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能力培养探究

能力培养探究

时间:2022-12-06 11:11:42
能力培养探究

能力培养探究1

学前教育专业并不是一个只单纯学习某项特定内容的学科,而是结合了文化理论、专业技能等多门学问的综合学科。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将幼儿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显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学前教育成为热门专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培养下一代幼儿的主力军,应该掌握各项技能,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许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真正走到工作岗位上时还是会感到迷茫,同时,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基本功不够扎实,学习幼儿舞蹈很吃力,所学习的幼儿舞蹈作品不具实用性,缺乏表现力。如果舞蹈课程以“产出”为导向,与大学生们的“毕业要求”紧密结合,就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舞蹈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就能直接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工作,为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意义

(一)幼儿舞蹈编创的意义

对于舞蹈创编,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姆认为,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以理论为基础,理论也通过实践得到发展。他曾说,如果想要编出一部好的作品,就要先编出一百个糟糕的作品。由此可见,舞蹈创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千锤百炼的。要想创编出适合幼儿的舞蹈,就应该以幼儿为本,多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幼儿舞蹈创编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可以提升幼儿的社会性认知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幼儿的发现美的能力;三是可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培养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重要性

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幼儿舞蹈创编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期的孩子们骨骼比较软,平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模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这一时期,参加适当的舞蹈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肌肉骨骼的发育,还可以促进他们心理的发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既可以体验到快乐,也能开发自己的智力,养成优良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幼儿舞蹈教育。

2.促进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

舞蹈不仅是一种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语言,是一种幼儿表现行为及情绪的方式。舞蹈创编是进行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幼儿舞蹈创编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创编者,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舞蹈素养外,还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其次,在进行创编的过程中,创编人员一定要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落实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劳伦兹指出,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关键期,这是幼儿对特定技能和行为模式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正确运用幼儿舞蹈创编能够使幼儿的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得到及时开发。在参与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并与教师沟通交流,释放天性。当幼儿能够真正地创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动作时,会获得心灵的满足,这对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帮助。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对艺术教育的支持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作品。尽管这些作品为幼儿学习舞蹈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创编技巧的运用还有很多问题。

(一)创编目的功利化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一门才艺,给孩子报少儿舞蹈班、钢琴训练班、音乐补习班等,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舞蹈创编时都以比赛获奖、演出展示、为工作获利等为目的。近年来,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支持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舞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机构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一些幼儿园特长班的开设、培训机构中舞蹈动作的标准设计等,都在凸显本机构的专业性,而决定这些机构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源。为了扩大生源,这些机构大都会采取比赛、演出展示等方式来做宣传,在这个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幼儿。这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舞蹈编创的过程中,功利化现象日益严重。

(二)创编内容不符合幼儿实际生活

优秀的舞蹈作品离不开新颖的题材和明确的主题思想,题材和主题能直观反映舞蹈作品的内涵,表达舞蹈作品的情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人创编的幼儿舞蹈存在内容脱离幼儿实际生活的现象。例如,题材跟不上时代变化,舞蹈主题思想不突出等。实际上,幼儿舞蹈创编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创编的过程中,幼儿应居于主体地位,而现阶段,创编者把所有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没有让幼儿参与创编过程。

(三)创编形式忽略幼儿情感表现

幼儿舞蹈应该集中体现幼儿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无论是动作的选择还是音乐的选择,都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而现在的创编形式忽略了幼儿的情感表现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过于注重动作和基本功,选择的音乐并不贴合幼儿实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优先考虑的并不是幼儿的情感体验,而当幼儿得不到情感满足时,便很难在舞蹈中流露出真实情感,也就无法表现出幼儿舞蹈该有的灵性。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水平的对策

每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多观察幼儿,仔细聆听幼儿真实的想法,在创编的过程中以幼儿为本。

(一)创编思想以幼儿为本

首先,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进行创编。《指南》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预期,并明确提出严禁超前教育和一把尺子定长短等先进教育理念。基于这种教育理念,幼儿舞蹈创编者应该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舞蹈创编,每位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因此,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捕捉幼儿的身心变化,真正做到为幼儿创编。其次,尊重幼儿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位幼儿都是不同的存在,都会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创编者,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位幼儿都展示出自己的个性。杜威的活教育理论强调关注幼儿体验,幼儿舞蹈作品的主体应该是幼儿,幼儿应该参与到舞蹈创编过程中来。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动作地教幼儿,那幼儿的体验只是停留于表面,很难体会创编的乐趣,作品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当幼儿能真正融入环境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会是无限的,他们会做各种尝试,并在一步一步的尝试和体验中感受乐趣,从而生起对舞蹈的兴趣。身为舞蹈创编者,应该给予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应该鼓励幼儿去想象、去创造,可能幼儿创造出的动作并不是教师内心所想的,但是,这些舞蹈动作却表现了幼儿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幼儿舞蹈作品。

(二)创编内容贴合幼儿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由舞蹈基本功模块、幼儿舞蹈基本功模块、幼儿舞蹈编舞以及幼儿舞蹈鉴赏模块等组成。尽管这些模块都有相对应的课程规划,但是,这些模块并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必要需求相结合,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后,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要想创编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首先要选择好的素材。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创编者要热爱生活,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这样才能为创编作品提供更多思路。每一次观察都可能激发灵感,学生要及时捕捉幼儿细微的小动作,不断揣摩思考,创编出属于幼儿的舞蹈动作。其次,如果在整个舞蹈作品中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动态画面,那这个作品就缺乏主题动作,进而就缺少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一个舞蹈作品的主题最能表现创作者的心声,因此,舞蹈作品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典型情绪,这种情绪可以是喜怒哀乐,也可以是酸甜苦辣。同样的道理,幼儿舞蹈作品的形象也要突出而具体,要能够被幼儿理解,要让幼儿知道自己跳了什么。

(三)创编形式满足幼儿所需

首先,动作的设计。在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舞蹈动作,其他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这个代表性动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就是舞蹈的主题动作,幼儿舞蹈创编也应有主题动作。幼儿舞蹈主题动作的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创编者以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准进行创编。3到6岁的幼儿喜欢模仿,喜欢乱蹦乱跳,因此,动作的设计要体现出幼儿可爱活泼的特点。幼儿舞蹈创编者可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感知体验,在与幼儿的相处中发现一些特殊的动作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使用。其次,音乐的选择。音乐同样是一个好的舞蹈作品的重点,一首恰到好处的音乐能激发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尽情地释放自己,并通过舞蹈来展示自己。音乐的选择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自己创编音乐,可以选择一段活泼的纯音乐伴奏,也可以即兴弹奏,同时,观察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出的舞蹈动作的细节,进而找到真正适合幼儿的音乐。学生也可以对已有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重要的是节奏要快慢适宜,要表现属于幼儿的童真乐趣。四、结语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其中,幼儿舞蹈创编是其重要部分,近年来,有关幼儿舞蹈创编的理论和实践性研究越来越多,其中,最具有争论性的话题是怎么创编幼儿舞蹈?什么样的幼儿舞蹈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怎么才能创编出幼儿感兴趣且喜欢的舞蹈?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策略是以幼儿为本创编舞蹈,这也是幼儿舞蹈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者:刘 爽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能力培养探究2

在全球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实践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高职教育也承担了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要责任[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极其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此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实践型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住宅空间设计》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研究目标,希望探索出一个立足专业培养方案、对接室内设计市场动态变化与需求的《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创新实践教育方案。

一、《住宅空间设计》课程基本情况

《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是面向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对接室内设计师(中级)职业标准,针对室内设计企业、环境设计企业的室内设计岗位,是培养室内设计师(初级)以及助理室内设计师职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住宅空间设计》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设计原理与相关软件课程的后续课程,课程在前期空间设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内化过程,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改革背景

(一)社会背景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已涉及育人核心。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另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国工匠需求的迫切性越来越显著,而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问题都要求职业教育课程要不断革新,适应和满足时代的要求。

(二)专业教学背景

当前,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处于较为陈旧状态,现有的教学内容、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的发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亟须更新。尤其是在大文科背景下,室内设计的内涵和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丰富传统的教育教学,正促进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变革。

(三)行业市场背景

众所周知,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市场更新的速度极快,各种新兴的材料与工艺不断考验着设计师的适应能力。在此背景下,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要求适时地贴合动态的市场需求。因此,无论是室内设计专业还是《住宅空间设计》课程,都需要持续建设,这样才能适应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

(四)创新实践型人才需求

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急需一大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室内设计人才投入到国家建设中,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还需具备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文科背景下,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技术、新理念以及多学科交叉为室内设计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提供可能。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目标[2]。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3]

三、《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现状

(一)课程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资源匮乏、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市场相脱离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采用线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基本处于割裂的状态,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此外,课程教学资源匮乏,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在项目设计环节仍然以虚拟的设计需求来进行教学,严重脱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不能跟随设计市场的更新节奏做出调整。(二)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不平衡”本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理论与实践在课程教学中都非常重要。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重理论而轻实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的教学,缺乏切实有效的配套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之间没有能够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也就导致学生无法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阻碍了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2.过于重视实践,缺乏理论支撑。虽然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活动中也认识到实践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但又过于注重实践,认为只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职业教育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最终出现的结果却是,学生陷入“长期模仿”的状态,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不知所措,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缺乏创新设计思维的能力,设计作品也就缺乏深度。如“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是理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创作的内在价值核心,缺乏了实践检验的理论学习没有了趣味,而缺乏了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乱作为”。

(三)课程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室内设计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创意型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都在不断发展,行业对于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当前《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不能变换多角度思考问题。此外,专业课程没能与创新创业课程做好融合,导致创新创业课程“不专业”,专业课程“不创新”,制约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改革路径

(一)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对接市场需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课程基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进行项目化的课程设计,其中将“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中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真实的项目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设计情境,通过真实项目的设计流程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解构、重构,让学生提前适应室内设计市场的工作流程。在课程正式上课前,利用学生第二课堂时间,结合寒暑假社会实践完成课程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指导学生选择所要调研的目标并制定调研计划。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去面对真实的业主、需求与问题。然后通过对项目基本数据的梳理、分析,得出设计需求,形成设计任务书。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方案设计与表达,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加强自己设计师的角色身份,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同时也满足了行业市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4]。

(二)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拓展学习空间,建立课程资源库项目化教学是艺术设计类高职人才培养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住宅空间设计》课程依托“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按照设计前期调研、设计需求梳理与分析、方案设计、效果表现等具体设计流程,将住宅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内容融合进项目中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角色独立把控项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地调研阶段,突破传统的教室学习空间,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广大的乡村、城镇,学生能够在知识更加丰富的空间实现沉浸式学习体验。在对项目进行需求梳理与分析阶段,引导学生查阅相关专业网站,又将学习空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在方案设计与表现阶段,鼓励学生去到材料城、家具商场等市场空间,最终形成“教室空间—项目空间—网络空间—市场空间—教室空间”的多维学习空间路径。项目化教学形式可以帮助课程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本课程资源库建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在行业市场中的项目设计,整理形成了实际项目图纸案例、项目现场施工照片、常见材料样板等教学资源,建成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课程资源形成课程项目资源库。学生在进行项目实地调研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如在调研中要求对目标乡村或城乡(社区)进行场地测绘、场地拍照、业主视频采访、当地文化资源记录等,每位同学形成一个项目资源包,资源包经过不断整理、积累即形成本课程的资源库,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了项目资源。

(三)以赛促教,以赛代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不仅取决于项目的实施效果,还在于这些效果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能不能获得企业以及其他第三方的认可。本课程在设计中,将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梦想小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引入课程,通过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赛,通过参赛获奖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也为后续的就业和企业认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对标行业需求

传统的成绩评定主要以教师单方评定为主,这种评定方式过于片面。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可采取教师评定、学生评定、业主评定以及专家评定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师评定:教师通过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情况给出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在进行方案汇报时,进行学生自评与互评。业主评定:学生将设计好的方案反馈给项目业主,让业主进行方案评定。专家评定:方案可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评定以及参加设计大赛由组委会给出评定,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课程建设与专业学习中的不足。这种多元的评定体系让成绩评定更加科学、合理、公正,同时也可以了解行业市场对于本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为学生毕业后无缝对接市场做充分准备。

五、本课程改革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当前改革方案继续实施的同时,也还需要进行实时的调整与更新,具体如下:

(一)课程内容实施动态建设在沿着当前改革思路大方向下继续前进的同时,积极关注行业市场动态并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近两年将着重关注“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方向,将设计项目放置于乡村与城市社区中,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和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壁垒,建立课程学

习资源库,构建专业学习的全程体系因课程学时与课程教学空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全程跟随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本课程希望能够通过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如依托学习通资源、项目手册、案例库等形式,让学生在基本的任务、流程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帮助构建学生全程学习的新模式。

(三)校企合作,让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

创新实践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学校教学应该与企业实践无缝衔接,深度合作。未来,可以通过“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深化产学研融合。

作者:秦健高峰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能力培养探究3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备受关注。随着当今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古典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正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多媒体等多元符号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深深震撼着我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可见,以书面语言符号为基础的识读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在多模态语境下对古典诗词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进行探究。

一.古典诗词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1996年,新伦敦小组成员发表《多元读写教学:设计社会未来》,第一次提出了多模态识读能力的概念,引起了国际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研究时期较短,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此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国内学者张德禄的观点,他认为多模态识读能力是“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符号系统,如图像、颜色、声音、音乐、手势等进行识读语篇和写作语篇的能力。”[1]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多模态识读能力的三种类型,包括:语言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技术读写能力。在此框架的启发下,我们认为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学生的识读能力应该从单一模态下的诵读、识记能力发展为多模态识读能力。那么如何来界定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呢,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大致可以从教材语篇、课堂教学语篇这两方面来源获取意义,而课堂教学语篇又包括教学交际语篇和教学媒体语篇。据此,我们可以将多模态识读能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而每种类型都涵盖语言和非语言两个层面识读能力的形成:第一类:教材语篇识读能力。此类能力的形成语言层面包括对教材语篇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的识读能力,而非语言层面包括对教材语篇中的字体、字号、背景、色彩、图片、印刷版式等的识读能力,这两类能力的形成所调用的感官模态为视觉模态。第二类:教学交际语篇识读能力。此类能力的形成语言层面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口语的识读能力,非语言层面包括对课堂身势语中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空间、位移等模态的识读,调动的感官主要有听觉、视觉、触觉等模态。第三类:教学媒体语篇识读能力。此类能力形成的语言层面主要是对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语言文字的识读能力,调用模态为视觉模态,而非语言层面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的识读能力,主要调用视觉和听觉模态。

二.古典诗词教学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在多媒体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更理解和传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作品,这一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胡壮麟在《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一文中指出“传统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在多媒体时代已经不够用了。”[2]对于古典诗词作品识读来说,当前资讯发达的社会,我们在微信、互联网页面上看到的诗词语篇作品往往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这一单一的呈现方式,例如“为你读诗”“唐诗宋词元曲”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常常调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手段进行诗歌的意义阐释,再如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河南卫视的《舞千年》等传统文化类节目,更是调用了舞台表演、舞蹈、歌咏等多种形式来传达传统文化作品的意义。这些以“视觉阅读”或“听觉阅读”为主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传统以文字阅读为主体的单模态识读能力形成了冲击与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观念,打破原有单一模态构建的封闭意义系统,构建多模态媒体意义协同的新系统。

(二)深入理解古典诗词语篇意义的需要

古典诗词作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常以委婉精妙的语言、独具匠心的立意,含蓄隽永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多以意象、意境、隐喻来构建语篇的抽象意义。诗篇中这些隐晦的内容和信息的传递,往往给人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给学习者在理解上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课堂上仅靠单一模态的语言阅读很难唤醒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味蕾。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如果调用多模态的方式进行呈现,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触觉信息,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诗篇的理解能力,解决教师和学生“说不清、道不明”难于表达的困境。比如在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大弦嘈嘈如急语,小弦切切如私语”时,插入急缓相间的琵琶的乐音,通过唤醒学生的听觉模态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或是借助图画的形式直观表现“嘈嘈”与“切切”的状态,这样的多模态形式协同转化,可以更直观阐释白居易“以声传声”的写作手法,对书面语言的表意起到了强化和补充作用。

三.古典诗词教学的多模态资源

(一)教材中的多模态语篇资源

1.基于视觉的教材语篇资源

在以往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教材中的书面语言所传达的内容,而忽视它在编排形式和印刷体式等视觉因素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而诗词作品在排版时的所占空间、字体、字号、颜色、图形、图像、图表等这些视觉符号常被默认为“无意义”的形式,很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Kress&Leeuwen为代表的“视觉语法”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符号系统都具有类似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功能,诸如印刷体式此类的视觉符号,同样可以看作一种成像符号,也是表意的载体,并可分为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种表意功能。所谓再现意义是指视觉符号像语言一样具有忠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互动意义是指由接触、距离、视角、情态来反应呈现对象与观看者之间微妙互动关系过程中的意义。而构图意义一般是指多模态符号系统的整体布局,同样具有生成意义的张力,因此,印刷体式作为视觉符号系统在古典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予以充分重视。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多模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文字视觉模态和非文字视觉模态两种类型,文字视觉模态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书面文字符号,所体现的表意功能为再现意义,而非文字视觉模态构成要素体现为印刷体中的字体、字号、背景、色彩、图片、布局等,所体现的表意功能为互动和构图意义。例如《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一单元中国古典诗歌单元中,书面文字大多采取了横向排版,字体印刷布局整体靠左或靠右,页面两边留白。这样的设计提示学生养成古人圈点勾画进行批注阅读的好习惯。除了文字之外,配图大多采用历代名家名作,如《扬州慢》配有清代石涛的作品《淮扬秋洁图(局部)》,《离骚》配有明代陈洪绶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面色彩以暖色为主,凸显古典诗词恬淡温润,古朴隽永的悠长意蕴。另外还特别根据诗词作品内容设计画幅的大小与位置,如《扬州慢》的配图选取了大尺寸横轴的居中呈现,画面中一片秋水苍茫,几点红叶,一叶孤舟衬托出秋天萧瑟悲凉之感。在阅读文字时,这些画面的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呈现,对书面文字符号的再现意义起到了补充作用。

2.基于听觉模态的教材语篇资源

古典诗词在音律方面有合辙押韵、平仄相黏、节奏疏密的变化,这就使我们在朗读诗歌时,要注重它的音律所调用的听觉模态所建构的意义。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七言律诗形成每句四步四排的节奏,诗歌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形式上为“二二一二”或者“二二二一”的体式,每两句用韵,韵脚为分别为“残”、“干”、“寒”、“看”,且一韵到底,朗读起来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痛苦缠绵之感,而这些意义正是由诗歌所唤起的听觉模态所建构的。

(二)教学语篇资源

教学语篇资源集中表现为教学交际语篇资源和教学媒体语篇资源。教学交际语篇资源,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教师和学生的口语,还包括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位置、衣着、板书等等,而教学媒体语篇资源,一般常用的就是教学ppt,其中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等,如果按照刺激感官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他们分为视觉模态资源和听觉模态资源两类。在课堂教学中,每一种模态的表现方式都有着最适合自己的独立的功能。从传统教学来讲,口语模态比其他形式的教学模态传达信息更快捷、更方便。然而,作为古典诗词作品,除了表层陈述性知识外,有很多朦胧诗性的意境、意象,构成很多“空白处”和“未定点”需要召唤读者去填充,这些内容的学习更多的是要调动想象、联想和心理体验活动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单靠口语讲解的方式往往不能很理想地达成,这就要靠其他更适合的模态来协助完成。比如在讲解《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歌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一句时,可以配合口语讲解播放寂静寺院空谷传音的视频,唤醒学生的视听感官,更真切地感受作者以动写静,表现空门禅悦的微妙所在。再如讲《诗经·蒹葭》的时候,教师可以假以自身为伊人的形象,在教室中通过位置的走动,让学生感受“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这样远近交替的位置变换,在口语描述中借用电影镜头行动中摇、移、推、拉、跟的表现手法,创设画面情境,深化对伊人苦苦求索,爱而不得情感的体验。

四.古典诗词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多模态认知的敏感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古典诗词多模态识读的敏感性。通过让学生关注与诗词内容相关的书面语言、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甚至排版布局等多元符号模态,唤醒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模态,完成识读过程从静态到动态的协调配合和转化。从而使他们对古典诗词能够进行立体化的解读,转化为有深度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并有效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表达或写作中。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所强调的重点内容所在。

(二)利用模态转译提高古典诗词多模态识读能力

“有时候,由于交际的需要,人们需要将一种语境中产生的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转移到另一种语境中去,这就是多模态话语的转译现象。”[3]从某种意义上说,转译是符号的再设计,是“再符号化”的过程。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通常由大量的意象构成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些意境和意象,在头脑的认知中往往又是朦胧抽象的,是“言有限而意无穷”的,所以,最难以把握。通过转译进行诗词语言符号的再设计,可以将抽象含蓄的意义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对诗词意义的理解。比如我们将《关雎》中的第一段运用现代汉语改写成白话诗歌的体裁,它的形式和意义就发生了如下变化:关关雎鸠,(关关对鸣的雎鸠)在河之洲。(栖歇在河中沙洲)窈窕淑女,(美丽贤淑的姑娘)君子好逑。(真是君子的好配偶)可以看到,《关雎》进行改写后,原文中四字一句,两句一拍的节奏和韵律,在被转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押韵的韵脚也发生了变化,在表意层面,译者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表意也更加明确。再如北京朝阳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张媛老师,在“中语杯”教学大赛讲授《蒹葭》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重章叠句这一写作手法,引入了歌曲《我的祖国》中相关段落的重复部分,并以演唱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一教学活动中,就运用到了多模态的转译,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章叠句这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构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多模态协同关系

古典诗词语多模态的构成要素中,各种模态在传达信息和意义的协同关系上是有所不同的,所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主次、强弱之分,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存在于教材语篇中的古典诗词,它的语篇构成形式一般由语言符号(标点、词汇、语法)和图像符号(印刷体式、图画、图表等)构成,这两种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是主要的表意模态,在识读过程中我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图像符号模态是辅助性的表意模态,它和语言模态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中的强化。此外,在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模态转译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模态转译的目的是为更好地理解语言模态所传达的意义服务的,不能滥用文字、图像、声音等模态形式喧宾夺主,影响了对主模态的理解和识读。在古典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深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往往也会采取一些多模态的教学手段,比如调动学生声觉注意的模态,如:口语讲解、朗诵、配乐;调动学生视觉注意的模态,如:表情、动作、手势、移动、图像、物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模态,如多媒体PPT,甚至还有调动学生味觉、触觉的模态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这些教学话语模态的识读,使其能够科学严谨地建立起与主模态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诗词的意蕴。教师在选择模态时,也要遵循模态选择的有效性、适配性和经济性原则,例如,韵律节奏突出的诗词,可选择朗诵作为教学手段,多多调动听觉模态的辅助作用,而意象鲜明,意境隽永的诗词,可选择口语讲解、图像、音乐等模态相互配合创设情境,来辅助学生的感知和体验。在模态调用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模态的有效互补,避免出现重叠、冗余、排斥等消极关系的出现,从而影响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有效识读。综上所述,古典诗词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古典诗词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分辨并构建各种模态之间的协同表意关系,运用多模态手段对古典诗词进行创造性读写,这对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有效的引领学生传承、理解和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1.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中的转译现象研究———以从大学英语课本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转译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6):17.

作者:李颖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