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2 20:59:2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1)

1、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首先是关注度不够。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资源,除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节日。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平常的语文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带而过。同时有些教师以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得知,语文教学不需再次涉猎。更主要的是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所谓的节日文化。

其次是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逐渐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远远地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上,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语文教学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契合性。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故事,同时也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而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本身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从节日的风俗习惯、仪式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或者审美情趣,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传统节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1、从语文课本入手,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虽然现有的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题材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教师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的节日,它们往往是诱发作者情思的导火索,最突出的则是春愁、秋思。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则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进行“预热”,继而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进而埋下伏笔。再谈及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怀。

2、在语文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围绕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语文的活动主题,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2)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蜕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那么,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下面我尝试从四个角度做一分析。

神圣的虔敬

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

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如,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天地日月神灵)、敬鬼(祖先)之外,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退”的介之推、端午节纪念“忧国忧民、风骨独具”的屈原等,都反映了对一种民族理想和价值的追求。

民间传统信仰虽然是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孕育的根源,但随着信仰由自发向自觉的跃进,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系统化的宗教对节庆活动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现在传统民俗节日普遍存在的灶神财神崇拜、百姓在家中设置佛堂和灵位,体现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与民间传统信仰的某种融合,形成了民间浓郁而细致的崇拜神圣的景观。

给神圣留下位置,对于民族文化的存续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民族在文化意义上没有任何神圣的精神,而只是一味的消费,那么它就会蜕变成一具僵尸般的空壳。保留神圣的位置,给民间崇拜和信仰留出空间(尽管不一定非得固守传统的祭祀程式),正是体现了人性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与渴望。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信仰的阙如和精神的失落,已经成为一切社会病症的症结所在。这种精神的失落比物质的贫穷更可怕,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这种感受会更明显。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中给神圣保留位置,无疑是对信仰虚无主义的一种救治。

和谐的崇尚

素有追求真善美传统的中华民族,对和谐的理念向来青睐有加。而作为源于日常生活又对日常生活高度浓缩且立体呈现的民俗节庆,更是十分注意凸显和谐的理念,并在潜移默化的时间累积中,将其标识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

“和谐”主要是天人和谐,即在自然和人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的结合,从而保证自然和人接近或最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满境界。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倡导和谐方面,可谓无处不在:从节日的日期选择,到节日游乐、饮食、祭祀活动的安排,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映成趣的基本精神。

首先,节日的日期选择弥漫着和谐对称的特点。民俗学者乌丙安在其《中华民俗史》中指出:“‘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由此“分节”,逐渐演化为“日月同数”、“月内取中”和“年内对称”的现象。“日月同数”如春节(正月正)、重阳节(九月九)等,“月内取中”如元宵节(正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等,“年内对称”如元宵节与中元节对称、花朝节与中秋节对称等,这些错落有致的对称设计,能给人以爽心悦目的和谐之美,同时使人在美的体验中领受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价值追求。

节日文化注重和谐的另一个特点是“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易传》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形成兼顾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包含着天文物候的知识,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暖冬,小年辞灶,除夕守岁。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一切又是那样的错落有致:节日的娱乐,四时佳节各异;节日的饮食,也与时序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晖夕阴,都在娱乐和饮食中得到了回响和照应。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重视阴阳调和,与万物共生共荣,不断地升华天人合一的意境。

当然,和谐亦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节日里走亲访友、优游聚会等群体性活动,是人们交流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协调的佳径。在声声问候里,营造着与人为善的和谐氛围、团结友爱的和谐关系,这既是社会矛盾的化解剂,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巨大文化资源。

亲情的滋养

在中华传统民俗节日中,对亲情的滋养和呵护可以说是最核心的文化心理。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重视人间亲情的了。家庭的信念、团圆的信念、故土的信念,一直是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最内在、最深刻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DNA。

在民俗节庆中对家庭骨肉团圆的炽热追求与期盼,可谓俯拾皆是。中国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认识到“月有阴晴圆缺”的循环规律,从而把月圆作为人间骨肉团圆的象征。“明月千里寄相思”,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团圆的佳节,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际。元宵节的汤圆和元宵、中秋节的月饼,除了内在的甜美可口之外,外形的团团圆圆,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

寓意。当然,一年中最能体现亲情团圆的节日还是春节。每逢这个节日,人们都要阖家团圆,围坐一桌吃“团圆饭”,享用“团圆饺子(交子)”,共庆美好的新春。时至今日,每到农历的腊月中下旬,数千万在城市打工的民工、在外地求学的学子就潮水似地奔涌回家过年,这也许是最能体现传统民俗节日意义的社会景观了――回家、尽孝、阖家团聚,共享天伦,还有一种深深的对根的认同。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包含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力量,体现着一个民族最具原生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亲情。这种人间亲情,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的依恋之情。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活动都淋漓尽致地传递着这些情感。亲情是生长的,它首先是我们的血缘亲情,即与生俱来的对亲人的情感,然后生发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普遍观念。由此观念可以一层一层往外推展,“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进一步扩充为对所有他人的仁爱、对宇宙万物的息息相通的关爱。由亲善亲人然后能行仁于民,行仁于民然后能关爱万物,从而造就出人的“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

乐感的诉求

当代哲学家李泽厚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中国人总是“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确实,乐感的诉求是中华传统民族性格的突出特点,也是民俗节庆最鲜明的趋向。

传统民俗节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人们在千百年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宴。追求乐感首先表现在节庆活动突出庆贺和游乐两大主题,以纵情的文娱活动展现和抒发人们的欢乐和喜庆。如,春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节的舞龙舟、划旱船,清明节的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等,都是展现人们欢庆喜悦之情的有效形式(当然很多活动可能最初是源于娱神)。传统民俗节日能创造一种普天同庆的情感氛围,使人们在这种情感的弥漫和氤氲之中深深体会到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给单调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平添无限的生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绝句,十分传神地概括了中华节庆文化“普天同庆,共享吉祥”的乐感诉求。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追求乐感十分有趣的一点,就是人们总是喜欢拉近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文明往往特别注重把享受生活本身作为对生活最贴切的理解,相应地,对美好生活本身的企望也自然而然成为节日文化心理最实在的内容。在节日里,将美好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把理想和现实糊涂又美滋滋地混在一起,使生活变得可亲可爱、有滋有味,便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文化心理。这种心理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日趋淡化,但是作为一种定型的心理结构却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潜滋暗长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3)

中国的传统节日意义深远,它从多方面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生理上等各种社会需要,传承者自强不息、贵和尚美、精忠爱国等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中保留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立足之地,完全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的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尤其是传统节日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传统文化的亮点,正如谚语中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有规定的日期的,这是约定俗成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也是所有传统节日的开始,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的对象,民间流行着春节祭祖,端午节祭屈原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等等;此外,每个节日庆祝的礼仪形式也是有区别的,如清明扫墓踏青,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被融入到每个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节日有文化内涵,有历史记忆,有文明礼仪的传承,还有一种情感的寄托,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活力,在未来社会也会被传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涵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形态,融合了美妙的传说、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情趣。传统节日习俗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深深地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不少节日自商周之后上升为礼俗,成为国家祭典。到秦汉时元旦、除夕、端午、七夕等节日基本已经定型了。之后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节日文化得以加快交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节日内容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如:登高、秋千等新节日内容。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对节日内容有了新一层的影响,如:四月八浴佛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都为佛教信仰的产物。自宋元起,有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礼仪和娱乐性质的活动,摆脱了宗教迷信的笼罩、压制,例如用来驱除鬼神的鞭炮,逐渐成为了节日庆典活动的必需品。所以说,节日是在发展中不断的有所补充、丰富、完善,又有所淘汰改进的。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勤劳等美好的品质特征,也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中华民族永不能忘记它那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它已经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讲,传统节日文化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具有鲜明的特征传承着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中国人向来有“天下一家”的概念,这种古典的世界主义虽然与今天全球意识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异国需要一个流动地适应、变化与变异成新的过程。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春节在某些欧美国家或是城市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节,作为观光旅游项目供人欣赏。当地政府会组织与其相关的活动,市长还会在当天向民众致辞并一同参加游行活动,参加者不仅仅是我们的华人华侨,更多的外国人会参与进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让世界民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普及世界文化知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温厚与崇高,我们应努力让春节走出国门,影响更多世界民众。

当今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化重组与创新的时代,各国文化通过多种渠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扬长避短,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联系中对不同体系的文化重新做出判断,多一种文化样式,多一种文化选择,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结合,对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信仰、民俗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现代城市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社会功能有以下几点:

3.1 通过饮食文化来缅怀祖先,寄托思念

饮食文化是最易传承的,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仍保持着这个传统的饮食文化。

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这一天各地习俗不尽相同,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捣蒜芷,喝雄黄酒,还有的地方要吃油糕和绿豆糕。包粽子所用箬叶可疗咽痛或调女经;将捣蒜和雄黄酒洒在院落门庭可以驱蛇,挂菖蒲,悬艾叶可以驱邪祛病,净化环境。 可见,端午节既是纪念和缅怀爱国的诗人,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节俗。如今,古老智慧和灿烂文化融于一体的端午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自古以来烹饪技术的集中表现。无论人们的生活水平再日益的增高,但传统的饮食仍然经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我们节日的餐桌上,受到人们的喜爱。

3.2 通过节日活动可以凝聚亲情、友情、乡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节日活动可以让人们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使得身心获得休息,调整心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调相互关系, 缓和矛盾。节日期间,人们有大量的时间走访亲友、相会乡亲四邻,以获得较好的人际 关系,增进人们生活的快乐指数。

3.3 通过节日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动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

通过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能够影响各行业各领域的产业发展及经济效益;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产生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其现实价值看,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不仅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还能够调节民众身心健康,是民众情感的寄托,更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 现代城市生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利用

我生活在古都西安,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对待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表现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对现代城市的衣食住行,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如:“尚红”观念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色彩精髓,这一点在西安现代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因为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是为了延续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利用才称的上是传承保护。

今天的传统节庆其精神内涵越来越不受重视,反而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究其原因,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给出了答案——传统节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撑。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最根本的保证是将民间传统转化为民族信仰和公众共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赋予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节日。

我们不能总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人们记忆的节日,我们应该将其精神、内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在满足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精神向往的同时,更好地在利用借助中传承利用。因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传统文化精神,来推动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真正的让节日文化带动经济,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利用。

让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精神,传承利用要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直接为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好的为现代城市的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李露露,中国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年6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4)

[关键词]节日时间词;历史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8[本刊网址]http://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第一次提出了“时间词”,“大+时间词(的)”结构,这一理论迅速受到了众多学者关注。宋玉柱《“大”的区别词用法》、沈阳《关于“大+时间词(的)”》、张慧芳《也说“大+时间词(的)”》、杨松柠《“大+时间词(的)”再议》以及近几年的学者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则是在沈阳先生的时间词分类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对其中的第一类表示节日的时间词进行了全新探究,着重探讨了此结构的演变反映的传统文化现状。

一、进入“大+时间词(的)”的节日时间词的历史比较

现将学者不同时间对进入该结构的时间词的判断罗列如下:

宋玉柱(1994年)总计6个:(1)节日3个:过年、中秋、国庆(2)年、月、日、星期3个:初一、十五、星期天。沈阳(1996年)总计32个:(1)节日9个:过年、过节、中秋、国庆、节日、元旦、春节、冬至、五一;(2)年、月、日、星期6个:正月、(年)初一、十五(限正月、八月)、星期六、星期天(日)、周末;(3)一年中的季节、气候9个:夏天、冬天、冷天、热天、晴天、雨天、雪天、风天、阴天;(4)一天中的时点时段8个:清早、早晨、中午、晌午、晚上、半夜、白天、早上。

在此之后的学者认为能进入该结构的时间词都有所增加,杨松柠(2009年)认为能进入结构的还有:圣诞节、儿童节、星期一、妇女节、情人节,但重阳节复活节、感恩节不可进入结构,星期六、星期一可以,春天、秋天不可以;凉快天、暖和天不可以;张静、崔山佳(2012年认为能进入结构的还有):三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春天、秋天甚至是从未出现过的"jk点”。

(一)进入结构的节日时间词的演变规律

纵观进入结构的时间词我们发现:

第一,原来不能进入的“圣诞节”、“妇女节”等很多节日开始进入。例如在新浪微博上搜索一下可以看到:

谢谢老婆送的二锅头啦,大妇女节的还送我东西。

大妇女节的生病还能不能让一个25岁的妇女好好的了。

我大妇女节的搬点东西锻炼身体不行么。

第二,一部分原来可以进入的“冬至”等现在很少使用。大五一节的、大建军节的等说法也被认为不合理。

第三,从总的趋势来看,能进入“大+时间词(的)”结构的表示节日的时间词总量增加了。

(二)进入“大+时间词(的)”的节日时间词演变原因

第一,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其中,词汇的演变速度是最快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是交际工具,人是使用语言的主体,社会是语言使用的主要场合。社会和各个群体对不同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会影响节日词进入该结构或是不再能进入结构。

第二,语言是符号系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虽然语言符号有不变性但是也具有可变性。索绪尔在解释语言符号的不变性时,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复杂性。语言符号的众多等,都是导致语言符号相对稳定的原因。

二、可进入“大+时间词(的)”的节日时间词分析

宋玉柱认为进入“大+时间词(的)”结构的时间词是重要或是特殊的日子。沈阳认为是往往适合或应该工作(相反,不适合、不应该工作)的日子。张慧芳认为,能够进入结构的词,有的较重要、有的较特殊,共同之处是在于这些时间与人们的工作休闲、日常作息、衣食住行相关。那什么样的节日时间词才能进入结构呢?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

(1)同样是传统节日,“大中秋的…‘大过年的”可以,但是“大清明的”有时可以,“大重阳节的”不可以。

(2)同样是外来节日,“大圣诞节的”可以“大情人节的”有时可以“宋干节”不可以。

(3)以表示节日的时间词为例,大家所公认的可以进入“大+时间名词(的)”结构的有:大过年的、大中秋节的、大过节的、大圣诞节的,不可以进入的有大重阳节的、大复活节的、大宋干节的。

公认能进入结构的表示节日的时间词有以下特点:

(1)全民重视,公休,有典型的风俗和庆祝活动,年轻人推崇,商业宣传较多,悲喜色彩较明显或寓意较好的传统节日。笔者认为,之所以“大重阳节的”不行是因为与“大过年的”相比它并不具有认知的普遍性,就算是很小的孩子或是外国人都知道中国的春节,中国人也有人不知道重阳节。另外,这一天没有公休学生和工作者都缺乏参与,且节日本身缺乏典型行为。

(2)年轻人特别推崇或是商家宣传力度特别大,并且具有典型的庆祝活动且寓意为中国人乐于接受的外国节日。宋玉柱、沈阳认为“大圣诞节的”等外国节日不可以进入该结构但是现在“大圣诞节的”却为大家接受,这主要是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圣诞节从改革开放后开始流行,另外,语言演变具有不平衡性、就年龄上来说,年轻人更容易去接受语言的变化;就地区而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容易接受语言中的新变化。而在语言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所以年轻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成为了词汇创新和使用的先驱。物质的丰富让大家开始关注传统节日但是外国的节日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我国现代的年轻人特别推崇圣诞节。当然,商家的宣传圣诞节的力度并不比中秋节小也是一个原因,所以“圣诞节”可以进入该结构,但相反的,复活节就不可以了。这也反映出了语言系统的非静止性,是我们研究语言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的好材料。

三、节日时间词变化反映出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

由上文我们已经发现,能进入结构的时间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的表示节日的时间词更是如此。当然,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进入结构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能进入结构的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对比

第一,能进入结构的中国传统节日起步早,很长一段时间都领先于外来节日是数量,但是数量增长总体比较缓慢,近年甚至出现了减少的现象。

第二,能进入结构的外来节日一开始几乎为零,起步晚,但是数量增长比较迅速,尤其是2010年之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节日。

(二)结构变化反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中说道:“语言的根本属性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人是文化的动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节日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节日在结构中的出现数量的不断剧增和我国传统节日形成对比。经济全球化使很多的实体商品进入我国,但是附带的外来文化也正在削弱中国的文化基础。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严峻,外来文化的抨击更是非常强势。现代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明显降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忱十分有限,他们更愿意迅速接受或更容易被动接受大量的外来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令人担忧。

(三)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改善的建议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改善,我们除了贯彻国家各项政策之外,还需侧重和人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在徐通锵先生的《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的演变具有不平衡性。年轻人接受变化比较快,中老年人接受变化慢;在地区上来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接受得快,其他地方比较慢。因此,当一种节日被发达地区的年轻人群接受或不在意时能进入结构的节日时间词就会发生变动。所以,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动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很多外国节日一开始也都是通过沿海口岸城市或者首都等有影响力的大城市进入并风靡全国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也必须要从这些地方开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5)

【关键词】 中国;当代大学生;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策略

一、前言

节日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习惯,节日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和象征,它独特的内涵融入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将这些灵魂和精神进行渗透,对人们的身心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和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的当代大学生大多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他们越来越喜欢庆祝西方节日,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传统节日。面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以及由此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所形成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消费观念,正确理解西方节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并呼吁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中西方节日文化观

西方节日文化在中国受当代大学生青睐。一方面,西方自由和休闲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另一方面,有调查资料表明,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强于20世纪 80~90 年代的大学生, 表现在他们思维活跃,对社会生活中新思想、新观点反应迅速。[1]

在中国,西方的节日已经发展迅速,吸引了很多中国年轻人。首先,西方的节日是以一种简单方便的方式庆祝的,很少有禁忌;其次,西方的节日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日。以情人节为例,在2月14日这一天,可以看到很多的青年人以送玫瑰花、送巧克力以及举办烛光晚餐等活动庆祝节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情人节充满了新鲜、刺激和浪漫,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西方节日富有更多的娱乐元素,年轻人更热衷于庆祝和参加这些节日活动。然而,他们喜欢西方的节日多数不是由于节日文化本身的因素,有些只是满足于心理上的刺激和浪漫,而多数则是因为追求一种浪漫和时尚,追求一种纯粹的形式。

三、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面临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 传统文化陷入困境,礼崩乐坏,导致传统节日也丧失了存在的精神基础,逐渐衰微。”[2]与西方节日文化相比,中国的节日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于西方节日而言,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更受到中国中老年人推崇。年轻的当代大学生们向往着新的与众不同文化,结果是他们越来越淡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节日文化背景缺乏了解;二是传统的节日是数千年代代相传的节日文化,对他们而言似乎缺乏新鲜感;三是中国的节日大多为传统的节日,强调家庭团聚和社会和谐,所以许多当代大学生把他们看做是一种责任;四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色彩、语言等方面还有一些禁忌,让他们感到压抑。

四、代大学生的中西方节日文化教育策略

现在,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不太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他们有兴趣庆祝各种西方节日,尤其是沉迷于庆祝圣诞节和情人节,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以此同时,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观念变得越来越冷漠。作为新一代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当代大学生不应该忽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此,我们的非常有必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培养“文化自觉”。所谓的“文化自觉” 就是要对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来历、文化得失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既要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优点, 又要认识到它的不足。[3]在面对不同的节日文化时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吸取西方节日文化优秀元素,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优秀成果。

1、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节日文化,吸取西方节日文化之精华

西方节日文化大多以纪念、庆祝、感恩等主题构成,我们应引导当代大学生从西方节日主题中更多吸取其精神内涵。例如:从圣诞节中我们可以更多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以及人们不同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从中了解早期西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再如:引导学生从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活动中懂得感恩,感谢给你生命并养育你的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你的人,感谢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感谢国家和社会给你的一切,从感恩中唤醒他们的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为自己、父母、国家和社会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此外,西方的许多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等都有家庭团聚的元素,也有节日的喜庆气氛,从西方的节日里我们也能看到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紧密联系和友谊,从中也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思想,这也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吸取和借鉴的。

2、引导当代大学生加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节日文化的文化交流也应加强。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自身素质,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西方节日文化交流应建立在充分理解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基础之上进行。

西方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基础,其中大部分具有明显的宗教意义,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人更注重节日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和节日气氛。例如,在西方的万圣节,人们穿着个性的装扮,雕刻奇异南瓜灯,通过赠送小糖果和各种装饰品等方式营造节日的热闹气氛。

传统的中国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都是家庭团圆的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家庭往往聚在一起庆祝节日,并创造一个和谐的节日气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以交往、交流、凝聚力和彰显文化遗产为重要途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悠久历史、传统美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因此,我们要引导他们多读有关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书籍,了解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所传承的文化精髓,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交流,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了解并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各种优秀成果的同时,中国当代大学生还应接受国学教育,逐步将其纳入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拓展他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路径:一是教师应积极主动接受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任务,解释传统节日文化的含义、渊源和习俗等等;二是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应正确引导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三是用适当的方法宣传、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四是可以组织一些如表演、辩论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传统与现代、自主性和多样性的节日文化,并对不适合先进文化发展的观念及行为进行及时更正。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将学校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相结合,将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参加一些如文化艺术节等有关与节日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参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豪感,引带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而优秀的节日文化。

五、结语

西方节日活动在当代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被中国年轻人所接纳并受其青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看到其对当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和引导中国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西方节日文化所带来的的影,我们应积极引导他们吸取西方节日文化的优秀成果,引导他们尽量减少西方节日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目前传统的中国节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为此,我们应加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宣传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及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自豪感,培养他们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责任意识。

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节日文化氛围,我们要利用各种现代媒体手段进行正面积极宣传,引导他们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中国青年学生了解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和先进文化,并通过各种手段扩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号召他们们保护、改善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鼓励中国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中国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欣.90年代语用新视野[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2] 李琴.传统节日式微的文化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8.5.

[3]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 1997.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6)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65―04

节日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写照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它是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感,联结民族共同记忆的文化纽带;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领域也随之呈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日益频繁,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道绚丽多姿的文化景观。可以说,文化多元化已是当今世界文化领域的显著特征,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面临着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尴尬局面,构建节日文化话语权成了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威,释放本国传统节日之异彩,处理好本土节日文化与外来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异态走向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文化在本土的主体地位有所动摇,其话语权威日趋减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异态走向。一方面,随着节假日法定政策的实施,保护本土节日文化的觉悟虽有所增强,但传统节日文化仍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外来节日文化浸染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并呈扩大趋势。

随着传统节日日益式微,在社会人士保护传统节日的呼吁下,政府出台了节假日法定这一重大举措。该提议的实施表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意识有所增强,以往以民间各种活动形式加以传承的节日被纳入到制度保护的层面。它为我们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存在着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模糊、认同感不强等现象,使节日法定这一外部推动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意识层面讲,传统节日文化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因而即使有了固定的节假日,但对一部分人而言无非是多了几个休息日,节日法定在引导民众加强节日认同感、传承节日文化方面的功效显得微弱。目前,许多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狂热度依旧持续走高,而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度虽然随着节目法定政策的实施有所提升,但传统节日文化的主导地位依然受到严峻挑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要真正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牢固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来日益密切,一方面,它使各国文化在互动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发展中也催生了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文化效应。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本国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以各种途径渗透到别国,以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现在,文化霸权主义在节日文化方面也开拓了浸染别国文化的意识形态市场。正如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所提到的“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随着西方节日文化在我国不断地推广、盛行,它越来越受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它使作为我国主流节日文化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挤压,走向了边缘的地位,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威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减弱的根源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异态走向的原因主要可从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加以分析。

从国内角度讲,最根本的是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根基发生裂变,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调试功效微弱。中国的传统节日发端于以自然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岁时节令之上,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了变化,而其当代性调试功效比较微弱,因而难以顺利实现适应当代生活的过渡。主要表现为:

首先,节日内涵的苍白化。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宗法文化、原始观念文化等的承载体,是一定时期内文化特征的生动写照。然而,由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传统节日生成的社会基础发生根本变化,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节日的内涵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播中日益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节日形式的粗陋化。“任何一种或一个民俗事物和现象,都是经由人们相应的表现构成的。这些表现体,正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号。”作为民俗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也是如此。节日的形式,或者说,节日符号是节日文化的承载体,它使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接触来体会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行为活动在传承中日趋形式化、简单化,节日形式也过多地停留在物化层面,缺乏精神涵养。这使传统节日在现代人中出现了解读的困难,造成节日文化理解上的障碍。

最后,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伴随着节日内涵的苍白化、节日形式的粗陋化,出现了节日认同感的淡漠化。其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向心力不足,节日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模糊,最终将造成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动摇,乃至分崩离析。

从国际角度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今世界的斗争日益转向了文化领域的斗争与较量,文化霸权也成了西方社会一些国家在斗争中所推行的一个新战略。可以说,全球化浪潮中出现的文化霸权现象是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日渐走低的外部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根本上就是一种以经济行动策略来实现的新的文化整合过程,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设计中瓦解任何一种保持自身特殊努力的文化自足体,进而完成对于世界文化前景的‘普遍化’构造。这就是以美国为代表推行的、由缪赛尔・亨廷顿宣扬的‘普世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文化趋同化和殖民化的新境遇。

现阶段,我们的节日文化被趋同到西方节日文化之下的危机日益凸显。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

世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他们凭着在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争夺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不断地向别国传输自身的意识形态,意图使其文化传统成为世界性的传统,使世界的文化趋同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文化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节日文化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力浸染下易被西化,难以坚守本土的文化个性,以至丧失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这最终导致节日文化话语权的丢失。

三、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路径探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关系到节日文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坚守文化个性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有效路径,使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

1,实现制度层面到意识层面的升华,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基本前提。国家实行节日法定的政策通过外部引导来繁荣传统节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文化的传承由制度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确立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以内部改造作为节日传承的强大基石。从根本上将节日文化的根基载人人们的心中,这也是重建话语权威的重中之重。

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下,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渗透,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首先需要我们确认自身的节日文化身份,找到节日文化的民族归属感。缪赛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提到:“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只有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我们才不至于在多元文化摩擦中迷失自我。创生传统节日内在合法性最重要的是增强节日文化的认同感,使节日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活动。“既然历史是认同的话语,谁‘拥有’或占有过去的问题就是一个谁拥有能力在给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识别他或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因而,我们要注重节日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刻内涵,让社会大众从根本上认识、理解并认同本土的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面前依然坚守本土的节日文化传统,使人们能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找到民族身份和民族归属感。

2,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张力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条件。“现在传统节日遭遇的问题是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契合度不高。”目前,传统节日文化要重建话语权,就必须赋予时代内涵,注入当代元素,赋予节日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性过渡:

一方面,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化的困境,因而要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如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一首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章。”这里体现了“精忠”的文化精神,它对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仍具现实意义。再如,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象征着团圆”。其中,可挖掘出人们崇尚“和”与“美”的精神,这与我国完成祖国统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又具有相通性。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挖掘出符合当代社会特质的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将更具生命力。

另一方面,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即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需要打造传统节目的当代符号品牌,创造出节日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以此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

3,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道路

这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根本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突显,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流失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继续走低的局面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

对此,一方面,要适当地提升文化免疫系统,牢固节日文化的根基。这里所说的文化免疫是指“本土文化在面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文化渗透、入侵、感染等威胁的情况下,通过基于个体或群体的应答机制进行自我保护的现象”。“它通过识别‘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成分,排斥进入本土的可能存在的文化威胁和本土范围内产生的不良文化倾向,以维持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下延续本土节日文化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牢固文化的根基,也只有这样,才能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彰显本土文化的鲜明个性。另一方面,要突显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释放中国节日文化的异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传统节日在主流方面,体现了以自然为取向,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体现了和谐为美的思想,即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了家庭和谐与邻里和睦的思想;体现了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记先人等社会伦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这种文化特性是几千年来中华节日文化不断演进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在全球文化交往中,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以确保自身的文化安全,充分把握文化的主动权,坚持传统节日文化的中国特色。

4,实现本土与异质节日文化的和谐对话,创生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