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8 21:35:00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篇(1)

关键词: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周边地区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这个生产目标,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可以使企业处于正常运营的状态,可以使石油化工企业为当前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加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实现这个管理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正确的使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的使用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性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要想提升压力设备的安全性,必须要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相关部件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压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前我国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的生产上,我国的政府部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生产规定,由于缺少法律条文的限制,各种不合格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不断的出现,给压力设备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当前的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其中的说明与实际的性能存在严重不符的现象,而且部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也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这些不合格的部件如果进入到了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环节,非常有可能会引发爆炸等各种事故,给石油化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选择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部件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并且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对生产厂家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厂家的技术含量可以制作出合格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另外要对购进的部件进行充分的检测,保证其性能可以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加强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部件的管理,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2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操作进行严格管理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那么很有可能会因为操作上的原因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进行,提升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制作成相关的档案,这样可以在设备维护的时候进行参考,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维护的合理性。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操作一定要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足够的操作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操作人员在培训完成以后,必须要通过相关的考试项目,而且要有国家部门颁发的操作许可,在满足这些要求的时候,才能进行操作岗位,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在一个认真的状态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操作。企业为了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可以提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这样如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发生了爆炸事件,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可以按照应急预案中的方案来处理爆炸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过程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的各项数值一定要保证在标准的范围内,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其中的数值进行严格的监控,如果发生的超出规定的情况,必须要马上停止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运行,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治爆炸事故的发生,在升压的过程中,要稳步的进行升压操作,不能过快的升压,以免发生不可控的情况。为了确定其中压力的精准性,要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的各种压力仪表进行及时的监测工作,如果发现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停止运行的状态中,压力表存在不归零的情况,对及时的更换压力表;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要把其中的气体排空,以免气体中的水分造成管道的堵塞,增加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爆炸的风险。

3加强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维护管理

任何设备都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对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也是一样,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中的各个构件很容易老化,而且由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长期的受到很大的压力,焊缝的位置非常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增加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爆炸的隐患。为了减少这种隐患的存在,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如果发生异常情况,比如有异响的发生或者压力值处理,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且采用合理的措施排除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存在的故障,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另外,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维护周期,如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年限很长,可以适当的缩短维护的周期,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细致的检查,把老化和腐蚀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包括设备中的各种仪表,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完善当前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运行的合理性,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来开展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对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管理规则,我国的政府部门做出了许多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石油化工行业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把这些规定列入到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中,以此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特别是在验收的环节,更是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提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合格程度;对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我国的科研部门已经给出了合理的数据范围,在实际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对其进行管理,而且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这些基础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运行的合理性;石油化工企业要做好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防腐蚀检测工作,积极的引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保证可以准确的确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各种部件的腐蚀程度,根据监测的结果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中的构件进行及时的更换;每一次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都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记录,记录的问题一定要完整,根据记录可以看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总体运行方向和故障的易发点,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的防范措施,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

压力管理篇(2)

关键词:压力管道;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可靠性和安全性;控制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着繁荣的发展趋势。而其中,石油业就是蓬勃发展,日益兴盛。人们对于油气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向世界各地输送油气的工作也越发繁重。管道是输送石油的方式,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手段,因为便捷性,在世界各地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液体输送资源的生产、运输都采用了压力管道这种方式。而且,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压力管道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压力管道正在朝着自动化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压力管道输送的物质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的化学性质,一旦发生渗漏等问题,将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使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兼备,制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压力管道,对于压力管道进行严格的评估,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1在压力管道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

风险评价技术最早是从金融业发源的,随后被广泛应用到航天、石化等领域中。随着二战的结束,许多国家的油气管道都亟待修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伤亡。因此,由美国发起,最先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风险评价技术,来评估油气管道的风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管道的事故发生率,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合理地配置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风险评价体系,大大提高了油气管道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2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在国内的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的很多研究人员不断地提出有效的评价方法,利用多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饿了输油管道的风险评价体系,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在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处于研究阶段,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克服,风险评价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于半定量性的研究上,还没有制定出压力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的相关标准,缺乏大量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数据的依托。因此,许多模型难以构建,一些技术上的专业问题也很难突破,只有将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分析实验的基础上,才能使得评价体系具有系统性。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是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积累实验数据,结合我国压力管道施工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来解决。只有把管道的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才能使这套评价体系系统、完整,对于压力管道的施工真正起到监管作用。

3对于压力管道管理的重要性

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指的是管理单位对于管道施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将管道运营的风险程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从而降低管道的事故发生率,保证管道施工的收益最大化,压力管道风险管理的实质是评价管道系统不断变化的风险,对于管道做出相应的维护和调整,使得管道系统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将调控的费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结语

本文着重讨论了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利用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已有的经验和实例,经过对于风险的评估分析,确定最终为了减少风险而投入的资金,以及各种改进的方法。将管道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而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做出决议和实施对策,减少施工的风险,合理地分配资源。而风险监测的目的就是对于管道的检测来评价管道的现状,提出有效地施工维修方案。

作者:谢志坚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赵帆.海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于风险检验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2]李霞,俞树荣.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研究[J].化工机械,2010,(05):675-678.

[3]刘展,王智平,俞树荣,李建华.基于RBI的压力管道风险检验技术研究——压力管道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8)[J].石油化工设备,2017,(05):5-8.

压力管理篇(3)

务川沙坝水电站位于贵州省务川县境内,为引水式电站。电站主要由拦河闸坝、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及发电厂房等水工建筑物组成。

本电站的设计方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我局承担了水电站引水道工程建设任务。该工程的引水隧洞长323.968米,断面为圆形,其净尺寸为直径5米,开挖直径为6米。压力钢管长169.047米,其末端分岔为两个支管。其中的主管直径为4.5米,长157.757米,重286.4t;支管直径2.5米,长21.615米,重21.46t;加劲环120个,重85.23t;岔管1个,重25.16t。总安装吨位418t。压力钢管的材质为16MnR,主管管壁厚度为16-20mm;支管管壁厚度为18mm;岔管的壁厚为24mm。本工程项目计划于2005年2月20日开工,于2005年6月20日全部完工。

二、主要实物工程量

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

压力钢管的制造和安装

主管δ=16-20mmt286.4016MnR

岔管δ=24mmt25.1616MnR

支管δ=18mmt21.4616MnR

加劲环t85.2316MnR

三、主要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

1、《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7-93;

2、务川沙坝水电站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和安装技术要求》;编号:洪沙-S-水工-B-05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金属结构制作与机电安装工程〉第4卷

4、《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88

5、《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6-88

6、《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

7、《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压力钢管主要施工过程分解为

1、材料进货物资检验

所有构成实物工程的钢材、焊条、焊剂、焊丝以及油漆等送到现场后,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负责人,材料员对来料依据设计图纸,设计更改,材料计划等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材料的规格及型号是否与材料质量证明书相符,几何尺寸是否超标。本工程所用的16MnR,必须满足《压力容器用钢》GB6654-1996的规定。对可疑钢板采用超声波检查或采用样送检,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管制作

钢管的制作采用以下的工艺流程

2.1样本制作

为方便检查,保证钢管及各种管道零部的制作安装精度,采用δ=0.5mm镀锌钢板制作样板。根据设计要求,钢管内径弧度检查、支撑环、加劲环等都须制作样板,样板的弧长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根据管径不同,样板的弧长在1.5~2m)。样板制作完毕后,必须经过专业施工员检查,同时作上标记,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混用。弯头、锥管及叉管采用地规、钢直尺等直接在拼接好的钢板上放样,由专业施工员,质量员或技术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方可下料。

2.2钢板拼接及下料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作钢管的钢板全部采用定尺钢板,长、宽边均留有少许余量;为保证将钢管周长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采用将两张定尺板拼接好后下料的方法;拼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工艺焊接,拼接前应检查边长是否为直线、宽边与长边是否垂直,同时,用氧气-乙炔焰割刀对钢板进行修整,保证钢板宽度与设计相符,切割和刨边面的熔渣、毛刺和缺口,应用砂轮磨去,所有板材加工后的边缘不得有裂纹、夹层和夹渣等缺陷;焊前将焊口两侧10~20厘米范围的铁锈、熔渣、油垢、水渍等清除干净,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当单侧焊完后,将钢板用龙门吊缓慢翻面,用电弧刨清根、打磨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拼接好的钢板根据板厚的不同,确定展开尺寸,同时在钢板上画出展开图,认真检查平行线和对角线,检查无误后方可下料;下料采用氧气-乙炔焰割刀切割。

叉管、弯管、渐缩管等管件与钢管的下料方法相同。

异径叉管的管壳,实际上是由锥管割去开口部分而成;首先用电脑绘制出叉管管壳的平面展开图,找到各点在X轴和Y轴上的坐标后,将得到各基准点的弦长;在实际放样时,将两张钢板对接,长度大于最大口的弦长,宽度为小口展开弦高加钢管的实际高度,同时,在钢板上画出各坐标点,圆滑连接各坐标点,认真检查支管与主管连接处的弧长是否相同,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

下料后,焊缝处的坡口用氧气-乙炔焰切割,然后用角向砂轮机打磨成型。叉管、弯管、渐缩管等管件与钢管的下料方法相同。板材放样及下料时应考虑板材的切割余量和焊接收缩余量,一般情况下留3-4mm。

3、钢管卷制

3.1钢管卷制时利用加工场已安装好的壹台龙门吊配合卷制。

首先,利用10T龙门吊将钢板缓慢送入卷板机,调整好小车与卷板机的位置,在卷制过程中,大车与卷筒保持同一速度,用准备好的样板对钢管的弧度进行监控,随时调整卷板机上下轴的间距;当钢板卷至一定长度时,用龙门吊将卷制好的部分吊住,使钢板自重不致将卷制中的钢板压变形。卷制成形后,用夹具将接口对平,点焊牢固,同时,用与管道内径等长的临时支撑在管口两边加以固定,使其不致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

3.2叉管、弯管制作

叉管制作时,将卷板机的上滚筒调到一定倾斜角度,按照大、小边弧度的等分线卷制,在卷制的同时,用两块不同半径的样板,在管口平面位置检查,当一段钢板已卷制成型时,继续转动钢板到下一等分线继续卷制;当叉管卷制成型后,局部地方的弧度可能会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现象,需采用火焰对叉管进行校弧,校弧完毕后,采用临设支撑加固两端管口。当叉管各段均加工完毕后,应在加工现场进行预组装,经检查合格后再分段运至现场安装。弯管、渐缩管的制作方法与叉管的制作方法相同。

3.3钢管卷制成型后,为防止自然变形,直接采用龙门吊吊至焊接平台上施焊。

4、钢管焊接

4.1压力管道工程的管道材质为16MnR,管道壁厚为。

主管16~20mm,岔管24mm,支管18mm;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和埋弧焊相结合的焊接方式,一般情况下,钢板接料和管道的纵缝焊接采用埋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管道环缝及加劲环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其余部分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或手工电弧焊焊接。

4.2坡口加工预制

(1)管道坡口加工时,由于壁厚均小于25mm,故均采用V型坡口(25°~30°)。

(2)管道坡口采用氧气-乙炔半自动割刀加工,半自动割刀无法加工的特殊部位可采用手工切割加工。

(3)坡口加工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溶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后,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4.3焊接工艺

(1)工程管道焊缝按其重要性分为三类。其中:

一类焊缝:

A、岔管的所有焊缝。

B、主管管壁纵缝。

C、主厂房内明管环缝。

D、凑合节合拢环缝。

E、闷头与管壁的连接焊缝。

此类焊缝若用超声波探伤抽查率为50%,射线探伤复查率为5%,质量要求为B1级合格。

二类焊缝:

A、钢管管壁环缝;

B、止水环、加劲环的对接焊缝及其与管壁之间的组合焊缝。

此类焊缝若用超声波探伤抽查率为50%,质量要求为B2级合格。

三类焊缝:

受力很小,且修复时不致停止发电或供水的附属构件焊缝。

(1)焊缝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2)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3)焊条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压力管道焊接各类焊缝所选用的焊条、焊丝、焊剂可参照下表选用。

钢种牌号手工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焊条牌号符合国标型号相当于AWS型号焊丝牌号焊剂

牌号符合国标型号相当于AWS型号

低合金钢16MnRJ506J507J507HE5016E5015E5015E7016E7015E7015H08MnSiH10MnSiH08Mn2SiA

(5)焊接材料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烘焙和保管:

焊条、焊剂应放置于通风、干燥和室温不低于5℃的专设库房内,设专人保管,烘焙和发放,并应及时作好实测温度和焊条发放记录。烘焙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按厂家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的裂纹。现场使用的焊条应装入保温筒,焊条在保温筒内的时间不宜超过4h,超过后,应重新烘焙,重复烘焙次数不宜超过2次。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铁锈和油污。

(6)遇有穿堂风或风速超过8m/s的大风和雨天、雪天以及环境温度在-5℃以下、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焊接处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保证焊接处有所需的足够温度,焊工技能不受影响,方可施焊。

(7)施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50-100mm范围内的铁锈、熔渣、油垢、水迹等清除干净。

(8)焊缝(包括定位焊)焊接时,应在坡口上引弧、熄弧,严禁在母材上引弧,熄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9)定位焊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二类焊缝的定位焊焊接工艺和对焊工要求与主缝(即一、二类焊缝,下同)相同;

对需要预热焊接的钢板,焊定位焊时应以焊接处为中心,至少应在150mm范围内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较主缝预热温度高出20-30℃;定位焊位置应距焊缝端部30mm以上,其长度应在50mm以上,间距为100-400mm,厚度不宜超过正式焊缝高度的二分之一,最厚不宜超过8mm;施焊前应检查定位焊质量,如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均应清除。

(10)工卡具等构件焊接时,严禁在母材上引弧和熄弧。

(11)双面焊接时,单侧焊接后应用碳弧气刨或角向砂轮机进行背面清根,将焊在清根侧的定位焊缝金属清除。采用碳弧气刨清根时,清根后应用砂轮修整刨槽。

(12)焊缝组装局部间隙超过5mm,但长度不大于该焊缝长的15%时,允许在坡口两侧或一侧作堆焊处理,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严禁在间隙内填入金属材料;

b、堆焊后应用砂轮修整;

c、根据堆焊长度和间隙大小,对堆焊部位的焊缝应酌情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13)纵缝埋弧焊在焊缝两端设置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板和熄灭弧板不得用锤击落,应用氧-乙火焰或碳弧气刨切除,并用砂轮修磨成原坡口型式。

(14)焊接完毕,焊工应进行自检。一、二类焊缝自检合格后,应在焊缝附近用钢印打上代号,作好记录。

5、钢管的校正和加固

5.1加劲环焊接

钢管校正加固后就地进行加劲环组装焊接,加劲环在组装前,先在钢管壁上划出组焊的位置,焊好托板,将加劲环放在托板上,加劲环要垂直、紧贴管壁,局部间隙不得大于3mm,在拼接加劲环时,其接头间隙应小于4mm,组对时,应错开拼接时的焊缝。加劲环焊缝采用平角焊,一面焊完后管道进行180度翻身,并进行气刨、清根、打磨后继续施焊。

5.2因钢管在制作、焊接、吊装、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变形,必须重新对钢管的弧度进行校正,校正主要采用千斤顶调整钢管的圆度,局部地方可采用火焰校正。

5.3为确保钢管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大的变型,校正后的管段需重新进行加固处理,加固采用临时支撑点焊在管口内壁上,支撑点的多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强度需要为原则,尽量减少在管道内壁的焊接量。

5.4钢管探伤所有在加工完成的焊缝,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安装工序,具体见管道焊接工艺施工技术。

5.5管道油漆防腐管道油漆防腐必须在焊接检验合格后进行。

5.6表面预处理钢材表面涂装前,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在预处理前,钢材表面的焊渣、毛刺、油脂等污物应清除干净。

表面预处理质量,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钢管内壁采用喷涂材料、除锈等级应达到GB8923-88规定的Sa21/2级。埋管外壁采用喷涂水泥浆时,应达到Sa1级。表面预处理应使用洁净、干燥、有棱角的石英砂喷射处理钢板表面。喷射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过滤,除去油水。当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高于85%时,不得进行表面预处理。

喷刷后的表面不应再与人手等物体接触,防止再度污染。施喷涂料前,应使用钢刷清除残留砂粒等杂物。作业人员应带纤维手套。若不慎用手触及已清理好的表面,应立即用溶剂清洗钢管表面。

5.7涂装施工

施涂前,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和涂料生产厂的规定进行工艺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有生产制造厂的人员负责指导,试验结果应报送监理人员。组焊后的管节、岔管及附件(除安装焊缝外),现场安装焊缝及表面涂装损坏部位应在现场进行涂装。

清理后的钢材表面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涂料应在4h内涂装完成,金属喷涂应在2h内完成;在晴天和正常大气条件下,涂料涂装时间最长不超过12h,金属喷涂时间不超过8h。涂装材料的使用应按施工图纸及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涂装材料品种以及层数、厚度、间隔时间、调配方法等均应严格执行。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85%、钢板表面温度低于大气露点以上3℃,以及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不利环境,均不得进行涂装。本工程的钢管内壁应涂刷超厚浆型环氧沥青漆,漆膜厚度:底漆250μm,面漆250μm。安装环缝两侧各100mm范围内,在表面预处理后,应预留不刷漆,其它采用小型高压喷涂机械施喷涂料。埋管外壁应均匀涂刷一层水泥浆,涂后注意养护。施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通风、保护工人健康。施涂后的钢管应小心存放,保护涂层免受损伤,并防止高温、灼热及不利气候条件的有害影响。各喷涂层间的喷枪走向应相互垂直,交叉覆盖。上一层涂层表面湿度降到70%后,再进行下一层喷涂。

5.8涂层质量检验

在不适于施涂和养护的环境条件下所作的涂装,监理人员有权指示施工单位清除后重新涂刷。涂层漏涂者应予修补。若检查发现流挂、皱纹、针孔、裂纹、鼓泡等现象时,应进行处理,直至监理人员认为合格为止。涂层内部质量检验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涂层厚度及结合性能检验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涂装结束后,专业技术负责人应会同监理人员对钢管的全部涂装面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钢管涂装的质量检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员。

6钢管安装

6、压力管道安装

6.1压力管道安装程序

6.2压力管道安装工艺:

(1)基础复核

为确保管道的平面坐标位置及高程,在管道安装前,应重新复核管道的中心线及临时支墩的标高,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同时作好检测记录。

(2)管道运输及安装顺序

待安装的管段加工好以后,需用5T汽车转运到安装地。桩号引0+320.000位置洞顶中心线上部设置φ30*800的预埋钢筋作为吊点见附图,采用5T手动葫芦将管段下车,放在C24轻轨或[10#上面的运输小车上。管段通过5T卷扬机牵引,托运至安装点。本工程拟将发电机前的第一节支管作为首装节,逆水流方向施工。如果现场情况不允许按上述顺序施工,则按实际情况调整。

(3)安装方法

a.首装节安装

按本工程的施工顺序,拟将发电机前的第一节支管管段作为安装起始节。利用汽车或者其他方式将该管节运至安装位置,根据已复核后的基准台进行中心、高程的调整,经过检查合格后,即可用型钢将钢管临时固定于预埋的锚筋上,经检查固定牢固后,将第二节管段运至安装位置,以第一节钢管为基准调整第二节钢管的中心和高程,同时用千斤顶和拉紧器调整相邻两管口的间隙,管口压缝采用压马和楔子板压缝,压缝一般从上中心向下分两个工作面进行,同时,要注意钢板错边和环缝间隙。

将两节钢管组成大节后,应重新复核中心线偏差和倾斜度,将首装节的上、下游管口的几何中心误差调整至5mm以内(运用中垂线原理,采用水平仪、吊线球、钢卷尺,便可将临时活动支腿焊死,用型钢将钢管固定于预埋的锚筋上。

为防止加固焊接时,因焊接收缩造成钢管位移,加固型钢有一端焊缝,应为搭接焊,且应在最后焊接。加固完,再复测中心线、高程、里程和倾斜,作好记录。首装节安装好后,为保证管道不发生位移,可先浇筑二期混凝土,浇注前应对该段的焊接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

b.弯管、倾斜管的安装

弯管安装要注意各节弯管下中心的吻合和管口倾斜,当下弯管安装时,即将其下中心对准首装节钢管的下中心。如有偏移可在相邻管口上,各焊一块挡板,在挡板间用千斤顶顶转钢管,使其中心一致。弯管的上、下中心和水平段钢管一样,可挂垂球或用经纬仪测定;弯管安装2至3节后,必须检查调整,以免误差积累,造成以后处理困难。斜管安装方法和弯管相同。

c.叉管的安装

叉管采用在加工场组装检查合格后,再分段用汽车运至施工点安装的方法;安装过程与直管段基本相同,先将叉管分成两部分运到安装地点组合好,之后再与两支管同时进行对接。当叉管全部组装完毕后,必须对两个支管的中心、高程、里程和倾斜进行复核,无误后将临时支撑焊牢,方可进行施焊工作。

(4)内支撑切除及管内补漆

管道内支撑的切除应在二期混凝土浇注后进行,拆除钢管上的卡具、吊耳、内支撑和其他临时构件时,严禁使用锤击法,应用碳弧刨或氧气—乙炔焰在其离管壁3mm以上处切除,严禁损伤母材。切除后,钢管内壁上残留的痕迹和焊疤,再用砂轮机磨平,并认真检查有无微裂纹。检查合格后采用手工涂刷对切除部位进行补漆。

(5)竣工验收

压力管道工程全部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交钢管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交完整的完工验收资料。经监理报送发包人批准后,进行钢管工程的完工验收。

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如下:

a.钢管竣工图;

b.各项材料和连接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或试验报告;

c.钢管制造、焊接、安装的质量检查报告;

d.钢管一、二类焊缝焊接工作档案卡(包括焊工名册和代号);

e.重大缺陷处理报告;

f.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完工资料。

压力管理篇(4)

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英国、荷兰等国每年因工作压力造成的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北美地区因压力所付出的代价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经济索赔占全部职业病索赔的比例,由1980年的5%,上升到1990年的15%.根据美国压力协会的估计,美国的工作组中由于压力问题造成的员工缺勤、离职、旷工、劳动生产率下降、高血压、心脏病的医疗和经济索赔,以及人员替换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年均为2000~3000亿美元;这为工作压力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1].

预算人员在企业投标的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成功地报价不仅能为企业带来项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使预算人员成了最容易产生压力的人群之一。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是有利的,而过多的压力则影响着个人的工作表现。因此,适当的压力管理不仅对于预算人员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也对其准确的主观判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压力管理不仅与个人的压力应对行为有关,而且与企业所给与的支持程度有关。

本文通过预算人员及参与者的研究,分析了组织支持、压力和压力源泉的关系,以及压力水平的差异。组织压力管理是一种应用在工作情景中的哲学,用来激励个体和组织以减轻压力产生的副作用[2].它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潜在压力源并为员工提供自我压力管理培训来实现。压力水平的优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里状况[3].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帮助个体克服畏惧和防止任何紧张心理。组织压力管理大致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压力出现前改变潜在的压力现状,当压力产生时减少压力产生的副作用和管理压力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应地,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分成3个不同的水平,即初级、二级和三级水平。在不同的阶段,压力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4].在初级水平阶段,要采取措施调整或者减少工作压力源对个体的消极影响。通过实现个人和环境的适应来优化压力水平、行为和满意度。在二级水平阶段,主要是集中在压力管理上。它使员工扩展身心技能,从而增加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在二级水平阶段,要对个人压力和应对方式进行有益调整采取激励措施。在三级水平阶段,组织要对那些因压力而遭受到严重健康影响的个体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这一阶段的压力管理是采取介入方式,如实施员工援助计划和咨询服务。通过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使组织和员工双方受益。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压力的管理而不是减少压力源。

2、组织支持

组织支持是为在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提供的咨询服务,它对于员工的情感、心理和生理健康至关重要,是工作满意的源泉[5].它帮助员工重新认识压力状态下的损害,同时,通过让他们感到会有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来增强自身应对环境能力的信心。来自同事的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和有利于缓解压力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有助于决策过程。

由于员工在组织中的需求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方面,组织支持相应的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体系,这两种支持对于员工处理角色和人际需求非常重要。认识到组织和个体的这些正式和非正式方面,可以为组织生活中的需求管理提供可选择的补充方式。

(1)正式支持体系包括信息、设施、评估和情感支持,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可以看作是组织的正式支持并通过在公司应用的实效性来衡量,它包括3个主要的类别:情感支持,职业发展和报酬体系。情感支持通过三项指标来衡量,即“娱乐活动”、“情感咨询计划”和“生活方式培训计划”。职业发展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个人发展计划”、“深造补贴”和“职业咨询计划”来衡量。报酬体系通过“加班费”和“医疗保险”两项来衡量。

(2)非正式支持包括来自工作场所同事的支持,它应该是组织正式支持的补充。通过调查者对同事和上级支持的程度来衡量来自组织非正式支持的效度。组织非正式支持包括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两项。

3、组织支持、压力和压力源泉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预算参与人员,包括预算员、计划员、工程师、项目经理、采购员、项目经理和主管进行了调查。共有73名被调查者填写了问卷。为了比较预算人员和其他参与者的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差别,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预算人员和其它预算参与者统计。研究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组织支持、压力及压力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组织支持对压力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于正式支持来说,非正式支持与压力水平的相关程度较强,即非正式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另一方面,正式支持与压力水平之间有微弱的负向相关关系,说明正式支持对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影响不大。对预算人员而言,“同事支持”和压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其它预算参与者组中,只有“职业支持”对压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相比较正式支持而言,组织所提供的非正式支持更能减少预算人员的压力。

(2)组织支持对压力源的影响。同正式支持相比,非正式支持对于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更加有效。那些得到“上级支持”和“同事支持”的预算人员,很少会感到“工作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主性”以及“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能够从上级和同事那里得到关于他们工作的建议、指导和帮助。由于有上级的大力支持,并被给予充分的信任,因此工作中的不安全感就会减少。然而,对于A型行为,上级支持越多,他们受到的压力越大,这是由A型性格的特点决定的。A型行为较容易冲动、富有竞争性的,总是使自己处于忙碌状态,并总是急于解决问题。因此,当上级支持提供给他们时,他们会觉得有更多的责任,压力也随之变大。对于正式支持,公司的“情感支持”能使预算人员放松,让他们的压力得到释放。至于其它参与者,只有非正式支持对大多数压力源有影响,包括组织压力源、任务压力源和个人(人际)压力源。假如职员能够从组织得到足够支持,很少会发生缺乏自主性、缺乏反馈、工作与家庭冲突、工作负荷轻和较差的工作安全感的情况等。不过,正式支持似乎对其它参与者没有影响,这与预算人员组的情况有显著差异。

(3)产民预算员及参考者的压力水平。不同职业的人所感受的压力水平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通常比预算队伍中的其它参与者要大。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引起的。预算人员是决定工程报价的关键人员,而其它参与者是为促进预算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持。为提供准确的评估,预算人员需要完成所有的细节工作,因此也承受更大的压力。

对两组成员来说,由于他们的任务性质和工作条件的不同,压力的来源是不尽相同的(Gmelch,1982)。预算人员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不公平的待遇”、“缺乏反馈”和“缺乏自主性”。其它压力源中,只有“工作与家庭冲突”使预算人员产生压力。但是,对于其它参与者来说,在预算过程中没有压力源与压力有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样的压力源条件下,预算人员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的存在,而非预算人员则不会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4、建议

本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预算人员比其它参与者承受更多的压力。换句话说,当有压力源时,预算人员比其它参与者更加敏感,更容易遭遇压力。二是组织支持能够减少压力源。组织支持越多,压力源越少。三是组织支持,尤其是“非正式支持”能够有效减少压力。

根据上述结论,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水平,即初级、二级和三级水平,在压力过程中,表示不同的阶段。

(1)组织应当努力控制压力源以防止转化为压力。本研究发现,对于两个组来说,组织支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支持都能够减少压力源。情感支持,例如娱乐活动、职业或情感咨询计划和生活方式培训,对预算人员的工作不安全感和反馈缺乏有影响,但是对其它参与者没有影响,因此,更多的感情支持应当提供给预算人员。至于非正式支持,包括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都能够有效减少两组的压力源。同事支持要求组织创造一种员工相互帮助的友好氛围。上级支持是指预算人员和他们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应尝试与下属交流,例如,对于下属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当下属工作出色时给予赏识。然而,对于A型人,组织支持越多,压力源就会越扩展。此时,组织应当给予他们完成工作的足够自由,因为他们通常会让自己承担尽量大的责任,即他们能够控制自己来做好工作。

(2)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在压力管理而不是减少压力源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对预算人员可以产生最大的影响,故它应当更加重视预算人员的压力管理。当预算人员不可避免的产生压力时,组织就面临减少他们压力感的问题。组织的非正式支持是减少压力的有效途径,这一阶段组织采取的主要步骤是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为上级支持提供各种渠道。对于其它参与者,只有职业发展与压力有关,这表明当为他们提供的职业发展时,他们的压力就会少,换句话说,当职业支持很少时,他们可能会有压力。为其它参与者提供全面的预算技能培训、个人发展培训、进修津贴和职业咨询计划能够使他们觉得压力小。

(3)组织应当把重点放到压力管理上而不是为了减少压力源。当压力转化为对个体的伤害时,组织应当为他们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在这一压力水平的管理上可以采取介入方式,如员工帮助计划和工作场所咨询。通过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使组织和员工都受益。

从根本上来说,建立从减少压力源到压力管理的整个系统对于建筑企业至关重要,员工和组织两者都将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许小东,孟晓斌。工作压力应对与管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2]Quick,J.C.,andQuick,J.D.(1984)。OrganizationalStressandPreventiveManagement,McGraw-Hill,NewYork.

[3]Munz,Kohler,Greenberg(2001)。EffectivenessofaComprehensiveWorksiteStressManagementProgram:CombiningOrganizationalandIndividualInter

ven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StressManagement,8,1,49-62.

[4]CooperC.L.andCartwright,S.(1997)。AninterventionStrategyforWorkplaceStress,JournalofPsychology,49,11-28.

压力管理篇(5)

由于制造质量低劣而引发事故的现象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屡见不鲜,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压力容器应由获得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制造和现场组焊。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主要取决于材料质量、焊接质量和检验质量。制造压力容器的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书,在投产前应认真核对证书、材料炉批号和牌号标记,认真检查材料的表面质量、性能和化学成分。焊接质量是保证制造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要认真编制焊接工艺和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严格焊接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领用程序。对于工作人员必须要取得焊工合格证书。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主要进行焊接表面质量、无损探伤和压力试验三个方面的检验。1)焊缝的表面质量,要求形状、尺寸以及外观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清除焊缝上的熔渣及附近的飞溅物,焊缝与被焊着着间实现圆滑过渡;焊缝的表面不应该有明显的咬边,或咬边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X-射线、超声波、磁粉和渗透探伤通常是探测压力容器的手段。渗透探伤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有关规定进行。3)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是指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耐压试验包括液压和气压试验。

2压力容器的安装管理

在压力容器的安装方面,必须确保该施工单位具备安装资格,能够在规定中汇过去安装的资格而进行安装。安装前期,安装单位需要将安装内容及强情况告知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确保设备安装正确以及设备的安全、合理使用。在安装特殊压力容器其容积不小于10m3的压力容器,如蒸球、生产装置中一并安装的其他压力容器,液化气储罐,医用高压氧舱等时,安装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必须向当地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部门申报,详细说明压力容器的名称、种类和数量、制造商、使用单位和部门、安装施工单位及安装地点等信息,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3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优化、快速运行,必须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善,做到管理严格化、规范化,使压力容器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操作正确,同时具备合理、科学的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消除障碍,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1)不仅要增强安全操作意识,还要具有专业的使用知识,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按照规范及原则进行操作,严格掌握使用要求;2)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保证顺序的准确性,认真操作及使用,在操作检查中,对设计工艺及操作内容进行监测,避免出现操作失误,严禁设计过程中对于压力、温度及负荷的不合理控制及违规操作,避免造成严重的事故,同时,遇到事故后禁止人工试探,以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日常检查首先检查操作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指标有无异常;其次对法兰、防腐层、安全阀、爆破片等检查有无缺陷,最后检查紧急切断阀以及安全连锁、报警装置等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和可靠。定期检验,形成日常维护与保养机制,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负责人或总工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任命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全工作。设备动力部门是企业对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

4结语

压力管理篇(6)

论文关键词:泄漏点,带压堵漏,管道

从2007引进这项技术后,2008年在不停车情况下成功消除58个漏点,漏点部位有管道、阀门、法兰、三通、焊缝、弯头等。介质有蒸汽、甲醇、水等。温度从-5OC到500OC,压力从0.1MPa到8.0MPa.由于成功的堵漏和快速的消除漏点,确保了生产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的运行。

一、漏点故障分析

通过多方考察论证,管道、阀门、法兰、三通、焊缝、弯头等漏点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管道材质选材不好,由于管道内介质冲刷,使管壁厚薄不均容易产后泄漏。

2、 多数阀门是由于制造质量问题,存在砂眼,运行一段时间后产生泄漏。

3、 多数法兰泄漏是由于法兰垫子用的是石棉垫子,天长日久石棉垫子被介质侵泡变软,容易产生泄漏。

4、 三通、焊缝、弯头等多数是由于焊接质量问题。焊缝产生虚焊、砂眼等。

二、消除的方法:

1、 材质的选择要加强管理,要有专业人士参与管道 的选材设计,在管道介质弯管易冲刷处,增加管道防磨保护装置。加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问题消除在萌芽中。

2、 严把进货质量关,加强设备管理,阀门进厂必需有专人进行检验,必需做好打压试验。必需购买国家有资志生产单位,多数阀门是由于制造质量问题,存在砂眼,运行一段时间后产生泄漏

3、 所有垫子都换成不锈钢石墨金属缠绕垫子,从而解决了95%以上的法兰漏点问题

4、 提高焊接质量。焊接处容易产生虚焊、砂眼,获得焊接证焊工进行焊接。焊缝要探伤处理。每个焊缝要编上号,做到对号入座,有问题可直接找到责任人,加强焊工的责任心。大大减少焊缝的泄漏问题。

5、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问题消灭在萌萌芽中。

三、下面介绍几种在生产中消除漏点的具体实例尽供参考

1、75吨锅炉蒸汽管道焊缝有砂眼,450℃高温蒸汽冲出管道,影响生产,危及人身安全,带压无法焊补,生产运行的锅炉又不能停车,漏点还必须处理,怎么办?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出下面一套解决方案。管道泄漏如图A所示。作如下处理。

(1)、因为漏点较小,可以先准备好一件M20的螺母、一件配套的M20螺栓、一盘四氟带、电焊工具,工作人员穿好隔热服。

(2)、把M20的螺母焊在漏点处(螺母包容漏点),使泄漏的蒸汽通过螺母内孔冲出去。如图B所示。

(3)、用四氟带把M20螺栓带丝的一端缠好,对准M20的螺母拧紧即可(穿好隔热服,以防烫伤)。如图C所示

2、锅炉高压给水泵出口管道由于长时间的冲刷使焊口产生泄漏,在管道温度高达105℃,压力8.0MPa的情况下,如果按正常焊接工艺消除漏点,在这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必须停车处理,这样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怎么办?领导要求在既不能停车也不能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消除漏点,我就根据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结合现场的工艺设备实际情况,研究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案。泄漏情况如图D所示。如何解决哪?下面分三个步骤进行。

(1)、先准备好DN100、PN100法兰一片、DN100、PN100阀门一件和200毫米长DN100、PN100钢管一根,垫子和螺丝等。钳工工具及电气焊运到现场。工作人员穿戴劳保用品和好隔热服。

(2)、把准备好的法兰和短管焊接好,然后套上漏点处(管子包容漏点),让液体顺着管子内冲出去,焊接好短管。如图E所示。

(3)、首先把阀门打开,连接法兰阀门时让液体从阀门通道处流出,连接好法兰阀门,装好垫片,然后把阀门关紧即可。这样漏点就消除了。如图F所示。

四、总结

压力管理篇(7)

论文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中的压力管理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绩效。本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研究综述。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产生了各种适应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有关压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领 域。

在企业管理中,工作压力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度、持续的工作压力不但是造成员工健康和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还会导致一些组织问题,如员工不满、消极怠工、高离职率、缺勤和低生产率等。对压力进行管理,尤其是对工作压力源的分析与探讨极为必要。

一、压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压力

“压力”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压力。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对压力的认识最初源自物理学,是指物体受到试图扭曲它的外力的作用,在其内部产生相应的力。以后对压力的认识扩展到医学领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压力的研究在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下,从医学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引起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许多学科专家的关注。关于压力的定义也有很多种,综合各界学者对压力的定义,对压力含义的界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三大类。

第一,刺激说。刺激说认为压力就是作用于个人的力量或刺激,从而导致人的紧张的反应。这种定义借助物理科学中压力的定义,认为压力是某些可能会导致分裂性结果的特质或事件。把压力看成是人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的紧张、恐惧等,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认为人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会造成永久的破坏。这是早期对压力分析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有weiss等。刺激说的观点主要集中注意于压力刺激的实质,关心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强调了压力的外部因素,而较少考虑到个人对压力程度的感知和评价,也没有注意到对压力反应的处理策略。

第二,反应说。反应说把压力看做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反应,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这一理论强调压力是个体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压力。把压力看成是人的主观感受,着眼于人们对待压力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认为压力是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它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

第三,刺激—反应说。刺激—反应说认为压力是个体与压力源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评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压力的感受不同。根据刺激—反应说,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不仅包括环境刺激造成的紧张也包括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主观反应,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个体特征差异及对待压力策略的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了个人特征与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工作压力

在企业压力管理中,我们以研究工作压力为主。在本文中,压力即指工作压力。工作压力(work stress)概念是从压力定义衍生而来,简单来说是指当压力发生在工作场所时就称之为工作压力。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包括个体在工作情境中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场所之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而狭义的工作压力仅为工作情境中的压 力。

2.有关压力研究的理论

压力管理研究在西方已经近100年,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有关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

(1)压力主体特征理论

压力主体特征学说认为压力的产生与个人的某些主体特征,特别是主体的需求与能力有关,当个体有较高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但又感到自我能力有所不及时,就会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感到压力。这一学说思想强调了个人主观因素,特别是需求与能力对于压力形成于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解释了不同个体在同样压力环境中的个别差异原 因。

(2)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或称为p-e模式,该理论认为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和caplan(1972)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运用最多、得到最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misfit)。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fit)时,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

(3)工作需求—控制理论

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需求—控制模式(简称jd-c模式)也是研究工作压力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模式。karasek以大量有关职务再设计和员工压力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jd-c模式,从工作特征出发,对工作压力做出解释和预测。所以它还被称为工作压力模式。karasek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本身所包含的两个关键特征,即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的共同影响。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

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

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因此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中又加入了一个社会维度:社会支持,使这一模式成为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

(4)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式。该理论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s. lazarus。lazarus认为在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个体首先要评价外界事件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然后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

lazarus认为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将环境条件和个体特点看做是分离的和不变的,没有正确地描述工作压力的问题。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虽然比传统理论的思维推进了一步,通过对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但这一理论的问题是它仍然把个体和环境都看做是静止的、不变的。lazarus(1995)认为,压力不是个人特点的产物,也不是环境的产物,压力的产生是某一种环境与某一种人所做的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威胁的评价结合的结果。在交互理论中,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和面临的任务而产生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 视。

二、压力源及其理论研究

1.压力源概念

压力源即压力的来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性刺激。是指导致压力的刺激、事件或环境,可以是外界物质环境、个体的内在环境及心理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生活压力源和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包括导致工作压力反应的情绪、刺激、活动等。是员工在工作活动中所承受的对其身心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的外在刺激因素,是个体对工作压力感知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改变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构成压力源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系统,当个体长期处于这些压力源系统中,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对组织也同样会带来消极影响。在压力管理过程中,了解压力源是基础。所以工作压力源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

2.压力源研究的理论回顾

weiss (1976)认为工作组织中的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职业发展;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whettent和cameron把压力源归纳为时间压力、互动压力、情景压力和期望压力四个方面。

cooper,c.l.和marshall(1978)对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工作中的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组织倾 向。

ivancevich和matteson(1980)借鉴了以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工作压力源可分为组织内部压力源和组织外部压力源两部分,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个人对压力感知的影响作用。他们把压力源分为五个基本类型:生理条件、个人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组织外因素。其中,个人层面涉及角色和职业发展,组织层面包括组织倾向、组织结构、工作设计和任务特征。

hendrix,w.h.(1995)等人的研究中,将引起压力的因素分为3类:组织内部的因素、组织外因素和个人特 征。

summers,t.p(1995)等人将引发工作压力的原因分为四类:个体因素特点、组织结构特点、组织过程特点、角色特点。

罗宾斯((1997)确认了三种类型的潜在的压力源:环境、组织和个人压力因素,并认为这三种因素是否会导致现实压力感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差异(如工作经验、个人认知等)。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和技术的不确定性;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和组织生命周期;个人因素则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和个性特点。

近几年,我国对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类是通过调查,对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的工作者的压力源进行识别;另一类是以压力源中的某一变量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包含了各个行业、岗位的工作者,有医生、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知识型员工、经理人员等,基本上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分析,也有的学者只做了定性分 析。

张继红(2005)通过对航天科技人员工作压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航天科技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组织、人际关系”、“工作回报”和“工作时间”五个方面。

舒晓兵(2006)对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赵春燕(2007)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三类研发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种研究一般就工作压力源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工作压力源中的变量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及影响程度。

马可一(2000)在工作情景中认知资源与职业关系的研究中,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分为任务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部分。

汤毅晖(2004)对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

曹静(2005)研究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将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引入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的研究。

弋敏(2007)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实证研究,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分别为工作任务、工作背景和氛围、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及组织结构和文化。

三、压力源的测量

工作压力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工作压力管理的基础,国内目前尚未研制出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大多直接借鉴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比较有影响的、广泛使用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主要有:

1.职业压力指标量表(osi)

职业压力指标量表是cooper sloan和williams于1988年设计的测量工作压力的一个指标体系。它从压力源、个性特征、控制源、应对策略、工作满意度、生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七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衡量工作压力状况。

2.mclean’s工作压力问卷

mclean’s工作压力量表中的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mclean教授编制的。该问卷由应对能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源三个量表组成。

3.工作内容问卷

著名的工作压力jd-c模式的提出者karasek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工作内容问卷。该问卷原用于工作压力与高血压、心脏病的关系研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职业人群的工作压力水平。

4.工作控制问卷

工作控制问卷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hurrell和mclaney于1988年研制的,该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源的角度来衡量个体面临的压力,调查内容与个体对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5.职业压力问卷调整版(osi-r)

职业压力调查量表最早是由osipow于1981年设计的工作压力测量问卷,经过20年的使用和反复修订完善,于1998年重新推出了该量表的调整版本。osi-r量表由职业角色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体能力问卷三个量表构成,共有140个测试项目。

6.工作压力量表

paker和decotiis(1983)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使用,并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

目前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试工具,研究者大多是借鉴和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但还有部分学者在对我国不同行业职员工作压力的研究中,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在传统测试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设计出了新的压力测量工具。

四、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压力的形成,如何将上述工作压力理论加以综合考虑,以期能完整解释实际的工作压力现象,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实生活中极少有纯粹的单一性压力源,多数压力源都包含两种以上的因素,几种压力源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今后对压力源的研究,一般都应该把几种压力源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不同的压力源测量工具,对企业的压力管理提供了指导。早期的压力研究较多采用横切面法,最近的压力研究中注意更多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压力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几乎都是以国外特别是西方企业文化为背景的,这些理论和模型在我国企业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j].统计研究,2005,(9):29-35.

[2]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1,(10):433-435.

[3]徐长江.工作压力系统研究:机制、应付与管理[j].浙江师大学报,1999,(5):29-35.

[4]马剑虹,梁颖.管理者工作压力高阶因素结构分析[j].应用心理学,1997,(2):21-26.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78.

[6]lazarus r s.psychological stress in the workplace[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9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