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7 19:53:32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1)

在变电站工程创优质量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监督管理原则,明确责任,不断创新和创造,从而加强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风险因素,对创优质量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对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没有对优化设计进行验证。施工单位在进行变电站工程建设时,没有对设计规划进行验证,导致设计规划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相符,造成设计规划重新修改或者出现返工现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施工单位在进行变电站工程建设时,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需要靠后期整改进行弥补。工程验收不严格。在进行工程验收时,没有严格地按照工程验收规范进行把关,部分工程项目需要全面进行验收,而验收人员只检验了70%,部分工程项目需要验收50%,而验收人员只检验了30%,导致变电站工程存在质量隐患。缺少切实的管理措施。在进行变电站工程建设创优质量管理时,施工单位缺乏切实的管理措施,只是在口头上喊口号,没有真正的行动。在工程刚开始还有创优行动,一段时间后,逐渐变成常规管理,并没有将设计优化中的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加强变电站工程创优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变电站质量创优管理的关键点

变电站工程是一个持续建设的过程,而创优质量管理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各种导入因素的时间和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各种因素的作用不尽相同,即便很小的因素,也有可能对整个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针对变电站工程创优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保证变电站工程质量创优的持续进行。在变电站工程创优质量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严格的管控,就很难实现目标。因此,要积极地汲取先进工程的经验,制定严格的创优设计规划,并做好施工组织工作,认真地执行工程达标标准的各项标准,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施工前都要制作相应的样板,然后对样板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正式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施工一次成优,避免出现返工现象。在某750kV变电站工程建设中,对工艺质量要求十分苛刻,无论哪一个环节,都能对同行质量的极限标准进行挑战。在该变电站工程中,电缆沟全长为2752m,是该变电站所在地施工质量要求最高、长度最长的电缆沟工程。为保证工程的创优质量管理,避免出现以往的电缆沟感官质量问题及电缆沟施工质量通病,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精益求精,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克服了电缆沟感官质量差、搭接美观差等问题。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进行严格的测量验收,发现误差控制在万分之一,比国家标准高出很多。

2.2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

持续创优不管是哪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并且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一种常态行为,这也是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持续创优的重点。在变电站工程创优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博采众长,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自主创新,从而有效地优化质量管理。在进行创优质量管理时,可以按照质量管理原理,从现场、现实、现物中找到问题,并制定持续的改进措施,实现“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从而全面地衡量影响变电站质量管理因素,依据创优目标,及时改进,实现变电站工程创优质量管理。在进行变电站工程建设创优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零缺陷工程是不存在的。努力追求完美是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持续改进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的执行标准,强化监督、检查职责,树立工程创优意识,全方位强化质量管理,从而促进工程创优管理的实现。在创优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认真施工只能将工程做对,用心施工才能将工程做好,施工单位要在保证工程可靠运行的情况下,取长补短、创新亮点,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3结语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变电设备;电网;影响

1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质量的调整设施,是电力形成多种供应形势的关键设施,一个国家电力发展的形势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可以全方面体现。变电设备在这一环节中是电能输送的枢纽,是送电网络与销售电能的配电网络的纽带,是客户用电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发挥供电企业的物质基础。

2 电气变电设备对于变电站系

变电设备对电力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正常与稳定,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质量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如果出现接地不良、选择不当、施工人员技能水平较差,则会出现电气变电设备的各类问题,不但不能起到对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稳定,反而会出现对变电站整体性的伤害。因此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要对变电设备给以高度关注,要根据变电设备和电气的特点进行安装程序的优化,提高变电站施工电气变电设备的质量,达到对变电站建设技术上和施工上的支持。

3 造成变电设备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变电设备因制造材料、加工工艺等质量问题造成一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能下降,主要表现在开关拒动、漏油、漏气,刀闸拉合不到位,开关、变压一器、互感器爆炸,支持瓷瓶断裂等故障。

(1)变电设备常由于触点接触不良或元件的固有特性偏低、抗干扰能力差、接线错误,动作逻辑错误或误整定等原因,表现为装置拒动、误动等情况。

(2)随着计算机水平快速发展,集中控制系统不断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控制系统的故障将可能造成电网难以预想的事故。

(3)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变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倍受重视。通信设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变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水平。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如何提高变电设备运行质量,减少设备故障是保障供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

图1变电设备存在问题的统计

4 提高变电设备质量的措施

提高变电站电气变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必要性变电站是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则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正常工作以及安全运行,变电站的电气变电设备的安装,不仅对变电设备的功能和规格有一定要求,而且还更加关注施工队伍的施工工艺水平和安装质量而提高变电站电气变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也是在长时间的实践工作中得出的一个必须有效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尽管电气变电设备是对一次设备的工作的监测调节保护控制,并且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电气设备运行工作状况或者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辅设备,但是其安装质量地提高,却为整个变电站电力系统工作的正常运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变电站电气变电设备便有这一发所拥有的力量,能够左右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而从实践中也不难看出,提高变电站电气变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是促进变电站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

4.1 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

大力推进电网设计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认真贯彻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和关键点识别活动,确保各项技术规范、标准、反事故措施在工程设计中有效落实。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重点监督: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中劳动安全与卫生部分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往同类工程的设计质量事故对策在本工程中的落实。

4.2 强化设备入网管理

坚持设备质量事故通报制度,加强设备厂家资质审核、信誉评价,完善评标办法,强化监造环节责任。在招标采购定货中不仅要按指定的生产厂家选型,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厂家对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过程控制和出厂试验,对一些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必要的监督,避免由于制造、材质质量不良给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缺陷和隐患。同时,在设备制造阶段重点监督:与所制造产品及配套防护装置(包括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有关的国标、部标(含其他部的相关标准)及合同的贯彻落实;同类设备已发生过的制造质量事故的反事故对策的落实。

4.3 狠抓施工和检修安全质量管控

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确保“零缺陷”投产发电。实行完善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管控机制,综合考虑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因素对生产工序的影响,以电网建设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工艺监督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以施工和检修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作业指导书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把好安全质量关,减少因施工和检修安全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4.4 变电设备质量管控体系建立

(1)从设备运行质量等同于产品质量的观点出发,分析原有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电能转换过程复杂、环节多、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一个岗位出现差错都将影响电能供应的安全和质量。要保证电能质量,必须着眼于全网,着眼于供电企业的质量环,从负荷预测到售后服务全过程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用每个岗位的工作质量来获取供电质量。

(2)对照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对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改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特别强调过程管理。形成闭环的每一过程是从顾客要求到顾客满意的全过程,并由此过程提供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不合格的控制和交付后的服务。电力生产要求企业内、外部各个过程要密切配合、协调工作、上下一致,这就必须有能使整个系统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同时,电力企业的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变电设备运行、检修、等过程的工作质量,这些工作是由人通过操作各种设备、装置、执行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来实现的。工作的效果应由质量管理标准来明确。所以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3)建立和质量保证相关的绩效指标;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建立、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创一流电力企业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对原有质量体系的完善,建立设备运行质量目标,对运行质量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持续改进。

5 结束语

变电设备质量管理工作是项长期的不断论证发展的管理科学,需要结合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标准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多门学科作为物资管理。责任部门物资部应当勇担重责,肩负起设备质量管理的牵头作用,在其他专业管理部门的协助及各责任单位的配合下开展更为全面细化的工作。为电网设备的管理及电网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220kV项目管理重点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电力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项目,对于这种项目的建设,国家是非常重视的,从投资目标确定到工程的进度管理,从质量控制到成本优化的均衡发展,都是现代变电站项目的管理技术内容之一,对于相关项目的建设国内外专家已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量增多,建设规模扩大,随着建设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建设方与施工方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使该项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资源分配,

做到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按照质量要求,确保如期完成项目的建设,使变电站建设项目尽快实现投资的好处。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管理的主要途径,有专注于项目管理技术的,有专注于该项目的临时组织的,还有重视合同的演变的,应该指出的是,项目管理控制点的主要焦点还是集中于项目参与各方利益的关系。通过矩阵式组织结构,以公司的创新作为基于项目的研究重点,从一个单一的项目拓展到多个项目组织网络的联系、业务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变电站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行业在我国属于公用事业,是直接归属国家统一管理的清洁能源行业,也是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基础产业。正是因为电力行业具有的重要性,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输送电的基层单位,对安全可靠运行有着特殊的要求,变电站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和控制相比于其他项目的三要素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所以变电站的建设具有工期紧、任务重、安全性能标准高等特点,在建设中工期提前一天,就能使变电站早一天对用户进行安全供电。在变电站的工程建设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高水平的工程质量也是实现变电站项目安全的可靠保障。在工程建设三要素中,变电站的进度控制是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根本,而投资控制则是项目实现的基础保障。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往往项目投资额都比较大,涉及到的技术也比较复杂,建设周期长,只有通过对变电站项目的建设分析,才能做好变电站的项目管理,才能解决实际建设中的很多主观和客观的问题。

二、变电站工程建设的重点

按照工程建设的步骤,变电站项目建设的重点大致可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组织策划阶段,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合同管理阶段,项目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阶段等。

1、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行性研究规定了项目的主要内容、投资标准,并对所要建设的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论证,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对项目的投资在理论上进行决策,并根据出具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决定项目的投资是否进行。可行性报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项目是好还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它是整个项目的灵魂。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要做到细致、准确、详细,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由于项目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整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个项目团队进行充分的合作,集思广益,充分论证,最终编制出来。

2、项目组织策划阶段

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的组织策划。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认真制定项目的计划,在计划中要项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作流程。因为项目的总体规划,很难反映出具体的工作细节,所以制定项目计划要先有一个大的提纲,在里面一般不包含所有内容的详细信息,但要有详细的计划步骤。在明确制定计划之后,要按照计划的内容进行施工程序的细致化。在计划中,要有施工的具体步骤以及人员的细致分工,体现出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要做好把劳动分工,职责分配。

3、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合同管理阶段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质量检查,对施工前的原料质量,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后的维修质量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做到不合格原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的施工方式要进行及时纠正,不合格的施工位置要重新建设或者进行及时的维修处理;对各种施工质量文件做好存档,以备最终工程验收时作为依据进行使用。

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要有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中的安全进行约束管理;其次建设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一旦出现事故,按照责任状的具体要求处理;第三是在现场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有不按规程操作的行为,坚决给予制止,如相关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屡次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取消该施工单位施工资格;第四是做好所有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项目合同必须具有一致性,内容必须包括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结算的具体方式,通过合同约束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行为。项目合同是反映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方式。为切实维护招投标制,为了确保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确保招标过程的质量,应认真落实招投标的方式,对项目的招投标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选取一家具有资质、出价合理、企业信誉好的单位进行施工建设。

4、项目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阶段

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就要做好项目的造价,对原料的价格、劳动力的市场情况等进行充分的掌握,认真制定材料的采购计划,做到科学、合理、准确,把握好各种费用的支出情况,对项目资金做到合理支配,合理使用。

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计划,做好项目的进度控制。只有认真的履行项目的施工计划,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的进度正常进行。只有按照项目计划预定的时间、预定的进度、预定的程序,才能避免出现耽误项目进度的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必须重新制定施工计划。

三、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关键控制点

变电站工程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程,在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工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两个点进行管理,一是质量成本,二是工期成本。

1、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采用科学、先进、合理、实用的技术措施,正确处理好质量成本管理中几个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施工质量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成本,以防止出现过度的质量控制,造成工程全面被动的局面。变电站工程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有效促进施工质量,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2、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

变电站项目的时效性非常强,通常建设工程都要求在一年之内完成,而如何有效的去协调工期成本和项目成本之间的关系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是将工期压缩到越短就能做到工期成本的最小化,而应该是在满足降低成本的要求下,选择做好的时间,做到最低的成本控制。

总之,在220V变电站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利用科学规划进行项目的合理设计,通过全面的项目管理,实现变电站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廖有现.浅析22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重点与控制点[J]科技风,2009,21()

[2]田庚.浅谈220kv变电站电力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6)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质量控制;安全控制;LCC

1.引言

随着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和电网容量的不断扩大,一些早期投产的超高压变电站已不能满足电网的需求,这些变电站在超高压电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有些变电站地处繁华地段,今后对这些超高压变电站在不停电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改造会大量涌现[1-3]。因此,研究超高压变电站大规模不停电改造相关的关键技术对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及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超高压变电站大规模不停电改造的主要原因、特点及改造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的施工方案,总结了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土建、电气施工中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介绍了LCC技术在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中的应用。

2.不停电改造概述

2.1 不停电改造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超高压变电站在面临如下的情况时,应考虑对其进行不停电改造。(1)配电装置出线间隔已饱和,有必要扩建配电间隔;(2)配电装置内部接线与规划进线不匹配;(3)架空线路需要改造;(4)室外高型构架配电装置已达到设计寿命;(5)主变平均负载率较高,需增容现有主变。

2.2 不停电改造的特点

对这些大型超高压变电站进行大规模改造,如果要采取异地新建方案将需要大量的土地购置费用,同时进出输电通道也必须要全部改造,在目前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同时,这些变电站承担着向地区供电的重要责任,停电改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这些在运行条件下的超高压变电站进行大规模不停电改造,由于是在不中断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实施,因此呈现出以下特点:

(1)改造规模大、时间跨度长

超高压变电站改造工程不仅涵盖全部一、二次设备的更换和升级改造,还涉及接地网、电缆沟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易位重建,保护室新建与保护迁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加上有限的停电窗口,难以满足密集施工的停电需求,使改造工程持续时间较长,同时改造期间的设备过渡状态、回路的过渡接线及因施工造成的薄弱运行方式给现场运行人员和运行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大

为最大限度地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改造工程中往往会有大量的工程项目是在紧邻运行设备的间隙或夹缝中展开的,许多情况下,运行设备与改造设备难以清晰分隔,特别是二次回路本来就十分复杂,历经多次扩建技改后,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些情况在给改造工程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造成许多危险源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

(3)对正常运行干扰大,现场安全管理任务重

工程施工与变电站的运行作业并行展开,交叉进行。强大的施工噪音,繁杂的施工作业,给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正常运行作业造成了极大的干扰,而少数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给变电站设备运行安全带来的威胁,成为现场运行人员和运行管理部门实施现场安全管理的严峻挑战。

2.3 不停电改造的原则

为了保证超高压变电站改造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安全性,满足变电站“两型一化”的要求,提高变电站改造后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超高压变电站改造工程普遍应遵循的原则有:(1)统一计划、分步实施、安全第一、稳妥可靠;(2)尽可能地减少停电时间,尽量利用老设备和设施;(3)配电装置就地改造时,必须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4)新建配电装置采用高可靠性、占地较少的GIS装置;(5)兼顾远景建设规模的需要,对设备及建筑进行调整,提高场地综合利用率。

3.不停电改造的施工方案

由于每个变电站都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超高压变电站的改造工程也应该从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入手,依照改造原则,研究出改造的最佳方案。通过对改造实例的研究及相关资料的总结,归纳出了变电站改造常见的方案可以分为站内改造及小规模就地改造,其中站内改造方案又可分为“改造期间,由原配电装置临时供电”与“改造期间,线路变压器直接受电”两种方法。改造方案分述如下:

3.1 站内改造

(1)改造期间,由原配电装置临时供电

阶段一:拆除部分配电设备,腾出GIS建设场地;

阶段二:GIS配电楼建设;

阶段三:主变及线路切换,接入GIS相应间隔;

阶段四:平整场地。

施工注意事项:明确划分施工区与运行区,保证运行安全。

(2)改造期间,线路变压器直接受电

阶段一:自进线侧至主变高压侧敷设临时电缆;

阶段二:进线通过临时电缆连至主变高压侧,原配电装置不带电,供电成线路变压器组直接受电;

阶段三:拆空原配电设备,就地建设GIS配电楼;

阶段四:主变及线路切换,接入GIS相应间隔。

施工注意事项:拆除配电装置时,应保护好处于运行状态的电缆及电缆头,保证主变正常运行,做好临时隔离围栏,注意施工安全。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应根据变电站内配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站内改造方案显著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土地资源,使改造的投资与小规模征地改造更加具有经济性。

3.2 小规模征地改造

阶段一:在变电站围墙外沿线路走廊方向小规模征地;

阶段二:在征用地上建造GIS配电装置楼;

阶段三:主变及线路切换,从原配电装置接入GIS相应间隔;

阶段四:拆空原配电装置,平整场地。

施工注意事项:新建GIS配电楼时,注意控制建筑高度,不影响原有出线和原配电装置的运行。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应根据变电站内配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近年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大部分变电站位于负荷密集的城区,所以采用此方案会增加土地征用的费用,提高了投资的成本。因此,小规模征地改造方案在实际改造工程中很少采用。

4.不停电改造土建施工的全面管理

变电站土建工程是变电站电气设备顺利安装的先决条件,是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工作。土建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往往会影响电气设备安装按计划有序进行,甚至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周期,因此做好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变电站改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4.1 土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一个从对投入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验收为止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控制过程。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常采取的方法是“三阶段”(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法。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就是在现场正式施工前实施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包括:了解和熟悉电气设备的安装条件,人员的培训,施工机具的管理,图纸、文件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审查,原材料的供方选择、到货验收、贮存等。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包括基本要求、施工人员的控制、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控制、试验和测量的控制。另外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监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做好土建施工与电气施工的配合工作。最后,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的天气情况,如雨季或大风天气,应该有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完成施工过程以及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工程实体中已经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并加以处理,最终保证工程质量。当然,也应该将事后控制过程中所发现的质量缺陷及时进行反馈,以改进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构成了整个变电站改造土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三个质量控制阶段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事前控制是预防,事中控制是突出过程控制,事后控制是发现工程缺陷与工程消缺。只有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都做好了,变电站土建施工质量才有最终保障。

4.2 土建施工安全控制

(1)安全特点

土建工程施工中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普工、辅助工较多,施工作业人员组成复杂,导致人员流动频繁,此种情况既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又增添了极不稳定的因素。超高压变电站土建工程的主体施工几乎都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劳动条件差、强度高,机械化程度低,并且现场环境复杂,交叉作业多,不利于现场安全管理。比如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地面下方有时会埋有电缆,由于是在变电站运行条件下进行的土建施工,因此施工区域周围经常会有高压运行设备,因此土建施工中除了要将土建工作做好外,还要注意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

对技改及大修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预测,再根据预测的结果,结合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做出相应的自检结论。只有在安全自检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道开工程序的操作。土建施工的主要措施包括:施工前的安全自检程序,加强对扩建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加强本单位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措施,专人现场监护,重视现场安全交底,强化施工现场的文明生产,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5.不停电改造电气施工的全面管理

超高压变电站改造的电气施工是整个改造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造工程后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超高压变电站在不停电条件下的改造,其工期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因此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地完成电气施工,做好变电站改造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5.1 电气施工质量控制

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对投入资源(如电气设备)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改造工程验收为止的全过程系统控制过程。工程施工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因此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因素有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及环境(Environment),简记为4M1E质量因素。电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就是要对4M1E五个质量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

5.2 电气施工安全控制

大型变电站在运行条件下改造项目的施工,由于施工现场周围有带电设备,又要受作业环境及施工进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安全控制难度大。要想安全、高效、保质、顺利地完成改造工程的电气施工,就必须对电气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并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要做好电气施工的安全控制,就需要做好施工的安全组织措施以及安全技术措施。

电气施工期间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保证着整个变电站改造的电气施工的顺利完成。

6.LCC技术在改造中的应用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技术是从设备、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项目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使LCC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6.1 LCC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流程是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普遍应用的一种技术,但它不包括对项目使用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管理,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过程。全寿命周期(LCC)造价管理则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出发进行思考,侧重于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各阶段全部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时间跨度和指导思想的不同,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更为先进,内涵更为深刻。同时,随着LCC技术渐渐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的显著效果,将LCC应用于变电站的建设与改造必然是一种趋势,必然会获得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2 LCC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超高压变电站改造或建设的成本管理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既要对工程造价进行LCC管理和控制,又要不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实施效率。因此对变电站的改造或建设实施LCC造价管理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而目前这些条件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全寿命周期(LCC)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成熟的理论指导。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相关理论有大量研究成果,条件日趋成熟。

(2)全寿命周期(LCC)电力工程造价模式的实施需要具体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对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细节有清晰的认识。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这个条件也逐步具备。

(3)全寿命周期(LCC)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实行需要详细的历史数据支持。历史数据的存储和统计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6.3 LCC技术的优点

总的来说,应用LCC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是在满足特定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其它要求的同时评估或优化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本身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LCC项目的立足点是从全系统着眼,在整个电网系统考虑LCC最低,根据这个原则,来考虑单个部件或设备的LCC。因而,辨别、确定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及该部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是进行研究的重点。

整个问题的研究,必然将导致对系统的可靠性及故障影响模型的研究,将梳理出关键设备或现有薄弱点,这项工作在当前欧美各国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梳理出的关键点和薄弱点,用LCC理念进行管理、整改,必将对全网的可靠性有较大好处。这是由于LCC考虑了故障成本、维护成本等诸因素,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总成本最小。

(2)对于设备的新建或改造,用LCC管理方法可减少不同方案选择的盲目性,实现以合理的成本获得高的可靠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3)对于现有设备的资产管理,可用LCC管理理念来确定维护检修方式,备品备件的配置地点和数量,设备用维护检修来延长寿命,还是更新或技术改造来获得最低LCC,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从理论的深度和实际的效果来看,全寿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变电站更新改造或建设的管理和控制领域,是一次大的进步,相信LCC技术将在提高电力工程的投资利用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7.结语

本文对超高压变电站大规模不停电改造的主要原因、特点及改造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分为站内改造和小规模就地改造,说明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总结了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土建、电气施工中如何进行质量及安全控制,介绍了LCC技术在超高压变电站不停电改造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优点。

参考文献

[1]孙骏.220kV变电站增容改造[J].上海电力,2008(6): 546-547,564.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绩效;影响因素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在中国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①,基于网络的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后现代旅游的一大亮点,对包括旅行社业在内的传统旅游企业市场观念和营销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众所周知,网站提供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实现平台,巫宁(2004)认为我国的专业旅游网站可以划分为五大类②,其中,旅行社企业网站承担着企业形象推广、在线咨询、在线订购、信息等促销职能,延伸着旅行社营销渠道。可见,旅行社网站的绩效状况深度影响其电子商务运营效益,由于我国旅行社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偏低,尚处于从观念接受到建设实施的过渡期,对于旅行社网站绩效还没有深刻认识,这将不利于指导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建设、运营及其功能发挥。由此,本文设计了以网站绩效评价为导向来检验解释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

截止2005年12月,纳入四川省旅游局统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旅行社企业共有482家,在总数量和拥有国际旅行社数量上分别占到全国的2.9%和2.8%③,据国家旅游局《2005年度全国旅行社年检情况通报》显示,四川省旅行社行业规模和经营状况指标均居西部首位,全国首家完全依托网络开展业务的旅行社也于2003年在九寨沟创建。近年来,四川省更是大力推动以旅行社行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升级,2005年在西部率先出台的《四川省信息化建设细则》从法律上确认了国内和国际旅行社实施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强制性要求,标志其信息化意识已经走在了国内的前列,这些又为本文选取四川省为研究样本提供了主要理由。

2 相关研究述评

总体上看,由于旅游电子商务引起国内学界关注的时间不长,目前的研究普遍停留在战略层面和功能实现层面的探讨,未曾涉及到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问题;而在关于旅游网站的有限研究成果中,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更倾向于提供实用旅游信息查询和产品预订中介服务的综合性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与旅行社网站相关的研究成果尤显匮乏。王峰、史烽(2006)侧重于旅行社网站的质量问题,史烽、张志良(2006)基于我国旅行社网站的整体状况,按照功能强弱将其分为4种类型,并分别分析了各类网站功能特点、优劣势等;梁长龙(2006)则以旅行社业务特点为基础,重点论述了网络营销在旅行社的应用价值。

从国外的情况分析,我们通过Elsevier Science搜索发现,与旅行社网站和旅行社电子商务直接相关的文献仅有7篇,并且全部集中发表在2003—2007年期间,很显然,这个论题在国外学术界同样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基于本土旅行社的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前期研究。麦尔滕·欧兹土然(Meltem Ozturan,2003)分析了土耳其旅行社电子商务的现状,提出旅行社网站必须具备交互功能以适应网络化市场的需求;温森特·杭(Vincent c.s Heung,2003)发现香港旅行社业在市场渠道中应用电子商务的障碍在于:过于关注管理支持和同行参与两个因素;杰米·玛菲(Jamie Murphy,2003)认为新加坡的旅行社应从提供基于网站的有组织资源转向应用E-mail的个性化客户服务;我国台湾学者吴吉江(Jyh-Jeng Wu et al,2006)强调交易诚信机制对旅行社之间的电子商务关系有深刻影响,同时,台恒堂(Hsien-Tang Tsai,2005)指出电子商务将对台湾的旅行社业带来革命性影响,应当优化旅行社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继而,又提出e旅行社批发商和e旅行社零售商之间,应构建不确定环境下的B2B电子商务战略联盟模式勒黄(Leo Huang,2006);黄金肯(Dong Jin Kim,2007)针对旅行社在线拟订线路业务展开调查,指出旅游者在选择旅行社网站时首要关心的是需求低价,其次是安全性。

可见,一方面,现有研究虽然对基于网站绩效来检验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状况已达成共识,但是仍然将关注点聚焦于旅行社网站外显的功能特征,而并未涉及其内在的绩效因素;另一方面,尽管对旅游电子商务及其网站的绩效评估体系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还表现在方法上重定性轻定量,主观经验难免影响到控制因素设计的适应性,同时,虽然国外研究中采用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但是在影响因素指标选择上又明显过粗,对旅行社网站绩效影响因子不清楚,便无法对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中的关键因素加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能力。鉴于此,本文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旅行社网站绩效的评价因子,对我国旅行社电子商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运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笔者适当放松了问题尺度,分别对关于网站绩效评价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并以此作为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基础。

黎志成、刘满凤(2003)提出了电子商务网站营销绩效的“评价板块”说,包括营销效益、营销效率、竞争效果、公众效果、安全效果5个板块;晏妮娜、黄小原(2004)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电子商务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成本效益、营销效率、竞争效果、服务质量、网站推广;彭银香(2005)构建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在网站绩效一级指标下设计了6个二级指标,包括对商务伙伴带动作用和普及增长率、吸引外资和用户的增长率、成本费用增长率、收益增长率、资金周转增长率、投资回报率;高海文等(2006)显然继承了“评价板块”说的观点,基本上涵盖了其他指标的主要内容,在具体二级指标设计上更加简明实用,他归纳的3类指标分别是网站效果类指标(含网站设计、网站性能、网站推广和网站流量4个二级指标)、网络营销效率类指标(含销售效率、分销效率和广告效果3个二级指标)、网络营销效益类指标(含竞争效果、服务效果、公众效果和财政绩效4个二级指标)。因此,综合先前的研究,从各类评价指标出发,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绩效实际上可以从网站效果、网站效率、网站效益3个维度评价①。网站效果是指旅行社网站在界面设计、安全性能、支持功能、影响能力方面的绩效状况;网站效率是指旅行社网站在招徕客源、分销能力、服务反应、广告效果方面的绩效状况;网站效益是指客户增长率、投资回报率、成本费用率、收益增长率方面的绩效状况。

陈水芬、孔伟成(2001)认为影响企业网络营销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层观念、人才储备状况、信息基础建设状况、研究推广力度等,还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因素,如支付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健全度;孔伟成、陈畴镛(2001)认为网站建设的效果主要跟信息的快捷性、网站专业性、界面友好状况、网站的宣传与推广、访问方便性有关;张冰新(2004)指出管理层意识、旅游者消费习惯、诚信机制、行业规范、人才状况、企业内部管理都制约着旅游企业有效实施电子商务;赵鹤芹(2006)认为影响电子商务盈利的因素主要是收入来源状况、成本控制状况。二者又受制于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状况,同时还指出资金投入、诚信问题、网上支付、消费习惯和社会接受等也是电子商务网站绩效的影响因素。整理以上论述,结合旅行社业务特点,我们将基于网站的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设计为:管理层观念、人员素质、设备状况、信息快捷性、网站专业性、界面友好性、宣传推广力度、资金投入、管理水平、支付体系、诚信机制、网络基础设施、行业规范、消费习惯②。

根据本次研究关注的问题,结合以上理论分析,不妨提出如下基本假设:

H1: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效果”评价因子与各影响因素显著正相关。

H2: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效率”评价因子与各影响因素显著正相关。

H3旅行社电子商务“网站效益”评价因子与各影响因素显著正相关。

4 数据和研究过程设计

4.1数据搜集与分析

考虑到问卷回答的便利,对各影响因素和网站绩效评价因子均设计为定序变量,采用了李克特5点量表以1—5代表“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表述。如前所述,本文以四川省旅行社网站为典型样本③,选取了30家旅行社网站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成都拥有旅行社189家(含国际旅行社31家),分别占四川省全部旅行社和全部国际旅行社的37.8%和64.6%,而紧邻成都的乐山市、绵阳市和德阳市分别拥有旅行社41家、36家和30家,占四川省旅行社的21.4%,考虑到样本的广泛代表性,因此,我们确定在成都、绵阳、乐山、德阳、宜宾和南充(见表1)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平均每家旅行社发放问卷6—8份,主要由旅行社管理人员和游客进行填写,回收137份,占68.5%,有效问卷128份,占全部发放问卷的64%。

4.2研究方法

首先对问题组进行信度分析,经SPSSll.5计算量表的克朗巴哈a信度系数为0.8215,说明问卷设计和数据具有统计意义。首先,为了研究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的14项影响因素与3项网站绩效评价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对样本变量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性检验(3项网站评价因子的取值根据所属二级变量原始数据的均值处理获得);其次,为了更加深入挖掘影响因素的分类规律及特征,本文又进行了聚类分析,描述性统计表明影响因素内部各变量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因此不会影响研究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5 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的检验确认与分类特征

5.1 影响因素与旅行社网站绩效评价因子的相关性检验

本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的14项影响因素与3项网站绩效评价因子结果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可以发现:

(1)14项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与3项网站绩效评价因子的样本变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样本总体的线性相关并未完全获得统计检验的支持。

(2)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的14项影响因素与3项网站绩效评价因子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不同。一般,相关系数大于0.8,表示两变量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可见,总体上旅行社网站绩效受“人员素质”的平均影响力最为明显,同时,相关系数显示,就旅行社网站绩效评价因子而言,“网站效果”与“管理观念”的相关性最强,“网站效率”与“设备状况”的相关性最强,而“网站效益”与“管理水平”的相关性最强。

(3)由于存在抽样的随机性和样本数量较少等原因,通常样本相关系数不能直接用来说明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是否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因此,我们通过在ρπO.05或ρπ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可以断定,“网站效果”分别与“管理观念”、“人员素质”、“网站专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总体上也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同理,“网站效率”分别与“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网站专业”、“消费习惯”,“网站效益”分别与“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诚信机制”总体上也存在显著线性相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各项影响因素与网站绩效各项评价因子总体之间并不完全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是由于两类变量之间普遍具有较强的相关系数,因此,各影响因素的设计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进一步认识其分类特征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5.2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树形图(见图1)展示了利用层次聚类法(Q型聚类)每一次类合并的情况,SPSS自动将各类间的距离映射到0-25之间,分析可知,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分为四类比较合适。

其中,第1类有“消费习惯”、“行为规范”、“诚信机制”、“支付体系”、“管理层观念”,显示出了影响旅行社网站运营绩效的“环境机制”层面因素;第2类有“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设备状况”,显示出了“建设投入”层面因素;第3类有“管理水平”、“宣传推广力度”、“信息”、“人员素质”,显示出了“人员努力”层面因素;第4类有“界面友好性”、“网络专业性”,显示出了“技术支持”层面因素。

6 结论

我国的旅行社业正在面临网络旅游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提升网站运营的绩效是旅行社电子商务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必由路径。通过理论分析与假设验证,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总体上,我们可以大致确定旅行社网站绩效可从网站效果、网站效率和网站效益3个维度进行评估,基于网站绩效导向考察影响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的因素,适合将其划分为4类,即“环境机制”、“建设投入”、“人员努力”和“技术支持”。

(2)针对具体的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强化“管理观念”、“人员素质”、“网站专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可明显提升网站效果,强化“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网站专业”、“消费习惯”将对网站效率的提升效果明显,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诚信机制”则对“网站效益”意义重大。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变电站;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52-02

变电站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变电站工程会受到设计、技术、工期、环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效益不稳定,使变电站工程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做好变电站安全风险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不仅加深对风险及其造成损害的认识,以便于做好预防风险的措施,还能定性、定量评价变电站风险,为了解风险的大小、避免风险的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1 变电站风险来源及其特征

1.1 变电站风险来源

根据变电站风险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2种类型。

1.1.1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指的是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比如洪水、冰雪、台风、地震等灾害,对变电站工程产生巨大的损坏,威胁着人类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

1.1.2 人为风险

人为风险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风险,又可以将其详细划分为组织、政治、技术、经济、行为等风险。

此处所说的人类活动包括:

第一,与变电站项目相关的各个单位或者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第二,变电站设计技术的失误等;

第三,政局或者政权的变化引发的战争、罢工等;

第四,管理机制不完善、市场变化、价格的大幅升降;

第五,团队或个人的失误、恶意行为等等。

1.2 变电站风险特征

1.2.1 客观性

不管人们是否已经认识到,变电站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引发各种风险的因素是独立于风险主体―变电站本身的。所以,只要风险的来源存在,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风险,危害变电站工程。

1.2.2 时间性

变电站是没有永远不变的风险的,所有的风险都是属于特定时期的,它的性质、产生的后果均会随着事情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性质的变化指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本来的风险构不成危险了;风险数量的变化指的是,随着变电站管理者对风险的认识、预防能力提升,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这一特征说明,应当尽早采取管理风险的措施,对风险数量、性质的变化就越有利,其效果会越加明显。

1.2.3 可测定性

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发现,大部分的变电站风险是具有显著的规律特征的。

所以,可以结合变电站的相关数据资料,通过统计学、概率论等知识,来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产生后果的大小,还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实现风险的评估,可以为变电站的建设提供决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1]。

2 层次分析法简介

2.1 基本原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T.L.Satty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该方法能够定性、定量地分析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

AHP可以详细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相互的关联以及其本质等等,并基于上述分析的结果建立一种模型,通过少量的定量数据信息,将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数学化,为分析没有结构特点、准则多、目标多的风险问题提供较为简单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

分析对比n个原因对决策对象z产生的影响,并且两两对比这些原因,通过矩阵来表示对比的结果,计算两两对比矩阵的λmax(最大特征值),以及与λmax相对应的权重向量ω和CI(一致性指标);再分析CI与CR(随机性指标)的比值、ω,通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

2.2 具体步骤

①确定决策目标,构建层次结构。通过系统地分析,确定决策的目标z、它的影响因素Bi和下一级的相关指标Ci。把分析过程分成目标、准则、指标等层次,确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构建相应的模型。

②形成矩阵。将上述中各个层次的原因进行相互对比,用1―9以及倒数的表示方法,将各个原因之间的重要程度表示出来,最终以矩阵的形式表达。

③算出两两比较结果的λmax。

④将上述计算结果进行标准化。

⑤计算CI,公式为

CI=(λm-n)/(n-1)。

⑥检测一致性是否可以接受。通过查询随机性指标值表,得到CR,若CI/CR不大于0.1,就可将一致性视为可以接受[2]。

3 以福建某变电站为例,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 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该模型主要是用来识别对变电站产生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大量的该变电站的历史资料、现场勘查以及专家们辨识,发现对该变电站产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土建作业风险U1(挖土U11、支模U12、砌筑U13、拆模U14)、设备安装风险U2(机械使用事故U21、高处安装人员未使用防护用品U22、设备损坏U23、油渗漏导致火灾U24)、高压试验风险U3(未使用防护用品U31、未设安全栏U32、技术水平差U33)。

从风险因素着手,建立了目标层、风险因素、分线因素的子因素3层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3.2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同时使用ABC的方法 将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归类

整理询问调查的结果和相关的历史资料,对其进行权衡之后,确定判断的矩阵,并利用矩阵进行相应的计算后,得到风险评估权重表,见表1。将得到的权重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计算累积权重值。根据此值,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其值在70%~80%之间的为A,80%~95%之间的为B。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知“U32、U14、U13、U12、U11、U22、U21、U33、U31”对该变电站工程产生的影响最大,应当对这些影响变电站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重点的考虑,并制定一定的应对措施,降低或者避免上述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为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

总体来说,基于AHP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的管理是可行、有效的[3]。

4 结 语

在实际的变电站工程中,变电站会受到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并引发不同类型的风险。做好变电站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利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基于AHP法的变电站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增加变电站的安全风险、生产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雅坤,吴继忠,林冬.基于层次分析的新建变电站安全风险评估与控 制[J].供电企业管理,2016,03:6-10.

变电站质量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35KV;变电站建设与改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35kV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与设计

(一)按照省、市公司的相关文件结合变电站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与本单位的近期电力规划相对应;切实调研好电力负荷分布情况,按照规定、电力规程的具体要求,选定站址、电源点、输电线路路径。具体应有相应变电站地理位置图、电力负荷预测表、线路走径图、电气接线方式、站内总布置方案等。

(二)方案确定后提交设计院,设计出相应的初设图纸,根据负荷性质、资金、科技进步等情况,选定设备型号、参数等,提交物资部门招标,对招标厂家提出有关技术、商务要求,准备物资。

(三)施工设计:根据当地地形做好勘测工作,特别是室内布置方式,关系到房屋的稳健、接地部分的处理等整个站的安全运行问题,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地方,更要求做好此方面的工作。

(四)工程的概预算:工程初设完毕,要对工程做好预算。将管理、前期准备、设计、监理、占地以及预算的其它费用全部列入。

二、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管理

(一)施工设计完毕,材料、施工队伍招投标工作结束,工程领导小组应根据招标结果组织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做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安排施工工期,各建设小组各司其职,按工序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如运行变电站设备改造,要有对设备熟悉的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安排,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运行单位应按要求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详细交代工作地点及注意事项;施工设备与运行设备应有明显断开点,运行人员应督促施工人员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严防误碰、误跳运行设备。

(三)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只重视35KV变电站项目立项和工程结算这两项开头和结尾的工作上,而轻视施工过程管理。经常是行政权力部门管两头,责任部门管中间,施工建设单位阶段性管理,造成施工单位钻空子,不重视工程施工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而把重点放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及结算这两头的工作上,容易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在建设时特别重视。

1、应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监管力度,为电力建设提供一个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保障工程建设责权分明、公平有序地发展,严厉打击恶性竞争、规范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等事故的责任追究处理。

2、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前,设计单位应进一步对项目的地形、负荷情况、资金情况等进行核实,确保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按时交给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对存在的改动要实时与施工单位沟通,科学论证,及时更新设计方案。

3、供电公司主管部门应从工程项目全局考虑,制定出工程管理整体要求;监理单位应根据供电公司的要求,制定该工程监理规划及方案,协调工程中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依照建设标准,遵守监理规划方案制定该工程具体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地进行联合检查,检查工程进度、设备情况、施工安全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威胁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35kV以下变电站(含35kV)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的制度化意识薄弱

在变电站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运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变电站的有效管理与正常运行。实际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并不重视这些规章制度,这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隐患,管理层的执行力度不够,不能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也不能在变电站运行中对这些制度进行完善的管理。对制度的履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造成变电站运行管理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二)电网运行中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重要的细节,但是没有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实际工作中并不能按照相关安全制度进行工作,这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变电站运行中相关防范措施不到位

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管理体系,很多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有的时候,尽管规章制度中已经对相关安全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因为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忽视一些细节,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问题。

四、变电站设备验收管理

(一)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工作后,应在相应的记录簿上作记录。值班人员查阅记录簿,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工作结束手续。

(二)设备验收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程、条例进行。设备未验收合格,施工部门必须进行整改,并经重新验收合格。

(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向运行单位移交与现场情况相符的图纸资料及设备说明书。

(四)新设备验收后应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其中包括:分别有验收小组、运行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管理部门相应签字的交接设备范围;工程验收结论;遗留问题及责任单位和限期处理时间。

(五)新设备交接验收时,变电设备的操作应由值班员进行。未经许可,施工人员不得再在交接后设备上工作。

变电站工程的质量关系到电网运行的稳定和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生产和生活。在变电站工程中,变电站工程施工质量是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石。只有不断的提高变电站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才能建设出更多的优质工程,为电力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伟东.郝变果 35kV变电站建设与改造过程的管理[期刊论文]-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