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计算机网络知识

计算机网络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6 04:36:09

计算机网络知识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纺织企业;应用

0引言

在我国纺织企业发展过程中,从百来人小企业到几千人的大中型企业,其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存在相似性,没有太大的差别,还是以原始的经营和生产管理理念为主,较注重其工作水平,而没有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来提升纺织企业与时俱进的效率。实际上,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的应用是重要的,可很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纺织企业的管理问题

许多纺织企业内外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还是以传统的信息收集、传递和下达为准,这种以表格、卡片和传单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利于提升纺织企业管理的工作水平,还会降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从而造成纺织企业在信息交流、沟通等方面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随着管理内容数据的不断增多,需要通过分类和统计等多个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目前一些企业缺乏对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认知,也没有通过优化信息管理和反馈环节等形式来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方式的应用,这不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的资源、工作情况,部分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相关工作制度的制定还是以管理者的经验为主,导致纺织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中缺乏科学性。因为缺乏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企业也没有通过充分挖掘计算机网络知识、资金和技术等形式,构建统一和完善的纺织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体系,进而不利于相关数据更好地通过网络管理体系进行传递和分享,导致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难以提升[1]。此外,为推动纺织企业的全面管理和进步,还需要通过创建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队伍等形式,不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当前纺织企业还存在缺乏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和队伍建设的问题,也没有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内容、技术等形式,更好地提升纺织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以及文化水平,导致纺织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等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形式,这给企业的全面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不利于纺织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发展实现预期的目标,出现了纺织企业发展与时代和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脱节的问题[2]。

2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的应用价值

在纺织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不仅有利于发挥计算机网络的辅助作用,还能提升纺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水平。通过挖掘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工作内容,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签定客户订单、销售合同,不断了解纺织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也能快速地核算成本、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给企业的诸多工作带来很大便利。相关部门在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技术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能达到信息快速传递、快速整合的目标。企业管理层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及时查询、统计、分析和掌握各个车间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状态等,做到心中有数,促进企业管理工作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能保证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中的品质,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技术和资源,为相关工作提供保障。还能通过电子商务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或者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消费、交易和流通,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更好地与客户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促进产品竞争力提升,推动纺织企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通过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也能构建企业内部各部门、资源的联系网络,达到各个信息之间相互交流和共享的目的,大大地节约了员工之间的交流时间,让企业的工作更加顺利[3]。

3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的应用策略

3.1提升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应用认知

在纺织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系统和技术中,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不是直接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和相关系统内容,而是通过提升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认知,加强纺织企业信息化技术建设,让计算机的数据更加真实、完整和准确。在纺织企业管理中,可以构建针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工作应用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通过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规范纺织企业生产秩序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方式应用中,还要推动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和生产经营工作的统一化发展,加强对数据资料的有效整合、分析与编辑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在纺织企业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不断提升纺织企业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应用水平。此外,纺织企业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和技术的建设力度,通过为其提供良好的软件硬件设备保障等形式,才能更好地挖掘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服务资源和内容,不断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4]。

3.2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

所构建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还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有效结合,并通过各项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之间共享、交流与整合等形式,达到相关信息和决策工作内容实时传递的目的。在开发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和系统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培养,主动向业务人员介绍相关工作流程,也可以通过对业务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技术培训等形式,让其更好地参与到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中,保证纺织企业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此外,在构建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时,还要明确各部门在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正确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技术等形式,提升各部门在纺织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水平,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和管理系统,了解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解决问题,重新制定发展计划等形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5]。

3.3创建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队伍

在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内容和服务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创建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队伍,并且通过构建一支由系统工程师、应用人员、程序设计员和硬件维护人员组成的信息化管理队伍,促进纺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在创建队伍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所招聘的业务人员,不仅要有纺织企业的日常管理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的工作中。企业信息化管理队伍开发水平和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的质量和应用效果,所以,可以通过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培训力度等形式,让员工了解更多与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等有关的知识内容,明确企业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方式,更好地为纺织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网络知识的应用期间,纺织企业还要总体规划系统开发的方法和资源利用的原则,通过准确估计相关资源、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形式,全面落实有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工作。也可以制定分批配置设备和资金的投入计划,为计算机网络知识服务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供资金保障。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知识链构建;两个层面、两次转变、三个阶段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59-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

从学科体系角度来讲,计算机网络既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协议工程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也是云计算、社会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重要基石。鉴于其在学科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全国各高校几乎都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课程。从学科特征来讲,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这要求计算机网络教育必须贯彻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同步并进的原则。从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展情况看,这一原则已经开始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教育工作者业已认识到实践教学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而是应该摆放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位置。

虽然计算机网络二元教育模式已经得到行业的公认,但要充分发挥二元教育的作用仍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究竟如何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目前对此却鲜有讨论。为尝试解决该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链构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组织模式,并将该模式运用到了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优化教学中。

2 知识链构建路径

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网络知识链的完善程度与强度。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点具有多、杂、难等特征,就初学者而言,其知识链通常很难一次构建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多次逐步反复与强化才能最终完善。基于该思想,我们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网络知识链构建模式。整个计算机网络知识链的构建牵涉两个层面(理论教学层面和实践教学层面)、两次转变(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转变、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变)和三个阶段(知识链框架建立阶段、知识点有机关联阶段和知识链强化阶段)。

理论教学层面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原理,重点传授网络分层思想和协议结构等静态知识,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帮助他们搭建网络知识链的粗框架。

实践教学层面,其一侧重于网络动力学机理,从微观角度展现网络交互的行为模式,实现从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的转化,帮助学生在网络知识链粗框架内实现知识点的有机关联与无缝组合;其二侧重于网络工程,从工程化角度展现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动力学机理在真实网络中的作用范围与应用方式,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帮助学生提升网络知识链的强度。

3 课程组织模式

为了检验网络知识链构建技术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效果上的作用,我们将其应用到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教学中。南京审计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审计类特色财经院校,人文学术氛围浓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这门工学课程的接受度和兴趣度长久以来未曾出现过喜人的提升。学校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由两部分组成:前期54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后期40个学时的网络工程实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原先的课程组织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网络工程实训中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等。如某个小组在做局域网组建实验时,单个主机可以与交换机PING通,但主机与主机之间无法PING通,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更为夸张的是,后来发现全班30多位同学尽然无一人能解决此问题。事实上,只要对计算机网络中VLAN的工作机理有一丝了解的人,都能迅速判断出这是交换机划分了VLAN的缘故。学生已经学习近90个学时计算机网络课程却不了解这个基本的网络动力学原理,主观能动性不足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暴露出我们先前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出的网络知识链存在断裂的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知识链断裂的困境,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大胆调整。依据第2节提到的网络知识链构建模式,我们在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与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之间新开了一门选修课――计算机网络高级实验课程(独立实验课程)。同时为保持总学时不变,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从54学时降为48学时(砍去了原有6学时共3个课程内实验),将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从40学时降为22学时,将抽取出的24学时分配给计算机网络高级实验课程。为凸显实验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以及创新性,在这24学时的课程可操作空间内,我们以原有的3个课程内实验为基础,扩展编写出12个能够充分展现网络动力学机理的实验项目。

重新组合后的课程元素安排如下:

(1)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原理传授方面,我们仍将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作为教材,重点关注该书的1-6章。精讲内容包括:第一章最后一节的网络体系结构框架模型部分,这是全课程的总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的3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以及它们在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中的解决方式;第四章网络层是重中之重,IP划分、分组转发、路由选择都是重点;第五章传输层的可靠传输机理;第六章应用层的DNS、WWW和电子邮件等实用网络服务。整个课程自始至终向学生传授水平角度上的协议实体对等交互思想和垂直方向上的网络服务分层原则。

(2)在网络动力学机理方面,为了能够从微观层面上展现网络交互的行为模式,在计算机网络高级实验课程中我们采取了纵向阶梯式的实验教学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总纲,围绕VLAN划分、网络互联、地址安全、服务架设、灾难恢复等网络典型应用大做文章。表1展示的12个重要实验由下往上依次涵盖了TCP/IP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4个核心层面,涉及包括负载均衡、链路冗余、三层交换、动态路由、访问控制、地址转换、动态主机配置、域名管理、万维网、网络备份等在内的网络高级应用技术。所有实验皆遵循应用需求描述、实验设计操作、关键机理讲解和课后自我提升4个教学步骤。所选用的实验工具是思科提供的CISCO PACKET TRACER,图2展示了基于该工具开展的路由选择动力学机理的探索过程。为确保考核过程可控性和考核结果可信性,我们制订了如下的考核方法: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全部实验项目,凡缺做1/3实验者必须在本课程考试前补做,否则不得参加考核。考核时以抽签方式确定考核题目,学生在抽到题目后,在规定考核时问内,按要求独立实验,具体评分依据实验结果、操作熟练度、创新能力等情况来综合确定。

(3)在网络工程方面,我们对先前网络工程实训课程的素材依据实用原则进行了大胆取舍。为了提高网络知识链强化的效率,我们采用了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自由组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个实训任务。整个实训存在一个总任务(互联网服务架设)。为了在实现总任务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最新知识和实际经验,我们将该总任务划分为9个子任务(见图3)。同时为了保护学生实训的积极性,防止团队合作中出现南郭先生,在成绩评估方面我们采取了二元考核制度:教师依据团队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以团队为单位统一打分;每个团队自行决定团队分数在内部成员间的分配,但不能平均分配。这样每个人的付出和回报就能初步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考核制度,学生能体验到如何做绩效评估和团队管理,如何衡量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和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

综上所述,整个网络课程的组织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网络体系结构为框架基础,以网络动力学机理为关联纽带,以网络工程实践为强化手段,以完善网络知识链为课程目标,借助理论传授与实践探索的互补实施与协同作用,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模式实施效果

为了评估计算机网络课程组织模式的有效性,我们从课程不及格率、网络工程任务完成率、课程可接受度和毕业论文自由选题率等方面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课程重组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受度和兴趣度均有所提升(见表2)。

5 结语

教学效果表明,通过帮助学生完善计算机网络知识链,能极大地提升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受度和兴趣度。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依据后期教学效果反馈对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良性发展;其二是尝试该模式的校内推广,使其能够尽可能多地服务于具备二元教学特征的相关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任国英,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92-93

[2]张海洋,李现伟,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19-120

[3]姚琳,孙伟峰,吴国伟,等,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91:70-73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3)

[关键词] 知识拓扑;任务驱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100-02

一 背景

与综合型或理工科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求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知识,又掌握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决策和组织实施[1]。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各个专业,包括计算机系、信息管理系、管理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由于专业需求不同,培养模式不同,课程性质不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很多差异,采用统一标准授课很难对各个专业方向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因此,针对财经类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讲授要找到一种既基于又区别于纯理工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模式,立足“管理+工程”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应用,学以致用,培养满足专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财经类高校对技术专业基础课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2-3]。但是,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 课程内容方面

(1)专业特色不突出

尽管各专业按教学目标制定课程内容,但各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根据专业特点确定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理论或应用的偏重程度,在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上有所差别,这样很难突出各个专业方向需求的侧重点。

(2)知识组织结构松散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内容大多基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排列,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结构较松散,在未建立全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不利于组织逻辑严密的教学过程,这也给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增加了困难。

2 教学方法方面

(1)创新能力培养欠缺

着重于基础理论的讲授,缺少创新环节的设置,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网络技术知识的应用也仅仅是“照搬使用”,不能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举一反三”,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教学方法习惯于使用“填鸭式”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而现有的教学手段,不仅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轻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 基于知识拓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知识体系构成,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拓扑、任务驱动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力求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适合财经类院校各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途径。

1 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内容的整合及知识拓扑的构建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内容多、杂,且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涉及多专业方向,知识难度和重要程度都有差异的课程,基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分层组织方式很难满足多个专业的课程系统化和统一化需求。课程知识拓扑可以表示知识点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可以呈现出一个清晰、完整和系统化的课程知识图谱[4]。因此,本文针对网络系统的层级结构和行为模式,分别构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课程知识拓扑,从而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实现基本原理与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

(1)在横向视角上,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按照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组织课程知识点,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通过分析各个网络层次内部知识点及关联关系,构建层内知识拓扑,使得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计算机网络工作方式,帮助他搭建网络基础知识粗框架。

(2)在纵向视角上,针对不同专业特色不突出问题和培养需求,构建层间知识拓扑,展现计算机网络交互行为模式,帮助学生在网络知识粗框架内实现专业知识点的有机关联与无缝组合。

2 各个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及教学任务的设计

由于各个专业不同,学生感兴趣知识点也不同,创新能力培养方向亦不同。任务驱动教学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基于一个或几个任务来完成,适合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5]。同时,任务驱动方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情境的差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既有针对性又有真实感,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主动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各专业网络技术知识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两个角度出发设计教学任务(见图1),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看,以知识拓扑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通过几个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来形象地解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学生对兴趣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从创新能力培养角度看,以知识拓扑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点为核心设计教学任务,任务与现实接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综合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中的综合运用。

四 教学实践与效果反馈

首先,结合各专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不同需求和培养目标,重新梳理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体系,进一步确定各专业网络技术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为知识拓扑构建和教学任务设计提供基本的依据。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合理和有序,在教学实践期间,多次组织各专业授课教师开会讨论,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汇总,同时广泛查阅文献,积极对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其次,构建课程知识拓扑。基于谢希仁教授编写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一书中第二章到第六章的核心知识点及其章节关系,构建横向层面的课程知识拓扑,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纵向层面的课程知识拓扑。以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课程重要的后续专业必修课,与网络安全有关的大多数协议,比如SSL和SET协议,都与运输层和应用层的知识点有关,因此,该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纵向知识拓扑构建多数集中在运输层和应用层的知识点之间。

第三,设计教学任务。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看,财经类院校的大多数学生会选修会计类课程,以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为例,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对会计电算化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专业教学任务更多地以会计系统的组网和数据共享为实际背景来展开。

最后,从教材选择、课时安排和试卷比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保证各个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序而顺利地进行。在教材和资料选择方面,为不同专业学生推荐不同的扩展阅读资料和案例,以契合不同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在课时安排方面,按照专业特色和教学任务设计,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期末试卷题型比例分配方面,不同专业试卷在设计和应用类题目的比例上均有所提升。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新教学方法的使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好评,学生希望有进一步的改革实施。特别是,在期末考试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设计与应用类题目方面,均有很好的发挥和进步。随着知识拓扑结构和教学任务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扩展,本研究提出教学方法的优势必将会在不同专业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参考文献

[1]黄要武, 李天俐. “计算机网络”课程按专业分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23-124.

[2]徐恪. 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1):21-25.

[3]张明华, 韩彦岭, 周汝燕, 等.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启发[J].计算机教育,2013(14):86-90.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4)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网络化

0引言

目前,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各种新型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从传统的信息统计管理形式,转变到计算机网络化形式。这种网络化的管理形式,能全面管理信息和知识,为相关工作的使用带来极大便捷,提高了工作准确性和管理效率。

1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相关概述

1.1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概念与意义

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实际上指将传统信息和知识通过计算机实现网络化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且这种管理形式能够经得起时间的冲刷,不会出现任何磨损和氧化腐烂等问题,极大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传统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受到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书册印刷和传播需要大量时间,且传播过程中,书册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传播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出现,对传统管理形式造成了极大冲击。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能够通过互联网快速完成信息共享,且管理中,网络传播速度极快,能够快速调取信息,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已在很多行业发展中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建设,很多大型集团都建设了专业的内部网格。集团内部网格中,可快速传送企业工作信息,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

1.2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从二者的整体来说,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基础,也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实际基础。二者在管理中相互依存在。目前,我国已步入信息时代,很多传统的管理形式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1]。计算机的网络化,极大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形式,很多知识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并应用到各种不同的社会领域。人们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和创新知识内容,并通过网络将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再次传播,周而复始,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变。当前社会发展中,虽然计算机只充当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但是这种传播和管理形式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无数的知识信息,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实践策略

2.1做好自身需求分析

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实践应用中,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好准确定位。只有准确定位自身发展需求,才能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建设中,掌控计算机网络化建设的方向。首先,仔细分析自身现有的数据信息存储量,准确分析发展中的数据信息传播量。其次,对计算机网络化的建设需求做出适当匹配。每一个企业的数据流量都不同,很多现代化科技企业的数据流量往往是一些传统类型企业数据流量的数倍。因此,计算机网络化的建设中,要详细了解自身的数据流量和所需的数据库大小,为网络化建设奠定基础[2]。最后,详细分析自身工作流程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工作信息传送过程中,一份文件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批准。因此,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之前,应详细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对于不同的工作流程做出不同的信息传递环节,在保证文件审批速度的基础上,避免经过错误的审批部门,提高文件的保密性。某些文件信息还要与客户对接,便于企业增强对市场的了解,提升对市场变化的掌控能力。信息流转结束后,要保证数据能够完整存入数据库,便于后期查找。

2.2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基础建设

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是企业推行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的重要基础,网格中的信息流转速度也要依据计算机硬件基础建设才能提高。当前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中,主要设施为互联网终端、移动设备终端和相关工作终端设施。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施采集企业内商品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工作终端设施将商品信息上传到企业的网络系统,便于工作中使用。互联网终端设施在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信息流转速度和工作流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努力提高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硬件的使用性能,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传速度和质量,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每一个企业建设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时,都会设置专用的大型主机,并为主机做好最优配置,保证系统的工作性能。主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维护更新相关重要硬件,以保证企业网络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2.3加大网络安全保护力度

信息时代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网络开放性为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网络使用中的一项重要问题。虽然很多企业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都选择使用单独的企业内部网络,但是实际安全防护中,效果不理想。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中,要重点关注网络安全防护。第一,加强系统防火墙建设,尽可能隔绝外部信息的入侵,阻挡外来访问。第二,将系统内的使用权限密码设置成动态密码,并严格管理相对应的动态密匙,提升网络第二道防护的强度。第三,设置系统动态密码后,可以设置相应管理人员的生物识别系统,通过管理特定人员的管理权限,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为企业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2.4优化计算机系统的设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中,应不断优化系统。所有系统前期设计时,都要兼顾各种不同的工作性能和相关工作流程。因此,设计系统工作流程时,要尽可能保证系统的全面性。长期工作中,对系统性能进行无数次检验,最终证明系统的许多部分都存在不合理环节。为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冗余,必须不断优化系统,保证工作环节尽可能精简。如此,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信息的保密性,为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提供支撑。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工程式教学

在中国,新课改的实施,也使计算机网络课程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网络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能够发现,当今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使人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需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很少,实验设备不够齐全,对实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老师和学生在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容易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中国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引入了工程式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解决课程实际操作中设备不足的问题。本文重点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工程式教学进行讨论。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际无法紧密联系起来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老师上课时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些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纯书本知识,无法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说,老师主要向同学推荐《网络组建和维护》这本书来作为学生课下应该学习的基本知识读本。虽然学生能够学到足够多的网络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还无法有效地实际的网路应用中发挥足够大的作用。学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2 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

目前,中国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是选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该书一直沿用着传统的知识结构:网络概念、网络模型、传输途径、网络连接等基础性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几乎都是按照同一个规范进行严格的章节区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学到有衔接的知识,而且学到的东西与现实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知识编写无法与时俱进。

1.3 网络实验设备不足

在进行计算机网路课程时,学到的基础知识要在实际的计算机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其完整的知识。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后续的实际实验操作设备不足,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去,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知识体系之后,无法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

2.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工程式教学措施

对于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予以及时的改革与调整。时代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网络行业能够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就目前中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引入工程师教学进行改革,主要的改革措施如下几方面。

2.1 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路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想学好该课程,首先都应该对其培养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进行知识讲解,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进行知识讲解。

比如说,在讲解网络动画设计或者是编写网页等相关知识,老师可以跳出传统的按照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实际的网页射进进行讲解,可以设计一个“网上购物”的网站,通过该网站的设计和构建进行相关的网页设计和美化等知识的讲解,除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网站设计的技术知识,同时老师可以从网络营销等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网购的知识讲解,趣然后根据相关的网络程序进行其他相关网络知识内容讲解。这样一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具体的课程讲解如图1所示:

图1

2.2 更新教学内容

时代在变化,网络技术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现在出现许多的知识讲解课本,这些课本或书籍主要存在的共同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本中的网络命令程序编写单一,主要编写网络命令的厂家就是“华为”和“思科”两个供应商,他们在网络命令编写上虽有区别,但是还是主要是以思科的命令程序为主,不用依赖实验设备就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程,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二是目前网络书籍中对网络知识理论描写详细,对于初学者或者是主要的研究者来说,能够深入了解网络知识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根据网络知识进行实际的网络操作,不断地通过实验,发现、理解和解决问题。

2.3 明确课程教学思路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一门课程,其课程设计比较体系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有一个明晰的教学思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知识讲解:一方面可以从网页设计等知识进行课程教学,在教授这方面网络知识时,可以对知识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概括,然后由浅入深,可以从总体知识体系中分出许多个小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小知识体系进行知识讲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只是有个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从实际的应用来讲解网络组建、网络综合布线以及网络安全等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掌握网络知识体系。比如说,老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构建与维护进行知识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从学校进行构建前期的铺设强电与弱电、学校教师内部设计信息面板等工作进行讲解,然后设置交换机,过渡到网络构建完成之后的维护,这一整个网络构建和维护过程囊括了许多课程的知识,可以通过这个校园网络构建的设计方案进行知识讲解,同时还能够提高社会的应用价值。具体的讲解如图2所示:

图2

2.4 改变课程教学方式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并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理论讲解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体现工程学的思想,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运用实例,开始进行知识讲解。主要是以实际出现的问题出发,根据问题的出现,阐释学到的理论知识,根据问题,理解知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以致用。

比如说,老师在讲解学校网络安全知识的时候,可以从学生个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开始讲解,学生应该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对个人计算机进行定期的查杀和更新;然后联系到接入层的交换机,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安全,可以设置管理人员密码,设置端口的最大连入数,严防非管理人员访问交换机,严防电脑使用用者扩展网络端口;最后说到核心层路由器,可以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通过ACL访问控制列表来严防学生对教务网站的访问。通过层层讲解,从抽象到具体,由粗到细,讲解网络安全的知识。

2.5 创设情境进行实际教学

目前中国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设备方面的投入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短时间内,在中国存在着实验设备不足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设备不齐全的问题,可以创设虚拟情境进行实际的模拟,主要是配合使用模拟器,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目前中国在计算机网络这方面使用的模拟器主要有华为路由模拟器、Packet Tracer、BOSON、Dynamips等。这些模拟器能够模拟现实环境中的情景,可以弥补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进行知识运用和实际操作。

2.6 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主要是要学以致用,而不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具体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的实施项目中去,从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验这些课堂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到的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知识。

3.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应用工程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程或生活中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同时能够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真正做到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地学好知识,在生活中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晓,周明星.应用型大学学科建设:内涵、内容与内功――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工作为例[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崔贯勋等.计算机网络实验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

作者简介: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改 整体认知法 四大主线 微型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1 前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1]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围绕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按照层次结构展开,思路清晰。但该课程概念多、知识点琐碎,传统教学方法极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大学生重实践、轻理论,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配套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是案例驱动[1]、任务驱动[2]、中间辐射法[3]、虚与实相结合[4]、思维导图法[5]等。本文提出“整体认知法”,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四大主线,设计出微型教学案例,辅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对课程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课程内容。

2 整体认知法

“整体认知法”的提出源于系统论的认识观,认识事物时,先从整体上把握,即整体观;再分析局部,把局部置于整体中,联系、全面的观点。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首先是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化零为整”;再从不同角度出发学习各章节内容,“化整为零”,加深理解。在学习各版块内容时,将其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从整体出发回归于整体,避免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而偏离主要内容。

整体认知法突出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系统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到整门课程,小到章节知识点。整体认知是基础,版块学习是重点,实验教学是补充,三者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四大主线[5]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多、琐碎,虽然课程知识体系能清晰地展示概要内容,但是对于初学者,在章节内容学习中,容易将各章节内容混淆,且单一角度看问题,理解得不深入。本文在原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实践到理论、组成到原理、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划分,结合具体实例展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3.1 主线一:计算机网络构成

从实际联网方法入手,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重点讲解网络的宏观组成。通过主线一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基本的形象认知。

3.2 主线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

这一主线是对计算机网络抽象逻辑功能和具体网络服务的学习。从网络逻辑功能入手,认识网络的抽象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得出网络主要功能是通信和资源共享。结合网络服务,从抽象理论功能到具体的网络服务,实现抽象与具体的对应,形象易理解。

3.3 主线三: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

结合具体的Web服务,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描述信息传递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具体的Web服务获取过程和抽象的协议层数据处理。

3.4 主线四:路由交换

信息由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跨网络信息传输问题,包括异构网络信息处理和路径选择问题,这是主线四的重点。

总之,通过从四个角度对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网络定义、组成、功能、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层数据处理、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交换技术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4 微型教学案例设计[1,2]

本文给出的微型教学案例,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中心,以四条主线为参照,从四个角度深入讲解网络相关知识。本微型教学案例作为入门级的教学案例,属于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短期内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利用“知其然”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其所以然”的积极性,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整体观对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帮助也很大。

4.1 引例1

任务1:说出家中如何联网?需准备的设备有哪些?

参考答案:电话线联网(Modem,网线),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网线)。

知识引入:计算机网络概念、组成和功能等。

教学目的:熟悉网络概念、网络的软硬件组成、联网方法和常见网络设备等。

4.2 引例2

任务2:通过互联网购买车票

操作步骤:①打开浏览器;②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③单击跳转按钮,登录12306网站;④购买车票。

知识引入:网络提供的服务,网络的主要功能等。

教学目的:通过引例,掌握网络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功能。

4.3 引例3

知识引入:网络体系结构,异构网络(协议层)数据处理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通过对引例的分析,掌握宏观网络设备间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微观协议层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及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

4.4 引例4

任务4:互联网是覆盖全球范围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如何保证信息准确送达?如何保证不同设备信息的互通?

知识引入:路由器、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路由交换技术。

教学目的: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选择技术。

5 方案完善

5.1 实验环节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教学效果的保证需增加实验环节,内容跟传统教学方法相同。实验使用ciscopackettracer软件和wireshark软件。前者用于虚拟网络,后者用于实际网络。

5.2 微型教学案例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微型教学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第一,微型教学案例主要用在正式讲解课程内容之前,应明确其作用是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要内容;第二,反复强调微型教学案例蕴含的整体观,将整体观贯穿于课程知识体系和章节详细内容的学习中;第三,微型教学案例整体观和各主线的重复引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不同章节内容强调的重点不同,在教学时应注意整体观和四条主线的引用要详略得当。

6 结语

本文提出的整体认知法和设计的微型教学案例,已应用于河池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文秘专业)互联网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使用微型教学案例的班级学生对课程重点的理解、接受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前者。不足的是,整体认知法主要运用于课程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在整门课程中的推广使用需进一步提高。

(河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546300)

参考文献 :

[1]杨晓燕.“案例”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9):89-93.

[2]亢宗,等.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82.

[3]刘杰民,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中间辐射法[J].计算机教育,2007(10):47-49.

计算机网络知识篇(7)

[关键词] 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维护;意义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89

[中图分类号] TP39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205- 03

0 引 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运用,事业单位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迎合时展需求,在工作管理中渐渐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然而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则需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将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为工作和管理带来的便利作用发挥到最大。

1 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研究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所有问题。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状结构,是由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设备相互组合,集合而成,通过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之间的传播和资源的共享,因此被现代人普遍接受和青睐。而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地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能在正常工作运行中不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作用,极大地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提升事业单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事业单位正常办公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对事业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是保障计算机网络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十分必要。

2 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升计算机网络的操作能力

要做好事业单位网络计算机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及操作水平的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到更多的网络知识,熟悉网络的运行情况,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日常的网络维护工作,以此来降低或者避免因为工作人员对网络相关方面知识的欠缺而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工作人员要了解到网络相关知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2.1.1 增强工作人员的网络知识

需要我们对工作人员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培训了解以及掌握到大量的网络知识,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相关管理方面的技能,在日常网络维护中能够对计算机网络涉及的一些终端、常用软件等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具备相应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的实际操作水平。

2.1.2 分析网络运行状况

在具备一定网络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熟悉网络运行状况以及环境,对网络在运行工作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掌握或者提前预知,预防一些问题的产生,并能够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拿出最适合的解决措施。

2.1.3 加强再培训

计算机网络在不断进步,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应该不断跟进,网络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网络维护与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做好应对不断出现新问题的准备,提升网络维护和管理的新技能。

2.2 做好网络线路和网络系统应用换件维护

事业单位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对网络线路和系统应用的环境维护。在计算机网络中包含了较多线路(见图1),而网络中的线路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决定了计算机在工作运行中的应用效率,因此对于网络环境的维护就是要确保网络系统的通畅,做好网络线路和双绞线维护工作。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设备运行的,而设备中存在外露线,因此对网络维护的首要要求就是做好外露线的布线工作,尽可能地将这些线路固定在墙角、墙壁上,确保线路不被破坏,保障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就是要确保系统的运行环境和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相一致,简单讲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具备与事业单位工作内容相一致的相关运行软件,便于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一些事业单位需要涉及相关证件的办理,那么在网络运行中就需要具备相关信息客户端和网络中心数据库,方便工作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过程中的信息资料的查询,但是由于信息客户资料量过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临时性问题,而且网络的安全保障τ诳突信息资料也十分重要。针对这类情况,在操作中需要通过限制访问量或者设置密码等措施来提高网络安全问题,防止信息泄露的危险。

2.3 多措施强化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针对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需要做到多措施强化,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效率,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2.3.1 安装有关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的软件

对于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的相关软件的安装不能盲目,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事业单位的网络进行维护和管理。软件应该有针对性地应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并且将软件与防火墙和杀毒系统相结合,提高网络自身防御能力。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对于A部门封闭式的电脑USB及光驱接口情况来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更为实用。在这一防护策略支持之下,终端操作用户在接受角色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权限。用户角色从本质上来说是形成访问控制策略的基础性语义结构,能够随着用户权责的改变作出同等的转化。

2.3.2 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管理

计算机硬件为网络环境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对于硬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一些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硬件的一定损害,给网络运行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

2.3.3 对网络访问量进行有效控制

对网络的访问量进行有效控制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网络中涉及的信息量较大,其安全管理也是网络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控制网络中的信息量有助于保护网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2.3.4 对相关的网络信息进行加密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工作上的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信息资源泄露的弊端,在确保网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加密的手段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事业单位根据网络运行的状况以及数据信息的重要程度,选择适宜的加密方式。

3 总 结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深入到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今天,对网络环境进行相关的维护与管理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我国事业单位的普遍重视。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林.计算机网络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J].硅谷,201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