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3 21:46:24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1)

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我们的很多课堂或者直接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或者用问答的方式掩盖变相做题的本质,或者用“一指禅”(指单纯播放PPT)取代师生、生生互动,课堂上存在着诸多“假语文”、“假学习”、“假活动”的现象,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被“教”的设计取代,效果差强人意。下面,本文结合2014年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关于《窗》教学的14节省市级优秀课例,谈一谈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语文姓语,立足于语用

语文姓语,就是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不能离开文本,疏离语言,应该以言语技能训练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著名特级教师褚树荣先生的话说,就是“不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演讲课、美术课、多媒体演示课、课外活动课,而上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读书课。”

坚持语文姓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就应该立足于语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用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课程定义,修订者只选择了“运用”而删除了以往的“理解”,显示了对语文课程的本质认识和语用的重视。有学者甚至认为,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语用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揣摩、感悟、探讨、运用,学习并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中说话(包括口语与书面语、口头交际和笔头写作),达成交际目的的素养和技能”。[1]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应该基于“语用”基础之上,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交流的素养为旨归。

笔者执教江苏省优课《窗》的时候,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力求突出语用的特点。在“细读美景话特点,对照光墙说形象”环节,先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形成初步认知,再利用学生认识上的分歧对近窗者的形象展开讨论,下面是部分实录:

师:请大家小声读临窗的人所描绘的景色,这些景色中有人有物。读完思考后告诉老师:他所描绘的这两类景色各有个什么样的特征?(生读4、5节)

生1:他描绘的景色十分优美。而且从湖面上漫游的一群群野鸭、天鹅可以看出那些野鸭天鹅十分悠闲自在,充满活力。

生2:我觉得他描绘的对象十分美好,而且充满了生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个描述者内心是十分向往这种生活的,他的内心也是十分乐观的。

生3:公园里的孩子扔面包喂水禽,有的摆弄模型。还有一对对情侣手挽着手在散步,是多么幸福啊!

师:这里不光有人对自然的爱意,还有人对人的爱意了。

生4:总的来说,这是一副悠闲和谐、充满爱意、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人和物自然统一。

师:说的太好了,可是临窗的人其实看到的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啊!为什么?

生5:我觉得靠近窗的病人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为解除另一位病人的痛苦而编造出来的,这样可以看出他的美好和善良。

师:如果描述的动机是这样的话,那还真能看出点门道。

生3:我觉得不一定是为了减轻另一个病人的痛苦。可能靠窗病人以前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画面,说着这些画面他就会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就会感受到幸福。

生2:我们生病打点滴的时候会觉得无聊,我就会想象以前美好的事情可以忘记病痛。可能近窗病人就是这样的。

师:如果这样,会不会觉得近窗的病人心理不美啊?

生6: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因为他说的画面都与生命、美好有关,作为一个重病在身的人,这是难能可贵的。近窗病人未必是个善良的人,但是他一定是个无害的且热爱生命、乐观的人。

这个环节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以文本和话题讨论为基础,联系到学生的话语基础和生活体验,在话语意义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客观准确的认识。靠窗的人的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善良和美好,更主要的是内心对生命的热爱、对疾病的乐观。通过这样的辨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品味鉴赏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瞄准学习起点,让学习发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2]学生的学习起点一直是语文课前教师重点研究的内容,可是,我们一般的学情分析都停留在经验层面。虽然我们口头上坚称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而实际上学习活动的设计大多从教师追求的所谓效果出发,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

不从学习起点设计教学,语文学习就不可能发生。比如某市的优课在讨论《窗》一文人物形象的时候设计了下面的活动。

师:课文中写了两位病人,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近窗者”和“远窗者”,假如我们同学就是这两位病人的主治医生,请你认真阅读课文,为这两位病人填写病历卡。(教师投影)

病历卡

病人:远窗者 近窗者

进院状况:

远窗者:病情严重,日夜躺在病床上。

近窗者:

病情发展过程:

远窗者:听病友描述窗外美景,病情稳定

近窗者:病发,大声咳嗽,呼吸急促呼吸

停止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师:作为主治医生,请你为这两个病人作一个鉴定:请从两位病人中任选一个,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这个学习活动看似新颖,其实并没有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首先,主治医生是医生的职称分类,学生未必了解主治医生的实际工作;其次,就病历卡而言,有没有两个病人合用一个病历卡?病历内容是不是这些条目?语言表述是不是符合医生的职业规范?这些填写范例实在值得商榷;第三,医生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只要根据症状得出判断,并不需要了解患者品质、人格方面的特点,除非他是精神科医生。这个活动设计只能让学生手足失措。

联系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不顾学生学习起点的举措比比皆是:有一上课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有课一结束就让学生做导游写导游词的。学习时机不对、教师铺垫不足等导致语文学习低效发生。语文学情其实就是对语文学习效果有影响的学生信息,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习习惯等有透彻的把握,才能设计促使学习高效发生的学习活动。联系上例,如果教师在学习活动发生之前简单介绍医生写作病历的基本要求,或者直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病情发展过程,效果应该比填写病历卡这个“花头”要好。

三、强化过程管理,让活动有效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不单纯是信息的吸收,也不单纯是智力活动,这里面有信息的获取,有思想的碰撞,有感情的交流。

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学的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一般而言,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先有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然后才有行为参与。行为参与展示的是学生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的结果。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参与,直接期待学生行为参与的结果,这样的设计显然难以取得实效。下面是某省优课的活动设计:

再读课文,品味探究:

1、文章一开始反映出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融洽的,请在文中找出根据。

2、小说结尾明明交待“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而靠窗病人为什么描述的却是一幅幅美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不靠窗的病人出于什么心理,对病友见死不救?

4、思考:结尾是墙,可是标题为什么是“窗”? 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

这四个问题设计无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主要原因是学生并不能在情感和思维的角度获得启发,所以当然在行动上呈现出被动的状态。从问题设计的层面来看,这四个问题要么过浅(比如第1问),要么过深(比如第4问),无法激发起学生研究文本的愿望。从问题之间的联系来看,这些问题缺乏思维的延续性,学生无法从中学会解读小说文本的思维方法。

其实,这四个问题可以合并成两个思辨性的问题,即:1、文章开始写两个人的关系是融洽的,而后来远窗的病人却见死不救,是因为什么?2、靠窗的病人描绘的是一幅幅美景,而实际上却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这是因为什么?通过矛盾分析,接着引入下一问的思考,即:3、对照两个人的形象来看,文章以“窗”为名,应该有他特殊的用意,试作一简说。这几个设计的指向在于文本的矛盾,目的在于还原小说的情感逻辑,激发起学生的思考。

四、力求形式多样,让课堂生姿

观察这14节省市级优质课,笔者发现,很多课的语文学习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雷同。小组活动、组与组之间的活动极少。集体活动局限于读,个人活动局限于思,师生互动局限于一问一答。单一的语文学习活动形式不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且因为没有考虑学生语文学习智力差异的基本现实,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般来说,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以一种形式为主并穿插其他形式或两三种形式交替使用,听说读写综合运用,每一种形式都不宜过久。

比如在课初阶段,有的老师在学生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情节。而昆山周老师则采用关键词填空补足情节的扶读设计的方法。虽然本文情节尚不难理解,但是课初即让学生高度概括,可能会损害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扶读设计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情节,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扶读设计中,南通市的卫老师设计更具特色:在学生概括了情节之后,他让学生变换视角,站在近窗的人的角度概括文章情节,不但引导学生全面搜集人物形象的信息,还为下面进入人物形象的对比环节做了铺垫。

在课中阶段,昆山的周老师在学生讨论完人物的形象之后,让学生结合人物形象对对联。学生通过对对联的训练看到人物形象的反差,进而理解了文章的写作手法――对比。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常州市的蒋老师在引导学生对远窗病人心理评鉴之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其心理变化的原因。学生思考有基础,讨论有依据,展示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在课末阶段,很多老师都设计了“写”的学习活动。比如:1、假设这位病人痊愈出院了,请你大胆设想一下,他会做些什么?(常州蒋老师)2、假如,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的病人,那么原先那不靠窗的病人会怎样做呢?(盐城侍老师)3、想象当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写一段话。(常熟金老师)这三个活动安排在文本讨论之后,学生对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充分的认识,写作热情自然高涨,下笔有依有据。相比较而言,前两个活动设计还丰富了文章的情节,能进一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因而课堂气氛较后者显得更为热烈。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2)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英语“能够做某事”,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下面以广州版的“Success with English”五年级下册Module 2 “Seeing a doctor”为例,逐一阐述任务型教学实践探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复习巩固表达常见的病症词汇,学生能熟练运用看病用语,并在模拟的情景中能就给出的病状与伙伴扮演医生与病人,进行情景对话,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You should…/ You shouldn’t ...”向他人提出建议,并能够尝试把建议写出来,达到语言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Revision

1. 通过“play a guessing game”情景设疑,让学生发散思维去猜男孩到底有什么病,复习所学过的病症用语,如have a fever等。

2. 出示一幅一男孩在医疗室看医生的图片,提问: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让学生探究男孩的病症,去听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为学生梳理了看病用语,复习已学内容,引起注意。

3. 让学生口头给小男孩提建议并归纳病人和医生用语,为后面的说话作铺垫。

二、Presentation Practice

1. 教师出示四种病状,让学生在小组里选择一种病状,扮演医生和病人,探究小男孩的病因,并进行小阅读,阅读后扮演医生,小组完成填写病人的medical record,既拓展了写英文病历的课外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给小男孩提建议并进行口头汇报,这为后面的单独完成一封病人的回信作铺垫。

3. 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进行活动,考考学生的健康常识,既舒缓了学习情绪,也实现了课堂动静结合的特点,为完成写的活动带来更高的情绪。

三、Development Conclusion

1. 让学生扮演医生,给小男孩的朋友Tom写一封回信,根据他的病状给他提一些建议,学生单独完成这个任务。这是一个拓展性的语言学习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做事情的目的。

2. 为学生拓展一些怎样保持健康的常识,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的教学理念。

3. Homework.以病人的身份写一封信,然后以医生的身份给这个病人写一封回信。

四、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任务设计要有真实性。任务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自然地交流、沟通,从而学习语言,同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让他们学以致用。如上面的案例,设计的就是一个医生和病人的真实情景。

2. 任务设计体现做中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做,在做中学,做学结合。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G254.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269-02

章节名称

计算机病毒

计划学时

2

教学设计理念

教材分析:

教材中本节内容在关于正确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第1.6节《计算机数据的安全》中的第1小节。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这节作为重点讲授课。但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更好的了解病毒,我从网络上下载了有关病毒的知识,并将其制作成主题题学习网站。利用moodle平台架设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将病毒的传播和危害性讲给大家,让同学们深刻体验病毒的破坏性。

学情分析:

计算机病毒这一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多数学生对病毒知识了解肤浅,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和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淡薄,很容易被网络病毒及黑客网站所迷惑。教学中注重学生主观体验,引导学生逐步加强病毒的防范意识,提升信息安全法律意识和个人修为,合理科学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根据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可从学生兴趣入手,开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自行归纳总结病毒的特点,深刻认识病毒的破坏性,并根据病毒的传播途径,总结掌握防病毒的措施,自觉做到不传播和制作病毒,科学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身信息安全意识。此外,为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之余还能有所提高,需设计知识拓展环节,以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通过Moodle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依照自己的能力,各取所需。

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病毒的概念和病毒的根本特征。

(2)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病毒的主要措施。

(3)了解常见病毒的特性和病毒爆发时的表现,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给出的材料和自己的主观体验总结病毒的特点,深刻认识病毒的破坏性。

(2)利用任务探究的形式,强化重、难点,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

(3)通过Moodle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活动,强化学生科学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树立病毒防范意识。

(4)在Moodle平台上开展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完成小组共同的任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树立防范病毒的意识,不传播、制作病毒,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养成科学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习惯,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重点:病毒的概念,病毒的根本特征。

教学难点:病毒的概念,防病毒的措施。

项目

内 容

具体内容或措施

交流互动区

课程讨论区

运用Moodle平台,进行课程前的及课程中的讨论及交流

课前检测部分

主要用Moodle环境的测试及问卷调查的功能,来实行课前学情分析,测试摸底。

1、提问:你认识计算机病毒吗?

2、提问:计算机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哪些?

3、提问:你了解如何防范病毒吗?

4、问卷调查:对计算机病毒学习的动机及态度的一些调查。

小组分组情况

根据Moodle平台及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讨论及相关工作

1、按照学生的水平情况及实际座位情况时行分组。

2、小组按要求阅读相关资料,并将归纳的结论上传到Moodle平台。

学生活动及

相关内容

根据要求让学生在Moodle平台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学习,完成相关内容。

活动一:

【创设情景 引入任务】

请扮演专家围绕“相关资源”对病毒进行分析、会诊。

1、依据学生具体情况,通过Moodle平台进行分组。

2、通过Moodle下载“病例诊断书”。

3、讨论区:阅读“材料分析资源版块”,在“学习讨论区”开展小组大讨论,了解病毒相关知识。请学生将问题的讨论结果填写在诊断书中。

活动二:将各小组的“病例诊断分析”上传至Moodle,将讨论结果资源共享,各组派代表交流会诊结果。

教师随后及时做好归纳总结。

活动三:通过“案例材料分析版块”,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讨论区)

目的: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让学生开展讨论,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网络道德观念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

活动四:请学生结合Moodle平台提供的“拓展资源”,依据个人爱好对课外知识进行选择性学习。

Moodle平台

教学资源

共享区

老师或学生相关的资源上传平台,可以让学生进行资源的自主使用及交流学习。

1、本课的学案

2、本课教学使用的PPT

3、“材料分析资源版块”(文本、图片)

4、“案例分析材料”,(文本资源及视频)

5、“拓展知识版块”(木马、黑客及攻击手段的文本及视频)

6、“测验版块”(学生自测)

学习评价

教师通过Moodle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及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摸底。

1、通过Moodle设计的问答及多项选择题,开展自我测评;

2、综合评价区开展Moodle平台的问卷,你觉得本堂课对你自己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哪些帮助?

课后总结

对Moodle教学平台的总体看法及使用总结

课前对Moodle平台各教学环节的学习资源及引导材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网络信息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优化学习环境,做了必要的准备。

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程度上来讲,大多数学生均能依据Moodle提供的导向性资源,完成各环节的任务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以Moodle为依托,注重以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来不断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焕发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护理 仿真设备 网络虚拟 虚拟教学

中图文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护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1]。实验、实践贯穿整个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护理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患者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以及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导致护理学生动手实习机会明显减少,尤其是侵入性、有创性操作患者的配合度大大下降。为适应当代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趋势,弥合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工作间的差距,真实再现临床一线的实际工作情景,以进一步提升在校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吉林医药学院与深圳大学利用网络虚拟资源,联合研发了虚拟护理技能训练与评价系统。同时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型、综合模拟人等高级仿真设备,设计创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通过强化护理技能培训、重视技能训练的全程评估,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极大地增强了护生的实践操作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一、虚拟护理仿真实验室的建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在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护理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虚拟仿真及网络通讯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已成为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2]。虚拟护理仿真实验室是将仿真模拟设备和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有机结合,遵循“为教学服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充分利用仿真设备及虚拟训练系统。

(一)仿真模拟设备

虚拟仿真设备资源主要包括高功能模拟人、心肺复苏急救高端模拟人、各种输液穿刺模型及录播示教系统等。以技能实训为主,并附以视频演示。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运用仿真模拟设备,加强护生的护理操作能力,进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以全功能急救人模型为例,此模型具有多种急救功能,除了可以进行“基础生命救护”训练外,还可以实施“高级生命救护”的某些功能,如:静脉输液训练、模拟及实际除颤、动脉血压等。通过仪器可以显示各种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如人工呼吸的吸气量、次数、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等,这些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心肺复苏的成败。同时模型还具有考核模式,护生在考核成绩报表上,可以全面地看到自己此次护理操作的详细过程。学生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反复练习,直至找到最佳的按压位置、最佳的按压次数及最佳吹气量等。通过有针对性练习,不但可以节省护生练习护理操作技能的时间,还可以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使护生能够严格地遵循操作步骤,减少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出现失误,增加成功抢救病人生命的几率。

在护理教学中充分运用仿真模拟设备, 使之成为传统“床边教学法”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教师辅教和学生辅学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达到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和加速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

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通过中心网站建设、云服务平台搭建而成。学生利用移动校园资源,通过各种终端,如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登陆“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便可进入虚拟仿真实验。该系统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真实临床护理工作情景,模拟实际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护理操作行为和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使学生接收到逼真的虚拟仿真技能训练。训练结束时,系统会及时给出对护生操作的评估结果。

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参照医院真实环境结构设计,包括模拟护士站(病人一览表、电子病历、各种表格、医嘱记录、护理计划)、配药室(选药、配药)、病房(病人信息、病人活动情况、病情评估、护患沟通、病房给药)、患者(姓名、房间号码、病案号,临床病历报告)等[3]。

该系统的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不同专业的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设计不同的临床场景,设计各个科室典型的病例进而设计综合病例。教学的设计实施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使护生从单项护理操作到整体护理操作,从接触简单的病例到综合设计的病例,从选择不同护理时段护理病人到24小时责任制护理。学生首先登录该系统、选择护理时段,选择病人、查看护理时段护理报告。进入护理站,查看病人护理记录、查看当前用药记录,记入列表查看病历、医嘱、护理记录、历史用药记录等病人资料。进入病房,查看病人生命体征、临床观察、临床提醒报告。查看病人各项身体检查报告。根据各项资料确定病人用药。进入配药室开始配药。各种容器中取药(注意容器分类),准备药品,送往病房。进入病房开始给药。(注意选择正确的途径、方法、部位)。最后查看本次护理操作结果。根据计算机的反馈信息,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或者综合护理操作,有选择性地提高自己的护理理论及实验实践水平,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从护生到临床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化。

护生通过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的训练,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帮助护生巩固和消化理论知识,有效避免在人体操作上的不可及或不可逆,完成真实护理教学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促进虚实结合,为护理实验教学多元化改革提供强有力保障。使教学内容在虚拟环境中不断更新,护理实践训练及时跟上虚拟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应用

(一)护理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

传统的护理教学表现形式单一,理论教学一般采取PPT、板书相结合;而实验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和视频相结合,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尤其是对于侵入性、有创性的护理操作来说,只是教学演示,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掌握。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健全,这类护理操作较难在病人身上练习,而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弥补了这一缺陷。护理虚拟仿真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模拟仿真实验室上进行护理操作,对每一项或者多项护理操作进行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高级仿真设备具有逼真性、可重复性及反馈性,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护理实践操作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强化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提高护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有利的。

(二)护理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所学的医学理论、智力以及经验,对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实施护理措施的决策能力,是护士职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4]。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而未出校门的学生对医院及其环境抱有新鲜感,同时也有着茫然感,临床经验几乎为零,这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医院”、走进“科室”、接触“病人”,对患者开展综合护理,为护生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是由各个科室及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结合自身科室的典型病例及相关临床工作经验制定,学生通过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可以进行简单的护理,也可以进行复杂的综合护理。教学实施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专科护理到综合护理。护生在虚拟环境下进入医院工作,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以护士的身份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其他护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展对患者的综合护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这对护生积累临床经验,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有利的。

三、结束语

学生在仿真模拟设备上进行护理操作,实质上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的过程。通过在虚拟环境下走进医院,以护士的身份,按照医院的正规操作流程及规范要求进行演练操作,对今后的就业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5]。护理虚拟仿真教学不但能提高护生自身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而且能强化责任意识,积累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培养及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是很有利的。护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及应用,对提高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于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慧明,尤黎明,黄惠霞.护理技能教学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5(04):88- 90.

[2] 陈容容,孙益顶,魏东盛等.多媒体虚拟仿真教学法在微生物学试验中应用[J].实验室探索与研究,2015,34(11):194- 196.

[3] 关青,王兴武,王明弘等. 护理虚拟训练与评价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471(05):286.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5)

近日听我区青年教师彭佳佳老师执教该课,为老师诙谐的导学叫好。

一、玩玩“穿越”,走进故事

师:同学们,喜欢上语文课吗?语文课其实很好玩。今天我们一起玩一次穿越(随着老师的话音,课件中的“穿越”两字滚动着隐向屏幕深处)好吗?穿越到战国时期(出示课文插图),走进《扁鹊治病》的故事,请大家伸出右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扁”字半包围结构,“鹊”字左边的“昔”写得稍微小一点,右边鸟字旁可以稍大一点,“治”字是三点水旁。一齐读读故事的题目。

师:(出示第一段)你了解了什么信息?(板书:蔡桓公)

师:扁鹊去见蔡桓公。为什么用拜见?生活中你们可以拜见谁?对方是地位较高、辈分较长的人我们就去拜见。蔡桓公是一国之君,扁鹊是平民百姓,所以用拜见。

师:扁鹊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是一位——名医。你知道他多有名吗?(学生纷纷发言)他是中医学创始人、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我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像这样的名医,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杏林春满……)

这是彭佳佳老师的开课环节。

也许是受穿越剧的影响,教师竟然以穿越开课。随着“穿越”二字打着螺旋隐向屏幕深处,本来一脸严肃的学生一下子出现了会心的笑容: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玩啊!穿越到哪里去呢?战国时代,走进一个故事中。就这样,在诙谐有趣的氛围中,开始了寓言故事的学习。

惯常的语文课,老师总是摆出一副拯救学生于无知的架子;学生呢,正襟危坐,少了学习的快乐,多了完成某项任务的焦虑。那位在第56号教室里工作了28年的全美十大杰出教师雷夫?埃斯奎斯有一个观点:课堂和学校应该是有趣的地方。彭佳佳老师的另类设计,让学生眼前一亮,学习变得轻松且好玩起来。这不挺好吗?

二、写写“病历”,熟悉内容

穿越到这个故事中,做什么呢?为名医扁鹊当一把助手,帮他写写病历,这样就进入到了第一个教学板块——合作写病历。老师要求学生要将病历写得简单明了。

伴着穿越的新奇,学生非常认真地合作起来。

病历格式如下:

这又是教师一次精心设计的导学环节。因为,要完成这个病历,需要通读全文,需要前后联系,需要提取关键信息,还要熟悉“扁、鹊、蔡、肠、胃、烫、剂”几个要写的字的写法,这样才能准确填写。看似简单的一份病历却把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字等教学任务藏在其中,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反馈的环节,相机教写“烫”(这个字里还含有另外一个生字“汤”),区别月字旁和月字底的写法,理解“一剂”的意思,为“无能为力”换一个说法。从课堂效果看,这样的设计巧妙而有效。学生写一个“烫”字记住的是两个要写的字“烫”“汤”。在月字旁和月字底的比较中,记住了“肠”“胃”两个字。在给“无能为力”换词的环节,还说出了“无药可救”“无力回天”“无法医治”等表示医生没有办法的四字词语。

我们总是低估学生的能力,总是忽略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自学总是不放心。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非常好地完成了“病历”的填写。由此可见,好的设计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关键。

三、身份置换,明白道理

故事内容明了了,这只是学习寓言故事的第一步。明白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么给学生搭一个通往寓意的桥?故事离不开人的活动,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是理解寓意的重要突破口。彭佳佳老师深谙此理,在第三个环节,教师以分角色读为“桥”,逐步引领学生接近寓意的深处。

下面是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要祝贺你们能够穿越成名医扁鹊啦!我们去拜见蔡桓公。(生兴奋地喊道“好——”)

师:第一次拜见,你们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生读,但音调高昂)

师:请注意,蔡桓公是什么人?扁鹊会怎么跟大王说话呢?

生1:很恭敬地说话。(师随之请学生读出来)

生2:很小心地说。(师也请学生读出来)

生3:有点担心地说。(师请学生读)

师:你看,我们揣摩揣摩说话人的心理,才能把话读好。

师:谁来演演蔡桓公?(生读)

师:你们想想,蔡桓公会怎么说呢?

生(纷纷回答):不以为然、满不在乎、自以为是……

师:请把你们的理解读出来吧。(学生纷纷举手)

师:蔡桓公就是这样,不相信自己有病,很不以为然。

师:接着,扁鹊又几次劝蔡桓公看病呢?

(待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扁鹊第二次和第三次劝蔡桓公的话)

师:你们想想这两次扁鹊会怎么说?

生:着急、一次比一次着急……

师:请把你们的感觉读出来吧。

……

师:面对扁鹊的一劝再劝,蔡桓公有什么反应?

生:第二次劝,蔡桓公是“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第三次劝,蔡桓公是“非常不高兴”。

师:蔡桓公真是越来越生气了。

师:你们想想,非常不高兴的蔡桓公会说些什么呢?

生:这个扁鹊真讨厌,我都说了没病,他还唠叨不停。

生:扁鹊已经骚扰我三次了,再骚扰我,我就不客气了。

生:谁说扁鹊是名医,我明明没病,非要说我病得越来越重,真可恶!

……

师:名医就是名医,可不是浪得虚名啊。时间证明了扁鹊说得一点没错。齐读最后一段。

……

在这个分角色读对话,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扁鹊再三劝说的名医风采和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形象已经深入学生心中,所以,当读完最后一段,教师让学生想想病入膏肓时蔡桓公会对周围的人说什么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不该不听扁鹊的劝告啊!”“我为什么要坚持说自己没病呢?”“要是病还在皮肤表面的时候就听扁鹊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结局了,真是悔不当初啊!”……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提升,帮助学生用“固执己见”“防微杜渐”“听从劝告”三个词语概括,再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语,对蔡桓公说一句话。就这样,通过读人物对话这座桥,学生很容易地走进了寓言故事,走进了寓意的深处。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的过程中,不忘词语的积累,比如“固执己见”“防微杜渐”等词语的适时出现,比如由“睬”带出的一串表示“看”的词语,词语的积累让课堂显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 商丘 艾滋病 中学生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人类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近20年中,全球感染的艾滋病的人数已将近7000万,因患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到2000多万。全世界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蔓延,全球每天有1.5万例新的艾滋病毒感染着,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自1985年我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我国快速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艾滋病带给人们难以描述的灾难和痛苦,这种严重摧残人类的“世纪瘟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滋病的流行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威胁到国家安全,种族的安危,因而艾滋病的宣传与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国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于青少年的防治艾滋病教育工作仍存在较多不足,商丘市属于艾滋病高发区,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商丘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商丘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1.1时间:在2009年2月8日进行的调查。

1.1.2学校:商丘市某一高级中学。

1.1.3人数:高中二年级学生120人,高中三年级的学生143,学生共263人。

1.2调查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给学生的调查表280份,回收263份,有效调查表263份,有效率为93.92%,都属于高有效率,可信度高。

1.2.2学生调查表的设计

根据所要调查的内容和对象,设计学生的调查表。

1.2.3调查表设计的依据

什么是问卷调查法?就是用书面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把调查的内容设计成标准统一的问卷,通过被调查者回答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数据资料。调查法调查的结果能使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艾滋病教育事实的现状状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简单地了解一下对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状况。

从对高中生的调查中可以明确的了解现在的中学对艾滋病的宣传情况,只有有了大力度的宣传,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才能帮助他们掌握预防艾滋病、预防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高中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了解调查结果表

基本信息:(单位:人)

人数:共263人

性 别:男:157人女:106人

2.2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绝大多数中学生是根据他们平常所学的生物课中获得艾滋病相关问题的答案,而真正对艾滋病了解的学生却很少。

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先在这所学校进行了一次实地的调查,在高中二年级的一个班级中询问了一些关于艾滋病的问题,有80%的学生都很逃避关于性、艾滋病的之类的问题,大家对于这类的问题都很敏感。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这所高中的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很少,他们回答出问题的正确率很低。通过分析得出只有20%~30%的学生可以回答对所有的问题,而这些能够正确回答出所有问题答案的学生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艾滋病。

仅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中学对中学生艾滋病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力度还不够。他们获得艾滋病的一些知识的渠道仅仅只停留在平常上课时老师所口头提到的一些肤浅的知识。真正去查阅、观看一些有关知识的书籍的学生却少之甚少。

3 讨论

国家虽然很重视艾滋病的宣传,为了宣传艾滋病知识还拍摄了很多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宣传力度对于偏远地区及小城镇还很薄弱。中国现在城市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提前、性心理走向成熟、性观念更为开放。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10年后的中国,通过艾滋病的现状看出艾滋病病毒正在从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针对来势汹汹的艾滋病,对中学生加强远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尤为迫切。

商丘市有一个艾滋病村,这个村是河南省38个艾滋病帮扶重点村之一,全村3100人,1200多人有卖血史,发现50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据调查所知,1997年至今已有200多人死于艾滋病。在1992~1996年此县成立了几家单采血站,政府号召,群众响应,村民像发疯一样从早晨四五点钟起床,从四面八方的农村涌向县城里的几家血站,卖血解决了很多家庭的温饱问题以及学生的学费等,减少了政府很多需要救助的问题。基于血站多,卖血人员多,采血混乱,既不检测肝功能,更不检测HIV病毒,化验也提不到话下,更不用提消毒了。全县参与卖血人员每天都有五六千人,而仅此村每天就有一千来人,当年参与卖血人员HIV感染率为90%左右,全县感染HIV人员可想而知。据不完全统计全村HIV感染700多人(2000~2003死去200人左右),现有HIV感染者480余人(村总人口3000人左右),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检测的人还有不少,感染率为25%左右,而这些感染者在当时大都是青壮年,就是因为当时大家对医疗器械的卫生和艾滋病的一些认识不够,才导致了艾滋病在此村的蔓延。

因此,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做起。基于以上情况,做为艾滋病的重点县更应该加大对艾滋病的宣传和防御力度。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还要注重学生的安全卫生等。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知,很多中学的健康教育课是虚设的。

艾滋病的宣传首先应从学校做起,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且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场所,学校不能只注重升学率,还有义务向学生传授怎样认知和预防具有强传染性的疾病的义务及责任。学校应该把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们完整地了解艾滋病。并通过向学生播放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在我国超过百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0%是年轻人,可见艾滋病离你并不遥远。这样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加强远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最好的“疫苗”。国家应该大力宣传引导学生自觉地远离和预防艾滋病,选择健康之路,选择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之路。切不可虚设健康教育课以应付检查而了之。

参考文献:

[1]京华,李倩.迎战艾滋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

[2]曹韵贞.名医会诊艾滋病.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1-2.

[3]张孔来.艾滋病.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0.

[4]旅行医学科学.2008,l4(4).

[5]科学新闻,2008,(23).

[6]中国日报环球在线消息.

[7]大河网-大河报.2009-03-07(3).

[8]白轶南,傅宇,高文.性传播成艾滋防治第一难题AIDS[N].保健时报,2004 .

[9]徐莲芝.艾滋病护理与关怀.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06.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新农村建设;实用型卫生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66-02

在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既定目标并没有实现。为改善农村卫生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逐步建立以政府牵头组织,保大病、保住院为特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到2010年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在全国的覆盖,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目标。但是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只拥有20%的卫生资源[1],而且许多乡镇卫生院技术能力的低下,农民“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的背后有很大一部分是卫生院“看不了” 和“看不好”,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是农民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重点在于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而要搞好农村的卫生保健服务,农村医疗人力资源是关键[2]。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把大量农村病人留在乡镇卫生院这一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们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进行改革,以达到为农村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目的。

1临床医学教育缺陷分析

随着健康需求、健康问题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现行临床医学教育体系暴露出许多缺陷。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包括城乡),不同的健康需求,临床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却变化不大。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以本科为模式,以致课程门数多、学时多,学生负担重,实践时间相对不足。

(2)基础课程学时偏多。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往往片面强调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开设的课程多而全,占用一定的教学课时,影响了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而农村社区医学人才与临床专科培养目标不同,并不要求学生有十分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

(3)实验内容与临床应用脱节。临床专科教学中基础学科课程的教学大纲,安排了不少反复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实验难度大、耗资多。有些实验和临床技能对今后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又无大的实际意义。而对今后农村社区工作有实际意义的实验和技能操作,如预防保健、急救处理等开展较少。

(4)课程的综合性不足。随着基础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专科各门课程教学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之间的综合性不足,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了解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功能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联系,不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5)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欠缺。临床专科教育虽强调培养实践技能的能力,但与农村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差别,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除具有社区常见疾病的治疗技能外,还需要有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急救等工作能力的培养。

2开展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措施

乡镇卫生院的主要功能是治疗和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培养目标应是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农村社区医生,而不是专科医生。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应加强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强化以临床技能为重点的能力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3]。

(1)研究农村疾病谱出现的新变化,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讲授。

(2)根据农村社会特点,统筹兼顾的对临床课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对临床各科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突出面向农村,加强中医学、急救医学内容,以“理论够用、强化临床技能”为原则,着重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农民健康需求

(3)通过强化临床技能,实施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来改革临床课教学。把能力培养尤其是农村社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学能力等。

在主要临床课程选择若干器官系统,用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病例进行教学。首先讲授系统概论,再组织自学和小班讨论,最后大班总结。另一方式是结合器官系统疾病的课堂教学,组织综合病案讨论,联系相关医学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全面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改革灌注式的课堂讲授法,减少课堂讲授时数,采取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床边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4)把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带到课堂供学生见习、体查,提高教学质量。

(5)聘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乡镇卫生院医师来院讲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见习,加强交流。

(6)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课堂讨论教学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以增强教学效果。

3改革临床医学教育作用和意义

(1)乡镇卫生院大型检查仪器少,对疾病的诊断更依赖于临床技能,通过对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大专必备的基础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在目前就业压力加大,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就业具有现实意义。

(2)教师习惯于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方式,从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出发组织教学,难免会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也很难体现面向农村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对部分临床疾病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教学录像片对一些临床操作规范和具体过程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标准化指导,以利于他们能尽快地融入临床诊疗活动中去。

(4)根据农村疾病谱出现的变化和农村社会的特点,修改临床课教学计划,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以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求。

通过临床课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可培养出面向农村乡镇卫生院、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提高和持续发展,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农民家庭稳定、农村社会和谐,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速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参考文献]

[1]张晓雯.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19(9): 566567.

[2]崔春,李秀清.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4,25(3): 710.

[3]丁宏,杨善发,袁方,等.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理,2004,24(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