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31:30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1)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5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使学生自己对学习活动达到一些特定的目标,并且能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进行总结。下边就讨论一些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的策略。

一、传授小学生反思技能

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反思能力,学习反思需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技能。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活动范围太小,反思效果并不理想。对待数学学习的反思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分析方法,没有自己的经验。学习反思就是要提升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为小学生传授一些反思技能,例如,探知和解析问题的方法策略,为小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好重点难点知识的指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归一应用题”的反思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学习反思技能更加顺利,教师应当做好这些应用题的准备工作,在问题解答的巩固练习中,将对问题的探究有意识地留给小学生处理。这样通过让小学生们尽可能多的自己探究问题实现反思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保障了小学生获得应用题的体验机会。教师向学生提问,对于刚才的应用题,我们能分析出哪些是它们的共同点,哪些是它们的不同点?在解题思路上两道题目又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小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反思的技能。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学习,既能锻炼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学习反思的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对学生们的耐心,不要拔苗助长,要做到收放有度。因此,通过特定的学习反思活动为小学生传授一些反思技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引导小学生课后总结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学习反思需要先做题,后想题,解答问题之后及时反思。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小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尤其是一部分有连贯性的数学知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进行反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纠正错误和完善解题过程。同时还可以对问题再次思考,总结题目的特点和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技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例如,一道数学题目是,“在一道算式里,除数、被除数与商的和是125,还知道商是5,请你们求一求除数和被除数分别是多少。”小学生刚看到题目肯定会非常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会发现题目的条件并加以利用,发现除数和被除数的和是120,被除数又是除数的5倍,进一步会联想到20的5倍是100,而100与20的和就是120。再通过计算验证就可以解答问题。这时,教师在看到多数学生解答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最后总结出“把商转换被除数”的解题技巧。另外,除了及时对问题进行反思,还需要经过定期的学习进行反思周记的记录。周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在一次测验之后,有的小学生会在周记中写道:每次经过考试,老师总会对答卷中的错题进行点评,并且让我们对错题进行改正和摘抄,找到错误的原因记录下来。在这次考试中有两道题目犯的错误值得警惕,第一个是把三角形认成等边三角形,读完题目由于惯性思维,对题目思考较少,导致做错。第二个是计算梯形的面积,对公式的记忆不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杜绝这种马虎的毛病,牢牢记住数学公式。通过周记,小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记录,更重要的是为反思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材料。

三、激励小学生自我对话

激励小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自我质疑的习惯,将反思学习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问自己如何解决。自我对话是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活动,巩固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自我对话要让小学生形成数学思考习惯,教师的引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同学之间的提醒,激发小学生对自我的质疑。这个过程中其他人无法替代小学生完成,学生自我对话的总结可以有效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进一步形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能力。自我对话一方面为小学生积累经验,在以后的类似场景很可能会用到。另一方面,帮助小学生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错误。因此,首先需要学生自我质疑,促进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同时锻炼数学发散思维。其次是自我总结,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促进反思,因此自我总结十分重要。问题解决了,教师对小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进行自我总结,甚至可以进行书面反思,形成深刻记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反思,需要动用多方面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引导小学生学习反思对学习数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2)

一、何谓“反思教学”?

所谓“反思教学”,又可称之为“反思教学实践”,这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的优化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检测等等,反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波斯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可见,反思教学对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以及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较为欠缺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优化、反复调整的过程。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回想与思考;二是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等方面。

二、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意义

(一)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意义。小学数学实行“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剖析课堂教学,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教学不足,将课堂教学的点滴整理记录下来,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漏洞,尝试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形成。

(二)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小学数学成绩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就是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想、巩固的过程,便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数学成绩提高的过程;从小学生的成长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于那些设计合理的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从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来反映教学状态,从教师的反思记录情况来实现教学的自我超越;而对于那些设计不合理、效果不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找出原因,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再教的教训。

其次,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十分重视学生的反馈性意见,不断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样的反思记录,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使得教学盲点在短时期内获得了有针对性的补救。

最后,撰写教学日记反思。教学日记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探究。教师的教学日记主要包括:教学中的成败、灵感闪光点、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学改革创新等等,撰写教学日记进行反思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小学生的“反思”。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小学生的反思动机。比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可以预先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作为工具,去测量课桌面积有多大,由于学生采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积必然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同样规格的课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假若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那么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呢?”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层次反思,经过反思,学生形成一个共识:同一个面积,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就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虽然这些结果都正确,但给我们确定物体表面的最终大小会带来不便,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交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反省中不断提高。首先,学会自我提问。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我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他方法吗?”、“我错在哪里?需要怎样改进?”等等,自我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不仅仅思考解题思路,同时还要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等等。其次,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做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我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反思小结,每次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对这次测试的重新审视,自己做错了哪些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改进的措施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动笔写出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便于今后更好地学习,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习惯;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04-01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小学生往往能够很快的接受所学知识,但是却常常“不知所以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思之后,所学知识就会更加牢固,甚至可以“悟”出更多的东西。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小学生的反思能力。

曹才翰曾经指出:“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引导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反思,可以有效地避免小学生对于新知识认知的呆板性,尤其是对解题的反思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同化以及知识迁移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小学生对解题知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的多元化引导,尤其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要重点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反思习惯的重要措施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小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深入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从学习的旁观者转化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为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增强学生观察意识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或许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但日常生活经验却是非常熟悉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所熟知的一些生活常识和经验,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反思生活的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尽量具体化和形象化,而不是过分注重抽象、推理和演绎。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这节课的时候,一开始我用数学化的语言去描述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的特征,发现很多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来,后来我就结合日常生活常识,让学生们自己去找生活中的这些图形,结果多数学生不仅很快的掌握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而且能够找出生活中的相关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使学生发现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的衔接点,是培养小学生反思习惯的重要措施。

2、构建开放性数学课堂,相互讨论促反思

构建开放性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是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的重要举措。

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时,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各个小组分组讨论问题,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分析其合理性。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后,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小数点的性质,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列竖式时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很多学生开始主动查看上一节课学过的“小数点的意义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内容,经过相互讨论、思考和相互指正,学生们都对小数点的性质以及加减法算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做题准确率有积极意义。

3、合理运用章末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章章末都会有相应的章末小结,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章末小结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前段时间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这是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也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完“四则运算”这一章节之后,我会针对本章节学习过程中以及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和总结:“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等,学生们可以针对自己在学习和做题过程中出现过的错误进行自我反思和思考,进一步反思综合算式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还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反思过程整理成书面形式,反思学习本章节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改进做法。

三、结束语

只有不断的反思,才会有不断的进步。小学阶段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小学生和家长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小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陶晓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01)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4)

【关键词】学生学习;反思作用;内容;引导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反思就是让他们经常回过头来总结学习的过程、方法、效果与不足,发扬长处,改正短处,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学习反思的主要内容

学习反思,就是回过头来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反思就是让学生回过头来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失败的教训,进行更有效的进行新的学习。

一是学会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反思,促进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二是学会对探究活动的自我评估,对整个活动进行偏差矫正,悟出规律。三是学会对解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不仅会学到别人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而且优化了自己的策略。四是学会对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反思,端正学习情感,提高情商水平。

二、学习反思的作用

传统的数学过于重视学生学习知识,而忽视学习方法。又由于小W生年龄小,在思考复杂问题后很少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因而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即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主要表现有:学生做完数学作业便大功告成,至于作业对错,他们不去检查、反思;当作业做错了,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很快擦去原有做法,立即重做一遍,而不去反思他原有做法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结束后,他们不会自觉复习整理反思本单元或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后,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不去进一步的反思;对问题解决背后所采用的策略以及策略优化不去总结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不去反思;等等。

目前,反思已被广大的教师接受且应用,学会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同样,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引导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反思

新课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教学活动的对象――学生,他们不是一张白纸,脑海中早已积累了或多或少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让学生学会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反思,并以此来学习新知。例如,“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是建立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基础之上的,学生已经学会了认识角和直角,并会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只要让学生去反思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地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边说边拿出教具“角”),瞧,它是谁呀?生:角。(师板书角)师:关于这位老朋友“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角有两条边。(请学生摸摸角的两条边)生: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请学生摸摸角的顶点)生:我知道角有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师:请你用老师这个活动角摆一摆,并告诉大家是哪一种角。生:(摆动教具活动角)并说出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喜欢的一种角。然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再进行分类,取名,轻而易举地完成了“锐角和钝角认识”的教学任务。再如“8.7.6加几”教学,是在学生学习“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前面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把类似的方法正迁移过来。因为很多数学知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让学生学会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反思,新知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四、引导学会对探究活动与结果的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这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对活动与结果不断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对探究活动与结果的反思,能及时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最后求得新的深入认识。

如“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师:(出示两枚骰子)两枚骰子同时掷,它们的和可能出现哪些情况?不可能出现哪些情况?为什么?生:它们的和在2――12之间。(板书:2――12各数)生:不可能出现比12大的数,因为最大的和是12。生:不可能会出现1,两个最小的数是1,它们的和就是2,所以不可能会出现1。(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反思原有知识和经验,得出可能出现的现象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师:非常正确。那么我们来掷骰子比赛,掷出的和一共有11种可能。如果出现5,6,7,8,9这五个数,算老师赢;如果出现剩下的六个数,就算你们赢,好吗?先请你们猜想一下,谁赢的可能性大?生:老师选了五个数,留给我们六个数,我们赢的可能性大。生:谁的运气好,谁赢的可能性大!师:大家的意见很多,下面让我们来进行比赛,看看结果!(请生1来和老师一起掷骰子,请生2到黑板上来记录赢的次数,其它学生统计次数)(在猜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比赛一个回合,共掷了20次)师:通过这一个回合的比试,结果怎么样?生:老师赢了。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5)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反思主要就是要使学生具备从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可见反思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1.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的效果。在我国过去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数学老师大多都是采取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有的教师甚至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以练习为主,很少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势必会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

2.促进教师的成长。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的角色位置也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教师必须要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教与学应该是相长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思能力增强,必然会提出很多教师无法预测的问题,而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解答,教师势必能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身的成长,提高自己的业务综合素质。

3.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反思思维意识的养成;另一方面,只有加强学生反思思维的训练,才能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策略探究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反思能力对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全面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反思能力,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1.引导学生对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对所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是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记录的问题可以是在课堂上想到但是来不及与教师讨论的问题,也可以使在做练习的过程发现的一些不同的想法,还可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启发。记日记的好处在于学生在记日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对所记录的问题进行思考,它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在总结回顾的过程中重新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的时候,很多学生比较容易混淆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这时候,学生就应该做好记录其各自的区别,各自的算法,相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然后再引申出其它的问题。

2.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多交流,对比。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通过互相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会不断的对比自己与别人想法的不同,然后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格瑞伍斯认为“孩子们不了解自己都知道什么,当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或者别人从我们这里获取信息的时候,对于听者和说者而言,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上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以及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物、图画相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其反思的基础。

3.家长要注意有意识的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反思。家庭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第二课堂教育,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除学校以外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家长也应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的反思行为。比如,在每学期的其中、期末考试或者是平时的测验当中,要注意让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总结自己进步的原因,退步的原因,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哪些知识的掌握相对牢固等,然后及时的进行完善,最好能够让学生经常地看一下自己所做的总结。

4.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网络的发展为人们多方面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小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因此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反馈跟踪,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答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让学生通过总结多方面的意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6)

一、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和思维程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应该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以自我改错与救偏,反思不仅能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

1、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过程的反思意识。即让学生就课前自学的效果和产生的疑问进行反思。在自学中培养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在我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实行先学后导的教学策略,即要求学生自学一定的内容后,除了要解答数学书上相应的准备题、例题、试一试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写在预习本上。结果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的。学生预习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增进了求知欲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强化学生听课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要求其他学生专心倾听他的讲话,有时还让另一个学生对同学所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反思,对有关问题开展探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

3、强化学生课后复习中的反思意识。在学生学完一堂数学新课或一个单元后,要引导学生经常去反思,如:通过学习,我有什么新的收获?我掌握了什么好的思考方法?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我是怎么学会这些数学知识的?

总之,当学生有了较强的反思意识后,他们头脑中就有了一道“警戒线”,对自己的学习随时保持应有的警觉,一旦有可疑之点即会进入反思状态。

二、创设学生反思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应用,更要重视知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再发现”道路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形成概念。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学习课题中反思

新课教学前,当教师出示课题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主动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看到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我想到了什么?”、“本堂课将会学习什么?”、“我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我还想在本堂课学会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反思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的“再发现”过程。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引导这一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反思知识的内在规律,让他自己去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3、在学习结束前反思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其去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数学本领,有其它什么收获等等。在这样的反思中让学生去矫正学习的偏差,以更好的学习姿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以发挥更大的数学潜能。

三、给学生提供反思策略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掌握一些反思策略和方法,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反思。

1、自我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反省:我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学习的程度如何?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自我总结。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总结的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后。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点,那么课后的反思就是以“思想方法”为核心,从而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巩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当解决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的规律。

3、自我记录。为了使学生的自我反思内容能保存下来,经常进行回顾、借鉴,可以引导学生把自我反思到的内容,通过数学日记、数学学习卡片等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l生的教育,又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有针对l生的学习。

4、自我评价。把评价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初步学会自我调控。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一般由四步组成:一是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二是自我反省,通过自我观察或参照他人的评价结论,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检查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三是进行自我评判;四是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

四、不同形式的展示、交流,巩固反思的习惯

学生前期的反思意识不强,反思行为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要想使之成为长期的习惯。学生将经历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直到自动反思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与交流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一方面学生之间多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反思习惯。

1、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根据小学生内心渴求被他人得到认可这一心理特征,可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平时,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成果或点滴记录在得到老师、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家长的认可下,均可珍藏在“智慧袋”中。学生随着智慧袋的不断充实,反思性学习的兴趣将越来越高涨。

2、定期开展“思而乐”数学班会活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由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轮流主持开展“思而乐”数学班会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这一单元数学知识学习的反思。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篇(7)

关键词:化学;教学反思;教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31-01

按新课标课程的教学进程,我把教学反思分为三个阶段,就是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明确各个阶段对学生的要求,精准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制定和设计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使我教学理念成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教学前进行反思,即为教学前的准备,始于上一节课结束阶段,也可用下一节课开始前的空余时间,能做好的话,事半功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不忽视教学前的思考和准备工作。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所写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反思,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熟悉吸收。更要关注学生,利用点滴空余时间,要求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上课前,我要求学生为探究实验做一些准备,例如:蜡烛燃烧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带来蜡烛、小木条、小烧杯。探究呼出气体成份,学生带来吸管,纯净水。我准备澄清石灰水。这样,学生就可在自己的座位上很好地完成实验。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手段。

幽默的老师学生喜欢,学生喜欢老师也就喜欢这门课程,喜欢与老师交流。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受到启发,我就时不时对学生幽默一下说:"'我爱你们',你们是老师的孩子。"兴趣过后是激情,激情也可课前培养,课间发挥,兴趣与激情熔为一体。我热爱我所教的学科,找到了一种与学生分享知识的快乐感觉,我要用我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课前可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检查所有学生准备是否充分,准备充分的给予表扬,不准备充分的找出原因,强调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准备已充分完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又应该怎样学呢?反复思考,我就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导学案力求做到简洁、明了,我的导学案主要有以下内容:(1)重点,难点文字说明。(2)用填空或选择做关联知识引入。(3)注明页码,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4)拓展练习,小结。(5)设置悬念。(6)留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

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设置教学悬念,在导学案中提出问题,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学生通过探究求知,例如:在讲分子之间有间隙时,要学生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看体积如何?有的同学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小于2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导学案中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寻求答案,热情特别高。

教师的教学要有方法特点,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并且不难。我的方法是:要学生记的,文字精准,高度概括。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概括为:设、写、算、列、解、答。记化合价概括为:化合价,要记清,一r氢氯钠钾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最常见,一二、二三铜铁现。这样一来,学生读、集体背、OO上口,在导学案中体现,学生课前就记注了,上课时检查。长期如此,学生适应老师后,就走在教师的前面,学习有了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对于课堂教学,即要及时、又要主动思考整个教学过程,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能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总之,情况各不相同,教法可以调整,学生主动自学适合集尖班,被动接受适合普通班,因材施教是根本,问题多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便多,教无定法,能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