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3:32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1)

1、张飞讨债--声势凶

2、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3、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4、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5、阿斗的江山--白送

6、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7、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9、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10、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1、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2、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13、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14、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5、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6、张飞睡觉--不闭眼

17、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8、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19、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20、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21、曹操转胎--疑心重

22、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23、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2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25、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26、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27、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8、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29、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0、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3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2、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33、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4、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35、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36、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37、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38、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39、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40、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41、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4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3、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44、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45、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46、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47、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48、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2)

[关键词]关联理论;歇后语;中国文化

歇后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极其特殊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粹部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何关注本土文化和民族的语言文化形式,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大,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中国文化输出热。与中国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相辉映的就是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他们来到中国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不自觉的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精粹的内容,比如曲艺形式中的京剧、四川变脸、相声表演、演唱歌曲等,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对来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留学生以及外国人来说,歇后语成为他们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也是我们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输出固然重要,但是要让外国人接受并深刻理解中国这种丰富、幽默的这种语言文化形式,则需要借助一些理论和方法。关联理论就是语用学中非常有名的一种模式。它是由法国著名学者Sperber 和英国学者Wilson于1986年联名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该书虽然也受到学术界的一些批评,认为其理论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毫无疑问,至少在目前,他们的这一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尤其是语言教授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所谓关联理论就是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必须明确地向听话人表达自己意图的一种方式,此即他们所谓的“明示”;然后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意图和本人的认知语境进行解码,经过判断以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即所谓“推理”,这一模式后来被称为“明示――推理过程”。也就是说,语言学习和交际中,受动者根据主动者给出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根据一定的逻辑推理,然后达到理解的目的。[2]而交际中每个个体的认知环境都是由三种信息组成: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都有差异,因而,由这三种信息所组成的认知环境也会因人而异,对说话人所讲的话的推理自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而,在语言交际中为达到交际成功,“互明”就十分关键。[3]

将关联理论运用到歇后语的教学中,首先要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文化形式的核心要素及其格式。歇后语通常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1]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它们从形式上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和比喻,其二是利用汉语的会意。

歇后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在英语中没有一个专门的词与汉语中的“歇后语”相对应。偶见词典中出现“sequels”作为歇后语的英译词,但它却不是“歇后语”的等译词,因为英语中不存在歇后语这种形式。因此,歇后语的学习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言文化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歇后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百科知识以及词汇信息进行分解,然后再将之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教授给学生。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逻辑信息角度对歇后语进行诠释

根据关联理论,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方式结合其原有认知环境的旧信息对话语信息进行推理,在推理中便使用到了逻辑信息。如“聋子的耳朵――摆设”,“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在歇后语中如谜面的前一部分就是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听话人要理解这两个歇后语就需要用自身的逻辑信息进行推理。这种逻辑信息其实是一种语义推演,它一方面体现的是某一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各人不同的智力反映。如外国朋友听到“聋子的耳朵”,他的推理可能会是“聋子的耳朵”就是“听不见”。但是,根据中国人的思维进行推理,聋子的耳朵虽然是“摆设”――听不见,但有没有它可大不一样,有了它至少没有缺少器官,起到“装饰”作用,所以这样的耳朵就是“中看不中用”――摆设。

第二、从百科信息角度对歇后语进行诠释

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百科知识,也会决定他对异文化的理解程度的深入与否。当听话人听到一个信息,首先就会用自己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尽可能快速地理解它,其次,对于知识渊博、百科信息了解全面的人来说,理解起来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百科信息在理解歇后语中至关重要,如“过河的卒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螃蟹与蛇为伴――横行霸道”,这两个歇后语需要学习者有宽泛的常识才能领悟谜底的真正意义。第一个歇后语如果学生不懂中国象棋的下棋规则,则难以领会和理解;同样,如果不了解蛇、蟹的行走方式,螃蟹横着行走,而蛇经常横穿小道,所以这两种动物走到一起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到 “横行霸道”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或势力胡作非为,不讲道理,如果这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听话人就好像是听天书。因此,如果学生的百科知识较为丰富,那么这样的歇后语经教师简单指点后学生便会恍然大悟,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否则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教授留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中国象棋的产生、发展、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围绕象棋所形成的俗语,如“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这种蕴含百科信息的歇后语经常是比喻式的,

第三、从词汇信息角度对歇后语进行诠释

词汇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话人对汉语词汇的掌握。词汇信息体现在歇后语教学中主要有要把握汉字的构成和词汇的谐音,如“巨木――水到渠成”,“ 六月里戴手套――保手(守)”。第一个歇后语是一个关于“渠”字构造的歇后语,这也是来华留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记忆汉字方法。如汉语教师经常在教授“臭”字时会使用与之相关的一个歇后语就是“自大一点儿――臭”。这是留学生包括本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汉字习得方式。第二个是词汇谐音歇后语,“六月里戴手套”,为的就是保护手,谐音为“保守(手)”,指跟不上形势,思想守旧。这种构字法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是来华留学生最能接受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认知过程也是根据词汇信息进行推测理解的,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会学到更多独体字、合体汉字和同音字。

第四、从百科、逻辑和词汇信息整合的角度对歇后语进行诠释。

用关联理论来解读歇后语的时候,不只局限于上述三种简单的认知方式。它们可能是其中任意两种信息的组合构成听话人的旧信息。如“八戒――悟能(无能)”,即为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的组合;“瞎子――盲人(忙人)”,为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的组合;“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的组合。还有一种最复杂的就是三种信息的整合用于解读一个歇后语,如“孔夫子的包――书袋子(书呆子)”,“老太太的脚――小足(小卒)――窝囊一辈子”。理解这两个歇后语需要学习者既有百科知识、逻辑知识还要有词汇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歇后语都是人们随口而出,较易理解的一种熟语形式,但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学生提供诸多的信息帮助学生通过推理最终完全明白。如果留学生甚至都没有孔子、孔夫子即孔子这样的百科信息,那么即使他有着相关的词汇信息,即“袋”与“呆”的谐音,他也无从获得逻辑信息以彻底理解这个歇后语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同时如“老太太的脚――小足(小卒)――窝囊一辈子”,这个歇后语可以说含有两个谜面,也可以说含有两个谜底,前一谜底做为后一谜底的谜面最终导出所要表达的思想。留学生要理解这个歇后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老太太的脚是“小足”。如果学生不懂中国社会历史上曾有过“裹脚”、“三寸金莲”的文化,不知道中国象棋文化,那么他便无法继续“谐音”、“比喻”进而推理得出“窝囊”的结论。这两个歇后语就需要有三种信息的整合才能让留学生明白其真正的意思,也能让听话人据此推导出它的“谜底”。

总之,关联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将这种理论运用于语言学教学中,尤其是极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的歇后语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之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于歇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甚少。因此,将歇后语作为外国学生学习中国语言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掌握中国的语言形式,而且也相应地提高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第3版.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方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广为流传的现成话。它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的造句材料,同成语、谚语、惯用语一样,是词汇体系中的特殊成分。”①由于歇后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了解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成为重中之重。只有了解了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歇后语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

一. 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

(一)歇后语的构成

整个歇后语由类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而前后两个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示同一个意思。前部分叙述一种情况,它采用形象的比喻、夸张或谐音等方式来引人联想,与后部分紧密配合去表达本意。而后面部分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是整个歇后语的真正的语义所在。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相互配合使得汉语具有了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特点,进而达到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所讲述的道理的目的。

(二)歇后语的类型

1.喻意歇后语

歇后语的前部分运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解释、说明,并点出真正意义之所在,这就是喻意歇后语。

(1)本义喻意

本义喻意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直接的,不需多加联想的解释说明,即解释说明的意义是字面上的意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2)转义喻意

歇后语后部分的解释说明不是用它的字面意义表示的,而是用字面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即需要人们进行联想的转义,这就是转义喻意。如“木头眼睛——看不透”的“看不透”不是说眼睛是木头做的所以看不透,而是引申到不能透彻理解认识的意义。

2.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词语与事物之间的音同或音近从而造成一音双关效果,即一个歇后语有两种解释说明,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用意。此类歇后语的表面意思是次要的,而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例如,在“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中,表面上的意思是萝卜冰冻的结实,其实则是是说人心发生了波动。谐音歇后语主要有以下两类:

(1)音同谐音

几个字或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均相同的谐音是音同谐音。如在“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中,就是由于“掸”与“胆”两字的同音而造成的谐音。再如,在“牵着胡须过河——牵须(谦虚)”中,音同谐音是由“牵须”与“谦虚”两词的造成的。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2)音近谐音

音近谐音是指几个字或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相同的部分,即音与音之间仅是声音相近但并不时完全相同。如“酱萝卜——无缨(因)”的“因”与“缨”是声母和声调相同,但韵母不相同,音相近。

二.利用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进行教学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种独特语言形式,是智慧的结晶。同时,歇后语的类型和构成特点,即由类似谜面的前部分与类似谜底的后部分结合方式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决定其成为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可以利用歇后语的类型和构成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把汉字教学、语音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相结合,以促进歇后语教学的成功,同时也可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与汉字教学相结合

以歇后语表现方法中的析字法为理论依据,把汉字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相结合。例如,“自大上加一点——臭”,骄傲自大是不好的,而比“自大”还过分一点,那不就成了“臭”。“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心上放上一把刀,这肯定会使人感到很不痛快,所以当然要“忍”了。利用析字法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进行汉字教学,同时也教授了歇后语。

(二)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其中的“音”就是语音。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学习语音,因此语音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汉语语音中,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最基本的,并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在歇后语中,谐音歇后语利用语音来达到独特的效果。例如,“张飞妈妈姓吴——吴氏生飞(无事生非)”,“吴氏生飞”是对前一部分的直接说明,是字面意义,而它的实际意义是“无事生非”,这种实际意义的表达,要通过“同音”词语的转换才能实现。

(三)与修辞教学相结合

歇后语不管是从构成方面还是类型方面,它都大量的运用了修辞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认为以歇后语具有的修辞性为理据,利用各修辞格的特点去拓展学生想象力,促进歇后语的教学。如,“大海里丢针——无处寻”运用了夸张和比喻两个修辞格。此歇后语夸大的把丢了的物品比作“针”,寻的范围比为“大海”,从而得出结果“无处寻”,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歇后语意思。

(四)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而且文化的积累也是通过语言保存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同时,在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中,学习他国的语言语无疑是了解一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歇后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但是,文化的不同能够导致学习语言的障碍。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将文化教学融入歇后语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利用文化知识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例如,在“张飞穿针一大眼对小眼”中的“张飞”是三国时代的人物。《三国演义》给张飞塑造了“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的形象,并多次出现“圆睁环眼”、“大眼”等等的描写。因此“大眼”是张飞的突出特征,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在讲文化故事中教授了歇后语,并还加深了对歇后语的理解,培养了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歇后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内容、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本文具体分析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从而引入歇后语的教学方法,即把歇后语教学与汉字教学、语音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提高歇后语教学质量。(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 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万艺玲.词汇应用通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4] 夏雨、楚风.歇后语集萃[M].北京:国纺织出版社,2009.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4)

关键词:歇后语;语用特点;语用功能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11-02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根据语义的表达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喻义型歇后语和谐音型歇后语。喻义型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描写一个事实,后一部分从意义上对这个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后一部分才是表义的真实目的。例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扶着屁股上墙――自抬自(自己抬高自己)”。谐音型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提出一个事由,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关系,故意“言在此而意在彼”,是妙语双关现象。例如,“老虎拉大车――谁赶(敢)”、“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在交际中,它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增加了语言的表达力,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一、从语用角度看歇后语的由来

耶夫・维索尔伦的《语用学诠释》将语用学定义为: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而这种综观与人类诸种行为中的语言现象的使用相关,它关注的问题是语言怎样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他认为,使用语言必然包括不断地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是由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环境原因所驱动的。语言使用者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必须要与语境相顺应,应注意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的交际,都离不开语境,歇后语就是一种在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环境即的共同驱动下产生的语言形式。

从语言内部环境来看,歇后语的产生与发展是语言自身的不断发展的结果,歇后语是汉语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造句材料,同成语、谚语和惯用语一样,是汉语词汇体系中的特殊成分。从语言外部环境来看,歇后语的产生及发展同时也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的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它存在于运用之中,是一种活的语言,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成员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因此,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当人们在交际时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而需要以一种短小、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歇后语这类特殊的语言形式便应运而生。

二、从语用角度分析歇后语的特点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通俗、生动、幽默、含蓄、风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表义功能,历来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歇后语之所以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必然具有它独特的语用特点。

(一)使用的灵活性

歇后语的结构是相对固定的,但其运用却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语境的需要和上下文的选择,使用整条歇后语;或仅使用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其意义不会改变,反而使用效果可能更为突出。例如:

温十三妹周身痉挛,支吾道:“那,那就算我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吧!还不行吗?”“不行!你得说清楚,到底是‘小和尚念经’,还是你十三妹造谣?”何畅乘胜追击,步步紧逼。(《霞岛》)

在上例中,根据所在语境可以看出,歇后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这些参与交际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大家都明白前后两个部分是什么。例中,温十三妹在自己的话语中选择了整条歇后语,而何畅再次用到这条歇后语时只选择了前半句,省略了后半句,这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歇后语都很熟悉,这种省略并不会造成听话人理解上的困难。

(二)口语化与书面化的融合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不断的发展中出现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比较随意、通俗、平实;而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比较正式、典雅、庄重。歇后语这类语言形式的语体特征就比较独特,兼容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征。

歇后语取材十分广泛,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财富。歇后语在历史上向来被称为俗语、鄙语,说明它们最初是流行于群众的口语之中,后再凝固为通用的词语,因此歇后语中有很多的口头词语,还包含很多的土语方言,具有通俗的风格色彩。歇后语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交际效果,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一种日常交际中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学语言,经过人们的改造和筛选也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帮助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等。

三、歇后语的语用功能

歇后语是汉语有的言语表达形式,最大特点就是集幽默诙谐于一体,它形象、生动、活泼而又饶有谐趣,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突出描绘人们生活中熟知、具体的意象,使用起来形象、诙谐、活泼,具有一种很强的渲染力量。在人际交际时,如果巧妙恰当地运用歇后语,不仅能够使语言通俗幽默、活泼生动,而且还能起到化尴尬为玉帛的作用,从而促进相互理解,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的愉悦效果。歇后语的语用功能主要有语用缓和、增强修辞效果的功能。

(一)语用缓和的功能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矛盾,损害到某些人的面子,面子是人们相互交往中感到珍贵的东西,一旦面子受到威胁,人们就会采用一定的语用策略,来保住或尽量维护自己和双方的面子。歇后语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维护面子的语用策略,它在避免丢面子,降低双方话语矛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起到语用缓和的作用。例如:

小将说:“绕了吧,绕了吧!再不敢啦!”鲁王嫂一松手,他往前跑两步,回头做了个鬼脸,说:“今儿晚上我是猪八戒撞上了罗刹女―――甘拜下风!”一句话把鲁王、鲁王嫂和身边的众将都逗笑了。(凌力《星星草》)

在上例中,小将经过一番厮打,意识到自己不是鲁王嫂的对手时,则选择了“猪八戒撞上了罗刹女―――甘拜下风”来自嘲自不量力,哀求对方放过自己。这个歇后语的妙用使陷入尴尬境地的讲话人既承认了错误又挽回了面子,也使听话人开心一笑,化解了矛盾。

(二)增强修辞效果

歇后语是在口头语言交际中创作或修改并广为流传的,它通俗、生动、形象、风趣,表达了一种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效果为交际添加了剂,能够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把要表达的意义和效果顺利有效地表达出来。例如以下两个例子:

人眼是秤,众人齐吼:“黄金山!少来这套鬼把戏!”“狗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象(相)啊!”(《县委书记》第一部)

群众一齐喊道:“哈哈!狗咬狗,两嘴骚;狼吃狼,对着嚎。这才真不假呢!”(《戎萼碑》)

在第一例中“狗鼻子插大葱――装象(相)”,以“狗鼻子插大葱”所营造出的滑稽为铺垫,用“装象(相)”来刻画出黄金山那种装腔作势的丑态,可谓形神兼备、入木三分。在第二例中,群众通过“狗咬狗,两嘴骚;狼吃狼,对着嚎”,于嬉笑中表达出了一种嘲弄和怒骂。在这些表达中,歇后语通过类比和比喻所创造的诙谐、滑稽、幽默等修辞效果在表情达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交际效果,更有效地传达了交际意图。

总之,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有效的并具有幽默性质的言语交际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语用功能,并在汉语交际中通过其语用功能的发挥,大大促进了交际的有效顺利进行。我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要恰当地使用歇后语,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言语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礼貌得体、机智幽默,而且能使交际双方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比]耶夫・维索尔伦.钱冠连,霍永寿.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5)

在西方英语国家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大致有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二者。尽管二者间的交流既多且频,甚至主要人物也跨越大西洋而在英美两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如英国学者诺曼· 布莱逊(norman bryson),但二者却有一些区别。就方法论而言,二者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借用了二十世纪的欧美哲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美术史研究方法和美术批评方法,并采纳了当代影视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传媒的方法。但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二者却同中有异。其异在于,英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视觉艺术,例如绘画。相对而言,美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则跨出了视觉艺术的界线,主要研究美术之外的图像及其功用,例如新闻媒体和商业广告所使用的图像。

美国学派的代表学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w.j. thomas mitchell,1942-),他任教于该校英文系和美术史系,并任著名学术期刊《批评探索》的主编。米歇尔的学术专长在于比较文学和美术史论,他对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比较了解,并站在当代学术前沿,引领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向。米歇尔在中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为国内文化商业界一些从业人员鼓吹文盲式“读图时代”的理论根据。米歇尔著述甚丰,涉及视觉文化之图像理论的主要有三部,《图像学: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从美国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图像理论》有中文译本,由陈永国、胡文征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WwW.133229.COM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其间,笔者有机会向米歇尔请教诸多问题,尤其是与笔者正写作的专著《视觉文化传播》相关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概念。

在涉及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时,笔者专门向米歇尔求证其观点:您主张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不包括视觉艺术,诸如美术或绘画?米歇尔的答复非常明确:不包括。作为视觉文化研究之美国学派的领军人物,米歇尔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对潘诺夫斯基的传统图像学进行了挑战,并以“图像转向”为号召,主张超越绘画和视觉艺术,使图像研究成为后现代以来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他弃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专业术语iconology,转而使用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词汇picture(图画),以示自己的大众文化研究与前者的精英文化研究相区别。

要之,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美国学派,是指以米歇尔为代表的学者,他们主张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去研究非艺术的图像,而不再局限于美术的角度和作为艺术作品的图像。本文作者赞同超越美术领域去探讨美术,也认为美术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大师及经典作品。但是,笔者不认可美术研究同视觉文化研究相对立的观点,不认为二者相互排斥。相反,笔者认为,美术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是,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美术研究,并为美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超越美术的视角,这使研究者有可能从其它视角去发掘美术的更广、更深的意义,及其可能被美术研究所忽略的潜在价值。

二 三种图像

虽然笔者不能全盘接受米歇尔关于视觉文化之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褊狭主张,但这并不妨碍笔者向他进一步请教相关问题:美术史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有何区别?米歇尔回答说,美术研究和美术史研究,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来看待,即研究“艺术的图像”(artistic image),正如文学研究之于语言,是探讨怎样艺术地使用语言。相反,视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非艺术的图像”(non-artistic image),也即世俗的图像(vernacular image),尤如语言研究中对日常用语及其使用方法的关注。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所谓“图像转向”就不符合我们国内一些学者为“读图时代”的视觉狂欢而寻找舶来理论的初衷。就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向米歇尔求证:您说“图像转向”,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被图像取代了,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在当代文化研究中不重要了?米歇尔的回答十分清楚:绝不是这样。他说,语言文字自有其价值,不可能被视觉图像所取代。今天,所谓图像转向,是说图像研究超越了美术研究的疆界,而进入了摄影、电视等新的大众传播领域。这个观点,正是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的理论前提。

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涉及三个“图像”术语,颇能说明“图像转向”及美国学派之视觉文化研究所关注的新对象。第一个是潘诺夫斯基采用的图像学术语iconology,源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肖似”一词,后来指基督教的图像,自19世纪初则被东正教用来指称圣像。潘诺夫斯基将这个词发展为专业术语,用于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宗教艺术的阐释。第二个术语picture以其通俗化和大众化而具有后现代主义之平民文化色彩,不仅是对潘诺夫斯基之专业术语的颠覆,也是对其图像学基本概念的颠覆。然而,在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中,他又使用了一个比较中性的术语image。于是,笔者向米歇尔请教:在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中,image与picture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异同?

米歇尔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picture就象一张画片,你可以用电脑软件来修改它,也可以把它撕毁,但画片上的原初图像却无法被改变或毁掉,这原初图像就是image,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例如,它以数码方式存在和传播。于是笔者问:这是不是说,picture指图像的物理(physical)存在,而image则是原初图像本身,超越了物理的存在,而隐身于变形的picture中?米歇尔回答说是这样,并进一步解释道:作为原初图像的image不能被人为地任意扭曲,而被扭曲的只能是picture。经过人为扭曲后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最早那个未被扭曲的原初图像,而是一个具有实际用途的picture,例如商业或宣传用途。然而,在这被扭曲的picture中,却以基因密码的方式保存着原初image的信息。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关注image怎样变成了picture,关注image所携带的信息,以及image经过了加工或人为的扭曲而成为picture后,这picture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

米歇尔的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便是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和实践。在涉及image转化为picture的过程和方式时,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当代图像学的关键词“生物图像”(biopictures)。

三 生物图像

米歇尔对“生物图像”这一概念的阐释,是从人工智能、遗传基因、生物工程、数码复制等角度进行的。他的基本看法是,当作为image的图像借助大众传播工具而被广泛复制和传输时,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数码复制和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码信息保留了image原初的dna编码。与此相对,失真的图像是人为操作时出现的有意扭曲,是操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为之。他认为,当代大众传媒对于图像的使用,有意利用了人为失真的picture,但我们透过这图像的表象,却能把握其原初图像的真实信息。

照我的理解,任何图像一旦经过传播,无论是image还是picture,都会失真。传播是一个大规模复制并散发的过程,处于传播之另一端的图像,与原初图像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使复制和传播的图像,失去了它原初的语境。图像携带的原初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其语境所确定,一个失去了自身时空语境的图像,只能是一个失真的图像,这就像本雅明所言,失去了该图像产生时的特定“光晕”(aura)。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传播图像,都是无根漂浮,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原初的本真。

针对笔者提出的这个疑问,米歇尔说,本雅明所说的图像复制,是机器复制,与今日数码复制完全不同。数码复制所传输的是图像的生物信息dna,而不是机器复制所传输的图像外观。生物信息虽然脱离了原初的“光晕”,但所携遗传密码并未改变,因此不存在失真问题,这是今日数码传输的要义。我在此注意到,米歇尔的探讨转入了技术层面,他绕过了图像文本与其语境的关系问题,而开始了形而下的解说。虽然笔者坚持认为,图像的信息受制于原初的语境,但“生物图像”之说,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对我而言,这启发就在于“仿生学”(bionics)和仿生艺术。仿生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它研究生物功能,并转而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例如在潜艇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航行的噪音,设计师们研究鲨鱼皮肤的内部构造,并模仿其构造而设计出具有静音功能的人工鲨鱼皮,用以制成消音瓦,将其覆盖于潜艇外壳,从而降低潜航噪音。这种生物仿制,是一种仿生学复制,尽管不必复制生物的外在表象,但却把握了生物遗传的信息编码,这使工程技术中的复制得以实现高保真。仿生艺术在西方兴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环境保护主义的产物,多是以装置为外在形态的观念艺术,旨在传播环保意识。

由于米歇尔强调图像所携带的信息是以生物编码的方式来复制和传输,于是笔者便问他为何不用现成的术语“仿生图像”(bionic pictures),而要生造一个新术语“生物图像”,并问及二者有何种关系。米歇尔回答说,“生物图像”是一种用类似于克隆技术复制的图像,与机器复制的图像不同,不仅没有失真,反而因基因改造而优化了图像,而机器复制却因“光晕”不再而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此,“生物图像”与“仿生图像”并无本质区别。

笔者由此想到,借助仿生学技术来复制图像,涉及的不仅仅是图像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特定外形所携带的内部基因密码。正是由于这生命遗传的密码,才使生物的外形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而生物外形与其生命功能的关系,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要义,在今天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涉及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在此,“生物图像”关注的是生物外形与生命信息的编码,关注二者间的功能关系,并与当代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某种关联。

四 恶搞图像

关于这种关联,在我看来,米歇尔的上述理论虽然不是关于美术的,但这理论的意义,却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艺术。例如,生物图像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渊源上认识今日艺术中的“恶搞”方式。恶搞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修辞方式,然而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恶搞与今日中国时髦的恶搞却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两者都以幽默为基调,但前者带有相对强烈的政治信息,而后者则大多出于赢利的商业目的和庸俗趣味。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赞同西式恶搞或一概否定中式恶搞,我说的只是今日艺术中的一种倾向。

西式恶搞的政治内含,与米歇尔所说的“图像战争”(war of images)密切相关。米歇尔的讲座,从头至尾贯穿了他对美国总统布什及其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指责,他在讲座中使用的图像,也大多是伊拉克战争的新闻图片。照他的说法,发动战争和反对战争的双方,都利用了战地新闻图像。布什发动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中纽约世贸中心浓烟滚滚的图像,而后来人们反对伊拉克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则是伊拉克阿布格拉监狱的虐囚照片和视像资料。

在虐囚图像中有一令人触目惊心者,是一个囚徒从头披着一身破麻布,双手接通两条电线。这个图像经过新闻媒介和网络而迅速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布什战争罪行的一大证据。由于这一图像广为流传而且极具感召力,美国苹果公司便将其借用来作商业推销,把原初图像中受电刑的囚徒,修改为一个听ipod的人正载歌载舞。这个被修改被扭曲了的图像作为广告推出后,招来社会各界的一片责难,苹果公司只好收回了这一不道德的广告,并灵机一动,又改头换貌赶制了嘲讽伊拉克战争的广告,继续推销自己的产品。

苹果公司对虐囚图像的两次修改利用,其实就是一种恶搞,先是商业恶搞,然后涂上了政治色彩。的确,除了这种商业恶搞,在西方有更多人对虐囚图像作了政治恶搞。米歇尔展示的一幅政治恶搞图像,是利用图中人的外形相关性,而将受电刑的伊拉克囚徒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经典的耶稣受难图重叠起来,由此赋予这一虐囚图像以强烈的政治性,表达了恶搞者对布什发动战争的不满。从米歇尔之当代图像学的角度看,原初的虐囚图像image和被修改的虐囚图像picture之间,虽然经过了复制和传播,外貌发生了变化和失真,但其生命遗传的编码却得到了保存。换言之,原初图像中的生命密码,通过数码复制和传播而被转移到扭曲的图像中。这生命密码所携带的信息就是有关人类蒙难的信息。正因为人类蒙难的基因密码以数字方式保存了下来,所以虐囚图才与耶稣受难图有了内在的同构,这类似于仿生学的同构,于是进一步唤起了读图者对这二者之视觉外形的认同,从而使政治恶搞的目的得以实现。

虽然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不涉及美术,但在虐囚图像的话题上,他却言及了旅居纽约的著名哥伦比亚画家费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因为这位以描绘傻笨肥俗的浅薄形象而闻名于世的当代大师,近年绘制了一系列关于美军在伊拉克监狱虐待囚徒的作品,以幽默的恶搞,来表达了艺术家明确的反战态度。博特罗的作品在纽约和欧美各地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应和了西方世界的反战呼声。

在博特罗的绘画中,作为一种寓言的政治恶搞,发挥了图像的修辞功能,显示了图像的威力。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视觉文化理论,他超越了美术的领域,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入了传媒政治中,使我们可以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阐释博特罗绘画的政治性和批评价值。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米歇尔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形式主义者”(i am a die-hard formalist)。我猜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关注图像的构成、存在、复制、扭曲和传播方式,因此他是形式主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一切的背后,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米歇尔的政治态度和批判精神,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政治学者。

如果借用他自己的术语,我想这样说:米歇尔之视觉文化研究的政治性,以生命遗传的密码方式而成为其当代图像学内在的原初图像image,而他从形式角度对图像构成和传播方式的研究,则是其外在的picture。反过来说,在这个image中,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他的政治信息。唯其如此,我们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批评布什发动的战争,而不是去进行浅薄的商业恶搞。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理念,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综合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践行能力。由于认识的错误,许多教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这种脱离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已经游离于新课标的精神之外,是不可取的。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训练“遨游汉字王国”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体现语文味。

一、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积累语言,让语文味有基础

教学案例一

课前安排:让学生分组收集语言材料,分字谜组、歇后语组、对联组以及汉字发展组等。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并说一说它们的与众不同。

生1:我是字谜组的成员。通过收集,我感觉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许多字都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它的结构。比如:“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大口来张嘴,小口往外望。”它就是“高”字。这个字谜形象直观地把“高”字表述出来了。

生2:我是歇后语组的。通过调查,我发现好多歇后语用的都是谐音,比如:“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在这里,把“蹄”谐音成“题”,表示一个人说话脱离主题,乱说一气。

生3:许多歇后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典故,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典故,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歇后语。比如:“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如果我们不了解包公的事迹,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歇后语的内涵。

生4:还有的歇后语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比如:“棒槌吹火——一窍不通。”因为棒槌没有孔,所以根本吹不了火,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一个人不懂某一件事是最恰当不过了。

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五大方面之一。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语文学习领域,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它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来领悟、拓展语言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从教学案例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组织学生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一版块时,教师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几个字谜与歇后语,而是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来收集字谜与歇后语,并通过自己的语文经验来理解这些字谜与歇后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把这些内容调出来,增加语言的魅力。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人类文化就是在积累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们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项内容,也不能忘记让学生积累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习得的语文技能来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变味,才能使语文知识更丰富。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传承文化,让语文味有情

教学案例二

师:同学们,我国的汉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它一直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大家知道汉字是按什么顺序演变的吗?下面,就请汉字发展组来谈一谈他们的研究成果。

生1:(出示甲骨文“车”)这就是甲骨文的“车”,它像不像一辆马车?

生:(齐说)像。

生2:(出示金文的“车”)这就是金文中的“车”,它与甲骨文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生3:甲骨文的“车”只有两个轮子、一匹马,而金文的“车”有两匹马、两个轮子、一个座位。这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马车是一样的。

师:那么,到小篆时期,为什么“车”字的变化这么大呢?

生4:秦始皇为了统一文字,对笔画进行了调整,“车”字就不再像一辆车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把车轮简化成下面的一横,两匹马变成了上面的一横,而座位就变成了中间的“日”字。

生5:这是因为秦始皇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

生6:我国的汉字还在继续演变,后来又出现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字体。

师:这就是汉字的演变过程。目前,这几种字体还一直被我们使用着。

生7:通过汉字的演变,我感觉我国的文化真是源远流长!

师:从这次活动,我感觉到了你们对祖国汉字的热爱,请用这种感情阅读教材的《赞汉字》。

(生齐读《赞汉字》)

师:汉字的演变对我国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外国人不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才把我国的文明向前推了三千年,这给了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思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落脚点是语文而不是别的。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们往往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侧重于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忽略了语文的另一基本属性——人文性。在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这一基本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学案例二没有让学生停留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表象中,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民族文化,以更丰富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落实人文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关键。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方向,让语文味有序

教学案例三

在安排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我先翻阅了相关书籍,查阅了网络上各种对我国汉字的介绍,以做到心中有底,然后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定好方向。比如,组织“有趣的汉字”的活动时,学生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个例子上,根本没有想到去别处查找。这时,我就出了一个歇后语,并对他们说,这是从网络上找到的。于是,学生纷纷走进网络,根据小组的任务查找,丰富自己的储备。学生把这些内容杂乱无章地写下来后,我又让学生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把歇后语分为谐音歇后语、典故歇后语、自然科学歇后语等几种类型。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在收集的时候就不能有序地进行归类。

思考:要想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更浓,更有序,教师的指导是少不了的。学生受年龄与学识的影响,即使手里有一大堆的学习材料,也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把握方向。也可以这样说,教师对方向的把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所以,在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们不能退避三舍,应加强引导,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活动把握好方向。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7)

汉语把由固定的词语结合在一起统称为“熟语”。熟语根据本质特征分为成语、惯用语、格言、歇后语和谚语。

一、汉语成语和谚语

汉语成语一般由2个以上词语互相密切结合使用,通过牢固的词语结合表现出整体意思。汉语成语因为约定俗成,所以大多数均有起源,形式一般为4字句或用2个4字句固定词语组成。

但是,谚语由于是人民大众创造和使用的,具有极强的口语性,所以究其最早出自何处就无法考证了。由此可以说讲究书面和出处的4字句就叫做成语,而讲究口语性和无法考证出处的就叫做谚语。例如,“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打井人”“吹毛求疵――鸡蛋里头挑骨头”。

二、汉语惯用语和谚语

汉语惯用语意思并不是单纯由组成它的词语意思的合并,而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赋予了新的意思,且有固定用法和词语组合。惯用语并不依存于组成它的个别词语意思,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意思。

汉语惯用语也是人民大众口头创造,具有很强的口语性,这一点虽然和谚语具有共通性,但惯用语内容上没有任何知识性,从结构上看由3~4个字构成,不能单独组句,这和谚语存在明显的区别。

三、汉语格言和谚语

格言是具有固定格式简单明了的文句。重点在于内容的教育意义。多数情况下,格言多出自于名家或名作,这样的格言内容上包含着思想教育意义,形式上不受句子长短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这和谚语具有本质差异。

四、汉语歇后语和谚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才有的一种固有熟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将已有的文句中最后1~2个文字省略,用来代替前面部分内容的形式。

例如,金同志今天给朋友做寿,因为宿舍内没有酒。因此,他带瓶水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朋友应声道:“醉翁之意不在”。上面例句中用“醉翁之意不在”的“酒”来代替比喻“君子之交淡如”中的“水”。此种类型歇后语系文人之间一种语言游戏,这和谚语明显不同。

还有一种类型是由“比喻”和“解释”两部分构成的歇后语。

歇后语和谚语的差异首先是句子内容上的关系,谚语虽然也多是有两部分组成,但表现的或是并列关系,或是选择关系,或假设关系而已,没有歇后语那样构成“比喻”和“解释”关系的。

例如,“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谚语-并列关系);“宁绕十步远,不走一步险”(谚语-选择关系);“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谚语-假设关系);“咸菜拌豆腐-那还用盐(言)”(歇后语――比喻解释关系)。

另一个差异就是歇后语的重点是后半部分,而谚语上下部分都要考虑。歇后语一般谈不上有知识性。当然一部分歇后语中也包含着一定的知识性,但目的绝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