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6 11:14:15

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教学反思;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当前“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老师必谈之话题,写案例必写之内容。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若静心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现在老师们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尽管教学反思本身没有错,但过度的反思,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话连篇等现象则需要我们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特别是不少教师把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

新课改以来,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的局面,主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所以进行教学反思时,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因此说:有志于教学反思的老师们,除了反思自身的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多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

那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呢?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创造能力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反思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的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说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寓教于乐,常常采用游戏教学法,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贴五官等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心情舒畅地即兴作画,对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内在的潜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反思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生不再是“接受器”,被动的接受知识。通常以这种“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代替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是当今最热门的学习方式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反思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看看各式各样的草儿、美丽的花儿,摸摸树皮上斑驳陆离的花纹,观察小动物们的行走姿态,倾听鸟儿婉转动听的声音……将孩子放归大自然,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

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也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利于他们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自由驰骋。

听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到胜利实施。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来说,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幻想,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美术;教学;反思;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31-01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它不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艺术技法,更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目前,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旨在推动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对美术的认识不足,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

目前,国家虽然不断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质量的衡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线,美术教学在大多数学校中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在一定程度上,就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而言,美术教育存在着被轻视的现象,考试科目为主课始终贯穿学校教学的主要过程,而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成果及质量的衡量也以应试教学质量的高低为准则,这样,美术教学根本得不到重视,教学设施及配备大多数学校没有或者不能及时改进。家长、学生、教师及社会对它的认识不够。可以说,在很多学校,美术教学只是消磨学生的时间或者以自习为主。

二、师资力量单薄,教学形式陈旧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进而开发学生智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指导者,其整体专业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美术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性活动和认知性活动,只有很好地把美术理论知识和新思维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把握、形成审美习惯和提高道德情操,才能有良性循环。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一些学校因教学人员的紧缺而取消了美术课,美术教学基本处于一个瘫痪的状态,没有或很少有专业的教学人员,或者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去兼任。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人的一生,美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审美理想的形成能帮助人们去鉴别善恶美丑。所以,美育的缺失,造成人的性格形成是不健全的。现代社会,美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些学校教学中各科专业人员的紧缺,使中学美术教学更显得举步维艰,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美术教学设施不健全

一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活动室或美术教室,有的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空壳,今天是美术室,明天可能变成仪器室、实验室……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需要花大力气去投资,包括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而硬件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任何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专业活动室,很多学生从小就没有了解美术这门学科,更很难理解它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学美术教育

在应试成绩的强压下,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前途问题,家长及学生个体不得不为成绩而全身心投入,以致身心疲惫,无暇顾及其他。个别家长由于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不思索孩子是否具有美术专业学习的主客观条件,被迫走上美术学习的“捷径”,美术带给孩子整整一个少年时期的只是痛苦,不再是享用和快乐了。

五、教育针对性不强

美术课作为“辅科”,大多数人认为只是画画而已,课堂的随意性极强。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不能得到分层次提升。这样,需要去探求知识的部分学生在课堂内“吃不饱”,课堂变得毫无意义;不喜欢美术学习的学生如“听天书”,时断时续的教育让他们学不到什么东西。同时,教学局限在学科之中,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络,学问在构建过程中很难得到真正的内化,学习变得毫无意义。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新课改充分表现了课程的时期性、根底性和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开展需求。以模块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课堂让学生自主去探求,教师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去辅导,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而教师应该多寻求自身的新教学方式,多跟学生互动,解决学生个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材施教。

第二,改革过去的评价方式。教育需要各层领导的大力扶持,领导决策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要树立以学生的个性化素养、文化素质为主,道德情操并重的教育方式。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要多方位、多元化,不应仅限于考试科目的好坏。

第三,部分学生的兴趣活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某科学习兴趣高涨的时候,学习效率是最高的,美术学习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更好,让学生从小就有一个认识美术的最好平台。

第四,加强各环节的沟通。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各个环节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争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坚定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应按照个人特长和喜欢的学习职业为途径,从而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给每位美术教师提供最新的美术教育信息,进而提升美术教师的理论程度和素质。

综上所述,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和艰难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努力和支持,才能使其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1]李立华.浅谈美术教育[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5(02).

美术教学反思篇(3)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预备年级的《豆贴画》,刚开始两节课,他们贴贴很有意思,兴趣也很高,但是这个作业花费的时间很多,要想很好的完成这幅画,需要三至四课时的时间完成,到后面他们就开始有情绪了。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学科也有技巧学习,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高二《雕塑》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雕塑的用途,材料,以及如何制作圆雕。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中国雕塑与外国雕塑”让学生参与,通过欣赏,分析说明不同时代的雕塑的不同之处,再比较得出结论。课堂上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他们对老师出示的一些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雕塑很感兴趣,学生的问题很多,有关心作者的,有关心年代的,甚至还有同学对它现在的处境很关心,整节课气氛比预期的还要好。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它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也是高一《写生素描》一课,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高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予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教学反思,谈及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研究的回顾于反思

一、 意外收获

笔者在长期的专业培养研究中同时获得了学生的管理方法,在这里一并阐述一下:

1、 学生的管理

美术专业有其独特性,除和其他术科的专业差异外还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学生的自由散漫或阻碍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管理学生一方面要照顾到专业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根据实践和调查研究我认为用“粘贴”方法比较合适。

所谓“粘贴”就是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这一管理办法是根据美术专业的特点进行实施的。专业辅导不是先上课后练习再讲评这么简单,而是注重在练习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虽然老师不需要每一分钟都在教室里但需要经常在教室里。教师需要化去大量的时间在特长生的身上作个别指导,有时修改一幅画要化去相当长的时间,需要老师作出一定的牺牲,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上面的三个问题了。教师在安排学生自由消化时也要经常在教室走动以免使学生在老师不在时养成自由散漫的坏习惯,这样一来就象把老师“粘贴”在学生的身上一样。不过要说明一点“粘贴” 本身不是完全由老师一手控制学生的所有自由而是要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外的活动和思想动向,课外要经常和学生一起聊聊天有利于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在班级学习文化课时就要进行“粘贴”转移至班级管理,减轻专业教师的负担。但是要解决第三个问题还得要专业教师和班主任时常联系,专业教师要做好上课情况记录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这样一来就又解决了第一类问题。

2、指导学生处理好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关系。

美术特长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和其他学生相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负担要重一点、经济开支要大许多。他们要多学习一门专业课,而这门专业课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又相当广泛。这一切在无形之中就会给学生增加很大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文化、专业两耽误,进而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的会造成一无所获。要解决诸多问题的关键是除了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有意义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激励方法

所谓“激励”方法主要是依靠老师的指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或以激发学生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是以学生的学习阶段性及其发展过程能动地随时随地的引发学生的激情。只要把学生的激情引发出来,那么其他的事情学生自己会主动的去完成任务。有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在天赋上的不足而失去信心,结果是不但专业课学不好而且文化课也落下不少。这时候就要鼓励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潜能的,只是自己的潜能没有得到挖掘,而挖掘的时间有长短。老师对学生的这一评价很容易让学生接受的。

美术教学反思篇(4)

1.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3.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5.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6.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放一遍《春天在哪里》的音乐。造成一种特殊的情景。学生听完后说出歌词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将歌曲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反复播放。使他们增强了对春天里的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春天的怀抱之中。音乐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美的感受。促进了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

7.欣赏有力于学生绘画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上周美术课上,我在一个班要求学生根据所定的内容绘画。根据口述,学生发挥想象力,但画面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有的学生说不知怎样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先给他们观看挂图,启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讲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不但画的有想象力,富有儿童情趣,而且还能从快乐中学习知识。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一幅画,在欣赏中分辨美与丑,评价优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如上述的例子,口述教学与直观口述教学相比较,后者存在更大的优点。

8.掌握方法,应用实际

美术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育体系;反思;重构

1当前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困境原因

第一,保守单一的美术教学体系,不求改变。虽然我国的美术教育开展的并不晚,但是从历史发展上可以明显看出美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断层。尤其是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说直至今日,我国的美术教育体系俨然已经形成了自中心向着全国辐射的同构性,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的逐渐发展与稳定的一个过程,虽然在这个期间因为社会自身因素使美术教育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地方性特点影响,但是在大体上全国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没有差异的,并且构成了强大的体制内省性并加以惯性运转。也正因如此,加之官方权威的不断加持,以及层层因素,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俨然已经僵化,而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反思却根本得不到响应,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危机到整个美术教育的发展。第二,囿于体制,对非官方艺术形式过于排斥。除了当前保守单一美术教育体系的问题,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囿于体制,画地为牢,对非官方艺术形式过于排斥,拒绝与时俱进也是造成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文化俨然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我国艺术家们也不断的创造出了更多突破、突破观念的作品,进一步拓宽了我国艺术界线的同时,也促进了艺术思维的自由化,艺术形态的多元化。尤其是自2000年,在上海举办的双年展,更是迫使官方给予了现当代艺术形式迟到的认可。并在今后的历年之中,我国各地城市陆陆续续的多次举办艺术展览,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城市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活跃了现当代的艺术市场。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艺术圈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此消彼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现当代艺术形式也会渗透到当前美术教育系统之中,但是这种局部的关系是根本无法改变二者之间的对立局面。这也就致使艺术节对美术教育教学认知与学习目标产生了不小的差异性,也就造成了美术教育的生硬脱节,这不仅严重的阻碍了美术教学体系的革新与发展,也使得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远远滞后于时展需求。第三,急功近利,压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教育政策导向的失误,使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以至于教育过于功利性,美术教育也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简单暴力的升学工具,而无视了美术教育的深远意义,更不会关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在学校中的实际功能与定位,这也就恰恰造成了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僵硬化,使美术教育推向了更为尴尬的发展局面。尤其是许多美术速成班的出现,更是无视了学生的禀赋差异与创造性,流水线的“生产”美术专业人才,也给这种畸形的美术教育继续添火加薪。

2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策略

针对当前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要想使美术教育得到一个平稳且有序的发展,获得更加开放的局面,形成全新的多元化教学体系,就必须针对当前美术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而要想重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就必须做好反思工作,追溯历史,关怀现实,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第一,对美术教育的传统认知进行重构,做好历史的追溯。要想转变当前美术教育的僵硬化体系,必须要重新追溯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寻求到美术教育的存在本质,进而对美术教育进行全新的解读。严格来讲,美术教育的历史甚至可以一直追溯至原始时期,而这也是在考古界被充分证明过的。直至今日,美术教育包罗万象,并成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美术教育概念的定义上,应该切实承认美术教育的复杂性与功能上的多样化。所以,在美术教育的界定上应该以广泛性为主要目标,打破固有的美术教学是为限制,从而重构一个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美术教学体系。同时,在追溯美术历史的同时,这种复杂且宽阔的事业,也会有助于我们对美术教育的传统历史进行重构,能够使人们正视现有教育体系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做出有效的反思与批评,消除现有美术教学体系的僵硬化局面,将新美术教学体系逐渐整合到传统美术教学体系之中,促进传统美术教育工作者对现代化美术艺术的理解与宽容,促进差异化美术教学路径的逐渐形成,而这也是重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所在。第二,关怀现实,做好美术教育的实践创新。关怀现实,做好美术教育的实践创新也是做好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的关键。而这里所说的美术教育实践创新,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美术教育教学内部的美术实践本身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创新。可以说,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早已大不相同,艺术形式势必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实现艺术的手段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从当前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可以看出西方美术教育普遍将突出学生的个体自由表达、个体创造意识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之上。因此,结合现如今我国艺术形态的发展以及人们在艺术观念上的转变,我国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大胆的顺应这一变化,将个体自由表达、个体创作意识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使美术教育以其无限的可能性,融入到当今人们的文化活动之中,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可以说,美术教育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需求对接,已经成为新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终极方向与目标。因此,必须打破当前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僵局,扩大非绘画内容在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融入,强调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培养,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的安排上,应该引入不同的教学内容,全新的教学观念,将非传统绘画分析与相关的艺术史理论相结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人初步的艺术趣味和判断力。

3结语

对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重构策略,希望能够为更多的美术教育同行们在今后寻求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发展与改革的道路上提供全新的建议与有益的参考。同时,大胆的去实践,去创新,去为美术教育及教学体系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切实把握美术教育事业的时代脉搏,改变当前美术教育的尴尬局面以及这一片繁荣景象背后的越发消落的事实,使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新转变为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更多有个性的、拥有实践精神的艺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庆路.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对当今中国画教学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04):151-152.

[2]张大会.谈社会效益在群文美术工作中的重要性[J].群文天地,2011,(07):186-187.

[3]徐明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新美术教育观念[J].美术大观,2007,(12):213-215.

[4]包国民.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美术工作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172-173.

美术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反思;美术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38-02

反思是一个在当今教育中十分提倡的教学环节,它既可以化一次的偶然成功为日后的必然成功,也可以为下次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鉴于美术的学科性质而言,各个中学不太可能为美术安排专门的反思方法指导课,所以,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自我检查,使知识条件化。

一、反思作业过程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检查作业是否理想,更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路、过程和方法,对学生本人的成功之处,要分析其特点及适用条件,总结出思维规律。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借鉴别人的作品,来借鉴、分析、校正自己的失误,获得有益的启示。要注重审视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养成在完成美术作业后进行反思的习惯。这种反思包括:主题构思、作品类别和操作过程等,尽量避免作业中的思维定式,转化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利于寻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术课程中这方面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体材料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广泛使用美术语言传递思想感情,更多地进行信息交流。比如:在书签制作中,有一位学生采用的是彩色线绳装饰、白描花卉填充内部的做法,在制作完成后她发现,自己所用的线绳略粗、颜色略浅,而内部的花卉线条略细、颜色略深,整体感觉不够协调,于是她在下一个书签制作的时候克服了这个问题,内部图案选择了卡纸剪贴的方式,色彩明度相当,使内部卡纸与外部线绳相呼应,整体感觉协调一致,增强了作品的美观性。

二、反思学习方式

每一种课堂类型都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完成学习后,学生要反思在学习新课时遇到哪些问题,在哪一环节遇到问题,对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例如:造型?表现课的学习方式是“观察思考,认识表现,积极评价”,如果学生觉得自己对物象的认识不够深刻,那么就需要反思自己观察的是否细致,是否注意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感、材料、静态、动态等特点,角度是否全面,理解是否深刻,获得的形象是否准确清晰。每个学生对物象的认识感受不同,表现出的物象也不一样,对表现的作品的评价也不一样,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在美术课程上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三、反思作业形式

不要满足于上文美术作业的形式,而要积极寻求其他可能的做法,甚至完全放弃上一次的思路,进行全新创作,实现更多的作业构想,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具象创作后可以考虑抽象形式,黑白装饰后可以改为铅笔淡彩,对比色、类似色、同种色的相互转换,或者在制作藏书票活动中,有的学生在使用孔版版画的方法制作后,更换制作方式,用吹塑纸版画的方式尝试制作。拓展自己的思维,避免创作的僵化,使学生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

四、反思经验教训

在完成美术作业过程中或过程后,总会有一些得失成败,只有注意总结和反思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与教训。如果失败了,就要考虑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更要看清、找到的原因是否准确,避免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当然也要告诉学生,失败的次数越多可能离成功越近,但绝不能倒在失败上不起来,那就永远不会成功。如果成功了,成功的关键在哪里,抓住关键点,就不怕成功成为水里的鱼,只有偶然才会溜到面前。反思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利于通过积累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得以提高,让完成美术作业的经验得到及时的提炼和概括。在作业后反思,不仅可以检查作业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更可以整理思路,强化知识,丰富经验,从而拓宽思路,增强思维开放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剪纸制作中,有一位学生经常出现纸张被自己撕坏的情况,在他恼火之余,他仔细观察损坏的纸张,思考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来终于发现是因为自己刻得不够仔细,在操作时过于粗心和急躁,加上刀尖也不够锋利,导致很多图案并未被刻刀刻到位,需要被刻掉的图案与需要保留的图案之间仍有纸的连接,这样一来就无法进行顺利剥离,所以,在很多有连接的地方就被撕掉。当找到原因后,他首先处理刀尖,并注意以后在其不够锋利时进行及时调整;其次,提高了操作的精细度,把每一刀都刻到需要到达的相应位置。从这以后,在他的作业中基本上杜绝了纸张的损坏。

五、反思的多元化

将反思的内容走向多元化,不仅仅是对作业的反思、知识掌握过程的反思,还可以包括情感体验、与人合作的能力、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自信心、责任感等的反思。在情感体验上,是否可以将此次创作的表现情感转移到同类作品上;在与人合作时是否积极配合、将知识进行最大的共享以及操作上的互助互补;搜集的信息是否全面,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学习过程是否充满自信,是否有明确的学习责任感。

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省的过程,是挖掘隐藏在美术知识背后的思想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可以说学生才真正地学会了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反思篇(7)

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要想上好美术课,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很多人都认为,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学科是重点学科,而音、体、美、劳等学科并不重要,可有可无。更有人说,这些学科只是哄小孩在那玩耍罢了。这些错误的理念一直制约着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很多一线教师都深以为然。小学生正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在这个时段是养成习惯的大好时机,如果教师能够教授得当,将会为他们带来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从事多年的美术教学以来,笔者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做到课前精心准备,对每一节课都不懈怠,积极应对;课堂中注意学生的态度,积极创设情境,安排有效环节,进行个性辅导;课下多与学生交流,布置作业,积极评价学生,争取让学生意犹未尽,带来反思。这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美术教学发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着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观念,并带着积极的热情和浓郁的兴趣进入到学习当中。笔者就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发展,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课堂中采取多种形式,激活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教学在传统模式里,都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说白了就是安排学生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丝毫没有创造性可言,不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如今的美术教学注重文化学习,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纵观古今中外历史,美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传递给人无穷无尽的思想和启迪。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学科,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主要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是要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来服务的,因此教师就要采取多种形式激活美术课堂,让学生能够好学乐学,将美术课堂作为知识传播的主战场,同时陶冶情操,培养技能。教师可以采用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讲趣闻故事教学等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展现活力,激活美术课堂。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难以习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学习,而美术课相对轻松的氛围,无疑会让他们心情得到舒展。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艺术气息,我采用了许多方式,让他们有兴趣有信心学好美术课。如多媒体的利用,就让学生觉得美术课不再枯燥,而是五颜六色充满缤纷的色彩。通过伴奏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习,让学生的兴趣得到点燃。通过图片、幻灯片进行教学,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口头讲解,也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更多更丰富多彩的作品,在视觉上得到新的体验。

而一些手工课也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作业,学生之间的积极性和相互的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还可选择更为开放的教学内容,如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写生,绘画出更加美丽的身边景色,还可带学生放风筝、春游、办个人小画展,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二、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积极面对学生作品

有些家长在看自己孩子的作品时,往往会撇一撇嘴,摇头说:“这画的是什么呀,一点都不像。”在大人眼里,“像”就是最好的成绩。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有限,而他们的想象能力却是无穷的,在他们的眼里,那些无序的,充满童真的东西,就是他们喜欢的东西,并充满着鲜明的童稚色彩。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去要求学生,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够找到生活中闪光的东西,突出自己的个性。

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上,我往往会用多重标准进行点评。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思维习惯,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做到区别对待。如有的学生喜欢抽象画,这样我会发现他的幻想思路;有的学生喜欢写实,我会注意他的用笔用意;有的学生画画比较认真,我会关注他是否有所进步。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于是我就会先对他们进行表扬,再指出不足,希望他们以后注意。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对待美术的态度上得到转变,美术课成为他们兴趣张扬的乐园。

三、与学生做好朋友,调动其积极性

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总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最初的偶像。能与教师在一起说话做事,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俯下身来和他们对话,与他们做好朋友,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向他们传递正能量。

有的学生惧怕教师,可能是由于内向的缘故,不敢和教师说话;有的学生比较顽皮,除了班主任谁都不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想和他们打成一片,就需要用自己的亲和力去爱护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多和他们聊天,感受学生内心世界。有了教师这个朋友,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在与学生亲密交往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多了,很多学生不但愿意和我亲近了,还对美术课充满了期待,积极性空前高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