办整治的财经类自媒体,传播内容基本都是东拼西凑或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肆意转载。抛开个人独立经营的自媒体而言,优质顶尖的财经媒体以其专业性、大平台等优势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但近年来,财经媒体行业人才也在不断流失。部分有过财经媒体经验的人才,以其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把控和了解,以及长期在媒体圈子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往往倾向于往工资待遇更好的岗位转型,其中不乏进入央企、国企、党政机关和上市公司的。因此,就财经媒体发展策略而言,急需引进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即便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对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必须清醒意识到二者之间的最终话语权只能把握在人才的手中。

3.2优化管理运营水平,净化财经信息传播空间

2021年10月8日,“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再一次出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这体现了国家对新闻信息传播主体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在持续媒介化的社会中,财经媒体理应以更加规范、谨慎的姿态开展新闻业务,着力提升运营水平,助力净化公共空间。3.2.1明确自身定位,恪守行业准则财经媒体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系密切,经营业务不免存在相交之处,因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无论在资本市场上参与程度有多高,与各类利益主体之间的来往有多频繁,财经媒体作为信息提供者都要做到独善其身,在财经信息传播这条赛道上发挥出最大作用,明确作为监督者的定位,划清自身与财经公关、企业之间的界限[4]。同时,无论是已成规模的传统财经媒体,还是仍在摸索前进的财经自媒体,都应该在日常的经营和运作中把新闻传播相关规定作为准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底线思维,良性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把优质的传播内容和精准的服务结合起来,筑牢财经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和传播公信力。3.2.2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合力营造清朗氛围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在网络空间日益凸显,也成为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重要议题。2018年,各大主流财经媒体联合发起设立了“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进一步推动财经新闻版权市场的规范化。然而,由于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监管难度大等原因,互联网平台上频频发生侵犯版权、著作权的事件。自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流量和商业资源,肆意模仿、抄袭、侵权引起的冲突不断。在此次“清朗”行动中,就有不少经常违规转载、抄袭他人新闻作品的财经自媒体被惩治。加强版权意识,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外部约束,更需要广大自媒体从业者从根本上意识到侵权行为的严重性,不沉溺于一时虚幻的“涨粉”,需要整个行业合力抵制违规转载行为,共同维护财经新闻作品的知识产权。3.2.3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做好资本市场舆论引导工作知识经济的盛行催生了付费阅读运营模式,同时为自媒体开发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微信陆续开放了公众号用户打赏、优质内容付费阅读等功能,不少财经自媒体纷纷涌入这片蓝海,以各种方式诱导用户进行内容付费,甚至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滥用新闻素材造谣、传谣,创作极端标题、用词危言耸听,极大破坏了传播秩序和传播生态。因此,建立长效的新闻媒体生产内容监管模式是尤其重要的。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博弈中,财经自媒体不但要秉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在披露资本市场重大事件和动态时,还应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为投资者把握二级市场动态、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从国家层面为金融领域和财经信息传播领域的和谐有序发展作出贡献[5]。

4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全民知识文化水平与媒介素养的提高,大众投资理财诉求与日俱增,关注资本市场的动向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但在金融投资圈的专业门槛前,大部分人都需要依靠专业的财经媒体和业内人士来进行行业政策分析解读和投资指导。专项整治财经媒体乱象活动的开启,不但有利于约束国内金融市场行业乱象,更是对财经媒体影响力的一种官方认证和保护。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将在某种程度上颠覆各行各业的原始形态,但媒体的公权力属性仍然要求其在混沌中保持清醒,以带给社会坚定的力量和希望。新时代的财经媒体,应该肩负起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坚守舆论阵地和新闻道德理想,在利益和效益中寻求平衡。同时,着力推动投资理财大众化,实现资本良性互动,为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信息传播领域的有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东明,邹高翔,汤凯锋.“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财经媒体深融发展前瞻[J].新闻战线,2021(11):43-46.

[2]全嘉琪.融媒体时代财经自媒体的发展与探索[J].青年记者,2017(23):106-107.

[3]李双.财经科技类自媒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9(3):38-39.

[4]杨张光.财经新媒体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13):1-5.

财经媒体论文篇(4)

【关键词】传播影响力;财经媒体;文献综述

截至2013年1月15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传播影响力”为主题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90篇;以“传播影响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45篇;以“传播影响力”为篇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总数为286篇。

已发表的有关“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始于1992年,最早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是张学洪的《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分析》。2000年之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相对较少,2000年之后,学界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开始增多,每一年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尤其在2009年之后,相关论文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其研究成果还是相对较少,当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传播影响力的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传播影响力的定义、本质、构成要素、发生机制等。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认为传播影响力的本质在于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其本质在于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文章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本质就是“影响力经济”。文章提出了传播影响力的发生机制,在接触环节,吸引注意的关键在于传媒内容和形式的极致化操作;在保持环节,应该构筑受众之于传媒的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此外,还应该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按照社会实践的“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定制自己的产品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分析了媒介影响力及其构成要素,其要素为: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对其进行了分类,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功能特征,认为其有整合、交流、导向的功能;文章还总结了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分别是:受众规模和层次、内容、传播效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可持续等。唐朝《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介影响力》主要分析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该文阐述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关系,文章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媒体无法做到统一。在此基础上,该文指出,媒介要注意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不过也应该意识到由于媒介的不同,对影响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该文指出媒介社会化发展进程对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李海颖《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主要分析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两篇文章都认为收视率对传播影响力有影响,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认为满意度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对收视率与传播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与前两篇的结论相同,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传播影响力“媒介传播个体接收接受影响影响再传播社会影响力”的形成模式。

二、对某一类媒体或领域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韩龙根《办好民族语广播电视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分析民族语广播电视这类媒体的历史与发展,并且分析了这类节目尚可以改进的一些地方。吴婕的硕士学位论文《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了日本动漫对日本国内、亚洲、欧美等地区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力。张冰、张敏《微博传播影响力有多大》认为微博给予平等对话的权利、微博传播的平台优势、名人及草根意见领袖的不断涌现是其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林堃的硕士学位论文《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文章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机制,认为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并不会永远对一般受众发挥绝对影响。该文还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模式,得出“越强连接的受众节点距离意见领袖的线段越短,意见领袖对他们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强”的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陈妍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对特定媒体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庞华《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透析》以央视“朝闻天下”为例,分析“朝闻天下”栏目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其传播影响力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品牌为王。文章提出早间新闻栏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几点启示,包括:创新发展,寻求本土化;亮出栏目整体独特风格;延伸触角,加强互动。杨琳、李亦宁《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百家讲坛”为例,分析该栏目的传播影响力,总结得出“内容为王”是该栏目传播影响力的本质。提出了对提升电视文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两点思考,分别是:在节目定位、制作层面方面,要实现雅文化的通俗化;在媒介经营层面,应该为电视文化节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外传播效果研究”课题组《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从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内容选择、时效性、反馈机制、篇幅、图片应用、新闻类型、表达方式、语言等角度对比分析这三家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牛鸿英《金融危机情境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2008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有关理论分析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文章认为,媒体应该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还应该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来激发电视的创造力;此外还应该探索经济价值观,以此来增强文化凝聚力。李红秀《媒体议程设置及其传播影响力》以“双百”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分析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

四、有关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的研究高钢《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实务策略》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提出几点策略:严格遵从新闻工作的专业原则,提离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披露客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动向;全面引入深度报道理念,揭示容观环境变动的深层意义。文章认为,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提离新闻报道质量的必备条件。霍玮《报纸要有影响力_打造名栏目_名编辑_名记者是关键》分析当前报纸的困境和竞争压力以及读者群体的变化,提出当前报纸竞争的三大法宝: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李宇、关世杰《提高对外传播影响力的文化路径:以文化吸引力增强议程设置力》认为,强化议程设置能力是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强化议程设置能力。赵树清《外宣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提高——兼谈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策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打造独具审美品格的艺术盛典;加强动态编排,提升文艺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扩大名人效应;大家原创力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蒋晓丽、张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中的AMO三因素分析,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

五、对财经报纸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李淑瑛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学解析》从公关学角度分析财经报纸的媒介影响力。文章先对媒介影响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媒介公关与媒介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了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现状。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四大新兴财经报纸为例分析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总体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灵活度高;注重形象塑造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品牌竞争力;重视媒介经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培养读者忠诚度,具有稳定的高端读者群。认为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财经报道人才、赢利模式单一是目前制约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特的品牌定位、品牌专栏和品牌人物、活动策划和品牌延伸是提升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策略。

总体而言,“传播影响力”相比国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虽然总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加,但是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对于“传播影响力”的策略研究针对性不强,而且具有同质化的现象。对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多是停留在表面,谈的比较空洞,没有针对某一财经媒体或某一栏目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一媒体或栏目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策略。

作者简介:

肖青(1989.05-),女,湖南郴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闻学。

财经媒体论文篇(5)

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致辞,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

中国国家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快捷,全球传媒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说,这次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全球传媒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关切,显示了各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愿望,体现了媒体从业者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   说,相信会议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地媒体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传媒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世界媒体峰会由新华社与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俄塔社、共同社、新闻集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英国广播公司、谷歌等世界著名媒体机构共同发起,由新华社承办。

此次峰会涵盖世界上最主要的媒体集团和所有媒体形态,成为会议的一大特色。

王晨首肯华文媒体在世界传媒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

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9月19日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华文媒体的领军人物汇聚一常,共商全球金融危机下华文传媒的生存与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自第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举办以来,海外华文传媒蓬勃发展,影响力与日剧增,在世界传媒格局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王晨坦言海外华文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和说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论坛将为全球华文媒体表达心声提供平台,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信能够提升华文媒体的整体竞争力。

王晨强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个大机遇。他说,海外华文媒体可以借助世博会契机,让更多的海外朋友通过世博会更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从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被称为全球华文传媒界的“首脑峰会”,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届,这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华文媒体”。

2010中国上海国际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9月19日,2010中国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启用仪式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该新闻中心将聚焦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推进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宣传工作,并为中外媒体提供服务。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出席启用仪式。

2010中国上海国际新闻中心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9楼,是上海借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在世博园区外设立的面向中外媒体记者的新闻服务机构。

央视财经频道开拓新的海外信息源

财经媒体论文篇(6)

关键词:国际财经报道;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5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财经报道已经成为财经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国际财经报道中,有关中国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不同的财经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的内容时,其选取的报道角度,联系的采访对象,引用的经济数据都不尽相同,因此,报道所反映出的中国经济情况也略有不同,这导致在国际财经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不尽一致。

所谓国家形象可以理解为在国际视野下,公众对于特定国家的整体评价和综合印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国家形象的潜在影响力不仅对增强本国人民的国家荣誉感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波及到其他国家及国际社会与该国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定[1]。因此,在国际财经报道中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既是中国媒体的责任也是义务,特别是对于具有执行对外报道的功能,担负着宣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方针和立场任务的媒体来说,这一点更显得重要。

在国际财经报道的实践中,中国媒体应该主动作为,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准确、全面地对中国经济情况进行报道,并努力提升媒体自身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从而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作出贡献。

一、国际财经报道中影响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

广义的财经报道是以整个经济领域为报道范围的[2]。对同一个财经新闻事件或话题的报道,不同的媒体从自身出发,选择的报道角度,联系的采访对象,引用资料数据等都可能不同,导致受众对不同媒体呈现出的报道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不同媒体的国际财经报道中,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报道内容的选择,也就是新闻选题。国际财经领域,经济事件层出不穷,这给媒体提供了广泛的报道素材,这些素材的选取透露着媒体想要向受众传达的信号,国家形象的呈现往往会因素材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个财经新闻事件发生了,要不要报,怎么报,从哪一个角度切入进行报道,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报道呈现出来的国家形象。虽然说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向不同,在选题上各有侧重,可以理解,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媒体的报道也会带有一定倾向性,这和媒体自身的立场、利益密不可分。比如有研究表明,美国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中关于中国的报道,负面新闻远高于正面、中性或者平衡的报道[3]。

其次是消息源的选择。消息源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因素,消息源是否权威往往决定着报道的公正性。一旦在消息源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则新闻的客观公正、可信度都可能受到损害。这一点在国际财经新闻报道中更为明显。比如,同样一个经济数据,官方机构的数据与民间机构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同样是信用评级,不同评级机构所参考的数据可能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一致。依据不同消息源撰写的报道,其呈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在国际财经报道中,消息源林林总总,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一手的,也有转载的。不同消息源的选择导致经济数据不同,所呈现的经济状况也就不同,很可能会对国际财经报道中的国家形象产生影响。

最后是蟮佬问降难瘛>苣壳懊教宸⒄寡杆伲特别是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但媒体报道形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报道形式。同一个新闻事件在不同报道形式的呈现下,给受众的感觉可能不尽相同。通常,文字的冲击力可能不如图片,而音频、视频的冲击力会更大。如果文字与图片结合呈现,则效果又会与单纯的文字或者单纯的图片不同。此外,文字的篇幅长短,图片的大小,音频视频的时长都可能影响受众的感受。在国际财经报道中,能够展现国家形象的素材非常多,通常媒体会选择最为适合的报道形式来呈现报道主题,但由于媒体有自己的立场,所以,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所采取的报道形式不尽相同也会导致报道所呈现出的国家形象有所不同。

国家形象不能靠新闻媒体来打造,但是新闻媒体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并非没有关系[4]。中国媒体,特别是专业的财经媒体,在国际财经报道中,应该主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二、坚持真实性策略,反应客观中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广大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原则。但在信息爆炸,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底线却不断被突破,一些媒体求快不求真的做法令人担忧。在财经领域,一个事件、一个数据很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公众而言,财经报道是他们把握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机会以调整、优化决策,以增加福利和收益的一个渠道。因此,财经新闻所提供的信息一旦为受众所接受,必然带来一定的行为。而此时,如果报道失实,很可能导致市场波动与混乱,甚至造成社会动荡[5]。

财经媒体论文篇(7)

在今年1月10日举行的财新传媒年度工作会上,《新世纪》周刊主编王烁对同事们说,《新世纪》的目标是成为每周必读读物,在重大问题上发挥舆论领袖作用。用调查报道的操作方法做新闻,挖掘更完整的事实,做理性与科学精神的启蒙。这一点,和齐鲁晚报《深读周刊》的追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财新传媒以《新世纪》周刊为核心,其编辑部分为资本产业组、宏观组以及综合组。值得一提的是,财新传媒延续了《财经》杂志的传统,采取严格的“编辑主导制”,从选题策划到稿件采编都由编辑主导,可以说,在《新世纪》周刊,编辑是发动机,记者是车轮。

具体地讲,在财新传媒,由编辑制定规则并维护规则的执行,包括定选题、搜资料甚至为记者订机票等,编辑要把每个记者调整到合适的状态。选题确定后,编辑会指导记者进行采访与挖掘,记者也会将每天的采访内容整理成采访纪要提交给编辑,并随时接受编辑的调遣和指导。

所有记者采访都必须录音,尤其是综合组记者外出采访,写稿前要把整理好的录音及其他采访资料提交给编辑,以便采编沟通,很多重大稿件的写作最后甚至由编辑亲自完成。

在采编流程方面,各小组每周五下午开选题会,记者向编辑报题,由编辑决定是否能做,是做短线还是做长线,然后各小组将选题汇总到总编室,提交下周一上午的编前会讨论,编前会的参与者包括编委会成员、各部门编辑及美编。选题确定后,每周三至周五陆续交稿,周五晚完成全部出版工作。

对比《新世纪》周刊的选题策划,都市类媒体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一个好选题应该遵循的标准:对相同的新闻源作出与其他媒体不一样的判断,独立判断才能成就独家;读者是不是爱看,是不是能推动社会进步;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有没有可以切入的点;最后一点,好的选题常常能让人感到兴奋、好玩。

在选题来源上,传统渠道逐渐式微,记者应摆脱门户网站依赖症,回到门户的源头――专业网站、微博、群组等,甚至要超越网络,从书籍、专业期刊、学术论文中寻找新闻源。

其次,周刊受到时效性的制约,追逐热点不应是都市类媒体的着力点。既然不能快,索性就更慢,不妨朝花夕拾,别人忘记的时候,我们记得,静态的选题往往更具延展性。

深度报道的文本当然重要,故事当然要讲,但深度报道不是特稿,冰点式的万字特稿也不应是全媒体时代都市报努力的方向,它提供的更应是思想和观点。深度报道只有叙事是不够的,要力避把所有新闻事件“社会化”、“故事化”。一味强调故事化的背后,恰恰是因为我们采编人员的专业性、思想力不足。

再者,无专业性,采访和报道难深入。这就要求对记者队伍进行专业化配置,鼓励记者做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根据分工长期关注某一领域,日常阅读该领域的书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者的论文,跟踪一些机构提供的报告,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就会形成深度报道选题。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不应再是某个部门记者的专利,全体记者都应向专业化发展。都市类报纸应整合记者资源,打破原有跑口记者的格局,设置公共政策报道记者、调查报道记者、人物报道记者、科学报道记者、环境报道记者、法治记者、公司产业记者、金融记者、证券记者等。在过渡阶段,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对某领域感兴趣的记者先对这个领域的报道有所侧重。

都市报财经新闻也要强调专业主义

三个月的学习让我们感到,都市类媒体与《新世纪》周刊这样的专业化媒体之间最大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记者的财经专业知识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各部门加强相关业务培训,记者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多读书多积累。

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胡舒立团队的核心理念。而我们理解,这种专业性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采编队伍的专业分工

前面说过,《新世纪》周刊编辑部分为资本产业、综合、宏观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又细分成金融、公司、法治、证券、投资、环境科技、能源资源、海外等,每块都有一两名资深编辑领衔,记者也都是术业有专攻。

二是系统化的采编培训

在记者编辑培训方面,财新传统有一套成熟的做法。据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介绍,财新传媒延续《财经》的传统,建立了一整套培训机制,包括:每周举行工作午餐会;各部门请相关专家讲课;外语培训;派记者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既是采访,又是一种提升;出国培训,入职三年以上的记者有机会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入职三年以上可以在职申请读学位,等等。

以我们自己为例,在交流学习期间,就参加了财经评论写作、金融调查报道、国际财经报道、标准普尔Capital IQ平台使用、新媒体探索等多次专题培训,收获很大。

《新世纪》周刊这样的专业媒体目标非常单纯,就是为中国最优秀的人群服务,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读者是投资人。但都市报的读者群就相对模糊一些。我们不知道在我们的读者群中,到底有多少人对经济问题感兴趣,这些人的空间分布、行业、年龄结构是什么,他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是什么。

长期以来,都市报对于财经新闻的认识有两个误区:

一是要求财经新闻通俗易懂

但我们必须承认,相对于社会新闻、时政新闻,财经新闻具有天然的知识门槛,即使用最平民化的语言来写,仍然会涉及许多无法回避的概念、词汇,而且其叙事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自己的规律。通俗应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通俗,失去这一基础,一味地要求通俗易懂,最终只能是“伪通俗”,只会削弱财经新闻的专业性,也会让财经记者减少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二是我们常常只把读者当作消费者,提供给读者的多为消费新闻,而忘记了读者作为经济人,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和劳动者

读者这三种身份对财经新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明白了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了解读者的年龄、偏好、财富状况,只需要知道他们对自己经济人、公司人的角色有感知就足够了。

都市报财经新闻游走于专业与世俗之间,既要有专业媒体的风范,还要有世俗的包容。都市报要做真正属于自己的财经新闻,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在新闻内容上,由原来以面对低端读者为主的消费类新闻逐渐向以中、高端读者为主的财经类新闻转化;记者由原来的低水平运作向专业化、高起点发展;新闻的影响力从市井百姓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及相关学界扩展。

相对于专业媒体,都市报拥有更为庞大的读者群,理应担负起对中国转型期的经济和商业世界的解析重任,包括它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理解、解决之道;同时,读者也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从都市报获取更为专业的财经资讯。都市报要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财经新闻报道已经是刻不容缓。

打造信息传播的“媒立方”

与传统杂志社不同的是,作为一家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媒体,财新传媒除继承了老《财经》杂志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手法外,还以公司化治理的模式运营杂志社,例如建立品牌运营部门负责年会、会议等商业活动,成立新媒体业务发展部负责移动互联传播渠道的开拓和维护。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闻产品化”,记者原创性的新闻内容,会按照传播渠道的不同,被加工成网络稿件、杂志稿件、视频、书籍等多种形态,实现新闻价值的延伸和增值。

为打造全媒体公信力,财新传媒除了办好杂志,成立一年来还做了以下尝试:

一是加强图书出版业务。据财新传媒编辑总监吴鹏介绍,财新已推出了《舒立观察》、《哈佛经济学笔记》、《再危机》(谢国忠著)等一系列图书产品。

二是开展会议营销。去年11月举办了财新传媒成立以来的第一届峰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邀请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李小加、经济学家吴敬琏以及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主要负责人等在内的上百位财经界知名嘉宾,不仅有效地扩大了财新传媒的影响力,而且为其新一期的《新世纪》周刊提供了周小川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池子”理论等多篇重要稿件。

三是发展视频业务。依托财新网,与第一财经频道开展了视频合作,双方合作的“首席评论”实行项目制,由财新出智力和专家资源。另外,鼓励年轻记者出镜,参与财新网视频节目的制作。

四是在移动互联应用方面实施“三大三小”战略。据财新新媒体业务发展总监戚娟娟介绍,所谓“三小”,是指手机终端,包括Apple、Android、Blackberry三大平台,是财新网的延伸;“三大”是iPad、联想的乐Pad和三星的平板电脑,是杂志的延伸。财新传媒的网络和杂志内容已部分进入手机、iPad、Kindle电子书等移动通信设备。用编辑总监吴鹏的话说,“目前虽然不挣钱,但一定要跟着潮流走。”

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称,目前以杂志为核心的广告营收仍是财新传媒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发展视频、移动互联应用等新业务,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是新的市场,同时也是媒体市场化运营后,对于投资人来说有价值的卖点。

作为一家完全市场化的媒体,财新传媒虽然以财经类报道为主体,其阅读群体也主要以投资人和经济人士为主,但其市场化经营的理念和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做法,对区域性的党报和都市报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