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能源动力论文

能源动力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1 13:46:51

能源动力论文

能源动力论文篇(1)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船舶动力

一、背景与意义

1.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能够集中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与能力素质,是学校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教育部从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对其重要意义作了明确界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各高等学校和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现有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应该在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2)毕业论文的框架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应符合学校规定。

(3)毕业论文(设计)的表述及图纸要符合学术规范和技术规范,总字数符合学校规定(特殊情况按学科领域惯例)。

3.本文的研究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就业压力持续上升,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日趋下降,这不仅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也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不相匹配。要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必须在分析其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寻求解决办法。

二、现有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

1.现有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1)学院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学校有关要求制定本学科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规范。

(2)每年11月份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审核分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报学院教务办备案。

(3)每年12月份学生和指导教师见面,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审批后汇总上报教务处备案。

(4)第七学期末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各两份。交到学院教务办,院(系)负责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签字盖章。学院教务办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备查,另一份发给学生,日后装订在毕业论文中。

(5)第八学期第一周,学院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动员,指导教师同学生见面,布置设计(论文)任务,提出设计(论文)要求,正式开始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收集文献资料,翻译外文文献。

(6)学生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

(7)6月上旬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8)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不通过者进行修改后答辩。

(9)6月中、下旬,学院组织毕业答辩,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鉴定表”,评定成绩,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进行抽查,推荐评为校级优秀的学生,各学院答辩委员会要组织答辩。

(10)6月下旬学校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和抽查工作,并让部分优秀设计(论文)进行公开答辩。

(11)学院负责人审批,资料归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2.存在的问题

时间短。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有的学校在第一个学期就要求学生进入毕业论文阶段,而此时正是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时期”。在当前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毕业论文与择业孰轻孰重,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会选择后者作为第四学年的首要任务。择业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资料收集、初稿、定稿到答辩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

选题盲目。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约束性的选题方式。这种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的愿望,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有的题目太窄,以致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有的选题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学生就业去向和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搞原专业的设计题目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敷衍了事,不求上进,只求通过。

重复率高。网络上海量的信息数据库为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个别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条件。学生不需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就可以很快收集到相应资料将文献综述的内容拼凑成功,甚至个别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主题的论文后剪切拼凑出毕业论文,更有不良网站推出等出售论文业务。有报道说,即使在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中,有抄袭行为的学生也至少高达10%以上,普通大学中估计约在30%左右。

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简单,工作量偏小的论文题目,而不考虑论文选题能否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在完成论文中。

三、解决措施

1.提前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第一步,决定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高校在管理方面要有创新。第一,适当错开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的时间。目前,面向应届毕业生的人才招聘工作在下半年11月份逐步展开,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7月份。其中,12月份和3月份是两个就业关键期。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开题环节适当提前到10月或11月,同时将答辩环节定在5月或6月。这就缓和了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关键期之间的冲突。为了使毕业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也可以将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时间延长,保证毕业生有一个安稳的心态择业。

2.重复率高于15%延期2个月毕业

期间,若论文重复率高于15%,需要学生重新修改论文,修改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参加答辩,需要重新进行,通过后延期2个月进行单独答辩。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论文的重视,严厉制止学术上的抄袭行为。

3.末位淘汰

答辩考核与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是检查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答辩考核与成绩评定应该本着公开、公平、认真、严格的原则组织实施。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学生答辩的同时进行成绩评定,评阅意见由指导教师事先给出,缺乏论文评阅和公示环节,建议引入论文评阅制度,每一份毕业设计(论文)都指定一到两名教师进行匿名评阅,给出评语意见,确定其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在论文评阅的过程中将所有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检查监督。从答辩制度方面,可以采用公开答辩和随机抽查方式相结合,每位指导教师推荐优秀学生参加院级公开答辩,其余学生均参加随机抽查的小组答辩。成绩评定阶段,根据论文评阅成绩、答辩小组评语综合给出论文评定意见和最后成绩,对评阅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的论文,答辩考核不合格和最后成绩不合格的毕业设计,坚决不予通过,要求学生重修毕业设计,重新答辩,确保毕业设计评定工作的严肃性。

4.结合未来工作需要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因此需要确定完善的选题方向,保证选题的质量。

(1)选择与导师科研有关、具有专业特点的课题。这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首要来源,对进一步读研究生与到科研院所工作的毕业生特别有吸引力。

(2)选择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题。这体现应用能力培养与实践,适合面向应用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

(3)结合学生兴趣与就业倾向,师生共同设计课题。对就业倾向已经明确的毕业生可根据工作单位需要,师生共同设计针对性更强的课题,做到学用结合。

四、船舶动力类毕业设计实际应用

1.毕业设计所用时间规定

为保证学生充分地了解毕业设计题目并有质量地完成论文,在第7学期初启动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经过大四一年的准备,在第8学期期末组织答辩。

2.选题、开题检查

立题不重复,建立题目双选制。学院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内容很好地体现专业特色,尽量做到一人一题。在选题上,要采取“题目公开,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做法,确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根据学院立题论证后公布的题目范围,学院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题目,指导教师也对学生进行考核(导师也会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性格、专长再局部调整题目和内容)。

集中开题,量化考核。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环节课题组具体负责开题工作,并实行量化考核的办法。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检查小组按照学院制定的考核量表分别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查阅资料情况、毕业设计的工作思路、工作量等给出评分等级。同时,对一些学生的毕设进度安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帮助一些学生理清工作思路,从而减少或避免学生走弯路。

3.前期、中期、后期工作检查

课题检查小组具体负责检查工作,以确保工作的持续性,便于掌握每位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情况。在毕业设计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期检查着重检查学生对课题内容与要求的深入研究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情况,应完成部分的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后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合格。

4.周汇报与周计划检查

为提高学生自律性,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周汇报,每位学生演示一周的工作内容,提出问题与组员交流,并对下一周的工作内容作出规划。

5.题目相关

题目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发挥学院科研的优势,所出题目尽可能联系工程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毕业设计结合实际的“真题真做”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后,学院要组织专家对立题进行审查,以保证立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符合专业培养教育目标。

6.控制重复率

在正式之前课题组提前进行预,若有重复率超过或临近规定百分比,需要重新修改并再次进行直至通过。

四、取得成果(近几年毕业设计成绩汇总)

课题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1给出了2010至2014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得良好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得良好以上的学员逐年升高,说明通过运用以上改进方法后,效果良好。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与能力素质的一次集中提升。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制度改进,加强管理监督,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张新华.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6.

[2]傅金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9,24(2):113-116.

能源动力论文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54-02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而之于现代企业而言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其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视。据此笔者将主要就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互动性,展开具体的探究与分析。

一、互动性研究的必要性

在当今时代,人力资源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人力资源作为研究目标并以此开展的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业已成为企业发展优秀人力资源的重要路径方式。然而当前许多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不够健全阶段,面临着诸多的资源管理弊端与漏洞,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严重低下。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乃至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正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合理应对这些发展困境,是当前企业界亟需应对的重要难题。

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而言,只有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规划要求与人力资源发展,才能够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目前有大量的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无法适应快速的市场发展从而致使企业在一夜之间濒临破产。企业文化发展的严重落后,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的管理难以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是造成企业面临极大威胁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互动性的理论出发点

企业文化这一理论来源,最早产生于美国,而使其成为一种主流的管理学思想则发端于日本。我国的学术界与企业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企业在市场经营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而企业为了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竞争压力,大量的企业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部分企业迫于品牌竞争方面的影响,开始认识到企业形象的重要性,而企业在对外宣传的形象上,必须要依靠其强大的内部文化来予以支撑。正是基于这一压力之下,我国大量的企业开始重视并逐步实施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建设。

企业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对于企业的发展进行诠释与解读,运用先进、优秀的文化手段来促进企业管理层次的提升,这正是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内容实践的重要趋势。作为管理哲学的一种,企业文化既是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于管理科学的重要发展与延伸,这一理论内容的基础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重点突出了将人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借助于同等的价值观念、信念以及适当的人际关系,乃至于不断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等文化内容,能够使企业自上而下的营造出整体性的文化氛围,并最终将企业管理从技术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直到今天,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性,越来越表现出逐步结合的发展趋势,借助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成果表明,企业文化的研究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同组织行为、以及组织绩效的研究相联系起来;大量的管理学领域研究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步由硬性层面的技术内容逐步的转向为软性层面的人性化内容;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当更多的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步趋同,这便是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数个领域当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相关性最为有力的证明。

三、解析管理相关性

作为当今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发明显,大量的企业及研究领域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然而有关于企业文化的边界划定,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未做出统一的标准定义。

对于企业文化不论是企业家还是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学者,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定义理解,这主要是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在考虑问题时的出发点也便不同,而恰恰也是由于这些种类繁多的企业文化定义,反而能够更加详细、清晰的向我们表明企业文化同其它方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企业文化是一类亚文化种类,正是由于企业这类特殊的组织形式,所导致了企业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意识与物质形态均必须是该企业组织每一名成员所必须认同的。企业文化由于是一类相对较为特定且兼具独立性的文化系统,能够在企业管理的过程当中发挥出最为本质的文化导向作用,这一文化导向作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员工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始终为企业同自身的共同利益与目标所不懈努力与奋斗,以使得企业能够保持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

企业文化所重视的是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被分配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之中,对于物质资源要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确保货物的顺畅流通,在伴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快速调整变化之时,企业还要能够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的管理要能够依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详尽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还要为了能够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进行人力资源的获得、应用、开发评价以及激励。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推动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演变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当中一个十分核心与关键的组成部件,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在经济生活之中对于物质生产,所逐渐显现出的文化渗透、促进、融合业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大量的管理学家与企业家们由战略层面的高度,以及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于企业的文化管理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这同时也是目前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走向。 文化管理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理念,是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一次跨越式发展。文化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了文化层面的高度之上,其试图以研究者的内心活动来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

四、探究管理互动性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性探究,是当前管理学理论之中关于企业文化的前沿理论内容,它同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内容之间存在着一个互相融合的过程。正是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前瞻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发展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就必须要作用在企业日常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之中,因而将企业文化融进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之中,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有高度的关联性,这一联系性使得两者间的融合更加贴合于一类内在力量的合并。

理论研究的发展能够使得人们对于实践规律具有更加良好的把握,而实践规律又同时存在有普遍性与共通性。企业文化与管理两者间的内在相关性,无不体现于各个方面之中,两者的发展必然是互为辅助、互相影响且互相作用的。而影响与作用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当中一直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只有将静态的相关性转接到动态的互动性之中,才能够实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有机集合,并促使此两者能够不断的推进发展。

伴随着当前以智力与知识为主要经济发展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到来,影响经济社会前进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已逐步由金融资本转变为对于新型技术、知识以及创造性人力资源的运用。人力资源业已成为目前企业发展所最为宝贵的资源财产。越是拥有丰富、雄厚的人力资源,便越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屹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是当前世界现代化发展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便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的实践正确性。这不但是现代化进程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与文化不可分割性的具体表现。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是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学习者以及传播者,因此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就必须要从人身上做足功夫,紧紧围绕人这一资源管理重点,开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逐步的贯穿到企业的日常发展之中,并由具体的个人来传承企业的文化思想与内容。同时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能够在企业的管理层发生变动、亦或是企业人员发生调整之后,企业依然能够良好的传承与保持企业的文化积淀,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以及健康与可持续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只有阴阳调和方能达到平衡。之于企业文化而言,阳,即为硬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阴,即为软性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管理目标之中此两者均是为了实现企业、个人以及社会整体的价值追求,并促使这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他们均是将人本主义思想作为核心价值思想,从战略高度的层面来思考,将人作为多种价值的中心环节,企业可通过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来激励员工,促使员工能够具备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需求。其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则重点采用实际的方式和方法来作用于员工,企业文化能够给予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则能够给予企业文化创造出丰富的实践经验。

使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良性的互动,应当以整体的高度去考量,并且要在整体上认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与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此两者在进行有效的互动时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是可被具体量化的,例如企业的价值观念对于企业员工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企业发展的趋势价值与最终效果,以及企业文化对客户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等,只有将事实同假设予以差异化的对待,同时还要采用大量的事实对所做的假设进行检验。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性,目前还基本处于十分粗浅的初级研究之中,不具备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此外在这一模式当中还包含有大量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诸如怎样构建企业文化同激励之间的互动模式;怎样能够构建学习型组织模式;怎样开展企业文化的设计,以提升企业的文化扩张,并达到对企业形象与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将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3(5).

[2] 宋联可,魏江茹,张 钰,等.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4(5).

[3] 张保建.企业如何立足人力资源管理来塑造企业文化[J].中国商贸,2015(24).

[4] 宋杼宸.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落地的有效方法:一个“知信行”模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0).

能源动力论文篇(3)

关键词:并购能力;动态并购能力;四种理论

在现有研究中,并购能力一词仅仅是被提及,并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甚至概念的界定也是不精确的,而并购能力相关实证研究更是空白。因此,笔者将并购能力作为一个分支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四种能力,丰富了并购能力的理论基础,可以厘清并购能力的概念界定,也可以为今后研究并购能力及并购绩效实证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动态并购能力内涵发展

(一)企业资源基础论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创始人是Penrose(1959),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结合成,也为资源观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而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实现价值的基础,但是资源的投入和转化效益的产出却各不相同。在资源论提出后,最大的突破性的贡献是很多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把资源与并购联系在一起研究,影响并购绩效不再是单纯的外部环境因素,而是从内部因素剖析。

(二)企业核心能力论

能力观的经典的文献创始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 and Hamel,1990)。他在《公司核心能力》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之后,再次指出核心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获取的经验知识,这种能力才是保持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或演化拥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并难以复制的特殊物质,并不能从主体中剥离出来单独存在,而是蕴藏在整个活动、人、组织中,不断积累运用和分享核心能力,动态性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

(三)企业知识基础论

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结合体,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深入理解,影响企业对资源如何配置以及如何适应不断变迁的环境,从而夯实并提高原有能力以及创造新的能力,这就保障了能力的动态发展。知识观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开拓了从知识的角度来认识能力的本质。

(四)企业动态能力论

Grant and Kogut(1996)指出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强调了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如何配置资源、如何调整能力来适应变化的环境的重要性。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拥有特质的资源转化为核心能力,结合对知识的三种演化,不断应对外部变化的环境,并不断积累和更新自身的不足能力创造更优质的能力,使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动态环境发展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动态前行,突破了传统的静态资源论,更重视对动态环境的不断适应与变化的动态能力。因此,并购能力本身就是企业运用动态能力实施资源获取、构建和整合的过程,其实质是动态并购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资源理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学者们对企业能力的研究经历了由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知识论和动态理论的四种能力的发展演化,对能力的定义也越来越精准。

二、动态并购能力的RPL+S框架与路径分析

(一)RPL+S框架

企业动态并购能力研究还处于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少有涉及。本文逻辑思路首先明确并购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并总结了动态能力的三种流派观,即更新学派(Renew)、流程学派(Process)和学习学派(Learning),即动态能力的RPL分析框架。基于RPL分析框架对动态能力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认识不足,提出了动态能力本质上一个自组织复杂系统(Self-Organazation)的^点,最终提出了并购能力的RPL+S分析框架,奠定了关于动态并购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1.更新学派

在更新学派看来,动态能力强调的是能力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保持步调一致,其根源在于企业的“位置(Position)”和“路径(Path)”。“位置(Position)”本质上是企业所拥有资源的集合总体。“路径(Path)”指的是企业发展过程,它影响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也决定能力更新创造方向。更新学派认为位置是动态能力更新创造的基础物质,同时决定流程的实现程度,路径决定双向的方向,三者构成动态能力的基本内涵。

2.流程学派

流程学派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具体的可识别的组织流程,通过依附在这种组织流程的惯例来获取整合或重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流程学派基本分析单位是惯例和流程,规避了动态能力含糊不清的概念,落实到了可操作的层面,也可从实证的角度进行检验。

3.学习学派

学习学派认为组织是一系列依赖于或依附于惯例的资源集合体,动态能力是一种学习经验积累和知识的应用、整合更新创造知识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对惯例的应用来提高并购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机制和惯例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学习经验积累、知识的应用和整合更新创造知识三个过程构成了学习机制,也是动态能力的核心,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模式,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下,仍能保持稳定有序地进行,学习机制下的动态能力演化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核心。

4.自组织论

能源动力论文篇(4)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进入一些看起来利润高、但缺乏经验或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元化战略。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事实与这种理论推导相悖。

2. 资源基础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局限

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忽略了对企业内部的挖潜。因此,以巴莱(barney) 、鲁梅尔特(rumelt) 为代表的资源理论学派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回应。资源理论学派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即以“资源—战略—效益”的逻辑关系制定企业的战略。该框架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资源差异来解释的,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而且巴莱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而言,只有战略性资源是有用的。而战略性资源必备的特征是:有价值、稀缺、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即从性质上讲战略性资源只能是异质的、不完全流动的。

然而,像竞争位势理论一样,资源基础理论同样存在着必然的缺陷。首先,过分强调企业内部而对企业外部重视不够,因而由此产生的企业战略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对企业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模仿资源的确定过于模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且这种战略资源也极容易被其它企业所模仿。

3. 动力能力理论的提出

1997 年,提斯(teece) 为弥补资源基础理论的不足,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即动力能力理论。这套战略管理理论把企业的资源分为四个层次: (1) 公共资源。它是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和获得的知识; (2) 专有资源。如商业秘密、专利技术这些无形资产,它们属于战略性资源; (3) 组织与管理能力。它是指能让企业的生产要素与专有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这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无形资源。提斯认为,正是企业的这种能力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费用,而科斯交易成本理论中企业代替市场降低的交易费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这种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4) 创新能力。动力能力理论认为,针对当今高新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能力。

动力能力理论强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取得、整合、再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能力。动力能力可以使企业在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不断地获得新竞争优势。因此,战略分析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笼统的“资源”,而是有利于形成和维持动力能力的组织过程、专有资源状况和获得这些资源的能力的路径。组织过程从静态讲是整合和协调,反映一个企业重复某种任务的能力;从动态讲是学习和新资源或能力的开发;从转换的角度讲是重组资源,即根据环境的变化重新在企业内分配和使用内部和外部资源。而企业的专有资源组成了企业能力的基础。

动力能力理论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兼顾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来考察企业战略问题,同时将一些新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资产也纳入到研究的范围,企业不但可以利用动力能力理论准确地制定发展战略、发挥与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该理论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学习获取和使用外部能力(市场中及其它企业的公共资源和部分战略资源) ,从而更好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敏感性。

二、三种理论的比较分析

为了全面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实质,我们从企业的性质、利润的来源和企业成长的动因三个方面对这三种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企业的性质

这三种理论对企业性质的看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竞争位势认为企业是同质的,而后两种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竞争位势理论将企业视为一部资源和产品的投入产出机器,只研究企业是怎样选择自己的投入,怎样决定自己的产出,即将企业看作“黑箱”,并是同质的。至于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它的内部运行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有什么不同,则不加以研究。而资源基础理论引入了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思想强调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因此,这一学派的解释更多地是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入手。它否定了竞争位势理论中企业同质的观点,认为在具有行政管理框架结构的企业中,外部购入的同质资源进入企业参与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由于附上了企业的专有资源,变得异质了。因此,生产过程的投入品从来不可能仅仅是外部资源本身,投入品只可能是外部购入资源和专有资源的结合体———生产性活动。

动力能力理论更加注重整合企业专有资源的组织惯例与管理过程。除此之外,动力能力学派还认为经济是不断进化的,所以企业能力的创新更加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创新来自不断地学习。因此在动力能力理论中,企业被定义为多边形式下的产物,是有且只有一个指挥动作中心的具有广泛分权组织模式的,并充满了各种各样行为和学习模式的集合体。

2. 利润的来源

对于企业利润的来源,三种理论也是各持己见。竞争位势理论认为只能通过战略性投资,如投入新产品开发(产品差异化战略) 、扩大生产规模(低成本战略) ,以此提高行业壁垒和打击竞争者,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而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专有资源具有特定的租金性质,是专有资源为企业带来价值。由于资源“异质化”的不同,使得各企业的获利程度不同,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取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因此产生这种租金的表现结果是效益差异。能力理论则更上升了一步,认为实质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创新特别是能力创新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源泉。

3. 成长的动因

企业如何成长问题也是三种理论争论的焦点。竞争位势理论认为对租金的不断追求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它强调企业必须不断地增加战略性投资来维护其垄断地位,同时在垄断利润逐渐趋向零的现实下,企业又不得不选择新的发展领域,实行多元经营。在资源基础理论中,企业成长的动因被认为是企业本能的一种反映。在企业行政管理框架下,生成性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与企业专有资源结合产生生产性活动,而生产性活动发挥作用的过程则推动企业经营知识的积累,为企业造就更多的专有资源打下基础,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有了内在成长动力。动力能力理论摆脱了“资源”分析的定势,认为企业的成长动因是企业类似于“人”的主观能动反映。动力能力理论同样赞成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内生动力观,但因为经济不断进化,本能的反映是远远不够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能力创新。因此,环境的压力和企业的能动学习,使企业不断获得创新租金,这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三、三种战略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三种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1. 企业发展应兼顾战略性与经济性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企业管理的战略性与经济性相互争论的过程,竞争位势理论强调战略性,而能力理论强调经济性。对于企业而言,市场竞争其实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竞争;一类是战略竞争。自然竞争是缓慢、渐进的过程,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进行着。因此企业只有满足经济性要求,才能在自然竞争中获得永久发展;而战略竞争是指企业主动地集中优势资源、抢占先机、压缩自然竞争时间,迅速改变力量对比,因此战略性比重大一些。但自然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优等企业”才能长久生存下去,战略竞争应建立在自然竞争的基础之上。因此,战略管理的战略性和经济性都是企业战略的两个重要内容,但经济性应该更是基础。对于我国企业,过分地强调市场占有和竞争位势,各大企业竞相挑起价格战,以图以短期的损失获得长远垄断优势的做法,虽然可以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淘汰掉劣势企业,但优势企业也会被拖垮。我国彩电行业过去的状况就是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因此,企业战略应兼顾战略性与经济性,以经济性为本。

2. 企业要增强制度与技术创新能力

资源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竞争位势是在专有资源与共公资源的结合后,由企业“异质化”的不同产生的。而专有资源的不易模仿和高效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同时,动力能力理论阐明了企业成长的动因是类似于人的主观能动反映。因为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时刻发生着变化,企业必须主动地不断学习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地获得创新佣金。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加入wto 后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新的形式下,为了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才可获得更多的战略性资源,才能更加充分地保持竞争力对市场环境的敏感性,这也正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主要动力。

3. 注重树立优良的企业文化

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机制上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整合,对要素的协调与组织。对于我国企业来讲,一方面要侧重于组织协调、整合的技术与方法;另一方面要侧重于调适、权衡、整合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责、权、利关系,即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很多资源之所以能够整合起来,一方面固然有组织规划、战略安排,但很重要的一条是拥有优良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培育和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成功的企业都理解一个规则: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同员工的人生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如果不能把企业追求的目标同员工的目标整合起来,就很难实现员工的忠诚度。反之,如果员工与企业二者的追求目标越一致,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机会就越高。

参考文献

[1]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y management , 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 1997 ,18 ,(7).

[2] rumelt , richard p1 schendel , dan and teece , d j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 1996 , vol1121

能源动力论文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企事业单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重视度也在增加。新世纪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人才在各个行业都是宝贵的资源。企业的管理者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在单位发展中的作用。面对新情况和新形势,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要更新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和组织,这样才能保持人力分配的最佳比例,同时把握人员的思想以及心理进行劝导和协调,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战略人力资源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源自Walker以及Devanna等人思想中,其《将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联系起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战略观点》等文章就是战略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开始的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界对其也是十分重视。多数学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单位组织的目标,进而采取相应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活动模式,这种方式是有计划进行的。之前在学术界对于战略理论的研究一般是集中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跟企业战略的契合度方面,还涉及了战略人员了资源管理跟企业绩效的关系,其跟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事实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了解人力资源在整个战略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了资源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角色行为理论以及人力资源优势理论等等。

二、中小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应用

1.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合理运用理论

要树立正确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做到到“以人为本”,要明确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因为人作为生产者,具备一定的发展需求,也具备物质资源不具备的特点。中小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取得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把人力资源看做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去对待,为企业员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只有切实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让中小企业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2.熟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效果,采取激励措施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熟知人才的经济效用,要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所能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价值潜在作用。要对中小企业的人才进行激励,不光要有物质激励,还要有精神上的激励,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激励是人员进行工作的动力,获取报酬是每个员工生存的需要。除此之外,要认可员工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认可这些员工存在的价值。跟物质激励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精神激励的效果显得更加长久。作为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帮助员工进行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让各个成员都能更好的为单位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考察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营造自身优势

一般情况下,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不容易被识别,也不容易被模仿,但是也不能对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不闻不问,需要知己知彼,中小企业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状况考察,这样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认识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很多情况下,竞争对手的优势往往就是自身的劣势,找出劣势之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同时也能帮助中小企业不断的开拓创新。此外,考察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还能够让企业获取整个行业的人才信息,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发挥企业文化的协同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企业文化的作用,中小企业建立一个属于本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能够对员工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奋斗。一个相对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员工工作创设比较好的工作氛围,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强大的文化方面的动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人员规模不是特别大,可以通过进行相应的员工活动去塑造企业文化,形成企业价值观让企业的员工共同遵守,这样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可以用企业文化鼓舞员工的时期,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只要努力就能在这个企业中有所成就,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要改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认清企业环境的变化,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效果,采取激励措施,还要考察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营造自身优势,发挥企业文化的协同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殿军,付朝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维度特征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0)

能源动力论文篇(6)

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旅游地阻力面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旅游地阻力面 1阻力面理论及其模型分析 1.1 阻力面理论的基本含义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1.2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 Theanalysis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capabilitycompletion 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旅游地阻力面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旅游地阻力面 1阻力面理论及其模型分析 1.1 阻力面理论的基本含义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1.2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

能源动力论文篇(7)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引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细息息相关。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希望将人力资源部从以往的人事管理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为企业的战略服务,提高企业的有效性。但实施起来却缺少一些理论支持。如果说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市场,那么内部市场的研究就一定要依据外部市场的理论基础,或者随着外部变化而变化。那么劳动经济学则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1]。

一、劳动经济学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一)劳动经济学概述。经济学家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劳动力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适用于普通商品的价值理论不一定适用于劳动力领域。因此开创了劳动经济学来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本文引用乔治・J・鲍哈斯的《劳动经济学》中理论,通过对劳动力供给需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异,劳动力迁移率,工会,失业,激励工资等描述劳动经济学,以及其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作用。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首先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剖析,而后探讨劳动经济学是如何支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运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公司总体使命、愿景、战略、目标为基本依据。以此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以及理念,来制定组织的整体结构体系,和具体的岗位设置,以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为框架来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重要功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而劳动经济学与这几大重要功能息息相关。而后形成了一个公司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信息系统,作用于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财务各个部门来实现企业的有效性以及竞争优势。

二、劳动经济学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则需要凭借劳动经济学内容对供求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者,失业者,脱离劳动力队伍的剩余群体数量和现状,总体上向后弯曲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以及假设当闲暇是标准商品,能给消费闲暇的个人带来正的效用时,依据个人偏好不同而不同的消费―闲暇无差异曲线的预测。通对上述的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供求现状,人力资源类别,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而需求上无论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非完全竞争市场,雇佣的核心都遵循雇佣最后一个员工时劳动力的费用与边际效益相等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二)招聘,培训,开发,配置与人力资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培训与公司的战略一致性,人员分析,组织分析等。而劳动经济学则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执行标准如,每个员工的能力不同,学习同样的事物投入的精力,成本不同,以及每个人对于现在教育投入后,未来的回报的贴现率不同导致的每个人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同。

(三)薪酬,绩效与激励工资,补偿性工资差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理论包括薪酬体系,理论基础,薪酬设计。但是无论是工资的差异或是形式的差异其根本都是劳动经济学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异范畴之内。而绩效工资的确定更是利用工资增加的边际成本=该工作者的生产率的边际收益来最终确定。

结束语:如果说产品市场和融资市场决定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那么,劳动力市场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石,而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阐述的劳动经济学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持,以劳动经济学为支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运作,能够使管理工作发挥出经济学作用,使组织赢得经济利益,实现经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