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术与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1 10:13:02

美术与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1)

一、民间美术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间美术是指百姓在日常生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美术形式,经由口传身授将当时的审美意识传承延续的艺术,其具有生活适用性、民俗文化性以及艺术审美性的特点,并将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融入艺术创作,这也是民间艺术最主要的特色。此外,民间美术在基层人民中诞生,其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包含着各式各样的民间美术形态。即使它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以物质的形态出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精神象征。

二、现代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逐渐摆脱物质实体的限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文化体现,反映出不同地域的审美风格。现代艺术作为当代文化与美学的综合性表达手段,在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逐步渗透,所以,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认识应该是全方位与多角度的。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其主要以体现社会意识而存在,能够将当代社会的审美意识反映出来。现代艺术和民间美术的主要差异在于现代艺术在设计中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并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因此,科技的发展不仅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还拓展了现代艺术的设计思维。

三、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探讨

1.现代艺术设计源泉来自民间美术

优质的艺术素材常常源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活经过艺术家的提炼、筛选及润色后就具有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其在现代艺术中以源头的形式存在,并主要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载体,是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则反映出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追求,是民间美术的思想结晶。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设计灵感来源就是丰富的民间美术。因此,设计者要不断采纳与吸收民间美术的精髓,从而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进而在推动现代艺术发展的同时将中国辉煌灿烂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

2.民间美术深化现代艺术设计创造力

民间美术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其创作视角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设计方式所具有的开放性给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民间美术主要通过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充分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民间美术,不但可以培养设计者的想象力,还能探索与发现素材所具有的规律性,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事物,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3.现代艺术设计借鉴与应用民间美术

随着各种现代艺术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中国艺术品逐渐走上了国际化道路。可以发现,走上国际化道路的艺术品其成功之处就在于立足本土文化,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作品的内涵与意义。这在现代艺术对民间美术的借鉴应用中得以体现,这对于创作出更好的现代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

4.两者之间的文化内涵共通

在创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将这些因素融入创作主题,将人民生活的情感接通,融入自身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心愿。伴随民间美术的广泛应用与现代艺术的设计实践,不论是时间上或是空间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民间美术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也是现代艺术在设计中需要汲取的重要精华。此外,民间美术的设计主题还能充分激发现代艺术在设计选材中的灵感,让民间美术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从而促进两者之间文化内涵的共通。

结语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2)

本文作者:李志宏单位:韶关学院美术系

在如何对待传统方面,在西方的美术设计界也曾出现过争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例。现代主义是20世纪20年端于荷兰,形成于德国,主要设计理念是排除传统,摒弃一切繁琐装饰性,从而追求基本几何结构造型,于是在20世纪的30年代与70年代的欧美主流派艺术家的设计作品中,很少找到传统图形的特征。在现代主义简洁抽象的艺术风格引领潮流几十年之后,人们开始感觉到这种作品缺少了些什么,为了补救这种缺少,后现代主义开始从传统中探讨新的思路与方法,寻找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契合,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中处理,使传统与设计结合起来。在后现代主义的倡导下,一股复兴传统之风,向世界各地扩散,出现了借鉴传统的大量优秀作品。可见如何对待传统问题,并不仅仅是如今我们的艺术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美术设计界普遍面对或曾经面对过的问题。何谓传统文化,简言之就是前人创造的文化。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大量的璀璨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创新、沉积,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俗、心理等深层的文化之中。我们知道,文化是民族的符号,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没有了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消亡也就为期不远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里的认同感是深层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冲击都很难将它的影响彻底抹去。比如:传统图案中的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龙凤成祥、莲(连)年有鱼(余)等,蕴藏着深层的人文精神,表征着深刻的民俗意蕴,已在民族文化延续中传承、延伸了千百年。这些文化在时期曾被作为“四旧”惨遭摧残,但动乱结束之后,又很快恢复了起来,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这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容易被人为地斩杀,其原因是经过千百年的沉积在老百姓心中已深深扎下根。众所周知,任何文化的创新,必须依据已有的文化基石,脱离基础在空地上企图构建文化大厦是不可能的。现代美术设计的文化环境与传统的工艺美术有很大不同,它脱离了农耕社会,服务于市场经济,并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技术平台,一方面创造着商品,另一方面也同时创造着文化。

设计作品价值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产品的功能上双重性层:其一是满足民众的物品的生活或生产工具性使用需求,这是低层次的需求,也是在美术设计的创作中最容易做到的;其二是满足民众的文化欣赏需求,这是对设计作品的高层次需求,只有创作出高品位的艺术特质,才能满足民众的这一需求。我们知道人们的文化享受受到主体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伦理观念的制约,而这些观念又都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所以作为能满足人们的文化享受的美术设计作品,怎么能够脱离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延伸去生存、发展呢?事实上,美术设计的著名作品相当多的是在传统的启发借鉴下创造出来的,它既是现代的又是传承传统的。设计界设计出了许多古为今用的优秀设计范例,这些作品将古典与现代结合得完美无缺,充分显示出只有把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中国人自己的设计风格与特色。例如:中国联通的图标设计,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的,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含义。中国联通的司标还有二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沟通从心开始”是它的经营理念,它一览无遗地展示着联通公司的宗旨:通信,通心,联通公司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心。总之,这是不愧为现代设计与系统文化珠联璧合的范例。又如:中国银行的标志由结了红绳的古钱币构成,“红绳”又构成了“中”字,极为简练,寓意深刻。鲜明地体现出行业特征,表达了“中国银行”的含义。既包含了民族精神,又富有现代气息。之所以在美术设计中有排斥传统文化的倾向,或许与对“世界水平”、“国际接轨”的一种误解有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希望得到国际的价值认同,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合理需求,也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同一国际生存空间中的文化产业也不会例外,也会考虑如何达到国际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文化产品与经济产品却是两回事,经济产品的技术标准是可以国际统一的,但文化产品却会随着接受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审美需求,为某一部分人所喜欢的东西可能为另一部分人所不喜欢。如果把设计作品的世界水平误认为迎合西方艺术的价值标准,在创作中简单地照抄照搬西方的东西,自然就会排斥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显然也不会创作出为大众所欢迎的优秀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可能与对工艺美术作品制作方法的误解有关。工艺美术是文化与手工业结合的产物,作品是手工制作的,限制了作品制作效果的精美与大批量生产,其制作技术自然会被现代科学技术所代替。当下电子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美术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作品成为文字与动画、音响等形态的综合,使广告招贴、书籍装帧、包装装潢,环境艺术等方面的制作都可以达到手工制作所不能达到的精美、气派、豪华的效果。但是,制作方法只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工具,由对传统作品制作方法的否定推导出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否定是没有道理的。在我们消解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之后,应怎样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创新的帮助呢?第一,传统文化的艺术思想对美术设计创作的启迪与借鉴。面对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史,试图用了了数语把传统文化的概貌描述出来,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是儒、道、佛文化,应该是无可争议的,每个中国人几乎都是在这个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先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对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李立新先生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艺术思想归纳为六类,这就是:华采之饰———孔子的“明道”的选物思想;非乐节用———墨子的反装饰的造物思想;大智若拙———老子的纯朴造物的思想;反朴归真———庄子自然生态的造物思想;物以致用———韩非的功利造物思想;侈靡消费———管仲的经济管理的造物思想。[3](P8,P61-65)李先生的概括是否精确,本文不作讨论。但是,可以看出,先秦诸子的文化思想特点是虽然表述简约,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至今对艺术创作仍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例如,孔子所主张的以饰“明道”,就包含了艺术为了“明道”的思想,既然要“明道”,就要表达生活,就要深入生活。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在今天看来,与美术设计创作的目的就在于满足市场需求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致的。又如老子的“大智若拙”、庄子的“返璞归真”等,这些前人的真知灼见,不仅是给人启迪与思考的艺术理念,也是千百年来的创作方法。当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的艺术思想,不仅仅包含在思想家的思维成果之中,也包含在形形的民间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这些草根文化中蕴涵的艺术思想,至今还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例如,常见的祈求幸福、祝愿吉祥的传统图形,“福禄寿喜”———以蝙蝠、鹿、仙鹤(或松、桃)、喜鹊为象征的作品,“招财进宝”———以赵公元帅、善财童子为象征的作品,连(莲)年有余(鱼)、五子登科等,都是以物寄情,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这些艺术思想具有深厚的群众文化的土壤,借鉴这些艺术思想就会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有商品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两重属性。设计作品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艺术表达,而是通过艺术的创作成为人们的生活应用品,从而进入市场实现它的商品价值。人们购买一般商品的目的在于应用某个方面的使用功能,而购买设计作品的目的却在它的艺术欣赏价值,可见设计作品是通过审美价值表现商品价值的,审美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构成基础与条件。审美价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它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有着深层的联系。同一件作品,不同的审美主体可以能得到完全截然不同的评价,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审美主体的文化背景对其审美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系是一个以儒、道、佛为主流的整体,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无论宫廷美学、士大夫美学,还是民间美学、市民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还是佛家美学,都是在中国大地上同源而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而形成一个民族美学的整体。”[4]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在人们的审美价值体系中有着如此重要地位,所以,如果我们要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就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的美学影响。例如,常见的岁寒三友作品的审美价值就是由传统审美价值的积淀而成。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子罕》)以岁寒松柏喻人格精神,以后由引申出“松、竹、梅”岁寒三友与“梅、兰、竹、菊”四君子,以物寄情,表达了对坚贞如盘、情操高尚的人格精神的称赞与肯定,其审美价值延续至今,此类作品仍为人们所喜爱。又如,以道家文化为背景的“五福捧寿”、“群仙祝寿”、“松鹤长寿”,表达了人们期望幸福、珍惜生命、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此类审美价值观念在民间源远流长。这些都说明,如果将传统审美价值观念融入设计作品之中,就会激发人民群众审美兴趣,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也就提高了作品的市场价值。第二,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可以为美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种类丰富,作品无以计数,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形形丰富多样的素材。传统工艺美术大体上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等若干类型,若再向下一个层次划分,包含的种类就会更为丰富多彩。例如,就传统图形来看,就有绘画、刺绣、版画、石刻、图案、彩绘、雕漆、镶嵌等。就图案内容而言,有吉祥图案、汉字图案、仕女图案、花边图案、花卉图案、生肖图案、瑞兽图案等。这些丰富的作品,都可以为美术设计所吸收,成为组合创新的素材。例如,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的设计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核心图形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传统的凤纹图案设计出来的。众所周知,凤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为百鸟之王,在五行学说中为火,所以凤凰被理解为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被设计成为仪态万方、气宇轩昂吉祥图案。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所以又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火炬接力图形的设计将传统图案的祥云纹与凤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间,亦真亦幻,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刚柔相济、含蓄优雅、超凡脱俗的境界。火炬接力图形向世界宣示,2008的奥运是有凤来仪,祥云缭绕,火之凤将祥瑞和平的希望传达到全球各地。第三,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促进美术设计方法的革新。作为美术设计的方法可以分为“硬”的方法与“软”的方法。“硬”的方法主要指进行创作时用的实物工具,如笔、颜色、电脑、打印机等。“软”的方法可以指创作的理念、思维方法等。作品设计主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在作品或其他事物的冲击启发下,产生灵感,创作出作品来。传统艺术作品的创作思维方法,可以启迪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创作,成为一种创作思路。例如,传统艺术的创造讲究“神韵”,创作方法对现代美术设计就有一定的借鉴与启迪。“传神写照、已在阿堵中。”(顾垲之《世说新语•巧艺》)“传神写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以形写神”,以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出“神韵”,国画创作中的大写意方法,就是这种创作方法的巧妙运用,这种创作方法现代设计简约方法极为相似。传统艺术创作讲究“形”、“意”、“神”,其创作的思维路径归纳为:“形”的衍生、“意”的延伸、“神”的承传———三个类别方法。[5]“形”的衍生方法是指在艺术演变的历程中,有一些恒常的主题的造型方式,随着历史与地域变迁而不断得到创新。例如凤纹、云纹、鱼纹、涡纹等,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有表现形式,后人的创作是对前人图形的一种演变,在演变中实现创新。“意”的延伸方法是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依据图形的蕴藏着深层的人文象征意义反复描摹、演变、创新,创作出新的作品。例如,鸟纹阳鸟———朱雀———凤鸟的历史演变,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图形符号所表达的吉祥象征意义。“神”的承传方法也就是“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另外,“以形写意”、“形神兼备”也是现代美术设计中可借鉴的重要方法。当然,也应该看到,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创作的方法,洋洋大观,其中也有的过于繁杂,与现代设计要求相差甚远,虽然如此,将这类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改造,也可以成为美术设计的方法。总之,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的真谛就在于必须具有个性化。个性化其实就是艺术家对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是无限超越自我独创式的表达。这就需要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合,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创造出设计风格。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无限丰富的理念、方法、元素,促使艺术家再造出独树一帜、灿烂辉煌新的作品。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而是要推陈出新,抵制腐朽文化,把传统设计的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巧妙结合,打造出现代设计艺术的新主流。这就需要,既要反对,也要反对复古主义,避免把对传统文化传承、延伸变成对传统的拷贝。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3)

一般情况下,技术美学具有以下几种特性:第一是技术性。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及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设计应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之相关的理论也随之产生。我们知道,在传统工艺美学的理论指导下,工业设计往往将产品功能作为唯一法则,据此进行批量式生产。而如今,现代技术美学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工艺美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因素是设计美学的最基本因素,除了直接影响到设计风格之外,还对现代工业设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二是应用性。纵观西方美学发展史不难看出,在十九世纪之前,由多数哲学家对于艺术并不了解,更缺乏创作经验,因此,他们所提出的美学理论仅仅停留在抽象性、概念化阶段,对实践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以后,有关美学的诸多理论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并被应用于社会生活及生产的多个领域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技术美学也便应运而生。从这一角度上看,应用性是技术美学的又一重要特征。第三是审美性。不可否认,设计本身便是一项艺术创造活动,艺术创造则必须是遵循客观现实而完成的。

二、技术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形式美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客观地说,要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形式美,便是要求设计所涉及的不同物件之间在风格上、色彩上、样式上等不同方面具有高度协调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当关注“适度美”。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便是关注人及人的各种需求感,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当时刻将满足人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从生理需求上考虑,应当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理论知识,分别从人体的尺寸、比例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室内空间的大小、室内物品的摆放位置及功能等不同因素来进行室内设计。同时,站在人的心理角度,还需要关注人对设计美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均衡美”。所谓均衡美,其根本目标是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中寻求一种平衡感。体现在室内设计中的不同方面,如形状、色彩、面积等等。其中,形状的均衡就是不同物件的外观形状或者形态的均衡;色彩的均衡是指室内各个物品颜色的设置或搭配方面的均衡;而面积的均衡则主要体现在视觉面积上面。从本质上说,不论哪一角度,要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都必须借助于客观实物来体现。

2.艺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传统的观点认为,装饰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装饰。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论断,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艺术本身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一件普通产品,即使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或者装饰,也可以被叫做是“艺术品”。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件产品而言,均可以借助于抽象的艺术而产生一种艺术美,从而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是美的现实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样,室内设计也必须重视实用性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一般情况下,为尽可能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精神需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借助于具体物件来实现不同风格、内涵的体现。不可否认,要体现艺术美,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形式美。通过设计,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及环境得到完善,从而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生活观念。

3.功能美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工艺美术;理论;深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50-03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从20世纪初便开始兴起,建国之后更是在理论建设发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实用美术”观点、“工艺文化本元论”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等观点纷纷出现,对我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现在研究工艺美术理论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

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变迁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带动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借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陈之佛、庞薰、王朝闻等学者也纷纷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往的工艺美术观点进行兴革,形成了一批赋有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此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整体阶段进行阐述。

(一)“实用美术”观点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关于工艺美术的定义、原则、本质、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以陈之佛的“实用美术”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实用美术”观点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要求工艺美术必须兼顾实用和美两方面的要求,工艺美术的落脚点必须放在真正服务于大众上。

长久以来,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宫廷工艺、文人工艺、宗教工艺、民间工艺四者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前进,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却真正进入了低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大机器生产的产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些产品的物美价廉使得中国传统的工艺产品备受打击,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一落千丈。辛亥革命之后,宫廷工艺体系解体,文人工艺、宗教工艺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趋衰微,这时的中国手工艺产业以民间工艺为主导,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大机器生产,各种手工作坊兴起,但由于其在工艺形态等方面并无改观,因此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仍然没有实力与西方竞争。与此同时,发端于清末的关于手工艺是“奇技淫巧”的狭隘观念迅速发展并影响深远。建国初期,工艺美术更是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成“手工艺”,使得“工艺美术”一词一直受到许多非议。

“实用美术”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以往狭隘工艺美术观点的纠正。人类的生存要求决定了人类最基本的造物观念是要优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衡量造物活动的最低标准便是是否能够实现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要求,即一件器物是否具有实用功能,在物质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审美――才会应运而生。在历史的发展中,尽管这种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提高,产生了以审美鉴赏为主的造物,但这种造物一旦脱离了实用要求的规范,那么它就失去了造物最基本的价值支撑,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失去动力,真正沦落为供少数人鉴赏把玩的“奇技淫巧”,其结果只能是消亡。“实用美术”观点将工艺美术从“奇技淫巧”中解放出来,对工艺美术造物的实用原则进行强调,把以往专注于审美的理念打破,将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同时将工艺美术的受众由以往所认为的“皇室贵族”转变成普通大众,重新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地位与作用,对建国初期将工艺美术品与手工艺品或工业品相等同的简单划分进行驳斥,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态势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行进模式。

(二)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体系发展不完善,因而市场受到西方产品的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西方工艺技术和审美观点被引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遭到强烈冲击。“实用美术”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在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良与开发,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艺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品的整体实力。“实用美术”观点在以往单纯重视产品“美”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要求,并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这使得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大众的需要之中,确立了工艺美术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实用的造物原则,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用美术”观点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把握传统的同时,按照现代市场要求对传统工艺形态进行改造。“实用美术”观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在中国工艺美术衰微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标支着工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发国内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在这种大环境下,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虽然两个方向立足点不同,但二者都注重工艺美术的宏观建构,探寻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完善了工艺美术理论体系与学科构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工艺文化本元论”(该观点被收于张道一论文集《造物的艺术论》中)最有代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工艺美术从十年浩劫中渐渐复苏,工艺美术产业渐渐兴起,但工艺美术理论亟待完善。当时社会上普遍注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认为工艺美术是一门类似于绘画、雕塑的“纯艺术”,忽略其实用价值,使得工艺美术日渐脱离大众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日趋落后于西方,更造成国内对西方工艺品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工艺文化本元论”指出:人类文化都是由最初的一种综合的、一元的文化形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分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本元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艺术。

“工艺文化本元论”对造物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文化本元论”在深刻探讨人类造物活动的实用因素以外,更强调物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化因素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从物质性或精神性上探讨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的核心价值便是二者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致,造物活动必将随着社会需求而发生分化,产生所谓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当这种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回归本元,这种分化与回归的最终目的便是适应生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工艺美术放到整个造物的脉络中把握,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摒弃以往认为工艺美术是由实用性和审美性简单“结合”的论断。

“工艺文化本元论”不但从哲学领域为我们认识工艺美术的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将这个论断推广到整个艺术领域,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与工艺美术相关的领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同步的发展,如民间美术、艺术学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对民间艺术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国门相西方学习,“设计”一词也被随之引入,在随后的发展中,“工业设计”作为与“设计”相对应的学科在中国渐渐确定下来。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工业设计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观念过于老旧,阻碍了工业社会发展;认为工艺美术是一种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文化,“无法与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协调”①;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等。与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其中以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最为典型(该观点被收于柳冠中论文集《苹果集:设计文化论》中)。

设计文化论对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特征、目标等一系列要素都进行了阐释,认为“设计是协调诸矛盾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主动的创造行为”②,工业设计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与出发点,是一种“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的文化,柳冠中曾解释道:“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工业设计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雏形。它包括主宰――人;对象――物;目的――生存。人是主导因素。‘使用’是指人的行为过程;‘方式’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具体化;‘合理’是审美标准。因此将为人(或人类社会)作为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水平,又合乎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③

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使得工业设计能够迅速在国内立足并发展起来,1997年国家正式用“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使得设计学科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总体来看,当时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还是有失偏颇的,张道一先生曾经激烈地批判工业设计:“在理论上豪言壮语、大话连篇,诸如‘设计哲学’、‘国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之类,实际上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溢美之辞超过了本质性的分析;在历史问题上,割断了它与手工业的漫长联系,甚至把西方的‘设计运动一百年’当成了设计史的全部。”④通过对比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主要观点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把工业设计看做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所谓的“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只不过是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造物活动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当代工艺美术理论深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艺美术理论也在产生着发展与深化,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日趋注重专题性研究与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子学科体系构建,同时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新兴学科被囊括其中,当代工艺美术理论也在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促进着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造物艺术的发展。

(一)设计理论的发轫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设计造物的哲学、文化学含义上,并在随后的20年中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代设计理论发展与以往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代设计理论较多集中在对具体的设计行为的分析,如设计者、产品受众、产品流通、人机互动、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方面,利用调查、实验的方法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设计进行量化分析,注重产品的感性意象与学科间的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研究逐步开始由普遍向特殊发展,在大的学科体系中构建出更为细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子学科体系,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必将与以下三点紧密相连: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造物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利用普遍性规律指导与完善生活实践的同时,将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引入理论的探讨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将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保持理论建构能与科技同步发展。

第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掘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活力,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与西方先进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文化理论体系,并将之介绍出去,促进理论的推广与传播。

第四,抓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提高设计实践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

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与学科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关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多学科互动,田自秉先生曾在1991年发表的《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学已不只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而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围绕着物的美化和环境美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互相协调的综合体。这些学科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影响。”⑤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囊括其中,任何社会需求或观念的变化都会在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因此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发展的,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田自秉先生在《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还同时列举了当时工艺美术学涉及的学科种类,其中主要包括:“工艺创造学、工艺功能学、工艺美学、工艺科学、工艺经济学、工艺心理学、工艺信息学等。”⑥显然这个划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工艺美术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理论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围绕工艺造物的实用和审美原则,现代工艺美术所涉及的学科种类在以外基础上不断扩大,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为我们研究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页.

②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页.

③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页.

④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⑤田自秉.论工艺美术学[J].装饰. 1991(03).

⑥田自秉.论工艺美术学[J].装饰. 1991(03).

参考文献:

[1]孙建君,潘鲁生.张道一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0.

[2]柳冠中.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金银.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田自秉.论工艺美术学[J].装饰.1991(03).

[6]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7]胡光华.陈之佛工艺思想研究[J].艺苑(美术版).1996(03).

[8]徐琛.关于“工艺美术”与“设计”的理论沿革[J].美术观察.2006(12).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5)

在中西方艺术教育史上,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始终是个学界关注的理论问题。先秦时期,儒家经典《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艺术实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也对艺术创作的各项要素作了次序上的安排,即艺术创作首先是精神上的皈依与坚守,是对形而上精神的客观化。“道”可以理解为“客观规律”或者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只有做到领悟与掌握“道”,才能做到自觉遵守“德”,最终实现“游于艺”的自由境界,即以完全自由的审美心态,在“物我两忘”的意境中进行艺术创作。那么,什么是艺术实践中的“道”,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命题。从人类艺术文化发展历程来看,艺术理论作为对艺术创作、鉴赏的规律性的总结概括,是艺术乃至艺术设计实践的核心要素之一,其蕴含的理论价值是正确理解艺术理论与艺术设计实践关系的重要环节。

一、掌握艺术理论的必要性

艺术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理论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而狭义的艺术理论则专指艺术的基本理论范畴和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本文中的艺术理论主要指广义上的艺术理论,其主要探讨艺术创作、鉴赏中的基本规律,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人类学,艺术鉴赏学,艺术接受等理论问题。学习艺术理论,全面掌握艺术发生、发展的历程,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正如诸葛铠先生所说:“对这些观念变革规律的总结,并使之指导实践,又是一种理论工作。这正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过程……”是否理解艺术理论以及理解的程度如何,关系着艺术设计实践的精神走向和文化旨趣,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文化精神的彰显。因此,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艺术设计教师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者,只有深刻把握艺术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使艺术理论与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真正地交融互渗,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坚持的教学原则。

二、艺术理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检视艺术理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影响,不难发现中国的思想家们早已关注到了这个理论命题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理论探索和试验,影响了后世中国艺术美学的走向。《论语》中就记载了基于“克己复礼”的道德理性和社会理想的艺术美学观点。孔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以“礼乐”的文化哲学振聋发聩地宣告了儒家的色彩观。这不仅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服饰设计,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设计文化的精神内涵,拓展了传统艺术设计的文化视阈。《论语》所记载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显示了儒家美学极大的文化张力和道德境界的美学维度,对于后来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设计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我国近代,蔡元培先生首倡“以美育代宗教”,提出了教育的宗旨是“教成健全人格”和“发展共和的精神”。他从“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立场出发,批判了我国封建教育对国人思想和自由发展的桎梏,认为德、智、体、美四育一样重要,倡导美育与体、智、德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蔡元培倡导美育的思想对我国近现代美术、艺术设计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大力扶持艺术教育并躬行示范,奖掖后学。我国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就是在蔡元培先生的极力倡导和支持下成立的。此外,1918年3月由蔡元培发起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并成为探讨中国艺术理论和实践改革的重要阵地。蔡元培先生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对待文化事业,促成林风眠、刘海粟等一批在国内初露峥嵘的优秀艺术家留学,客观上促成了中国与西方艺术精神的有效对接与交流,对推动中国艺术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西方设计史上,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划时代地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论命题,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席勒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塑造“完整的性格”,他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六封信中通过对古代希腊社会和当时社会的文化状况的对比,明确声明了他提倡美育的内在根源。

他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上,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文化精神层面上的反思。席勒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失败的,并没有真正实现人民普遍自由的社会理想,而要想真正使人民不再“戴着镣铐舞蹈”,政治、经济领域的革命并非一剂良药,而应该代之以审美教育。他指出,“应当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问题之前”,“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因此,席勒得出了一个美学意义上的结论,即“人应该只同美一起游戏”,“只有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正是基于对人类学和艺术史的综合分析,席勒提出了艺术与自由关系的命题。

其理论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结论,对欧洲19世纪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西方设计界气氛沉闷,从表面上看是设计思维的演进跟不上欧洲工业革命进程的节奏,而内在原因则是工业革命使设计文化发生了断裂,艺术精神让位于工业大生产的惊人效率。当时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拉斯金提出了设计风格中折中主义的出现是工业化无限膨胀的恶果这一论断。他认为要想实现设计文明的回归,就必须找到设计与西方艺术传统相沟通的渠道。1851年他参观了在英国召开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对近代工业革命成果“水晶宫”不仅没有感到惊喜,反而是相当厌恶。他认为这座由玻璃和钢材建造的“巨大温室”背离了西方设计艺术的精神。因此,拉斯金提出要引入西方传统的设计艺术理论,主张在艺术设计时应注重人文关怀,认为艺术理论是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拉斯金的理论在西方艺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带动了一大批青年美术家投身设计改良运动,这当中不乏后来对西方设计界影响至深的人物,如“西方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拉斐尔前派”的旗帜性艺术家但丁•罗塞蒂等人,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艺术与手工业运动”的帷幕。#p#分页标题#e#

三、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巨大推动力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最早将这一认识运用于教学实践的则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校。该校的首任校长格罗佩斯聘请了抽象主义画家担任学校教员,如康定斯基、约翰•伊顿、保罗•克利、蒙克、费宁格等人,他们将美术界最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引入了包豪斯学校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康定斯基,他不仅是一位抽象主义画家,同时也是位艺术理论家。1911年他撰写的《艺术的精神》一文被公认为是现代艺术的理论经典。王受之先生指出:“康定斯基认为,未来的艺术一定是多种媒介的综合,不再是单一媒介的表现。他称之为Gesamtkunstwerk过程,这个德文词可以勉强翻译成‘艺术创作的综合’。这个术语并非康定斯基创造的,它其实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最早开始使用的,康定斯基把它首先用于视觉艺术的创作与教育上。1921年,当他在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BlueRider)时,他已经鼓吹这种设想,从这个观念设想,从这个观念出发,他自然会认为所有的技术应该为设计这个中心服务,他对于统一综合学科和媒介的主张,使他自然成为格罗佩斯的重要合作者。”在王受之先生看来,康定斯基对于现代艺术理念的创造性理解和推动,使他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获得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王受之也指出:“格罗佩斯聘用康定斯基的另外一个原因,他是一个非常杰出的艺术理论家。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6)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广泛接纳和吸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大多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投入,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

我国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道”是无形的、本源的物质本身所遵照的运动规律;“器”是有形的、现象的技能、技法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犹如“道”和“器”,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根本、源泉。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内容。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论——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专史专论——中外广告史、中外服装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原理等。设计批评是对与设计相关的对象的评价和判断。艺术设计实践理论是针对每一门具体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对技法和工艺的概述,而是对技法和工艺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技法和工艺本质及外延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途径。

2.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①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②从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分析出艺术设计的两大要素:“造物”体现的科学精神,造物之“美”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艺术设计实用功能性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造物,因而科学精神是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维护、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体现了其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视。若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渗透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学习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相关内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树立、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使艺术设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渠道。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对艺术设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设计出既符合大众需要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艺术设计理论包含艺术设计史知识、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知识等内容——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所以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根本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传授技法、技能,同时也应传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艺术设计创新的本质、内涵),重在授之以“渔”而非“鱼”。 艺术设计理论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总结艺术设计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可有可无。这与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设计成果,较少受到学生的喜欢、重视。事实上,没有艺术理论知识做支撑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元素的简单组合。艺术设计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能创作成果,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创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规律和内涵等本质性的东西。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教学的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培养的是设计师的气质、创造意识和设计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应加强学生的理论意识。同时,教师的艺术设计理论意识也有待提高。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可用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授技的同时,也要传“道”,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大科学

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只开设了设计史、设计概论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等;艺术设计史论课,包括通史通论(如中外设计史)和专史专论(如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相关的设计批评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课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效果较差。现在多媒体引入教学,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多媒体成了第二黑板。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理论课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限制了互动式、灵活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另外,多媒体教学依然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学生缺乏消化理论知识的身临其境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就相当高。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也同样要具备。由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双重的:既要懂设计理论知识,又要会从事设计实践活动。专职的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在专心研究、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艺术设计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专职的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在掌握和教授设计技能、技法的同时,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设计实践课的专业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及设计批评等。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大计。 转贴于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范围,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作品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艺术设计理论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或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要和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要提炼出设计观、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与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写论文或闭卷笔试。写论文并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因为历年来的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实质性内容;试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论文加设计作品或试题加设计作品的方式来考核。论文加设计作品,是在写论文的同时,要学生根据所写论文的论点,设计出能反映论点思想或与论点思想相关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论文后面;试题加设计作品,就是把传统的题型变化一下,把纯文字型的试题,改为根据已知理论来设计相应作品的画图题或者是分析图片作品的分析题。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价值。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艺术设计理论修养。设计师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但只要是在专业设计上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就一定是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抛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应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②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美术与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设计美学 课程设置 设计文化 艺术哲学理念

设计美学是设计领域各学科的交叉理论课程,是比较复杂且有难度的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掌握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艺术哲学理念为先导,探讨和分析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为其从事设计实践打下良好的美学理论基础。

一、设计美学课程内容的独特性

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这种特有的审美规则并不是空穴来风,它背后有着客观的依据和需求。可以说,设计之美的依托是其使用价值,正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适者生存的法则造就了这一审美趣味。产品的实用功能虽然与其自身的功能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实用功能却直接影响着主体对它的审美评价,实用甚至可以转化为审美。美的现实存在不得不使人们考虑被哲学美学所忽视的功能与美的关系问题。“工业美”“实用美”作为明晰的观念逐步建立起来,使“功能美”成为现代设计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以,虽然设计美学研究的内容包含范围极广,但是,功能美的研究应该是设计美学课程首要解决的重点,特别是本科阶段,应该是整个设计美学核心理念。课程内容不同于普通美学课程,更多的涉及设计产品使用的舒适性、视觉上的愉悦美观等。这样的功能美实际上包括了设计美的全部内容,与我国提出的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有一致性。把功能理解为一个从内到外、从功效价值到审美价值的整体,对设计功能美的解释应当说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

从本质上讲,设计就是一个沟通“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哲学范畴。它不仅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所以设计美学课程内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哲学内容。设计哲学,是关于设计领域根本观点的学说体系,是设计的普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设计哲学讨论的就是设计的普遍性问题,如设计与需求、设计的尺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美学等问题。

中国传统的设计艺术,处处都体现着传统中国哲学儒、道、释三大思想体系的理论精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对传统工艺设计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和工艺品设计,十分注重顺应自然物性,遵循自然规律,将自然物性与人的巧思、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天工”与“人工”浑然一体的哲学境界,从而形成了富有浓郁东方特色的设计文化。西方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学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今天,人们从广泛意义上提到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和“环境意识设计”等,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进步和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依靠,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深层次地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哲学思想。

二、加强设计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共通性

加大共通性课程的设置,是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所以,首先在课程设置时,加大设计美学课程与共通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和掌握设计美学中“形态美”的同时,应该加强造型基础的认识,特别是对“三大构成”的理解与应用。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例如可以设置一节计算机“分形艺术”,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形态美的直观认识,而且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另外,学习材料美的章节内容时,还应该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设计美学课程的很大特点就是它的学科边缘性、交叉性。所以,设计美学是在设计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深厚的文化修养、文化传统深藏于心底,是一种具有内在制约作用的强大力量。如不同的国家,文化传统不同,设计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当学生理解了传统的英国古典人文主义传统,再去欣赏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家具与壁纸,才能深刻体会其设计美感。

同时,还要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学习。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中汲取大量的营养。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更是对传统造物美的影响深远,例如,中国园林设计中随处可见的那种满足于模糊的混沌,在审美上不想触动原始地貌,体现一种与世无争的“归田退隐”生活。我国传统美学中对“曲”和“藏”的追求,使许多景观设计有意识地藏而不露,产生曲径通幽的效果,许多景观小品也追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的诗意境界。

因此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加大通识课程的全面性,才能对设计美学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此种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走上社会时能够有较好的审美辨别能力和审美欣赏品位,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追求更高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格美、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较为系统的设计美学的教学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美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也对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操作有所理解,成为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

三、加强设计美学课程的分析环节

设计美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实题实做”,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理论性分析,在实际设计能力中提高理论水平。这是以实际设计成果来完成理论探索,再回到理论,上升到理论。例如,在学习“动态设计之美”这一章节中,先抛出几个设计案例,如室内设计中的虚拟水景,展示设计中的观众互动等,使学生分析什么是动态设计,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动态设计之美,最后要追加课下练习——自己做的动态设计(可以只有方案),最大程度地理解动态设计之美。再如,学习“设计美的构成”一章时,布置一些实践分析环节,请学生自己拍摄身边的设计作品,可以选取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是有不足之处、值得批评的设计作品,做成幻灯片的形式,课堂上相互交流,进行设计案例分析。这种课程结构,不仅把理论知识变成活生生的内容,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更有兴趣,使理论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强调实用性,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在整个设计美学课程结构中,由于涉及面极其广泛,涵盖内容极其复杂,所以设计美学课程结构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不仅课程结构庞杂,而且也不适合本科教学的特点,整个课程应该突出几个重点:设计美的含义,设计美的构成要素、理想境界,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等,特别要加强通过对设计个案的美学分析,使学生直观地体会中西设计美学观念在视觉、结构、空间、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不仅摆脱了传统理论的枯燥,还突出了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能力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设计美学课程交叉性强,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而且设计美学学科起步较晚,没有统一的权威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常常拘泥于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师应探索设计美学课程结构,以设计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向实践,使理论修养在实际设计或者案例分析中完成,再上升到理论,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的优秀设计人才。综上所述,设计美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课程结构是随设计发展而发展的,具有未来性和前瞻性。探索设计美学的课程结构,使其既是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因素,又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促进力量。

参考文献:

[1]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林鹤,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强,闫育红.艺术设计教育的得与失[J].美与时代,2003(04).

[4]张晓玮.设计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效能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1(6).

[5]艾迪斯·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宋献春,伍桂红,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

[6]朱良志.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