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村级便民服务员

村级便民服务员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6 11:31:29

村级便民服务员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1)

为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为民服务方式,改进服务质量,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省纪委的工作部署,现就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年内建成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健县、乡(镇)、村三级为民代办、帮办机制,形成覆盖全县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村民找政府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的目标,努力构建便捷、高效、和谐的为民服务环境。

二、机构设置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是村民委员会设立的为民代办、帮办服务的场所,同时是村民委员会向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的场所。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在村民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

1、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应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可利用现有村委会办公场所设立,有条件的村也可单独建设。西屏镇、古市镇的城中村、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可视情不再单独设立便民服务中心。

2、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可以由村民委员会主任兼任,并配备1—2名代办员。代办员可以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或村干部兼任。村级代办员的待遇由各乡镇统一确定。

3、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向本村村民和相关企业提供代办、帮办服务;负责制定各项代办、帮办制度并经所在乡镇审核后组织实施;负责向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负责处理乡镇政府委托村民委员会办理的、可以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处理的事务;接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

三、服务内容

下列事项,可由村级代办员负责,直接报送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报送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1、证照代办类。主要包括:①建房审批;②生育审批;③身份证办理;④个私企业证照年检;⑤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申请;⑥户口迁移审批等。

2、咨询服务类。主要包括:①法律咨询;②政策咨询;③农技知识咨询;④市场信息咨询;⑤劳动力需求信息咨询等。

3、公益事业类。主要包括:①水、电等设施的维修;②农户电话、有线电视线路维修代为联系;③计生服务;④扶贫帮困服务;⑤环境卫生服务;⑥农村医保缴保服务等。

4、致富发展类。主要包括:①种养结构调整;②优良品种引进;③技术指导;④个私企业开办;⑤企业技改项目投入;⑥生产资金贷款等。

各村可结合实际增加代办项目。

四、服务方式

1、代办员代办。各村都要配备代办员,代办员主要以证照和审批服务事项受理代办为主,服务事项和代办员联系方式要及时公告。

2、集中办公。有便民服务中心的村在实行日常代办员服务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固定一个办公日,由村主要干部和驻村干部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接待受理服务事项。

五、工作程序

1、咨询:当村民询问便民服务事项、行政审批或相关政策法规等问题时,应热情接待、认真回答;不能详细解答的,可咨询县行政服务中心相关窗口或相关部门后再告知,或告知县行政服务中心相关窗口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电话自行咨询。

2、受理:对于村民提出的办事申请,由村代办员负责受理、登记,并按规定程序落实办理。对于村一级无法办理,需向上级报送的申办事项,填写《受理事项代办登记表》。对于申办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补办事项,对于不符合审批规定的申报事项,应详细告之退件原因,不得随意、无正当理由退件。

3、协办:对已受理的报送事项,先由村干部负责进行审查核实,并及时做好应由村级协办的有关手续。

4、报送:对村民需要办理而村一级无法办理的申报事项,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由村代办员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上报申请人的相关申请材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的,应按程序及时办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无法办理的,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程代办员上报县行政服务中心或相关部门办理。

报送采取限时报送和及时报送两种形式。对村民提出的申办事项,由村代办员负责在每周一报送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对急办件则采取及时报送,随时受理、随时报送。

5、回复。根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承诺期限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办理进度,由代办员负责及时了解办理结果,以电话、网上等方式向群众作出回复。

六、服务原则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以为民代办、帮办服务为宗旨,遵循以下服务原则:

1、合法原则。除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收养登记等事项必须由当事人到场外,当事人申请政府办理的其他事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均可以提供代办服务。

2、自愿原则。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为当事人提供代办服务的,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并由代办员接受当事人的授权委托。当事人不愿意授权委托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应当提供帮办服务。

3、快捷原则。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接受村民授权委托代办后,应当及时、认真地为当事人提供代办服务,并将代办成果及时地转交当事人。多个村民同时授权委托一个代办员代办的,可以同时为多个当事人提供代办服务,但不得因代办事项集中服务而拖延服务承诺期限。

4、无偿原则。除依据法律、法规应当向办事机关交纳的费用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向当事人提供的代办、帮办服务不收费。

5、无歧视原则。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的代办服务,具有委托、性质。委托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代办人应当无例外地提供最快捷的服务。

6、公开透明原则。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健全代办、帮办制度,公开代办、帮办程序,实行阳光服务。

七、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1、试点阶段。月底前,先在叶村乡、斋坛乡、四都乡三个乡开展试点工作。各试点乡按照不少于村民委员会总数的1/3确定试点村,将试点村村民委员会名单、代办员名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以及试点方案报县监察局和县行政服务中心。月,由县监察局牵头,会同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政府法制办做好《行政服务手册》的编印以及试点乡、村代办员培训工作。

2、推开阶段。月底前,全县80%以上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年内全县应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村均建成。

3、验收阶段。月底前,县政府、县监察局会同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政府法制办组织全面验收。考核优秀的,授予“示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奖牌,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建成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初审和复审制,每三年复审一次。复审不合格的,给予取消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资格。

八、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县委、县政府成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监察局、县行政服务中心总体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乡镇党委、政府是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村委会是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本地的规划和实施意见,相关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安排具体工作人员,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为确保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代办员工作的正常运作,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要尽力落实“十个一”的要求,即“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本台帐、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个公示栏、一名以上代办员、一套办事需知、一张便民服务卡”。月底前完成该项任务,同时建立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l、实施规范办理制度。各村要建立代办员代办制度,选好代办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对代办工作进行指导、协助。制定代办员职责,明确内容,并建立代办员AB岗制,确保工作时间人员不脱岗。要制定集中办公制度,明确集中办公人员、时间和工作要求,公告集中办公须知。

2、推行优质服务制度。代办员在服务中要做到态度热情,诚恳待人,严格按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代办员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办事,绝不向服务对象“吃、拿、卡、要”。要认真受理村民提出的要求,并采取“即办、代办”等多种措施帮助解决,对确实不能办理的事项,要向群众说明原因,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3、建立每月结报、考评制度。由村代办员负责,按月填写《村级便民服务办理情况统计表》,并按规定上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对村便民服务中心和代办员工作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考评,并列入村干部的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村主要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各乡镇要在每月5号前填写《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月报表》报县纪委效能监察室。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2)

一是搭建网络平台,实现群众家门口的“信息化”。以市__镇__村为试点,全面开启村级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之路。以试点村为依托,整合移动通讯服务,建立村级短信平台,通过批量短信处理,及时与农户建立联系纽带。同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和部门工作业务,对流动人口管理、农村养老保险续缴、低保等方面进行数据整合,确保数据准确,方便管理与操作。通过各类数据的采集、比对以及对相关内容和版块的增加、融合,不断完善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村级事务的信息化全覆盖,成功实现由村级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向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转变。目前,已投入60万元资金,完成96个村(社区)光纤接入,顺利实现平台建设村级全覆盖。

二是建立服务中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办事处”。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出发点,全力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乡镇政务代办中心,今年7月份, 9个乡镇和__经济开发区政务代办中心均已完成事项梳理和中心大厅建设,窗口、人员进驻;积极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一批34个中心建设任务,第二批44个村级便服务中心建设有序启动。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上,实现了由“多个部门”向“一个窗口”集中,由“全程”向“直接办理”转变,由“政务服务”向“便民服务”延伸。目前,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已实现“固定场所、办理人员、岗位职责、服务网络”的“四有”标准,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办事一条龙”。对需要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采取“村级代办员预受理、资料网上转递,审批部门网上审批、制证发证,代办员到审批窗口核对领证,申请人直接到村级政务代办中心取证”的快速模式办理。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1项“菜单式”服务事项,其中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等56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信件收寄、水电通讯缴费、机票车票代售等15项便民服务事项。

三是构建一项机制,巩固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依托“一平台两中心”,建立了村级事务“五个一”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村一中心。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ab岗工作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一格一人。将全县96个村(社区)划分为636个网格,实行村干部责任包干。一组多员。在网格片区内建立由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老党员、村民代表、无职党员、老教师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民情信息员队伍,每名信息员确定5-10户群众作为联系对象。一家一档。为全县8.56万个农业家庭建立发展档案,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人口结构、就业、就医、就学、收入等基本信息,做到思想动态、就业状况、劳动技能、收入支出、迫切需求“五清楚”,并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一人一卡。制定《民情联系卡》,卡上印有村干部(含片警)的姓名、职务、分片包干的区域、具体服务事项和有效联系方式,发放给辖区内每位群众,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让群众办事少跑路、少跑空路、少跑冤枉路。

一是村情民意信息化。注重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编发《平台操作手册》,出台《督查考核机制》等9项制度,加强平台应用培训,全县近500名村干部基本掌握了平台操作方法。以全村人口数据库为基础,“数据一次采集,信息多方共享”。全县34万人口共10.7万个家庭档案,已经全部纳入平台,做到了村情民意全掌握。

二是责任落实网格化。通过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划小了责任单位,明确了包片村干部、网格信息员的职责,做到了民生事务全覆盖。网格内相关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大额资金使用等,由包片村干部组织党员、群众在一起“连心式”交流讨论决定。

三是管理服务精细化。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生、农综、社会保障等服务,变传统、粗放的管理服务模式为精细、个性的管理服务方式,做到了管理服务全方位。定期到村里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开展上门集中办证等服务,实现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两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已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0770件,办结率100%。

四是乡村工作协同化。依托“一平台两中心”,开发“行政审批村级代办系统”和“中国

邮政便民服务站”两套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改变了以往乡村干部信息不对称、工作不同步的现象。同时,村干部之间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合力,实现了工作落实全提速。一要以数据安全为中心,夯实“一平台两中心”的信息化保障。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扩容提升,建立覆盖所有行政村的8m以上光纤快速网络通道。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村内事务网上公示和办理的系统开发与版面设置,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逐渐实现数据的县级集中,通过技术手段,提供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村级站点、县乡村政务中心、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统一接入通道,进一步健全便民服务、电子政务服务系统。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3)

一、创新服务机制,打造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按照“群众有地方办事和有人办事”的要求,在村部一层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站”,上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县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下与农村社区和村民小组为民服务点连接,形成县、乡、村、组(社区)四级为民服务全程网络。“便民服务站”配备服务柜台,为群众提供证照代办、公益事业、民事调解、政策咨询、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便民服务,实行统一受理、全程、限时反馈,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干部服务帮到底”。

二、加强村务管理,打造农村“社会管理中心”

一是完善村务管理条件。设立“四室三站三栏”,即两委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便民服务站、计生服务站和三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群众意见栏,推行集中办公、轮流值班和民主管理各项制度,改变了村干部办公打游击、群众办事不方便的状况。二是打造村级“议事中心”。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定期召开党员议事会和村民议事会,及时向群众公布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本村重大事务,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打造“阳光村务”中心。规范设置永久性公开栏,全面推行党务和村务公开,部分村还设置了民情恳谈室。同时,积极招工用工信息、农技信息和蔬菜、瓜果等市场信息,畅通村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

三、开展多种活动,打造党员和群众的“文体活动中心”

一是以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阵地,建立了乡镇党校、农民夜校、业余网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基地。今年以来,播放电教片170多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群众8000多人次。二是打造村级“文化中心”。配备新图书3万多册,开辟村级书报阅览室,设置体育健身器材。有些村还基于传统民俗,积极组建香火龙、车马灯、腰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目前,全县特色文化村达12个,党员文化中心户580户,村级图书室68个。三是以开展各类社会活动为切入点,快速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凝聚人气,提升活力。通过在元旦、春节和“七一”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培训教育活动,将广大群众聚集到活动场所。今年以来,全县共在村级活动场所举行各类文体活动190余场次,参与的城乡党员、群众达17000多人次。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4)

办结38490件,办结率98%。其中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19791件,办结19759件,办件量同比增长20%,中心民生窗口累计支付补贴资金653.12万元。

一、上半年中心重点工作

1. 积极拓展服务。组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走出中心,上街开展政

策宣传、现场解答、当场受理等便民服务。开展上街服务6次,服务群众700余人次。邀请干窑工商所工作人员到中心设立临时窗口为辖区内584户工商户,开展工商执照验证工作,并由工商所工作人员为经营户代办相关手续。

2. 推行延时服务。结合干部驻夜制度,中心工作日午休正常办公,服务时

间延长至晚上6点,双休日9点到16点正常受理服务事项。开通服务热线进行咨询和服务预约。中心根据群众需求安排窗口值班,即保证了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又提高了行政资源的利用率。

3. 开展组团服务。以中心工作人员为核心,引导村干部、退休老同志等参

与。组建政策宣讲、农技服务、纠纷调解、卫生服务等志愿服务队。建立服务队员联系网格化管理,通过便民服务卡、民情日记、定期走访、上门代办等形式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困难和诉求。

4.督查村级台帐。召开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工作例会,对《服务群众

办理事项登记簿》等台帐资料进行了交流,要求村中心工作人员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代办事项每3天报送镇便民服务中心。切实提高代办率,使村民办事不出村,主动把便民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

5.建设服务阵地。中心依托党员中心户、远教中心户、种养殖大户、村干部、“三小组长”等,在原有组级便民代办点的基础上建立70个“党群连心室”。连心室除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的作用,也成为镇、村干部“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新阵地。1-5月连心室共收集社民意175条,调处矛盾纠纷25处。

6.建立联动机制。与县供电局干窑工商所建立联动机制在村设立电力服务窗口,供电所工作人员每周固定半天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开展电力便民服务,提供故障维修、电费查询缴纳、电力设施维修、停复电公告通知等八项便民措施,5月底实现电力服务窗口全覆盖。

7.强化服务公开。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

群众的监督之下。根据“三办”服务内容,列出157项服务事项,将办事程序和办理时限汇编成《服务指南》下发到户,杜绝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8.创建青年文明号。中心突出行业特色,深化创建重点,成功创建县级青

年文明号。实施了青年文明号亮牌工程,主动展示青年文明号浓厚的创建氛围和青春气息,切实激发创号集体的品牌自豪感。启动“服务争一流,满意在窗口”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增强中心凝聚力。

9.完善硬件设施。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公共财政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一

个部门管理、一个大厅服务、一站式办理、一个平台操作、一卡通支付”的“五个一”公共财政服务新模式,对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进行改造。指导宏杨村、新联村便民中心行了改扩建。

二、下半年中心工作计划

1.推进便民服务和“三务公开”平台建设。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统一确定进

入村级便民服务和“三务”公开信息平台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严格按照“三办”(直接办、办、指导办)的要求,把涉及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相关政策制度和“三务”公开信息等相关内容,纳入平台予以,在10月底前实现25个村(社区)平台建设全覆盖。

2.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星级数达50%以上。我镇已建成星级便服务中

心11家,今年下半年宏杨、新联、杨庙社区、翁村、三发等5个村力争通过县级验收考核,使我镇星级便民中心争创数达64%。

3.与县级部门积极对接。争取与县行政审批中心办证系统联网,办理事项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5)

——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汇报材料

为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新需要,镇党委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职责定位,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创新社会管理水平,为建设和谐、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健全完善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组服务站为补充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镇便民服务中心已步入规范化运作轨道,设置专门服务大厅,集“六办所”(经发办、社事办、民政办、群工办、财政所、派出所)和“八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司法服务中心、国土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青少年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于一体进行集中办公,办理、8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做到了“一栏、两有、三挂、四上墙”(设立公开栏;有监督电话、有值班公示台;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服务指南、办事时限上墙)。明确镇长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党务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确定各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延伸了服务范围。建立完善了覆盖全镇16个村和2个居委会的便民服务站,使镇、村联动的为民服务全程体系全面形成。设置了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员,负责为村(居)民免费代办相关事项,各村民小组设置了便民服务代办联络员,负责做好村民与村代办员之间的联系,镇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指导监督村便民服务站发挥其作用。

(二)创新五项服务方式。镇便民服务中心认真开展“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待、一片真情相交、一个明确答复相告的优质服务活动,实行“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结合镇工业经济发展实际,镇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企业服务窗口,为企业代办工商、税务、安全、环保、电力、天然气、投资备案等项目审批手续。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协助企业对投资项目、灾后重建项目等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坚持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服务制度,镇党委成员及镇村干部,每月至少利用2天时间,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了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公开七项服务事项。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七公开”,即公开工作人员姓名、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大力推广“三个延伸”,即把党务、政务公开从政府机关延伸到镇直部门,从行政领域延伸到事业领域,从镇级延伸到村组,并实行“三级公示”制,即以小组为单位公示、以村为单位公示、以镇为单位公示,从而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方便了群众办事。

(四)强化监督机制。镇便民服务中心内设群众诉求服务台和为民服务意见箱,并向群众公布为民服务监督电话,建立 为民服务质量和成效的监督制度,畅通群众咨询和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及时制止和纠正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镇党委、政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检查,督导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对作风飘浮、敷衍应付、服务不力的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限期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的,实行待岗处理。

自底,镇便民服务中心先后接待群众人次,办理各类事项件,办结率%,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领导坐班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职位制、便民制、定时回访制、考勤请假制等制度的建立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严格考核都为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二是规范管理,服务周到。深化“一站式”服务,将民政、计生、农业、司法、土地等部门集中设置服务,充分体现便民、为民。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严格执行四职干部轮班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干部坐岗。

三是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根据镇情实际,将“突出重点、创新形式、规范程序”作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来抓,把便民服务工作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村级便民服务室工作相结合,提高全镇便民服务水平。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6)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到位。我乡党委领导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组织、纪检各村行政服务中心、各村两委班子为成员,明确责任分工。

(二)确定场地、保障设施设备需要。各村(社区)整合利用现有办公条件,落实便民服务办理场所,乡政府统一为辖区内各村制作了便民服务中心标识并完成挂牌。

(三)服务人员到位。各村结合工作实际,在现任的村干部中落实2-3名工作人员免费为群众代办相关事项。

(四)规章制度到位。由乡政府指导各村便民服务室(代办站、代办点)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性告知、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投诉举报等七项制度并上墙。

(五)规范服务内容。乡政府认真参考《县便民服务事项目录》后,结合实际选取常用事项共53项,全乡统一制定了便民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将常用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在便民服务室上墙公示。

(六)完善村务公开。为了方便群众有事能找到人,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内将便民服务室联系方式、服务事项目录及监督电话等进行公示;避免群众在办事过程中跑冤枉路。

(七)考核督查到位。乡党委政府已将各村便民服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从组织机构、落实全程服务、完善档案信息、服务大厅规范四方面加强考核,并每月进行督查,不定期开展抽查。

村级便民服务员篇(7)

一、撤乡并镇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调整改革基本情况

村级建制改革调整涉及5乡5镇35个行政村,共撤销18个村。由原来13个乡镇减少为11个乡镇,原81个行政村减少为63个行政村。目前,全县11个乡镇、63个村(社区)均建有达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的调整及运行

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以民政扶贫、劳动保障、农业畜牧、林业环保、国土水务、财税、医保、社保、城建、残联、计生妇联等高频事务设立5-9个服务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主要由3-8名乡镇工作人员组成,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由6-8名乡镇工作人员,加1-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或1名挂职干部组成。

三、紧跟行政区划调整,确保便民服务全覆盖

围绕群众就近办要求,继续保留原乡镇驻地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将原来木卡乡、夹壁乡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更名为便民服务代办点,做到“乡镇撤并、服务不减”。撤乡并镇后群众对便民服务工作基本满意,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清晰的流程办理指南、工作人员态度好并规范了服务用语、部分较为简单的事项乡镇能全程办理、且配备了便民器具、便民雨伞、便民药箱、便民充电等。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020年1月-7月累计办件11550件。

四、助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

按照《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验收指导工作意见》文件要求,为做好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县先后共投入资金26余万元,对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和对标检查整改。一是以标准化为手段,打造了公共服务品牌,并通过了中央、省、州脱贫攻坚关于乡乡有便民服务中心达标验收。二是根据关于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的工作要求,在对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代办点当前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和调查掌握的基础上,认真对照排查初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三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结合“正行风、强服务”主题活动,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抓好服务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