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4 09:10:00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1)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学呢?

在新课导入上做文章,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作为历史教师,要避免单一僵化的导入方式——反复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很实用,但用多了会让学生厌烦,对历史课反感,不感兴趣。不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课而异选择导入方式。有的课适合故事导入,可以引入与教材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形象生动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的课可以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要闻(视频)导入,找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课可以播放振奋人心、揭示教材核心内容的歌曲进行导入。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一课时,用歌曲《国民革命军歌》导入;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用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新课,都收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用歌曲导入有诸多好处: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国民革命军开往北伐战场和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的英雄气概;同时歌曲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和“保和平、卫祖国,也是保家乡”,激发学生探究新课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本资料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要用不同的、多变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在自己精心备课的同时,还要多向身边的同行观摩学习,把彼此的优点、长处、亮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作为教学资料的补充,这种活生生的教学资料会让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

但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有趣又有效的课堂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怎样打造有效课堂呢?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引导学生把教材要点变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1934离瑞金,工农红军去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已过半,强渡乌江到遵义,生死攸关转折点,四渡赤水乱计划,急渡金沙跳重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来到陕甘根据地,1936会宁聚,红军长征终结束。”这样的总结,知识简洁凝练,减轻了学生负担,易于学生记忆,学生会心一笑,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我在历史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我先要求学生看单元学习主题,了解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再看本单元由哪几个课题组成,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各课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单元学习主题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一过程,中国的先贤志士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对各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2)

学生年龄差距缩小与学生平均年龄下降

这里的学生之间年龄差距是指同年级党史专业学生里面年龄最大与最小者之间的年龄差距。从花名册来看,党史专业学生年龄差距达十岁以上的有3年,分别为1978、1979、1980年。1978年的学生中间,年龄最大的比最小的大近15岁。此后1981~2006年,除1987年所招学生年龄最大与最小差距在6年之外,其余年份皆在5年或5年之内,这个明显的变化反映出应届生的比例在增加。同时,随着应届生的增加,考生的平均年龄也呈现下降趋势,如1978级考生平均年龄是22.875岁,到了2006年,学生新生平均年龄只有18.826岁。比18年前的1978级低了约4岁。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考察历史,主要还是“”的影响。当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很多受“”耽误了的大龄考生也参加进来,圆自己的大学梦。这就造成了前几届考生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比较大的差距与考生较高的平均年龄。这一状况随后来应届生的大量增加而逐步改观。

由一省招生到全国招生

七八级党史专业的新生都来自湖南省,虽然有的新生籍贯不是湖南的,但他们在入学前所在单位皆在湖南境内,所以也算是湖南的生源。而在2006级党史专业23位新生中,外省生源15人,超过六成。这一点反应了我国大学随社会的开放自身也变得开放了。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可以广揽贤才,既对国家的人才交流有利,又对自身的发展有利。

“家庭出身”一栏取消

从七八级到八三级的花名册上,均设有“家庭出身”一栏。所招新生的家庭出身种类很多,有工人、“革干”、中农、下中农、佃农、“小商”等类别。该栏于1984年取消。“家庭出身”栏的取消反应了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强调阶级分析法。因此,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即非常注重用阶级的观点来看问题,历史上甚至一度犯过“唯成份论”的错误,向忠发就是靠工人的好出身被推上总书记宝座的。当然,在革命战争年代强调阶级与出身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要取得胜利就得分清敌友,阶级分析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在建国以后,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执政的党,应该努力转换革命党的思维,给全体公民以国民待遇,不能以家庭出身的原因来剥夺公民合法的权利。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加之建国后历次的政治运动,不断强化了“家庭出身”的观念。这样就使很多人因家庭出身的原因失掉了上大学的机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维又日渐活跃,解除束缚人们的出身枷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高校于1984年正式取消了“家庭出身”一栏。

“政治面貌的变化

在七八级学生中间,党员有12人,占学生总数的33%,是历届学生中党员比例最高的。而此后各届学生中,很少有学生党员或者预备党员,其主要原因是应届生不断增多,由于他们没有工作经历,加之年龄的原因和的规定,鲜有机会入党。七八级的党员多,是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有工作经验,有的甚至长达8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知青,在下乡过程中因表现出色而被党组织所吸收。随着应届生的增多,在以后各届学生中,团员的比例相当高,有的年级甚至达到100%,而预备党员、党员则只是个别现象。

“学生来源”一栏为“毕业学校”一栏所取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的原因,很多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或参军、或务农、或下乡、或进工厂,但他们上大学的热情却没有降低。因此。1977年高考一恢复,这部分人便成了参加高考的主力军。为了掌握学生入学前的动态,七八级党史专业花名册中设有“学生来源”一栏。该栏到1983年才取消。取消的原因就是应届生增多。在1978年,应届生所占比例还不到两成,但在1982年的时候,这一比例已经超过八成,考生的来源由多元向一元转变,所以1983年的新生花名册对此栏做出了顺乎情势的调整,将“考生来源”改为“原毕业学校”。

“工作年限”一栏短暂的出现

如前文所述,“”使很多适龄青年失掉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不得不提早参加工作。因此,在最初几届考生中,有过工作经历的不在少数。以七八级党史专业为例,在总共32人中,工作经历最长者有8年,最短的有8个月,还有很多知青没有填写工作年限,估计也不会短,真正的应届学生只有6人,还占不到总人数的19%。到了1979年,情况就大不一样,应届生占了总录取人数的56%,原来是工人的只占总人数的约5.6%。因此,再设“工作年限”一栏就失去了普遍性。因此,本栏在1979年的新生花名册中被取消了。

“入学前所在单位详细地址”一栏

变更为“家庭详细住址”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两栏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这两栏有根本的不同。这两栏反映了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表达方式。“单位”一词是计划经济时期典型的用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有着超强的干预能力,整个社会的运作都被纳入计划之内。公民则被纳入各种“单位”中去,市民被纳入企事业单位,农民则被纳入,有单位就意味着有“饭碗”。单位除自身生产之外还承担着很多额外的社会责任。如安排职工住房、职工子女入学,甚至职工结婚这样的私人事务都要由单位开介绍信才行。可见,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就是公民的依靠,就是公民的“家”,离开单位是很难生存与立足的。就是个体户刚时兴的那段时间,还要自己找个挂靠单位,使自己脸上有光。可见,“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作用是多么巨大。因此,该高校在开始几年的新生花名册中,保有“入学前所在单位详细地址”一栏。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在我国逐渐解体,“单位”对人的掌控逐渐松动,再加上应届本科生的增加,“单位”一栏就被“家庭详细住址”取而代之。该高校于1981年完成了这一更替。

“家长姓名”一栏的设置

随着应届生的增加,考生年龄比高考刚刚恢复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在前面已经讲到。2006级新生平均年龄只有18.826岁,比18年前的1978级低了约4岁。有很多人进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满18岁,有的学生甚

至只有16岁。即使有的学生满了18岁,从法律角度来说是成年人了,但是心智远未成熟。离真正的成年还有一段距离,这与同学们长期在学校而与社会接触少有很大关系。同时,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学校在很多情况下要与学生的法定监护人联系以便处理一些相关问题。因此,花名册于1982年起设置了“家长姓名”一栏,至今保留,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

邮政编码、固定电话号码与手机号码的出现

邮政编码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世界上第一个全国范围内使用邮政编码的是前西德,它于1961年开始采用。我国1974年开始研究邮政编码,1980年正式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制度,花名册于1989年添置了邮政编码栏。从这里可以窥见我国邮政事业标准化、正规化的发展进程。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3)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转变。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是科学化、理性化。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近代史,可以发现西方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化等,无一不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体现了这一历史发展规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经济上表现为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在政治上,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反封建的斗争,把中国近代化运动引向更为深广的领域。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发展、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侵略和两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上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变化;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相关法律文献的公布,引起了政治上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发展、变化。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现在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主要是按照文明史观编订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必修3呈现的分别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中考要求“接轨高中”,为高中输送合格的生源。这要求我们要用文明史观指导复习,即重新整合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若干专题进行复习。如我们可以进行“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文明”专题复习,这样复习可以将中国史上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隋唐的科举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串联在一起;同时可以将世界史上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共和政治,近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联邦制、共和制以及颁布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法典》等内容链接起来。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把握重要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如复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15、16世纪之交(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折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欧洲殖民者开始贩卖黑人奴隶,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进行血腥的掠夺,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欧美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轮船、火车机车的出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同时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发展、确立的过程体现了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中考命题的主导史观之一。如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历史、思想品德试卷第32题,考查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专题知识,先考查1848年、1871年、1917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及意义,接着考查1953―1956年中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进行的探索。在考查世界历史的大问题中穿插了中国史的元素,这体现了“中外联系”、“纵横联系”的中考命题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全球史观,用全球史观观察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人类历史不仅是记录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的大事件的历史,也是记录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历史事件)的历史。社会史观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社会史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史、人口发展和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2课讲述了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11课讲述了宋代社会风貌,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0课讲述了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此外,社会史内容还散见在教材的其他地方。这表明新课程改革重视社会史观,注重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探究历史的奥秘,得出相关历史结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史观,用社会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4)

教材分析

1. 教 材特点

教材选用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主要复习以下内容:

《中国历史》分了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中国古代史,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及与世界的交往等情况。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我国的近代时期的历史,讲述了中国近代时期外国的侵略及民族抗争、革命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主要经过,中国格局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中国现代史,介绍了中国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又有哪些挫折和失误,最后又是如何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等。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经济、文化与社会牛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历史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大趋势,知道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主要措施:

1、对优生要求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在思想认识、能力培养上达到自我运用的水平,学会运用辨证唯物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课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多交流,通过培尖的形式加以沟通;作业布置加大难度,多布置分析性的作业;以面批为主。

2、对差生要求完成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上课认真督促、作业以面批为主;课后多补差;经常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解思想动态,鼓励学生上进。

3、备课: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3、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5)

关键词:辅助栏目;合理运用;兴趣;能力;效率

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辅助栏目,包括导人框、文献资料专栏、想一想、说一说、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每课一得、活动课、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等小栏目。这些辅助材料根据教学内容而设,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初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思考。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辅助栏目,使它们真正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中国历史教材为例,现简介如下。

一、充分利用单元前言,让学生从总体上来理解和把握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

历史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前言,在学习每单元内容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单元前言。因为那里交代了本单元所涉及的历史线索和主要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来理解和把握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前言中关于世界大势的叙述,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下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以便于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观察和学习中国历史。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单元前言,然后让学生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十年“”给党、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世界其他国家: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大力发展科技,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结论:中国和世界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通过学生自己的概括和分析,既了解了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又为以后学习世界历史奠定了基础。

二、巧用课前导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如何导入新课,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弦?巧妙地运用课前导言,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1课《大一统的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时,我结合课前导言“明朝还修筑了蜿蜒六千多千米的长城,在八达岭、慕田峪眺望宛如巨龙腾飞的万里长城时,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运用多媒体播放长城的资料图片,同时配上诗朗诵《清平乐・六盘山》,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看,当听到“不到长城非好汉”时,学生们情绪高昂。我及时引导:“同学们一定想到长城去看一看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参观一下明朝的长城。”就此导入了新课的学习。整个一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情绪也很高涨,课堂效果可想而之。

三、妙用课本小字内容,把音乐融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学生是情感极其丰富的一个群体,一旦激情爆发,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众多的音乐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而把音乐作品运用于历史教学,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促使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逐渐形成。因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辅助栏目,把和历史相关的音乐引入课堂,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做法。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二子目“不朽的民族战歌”时,我借助课本辅助栏目,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小字内容,紧接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听完后,学生控制不住自己澎湃激荡的情感,握紧拳头,发誓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这首歌曲渲染了当时的情景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活用教材插图,逐步提高学生能力

教材插图是记载和描述历史知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它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的作用,灵活巧妙地运用插图。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像》:“秦始皇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踌躇满志,两眼虎视前方,左手紧握宝剑,右手指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都可以看出他这位皇帝的雄心、威严与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些了解,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今天学习本课,同学们对他会有一个更新的认识”,通过这一讲一问,使学生产生悬念情境,并在求知欲望的推动下,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搜寻有效信息,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活用教材插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五、合理运用每课一得,把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拓展学生思维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6)

关键词 历史课堂;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一、注重语言习惯

1.忌口头禅

在课堂中,教师是通过语言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杜绝口头禅。可能教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课文内容没讲错就行,但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有一次,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讲的生动有趣,引经据典,气氛活跃。下课时,本以为收效不错。没想到有两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说他们对这节课听了很烦。原来我一节课下来,讲了有二百多个“是哇”,他们都用练习簿记着。我顿时愕然,一句简单的“是哇”,把我讲述的课文内容都掩盖了,正像俗话说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一些细节,少说一些跟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要反思自己的说话特点,进而消除口头禅。

2.忌重复嗦

要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必然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明快简洁,达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但在教学中,教师总过于担心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讲,重复嗦。学生因此感到烦恼反感,甚至对历史课失去兴趣。所以教师最好是在上课前把要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修改,把不必要的字句删掉,经过锤炼,然后背下来。

二、注重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历史亦不例外。如何通过提问取得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方式是主要的。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甲午中日战争》时,大多数教师会这样问:甲午战争在什么时候爆发?订立了什么条约?割了什么地方?赔了多少钱?标志着什么?这样问虽然是达到了学习目标,但学生学到了什么?结果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提问而去死记硬背,成天去研究割地赔款,这有何用?又能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只能使学生成了一部部标准的复读机,谈何去思考?学生又怎样去思考?

历史教学不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史实,更重要的是懂得以史为镜,去思考未来。同样的课题可否换一个方式提问?甲午战争我们是输了,但在21世纪,假设又和日本爆发战争,会在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爆发?是因为问题或其它问题?中国能赢吗?赢在那里?如果输的话,又输在什么地方?这样问,不但与现实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进一步了解课文,而且引发学生去思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同样的课题提问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好的提问方式,能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水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注重情景再现

1.想象再现

历史教学大多内容讲述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些情景离我们遥远悠久,无法亲临其境,学生比较困难去理解。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描述想象。如教授七年级下册历史《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七次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为什么说是壮举呢?教师可让学生想象郑和下西洋在途中的情景:会遇到缺水,饥饿,风暴,航行时间长,在茫茫大海上没有什么娱乐,无聊,海盗的袭击,有可能撞上暗礁……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回答出来。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收到不用教师多言而学生自明的效果。

2.视频再现

很多历史情景可以视频再现,它直观现象,给学生感官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的震撼共鸣。如在教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大战的扩大与转折》珍珠港事件时,教师再怎么讲,口沫飞扬,学生就是不大了解当时的场面,懵懵懂懂。千言万语还不如适时插播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偷袭珍珠港》,学生马上兴趣盎然。视频再现可以帮助有效去了解课文,生动鲜明,加深印象,完成学习目标。

四、注重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总结篇(7)

语文与生物学科的渗透,如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奇妙的克隆》与济南版八年级生物教材《克隆技术》一节整合为“话说克隆”课。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渗透,如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框题内容渗透整合,突出品味“文体语言差异”这一知识点,将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与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火烧圆明园”框题整合。

首先,我们在进行学科渗透时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紧扣教材。紧扣教材本身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中现有的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和问题设计,紧扣教材间内容的编排顺序。

(2)紧扣学科知识点。紧扣语文学科的知识点,或字词或阅读知识或概括、品析等某一具体语文能力。其他学科也要着眼于具体的目标内容,不宜设计不靠语文,也不靠相契合的学科的“两不靠”的问题。

(3)转换学科视角。所谓转换学科视角是指从另一学科角度对某一学科内容观察应用,设计渗透问题。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提倡在学科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1.语文学科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积累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学科教材中处处有语文,首先我们从语文角度审视学科契合点,有意识的寻找积累与运用的素材,从而设计有关的教学问题。如记忆理解语文外各科教材中的诗句,名言警句等,在该学科这些内容大多属于不怎么重要的内容,但对语文积累有用,就可以从积累理解背诵角度学习它,既能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又能加深对该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理解。

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外延广泛,有时很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类课文往往需要一些社会科学知识背景,说明文往往需要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背景。这些背景知识大多隐藏在其他相关学科教材里,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计问题,加以运用。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陈涉世家》一课时,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63页的“陈胜吴广起义”框题和94页司马迁的内容当做背景知识,理解司马迁为什么把陈胜列入“世家”,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再如让学生将商务印书馆和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65页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作为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中影响物候的因素。

写作教学是信息的输出环节,综合主要是信息的组合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程在语文外学科中增加了很多知识的输出运用环节,如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7页,有一仿句子的题目,完全可以当做语文题: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写实验报告、开故事会辩论会朗读会等在语文外学科的教材中随处可见。如还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22页就有以下活动:开展一次“赞美青春,赞美生命”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朗诵会。从教材的进度看恰与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讴歌生命”单元的进度和内容一致,可以在学生欣赏和朗读方面设计问题和要求。

再如,商务印书馆和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49页有“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活动,地理教材要求“分组播报图上各城市的天气情况。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播报更快捷,更准确”,这一活动可以在学习语文《看云识天气》一课时使用,并可添加从语文学科角度添加如下要求――口齿清晰,播报内容精练准确。

教材本身就是文本,本身就是阅读的素材,延伸阅读不是没有目标的简单的重复,而是转换学科视角后,依据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训练点设计好问题,如理科类的教材内容可以当做说明文的延伸阅读,设计说明事物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语文外其他学科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导入新课,不仅其他学科内容可以导入到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样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也可以作为其他学科的导入内容。一般是先学的的学科内容作为后学学科相关内容的导入。如历史教师让学生回味课文《土地的誓言》导入到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的学习;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端木蕻良这么悲痛?

诠释含义 , 其他学科教材主要是用语言表述的,必然会有一些地方需要借助语文的理解,如重要字词的含义,概念定义的理解,过程的描述,图像文字的转换都要借助语文的工具特性。如物理、生物等学科与说明文的下定义、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渗透问题的设计。

联系拓展 , 语文教材中同样也有很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的内容,从某一学科视角研究语文教材内容,拓展本学科内容,看看能从中获取这一学科的什么知识。如:学完《奇妙的克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生物学的知识?再如:《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是也反映了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你知道吗?

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内容以语文与历史、思想品德为最多。语文与历史政治都属于社会学科,文史哲都植根于社会生活,本是一家。语文与历史政治的渗透实际上是文科内部的合渗透,因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文与历史和思想品德的渗透上。语文与地理生物和物理学科的渗透实际上是文理之间的渗透。文理之间的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文部分,如《奇妙的克隆》与生物教材中的克隆技术;《落日的幻觉》与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反射灯,这样的渗透点较少,但内容的相关度和集中度较高。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学理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问题的提出

提起当前的课改,人们总喜欢与标准、理念、构想、设计等宏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这些理念与设想不是光靠几句话和几篇文章就能体现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体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在新课程即将来临之际,需要我们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细节中,从细节做起。

2.概念的界定

所谓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它往往就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一场错误,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透视的是教师对理念的实践把握。

3.让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细节中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师要用浪漫的情怀去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便于精彩生成。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

3.1 让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语言之中。教师的角色如何扮演?直接地反映在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当我们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不时地会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请大家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好吗?”、“老师还没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显然这些教学语言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是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理念下教学语言进行反思。

3.2 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3.3 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如在小组讨论后,如何激起学生的交流评价欲望,教学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方法最有效、最合理。”“第一小组的发言已经结束,难道他们的结论那么完美无缺吗?我看有谁能对他们的发言提出问题。“谁能”、“哪个小组”、“评一评”等语言将平静的课堂挑起波浪,激起学生用于挑战的勇气。交流的过程是互动、互进的过程,是自我解疑的过程,是将部分学生的理解转为全班共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鼓动和与同学的争辩中升华了知识。

3.4 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会激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激励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生长剂,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怎样激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和学生交流意见的参与者?转变语言,增强其激励性、鼓舞性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如,“他的看法可以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诱导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某某同学能第一个回答问题,值得大家学习。”激励学生敢于回答、愿意回答;“你差不多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给弱势群体以信心和鼓励;“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与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