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步行街设计

步行街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5 23:36:28

步行街设计

步行街设计篇(1)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空间体系中的一种独特商业形态,是一种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缓解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压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工作闲暇期间到商业步行街购物、餐饮、娱乐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必做的一件事情。

一、商业步行街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模式以物物交换的形式存在,传统的城市商业空间形态主要为商业店面沿街道展开的棋盘式的布局模式。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市集逐渐演变为城市的商业中心,衍生出了广场与沿街店铺相结合的商业空间布局形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步行商业街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购物,以文化、餐饮、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为辅。商业步行街的出现,使服务业和零售业集中起来。一般来说比较完善的商业街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

2、集多种商业形态与一身;

3、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

4、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品位。

正因为如此,现代商业步行街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成为了城市的窗口[1]。

目前,从商业街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步行街在发展上主要通过三种模式进行:

1、由政府引导对商业步行街进行规划和建设;

2、由传统商业街经过一系列的演变而来;

3、由地产商或专业的步行街运营商投资建设。

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商业步行街会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商业步行街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与商业街通过何种方式发展而来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要注重在规划建设中与城市肌理相适应,并且要妥善经营,提高商业步行街的活力和生机[2]。

二、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随着我国商业步行街的快速发展,却也出来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模式单一,景观雷同

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模式比较单一,模仿与复制现象层出不穷;同样的建设模式,同样的街道景观,城市特色不明显;盲目地修建与城市特色并不相关的步行街区,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忽视了以消费者行为、心里为最根本的设计原则。

2、功能设置与空间形态单一

一个完善的商业步行街区应该是集合了购物、休闲、娱乐、交流、展示等多种活动功能的场所。目前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为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只注重单一的商业价值,忽视了公共空间形态的多样化,致使休闲、娱乐等文化性消费服务严重欠缺,导致商业步行街作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功能未能实现。

3、交通系统滞后,内外部交通组织不畅

建设商业步行街的目的之一是缓解交通,但一些商业步行街规划不当,步行街内外交通组织、衔接不畅,造成周围的道路拥堵,制造了更大的交通混乱。停车场、人行天桥设施的不完备,使得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未能达到。

三、商业步行街设计要素

(一)空间设计要素

商业步行街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和心理对空间环境会形成一定影响,其在满足空间色彩和空间尺度的同时要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交通流线在空间尺度中具有重要地位,交通流线不仅在功能上需要满足需求,同时要和商业步行街中的各种要素相结合;空间色彩一样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空间色彩需要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色彩需要丰富,同时空间色彩需要同商业步行街中的店铺在风格上形成统一,打造愉悦、轻松的购物环境。

(二)生态设计要素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商业步行街设计过程中加强了对绿色、环保的重视。例如,如果在生态自然保护区附近的购物中心,人们在购物过程中是否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如何保护商业步行街周围的环境、如何对商业步行街内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一直都是商业步行街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重点探讨的话题。因此,在景观设计前,为了更好的审视环境,在商业步行街设计时要对自然规律理念进行适当的引入,从而使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层次变得更加多样化,在改善人们购物环境的同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3]。

(三)景观设施设计要素

商业步行街中的景观设施主要包括:人行设施、停车设施、绿化设施、照明设施等元素。人们在商业步行街中的行为活动中,齐全的设施能够满足在行为中的各种需求,同时完善的设施也会提高商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业步行街在景观设施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餐饮和购物,同时要考虑到其可能会成为地方性的聚集体,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四、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整体规划,准确定位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必须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着手,在建设中要考虑周围环境、人流密度、交通情况等。商业步行街要具有明确的定位,应当合理的避开激烈的商业态,形成错位经营。商业街建立在具有良好业态的区域内,可以通过原有的业态的应用,提高人气,带动新业态的发展,从而实现互补经营,提高商业步行街的经济价值的目的[4]。

(二)规模得当,空间合理

步行商业街的规模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要考虑城市整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依据城市的空间进行适当的安排。商业步行街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规模的商业步行街将会超过消费者的步行能力,从而导致商业步行者失去了原有兴致。同时在商业步行街规划过程中要控制建筑的高度,避免过高的建筑物给人们产生过大压力。此外,商业步行街不仅需要具有购物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商业步行街在空间上的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

(三)结合本地特色,延续城市肌理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色,这些独特的个性与特色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肌理。将这些特有的城市肌理挖掘、延续下去,形成具有城市个性的商业中心,就能成为一条就有吸引力的商业步行街。这样,不但能够吸引本地游客,还能成为城市的明信片,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

结束语

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城市商业活动发展下形成的特殊的街道形式,是城市空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依照一定的准则,综合考虑城市多方面的因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融入地方特色,增强城市居民对步行商业街的认同感,使其美名远扬。

参考文献

[1]刘芳.城市商业步行街设计探讨[J].上海艺术家,2011,4(15):12-13.

[2]诸宁.国内商业步行街的建设与改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12):22-23.

步行街设计篇(2)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方向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57-02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线状空间的一个分支,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街道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商业步行街作为时展的产物,己然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消费娱乐的途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商业步行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商业步行街其景观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

1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域所占用城市用地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业步行街购物的消费环境和品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人们商业步行街的重视程度愈加的高。对于商业步行街的发展,首先要保证的要素之一就是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不仅能突出一条商业街区别与其他街道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若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较为创新、有吸引力,那么便会增加人们对于此条街道的兴趣,促进提高其在商铺中的消费水平及频率,同时消费者还可在消费中释放自身压力,于精神及物质上得到双重享受。另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其精神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城市之中商业街的文化上,而景观设计就是步行街文化的彰显,在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方面要加大重视程度切实做好景观设计。

2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步行街上设施配备不齐全

商业步行街的日常客流量大,仅以北京市王府井商业街为例,王府井步行街全长780m,宽40m,每天人流量为60万人,节假日的客流量更是达到120万人。大量的客流量带来了对步行街设施配备需求的增大,使得设施配备出现了严重的不足,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对于人流量巨大的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来说,无论是垃圾箱亦或是路灯、电话亭、信息指示牌的配备都是达不到需求的。垃圾箱数量达不到标准,间距过大,会导致步行街环境的破坏;步行街上路灯缺乏,亮化不合格,不但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反而会加大消费者在街上的安全隐患。消费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电话亭,寻找方位时需要信息指示牌,步行街的必备设施的数量不足,是步行街无法更有效的体现便利特点的障碍。

2.2步行街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

现今的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缺乏人性化。公共厕所的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找不到厕所,街道上的商铺大多不愿意借不消费的顾客厕所,如厕难己然成为现今造成顾客对商业街景观设计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其次,步行街上供休息用的长椅数量过少,以王府井为例,王府井设立4人座椅共50个,实际高峰坐8~10人;临时加座544个座高峰期可供1044人休息,69.5%的被调查者认为休息座椅数量严重不足,5%表示位置不好与节假日该地区高于46~60人/(m・min)的人流量相比,休息设施十分缺乏。长椅不配备遮阳伞,行人遇到高温或者雨雪天气得不到庇护,且长椅的舒适度不佳。此外,街道上也存在用于残障人士的设备缺乏的情况,如不具备盲人专用通道。加之因街道宽度不够引起人流拥堵,大大降低群众满意度。

2.3商业步行街绿化、美化不过关

商业街的设计要注重如何给营造消费者一个舒适美观的消费环境。建筑立面要达到整体上和谐统一,设立在街道上不仅不能起到与街道相互呼应,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大大降低了街道的观赏性。招牌广告上,一些商铺的广告牌设立的杂乱无章,不具有装饰性和美感,也会破坏商业街的和谐气氛。地面铺砖与商业街整体的建筑风格不符也会给行人压迫感,降低对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好感。有些步行街上绿化也不到位,缺少花坛和树木以及绿色植物,也使商业街的美感度降低。

2.4商业步行街上交通,安全等问题

商业步行街进出口没有防护栏,不具备停车位和自行车停车处,造成车辆进入步行街,人车冲突。加之街道本来就狭窄,无法同时容纳人车,形成交通拥堵,不仅行人逛街不便,也可能危害到了街上人群的人身安全。因商业街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步行街上常常会出现人员混乱的问题。乞讨人员以及卖艺人员,这些人长期停留在街道两侧,也会造成街道的拥堵,增加安全隐患。商业街上缺少派出所或保安处,行人遇到紧急状况无处寻求帮助。这些都是商业步行街所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3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发展方向

3.1基础设施方面

在商业步行街的基础设施的配备上,要增加垃圾桶、路灯、电话亭以及信息指示牌的数量。对于垃圾桶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50m左右,采用现代风格与步行街总体风格相协调;街道照明方面,要360°无死角,同时路灯的亮度要适中,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

此外街道还应加设电话亭,可投币可插卡,方便外地游人。街道每隔一定距离架设信息指示牌,对于厕所、休憩设施、电话亭、停车场、餐饮设施、公交站、保安处位置等给予提示。且定时向行人宣传防盗小贴士,保障行人财产安全。

步行街设计篇(3)

【关键词】光谷步行街 导向系统 设计原则

一、导向系统设计的定义

“导向系统”来自英文sign,它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预示等多种含义。从狭义上说,导向设计系统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用来表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符号;二是指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方式。前者是从视觉传达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如何用简洁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准确的含义,并能跨越国界,无需语言,瞬间识别;后者是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着眼于材质、外观、位置、艺术表现等因素,以及如何使图形符号融进整个环境的氛围。因此,导向设计关系到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两个领域,概念彼此有交叉,又相互独立。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用“大导向”的视野来观察社会,就是把一切用来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都看作是导向设计。因此,导向设计也可以是文字、图案、雕塑、建筑等,没有特定的形式。“大导向”视野的基础是建立在导向设计规范社会的功能上来说的。因此,凡是用来规范社会区域正常运行的,都可以看作是导向设计的一部分。

二、光谷步行街的特点及导向系统设计的内容

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鲁巷广场,其宗旨是打造中国第一条大型体验式世界风情步行街,汇集全球各国标志风情,整条街实际分成四段,分别由四大建筑群落组成,从西到东由美式的现代——西班牙的热烈——北欧的天真和英伦的古典构成。目前,光谷步行街一期的美式现代街,二期的西班牙风情街已投入使用,其余部分正在建设当中,已有的光谷步行街导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信息性导向

包含平面信息导游图、步行街分布总的平面图、步行街所在地点平面图、服务管理部门电话等。信息标志多以图形、文字标注为特征,是游人与步行街之间无声交流的媒体。游人可以通过信息导向明确知道自己身在步行街什么地方,下一个要去的地方在哪里。信息导向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数字媒体等。

2.指向性导向

从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是步行街人流交通疏导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一般设置在两个或多个空间相互转换或交叉的节点,为消费者指路。一般以箭形作为基本的形态,告诉消费者要去往的方向及目的地。如一进入光谷步行街就可以看见很大一个指示牌——西班牙风情街前行200米即到,路上都有相应的指示牌。指示导向标志是营造和管理动态空间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够促进人与空间的互动。内容包括目的地指示牌、公厕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等。游人可以根据指示的方向很快到达目的地,非常节省时间。

3.形象识别导向

这一导向是一个步行街从众多的其他步行街中脱颖而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完整形象的重要手段。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商业街、南京湖南路商业街、大连天津街等。形象标志系统的设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规范,从标志标牌的选材、造型、色彩以及字体的应用均要统一考虑,有助于整个步行街的形象资源整体组合传播,加大视觉冲击力和强度。世界城光谷步行街的标志就是汉字加上英文字母和笑脸符号的组合,无论采用任何材质制做出来都给人感觉很统一。以地球的形态和笑脸的符号来寓意全世界的人们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在世界城光谷步行街的导向识别系统中都有其标志设计的应用,西班牙风情街的标志设计也与它的导向识别系统很好地结合,使其看起来既统一,又易于识别。

4.警示性标志

提示消费者注意安全及保护环境等一些温馨提示牌、警戒、警示牌。例如小心摔跤、禁止攀爬、小心撞头等警示牌,能起到规范游人行为、预防事故等作用。

三、光谷步行街导向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光谷步行街导向标志一般采用以下几点原则:

1.标志性原则

一般的导识信息仅仅是关于开放时间、商品名称及楼层布置等,一个有特色的标志性导识系统,能够加深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记忆与理解。每个商业步行街都有自己的特色、主题文化。根据不同的步行街的特色和文化而制定的导向系统设计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例如,世界城光谷步行街导向系统应该牢牢抓住和体现世界城的主题特色,以此为设计指导理念,应该在图形、文字、色彩上达到视觉的高度统一,使各标志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效果,便于为游客提供清晰、明确的指示。光谷步行街所有的导向系统里面都会有more加上笑脸符号的标志图形,不管是现代风情街的导向系统,还是西班牙风情街的导向系统,给人一种十分完整统一的感觉,说明光谷步行街的不同商业区域既有自身的特色设计风格,也不缺乏整体的统一感觉。从功能上来说,它能够引导消费者,规范景区次序;从环境美学的角度来说,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步行街环境更加友好、美观,体现着步行街工作人员和设计者对消费者的关怀。

2.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是指到达一个目的地可以选择的路径数量和它们的便捷程度。光谷步行街导向系统设计有一定的规范性,我们从进入步行街就能够顺着指示牌的方向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基本上可以顺利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平面设计大师奥托·艾舍说,“辨别方向并非是一种与生俱来、可有可无的能力,而是一个生存的前提条件。正如与环境的对话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对地点和方向的判断更是每个人获取自由与树立自我意识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要想知道去往何处,首先必须了解身在何处。”消费者要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去往何处,就必须要有一套规范的导视系统,在游玩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身处何地,该往什么方向走下去到达什么地方。在光谷步行街,消费者能够根据信息导向和指示导向系统轻松地找到自己要去的目的地,而且也知道自己身处何处。

3.美观性原则

步行街标志系统除了功能上的要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标志牌的美观性,它应该是景观的一部分,和周边的环境和谐搭配,相互辉映;消费者公共休息设施要求地方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如西班牙风情街的导向系统设计通过字体、色彩和箭形这几个基本元素赋予了不同信息交流点鲜明的视觉形象,不但发挥了信息传达导向信息的功能,而且还树立了整个西班牙风情街的形象。公共标志被安装在户外的岩石上,线框的处理方式富有创意,人们可以透过标志感受到背景岩石的肌理,其实就是金属线条的表现方法,用相同粗细的线条来进行表现,线条使用金属(黑色)的材质来进行表现,耐用一些。再如卫生间的图形标志、银行取款的标志、休息室等,都是采用相同的方式安装在店面外的岩石上的。整个导向系统的设计与自然环境、历史风貌融为一体,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漫步毕加索广场,共享西班牙的奔放;穿过加州海岸的半地下式购物广场,在棕榈泉广场的喷泉边追逐、嬉戏。整条步行街上,座椅、雕塑、街头小品,每一个细节,都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吻合,展现不同的异域风情。

4.以人为本原则

现在无论做什么设计都讲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为我们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人。因此,做步行街导向系统设计时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如警示牌的设计、指向系统的设计等都要方便游人准确、迅速地到达目的地,以及人具有文关怀休息的环境、空间的设计等,真正让顾客在游览中购物,有一个轻松愉快的购物过程。例如,光谷步行街走几米就会有椅子、雕塑、花卉树木等造景,特别是西班牙风情街边的休闲小屋和休闲椅,还有雕塑跟水景的精心安排,都给顾客提供了舒适优雅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四、武汉光谷步行街导向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光谷步行街集吃、住、行、游、购、娱多功能于一身,将成为商业与旅游业的最佳黄金结合点。然而,以武汉市为代表,步行街等空间环境中导向标志牌设置随意、形式单调、色彩识别性不强等现象较为普遍。总的来说,武汉市光谷步行街导向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信息性导向和指向性导向,而且都是平面静态的导向系统,没有电子信息的导向系统;色彩的识别性不强;安装的位置随意;指示性导向混乱、缺乏规范;缺少地域化的设计特色。

光谷步行街的宗旨是打造中国第一条大型体验式世界风情步行街,所想体现的是世界风情,所以很少有武汉的地域特征在里面。如果我们能将地域性与国际化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使来到步行街消费的人不仅体验到有如漫步国外的浪漫,更能感受到武汉城市的美好,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创新,使城市环境更加美观而有特点,城市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光谷步行街也就成了武汉的一张名片,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武汉来,到光谷步行街来,从而带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导视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步行街设计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 步行商业街 模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ult of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pla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s and urban design, the development, classif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s, These achievements w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on the design on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Keywords:Urban Design;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type

[中图分类号] TU98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步行商业街即是城市范围内,以步行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商品贸易的街道场所。[1]商业作为城市的基本职能从城市的产生就已具备,传统城市商业区则是历史沉淀场所。因此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置,一般是在城市历史商业活动地区建立以步行为主的街道。即城市步行商业街是集历史文化、商业活动和步行活动的统一体,不仅是提供物质交换这种商业环境,同时也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场所,为人们步行交往行为,交流信息和娱乐休闲提供场所。

1 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当今许多国内外城市设计的案例都力图确定城市的特色,改善城市意象,保留自然属性,提供新的多元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改善安全、健康和舒适状况,以及解决交通问题等。城市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是完成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城市设计学科来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1.1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是一种城市生活形态的回归

步行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交通方式,在经历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交通方式变革后,在城市设计中重新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体现了一种自然的回归。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说,步行商业街使城市从汽车的嘈杂声中,尾气污染中得以解脱,还给人类一个清净的世界。商业街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应该为步行者服务,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人都是

一个步行者。我们应努力把更多的空间归还给步行者。步行商业街的受益者不只是业主,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城市居民。各种人直接会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多元文化得到共存,这本身对人们自身的素质提高都有极大意义,体现了一种城市生活形态的回归。

1.2步行商业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步行商业街的研究对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成的城市步行商业街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步行商业街建设的一大成果就是控制了汽车交通的泛滥及其对环境的灾害。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我们城市的存在不是为了汽车通行的方便,而是为了人的安全与文明”,“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

1.3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是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有效途径

首先,步行商业街的繁荣有利于保留和体现古老街市传统艺术风貌,有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其次,大量的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务活动及新近开张商店的业务。环境良好的市中心可以吸引行人在此逗留、散步及购物,从而增加了消费,促使许多商业收益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1.4步行商业街是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的一种理想模式

步行商业街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业街历史的演进趋势来看,商业街转化为步行商业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商业街转化为步行商业街,实际上是在更大范围内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质量,满足更大量人流活动的需要。市中心通常是高密度的交通量及市民各种经济及社交活动的地方,所以城市的秩序、安全以及停车等问题为最大困扰。城市步行商业街的建立可以减少车辆并缩减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相对鼓励大众运输系统的运营,可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效能。

2步行商业街的实践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回顾过去是为了总结经验,把现在做的更好,以便创造美好的未来。

步行商业街的发展与演变,正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它的兴衰与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步行商业街不断变化着与其相适应的形式,并且当形式与经济相适应时,还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就更有必要借鉴已有的形式与经验进行步行商业街的设计。

2.1步行商业街在国外的实践

在西方,较早的商业街是散设各处的店铺,聚集在交通干道两侧而自然形成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革命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大型综合商店,它们占据城市街区的主要位置;中小店铺为求自身生存而向专业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大型综合商店为主体,辅以多家中小专业店和饮食服务业的商业街形式。现代商业街的模型就此产生。[2]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中心交通压力逐渐增大,交通堵塞,因此, 大型商业中心转移到市郊,市中心被闲置起来。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汽油价格上涨,商业中心重新回到市中心,西方商业街模式经历了从市中心到郊区又回到市中心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社会学家、市政工作者,从城市的环境角度提出了现代步行商业街设想。70年代后,这一设想更加具体化,即人车分流,提供多种“自然式”环境,创造具有公共娱乐性和较高文化气氛的多功能的商业空间,体现了一种现代城市设计所要求的紧凑、简洁、方便、舒适以及对文化的表达。[3]

2.2步行商业街在国内的实践

中国的步行商业街从北宋开始,在这一时期,商店突破了“市”的封锁,逐渐形成了商业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的描绘了这一景象。

明清时期,在城市中心区出现了商业中心,商业街成为城市中心的主角,如北京的鼓楼,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商业街与西方的商业街逐渐接轨。

经历了解放初期的萧条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制度的实行,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受到西方规划、建筑思想的影响,导致了中国步行商业街的恢复和建设的空前兴盛。从恢复和改造传统的商业街市,如上海南京路步行商业街、苏州观前街步行商业街等,到新建设的步行商业街,全国步行商业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3步行商业街的模式和特点

商业街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类型繁多,因时因地而异。现代步行商业街大体上有下列几种类型:按交通时间管制分类:全步行、立体步行化步行街、地下步行街;按建设模式分类:更新传统步行商业街区、改造旧的商业交通综合性街道、开辟新的步行商业街区。

3.1按交通限制分类

(1) 全步行――这种街道上只允许行人进入,禁止任何机动车辆通行。在步行商业区内有成套的步行设施,为步行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环境。这种步行街较为难处理的是它的服务性运货流线和停车场的问题。在欧洲,这类步行街大都通过人力车,手推车的方式来运送货物,而且有时间限制。这种全封闭的步行街特别适用于旧城中心的改造,它有助于保护环境,降低噪音,为市民提供一个有特色的城市生活场所。这一类的步行街很多,欧洲的许多城市中心都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在我国,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新街口都是这样的步行街。

(2) 半步行――只允许在本街道内转运的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不允许私人小汽车或卡车行驶,也不允许在街旁停车。这种步行街的特点是步行道加宽,并加以绿化,小品等设施与车道隔开,步行者提高了舒适度,车速较慢,这一类的例子主要在国外,

较适于小型城市。例如著名的明尼阿波利斯的尼古莱特大街,巴尔的摩的莱星顿步行道与查尔斯中心。

(3) 限定时间通过的步行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限制车辆在游人高峰时通过,二是限制车辆在游人的高峰日通过。这两种步行街的特点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步行设施,在限制的时间车辆改道。德国慕尼黑在整个老城区实施步行化改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3.2按街道形态分类

(1) 露天步行街――上空无遮盖,空间开敞式的步行街。如我国现阶段大多数新开辟的步行商业街。

(2) 步道连廊式步行街――为改善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在街道两侧或一侧修建回廊,步行街有局部遮盖。如南宁的民生路步行商业街。

(3) 室内步行街――整条商业街都在玻璃顶棚或拱廊覆盖之下,顾客可以免受气候的影响,夏季有空调,冬季供热风,形成一个舒适的全天候的步行世界。特点是:一、全封闭;二、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转换,空间变化丰富;三、受天气影响少;四、购物方式多样化;五、提供了大量的雕塑小品、绿化设施。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郊的南谷(North Dale)购物中心。

3.3按空间形式分类

(1) 平面步行街――这种步行商业

街形式比较多见,特点是方便购物;

(2) 立体步行化步行街――特点是除底层可以直接进入外,二层平台同样可以进入商店,并且在二层平台提供休息环境;

(3) 地下步行街――步行商业街设在地下,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这样既可以满足正常的交通要求,又满足了步行要求,并且购物不受天气影响,但同时也缺少了明媚的阳光与新鲜的空气。

3.4按建设模式分类

(1) 更新传统步行商业街区: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富有经营特色的步行商业街区,如上海豫园、北京大栅栏等。这些传统商业街区的改建在力图保留原有经营特色的同时使之具有时代精神。

(2) 改造旧的商业交通综合性街道: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原有的许多商业街道变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在这些街道中车多、人多,限制机动车辆,拓宽人行道,架步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等措施,如早期的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等。

(3) 开辟新的步行商业街区:将商业街建成步行区,十分适用于居民的采购、散步和闲谈,大量的步行者可以形成生气勃勃的景象,体现商业的繁荣。许多城市都开辟了新的步行商业街区。如天津古文化街和南市服装街、北京琉璃厂等。

4结语

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与改造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本文希望通过对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的分析说明其在城市生活中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步行商业街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对步行商业街的模式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未来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或改造有所帮助。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雄飞等人编著. 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 天津人学出版社, 1990:11

2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75-381

步行街设计篇(5)

关键词:规划;设计;步行街;道路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代任何一个有人类群体意识和道德良知的人,都必然要认真地考虑目前日趋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在改革的总体战略中,一般都包括改善空间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问题。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正是作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战后的西方率先崛起的。

现代城市设计比较偏重形体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其要素包括: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土地使用、开敞空间、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标志等。其步行街则是城市开敞空间一个分支。欧洲大陆的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最早发展了“无车辆交通区”,如德国埃森市的林贝克大街1922年封闭交通,1930年建成林荫步行街,它是现代步行街的最早雏形。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这种结构形态为今天的城市带来了高人口密度的高建筑密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就城市交通而言,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的第一大王国,仅北京就有726万辆,其保有量达80%~90%,而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则以年平均10%~13%的速度递增,这迫使我们去研究城市的步行交通系统,以适应国情,改善我们所处的环境。

实际上,步行街是现代人对日渐稀少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拨。轮回――来源于宗教的意象,似乎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我们城市的存在不是为了汽车通行的方便,而是为了人的安全与文明”,他反对将公路通到市中心,他所喜爱的城市是有生活气息(Iively)城市,具有邻里中心,便于人们步行,人们可以在路旁咖啡馆及有林荫的街道上面对面地相遇;他推荐新泽西州的汽车与步行街分离的社区规划。源于30年代,大规模实践于60年代的复兴,更新城市中心区成为“步行化”的直接原因,“步行化”目标绝不仅仅限于复兴城市中心区的经济,而且在于恢复人在城市中的地位,提高城市社会价值。芒福德认为:“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社会的重建必须从‘人的再生’开始”。许多步行街(区)的建成还证明,它使城市具有了新的活力,新的形象,并极大地改善了环境。

步行街不只是美化环境规划的一部分,而且还是繁荣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手段。上海城隍庙步行商业街等都证明了这一作用的存在,而且步行街建设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城市中某特定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生活状态,如西德的慕尼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慕尼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战后经济迅速起飞,人口剧增,使古城一度陷入困境。1963年,该市为此确立了“促进市中心的城市生活”的规划设计目标。1965年,由津森教授带领的小组在对全市交通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著名的“津森鉴定”,并建议将东西向的纽豪森街、考芬格街和南北向的凡恩街改为步行街,即所谓的“津森十字”,1968年议会通过该方案并付诸实施,1972年全城以节日气氛庆贺竣工落成,其后使用反应极佳,其成功经验有四:一是选址好,它与城市门户火车站直接相联系,通畅便捷;二是综合解决了旧城交通问题;三是多功能;四是空间布局富有变化,设计精细,很好地利用和组织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遗产。

在规划中设立步行街区,可增加商店,使原先单一的街道发展为网状,互相沟通的步行街区,并在功能上集文化、购物、娱乐、休息、历史保护为一体。由于它外部空间采用人的尺度,所以它既能创造富有生气的商业气氛,又可减少在闹市区对汽车的依赖。如莆田市的十字街改造为步行商业街,不但繁荣了商业活动,而且保护古谯周围的街景特色。总之,步行街的规划设置,有以下四个:

1. 规划设计特点:

1.1 社会效益――它提供了步行、休息、社交聚会的场所,增进了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市民一种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

1.2 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更加繁荣;

1.3 环境效益――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交通噪声,并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

1.4 交通方面――步行街区可减少人车混行和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来,步行要素有助于基本的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强有力地联系现存的空间环境和行为格局,并有效地与城市未来的物质形态变化相联系。

2. 城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原则

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②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③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后两类活动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2.1 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是关键。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我国特别要考虑自行车的停放问题)、路面的宽窄、投资渠道和居民意向等因素。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率达60%~70%,故在规划中须特别考虑停车场的设置,包括城市临街的一些建筑前空地和局部地下层群为停车场地,以解决自行车停车用地紧张的矛盾。另外还应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在这种规划下,远期可考虑设置小车与中巴车专用道,使公交与自行车联系更密切。在步行等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自行车步行道为内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2.2 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2.2.1 道路

作为城市商业环境中的道路,其作用体现为渠道(人、车的交通、疏散渠道)、纽带(联结商店、组成街道)、舞台(人们在道路空间中展示生活、进行各种活动)。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东主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2.2.2 区域

作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商业活动本身的“集聚效应”,公建布局相对较为集中,由于人们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步行街长度取600―800米为宜。2.2.3 中心

中心即一定区域中有特点的空间形式,结合步行街的特点,规划以一至二个广场,可作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为其带来特色与活动。

2.2.4 标志

入口,对于步行商业街,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它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既可适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给人们以明显的标志,还可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3. 丰富的空间形式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尼克雷特步行街以匠心独具的空间特色使美国第一个步行街建设获得了成功。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①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②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4. 独特的景观构成

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构成城市环境风貌和组成部分。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坐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头献艺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步行街设计篇(6)

关键词:沈阳;近代;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的本质是空间,而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的。在商业步行街中,街道空间主要由建筑界面围合而成,因此界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界面设计的好坏即是决定步行街是否具有活力的关键要素。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应该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和当地建筑特色元素融合在一起,使传统特色商业街的内容与地域文化达成和谐统一,创造出适应传统特色文化需求的现代商业步行街设计。

1界面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的功能及重要性

1.1商业步行街中界面功能

界面是商业步行街的重要实体因素,它界定出空间,赋予街道活力,主要具有围合和认知两大功能[3]。首先,连续而完整的界面围合出商业步行街的整体轮廓,创造了作为实体的步行街建筑空间,同时也创造了依赖两边界面而围合出的街道空间。其次,街道界面不仅有认知和识别单体建筑的主要功能,同时也肩负着整个城市的认知功能,人们通过对街道直接的视觉感知能够进一步构成对整个城市的印象,唤起场所的精神体验。

1.2界面的重要性

1.2.1传统文化与心理学根源

界面作为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其存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就明确的表达了老子对于空间的认识,“无”因为“有”的存在而存在,“有”和“无”有力的对比产生了空间,这里的“有”即可认为就是界面。而里坊制度则表现了中国传统城市布局对于界面的重视,例如里坊制的代表唐长安城,利用“墙”围合出以“里”为单位的领域空间,使得“曲”“巷”相隔,形成了集中内聚式的大规模封闭型城市[4]。从心理学根源分析,“边界效应”则从行为心理学方面解释了界面的重要性。“边界效应”最早由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提出,他指出空间的过渡区域是人活动和交往发生最多的地方。

1.2.2界面与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界面作为城市组成的有机局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围合性强的界面能够使人们完全的感受到城市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2重视地域特色的现代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策略

2.1塑造界面的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是界面之于建筑的最主要的功能体现,作为地域性的现代商业步行街,更应注重界面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精神的理解、继承和发扬,使其独具地方特色风貌。特征突出的界面元素增强了界面的可识别性,使得不同地域的街道显示出不同的地域性格,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地方印象。

2.2符合当地建筑尺度的边界轮廓线

在处理地域性商业街时,应仔细剖析当地传统建筑的形体特点,把握形体体量,抓住轮廓要素,重复尺寸相近的建筑组群,建立起一种韵律和肌理,以符合当地城市肌理。

2.3利用界面创造特色空间

符合地域特征的特色空间使商业步行街更具识别性,特点更鲜明。现代步行商业街的大量建设给城市带来活力的同时难免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统一的大招牌、底层架空的连廊、大片的玻璃幕墙,这些单调的建筑立面让人在现代化大都市里失去了方向,失掉了对于不同地域街道的记忆。为使商业街各具风格,提高其辨识性,必然需要特色空间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受。

3 康平大辽圣市商业步行街界面实例分析

3.1项目背景

康平历史悠久,境内被发现的辽金城遗址已有6处。县城东南22.5公里,辽河之滨的辽代棋洲城遗址清晰可辩,辽代千年佛塔巍然耸立。东西辽河的源头亦在康平,所以康平县政府为展现康平的城市形象、特色风貌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在卧龙湖东岸建设了一条以辽代传统文化主题的商业街。于是从延续辽代北方建筑地域特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辽代传统文化以及辽代建筑特征元素的挖掘,设计了大辽圣市商业步行街方案。

3.2挖掘建筑文化内涵的立面设计

康平大辽圣市商业步行街借鉴了北方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界面处理手法,进行了具有辽代传统文化内涵的立面设计。仔细研究辽代传统建筑,发现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屋顶和斗拱上。辽代建筑继承了唐代建筑的很多特点,并且学习了很多宋式建筑的作法,所以辽代建筑的屋顶曲线很平缓延展,雄浑大气。庑殿顶是辽代建筑主要的屋顶形式,高低起伏的屋顶和交错的层高形成了其独有的错落感,商业街立面轮廓依旧沿用这种形式,并进行简化,在2层,3层之间进行层高变化,局部4层,结合双层檐口,形成了丰富的天际轮廓线。辽代很多建筑也会采用庑殿顶的形式,两坡顶就用于等级更低的普通建筑。所以在建筑屋顶也会有很多变化。辽代鸱吻很有自己的特点,有别于其他各朝代,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野性特征。所以屋顶上的鸱吻是体现辽代建筑风格非常重要的标志,如图1所示。

3.3关注“阴角”空间

“阴角”空间是城市与街道设计中常采纳的空间处理形式,在泽当镇商业步行街中创造“阴角”空间,增强了街道的空间吸引力,使街道更具魅力。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指出:“用‘阴角’空间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这有助于积极的向使用者提供街道的精神。在泽当镇商业步行街设计中,也运用了这种现代步行街设计手法,将商业楼间隔有序的后退,自然的形成可供人停留的内向型阴角空间,改变了商业街过于平淡的界面形式,同时也加强了界面的阴影,使得沿街界面更加立体、生动。这些后退2 m~4 m形成的空间也提供给人们一个暂时停留场所,赋予商业步行街可游憩的功能。

3.4连续性原则

连续的街道界面给人整体完整的印象,康平大辽圣市商业街利用连廊加强了街道的连续性。根据规范中防火要求,商业街每隔80 m需要断开做消防通道,在长度不过300 m的街道如果进行断开,必然会影响其界面的连续性,街道感减弱。于是在需要断开的建筑之间设计连廊连接,加强了视觉连续性,且不影响消防疏散的需求,如图2所示。

3.5结合总体规划的多层次界面设计

康平大辽圣市商业步行街总体规划以街道景观轴线为中心,在22 m街道红线范围内设计大量中心绿化,并设置灯光照明设施、小品、座椅等,加强其对整条街的主导作用。结合总体规划,沿街建筑设置成骑楼形式,底层形成退廊,形成灰空间,增加了介于建筑实体界面的“有”与步行街道空间的“无”之间的层次,再加上景观树阵的景观层次,构成了建筑—连廊—树阵—中心景观的多层次街道界面。

4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下的今天,尊重当地文化,延续传统文化才是建筑符合不同城市环境的发展模式。在研究建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传统建筑的设计要点,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创造出既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又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以求在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的今天寻找一个平衡点。在此,笔者通过分析界面在商业步行街中的功能和重要作用,发掘传统特色文化的现代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策略,并将之运用于设计中。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30-139.

[2]克里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7-157.

步行街设计篇(7)

【关键词】商业中心;步行街区

生活中提及的城市中心系概念是指城市中人们公共生活的区域,一般在城市中集中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包含各种项目,比如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科研和文化学校建筑、商业建筑等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比如一般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等,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起居和生活需要的,而一些政治性的建筑如天安门广场的建筑,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具体来说,商业中心和居民的生活最密切,许多商业、金融、购物的职能单位都在这些商业中心进行,很多情况下,人们进行商业活动都是依靠步行的,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休闲购物、还是需求某些帮助,尤其在繁华的地段,步行可能比汽车还要实用。一段步行街的繁华程度能很好的证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城市的商业中心街区总会划分众多的功能区,以方便人们前往。

1.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

1.1交通效率下降

在世界各个地区,商业中介区的堵塞问题都是让人头疼的。城市的交通相对集中给商业中心区带来的压力逐渐加大,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拥挤和堵塞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群的过多以及城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停车面积的减少。

1.2环境质量下降

干净的城市向来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而商业中心区的环境主要取决于周围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强度。一般来说,中心街的建筑过密,就会造成很多时候的气候和气流的堵塞,空气不流通,污染扩散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心的车流量加大,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水平下降的情况,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使得很多的上班族有头晕、恶心的现象发生,工作的效率会随着下降。

城市人群过多,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另一原因。由于商业中心区本身就有过量的交通和过密的建筑,而单一的交通方式使得步行的区域逐渐缩小,甚至和一些行车路段的道路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路段就被行人放置了自行车,占用车道。由于步行空间的限制,人口密度的提升,很多人不会满足狭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质量下降的水平提升,人们自身的拥挤程度更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随之加大,没有人愿意到户外来进行运动,甚至买东西,口罩成为人们出门的必备,公共活动中心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2.步行街区对商业中心的重要性

2.1交通管理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环境质量,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衡管理,通过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的局部改善,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提高的目的。进行私家车限行或是提倡大家乘坐公交车,或是以步代行的方式,从而实现步行、公交和汽车之间的良好平衡。

2.2经济复兴

众所周知,步行街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而发展步行街能更好的促进商业板块的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铺的开张,因此,搞好步行街内的环境卫生,对于对生活质量要求极高的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在欧洲国家已经被证明,主要是因为:

(1)步行至少增加了50%的人流。

(2)行人不再恐惧来往车辆,因而更易于购物。

(3)行人更倾向于逛商店购物。

2.3环境改善

步行街的增加和修建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当步行的人数增加之后,开车的人数自然就会减少,在商业区购物或是寻求服务的人群增多,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尽快发展,是一项双赢的事情。通过减少对古建筑有损害作用的汽车废气的排放,以及消除汽车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尽情欣赏古建筑风格,保护古建筑及商业中心的历史风貌。

2.4社会效益

当商业中心环境因步行化而得到改善后可产生许多社会效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种族的人相互交往,多元文化共存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步行街往往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尤为受到年长者、孩子、残疾人和带婴儿的父母的喜爱。一个人行走在行人众多的市中心比独自在一条街上会感到更安全。

步行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商业中心的活力和形象常常由街道上行人的活动来衡量。尽管其他一些指标可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商业中心的经济状况,但平民百姓看待一个商业中心是充满活力还是死气沉沉则是根据街上行人的数量及步行环境的质量来判断的。

3.步行街区系统的组成

3.1步行购物中心区

商业中心区的现代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闲、观光于一体的室内建筑(图一),并通常附以灯光,花草树木,雕塑及其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舒适物。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提供以下场所和服务:零售业,包括百货商场和各种专业商店;餐馆、酒吧、咖啡厅、电影院、剧院、商业俱乐部、儿童乐园;生意及业务洽谈室等等。

3.2步行通道

步行通道是步行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商业中心的主要步行点联接在一起,步行通道可分为凌空性,如空中走廊和天桥;地面型如便道,步行街及地下通道三种类型。

3.3广场

广场通常是指购物中心与公园之间的空旷地带,是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结合部,它可以提供专门来此消闲和过往行人稍事休息的场所。广场的三个基本用途是:循环功能——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休息功能——为步行者提供稍事休息的区域;美化功能——为步行区增加一些绿色。

3.4步行区

步行区是指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某几条街区对机动车关闭、禁行的区域。它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购物、消闲环境。在这一区域中,各种步行区设施往往最为发达,步行区的规模视需要而不等,美国大部分城市的步行区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0米,这是因为步行者愿意徒步行走的最大距离一般就是这个长度。有的步行区很大,这样的步行区通常需要辅助交通设施,如迷你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