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7 15:06:21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1)

从12月底来公司到6月,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刚到公司,前两个月比较茫然,但我一心想着把工作做好,进入工作状态。初来乍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外贸部优秀的同事给了我不少帮助,从熟悉产品到开发新客户,一步步走来,过程虽然艰辛,但结果总是给人鼓舞。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产品知识,到电话营销,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外贸业务员如何开始工作,进入状态,取得订单。开始的两个月,没有任何平台,这是公司对我的考验,也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考验。就如野外拓展中的“空中抓杠”,只有克服自我,才能真正的成功。到第二个月,从网上大海捞针,到最后重点客户培养,最终出了样品单,虽然金额不多,但是却给了我信心。总结这一单,最重要的是客户积累,培养重点。这一点要得益于平时戴总让我们做客户档案,分析客户,并保持和客户联系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清楚自己目前客户的联系状态,进而掌握订单的状态。

2. 从二月份拿到阿里账号,我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里想感谢公司给我这样一个可利用的优质平台,让我客户资源很快上升,并学会如何处理询盘,跟踪客户,并达成订单。三月份太阳能热水器客户开始积累,并取得南非客户的样品单,目前对方还在测试阶段,订单大概要8月份才能确定。总结这一单,并没有什么诀窍可言,最重要的是跟紧客户。虽然只是几百美金的样品单,但是在这个客户身上花了很大心血,记得2月底至3月份每天晚上都会和客户聊天聊到很晚,一般是客户提醒我该休息了,我才下线......正因为如此,客户才如期参观工厂,并顺利下样品单。总而言之,跟客户的感情是需要长期培养,关系好了,机会自然就多了。

3. 4月和5月,我个人的业务都处于低谷期,太阳能电池板的样品单出了4个,热水器出了一个样品单。这段时间,可以说还是处于摸索状态,出单心急,所以每碰到一个客户,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付,也许是白费心思,但觉得是值得的,因为经过这段过程,我能够更好的判断客户的心理状态,判断客户下单的可能性有几成,哪些客户是优质客户。6月份下单的美国affordable solar也是这段时间培养出来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是最终我看准了这个客户,而且认定是优质客户,终于经过2个多月时间,定金顺利到账。总结这段时间我的付出,当然很多是不值得的,比如有些客户是考察市场,观望行情,这样的客户可以不用花太多的精力,这样的客户不仅难缠,而且很麻烦,问题一大堆,你要不停为他搜集信息,解答问题,到最后,他也不会下单,然后消失。像这样的客户要等他的订单,估计要一年或者两年时间。而美国客户,他问题也很多,根据我的判断,他有单,所以我会很耐心,很细致为他一一解答;因为他有单,我几乎每周都会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记录对方的进展,到最后的程度是,对方一接到我电话,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我是浙江华锦的tracy,这个时侯,我就肯定,这个客户下单,一定会下给我。当然结果也是这样的。

4. 6月份,询盘很少,新客户的开发也就比较少,有两三个客户可能会下样品单。同时,跟老客户保持着紧密联系,尤其是出过样品单的客户。可以说,经过半年,我工作进入状态了,老客户差不多积累起来了,只是需要维护好,让样品单客户尽快翻单。同时,客户订单下了之后,配合其他部门,将客户要求反馈给采购部,生产部,以确保订单准时并无差错,赢得客户!

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大致如综上所述,虽然上半年总的销售额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我客户资源有限,很多客户还处于培养阶段,而下单的客户也都是样品单,样品单金额一般都比较低,这就导致销售额比较低。对于下半年的工作我很有信心,也希望公司对我有信心。

会上我也给自己定了目标,这个目标是要用行动去实现的,而不是空谈。下半年总目标是12万美金。很难细化,每个月能做多少,但是我相信,如果样品单客户维护好,继续翻单,这个任务并不难,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就目前客户的跟踪情况,7月份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如下:

1. 顺利处理美国客户订单,70%余款收回,这样7月份至少可以完成3万多美金。当然不能只盯着一个客户。墨西哥客户太阳能电池板样品测试已成功,客户也比较满意,目前正在谈一个小柜的订单,根据和客户的联系情况,以及私人关系,目标7月份拿下订单。对于这样的客户,当然是要像猫盯着老鼠那样,抓紧,不放松,有望7月中旬收到定金。所以给自己7月份的目标是5万美金。

2. 其余每个月的任务,很难细分,因为和客户的进展是在变化的。希望每月的任务能提前一个月定下来。

3. 还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帮助新业务员适应公司,尽早做出业务。目前,只有郑蓉是我负责,我会耐心为她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她早日为我们公司外贸业务作出成绩。

我知道,对于工作的计划也许还不让人满意,在我个人的便签纸上面,每一天的计划,都一条条写下来了,每天的计划我相信是为我大的目标服务的,所以会脚踏实地做好。 (1)

在公司这半年时间,我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同事领导给我提出,我会虚心接受,并改正,争取做得更好。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也会配合公司的各项制度。对于公司,我也有以下建议:

1. 对待资源资源。在上面的工作总结中,我提到,网络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有了平台,业务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客户积累量也突飞猛进。所以希望公司在资源分配上,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因为这个对每个业务员都狠重要!

2. 对待样品。因为前半年,我出的大都是样品,所以对这一点体会比较深刻,如果样品单客户能培养成定期下单的长期客户,那目标是很容易实现,也为公司的长期客户做出贡献。我提出这一点并不是说我的样品出了问题,相反,我出的样品,客户都比较满意,测试也很不错,所以我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因为样品是客户对我们产品的初步审核,是我们取得订单的关键。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港城当崛起,外经争先行”为实践载体,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外经贸工作仍然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前提,进一步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任务。我局注意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常利用会议、墙报、专栏等宣传媒介,引导大家联系外经贸工作的实际,深入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差距,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把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使每个机关工作人员思想上有所触动、工作上有所行动。通过各种类型的宣传动员,全体干部提高了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按照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重点和时间要求,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以建章立制为基础,以政务公开为重点,以强化素质为核心,以推进廉政建设为保障,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工作思路,有力地保证了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制订了《**市外经贸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负责对局机关效能建设的领导。局长第一把手是全局机关效能建设责任人,分管的副局长是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责任人,各科负责人是本科室机关效能建设的直接责任人,使机关效能建设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二)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做到标本兼治、注重长效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我局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着眼长效,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用岗位责任制来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用承诺制来明确每个岗位的服务要求,用公示制来推行本局各项政务的公开,用公开评议制来强化局内部的民主监督,用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同时还制定了科学量化、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干部年终述职、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从而实现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制订制度的基础上,我局认真抓好已出台的各项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决不把制度当作“稻草人”摆设,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一是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降低了公用物资采购费用。二是严格控制办公费用。办公室电话话费采取限额包干制,一般科室电话不开通长途功能,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异常话费单据实行责任追究;一般性文件都采用电子版,并且对电脑耗材、纸张使用消耗实行登记制度。三是压缩接待费用支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报销手续。四是严格落实公车管理使用规定,做到定点停放、合理调度,提高使用效率,有效控制了公车私用。五是节水节电,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四)以强化干部素质为核心,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核心。在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方面,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机关中广泛开展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强干部培训和锻炼,增强机关干部依法行政的本领、履行职责的本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为主要形式,提高班子成员对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大局观念,破除“本位主义”,提高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消除各种不必要的顾虑。其次,重视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联系个人的岗位职责和思想实际,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运用正反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第三,搞好干部业务培训。积极组织有关机关工作人那员参加省、市统一组织的业务培训,使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路,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二、主要成效

通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市外经贸系统干部精神面貌发展了较大的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外经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机关作风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抓机关效能建设,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明显增强,大家逐步摒弃了小团体思想,增强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

把全部精力放在促进改革发展上,放在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上。

(二)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中,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了大家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能办的事情马上办,不能办的事情耐心向服务对象解释清楚。

(三)遵纪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效能建设和遵纪守法方面,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能按制度和规定要求严格遵守,管好自己,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上半年我局没有发现任何违法违纪的人和事,没有人受过党政纪处分或刑事惩办。

三、存在问题

(一)宗旨意识不够强,群众观念淡薄。具体表现在深入基层少,深入扶贫联系村搞调研少,下企业指导工作少。

(二)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个别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三)规章制度抓的不够严。不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出现时紧时松的现象,上下班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请销假制度未能很好的履行。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按照“以人为本,提高效能”的要求,把加强全局干部的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要认真开展思想道德纪律作风教育,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机关干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3)

关键字:经济增长 外贸 技术溢出 升值累积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8-040-04

在欧债危机笼罩欧洲、国内“两难问题”增多的情况下,2010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表现异常抢眼。在5月份外贸规模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的基础上,6月份外贸再次超出市场预期,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均创下历史新高。那么,如何看待当前靓丽的外贸数据?在我国调结构主旋律和当前外贸快速增长情况下,我国目前是否应该将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转移到内需上来?在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后,我国如何实现贸易收支平衡?汇率战争硝烟弥漫,贸易争端此起彼伏,我们如何应对?笔者在总结我国上半年外贸特征的基础上,将对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贸易战与汇率战等外贸热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

一、上半年贸形势的简要解读

2010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 ,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下降42.5%。

2010年上半年外贸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比2008年上半年增长了9.82%、5.8%、14.58%,外贸总量已经回升到危机前的水平。二是经济复苏内强外弱,贸易顺差大幅收窄。欧债危机引发了发达经济体财政紧缩潮,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国内经济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下企稳上扬,带动大宗商品进口增长。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大幅收窄。三是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外贸大部分利益流向外商,见表1。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必然导致顺差。上半年,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373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分别出现370.9亿美元、449.1亿美元的逆差。而这些加工贸易的实际控制人大多是国际跨国公司等外商。因此,贸易顺差在中国的表现掩盖了贸易利益流向外商的事实。四是新兴市场迅速崛起。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分化: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在防二次探底,而新兴经济体则多次加息防通胀。虽然欧盟、美国、日本依然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但我国对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贸易总值在加速增长,东盟已经逼近日本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巴西跃居我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五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快于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从入世前的约20%上升到目前的30%。而服装、纺织纱线、鞋类、箱包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从入世前的约25%下降到现在的15%左右。

二、当前三大外贸热点问题的思考

就当前外贸三大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应对措施为一是扩大内需,稳住外需,外贸刺激政策短期不宜退出。二是鼓励出口,重视进口,探寻外贸增长的长期效益。三是贸易战难免、汇率战谨慎,人民币升值累积效应值得关注。

(一)扩大内需,稳住外需,外贸刺激政策短期不宜退出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在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了支柱作用。但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调控,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消费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由于受到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限制,消费短期内也不可能大幅增长。相比投资、消费,当前外贸表现较为突出。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新高。无论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过程中,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外贸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来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特征。但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基础尚不具备完全转移到依靠内需上来的条件。一是由于我国劳动力结构决定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角色短期没有改变。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外贸产业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是低技能劳动者,包括农民工。当接受过中等职业培训以上的劳动者占主导时,我国外贸产品升级,产业转移才成为可能。二是全球化浪潮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停止,相反,各国为了度过危机,更加强调了出口发展战略。奥巴马在首次国情咨文中就强调,美国政府未来五年要实现出口翻番,给美国增加2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也提出了要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贸易总额翻番的战略构想。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份额不降反增,2009年底出口总值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三是中国虽然大力倡导内需,但是因为这涉及到社保体制、收入分配结构等深层次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是两条腿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一定时期内,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外贸刺激政策短期内不应退出。

至于2010年6月22日我国取消了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农药、橡胶等六大类共计406种商品出口退税,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强烈的外贸刺激政策退出信号。因为这本来就是金融危机爆发时采取的权宜之计,一年期限已到的自然退出。这次退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对涉及退税的企业来说,该政策的退出确实影响不小;但对外贸总体影响不大,本次取消退税的406个税号,仅占海关税号总数的3%左右,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左右。再说,该政策是在2010年G20会议前夕抛出,有帮助我国争取G20会议上主动权的政治目的。

(二)鼓励出口,重视进口,探寻外贸增长的长期效益

当前似乎有一种倾向,就是谈到经济增长动力必谈出口,而对进口重要性的认识却远未及。按照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净出口(出口总额减去同期进口总额,即顺差)直接形成一国GDP。但是,作为宏观经济学家的凯恩斯没有考察进出口商品的微观结构。也就是说,如果一国出口、进口都是消费品,或都是投资品,或者比例相当,出口减去进口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等消费品出口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18%,而进口中,原油、铁矿石、初级塑料、钢材四类大宗商品占到出口总额的20%,“出口减去进口”的科学性就值得商榷了。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和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包括内需和外需,而忽略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保罗・克鲁格曼才提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获益的部分来自进口”的观点。随后,Grossman和Helpman作了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口可以提高生产力,带来更加长久的利益。

目前我国进口商品的构成,基本是“三分天下”:机电产品约占进口总值50%,高新技术产品约占30%,大宗商品约20%,见图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两大动力:一是投资拉动大宗商品进口。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长期以来,中国对原油、铁矿砂及精矿、钢材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多年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这也与我国“进口增幅与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度相关”的事实相符。二是加工企业的出口引致型进口,“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是我国外贸的主体。从我国入世后的平均数来看,机电产品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约50%、占出口总额约56%,高新技术产品占到我国进口的30%和出口总额的28%,见图2。也就是说,我国进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原材料、半成品,加工完之后再销售到国外。

从目前的国际分工来看,中国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短期内我们很难改变“国际代工”的角色。但是从战略眼光来看,我们在加强自身研发创新的同时,应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力度,或通过FDI资金带动技术进口等渠道,加快技术进步。当然,这还涉及到其他经济体对技术和高技术产品输出的限制政策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严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制度,人为地给自由贸易设置了障碍。2010年初,奥巴马提出的5年贸易翻番计划,而美国的优势恰恰是高新技术产品,美国政府正对出口控制体系进行修改。中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要用战略的眼光,加大对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引进力度,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寻求外贸增长的长期动力。

注:图中大宗商品包括:原油、铁矿砂、初级塑料、钢材;劳动密集型商品包括: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

(三)贸易战难免、汇率战稍缓,人民币升值累积效应值得关注

2010年一季度,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涉案金额同比增长93.5%;2010年4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反倾销税;接着5月6日,美国再次对来自中国的无缝精炼铜管材征收10.26%-60.50%的反倾销税。笔者认为,贸易战对当前国来说既不可避免,也不必过于担心。一是中国出口2009年取代德国居世界第一,出口占全球份额的9.6%,上升中的贸易大国面临贸易摩擦增加的现象不足为奇;二是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危机,欧美等经济体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结合的新重商主义盛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短期内难以平息;三是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位徘徊使得贸易保护不再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具有拉选票的政治属性。考虑到贸易战是个别国家、对我国特定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对我国出口全局影响有限。但我们要加快贸易促进和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建设,将贸易摩擦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而汇率战则明显不同。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直接而全面地影响到我国进出口的价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改革前8.2765升值到2008年底的6.8353,已经累计升值21.08%。然而,我国同期的外贸依然保持高达20%的年均增长率。据此,有人认为,我国外贸与汇率关联不大。事实是否如此?诚然,占到我国外贸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由于两头在外,对汇率相对不敏感。但是另外半壁江山的一般贸易呢?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3212亿美元,增长36.6%;进口3583亿美元,增长56.6%,由于进口增速大大超过了出口增速,一般贸易项下从2009年上半年顺差63.5亿美元转变至现在的逆差370.9亿美元。实际上,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PPI指数)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累积效应,当前外贸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我们实际调查中发现,一些出口企业为了度过难关,保证开工,不得不让利海外采购商,目前很多行业的利润率还不到5%。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美元指数持续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将呈现升值的态势,现在市场上一年期的人民币NDF已经开始出现升值的预期。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累积效应将更加明显。考虑到外贸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政策必须继续坚持谨慎,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外贸对出口不敏感的时期已经过去,人民币升值的累积效应正在从“量变”向“质变”转化。

三、下半年外贸增速冲高回落,贸易收支趋于平衡

(一)出口总额仍将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速将逐步回落

下半年出口取决于几方面因素的较量。正面因素一是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过,7月7日IMF《全球经济展望》(见表2)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测调高了0.4个百分点至4.6%。二是欧债危机的影响有限。对欧债五国(PIIGS)的出口只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约4%,而且欧盟、IMF已果断采取援助措施,有利于缓解欧债危机影响的蔓延。三是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较为旺盛,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实施,下半年东盟有望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四是下半年刺激出口的政策不会完全退出,宏观政策导向还是“扩大内需,力保外需”。因此,出口仍将延续上半年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不利因素一是欧盟经济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当前的出口大部分还是一季度之前的订单,欧债危机有限的影响尚未完全反映到我国出口数据上。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现在市场上一年期的人民币NDF已经开始升值。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累积效应将更加明显。三是国内价格上涨推动劳动者工资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增加了中国加工贸易的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四是低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

基于以上因素,未来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 不排除年底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的可能。2010年出口同比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出口增长约20%-25%。

(二)进口增速将冲高回落,增速仍有望高于出口

下半年进口增速将冲高回落,主要因为:一是国内投资回落将减少对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中期回调的趋势,见图3、图4。二是出口形势不明朗影响加工贸易的进口。三是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进口影响不大。四是2009年下半年基数的上升将拉低2010年下半年进口增速。

经济复苏内强外弱的格局延续,下半年进口增速依然有望高于出口增速。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虽然面临复杂局面,但与欧美环境相比,下半年,中国经济仍有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中央投资项目、保障房建设,以及西部开发等区域经济加快建设,可部分对冲投资下降的缺口。5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再次推向改革的前线。

下半年我国进口将告别上半年的“井喷行情”,增速将冲高回落。考虑到经济复苏内强外弱的特征将延续,预计下半年进口同比增速仍有望快于出口,全年进口同比增速约为33%。

(三)全年贸易收支不平衡明显缩小,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根据上面对出口、进口的分析,预计下半年外贸顺差将继续收窄,贸易收支不平衡趋于收敛。我们预计全年贸易顺差约为1200亿美元,外贸对GDP的直接贡献从2009年负拉动3.9个百分点到2010年负拉动0.2个百分点。外贸收支趋于均衡,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我们已经从过度依赖外需转向内外需协调发展,从片面强调出口转向进口、出口相互促进。虽然调结构不能一蹴而就,但毕竟我们已经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者简介: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4)

(一)国家沿边开放政策

为提高民族地区沿边对外开放水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沿边地区特点的开放政策,其中边境贸易优惠政策构成了我国沿边开放政策的主体内容。1.边境贸易优惠政策。边境小额贸易税收优惠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家对沿边地区实施的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实施进口税收减半征收政策(1996~2008年)和以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代替进口税收减半征收政策(2008年至今)。具体内容如下:1996~2008年。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定口岸进口的商品除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和烟、酒、化妆品等商品外,1996~1998年,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继续实行“两减半”政策。2008年至今。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指出,自2008年11月1日起采取专项转移支付办法替代此前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税收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的政策,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专项用于支持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能力建设。边民互市优惠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不断提高沿边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免税金额。1996年,《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边民互市进口的商品,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免征进口税,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对超过部分按国家税法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提高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进口免税额度至3000元;2008年,《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再次将免税额度提高至8000元。2.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对其进行有偿、无偿、贷款贴息;设立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建立对外承包工程风险保函贷款贴息等。3.口岸建设优惠政策。2009年3月31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边境维护和管理,其中包括边境一类口岸运转、通关条件改善、边贸仓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4.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2010年3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规定以一般贸易或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从陆地指定口岸出口到接壤毗邻国家的货物,并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可享受应退税额全额出口退税政策,明确限定可享受政策的口岸。2010年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了境外结算的区域和扩大了贸易方式,提出实行试点企业备案管理制度。

(二)国家对云南沿边开放颁布的优惠政策

1.云南省人民币结算准予退税试点。2003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以人民币结算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试行退(免)税的通知》,决定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在云南进行试点。试点第一阶段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执行70%退税率。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以人民币结算的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试行退(免)税的补充通知》,决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对云南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银行转账方式结算的,应退税额由以前的退付70%,上调为100%退付;对以现金方式结算的,仍维持按应退税额40%退付的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至第二阶段执行100%退税率。2.国家支持云南省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政策。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与产业政策等方面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见表1)。

(三)云南省沿边开放相关配套政策

为加快沿边对外开放,云南省自200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扶持政策措施的意见》(2005),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资金支持方式,专项支持到境外投资办厂,到境外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各类活动,对境外企业实行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境外投资经营,中方分得的税后利润,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至2010年,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的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第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2008),提出扩大开放的工作重点,其中针对边境贸易提出了提升边境贸易水平的要求,提出用好用足国家边境贸易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双减半”政策。探索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园区的新模式,建设一批边民互市示范点,扩大与相邻国家边民的贸易往来。第三,《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年1月),提出云南将建设沿边开放经济带,提升对外经贸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内经济合作;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2012年2月),提出努力构建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以周边国家为基础,积极推动一批互联互通项目。《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若干意见》(2012年6月),明确提出要下放4个审批权限、出台15个支持政策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实施独立的管委会制度且拥有独立财权等,要使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政策和投资洼地”。此外,云南省还颁布了以下一系列政策支持沿边开放工作,见表2: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5)

(一)双边贸易

1.中蒙贸易总量分析(1)从中方看,中蒙贸易总额呈稳步上升态势。1996~2011年均增长25.87%,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0.06%上升至2011年的0.17%。进入2012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对蒙贸易有所下降,2013年同比下降9.8%,2014年上半年,中蒙贸易呈缓慢回升态势,贸易额达28.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14%,占比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从贸易结构看,对蒙贸易呈逆差。1995~2013年,对蒙进口和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22.11%和22.76%,出口增速要快于进口增速,但出口总额要小于进口总额。2014年上半年,对蒙出口9.7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09%;对蒙进口18.69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0.17%,对蒙贸易逆差8.92亿美元,同比增长40.25%。(2)从蒙方看,自1999年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蒙古最大贸易伙伴国。1999~2013年,蒙古对华贸易额年均增长25.96%,占全部贸易总额比重由1999年的31.23%上升至2013年的52.06%。2014年上半年,蒙古对华贸易总额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0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36.84个百分点;占蒙古贸易总额的61.24%,占比同比上升10.85个百分点。从贸易结构看,对华贸易呈顺差。1999年,蒙古对华出口超过俄罗斯,且占比逐年上升,由1999年的31.9%上升至2013年的86.8%。蒙古对华进口占比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20%~30%左右,与对俄进口占比大体相当。2014年上半年,蒙古对华出口22.80亿美元,占蒙古出口总额的91.9%,对华进口8.54亿美元,占蒙古进口总额的32.4%,蒙古对华贸易顺差14.25亿美元,同比增长43.22%。2.中蒙贸易特点分析。中蒙贸易中,蒙古国经济对中国高度依赖,其对华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从蒙古国角度分析中蒙经贸特点。(1)蒙古对华出口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作为前苏联的卫星国,蒙古国经济发展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赖性强。畜牧业是蒙古国的基础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占出口收入的10%。蒙古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羊绒生产国,羊绒、马毛、骆驼毛、牛羊皮等畜牧初级产品及其初加工品均是重要的出口产品。采矿业是蒙古国的第一主导产业,随着政府主导的“矿业兴国”战略的实施,蒙古矿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矿业占蒙古国GDP总量的20%,占预算收入的40%,占投资的85%,占出口总额的90%,且矿产品出口的90%以上销往中国。历史数据表面,蒙古国历年出口的能源矿产品中,铜矿石、原油、煤炭、锌矿石、铁矿石等几乎100%进入中国市场,而畜产品包括皮草和羊绒等几乎90%以上流入中国。2014年上半年,蒙古国对中国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铜矿精粉、原煤和铁矿石,均为工业原料,分别占蒙古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24%、19.64%和9.13%;羊绒及羊皮革制品出口额18.33百万美元,占蒙古对中国出口总额的0.81。(2)蒙古对华进口以生产和生活用品为主。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且不成体系,机械、石化、电子等制造业产品和大部分轻工业产品不能自给,只能依赖进口。蒙古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呈现多样化特点,在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均有涉及。2014年上半年,蒙古国从中国进口中,大米4.61百万美元,布料0.53百万美元,公共汽车和货车0.41百万美元。

(二)中国对蒙投资

中国对蒙古国投资逐年上升,且主要集中于矿产、基建、运输、房地产等行业。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蒙古国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蒙古矿产FDI占总FDI的比重由2005年的58.36%上升至2011年的81.59%,2012年小幅下降至69.33%。2000~2009年,中国连续10年成为蒙古的第一大投资国。2010年后,荷兰对蒙投资不断扩大,成为第一大投资国。1990~2013年,中国对蒙直接投资37.44亿美元,占蒙古外商直接投资十大来源国总额的26.77%,低于排名第一的荷兰3.44个百分点。2012年5月17日,蒙古国政府颁布实施《外国投资战略协调法》,将采矿、银行和金融业、媒体和通信三大行业纳入国家战略领域,严重挫伤了包括中国投资者的积极性,中国对蒙投资大幅下滑。2013年中国对蒙直接投资2.61亿元,同比下降31%。2013年10月,蒙古国又通过《新投资法》,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回升。2014年1季度,中国对蒙直接投资0.52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蒙古外商直接投资的13%,比上年末上升2个百分点。目前,在蒙投资的中国企业共5000多家,占全部在蒙投资企业数的49.4%。在活跃的1000多家中资企业中,445家在蒙从事矿产领域投资经营,其中136家为中国独资企业,其余为合资企业,上述企业持有4744张蒙古政府颁发的矿物开采特许证。在蒙企业投资的行业主要有地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贸易餐饮服务、建筑工程及建材生产、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等;投资来源地按行政区域划分,具有地缘优势和语言优势的内蒙古企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距离较近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东北三省的企业。(三)中国对蒙经济合作。对蒙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2012年中国企业在蒙古国新签承包工程合同96份,新签合同额33.9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5%。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087人,年末在蒙劳务人员6078人。新签大型工程项目包括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承建的蒙古南戈壁5*150MW项目,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政工程EPL项目,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奥尤陶勒盖K320SWP002-005项目等。

二、现阶段制约中蒙经贸深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中蒙经济下行导致双边贸易下降。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得益于蒙古政府“矿业兴国”的发展战略,蒙古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GDP实际增长12.3%,但单一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使蒙古国面临着较大的外部风险。201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中国需求放缓以及煤炭大国的产品竞争,蒙古较为依赖的焦煤出口受到巨大冲击,以MMC、MAK和ETT等公司为代表的煤炭企业处境困难,对外贸易持续下降,外汇储备大幅减少,外债压力不断加大。2014年上半年,蒙古GDP实际增长5.3%,低于上年同期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51.18亿美元,同比增长0.5%;财政赤字2202亿图(合1.21亿美元),同比上升119.7%;2014年7月14日,穆迪下调蒙古债务评级至B2。与此同时,蒙古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来源国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GDP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进出口额20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比上年同期下降9.8个百分点。因此,中蒙经济下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双边贸易下降。(二)蒙古国政策不稳定使中资企业面临投资风险。近年来,因担心中国在蒙古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蒙古国资源民族主义逐步抬头,尤其在世界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蒙古国政策缺乏稳定性,推行政策的“灵活性”加大,对外承诺和协议常常朝令夕改,成为对蒙贸易和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2012年5月蒙古国家大呼拉尔通过《关于外国投资战略意义领域协调法》(以下简称《协调法》),该法律规定,战略性经营企业的外国投资比例超过49%且投资额超过1000亿图时,由政府提交议会决定,而其他情况下授予许可事宜则由政府决定,矿产、银行、通讯及新闻媒体均被划入战略领域。《协调法》对外商投资门槛和监管力度的提高,导致外商投资大幅减少。2013年,蒙古国外商直接投资23.72亿美元,同比下降55%,其中,中国对蒙投资2.61亿元,同比下降31%。尽管在2013年10月3日,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以83%的通过率讨论通过了《新投资法案》,《协调法》随之废止,但这种朝令夕改的政策行为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三)蒙古国单方毁约导致中资企业损失严重。中国铝业是世界领先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也是涉足蒙古市场的为数不多的大型国企之一。为缓解日益高企的成本压力,中铝提出“煤电铝”一体化的战略,逐步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开展“海外寻煤”。2011年7月,中国铝业全资子公司中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同蒙古珍宝TT公司签署“TT东区煤炭长期贸易协议”,以开发号称世界最大潜在煤矿的塔本陶勒盖。根据合同规定,中企向蒙古贷款3.5亿美元,TT公司的煤炭将得到长期稳定包销。2011年10月,首批TT公司煤炭运抵两国边境甘其毛都口岸,2012年TT公司应供货300万~400万吨,而实际供货237万吨。正式履约后,自2012年初,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市场煤炭需求和价格持续下滑,中国进口蒙古煤炭大幅减少。尽管经济持续下行,中铝为维护长期合作,坚持履约,在库存大量增加面临长期亏损的情况下依然从蒙古国运煤。但2013年1月11日开始,中国铝业接到蒙古珍宝TT公司通知,称其不再履行协议,停止向中国出口煤炭,并要求“调高价格、降低数量、重新谈判”。由于蒙古珍宝TT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焦煤矿,基本掌握了蒙古对华的焦煤出口,蒙古单方中止协议势必会对中国焦炭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会使中铝蒙受巨大损失。(四)中蒙贸易投资领域相对集中,深度合作有限。中蒙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畜产品加工领域。中国对蒙古企业行业的投资则显得严重不足,尤其是在银行、金融服务等对双边交往具有基础性和促进作用的行业,文化、教育、科技等两国具有传统联系的领域,以及医疗卫生、信息、通信服务等蒙古国经济发展急需支持和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行业,这种失衡的贸易投资结构在阻碍两国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同时,也不利于两国长期保持紧密经贸关系。突出表现在:一是过度依赖采矿业使两国的经贸关系易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二是中国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原因以及蒙古资源民族主义抬头,一定程度影响中蒙贸易往来。三是经贸结构单一,容易引发蒙古国对本国经济安全的担心和忧虑,很可能出于保护本国利益修改经贸协议,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三、中蒙经贸合作展望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6)

2009年1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2008年12月及全年外贸进出口数据,12月份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8%,10年来首次连续2个月负增长。进口也呈现大幅下跌的情况。

而自2008年4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对外贸易都在下滑,这些国家的企业都在忙于寻找新客户,而各地消费者实际上也都在削减支出。

自2005年以来,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居功至伟,贡献率一直在20%左右。陡然放缓的进出口,令中国经济2009年“保增长”面临更大挑战。而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52%的浙江省来说,其外贸形势现状与未来,更受关注。

“总的判断是,今年的外贸走势还是低开,第一季度的外贸形势还会进一步往下走。最理想的状况是,上半年能够持平,下半年有所增长。”1月12日,在浙江省外经贸厅18楼的厅长办公室里,浙江省外经贸厅厅长金永辉接受记者专访,透露出谨慎的乐观。

这种乐观,源于他对省内诸多主要出口企业的调研;乐观后的谨慎,也源于一些行业领军人物对他反映的现实。

“万向的鲁冠球和正泰的南存辉都向我反映,去年10月开始,外贸订单一下子锐减。”他告诉记者,随之而来的,是贸易摩擦频繁上演、出口坏账持续增加。

以生命力顽强著称的浙江民营经济,将怎样对抗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风暴?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之时,浙江这一贸易摩擦大省将如何应对?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趋势显现,地方政府在扶持外贸方面还能如何作为?金永辉逐一解答了这些疑惑。

2009年外贸增长目标9%

记者:从2008年情况看,出口对浙江GDP的拉动效益仍然明显吗?

金永辉:浙江的外贸依存度达到52%。去年浙江出口最终增长达到20.3%,仍然远远高于GDP、财政收入、城乡消费等其它经济指标增速。这说明外贸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仍然是非常明显的。

记者:浙江外贸2008年仍能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今年的增长目标是什么?

金永辉:目前浙江经济的活力仍然在,整个经济的基本面没变。民营经济的活力、先进制造业的活力、块状经济的活力都还在,制度优势仍然明显。

我们今年外贸增长目标是9%,从广东、江苏等兄弟省份的情况来看,目标算比较高的。订得比较高,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浙江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另外考虑到外贸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需要这样一个比较高的目标给大家以信心。

记者:你对今年外贸形势的预测是什么?

金永辉:最近我们对省内企业做了大量的调研,反馈结果看,有一半的企业预计今年的出口能增长或持平。

总的判断是,今年的外贸走势还是低开,第一季度的外贸形势还会进一步往下走。最理想的状况是,上半年能够持平,下半年有所增长。

财政政策扶持外贸企业

记者:对于企业来说,现在影响出口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金永辉:外贸企业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要素价格波动过大对企业影响是很大的。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

而下半年,国际市场需求衰退是最大的挑战。整个经济从去年10月份开始是一个大的拐点,许多企业反映订单一下子就没有了,前几天万向的鲁冠球告诉我,1-9月份还感受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订单增长了33%,10月、11月订单马上就下降了。正泰的南存辉也向我反映,10月开始起订单回落很大。这些都是浙江很好的企业,其它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从统计数据上来说,11月出口出现负增长,这已经是浙江很多年没有看到的了。

记者:针对外需迅速的下降,浙江今年准备推出什么样的外贸扶持政策?

金永辉:首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省领导已经提出要在两年内各拿出3个亿来扶持外贸,包括支持企业到海外参展、搭建外贸信息平台等;我们将积极推进对企业的减负,对于各种收费,能减的减、能缓的缓。

记者:未来几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预期下降比较快,而出口退税率却数次上调,如何保证企业能按时足额获得出口退税?

金永辉:目前出口退税由地方负担的比例仍然较小,这方面对企业获得出口退税影响不大。然而企业在出口退税上仍然有较大反应,例如在杭州的一个区出口的产品,可能来自其它地区或者省份,却要由该区的财政来退税补贴,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希望在今年调整中央和地方分担出口退税的机制。

记者:全球经济衰退,令欧美国家近来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反补贴等针对政府的贸易保护手段,请问浙江在规避国际贸易纠纷方面有哪些准备?

金永辉:浙江是贸易摩擦大省,约占全国贸易摩擦总量的15%,2008年共发生贸易摩擦61起,涉及17个国家、地区,同比增长了45%。

我们需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往年,美国商务部等派人到浙江来调查,我们都如临大敌一样,在打过一些交道后,我们的心态已经平和了很多。

原来我们往往是被动应对外方的调查,目前正主动适应WTO规则,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例如,原来在出口中非常重要的出口贴息,目前已经全部清理,因为其严重违反了WTO规则。对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到浙江做的调查,我们都积极配合,外方也非常满意。

世贸规则是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我们针对规则做了许多的研究,每年都会举办8期培训班,在制定外贸扶持政策时也注重与商务部合作,努力不给外方留下争端口实。

当然这种转变是有一个过程,过去我们一些习惯性的作法仍然容易引起争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还不久,在这方面和欧美发达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

转型重点是服务外包

记者:在当下严峻的国际环境下,积极推动结构调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浙江在外贸结构调整这块的工作重点将是什么?

金永辉:当前的外贸工作仍以保稳定为主,我们会在这一前提下稳步推进结构调整。

今年我们将主要抓出口基地建设,将鼓励浙江的汽车零部件、医药等出口基地和国外同行业的项目对接。还有一块就是抓出口品牌建设,目前浙江的自主品牌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5%,这一块仍然需要提高。此外,浙江外贸的转型重点将是服务外包,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国际贸易。

记者: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浙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金永辉:浙江正积极推动企业抱团到海外去发展,例如在海外建立工业园,这样会降低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和成本。当初外资进入中国时也是抱团作战,例如现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等,效果都很好。

我们在泰国的工业园区目前发展就很好。目前我们正在酝酿是否在保加利亚建立一个工业园区,该国是欧盟成员,产品进入欧洲畅通无阻,且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较低,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目前我们正在和该国政府谈判,最后还是由一家省内企业牵头建设。

我们希望以后的海外工业园区能够发展形式更高一点,例如建成保税园区。这样到海外发展的企业肯定会越来越多。

外贸上半年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 投资 出口 消费

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需要驱动三驾马车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人们形象地将这三者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以2008年为例,我国GDP为300670亿元,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数字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需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明显放慢。2009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3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5.9亿美元,下降25.4%。由于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下降2.4%。金融危机使就业困难增多,对居民消费的实际能力和未来消费信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7月16日的数字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2009年上半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尽管我国经济在2009年二季度出现向好的势头,但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的后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正如总理在2009年7月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必须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2009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形势好于全国。四川省政府7月20日的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09年上半年四川GDP增速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呈现加快回升的发展态势。在拉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担当了主角。2009年以来,随着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不断加快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落实,四川内需明显扩大,生产发展明显加快。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78.3%,拉动GDP增长10.6个百分点。全省自2009年3月以来已连续4个月单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0.8亿元,同比增长69.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9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四川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成为全国少数增长的省份之一。1―6月全省进出口103.8亿美元,增长8.1%,其中出口61亿美元,增长12.1%;进口42.8亿美元,增长2.9%。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也不容忽视。2009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7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二、更好地驾驭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平稳增长

在四川经济出现可喜势头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四川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和薄弱之处,重视三驾马车在保持四川经济平稳增长上的作用。

1、巩固投资成果,加快经济转型

2009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出现快速回暖趋势,政府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地震灾区援建和恢复生产的投资增长明显。上半年,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地震重灾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90.4亿元,增长95.9%,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0.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9.1个百分点。在政府投资增长中,四川重视产业结构转型,把技改作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止滑提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统计表明,上半年四川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37亿元,同比增长61.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4.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对四川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7.8%,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3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全省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2197.2亿元,增长82.1%,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12.5个百分点。其中,投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农村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分别增长2倍、2.1倍、3.4倍。目前的投资为今后的经济结构转型奠定了基础,将为扩大内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做好产能准备。当前,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巩固政府投资成果,突出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社会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促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四大城市群”和“通道经济”协调快速发展,通过投资引导产业结构转型。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政府投资的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依靠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毕竟是相对有限的,在巩固政府投资成果的同时,还要重视创造企业及个人投资的环境,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大投资的力度;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投入,增加对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支持,搭建和用好投融资平台,加大力度吸引和扩大社会投入,进一步突出产业振兴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计,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投资者信心增加,产业转移力度会更大,以后社会资金将会起到接替政府投入的作用。另外,房地产会摆脱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

2、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消费下降,国际经济贸易萎缩。2009年上半年,四川对外贸易虽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同期全国出口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份之一,增速居全国第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际消费市场疲软还将会持续一段时期,这会影响我国经济中为出口服务的相当一部分产业,四川也不例外。同时,因四川本身地处内陆,外贸出口总量不算大,所以外贸出口目前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四川要挖掘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巩固传统外贸产品出口成果的同时,培育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四川加工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是推动全省出口增长的两大动力。2009年上半年,四川出口机电产品占全省整体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7.2%提升到62.9%,拉动全省整体出口增长23.3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四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高达96%,为全省贡献了19.7亿出口额,占32.3%,显示出产业升级在外贸竞争中的优势。多数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形势则比较严峻,服装、钢铁、农产品和无机化学品出口呈下降态势。四川要利用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地缘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形成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为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培育增长点;同时,要重视不断壮大外贸出口企业队伍,为四川外贸的稳定增长夯实了基础,千方百计推动重点企业出口稳定增长,大力推进出口企业孵化工作,培育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培育消费市场,鼓励居民消费

2009年上半年,在“家电下乡”、鼓励汽车消费等多项政策推动下,四川家用电器和汽车销售旺盛。通过对全省大中型批发和零售企业的统计显示,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220亿元,同比增长39.7%。全省从开展“家电下乡”活动至今年6月底,共销售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脑等下乡补贴产品258.4万台,金额38.7亿元,刺激农村市场增速快于城市6.6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292.3元,增长13%。2009年上半年,四川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31.7亿元,同比增长20.5%,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趋暖,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51.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消费需求增速首次快于城市,灾区市场恢复接近灾前水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介绍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称,上半年在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可见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的作用十分重要。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让消费这驾马车跑起来是关键,因为只有增加消费,才能增加生产,进而增加就业,最终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四川经济更是依赖于投资。在当前外贸出口遭遇较大困难时,应该特别要重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扩大消费首先要培育消费市场。四川不仅被称为天府之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和成都等商业氛围浓重的传统消费城市,而且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加大对四川的宣传力度,在鼓励本地居民消费的同时,重视吸引更多的省外和国外消费者来四川消费。要重视培育新的消费市场,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优质的消费环境和服务。扩大消费还要贯彻好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让消费者享受到政策的实惠。同时,还要重视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影响居民消费信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因素,有居民对商品质量和价格认可因素,还有居民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保障,如养老、教育、医疗等预期因素。当前,应该帮助居民认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帮助居民增强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信心,帮助居民了解生产、消费规律,抓住物价回落的时机理性扩大当期消费。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DB/OL].

[2] 四川统计信息网:sc.stats.省略/ [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