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海关物流监控科

海关物流监控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7 15:28:55

海关物流监控科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1)

目前我国海关面对业务量激增与监管资源不足的矛盾,在实践中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运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海关物流监控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得出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管理策略,为我国海关开展物流风险管理作有益探索。

关键词:

海关物流监控;复杂网络;风险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关面临着业务量激增与监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使得海关在管理实践中必须贯彻风险管理理念,使用风险管理方法。复杂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因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以为海关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探索使用该方法对于研究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的产生机理、探索预防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实施应对策略及完善现代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都有所裨益。

二、基于复杂网络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识别与控制

(一)理论基础

物流监控是对海关监管的货物、运输工具、海关监管场所等通过有效的信息监控和实体监控手段,对进出境环节运转过程中的装卸、移位、仓储、集港、转关交付等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复杂网络研究理论建立在将一些真实的网络系统抽象成一些节点和线条形成的网状结构的基础上,节点和线条分别代表研究对象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联系。这些网状结构可以描述很多真实的网络系统,如社会关系网络、因特网、交通运输网等。节点的度(节点连接的边的总数目)等统计性质、复杂网络的无标度、小世界等特性也表明了不同的网络内部结构和系统功能。海关的物流监控部门和监控的企业之间,因为业务联系也形成了复杂网络的关系。海关面临有效把关、截获风险及物流顺畅、通关便捷两方面要求,在工作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管理方法,复杂网络方法在海关物流监控风险管理系统中也能得到良好的应用。

(二)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货物不断增加,新型风险不断出现,使海关物流监控网络向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网状结构发展,越来越具有复杂网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关物流监控组织结构的网络性。在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企业之间、海关与企业之间有着复杂的业务往来,形成了具有交互关系的网状拓扑结构。这种结构上的网络性为复杂网络理论方法在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条件,也包括了节点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以及各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演化过程。二是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复杂性。海关物流监控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动态变化是导致复杂性的主要原因。首先,从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内部看,整个系统时变的发展(如新货物进入某海关物流监控系统)或萎缩(如企业由于运输方式变化脱离某海关物流监控系统)等是动态变化过程,而且组成该系统的每个基本要素,如系统中某个企业在货物、技术等方面也会产生动态性变化行为,更进一步刺激了系统整体的动态变化;其次,从海关物流监控的外部环境来看,国际贸易需求的变化、政策法律的完善等环境变化都会对海关物流监控系统本身造成巨大影响,从外部对系统的动态变化起到助推作用。三是海关物流监控的系统性。虽然海关物流监控的每个企业基本都是独立的决策主体,具有自身的运作管理模式和利益需求,但同时每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又离不开与其他企业在实物、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交互和利益上的博弈,使得海关物流监控成为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协作演化等特点的网络系统。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分析方法已不能较好地对当前规模日益扩大、运行机制日益复杂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进行研究,而海关物流监控网络在构造方面具有复杂网络特点,可以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三)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的产生机理

物流风险的出现对海关物流监控网络提出了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要求。为应对风险,首先要分析风险产生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海关物流监控网络效率的影响

海关物流监控系统效率的影响体现在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节省了海关的监管成本(如减少了物流监控关员配置),但同时也使得海关物流监控系统因为太过于注重通关效率和减少成本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变得过于脆弱。一旦风险确实发生,物流监控关员人手过少,往往会给海关物流监控系统造成影响和损失。应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在分析物流监控系统的脆弱环节之后设计弹性灵活的海关物流监控系统,必要时可以调剂人员并保有适当的人员冗余(富裕配置)。另外,海关物流监控系统的高通关效率也使得整个网络的一体化更加明显,即网络中任何节点的风险都能够快速地在整个网络中传播和累积。

2.海关物流监控网络无标度特性的影响

海关物流监控网络是无标度复杂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非均匀性,即绝大多数的节点度相对较小,而有少量的节点度相对很大。其具有两个重要的生长特性:一是增长特性,即海关物流监控网络规模是动态扩大的,即总会有新的货物加入;二是优先连接特性,即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新加入的货物更倾向于与那些在网络中地位重要的节点,即度较大的企业相连接,达成合作关系。无标度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非均匀性也使得网络在面对特定的突发事件时具有高度的脆弱性:某些度较大的节点产生风险时,其他与之合作的节点或具备类似条件的节点也有可能产生类似风险。而与无标度特性相伴的小世界特性又使得这种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在整个网络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3.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相继风险

借鉴相继故障的概念,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相继风险指的是在该网络中,一个或少数几个节点的风险通过节点之间的业务连接关系引起其他节点的风险。风险的产生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因素,如市场价格、贸易壁垒、国家税收和贸易管制政策以及经济形势等会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诱发走私违法行为;二是企业自身因素,如企业领导者的个人品质、内部管理控制体制、企业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等,决定着企业在面对走私违法利益诱惑时的行为选择。一旦网络中一个企业在面对违法利益诱惑时作出不当的行为选择,那么与之相连接的或具备相同或类似条件的其他企业也有可能会做出违反海关法律规范的行为,导致海关物流监控网络整体产生风险。这个过程在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不断进行,从而导致了风险的扩散,引发相继风险故障。这就是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会因为局部的小风险而产生大面积风险故障,甚至造成整个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断的机理。

三、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管理策略

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出发,海关物流监控网络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首先在风险发生前预防,其次在风险发生后进行应对。

(一)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的预防策略

1.增加海关物流监控系统“冗余”

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脆弱性使得网络容易发生中断。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在海关物流监控系统中保持超过需求均值的一定“冗余”,来临时满足对海关物流监控风险的紧急需求能力,适当地给海关监管部门预备一些人力物力资源,应对突发事件而导致的需求变动,以维持海关物流监控的正常进行。这种“冗余”可以通过人员调剂、查验外包、协查武警协助等方式实现,可使急剧上升的物流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使海关有时间做出恢复计划和采取行动。但这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涉及运营成本,使用时应把握好度。

2.降低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非均匀性

无标度特性带来了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非均匀性。该网络中存在一些度很大的节点企业,这些企业一旦因遇风险而中断,就会对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海关物流监控网络脆弱性的重要来源。海关物流监控部门可考虑降低网络的无标度性,即通过政策引导,使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加入到网络中来,这些小企业的度比较小,它们的风险概率也会相应降低,这样整个网络的度分布趋于均匀,节点中断对整个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则会较小。

3.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免疫”策略

为避免海关物流监控网络受到风险攻击而导致中断,需要选择合适的“免疫”策略。“免疫”是指海关针对被选取企业采取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规范作业能力,包括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行业规范等方法。可以通过构建双重随机免疫网络来保护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正常运行,再通过目标免疫来有选择地加固特别重要的节点企业。(1)双随机“免疫”。双随机免疫是指在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对已经受到随机免疫的部分节点再随机选取部分节点施加二次免疫的策略。首先随机选取一部分企业进行第一次免疫,然后再从每个已被第一次免疫的企业中随机选取一个跟这个企业有连接(如直接合作关系)的邻居企业进行免疫。通过双重随机免疫,整个网络就可以实现在尽量减少成本的前提下,将遭受突发风险引起中断的概率降到最低。(2)目标“免疫”。根据无标度的特性,可以在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进行有选择的目标免疫,即选取少量几个度最大的核心企业或重要企业,增强其风险管理意识和规范作业能力。只要这些核心企业在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突发风险概率降低,风险在网络中传播的主要路径就被切断,整个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断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二)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的应对策略

1.控制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的重点企业

控制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的重点企业的基本思想,是由于海关时间精力限制,仅对网络中的部分重点节点直接加以控制,通过重点节点达到抑制整个网络的变化的目的。发生突发风险后,海关可以选取网络中度较大的即相对重要的几个企业,针对突发事件对其进行专项整治,增加这些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这些专项整治的威慑力和宣传扩散作用,将规模庞大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稳定到平衡点,抑制突发风险的传播,从而获得对于网络的牵制和控制效果。

2.做好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弱连接”关系的应对

美国学者Granovetter认为,在复杂网络中一些看上去应该紧密联系的节点之间的关系反而不如那些弱连接的关系更能发挥作用,从而得出了一个组织节点相互间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常常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却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应用到海关物流监控网络中,海关应重视那些度不够大,或其他海关监管区内的“弱连接”企业,平时应搜集这些企业的资料并将它们放进应急预案中。在这些企业通过转关、属地申报等方式或区内企业与之合作出现跨关区的涉嫌违反海关法律法规活动时,借助它们作为突破口,可能会在海关物流监控风险控制过程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应对中断,维持海关物流监控网络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

海关物流监控是海关监管和国际物流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风险管理方法,系统准确地对海关物流监控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为海关及时确定重点物流监控对象并选择最恰当的风险管理对策。在海关物流监控系统中,采用复杂网络研究方法,找出海关监管重点,能够有效使用有限资源,避免风险产生,强化海关监管和服务,能够使海关充分发挥为国把关职能,保证国际物流安全顺利运行,进而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作者:廖日卿 李子昂 王晔新 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海关

[参考文献]

[1]陈伟坚.海关物流风险的研究和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燕华农.我国海关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

[3]吉臻之.关于风险管理参数分类与标引的初步探讨[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2).

[4]余波.现代国际物流发展对海关监管的挑战及应对[J].求索,2007(2).

[6]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7]杨建梅.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1).

[8]何大韧,刘宗华,汪秉宏.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2)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石油行业;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4-0066-04

0 引 言

当前,以数字油田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1]。数字油田是以油田资源的数字化为基础、以优化生产运行和规范经营管理为目的的综合信息系统。而智能油田则是数字油田建设的高级阶段[2],是在油田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覆盖油田各业务的知识库和分析、决策模型,为油田生产和管理提供智能化手段,实现数据知识共享化、科研工作协同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应用一体化、生产指挥可视化、分析决策科学化。

支撑整个数字油田、数字化上层应用的是大量的底层生产运行数据[3],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将为此提供基础数据来源。基于传感器网络和RFID电子标签系统获得的大量信息,石油企业的管理者甚至可以实时获得企业中的每一口油井、每一个阀门和每一台泵的运行信息,进而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优化控制与决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中国海油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更加注重科技战略,突出强调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而不仅仅是创新和拥有,在重视科技领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实用性,积极在多个生产领域开展了物联网应用实践。

1 物联网概念

自物联网提出以来,包括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Kevin Ashton教授、国际电信联盟(ITU)、欧盟物联网研究项目组、我国工信部等不同的研究者和团体都对物联网做了各自的定义[4],对物联网的研究有各自的侧重点,但从物联网架构的角度来看,研究者们的理解大同小异,即物联网架构包括信息采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图1所示是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图。

经结合各方面的观点,目前比较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实现需要融合感知(感觉)、网络(神经)和应用(大脑)。

2 物联网在我国石油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石油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现实中,生产、运输、管理等环节间的不协调,是制约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联网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成功实现了石油行业与电子信息业、物流运输业、装备制造业等多产业间的相互协作,可减少野外作业,提高巡检效率,实现实时监控,减少事故及损耗,实现透明化管理,提高准确性与时效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石油行业的发展。

2.1 上游业务与物联网

物联网在我国石油行业中的上游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钻井专家系统、测井放射源实时监控系统和油气生产物联网集成系统。

钻井专家系统主要通过采用低成本、高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集转盘转速、立管压力、绞车扭矩、泵冲程、钻井液液位、流量、密度、可燃性气体、井架振动、井口温度、振动等实时信号来输入相应的钻井专家系统,以实现钻井过程的自动优化控制,减少各种钻井事故的发生。

测井放射源实时监控系统则采用先进的核电子学和RFID技术[5],来实现对测井用放射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识别跟踪和实时定位管理,确保放射源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始终处于在线监控状态下,并提供放射源的出入源库、上下源车、进出院门、野外定位以及异常移动报警等,实现对放射源物质实施全过程跟踪与记录。

油气生产物联网集成系统可以通过采用低成本、高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油气生产各装置设备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优化,提高生产操作每个单元的自动化程度,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并按流程建立劳动组织架构,优化一线员工布局,从而把人和生产流程的效率发挥到最佳水平。

2.2 中下游业务与物联网

物联网在我国石油行业的中游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管道泄露识别系统、疏散系统和油库实时监测系统。

管道泄露识别系统可通过实时检测管道输送液中的铁离子形成的腐蚀电流,并通过传感器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传感器网络技术连接这些传感器,即可达到在线监测均匀腐蚀或者局部腐蚀的目的。

疏散系统则是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人员疏散系统。这种定位安全系统将用于追踪突发安全事故中被疏散的生产人员的行踪,保障安全,能够更好地提高职业健康安全局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

对于油库的实时监测:由于石油的储存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因而需要对油库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监控中心,中心处理分析后加以显示,同时还要把处理结果发送给移动监测器,以便实时收到油库各种参数信息。

2.3 综合性业务与物联网

另外就是一些综合性业务,主要包括员工保障系统、设备管理和预测维护系统及危险品物流监控系统。

员工保障系统主要指户外员工在危险区域穿着带传感器的工作服,通过集成Wi-Fi定位系统[6],将气体各有毒气体浓度信息及员工位置传回中控室,为户外作业人员提供实时有毒气体监测分析结果和预警信息以及15 m范围内的精确定位,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可快速定位员工。

设备管理和预测维护就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7],通过信息系统分析,下达适当的运行命令,从而达到科学的设备管理和对设备的预测维护。借助物联网技术管理压缩机,能够持续优化压缩机性能,提早发现可能的缺陷,减少无计划的设备停机时间。

危险品物流监控系统可通过运用智能传感器、RFID、GPS、GIS和GPRS等先进技术,实现危险品状态实时监控、调度管理、应急处理和报警求救等功能[8],对危险品施行全程监控,为管理人员提供实时数据,准确掌握危险品状态。

3 物联网在中海油的应用实践

随着传统油田向数字油田、智慧油田的快速转变和发展,石油企业没有简单视信息化为“手段”,而是将其视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朝着智慧油田的更高目标迈进。

中国海油始终关注科技前沿技术的发展,随着“二次跨越”发展战略的全面展开,中国海油将物联网技术视为其实现“智慧海油”的重要信息化手段之一。“智慧海油”是在在生产信息全面数字化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是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全面感知、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是贯彻国家“两化融合”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具体体现。

3.1 海上提油作业辅助系统

相对于陆地作业环境,海上作业平台与船舶的生产作业环境恶劣很多。特别是海上移动船只,其航行轨迹以及航行状态存在很大随机性、难控制性,加上海上环境的多变性及恶劣性,经常出现狂风大浪的天气。这些条件给海上生产作业平台或者FPSO船只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考虑到海上各油田群及其海上驻停油轮与运油船只之间传输石油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海上油田安全稳定经济生产,中国海油结合目前油田的生产需求和现状,研发了海上提油作业辅助系统。图2所示为大缆拉力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图。该系统结合无线拉力传感设备、GPS技术完成对船间大缆拉力、船只罗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来进行数据监控预警。通过电脑及PDA、手机等手持终端设备,将作业船只提油作业状态、航行轨迹动态及预警信息反映给一线管理人员,从而为正确调度船只提供精确数据。

海上提油作业辅助系统能有效的对海上作业船只各种参数信息进行管控,并能运用多种终端进行数据呈现和展示,具备预警监测、综合协调功能。通过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IT信息技术构建海上作业区生产作业辅助信息系统,并使之服务于海上生产。

3.2 槽车远程监控系统

随着中国海油的不断发展,其在各地的LNG销售站点销量快速增长,因此各地需要储备安全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零售需求。为满足安全储量,需要根据各地需求对大量LNG槽车进行灵活调用。同时,由于LNG属于危险品,保障其安全运输成为企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满足两个管理及生产需求,中国海油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运输与库存进一步优化,并使得整个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实现智能调度,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应急处置提供了现场工作平台。

槽车远程监控系统如图 3所示,该LNG槽车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车载终端平台与槽车监控平台两大部分组成。

(1) 车载终端平台

该平台实现对LNG罐体内压力值及液位高度、气体泄露监测、LNG槽车油箱燃油液位、周边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等环境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并为司乘人员提供终端显示设备,方便司乘人员及时掌握槽车行车状况以及车载通信指挥系统,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建立通信通道,将现场情况实时传回指挥平台。

(2) 槽车监控平台

槽车监控平台对LNG运输环节中的车辆、罐体、运行线路、气候、路况、人员状态、槽车运载量分析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对槽车的远程实时监控与路线追踪,保证LNG槽车的安全运行。同时,提供专业丰富的信息采集、应急通信、视频会商、综合应用等功能,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应急处置提供了现场工作平台。

3.3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

中国海油下游业务中的磷石膏渣场和尾矿库是其生产作业的重大危险源之一,稳定性不足、洪水漫顶、结构破坏、渗流破坏等因素易造成垮坝。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垮坝事故发生,对坝体的形变、坝体浸润线 、坝体渗流量以及库区(回水池)的水位、干滩长度、酸碱度、库区雨量等主要安全参数进行实时精确监测监控和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是目前主要的防控手段。

图4所示是尾矿库安全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示意图。该系统分为现场自动监测报警和分析两大部分,其中自动监测报警由各测量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监控报警子系统组成,分析则由数据分析与信息共享系统组成。

该系统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特性和尾矿库的特点,利用业内先进的无线传感自组网、三维全景拟合、毫米级卫星定位等技术,对库区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24 h实时监测预警,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即时传输到海油总公司局域网内的服务器上。公司各级主管单位、地方安监部门通过网络和互联网共享信息,实现对尾矿库各项安全参数的监测及智能分析,加强对关键重要生产场所环境的在线监视、监测和设备状态监测,实行多级综合监控,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安全生产网络综合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尾矿库监测管理的精度、频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由此大幅提升了对两库这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能力,对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监控和应急响应水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中国海油物联网应用建设建议

虽然中国海油上下游多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实施了相关的物联网应用,有效提高了业务执行和管理水平,但在调研中发现,中国海油目前物联网建设基本上是每个单位都在局部独立进行,同样用途的系统方案随外部供应商不同而形形,缺乏标准,共享差。同时,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物联网应用,对其价值和收益的评估不够充分:物联网支持了怎样的业务需求、对业务开展带来了怎样的有益改进、产生了多大规模的经济效益等,使物联网的价值得不到反映,制约了物联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为了更好地挖掘、利用物联网在石油行业的应用价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海油“二次跨越”的战略执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物联网应用建设工作。

4.1 注重信息化基础建设

建立集团层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技术架构的协调一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难点的解决,支持中国海油各企业的协同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统一物联网系统与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实现数据标准融合;统一技术架构与平台,促进系统集成;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包括自动化控制、智能仪表的使用等;提高数据传输能力,针对海洋石油开发,通过提高卫星传输带宽或者铺设海底光缆的形式来提高其通信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有针对性地搭建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等。

4.2 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互通

实现生产运营与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搭建信息化平台,支持全面、完善的企业管理功能;纵向贯通上下各层级,横向协同各部门和单位,用信息化促进企业组织架构的网络化;充分利用数据仓库等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管理决策制定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促进信息化的企业决策支持,实现精细化管理。

4.3 加强物联网建设投入与产出分析

针对各项物联网建设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保证业务价值的实现,关注物联网建设效益,包括项目投资组合管理、物联网与业务间的互相促进等;强调信息化监督与管理,包括IT战略管控、IT组织管理与绩效考核、注重信息安全等。

5 结 语

在业务驱动和技术引领下,中国海油在其多个业务领域成功进行了许多物联网应用试点建设工作,有效提高了其业务执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中国海油物联网应用建设尚处初期起步阶段,各应用试点相对独立而零散。后续,物联网应用在中国海油各业务的全面推广与融合,还需进一步结合各业务特点,从基础建设、系统集成、信息化效益评估等方面搭建物联网应用建设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李哲.油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数字油田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0(16):161-162.

[2] PieterKA,Kapteijn.智能化油田[J].世界石油工业,2003(5):38-41.

[3] 庄亚明,王金庆.数字化企业及其竞争力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梅方权.智慧地球与感知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9(12):5-7.

[5] 杨敏,谷洪.射频识别技术在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应用[J].四川环境,2008(6):112-114.

[6] 李要伟.射频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1,1(1):41-43.

[7] 陈文艺.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其在工业信息化中的作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73-76.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3)

11月6日,上海口岸迎来了一件大事――出生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大熊猫“美生”即将回国。“美生”是在美国通过自然出生的第一只雄性大熊猫,即将回到故乡四川卧龙定居并寻找自己的伴侣、繁衍后代。抵达卧龙前,“美生”将先飞到上海逗留一夜,入住上海野生动物园稍事休息,第二天一早,再转乘飞机前往目的地。

6日晚5点45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物流监控三科一行4人早早等候在停机坪上。“美生”回国是备受媒体关注的重要事件,为了确保通关迅速无阻,机场海关派出的阵容堪称“豪华”――关领导坐镇、监控处长指挥、3位科长应急、多个科室联动、关员全程跟踪。

6点整,来自洛杉矶的Y8-7996号航班平稳降落在国际机场跑道上,关员们迎着由远及近渐渐变大的银色飞机走去,直到发动机卷起的气流猛烈地拂动他们的制服。

几分钟后,舱门打开,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动物检疫工作人员赶紧登上舷梯一路喷洒药水。进入机舱,大家发现,“美生”享受的乃是专机待遇:偌大的货舱内空空荡荡,只有装载“美生”的笼子。笼子前面,两位个子高高的白人男子和一位黑皮肤的苗条女子一脸严肃地背手而立,就像三个忠诚的保镖。经介绍,两位白人男子是兽医专家,分别是各自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女子则是照顾“美生”从小长大的饲养员丽莎。

一路上,“美生”都呆在这个长方形的笼子里。虽然地方不大,但“美生”只有4岁,个头也不过一人来高,所以辗转腾挪都不成问题。大家凑上前去,透过笼子上数百个指头大的孔看它,原以为旅途劳顿会让它不爽,没想到此刻这个胖嘟嘟的家伙正仰面朝天、摊手摊脚、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后来大概是终于听到了人声,它很好奇地起身察看。外面的人扒着笼子看“美生”,“美生”也在笼子里扒着小孔往外看,并且常常用憨厚的眼神和人对视,一内一外、相映成趣。

马上就要和相处4年的“傻男孩”分开了,饲养员丽莎有点伤感,她随飞机给“美生”带了不少东西,面包、饮用水、玩具等等一应俱全。她说为了帮助“美生”适应中国的饮食,来之前已经特意在它最爱吃的面包里添加了从卧龙运到美国的竹子等食物。丽莎还从随机运抵的箱子里拿出一个中空带洞的褐色大球,说这是“美生”在美国最喜欢的玩具。

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物流监控三科这次派出一男一女两位关员全程监管“美生”,从眼神看,他们对熊猫也很感兴趣,但工作职责阻止他们像搬运工人那样看热闹。6点30分,关员们在笼子上郑重地加贴了封条。

6点45分,物流监控处处长宋虎赶到国际机场货运站,在等待“美生”下飞机的几十分钟间歇里,向关员们了解通关情况。早在两三星期前,中美相关部门就向海关咨询了通关需要注意的问题。6日中午,“美生”通关单证的电子文本通过网络传送到海关,因为接受过海关的指导,单证格式完整、内容规范,机场海关物控四科通过特快窗口,仅用不到15分钟就办结了提前报关手续。

6点57分,装载“美生”的笼子从飞机运至货站,随后被小心翼翼地运进事先等待在外的监管车辆。监管车的车厢原本应该是完全封闭的,但考虑到“美生”呼吸新鲜空气的特殊需要,海关特别允许该车在运送“美生”到上海野生动物园过夜的路上保持厢门一扇关闭、一扇略微敞开条缝的状态。为了保证监管到位,海关巡查车将全程陪同、监控。

7点45分,海关巡查车开道,监管车紧跟,向浦东机场海关第一监管仓储区进发。仓储区里,口岸单位和承运单位将为“美生”召开一个小型的欢迎会和新闻会。

从“美生”在机场落地的那一刻起,机场海关物控科科长卢嘉骐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着,巡查车给监管车辆开道,他的车远远地给巡查车开道。眼见运送“美生”的监管车辆慢慢启动,卢嘉骐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喂,什么?第一监管仓储区卡口拥堵?”

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第一监管仓储区卡口共有3条车道,其中2条供转关车辆使用,1条供送货、提货车出入。上海海关实施7×24小时工作制,机场仓储区卡口全天开放,因此虽已夜幕降临,卡口车辆仍然川流不息。等卢嘉骐加速赶到卡口的时候,看到每个通道都有三四辆车正在排队。三四辆车,按照正常放行速度,不过需要十几分钟,但是万一哪辆车出了问题,必须仔细检查,耽误的时间就绝不止十几分钟。更何况监管区内,无数双眼睛在盼望着,无数的“长枪短炮”在等待着,“美生”也需要早点到动物园休息过夜,不能耽误。卢嘉骐跳下车,像交通警察一样开始排堵保畅,他指挥几辆车暂时让到一边,给“美生”留出了一条特快通道。这边刚刚布置好,“美生”的车就远远地驶过来,只用了短短几十秒,就顺顺当当地通过了卡口。

欢迎会上,中美双方专家经过商量,担心现场照相机的闪光灯会惊吓大熊猫,没有打开车门。人群拥挤在车门外,久久不愿散开。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4)

关键词:物联网;港口生产;管理;应用;研究

物联网的定义是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发机构在千禧年给出的,其初级阶段的定义是将全部事物通过射频甄别等信息传感设施与网络对接,完成智能化管控。其是透过射频甄别科技、红外感应设备、GPS、激光扫描设备,依照协商好的合约精神,将全部事物与网络相连,完成讯息交互与通信,达到智能化甄别、定位、追踪、监督与管控的一类网络。[1]

1 物联网科技的重要支撑技术

1.1 RFID科技

RFID科技是物联网初期技术形态,当前在集装箱运输环节的利用明显提升了输送阶段的公开度与稳定性,让整体的供应模式趋于公开化、程序简化与运转有效化。

1.2 传感物联网科技

WSN是美国军队在20世纪70年代给出的,是说大批传感设备节点透过通讯模式构成的一类多跳的自组织互联网体系,其可以完成参数的搜集量化、处置结合与传送工作。

1.3 云计算

云换算是一类可以完成批量参数处置要求的换算模式,其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这是由于云计算有着强大的参数处置与储蓄功能,并且物联网随处可见的采集作业,必须有强大的支撑科技用来进行大规模的参数采集工作。[2]

2 物联网下的生产管理系统方案创设

这里以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为例,分成堆场管控与筒仓管控两个版块,能够完成堆场工作中的可视化操作、地基沉降测试、堆场气温监督与测试、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空气湿度检测等工作。[3]各版块功能见图1。

2.1 堆场工作可视化管控

使用TPS实时观测并追踪堆场工作与货物状况,不单显示图像,还会完成数字比率的量化分析。

2.2 地基沉降检测

因为堆场大部分都临近海堤河岸,地质松软、容易沉陷,导致堆场水泥地基等基础设施沉陷毁坏,没有水排出设施或排出效果差。在堆场布置地基检测装置,控制室能够依照获得的实效参数预设有关地基的最大负载,自动警告堆场方案中的堆垛高度,确保地基的负载能够被管控在特定的范畴内,预防地基沉陷。[4]

2.3 堆体气温检测

运用红外温度测试仪测验堆场料堆的气温,使用温感线圈测试仪测试料堆的内部气温。

2.4 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运用可燃气体测试仪测试CO、CH4、H的浓度,并完成烟度检测。

2.5 堆体气温检测

运用红外温度测试仪与温感线圈测试筒仓表面气温与内部气温。

2.6 空气湿度检测

运用空气湿度传感设备测试筒仓内的湿度。

上述检测参数通过无线通讯的模式与仓储系统完成参数互换,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对上述参数实施解析与处置,通过系统遥控自动化设施完成浇水、空气惰化、调湿、人工清洁等工作。

3 物联网在港口生产管理系统中的运用情况阐述

依照港口相异业务种类的功能,从各系统本身的特征进行权衡,使用相异的科技设施来采集相异的运送讯息。这部分系统包括港口物流的各方面的工作,为港口监管与企业生产供应详尽、完备的讯息。

3.1 港口物联网构建的准则

港口物联网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投资大,并且构建时间长。所以,在构建阶段应参考以下准则来确保构建方向与各项预案能够顺畅执行。

3.1.1 技术前卫与成本低廉。在港口物联网系统结构、应用系统创设与软硬件选择等层面,应权衡到实效性、前卫性、经济性等准则。在此基础上,确保系统构建的开端工程就应该体现出高水准。而且,应体系化地解析港口物联网的服务受体,分解各个构建步骤,融合对以后该领域的长远部署,规避构建阶段的资源挥霍,让前卫性与经济性能够兼得。

3.1.2 统一设计与分步实现。方案预设阶段应秉承全面的准则,初期必谨小慎微,扩充要迅速并且稳定的方针,订立全方位设计与分时段设计准则,让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统一。

3.1.3 整合资源与合作双赢。使用港口所在城市的资源完成信息化建设,以港口物联网构建为跳板,完成业务过程化与信息化。

3.2 使用RFID科技完成智能集装箱作业

通过把集装箱讯息、货品讯息等录入RFID芯片内,完成集装箱物流与信息流的共同分享,进而让集装箱装箱工作完成自动甄别。这样,能够大幅度缩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速了下线商品出厂、运送、堆场的储蓄速率;也能够规避信息录写偏差,提升讯息采集的精准度。

3.3 使用RFID科技完成电子车牌――一卡通通行证的使用

使用RFID科技完成装设电子车牌的集装箱卡车在各港口、物流园区、场站等甄别并放行,能够让各个有关机构监视卡车、货箱的状态,为物流整体服务水准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能够规避物流企业在智能卡资源方面的浪费现象。

3.4 全智能化闸口的应用

在已有港口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的使用中,要提升物联网科技的使用效率,使用GPS、GIS、RFID等科技完成进入港口的集装箱卡车的自动甄别工作(包括牌号、箱号、自动识别海关准行讯息、自动抬杆、自动印发驾车须知),实现卡口无排队车,确保卡口畅通。

3.5 完成海关监管场所间的集装箱运输的可视化

凭借互联网通讯科技完成远程操控、管控集装箱在相异监管场所间的输送,完成对海关相异区域与相同区域监督场所间的转运阶段的卡车、货品等的追踪性管控,提升物流的监督与控制效率,提升海关转关的转送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通过若干年的发展,物联网科技的运用与以后的使用趋势开始明确,我国已经将支撑物联网发展作为科技兴国的战略的一部分,并实施一致性地布局,订立并颁布了一些策略推动物联网与有关领域的发展。港口是物联网运用与发展的重要场所,港口对效率佳、方便的创造性管理系统模式极为依赖,这也转变为物联网迅速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宓翠,袁旭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煤炭作业流程的系统分析与设计[J].物流技术,2013,32(5):425-428.

[2]庞文凤,甄鹏,钟良骥,等.基于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网络的智能化港口物联网信息平台建设策略[J].港口科技,2013(4):1-4.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5)

夏日午后,天津新港海关区域通关科郭海宁照例来到七号卡口。这段日子以来,他的工作程序都是:忙完上午的工作,下午要到港区转关施验封现场检查工作。七号卡口的海关关员们正拿着单据仔细核对,然后忙着为转关到北京的货物办转关监管作业。郭海宁巡视了七号卡口作业状况,并且向驻点关员了解完卡口的工作情况,随后便赶往下一个施验封专用场地去了。

2008年7月以来,奥运物资开始大量涌入,天津港七号卡口一片繁忙。这个卡口是进出天津港最大的卡口,离码头近的优势吸引各类车辆从此进出港口。天津新港海关专门在七号卡口设置海关监管区域,方便进出港区的进出口货物通关出区。在这里,每天有大量奥运物资从此转关到北京海关。

北京奥运物资60%通过海运进境,作为北京的海上门户天津港,奥运会前后大批奥运物资从这里进出。2008年年初,天津海关与北京海关签署协议,明确两关建立奥运物资通关协调机制,简化通关手续,奥运物资从天津口岸进境在天津海关报关后直接转关到北京海关。据天津新港海关统计,2008年上半年共有136票,价值12258.24万美元的奥运物资从该关的奥运物资专用窗口办理进口转关手续

在七号卡口,《致进出天津港企业、报关企业和广大司机朋友的一封信》成为进出口企业最抢手的出港必读资料。这个册子是天津新港海关汇总一系列便捷通关措施,制作成宣传手册放在各卡口以方便企业人员熟悉通关事宜。烈日下,奥运物资通过七号卡口后,便随车一路驰往北京。

东疆登陆

7月8日,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一个月。从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东望,几艘轮船正停泊在半年前开港运作的东疆保税港码头。码头上,集装箱在起重机控制下,在停泊的轮船和排队等候的卡车之间装卸;港区内,集装箱林立,各类运输车来回穿梭。这个新兴的港区已经初具规模。

这一天,价值124.96万美元的22辆Mercedes-Benz 机动车从东疆保税港区登陆进境。这22辆Mercedes-Benz 机动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机动医疗车使用。快速办理完通关手续的报关员深有感触:“海关的快速通关手续让我们真正享受到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机遇。”

随着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从6月份开始,部分奥运物资开始选择从东疆保税港区进境。据统计,截至7月21日,共有价值为308.38万美元的奥运物资从该关的“奥运物资专用窗口”办理了进口转关手续;共有价值324.33万美元的奥运物资办理了入区通关手续。

“优先审核,优先办理”、全天候24小时通关奥运物资专用窗口、预约通关、奥运物资通关咨询热线让区内外企业没有通关之虞。除此之外,东疆保税港区海关利用保税港区联合监管的有利条件,与检验检疫、边检、海事以及船舶运输公司等口岸单位加强协调,积极配合,相互借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共同做好对涉奥物资的快速验放。

夜归关员

2008年3月16日,晚上8点30分。

天津机场海关驻万仕隆物流有限公司查验中心仍然亮着灯光。在奥运物资通关专用窗口前,查验科三名外勤查验关员刚刚完成延时通关查验工作。这一天的工作并未结束,因为这个晚上将有9辆价值70.71万美元,用于天津地区火炬传递的开道护卫车辆运抵天津机场。三位关员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准备货物通关所需的各项资料,并与航空公司和企业了解货物进境时间和具体情况。

晚9点30分,火炬传递用开道护卫车辆运抵海关监管库查验区域,已在这里等候的三人立即对货物进行查验。他们迅速对车型、厂牌号、车架号、行车里程、新旧程度、车辆配置信息进行了核查,并一一记录在案。由于前期准备充分,仅用不到半个小时,查验工作就已结束。此时已是晚上10点,三人已在岗位上工作了将近12小时。

从空港口岸进口的奥运物资通常具备“价值高、需求急”的特点,为此,天津机场海关在通关现场设立奥运物资专用窗口,采取“专人专岗、全程跟踪”的方式,确保奥运物资快速通关并投入使用。但由于天津空港国际货运航班抵达时间大都较晚,该关关员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因此被人们称为 “夜归关员”。

如果说夜归关员习惯了披星戴月的生活,那么夜班的关员就是见证日出的人。从7月1日开始,进京车辆限行政策对津京间地面卡车运行造成较大影响。由于车辆有限,监管车辆需24小时运转,该关在海关监管仓库设立了双人作业的夜班岗通宵值班,随时为监管车辆办理转关施验封手续,确保转关货物能够及时运抵首都机场海关。

奥运加“油”

2008年6月26日,天津保税区海关物流监控科收到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写来的感谢信:

“尤其是在2008年6月13到6月15日,我公司因生产安排急需从外库倒运1.8万吨豆油回本库,物流监控科的同志不分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办理通关业务,使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倒运工作,为我公司避免了重大损失。”

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大型油脂加工生产企业,旗下的金龙鱼和欧丽薇兰两种品牌食用油为奥运会指定用油。2008年奥运即将来临,作为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奥运油的特供”成为公司业务的重中之重。

为保证“特供油”及时、安全运抵北京奥组委,天津保税区海关在严密监管的同时,本着“一切为了奥运”的服务理念为其“量身定制”了便捷通关措施。通常海关办理小包装食用油通关要求核查货物数量及重量,由于奥运特供油的生产、加工、罐装和装车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并且装车后施加北京奥组委封志,因此货物通关时海关无法核查货物数量。针对此种情况,海关要求只对其核对重量不开箱,保证了“特供油”在通关过程中的快速和安全。该关除了设立专门的“奥运物资专用窗口”,还在非工作时间或者节假日期间为急需通关的“特供油”提供预约通关服务,保证“特供油”能够直通北京。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6)

赵志坚

谈到天津海关的风险管理工作,我想可以用“务虚”和“务实”来反映我们工作推进的一个过程:最初,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天津话讲叫“没根”,谁也不知道怎么干;还有就是很多人还没有概念,认为这是个太“阳春白雪”的东西,离中国海关的工作实际太遥远,对这个有抵触情绪。然后通过组织推动、提高认识,通过制定硬指标、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来保障,几年下来,如果说天津海关的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想应该是说我们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关员都在思想上、认识上对风险管理工作有了足够的重视,在风险管理与海关工作相结合的道路上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接下来我想应该考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天津海关关长黄胜强同志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什么东西制度化了,才能有效地开展。”我想大家对此也深有体会。机制是什么?机制就是一种保障。长效机制的建设就是由虚变实的一个过程。所以我想,应该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由虚向实转变的抓手,从全局的高度来抓紧、抓实。

有了长效机制建设这个抓手,第二个我想是要提高风险管理手段的智能化与科技含量,实现与监管工作的紧密结合有机对接,以保持风险管理工作的生命力。要走风险管理与海关监管工作相结合的道路,加快风险管理的成果转化,让大家看到风险管理的效果。风险管理工作与海关监管工作的结合,与海关人力资源调配,与廉政建设、督察内审工作的有机结合,是促进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保持风险管理工作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途径。

第三个,我想是要拓展风险管理工作的视野,将风险管理从传统的重视货物监管,向货物与企业并重转变。通过风险管理,支持贸易信用体系的建立。同时,要将海关工作职能的拓展与风险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更多地关注比如缉毒、反恐、贸易安全与便利等非传统职能,确保全面覆盖、综合掌控风险。

第四个,我想还是要区分风险管理的层次,确保风险管理手段在各个层面的有效使用。牟新生署长在2006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提到风险管理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尽快开发供总署机关和领导干部使用的风险管理平台,……努力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当好参谋,为职能部门开展风险分析提供支持,为现场作业提供风险信息和操作指令”。

最后,我想还是回到长效机制的建设上来,这个天津海关也是在探索之中。我们目前正推动的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开发、专家咨询制度建设、异动商品监控制度建设,以及继续完善风险管理考评机制、探讨建立区域海关信息联动机制,都是围绕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所做的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与兄弟海关分享。

天津海关风险管理处处长

师国旺

海关风险管理工作搞了很多年,我个人理解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形成一个理念、打造一个平台和建立若干机制。

理念,是总署领导和关领导最近一再强调的将风险管理作为海关管理哲学和改革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整合优化资源,改革和创新海关管理模式、运作机制、作业流程,逐步建立涵盖海关各工作领域、各层级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达到全面提升海关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的目的。

平台,是在对海关管理环境、管理要素、管理对象和管理动态正确判断基础上,通过把握整体管理,找出并优化管理海关事务的最佳思路、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机制,是利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手段和技术,结合海关现行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综合运用前、中、后期管理手段以及客户管理、通道管理、重点审单、实货监管、守法验证、风险评估、情报分析等多种风险防控手段建立的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海关风险防控体系。我认为目前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高效、便捷、统一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学、高效、便捷和统一的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应该包括整合优化后的风险管理大平台、遴选甄别后的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统一规范的风险管理应用标准等三个方面,这是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性工作。

二是资源共享、成果共显、工作共赢的区域联动机制。在进行现代海关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实践过程中,目前这种封闭的、单一的海关业务监管结构肯定会被一种全国海关范围内,关与关、各监管区域之间,以及海关与行业之间的风险资源整合与共享所取代,这也为我们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规模监管效益成为可能。

三是以考核奖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风险管理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风险管理提高层次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指标、扩大覆盖范围、实施有效奖惩,对风险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是以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要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就必须集中各个部门的专业人才、权威人士,整合资源,要在风险管理的决策机制上体现科学民主的制度要求,使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功能渗透到各监管环节并充分体现它的作用。

五是以异动预警制度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风险管理监测机制。在海关业务监管上,实施风险管理的对象一个是商品,另一个是企业。建立异动监控机制,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商品、企业信息,采用综合评估、统计分析等方法,监测进出口动态、趋势,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变化、开展深入分析,综合调动监管资源采取处置措施,以提高风险预警、防范能力。

新港海关副关长

胡丛华

新港海关作为天津海关最大的隶属海关,辖区内工作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海关业务,近年来业务量持续大幅度增长。2006年1-9月份,共接核进出口报关单101.2万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增长15.9%;监管进出口货物8694.1万吨,进出口货物总值56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6.7%;征收税款323.18亿元(实际入库额),同比增长67.37%,占天津关区税收总额78.03%。而我们的人员总数,仅比2002年5月机构重组时增加了4.7%。实践证明,风险管理在监管现场的应用,确实对化解业务量增长与人员不足的矛盾、提高监管效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个是以风险信息为龙头,在普及风险管理理念的同时锻炼了队伍。风险信息作为领导参谋、工作指导、处置源头,为业务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使许多宝贵经验得以总结和共享,使业务人员在教学相长中得到提高,造就了一批一线的业务尖兵。

二是以风险分析为工具,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充分发挥各现场风险分析小组里专家人才的作用,对风险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数据收集、逻辑判断等工作,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平台等工具对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使监管重点得以明确,使预警、预定式布控有的放矢,本年度先后发现了进口铁矿砂低报价格、进口金枪鱼伪报成“自捕鱼”等大案。

三是以风险处置为手段,防范化解内外部风险。根据处置工作办法,分关形成了以直属风险科为枢纽,针对风险特点协调相关部门发挥各自作用进行实时响应的机制,通过前期查控和后续稽查有效化解风险。按照风险分析不忘“眼睛向内”的思路,我们同时开展了业务现场的日常运行监控分析,不断查找、堵塞监管漏洞,改进业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现场的廉政风险防范能力。

四是以硬指标为基准,督促、考核各项工作。根据关区的部署,分关结合各现场的特点对风险补税、信息报送、布控有效率、案件移交数量等硬指标进行了划分,并通过认真细致的统计和评估工作实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对现场基础工作的加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切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税收等轴心工作的完成。1―9月,我们通过风险管理实现补税1.76亿元,工作日日均补税达到93万元。

天津海关归类分中心主任

孙革志

风险管理作为现代海关制度建设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始终也是归类分中心的一项重点工作。自2005年3月以来,我们就风险管理与归类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行了不断探索,并依托现有风险管理资源,建立了“四个系统,三套办法,两个平台,一支队伍”的归类风险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个系统”,即依托风险管理平台,将《关税监控分析系统》、《归类差异监控系统》、《归类纠错统计系统》加以整合,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专家分析相结合,提高归类风险分析的能力与水平。

“三套办法”,即依托《风险信息》,通过建立我们与现场的联系配合办法、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处置办法、归类差异监控报告公布办法等,将归类风险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现场联系落实加以解决,从而将归类风险监控的成果落在实处。目前不仅完成了对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口的组合开关、某摄像设备生产企业进口的数字硬盘录像机等多种商品的补税工作,同时通过归类差异监控进一步提高了天津海关的整体归类水平和通关质量。

“两个平台”,即依托风险刊物,将风险理念贯穿到《归类风险指南》、《商品归类研究》两本刊物的编纂过程中,介绍归类风险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两本刊物为全国海关归类风险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一支队伍”,即依托风险队伍,我们仿照总署归类技术委员会的模式,成立了天津海关归类技术分委会,通过分委会的活动带动了全体关员学习归类理论、研究商品知识、发掘归类风险的热情,形成了一支风险分析意识极强的归类风险分析专家队伍。这些专家,不仅参与到天津海关风险管理专家咨询中,而且在归类工作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为天津海关归类补税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巩固现有成果,我们有以下设想:

一是不断探索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归类风险的自动分析、自动判别、自动处置的实现方式,将归类风险管理程式化、标准化、规范化。结合《中国海关商品归类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开发与运行,在稳定、完整的商品数据库支持下,尝试开发计算机自动归类风险判断系统。

二是进一步完善归类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继续扩大《归类风险指南》杂志的影响力和稿件涉及的商品范围,提高刊物的风险指导意义。

海关物流监控科篇(7)

2006年伊始,黄埔海关就开始酝酿一场加工贸易监管的重大变革――加工贸易监管业务流程再造。在东莞加工贸易业务流程再造改革启动将近1年时,我们采访了黄埔海关主管加工贸易的副关长徐蔚葳。

《中国海关》: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黄埔海关在东莞地区实施的加工贸易业务流程再造改革。

徐蔚葳: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逐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关保税监管的目的是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快速持续发展。随着近年来加工贸易的逐步转型升级,海关管理理念与手段也应与时俱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革命,被喻为“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它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组织预定目标或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助于组织内部分工的科学化、有助于明确执行人的责任、有助于时间的合理利用和效率的提高。我们的加工贸易业务流程再造改革就是借鉴这一管理理念,本着从实际出发,提高海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企业运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的宗旨,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和实施监管流程。具体做法是“量质并举”。在“量”的方面,我们对东莞地区加工贸易监管格局进行调整,优化海关监管资源,将过于集中的加工贸易业务适当分散,把监管规模控制在一个科学的水平上;在“质”的方面,我们对海关加工贸易内勤审批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构与再造,缩减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最大可能地满足企业“通得快”的要求。

《中国海关》:为什么要在东莞地区推行加工贸易业务流程再造改革呢?

徐蔚葳: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最基本的原则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我们对海关加工贸易监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也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监管和服务对象――加工贸易企业的需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前黄埔海关在东莞地区7个处级、副处级海关机构中,只有东莞海关、太平海关能完整地办理加工贸易监管业务,承担起东莞地区155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任务。以东莞海关为例,从2000年起的6年间,该关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年均递增18.01%,2005年已达675.77亿美元,人均监管金额5.45亿美元以上,监管强度已趋极限,通关效率受到影响,企业办事也不甚方便。例如,地处东莞东南角的凤岗镇企业到东莞海关办理海关手续需往返200公里,耗时3小时;有“中国第一镇”之称的长安镇企业到太平海关办理海关手续需往返120公里,耗时约2小时。为此,自2006年5月起,黄埔海关本着“就近办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原有监管格局进行全面调整,对东莞地区的凤岗办事处、长安办事处、常平办事处和新沙海关均赋予加工贸易监管职能,以方便企业就近办理海关手续,省却往返奔波之苦。在实行格局调整的同时,黄埔海关对加工贸易审批作业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构,删减一切不必要的环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审批速度。

我关保税加工监管业务流程再造改革的第一步已基本完成并取得较好成效,目前正在按照刘文杰副署长视察黄埔海关时提出的“取消纸质手册,电子审核,在线服务”的目标,以手册电子化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改革,改进和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海关保税监管效能。

《中国海关》:您提到这次改革对加工贸易审批作业的流程进行了彻底重构,请问改革前后的作业流程和模式区别在哪里?新作业模式的优势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徐蔚葳:20多年来,为了确保监管的严密性,东莞地区加工贸易业务一直实行的是经办、科长、关长“三级审批”制。流程再造改革后,我们改三级审批为“一体化审批、一站式服务”,即加工贸易备案、结转、核销各环节内勤审批及联网监管、电子账册审批均实行“窗口作业”敞开式办公,实现“即时挂号,即时受理,即时承办,即时反馈”服务。以加工贸易合同备案为例,出单时间由原来的3―5个工作日缩短为平均40分钟,最快只需15分钟。

新作业模式是一种让企业与海关获得“双赢”的模式。

从企业角度看,新模式实施以后,企业办理加工贸易审批业务需要等待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基本上都可以做到“立等可取”,通关速度大幅提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避免了损失,由此产生的效益相当可观。改革后,东莞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反应非常热烈。我们先后向东莞地区发出了2000多份问卷,企业对我们业务流程再造改革的支持率高达98%以上。

从海关角度看,新的业务流程首先是对传统监管理念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改革前的作业流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多级审批,其目的是为了严格把关,这是建立在“一个人审核没发现的问题,多个人审核总能发现”的预设条件基础上的;另一个是流水作业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关员从事的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如专司盖章,或专门负责打印清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工作转换所耗费的时间。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旧模式的局限性:一是没有突出重点的多级审批成了同一审核行为的简单重复,耗费了大量人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二是过细的分工导致关员工作技能相对单一,简单重复的工作难以使关员将工作的成果与自身努力程度联系起来,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岗位成才;三是多级审批导致“搭便车”行为,“多人负责”导致“无人负责”,工作出现错漏时相互推诿,难于区分和界定责任。

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重构与再造后,新的作业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改多级审批为“窗口作业、即时出单”,取消流水作业,由窗口关员一人完成整个审批流程。这样一来可以把节省下来的人力投入到窗口和后续监控中去,突出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效率;二来可以把科长从繁重的重复审批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室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去;三来窗口关员单人独立作业,必须负起全责,消除了“搭便车”的可能,有利于增强关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全面发展、岗位成才的机会。

《中国海关》:改革后,大部分业务由窗口关员一人独立完成审批,会不会在廉政方面产生一些风险?

徐蔚葳:在改革最初,我们就深入思考了廉政风险的预测、控制和防范问题。在确定加工贸易业务流程改革方案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廉政风险防范的专门方案。

主要的措施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开发设计了“黄埔海关加工贸易内勤审批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管理功能。改变原有的科长派单模式,在所有业务现场实行窗口计算机自动叫号派单,杜绝了“快单”、“挑单”、“人情单”的可能,这是一个预防的措施。同时,对于窗口关员在审批过程中实施的每一项操作的时间和内容,在计算机系统中都有精确的记录,当发生错漏时,可以迅速查找问题所在和责任人,便于追究责任,这是一个补救的措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比较完善的贯穿风险管理理念的过程管理手段。改革中节省出来的人力,我们一部分投入到窗口审批,以提高审批的效率,另一部分就充实到风险分析和内部监控的队伍中去。科长的工作重心也主要转移到对窗口关员的审批工作的抽查和监控,尤其是对重点企业、重点商品的监控上。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也规定了抽查所需要达到的比例和后续监控的原则。所以从改革的效果看,改“多级审批”为“窗口作业”后,廉政风险不是增加了,而是大大降低了,这一点和我们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是相符的。

《中国海关》:黄埔海关加工贸易流程再造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采访当中听很多企业说到“关企共建和谐”的问题,您能谈谈黄埔海关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