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31:27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养护维修;热再生技术;有限元;线性回归

1 概述

公路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好已建成的路网成为公路系统重要的日产工作之一[2]。国外由于工程发展起步早,所以在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早在1915年就已经开始。1973年石油危机时期,美国在全国开始使用热再生技术[3]。1974年,日本开始对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规范[4]。澳大利亚则在1997年提出了新型的热再生技术,使得热再生材料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传统沥青材料,甚至在抗剪切力方面更胜一筹[5]。我国最早是在1982年开始引进沥青热再生技术,随着我国公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提出了A型热再生剂等一系列热再生材料[6]。近些年来我国不仅在热再生剂方面作出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热再生施工机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7]。热再生技术逐渐成为了我国沥青路面修复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

2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研究与分析

沥青材料在长期使用条件下,会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沥青出现大量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最终导致沥青材料无法满足上部荷载对路面的承载力要求。所以热再生技术是基于利用化学技术对沥青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合物进行相应的逆化反应,从而恢复原有材料的力学性质。

2.1 沥青材料老化原理研究与分析

沥青作为路面的主要承重材料,主要依靠自身稠度、粘度以及针入度等数据来判定其是否能有效的满足路面承载力要求。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对老旧沥青进行马歇尔试验可以发现沥青材料的老化程度由以下几点因素影响:

(1)根据路面深度不同路面老化程度不同:根据研究可以发现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沥青材料的老化程度也存在着不同的变化。在路面0~0.5cm之间,路面沥青材料的老化程度较小。在0.5~1cm沥青材料的老化程度及其严重,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老化程度逐渐降低。

(2)根据使用年限不同沥青路面老化程度不同:根据常年施工经验可以发现,在不考虑交通量的前提下,路面沥青材料的老化程度与使用年限成正比变化趋势。且使用年限较长的沥青材料的粘度会明显的低于原有沥青材料。

(3)位置不同沥青老化程度不同:根据对路面不同部位的沥青材料进行相应的材料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承重部分的沥青材料老化速度会明显小于非承重部分。根据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交通荷载增大了路面沥青材料的密实度,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沥青材料的老化速度。

2.2 沥青热再生原理研究与分析

对于旧沥青路面进行相应的热再生处理是将沥青的老化过程进行逆化反应。所以根据理论研究可以将热再生技术归为以下两类:

(1)逆化沥青粘度: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老旧沥青材料度粘度通过化学反应恢复至原有材料的粘度,从而满足力学要求。

(2)逆化流变指数:通过设备改良老旧沥青材料的材料特性,将衰退的沥青流变指数逐步提高至满足通行要求。

3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改进措施研究与对比分析

根据对沥青路面老化原理研究与分析,并结合热再生技术原理的研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对现有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改进措施进行相应的模拟分析。将模拟结果利用线性分析技术分析改进结果。

3.1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改进措施研究

通过对理论进行相应研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对现有的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进行以下几点相应的改进:

(1)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改进:沥青混合料作为热再生的主要对象,混合料的配合比直接决定了热再生的质量与效果。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可以在进行热再生施工过层中按照5.8%的油石比例进行调配,加入再生剂后折合比例油石比为0.52%。

(2)再生沥青作业方案改进: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步作业施工法进行相应的施工。通过多步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施工工艺柔度,灵活快捷。

(3)热再生剂的掺配比例改进: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总结,将热再生过程中混合料的热再生剂掺配比例设置为9%,可以发现掺配后的混合料的针入度为63。完全可以满足路面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

3.2 热再生改进技术的分析研究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并结合线性回归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路段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热再生后的沥青路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要是原有承载力大小的1.3倍。

(2)对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拟合,我们可以看到热再生后的路面材料的耐久性远远大于原有技术进行修复的路面,耐久性指数为原有的指数的1.6倍。

4 结束语

根据对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总结,对现有的沥青热再生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根据有限元模拟技术与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对改进措施进行试验路段的模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改进后的热再生技术明显的增强了热再生料的再生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郭忠印.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黄颂昌,彭明文,等.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11):5-8.

[4]李海军,林广平,等.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适用性[J].中国公路,2005(7):183-188.

[5]屈朝彬,从保华.旧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在石安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公路,2004(3):73-77.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路面 公路建设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building technology had a rapid development. Asphalt mixture mixing technology in tempera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temperature mix technology in the consumption, reduction, operation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Keywords: asphalt mixture mixing technology pavement temperature highwa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是指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常温拌合混合料之间的沥青混合料拌合技术。在同样原材料条件下,温拌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一般比热拌低10~60℃。温拌技术的核心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操作性,在完成混合料成型后,这些物理或化学添加剂不应对路面使用性能构成负面影响。温拌技术在降耗、减排、操作性方面的发展,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温拌技术的特点

1.1工程路面施工

无烟尘的温拌混合料,将免去施工的多数通风成本,完全改变工人操作环境。同时,Evotherm 平台温拌混合料较好的抗水损坏能力,将保证路面抵抗隧道的无冰冻单纯性潮湿工况。

1.2低温季节和寒冷地区的沥青路面

对于寒冷地区而言,温拌技术的采用可以显著延长沥青面层年度、月度和日作业时间,从而使公路建设的投资回报周期缩短,人力和物力成本下降。温拌技术发挥其社会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养护进度、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1.3超薄面层、路面性能恢复方案

超薄面层(罩面厚度在2.5cm 以下),由于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路面使用性能,同时成本相对较低、使用寿命优于表处等措施,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国家最常用的大、中修方案。在美国一些地区,在老沥青路上甚至经常采用1.25cm 左右的极薄罩面。

(1)、温拌层施工接缝更加容易,易于分幅摊铺,保障超薄面层的有效实施。

(2)、温拌施工温度比热拌低40℃左右,温度下降速度减缓为热拌的一半以下,为压实等操作赢得了时间。

(3)、温拌混合料更适合于手工操作,特别适合于集中应对摊铺前后发现的修补等下承层不均匀性问题。

1.4人口密集区城市道路罩面

采用温拌沥青技术,会带来显著的性能改善和寿命的提高,无论是压实不足导致的坑洞破坏,还是为了保证压实采用偏高的沥青用量,带来车辙病害都会明显减少,由此节省的费用将超过温拌技术增加的约5~10%的直接费用。除此以外,快速开放交通和无烟的温拌技术,使得道路罩面在白天两个交通高峰之间实施更多地成为可能。

2.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原理

2.1沥青发泡型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或者沥青进入拌和锅/筒之前导入水,诱发沥青发泡,通过发泡形成的沥青膜结构来实现较低温度下对集料的裹覆,以及降低沥青混合料操作温度。。

2.2胶结料降粘型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作性取决于沥青的高温粘度,而其抗变形能力与沥青在夏季路面使用温度条件下的粘度相关。添加有机添加剂,使得沥青高温粘度下降,但同时夏季温度下粘度不变化甚至提高,可以说是温拌最朴素的技术思路。

2.3 Evotherm 工作原理

Evotherm是基于乳化平台的一种温拌技术,通过独特的化学表面活性剂,配置成皂液的形式直接加入拌合缸,与沥青石料进行搅拌,在化学表面活性剂和水膜共同作用下,改变了沥青短暂的动力粘度,从而提高了较低温度下的拌和性能,以下为Evotherm温拌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 Evotherm工作状态示意图

2.4 Evotherm 碾压温度范围

为了得出Evotherm的碾压温度范围,对热拌沥青混凝土和温拌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分别进行成型试验,沥青采用基质沥青,得出温拌沥青混凝土

3.温拌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与公路应用

3.1 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对比结果

不同拌和类型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2。

表1.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混合料类型 油石比(%) 马歇尔稳定度(KN) 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强度比(%) 动稳定度

(次/mm) 弯曲应变

(µε)

温拌料 4.9 13.5 87.2 82 6432 3046

热拌料 4.9 14.7 85.6 80.1 5621 2985

规范要求 4.9 ≥8.0 ≥85 ≥80 ≥3000 ≥2500

3.2 试验路的铺筑

试验路采用室内试验确定出的温拌沥青混合料配方进行路段铺筑。

温拌沥青混凝土与热拌沥青混凝土工艺上的差异是增加了喷入DAT温拌浓缩液的环节。为了不影响温拌料的裹覆性及质量,温拌浓缩液在沥青开始喷洒后延时3秒开始喷入,DAT喷入时间控制在8~10秒,保证在沥青喷洒结束前完成,在沥青喷洒结束后延后6秒添加矿粉,避免在水蒸气排出时添加矿粉,影响矿粉计量精度,减少矿粉损失和减少矿粉堵塞概率。

石料加热温度为130~140℃,沥青温度为165℃,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35~140℃,摊铺温度为130~135℃。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未产生难闻的烟雾和气味,对施工人员影响程度小。由于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拌合、运输和施工工程中的温度,比热拌沥青混合料低至少30℃,因而大大降低了沥青的老化程度,新铺路面黑亮,均匀性好。试验路完工后,对路面进行了钻芯取样和路面性能测试,各方面路面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其试验结果见表1.3。

表1.3温拌沥青混合料试验路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测试结果(平均值) 规范要求

压实度,% 94.2 93~97(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

构造深度,mm 0.63 ≥0.55

摆值,BPN 68 ≥45

渗水系数,ml(min)-1 80 ≤300

4.总结语

4.1该推广应用项目的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在国内外属较成熟技术

我单位在某大修工程中应用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通车考验,目前总体情况较好,但从现场观察和简单的渗水检验,局部范围抗渗性一般,特别是接缝处的抗渗性能较差;从检测报告试验数据来看,压实度仅略高于规范规定的低限值。鉴于我市目前应用温拌技术的试验路段较短,应对该技术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总结提高。

4.2应增加试验路营运后的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和超薄罩面的应用研究

鉴于温拌沥青混凝土是在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凝土中掺加了一定的外掺剂,至于外掺剂对于沥青混凝土的后期影响如何,要做跟踪观察与检测,并做进一步研究。同时要抓紧对该技术操作工法和质量验收标准的编制,以利今后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峰 沥青路面研究与技术应用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交通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探讨

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人们对于交通道路建设的需求,城市建设想跟上时展的潮流,就必须提高交通基础建设水平。这就要求根据道路的实际状况,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在交通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对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保证道路建设能够顺利、快速的完成。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整体探讨

在2005年,我国颁布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其中要求针对具体的工程气候、交通及材料情况,应该有适应的沥青混合工程设计配置范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工程包括: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例设计,沥青路面原材料质量检测,路面压实度等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就像交通道路建设的“输送线”,完善交通的设施,加快道路施工的运作,促使道路的建设发展更快、更好。

1.1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原则性要求

施工部门对于城市交通道路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要遵循其原则性,保证道路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沥青路面技术施工时,不仅要对考虑道路上的实际施工路况,还要考虑到政府的施工要求和布局。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由深到浅、由下到上的步骤,要保证沥青路面技术设计符合规范。其中在设计过程中,要采用一个S型的配置结构——类似于密实骨架的混合料结构,要确定要确保路面的耐高温、耐低温以及防水、防损害的功能。

1.2对于沥青路面技术施工的重点内容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除了上文提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沥青混合料、配制比例、设计过程、沥青路面原材料质量检测、路面压实、碾压工艺,它还包括下层封层技术等。在沥青路面技术施工中的所有过程中,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施工过程来进行分析。其中路面压实过程,应该考虑到混合料温度、原材料间摩擦力、混合料的配置、沥青的粘度等等这些因素。下封层施工技术,也称之为过渡层施工技术,它是沥青路面与基层结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作用是来通过增加基层沥青的基层与沥青面层面的粘性,发挥出防水、防渗透的功能。它包括两种粘合剂: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两种结构形式:一是不洒透沥青的乳化沥青单层表面处治,二是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表面单层处治。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机械设备上,主要包括沥青洒布机、沥青洒水车、森林灭火鼓风机、压路机、集料洒布机等。检测仪器括沥青针入度仪、沥青延度仪、沥青软度软化、路面渗水仪等。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设施的维护清洁,以及施工过程的及时检查。

1.3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过程的检测要求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不应只注意到路面状况和技术施工的质量问题,还应该包括即时检测过程。在检测过程中,注意各个环节容易产生问题的部分,做到及时检测预防,以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施工速度,最终提升交通路面的施工质量,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我国出现沥青路面的病害和破损探讨

一般常见的路面损害,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龟裂、车辙、沉陷、隆起等。向对于过去,现在的沥青路面上出现了一些新病害和破损状况,具体来说包括离析现象、泛油现象、松散现象以及翻浆现象等。造成这种病害和损害原因,除了受气候因素影响以外,还包括施工质量、路面设计理论、交通流量等因素。其中,交通流量是最为直接的因素,路面设计理论落后是最为主要的因素。离析现象,是指沥青路面级配和用量的局部失调,具体来说是指沥青施工中,由于分配不均造成的高温变形,产生路面易透水的情况。泛油现象,是指在轨迹带出现的大小不一的油斑,既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松散现象,指的是指的是面层底部集料间缺乏粘性,而从底部的沥青膜中脱落、产生的松散现象。这种松散受到长期的承重压力,使沥青路面的产生局部破碎的现象。翻浆现象,是指沥青路面的大面积泛白,它是由于沥青层面的和路面排水不畅造成的。相对于其它的路面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更加复杂,直观性相对较差,潜在性因素较多。第一,施工的各个单位不严格按照规划标准进行施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第二,施工缺乏合理的规划,就会在过程中造成诸多问题,比如浪费大量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降低了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第三,道路建设和规划投入的资金较少,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基础性规划和空间地下管辖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短期时间内都无法挽回的。

3.沥青路面技术施工过程中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信息网络逐渐蓬来。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管理:(1)尽快完成现状基础资料调查工作,现代化道路施工的核心是数据库,而数据库的建立是从现状基础资料的建立开始的。根据现在的情况,目前缺少的是现有的资料,对于资料的总结,可以通过政府组织投资并安排,专门成立一个领导管理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计划,并在此之后进行调查、测量和绘图的工作。(2)实现统一的管理。在沥青路面技术施工中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特别是对于下封层施工程序要加强管理。在管理方面实行一次性的改造,尽量避免进行挖地行动,虽然这种做法或许会在实行过程中投入较多的资金,但是相对于前期节约的做法,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节省了资金,能够和城市统一协调。(3)借鉴优秀的经验。现今有许多城市在沥青路面施工这一块是相对缺乏经验的,可以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进行学习,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规划管理,避免在摸索过程中走弯路,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遵守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结构的持久力、承载力等因素,探讨和研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陶雪江.城市道路工程规划市政管线布设探讨[J].中华居民,2013(04).

[2]何承庆.试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0).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

Abstract: Ningxia since 2008 started to use the hot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expressway pavement repair treatment, it has completed nearly about 2400000 square meters of repair. Through the G6, G20 Ningxia exit of expressway asphalt pavement hea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search, discuss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eneration agent dosage, asphalt mixture ratio design, the new material added content carries on the, introduces the hot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blems were summed up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and the improvement method, for hot in-place recycling for asphalt pavement engineering of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and actual data support.

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hot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近年得到迅速发展,道路通车里程也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区建成投入使用的京藏高速(G6)和青银高速(G20)及福银高速(G70)等高速公路,总的通车里程已达1306公里。但部分路段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车辙、拥包、沉陷、桥头跳车等路面病害,虽经几年来不断处治,但原有路面病害仍在不断发展,影响到高速公路完整的使用功能,因此,道路的养护、改造任务也越来越重。以往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改造方法是:铣刨、外运然后再重新铺筑新路面,这样既浪费集料、沥青资源也不利于环保。为了大力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旧路原材料进行路面维修和改造,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概念和优缺点

就地热再生(hot in-place recycling)简称HIR,是指在出现车辙病害的路面现场,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添加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态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从而实现旧沥青路面性能的快速恢复。

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可实现原沥青路面材料100%的再生利用,节约了资源和经费,保护了生态环境,且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等诸多优点。

施工时对旧路面的加热产生大量烟尘对周边环境会造成短期影响,对施工人员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同时由于机组加热产生的热量,如果防护措施不当,会对中央分隔带内的树木、植被造成损害。

3 就地热再生的适用条件

主要用于路基完好,路面破损深度3-5e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可以消除沥青上浮带来的病害。原有沥青材料经再生处理后,能恢复其原有性能和寿命,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同时判定是否适合适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还要运用综合技术处理较大病害、综合分析路面的病害、综合分析经济、技术、交通、环保、工期等各种因素,最后判断是否适合就地热再生。

4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

宁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由于冬季温差大、夏季炎热、大吨位车辆不断增加等原因,部分路段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近几年,宁夏公路管理局采用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对病害路段进行了修复。

4.1 路面旧料调查情况

按照指南在所维修的路段进行钻芯取样,分别在维修旧路面的病害处取66个芯样,并进行室内试验:采用离心式抽屉仪回收旧料的沥青,并测试旧沥青的物理性能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通过对抽提后旧矿料进行分析,测试得到旧路面的沥青含量平均值为4.75%。

表1回收旧沥青的物理技术指标

经调阅原路面设计、施工资料与筛分、抽提试验结果对比,原路面施工时实际采用的SAC-16型级配,沥青用量偏大,旧料的级配与中值相比偏细,0.6mm筛孔通过率超出上限,矿粉通过率偏大,表明混合料的级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同时可以看出原路面中的沥青针入度降低、延度下降、软化点增大,说明沥青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根据原旧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等技术指标情况,划分为三个段落按三个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控制,具体为:G6北段:K1080+000-K1143+000,G6姚叶段:K1145+000-K1225+000,南段:G6K1225+000-K1367+000。

本文主要针对北段热再生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论述。

4.2 目标配合比设计

4.2.1再生混合料类型的选择

经查阅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数据可知原路上面层结构采用SAC-16型结构,且旧路材料的抽提级配数据也证明原路面混合料的级配变化不大,且在AC-16的规范要求之内,以上因素就决定了该就地热再生工程的再生混合料类型为AC-16C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4.2.2再生沥青标号的选择

由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品质要求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基本一致的,故对再生沥青标号的选择也应该与普通沥青路面对沥青标号的选择一样。本次就地热再生工程所在地石嘴山市夏天热,冬天冷,气候干旱。属2-2-4气候分区。根据规范要求需选用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4.2.3再生剂用量的确定

本次热再生工程中再生剂掺量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常规试验确定。再生路段的设计标号为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旧沥青与再生剂充分混合均匀后静置24h后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再生剂掺量下旧沥青三大指标的恢复情况

从上表可见,随着再生剂掺量增加,沥青软化,表现为针入度提高,延度升高,软化点降低。

作为比对试验,取90号A级新鲜沥青混合料经拌和,再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未摊铺前进行试验,得到25℃针入度为63(0.1mm),15℃延度为62cm,软化点为50.0℃。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在未摊铺前已明显老化,已无法达到90号A级规范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就地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C.4.1要求:“再生沥青标号的设计目标是使其接近新路面上沥青标号”。由于需要考虑拌和和摊铺过程的沥青老化,再生沥青的标号要比新鲜沥青标号低。因此,结合以上分析,本次旧路面沥青再生指标以新鲜混合料经拌和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未摊铺时新沥青老化后的指标为参照,再生剂掺量确定为4.5%。

4.2.4新料沥青用量及掺配量的确定

新料的掺加量主要考虑调整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选用拉僧庙东兴矿业公司的集料,共有10-15mm、5-10mm、3-5mm、石屑4种规格。经过试验,10-15mm:3-5mm=6%:14%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选用此掺配比例作为新料掺配比例;考虑到20%的新集料的掺量较大,虽然10-15mm:3-5mm=5%:10%的饱和度不满足要求,但其最低沥青用量下饱和度应该能满足要求,增加10-15mm:3-5mm=5%:10%作为备选新料掺配比例。根据原旧路车辙情况和以住路面维修的统计,新料的添加量约在20%-30%之间波动,所以新料按20%的添加量控制。新料分别在沥青用量为3.5%、3.0%、2.5%、2.0、1.5%、1.0%下拌和,经计算及目测,沥青含量在1.5%-2.5%时,沥青 膜厚度适宜,拌和料基本没有花料。最终新料沥青用量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来确定。

4.2.5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本次热再生工程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设计方法如下:

(1)由于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油石比相对较大,容易出现沥青过饱和现象。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旋转压实仪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并将空隙率确定为4.0%。

(2)试验取样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为4.75%,再添加沥青用量4.5%的再生剂。根据级配添加20%的新料后再生混合料级配基本满足目标要求,新料的沥青用量暂定为2.5%,合成再生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为4.2%。

(3)再生沥青混合料选择3个级配,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旋转压实仪设定的单位压力为0.6MPa。根据高速公路预计交通量数据,选择旋转压实次数N最初=9次,N设计=125次,N最大=205次。

5 实际应用情况

5.1所取得的成就

经过2008年至2012年5年间的施工,目前已完成240多万平米的施工,总投资已近1.5亿。如此大的维修工程量,如采其它施工技术和方法,工期和投资是无法与就地热再生技术相提并论的。虽然刚开始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但随着逐步的改进,宁夏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应用已日趋成熟,该项技术施工速度快、节约原材料、交通影响小开放交通快、节约投资等优点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彰显出的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此项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5.2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5.2.1返油

在2008年5月开始从G6线K1080上行线行车道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段成功后开始进行大面积施工,至7月中旬,施工完成的部分路段出现了大面积的返油现象。经停工一月余认真查找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再生剂施工用量严重超出配合比用量;二是原旧路沥青含量较大;表现在再生机组加热过程中旧路面出现冒油泡的现象,三是新沥青混合料所加量少,未能达到改善再生后混合料的沥青用量。

改进办法:一是严格控制再生剂用量,将机组行进速度与再生剂用量连动,避免机组停车或速度减慢出现超加现象;二是加强旧路沥青含量调查,并及时铲除旧路加热后溢出路面的沥青;三是新料要按上限添加量加入,以求达到调整和改善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的目的。

5.2.2车辙

在2010年施工的G20某段路面通车月余,又出现了大量车辙现象。经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级配偏细所致,其次是新添加料所用集料中粉尘含量超出规范要求,导致合成级配混合料孔隙率较小。

改进办法: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通过降低细集料的通过率、提高粗集料通过率及提高孔隙率的方法予以改善。

6 热再生技术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6.1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处治旧路病害,只适宜于修复沥青路面表层病害,即路面病害发生初期且位于路面上层较浅部位,如车辙(大于6cm以上时)、拥包等病害严重或较深的下层部位产生病害的路面,不宜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处治。

6.2旧路状况对就地热再生工程各项指标影响较大,必须加大对旧路状况的调查。调查主要包括原路车辙等病害情况、所用旧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等,这几项指标是影响热再生施工质量的关健因素。旧路各项指标变化大,新料添加量、沥青用量、再生剂用量等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

6.3再生剂的性状和作用还难以界定。目前,宁夏所用再生剂是盘锦添加剂和糠醛抽出油以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过在西安公路科学研究所检验,只检出其沥青含量成份所占比例,无法再进一步确定其性状。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沥青公路;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535 文献标识码: A

当路面的荷载强度较高时,路面存在的裂缝迅速扩大,从而严重破坏了沥青路面的结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应对施工技术予以重视,深入对其进行研究,找寻沥青路面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以下简要针对沥青公路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现今沥青公路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沥青公路的泛油、开裂、车辙、推拥、油包等问题

对于沥青公路路面来讲,就算是刚刚修建完成的、具备良好柔韧性的路面,也可能出现油包、推拥、车辙、泛油等问题。一般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沥青公路的裂缝造成的。沥青公路路面所选用的建材原料、外力荷载、路基沉降等都可能造成沥青公路出现裂缝,尤其是在降水情况下,裂缝会使沥青公路的含水率提高,进而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年限。

(二)沥青公路路面的水损害问题

沥青公路路面的水损害问题指的是沥青公路处在降雨、积水情况下,受到温度、荷载的作用,使路面水渗入沥青界面及集料中,造成沥青表面出现剥离情况,进而损坏集料间的粘结能力。当前,沥青公路的水损害问题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水损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二、分析沥青公路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一)对沥青公路的施工原料进行科学筛选

一般来讲,沥青公路在施工期间所选用的建材原料包含:石油沥青、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路面的等级、条件、工艺、结构等合理选取沥青的种类及标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常条件下,煤沥青大多被应用到公路的透层施工中,而不可将其当做路面面层的建材原料,其实由资深的特性决定的。另外,对于乳化沥青来讲,其包含两种类别,即阳离子的乳化沥青及阴离子的乳化沥青。施工人员在使用期间,应结合石料的酸碱性合理选择。在进行路面施工期间,合理选用粗骨料及细骨料进行拌合,不仅应保证同相关级配标准相吻合,同时还应保证粗、细骨料的坚硬、洁净,不可以含有杂质。在对沥青路面的抗滑层进行施工期间,应选取无风化石,不可以应用矿渣或者砺石。

(二)对沥青公路应用的混凝土进行拌合

在进行沥青公路施工期间,沥青混合料需要在特定的位置进行拌合,同时在拌合前需要进行试拌操作,进而计算出拌合的时间、加热的温度、沥青的使用量等,增强拌合物的质量。当拌合操作结束后,需要确保拌合料均匀,不存在结块、粗细骨料分离等问题。每个施工团队需要选取专人对沥青拌合料进行抽样检查,假如无法满足要求,应尽快改进。

(三)沥青公路混合料的摊铺

在铺设沥青公路面层施工前,需要将路面基层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对路面基层的厚度与密实性进行检查,假如路面的基层存在松散、坑槽等情况,需要尽快不久。为了使沥青公路的基层同面层粘接更牢固,则可以在铺设面层施工前6小时将路面粒料洒在基层上,通常用量约为1kg/m--1.2kg/m。假如公路的基层为旧沥青路面,则需要在铺设前,在其上部均匀铺洒粘层沥青。在使用摊铺设备进行沥青混合料铺设期间,设备能够自行把沥青混合料装入料斗内,借助链式传送设备运抵螺旋状的摊铺设备上,随着车辆的形式,混合料被均匀的铺设在路面上,然后利用振捣设备进行捣实,整平。在对路面进行铺设期间,可以选用控制雪橇式的铺设厚度方法,进而满足对路面平整度及坡度的规定标准。一般来讲,在铺设多层沥青混合料施工时,下层面层需要同上层面层的横向接缝相错,约100cm左右,纵向接缝相错约15cm。

(四)对沥青公路的混合料进行压实

一般来讲,在沥青公路混合料铺着完成后,需要马上进行初步压实。一般多选用二轮压路设备开展工作,并且保证压路设备的驱动轮正对铺设设备,反复碾压两次,保证路线相同,预防出现混合料推移问题。当初步压实结束后,从业者需要对路面的平整度及路拱现象进行检查,如果存在问题,及时解决、调整。之后开始复压操作。想要提高路面的碾压力度,可以选用振捣压路设备反复碾压4遍,然后使用轮胎压路设备碾压5遍左右。在完成复压操作后,开展最后碾压施工。选用双钢轮滚筒式的压路设备,进而消除路面留存的不平。

(五)对沥青公路的表面进行处理

在处理沥青公路表面施工期间,一般选用沥青、集料搅拌的方法进行施工,或者在面层进行铺设,厚度低于30mm。利用面层铺设的方法能够良好的提高公路结构层的稳定性与强度。在施工前,需要先将路基清理干净,然后浇洒一层透层沥青,待其渗透充分后再进行较洒,补洒空白、缺边等地方。当浇洒结束后,马上铺设一层石料,遵照相关标准一次洒满用料,并保证均匀。当石料铺设完成后,使用压路设备进行碾压,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每次碾压轮的印记重复约300mm。假如沥青路面在养护初期就发生泛油情况,那么需要在泛油的地方铺撒一层石料,保证石料的均匀。

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出行越来越频繁,对道路的要求相应提高。对于沥青公路的路面结构来讲,其主要是利用沥青材料、粘结矿料等混合料铺设面层。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深入研究沥青公路的施工技术,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从而保证沥青公路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延长公路使用年限,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对沥青公路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孔令伟.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行为及施工技术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2]韩枫.浅谈监理工程师对公路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9).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6)

1沥青路面结构的透层技术应用功效

①合理连接沥青路面的不同施工结构层。按照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各结构层之间的接触面应为安全性连接系统。因此,借助沥青透层的应用,原本粘结力不强的内部结构沥青层与非沥青层之间将建立更紧密的结合,极大地改善了路面各结构层的整体性,也可有力避免各结构层之间出现的滑移安全隐患。②液体沥青的在结构表层出现程度不一的渗入作用后,将直接填充基层结构中的孔隙或集料间隙,使得各空隙直接封闭,避免雨水渗入存留加重基层侵蚀软化,可有效提升基层结构的稳定性。③高速公路的半刚性基层常要经碾压、洒水养生等处理,其间可致大量粉尘飞扬,可能加重细集料与粗骨料之间的不结合问题。透层的应用能够稳定浮尘,并加强粉尘与粗骨料层间的结合,降低软弱结构层的出现。④沥青透层的应用,可在基层均匀铺就防尘保护沥青层,在提高基层表面强度的同时增加抗摩擦力,避免基层结构的开裂等事故发生。

2高速公路的沥青透层施工技术应用关键要点

(1)设施准备透层施工要按工艺要求来准备合理的施工设备,提前备好试验检测仪器、液态沥青调制设备、洒布设备等物品,并对所有设施设备进行试用检验,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2)材料选择常规以透层油为透层材料,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都能作为透层材料,透层油的选择需参考基层类型,同时还应掌握不同透层油的性能优缺点。液体石油沥青即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经必要处理并混合沥青材料而成,属于目前沥青路面应用最广的透层油。大量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证实,只有混合沥青与石油两种化学物质才能发挥更好的渗透效果,渗透深度越大则沥青路面的生命周期越长。乳化沥青顾名思义就是固态沥青经高温乳化后形成,整个生产过程涉及更多化学原理与机械操作,因而更加复杂。煤沥青在日常工程中并不多见,原因在于煤沥青毒性较重。总的来看,三种透层油的渗透效果由高到低排位依次为: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3)浇洒操作高速公路的路基施工完成后,路面沥青透层可选在基层上表面养护水分变干后,以计算机实现沥青机对接。当然,基层上表面的养护水分不能过于蒸发干燥,否则还需认真清扫和擦拭表面。公路路基若短时间内完成,需要积极完成异物清扫并淋洒水分进行湿润,等水分晾干后再予以透层施工。透层浇洒工作前,各种建筑构造物应要求施工人员加强安全保护。沥青路面的沥青透层洒布后,理想状态就是保持液态物质不随意流淌,且应直至渗透基层深处。

3沥青路面的透层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3.1工程实例基本情况。某高速公路第二标段全长23Km,其中公路施工工程量设计为:上面层为改性沥青马蹄脂施工;中面层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下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并设计有低剂量的水泥碎石处治层。该路段路基以整体、分离式相互结合来完成设计施工,整体路基26m宽,分离路基单幅宽13m。整条高速公路的设计车速达到100km/h。在某施工桩号处,要求在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表面顶面组织开展透层技术施工。该工程中所用到的沥青透层材料中,以高渗透乳化沥青作透层油,经过实验测定,该透层油完全满足JTGF40-2004规范中的质量要求。下表即为技术指标:3.2沥青路面透层施工的方法要求。(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各材料的入场试验,严格落实材料的达标合规;完成施工设施设备以及机械装置的检查保养与试运行,确保配件充足、性能良好,认真确认沥青洒布车的整体情况,标定喷洒量;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表面的清洗,先用竹帚整体清扫,后用鼓风机吹尽浮灰,最后以高压水完成冲洗。(2)透层乳化沥青的喷洒喷洒前应指定专人测定乳化沥青用量,调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完成一次性液态沥青的浇洒,并以人工方式补喷遗漏点,控制喷洒量,一旦出现过量情况则需要以碎石屑或砂灰粉吸油并做好碾压;喷洒透层油后注意加强现场检查,避免有车辆等机械设备行动所造成的油皮现象,而对透层油渗透深度不达标处,还需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3)加强行动管制提高透层稳定性透层施工完成后的养护成型期间,现场应实施严格的行动管制,特别要求车辆与行人不得入内破坏。行动管制需要施工人员与项目管理的经理部门进行沟通并紧急协商出台行动管制方案,重点限制交通,以确保施工养护成型时间足够。施工方应在现场增设断道通知,并设反光标志进行标识。3.3沥青路面透层技术应用的质量检查检验标准。

4结束语

高速公路每日所承受的车辆荷载量十分巨大,因而需要不断提升公路整体性能,需要增加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应用,应灵活挖掘透层结构之功用,正确认清透层沥青材料的技术性能,不断由专业人员研究和探索在选材、施工应用等方面的方法,才能创造更可靠的高速公路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剑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透层技术功能与材料应用[J].北方经贸,2015(3):65-65.

[2]翟永强.浅谈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沥青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3):35-36.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快速成型;低噪音;微表处技术;城市道路养护

1、前言

20世纪末期我国开始了道路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应用,至今微表处技术在我国应用十年有余,多年的经验总结表明,高性能稀浆混合料技术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多数地区的道路养护;该养护技术经济有效、施工方便、绿色环保、适应性强,未来一定能够成为我国的道路预养护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

基于快速成型低噪微表处的技术优点,近几年北京城市道路管理养护中心分别在整体路况相对较好,但病害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区不同路段应用此项技术进行养护,累计应用快速成型低噪微表处面积约50万m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积累了有益的数据和经验。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有关试验规程和文献,通过室内试验和微表处的应用,对快速成型低噪微表处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力求为微表处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经验。

2、快速低噪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的选择

微表处混合料由改性乳化沥青、特定级配矿料、填料、水和特定的添加剂组成。室内混合料设计试验的目的是结合当地的气候及使用功能等特点,选择合乎要求的材料,并决定各种材料的适宜配比,从而获得优良的微表处产品。

石料:采用玄武岩,经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采用某公司的多种阳离子慢裂快凝乳化剂复配成专用乳化剂、国内常用基质沥青、进口SBR改性剂,现场加工生产乳化沥青。经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2 低噪的矿料混合料级配设计

微表处路面各个凸起集料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表面密实饱满程度较差,这就造成车辆经过时轮胎碾压在大小不一的集料时产生高频低幅的振动,这是造成微表处路面噪声较大的主要原因。改善微表处路面的纹理,增加有效支点的数量,不仅可以降低轮胎、车体振动引发的振动噪声,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负表面纹理消散空气压力压力,使空气泵吸噪声降低,从而达到微表处路面的降噪目的。而影响微表处路面表面纹理的主要因素是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矿料的级配组成,尤其是粗集料的配比及用量。在矿料级配设计时,在传统微表处MS-3型级配的基础上,对4.75mm以上粗集料部分适应减少,相应提高2.36-4.75mm部分,保证其宏观构造深度的同时使微表处表面更加均匀密实,增加轮胎有效接触点,从而达到降噪目的。

2.3 快速成型乳化沥青配方设计

通过对微表处系统成型机理的分析,发现传统微表处系统成型机理是乳化沥青中沥青的聚结依靠水分的蒸发,沥青微粒的浓集,PH值升高,最终发生乳化沥青的聚结而产生粘结力,混合料需要在适宜的气温下靠水分的蒸发而凝固,阳光充足、温度越高、成型速度越快。而夜间施工环境没有阳光照射,温度也相对白天低,为此我们研究开发了快速微表处系统,快速微表处系统成型机理是乳化沥青中沥青的聚结依靠骨料与乳化沥青之间的表面电位相互关系,使沥青微粒聚结,靠自身体系脱水。

快速成型微表处系统中影响固化成型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乳化沥青与石料配伍的破乳时间,但破乳时间必须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也就是说,在拌和后破乳时间应加快。而调节拌和、破乳成型时间的关键因素是乳化剂配方。乳化剂是生产改性乳化沥青的关键,没有合格的乳化剂就不能成功地进行微表处。为选出合格的乳化剂,我们集中了目前市场上最优异的几种慢裂快型型乳化剂进行试验筛选。必须保证在提高微表处性能的同时,不影响微表处的一般特性,因此应进行大量的室内实验进行合理搭配,对每一种材料进行多种选择,然后逐一掺加进行试验,并从生产乳化沥青、拌和到做成试块进行试验,测试其性能,比较多项性能指标的优劣,选择出最优组合,作为夜间微表处的配比。

3 现场施工路段应用效果分析

3.1 路段施工

根据室内实验得出数据的指导, 2007年8月中旬,我们在上海城区奉浦大桥进行快速微表处夜间施工。施工主要材料为金坛玄武岩,KMIX乳化沥青、EA型外加剂,采用配合比为:石料:乳化沥青:外加剂=100%:10%:1.5%。全长2200m双向四车道的桥面微表处铺设仅用4个夜晚,共计施工面积约3万平方米,每晚施工一个车道,晚上11:30开始施工,早上5:00点开放交通,平均都在1.5小时内开放交通,开放最快的一段为70分钟,避开白天繁忙的交通。

2013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北京城区姚家园路、杏石口路等5条道路进行快速微表处夜间施工,施工主要材料为河北易县玄武岩,KMIX乳化沥青、EA型外加剂,采用配合比为:石料:乳化沥青:外加剂=100%:10%:1.8%。共计施工面积约36万平方米,晚上12点开始施工,早上5点开放交通,平均都在1小时内开放交通,开放最快的一段为40分钟,避开白天繁忙的交通。

经过后期的跟踪回访统计,原路面微表处罩面后,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面层,对原路面病害修补留下的痕迹给予了遮盖,表面外观一致,使路容美观。路面防滑性能显著增加,路面防水效果明显,坑槽修补率明显下降。

3.2 不同路况噪音检测

4 结论

快速低噪微表处施工技术是在传统的微表处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繁忙的特点而设计开发的夜间施工技术。快速微表处系统成型机理:乳化沥青中沥青的聚结依靠骨料与乳化沥青之间的表面电位相互关系,使沥青微粒聚结,靠自身体系脱水。普通微表处系统成型机理:乳化沥青中沥青的聚结依靠水分的蒸发,沥青微粒的浓集,PH值升高,最终发生乳化沥青的聚结而产生粘结力,混合料需要在适宜的气温下靠水分的蒸发而凝固。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开放交通快;2 摊铺厚度薄;3 施工快速;4 预防性和复原性。总之,快速成型低噪微表处夜预养护技术的研究开发给公路的维修养护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减少了对城市道路繁忙交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