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7:08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篇(1)

手术对每一个手术病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病人进入手术室大多有恐惧、焦虑、任人摆布及其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手术室护理人员怎样把病人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与病人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改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可行性调查,反馈效果满意,形成了系列化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出室访视 了解需求

术前一天由担任本次手术的巡回护士对病人进行访视,按照制定的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向病人详细介绍手术室的有关情况及安全措施。在访视过程中,必须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了解病人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再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减轻或解除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

通过术前出室访视,并制定了一套规范化指导。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其心理支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播放音乐 松解情绪

音乐是种特殊的语言,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使人精神愉悦,而且在生理上产生良好的作用。手术等候期间及手术过程中,播放慢节奏、抒情、流畅的背景音乐,营造一种舒适、放松的环境和气氛,深受病人的欢迎。

3设立窗口 信息

信息以一种现代化的手段,全新的护理概念,精兵简政术室与病人家属之间架起了桥梁,起到了“纽带”作用,心理护理范畴包括与病人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手术期间,让家属在指定休息地点,通过计算机连接电视屏幕,及时向家属播放手术进程、术中情况、麻醉知识及术后健康指导等等。及时向家属播放手术进程、术中情报况、麻醉知识及术后健康指导等等。让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延伸,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围手术期护理篇(2)

关键词: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该病发病急促,病情发展较快,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眼神经麻痹和脑血管痉挛等,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病情极端严重或治疗不当时会危及生命。颅内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有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和夹闭动脉瘤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体质差免疫能力低下,身体的手术耐受力不足,更为手术的进行和围手术期护理加大了难度。根据一般经验证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质量[1-2]。笔者作为一名神经外科护士,根据自己多年临床护理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评价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经验。先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和护理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在49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6±3.87)岁;观察组25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50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4±4.04)岁。50例患者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和CT血管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两组患者都是在发病一天内入院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基本一致,病情分布也相对平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或夹闭动脉瘤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步骤:①一般护理干预: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患者选择较为科学的,避免颅内压力升高。提供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充足的饮食,对进食困难的患者行注射营养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测量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头痛程度、意识障碍等重要指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的不良情绪,建立起乐观的心态。向患者耐心讲解有关颅内动脉瘤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3]。②术前护理:完成血糖含量、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生化常规的检测,术前六小时禁止饮食,全麻,建立静脉通道[4]。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有接受手术治疗的良好心态。③术中护理:各类药品准备齐全,做好紧急状况应对措施,麻醉生效后保留导尿管。严密检测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瞳孔状态等各项生命体征。③术后护理:继续检测生命体征,预防脑血管痉挛,治理呼吸道并发症,加强引流管护理。术后在医生指导监督下开始进行早起功能康复锻炼,进行出院教育[5]。

1.3护理效果评判标准

平均术后康复出院时间、平均住院花费、围手术期意外情况的发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数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以平均数(x±s)形式展示,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3结论

由本次临床护理效果对照可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和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围手术期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让患者受到了一定的健康知识教育。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非的价值[6-7]。

参考文献:

[1]王新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D].桂林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05,01.

[2]李伟,兰彬.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华西医学:临床护理,2011,26(12):1884-1886.

[3]陈维艳.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59-3860.

[4]任瑶瑶,张晓琳,路阳.破裂颅内动脉瘤69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专科护理,2011,11(5):1219-1220.

[5]袁萍,程佩杉,黄春娟,张蕾.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下半月版),2011,8(4):48-49.

围手术期护理篇(3)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在(30-50)岁妇女中常见,是子宫常见良性肿瘤。临床常见症状:白带增多、月经改变,部分患者出现下腹坠胀、腰酸、腰痛等;长期经量增多还会导致出现不同程度贫血[1]。临床中一般对子宫肌瘤采用性激素或手术进行治疗。因此,加强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42.7±2.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B超诊断。其中12例患者行子宫肌瘤挖出术,20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1.2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应当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能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对自身感受进行表达,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手术。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进行手术的目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从而使机体保证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康复[2]。

1.2.1.2术前检查术前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并对各项化验及检查完善,如:心电图、胸片、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以及病毒三项等。

1.2.1.3术前准备阴道准备:给予0.5%络合碘棉球在术前3d,2次/d阴道消毒;皮肤准备:术前1d进行皮肤准备,由剑突下至双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处,双侧至腋中线进行备皮,同时对腋窝进行清洁,备皮过程中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防止感染机会增加;消化道准备:叮嘱患者术前进行8h禁食,6h禁水,术前晚及术晨分别给予一次灌肠。术前叮嘱患者保持充分休息,若具有严重焦虑者,可给予镇静药物在术前晚临睡前口服。术晨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患者药物过敏试验,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留置尿管及抗菌素静脉输入。

1.2.2术中护理

1.2.2.1巡回护士配合在将患者接到手术室等待手术开始的过程中,巡回护士需要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通知单进行认真核对,同时必须进行陪伴,不能单独让患者在手术室,对电刀吸引器、消毒包等进行仔细检查,提前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血红蛋白低贫血、体质弱,则需要考虑在术前备血,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静脉输入[3]。给予患者进一步的心理护理,从而使患者心理压力降低。配合麻醉师将患者摆好,配合麻醉。消毒之前,与器械护士、麻醉师以及手术医师对手术安全检查表进行认真核对,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器械护士一起对器械、纱布等数量进行认真清点,并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认真配合各项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2器械护士配合手术中所需要的所有手术器械及物品,器械护士均应当准备齐全,同时需要对手术步骤熟悉,能够熟练而敏捷地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从而使手术时间能够有效缩短,使患者痛苦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器械护士需要将标本妥善保管,标本取出后,将标本交于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将标签贴于病理标本袋上,并登记,指定放置。

1.2.3术后护理

1.2.3.1一般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需要进行6h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对患者神志进行密切观察,对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进行1次/半小时监测。6h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1次/2h,从而防止褥疮的发生。患者病情平稳,12h后可给予其半卧位,24h后可使患者活动量逐渐增加,48h后可让患者下床活动,从而使并发症有效减少。

1.2.3.2留置针护理一般留置针保留(3-5)d,不超过7d。护理人员需要每日更换穿刺处敷料,同时对穿刺点采用碘伏消毒,盖上无菌纱布,并使用胶布进行重新固定。输液前对留置针进行检查,是否通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红肿及静脉硬化,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结束采用5mL0.9%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用1mL肝素盐水封管[4]。

1.2.3.3导尿管护理导尿管保持通畅,避免反折和受压而导致管道不通而造成感染,每日对引流袋进行更换,同时给予会阴擦洗,2次/日。

1.2.3.4饮食护理患者术后6h可适量给予水、米汤,并指导患者少食多餐。术后2日给予流质饮食,禁止甜食、牛奶。排气后,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无机盐、碳水化合物半流质饮食。

1.2.3.5并发症观察及护理①疼痛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后,会感觉到疼痛,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必要时给予阵痛压药物。②腹胀护理:告知患者不必过于紧张,腹胀情况会在术后2-3d自然消退,若症状没有减轻,给予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③出血护理:术后对脐部及下腹部穿刺孔敷料进行观察,若出现较多渗血,需要对敷料及时更换。④发热:术后患者一般体温低于38℃,若>38℃,并且呈升高趋势,则必须将原因查明,确定是否由于腹腔感染引起,并上报医生进行处理。

2结果

本资料选取的所有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及积极的护理,均恢复正常生活,痊愈出院。

3讨论

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中,手术治疗占很大比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水平。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资料进行认真收集,对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护理人员在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同时应当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忠云.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实践,20l0,23(9):l150.

[2]周康莉.子宫肌瘤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重庆医学,2009,38(5):621-622.

围手术期护理篇(4)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32-03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最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手术。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86例胃癌病人施行各种类型的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1临床资料

本组86例胃癌患者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58.5岁。胃体癌38例,胃窦癌28例,胃贲门癌20例;低分化腺癌41例,中分化腺癌39例,印戒细胞癌6例,均行各型胃癌根治术。术后7d~12d拆线。

2术后护理

2.1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每15min~30min一次,测体温每4h1次,12h后根据病情决定观察时间。并具体记录24h出入量,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

2.2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利于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同时有利于腹腔引流。术后6H协助病人活动下肢,做屈伸运动,每日4次~6次,每次2min~3min,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术后第1天可坐起、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间根据病人情况而定,早期活动可以减少肠粘连,同时有利于病人肠道功能的尽早恢复减轻吻合口的压力。

2.3肺部护理 术后由于切口疼痛以及胃管放置,病人不愿咳嗽咳痰 ,我们要鼓励病人 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拍背,给予雾化等,防止肺不张以及肺部感染。

2.4口腔护理 术后病人留置胃管,禁食时间长,口腔易发生溃疡。胃癌术后病人口腔异味重,全麻清醒后漱口液漱口,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三次。擦洗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并注重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有口腔溃疡应以0.1%醋酸液漱口,龙胆紫涂擦溃疡面,如出现霉菌感染,每日要行碳酸氢钠.抗真菌药物漱口以及口腔清洗。

2.5空场营养管护理 部分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的空场营养管需要妥善固定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避免活动时脱出,每日输注前后均以200ml温盐水冲洗管腔,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在输入前要认真按输入量计算输入速度,输入过快可引起病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输入开始以20ml/h为宜,逐步加量,使用恒温器使液体温度恒定于37--38℃。

2.6饮食护理 胃癌术后病人待肠蠕动功能完全恢复排气后,夹闭胃管,试饮水如无腹胀、腹痛可拔除胃管,进食,饮食由清流、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一般术后3d~5d试饮水;6d~8d给予流质,如米汤、蛋花汤、菜汤;9d~11d给予半流质如米粥、面汤、馄饨;12d~15d可进软食,如软米饮、煮软易烂的青菜、肉沫等。胃癌术后早期不宜进食富含纤维素及胀气食物,如豆浆、绿叶蔬菜。

2.7皮肤护理 胃癌术后患者对细菌感染的反抗力降低,术后病人卧床时间长,皮肤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应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术后协助病人翻身、按摩骶尾部1次/2H至病人能下床。

2.8各引流管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持续负压引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如胃管阻塞,消化液在残胃内淤积可增加胃内压,影响其血运,并对吻合口起消化作用,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可用0.9%生理盐水每天冲洗2次,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并认真记录。正常情况下,24H内胃管引流液为咖啡色或暗红色,量为100ml~300ml。胃管内有鲜血引出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从术后第2天起,引流液呈黄绿色或草绿色,说明在胃液里含有胆液,则胆总管处于正常状态。

2.9切口护理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或敷料脱落。如敷料渗血渗液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对麻醉未清醒病人为防止其自行抓撕敷料,必要时用约束带,如发现有内出血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10尿管护理 术后24h内尽量拔除尿管,对于无法拔除者,应先夹闭尿管使膀胱充盈,锻炼膀胱收缩功能,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或膀胱冲洗液间断冲洗膀胱,注意清除尿道口分泌物,防止尿路感染发生。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出血在术后24H内应注重病人有无上腹胀感及大量的呕血、便血或胃管内持续流出鲜血。假如出血量多时,还会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要加强巡视,尤其是在24H内[1-2]。术后出血一般多可通过药物止血、输血等措施得到控制,必要时需再次手术。

3.2吻合口梗阻 吻合口狭窄或有炎症水肿都会引起吻合口梗阻。应注重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饱胀及呕吐,同时根据呕吐物中是否含有胆汁,判定吻合口是否发生输入空肠袢梗阻或输出空肠袢梗阻,以便给予相应的持续胃肠减压及支持疗法的处理。

3.3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出现于术后4D~6D内,其表现为右上腹忽然剧烈疼痛及腹膜刺激征,应注重腹痛及体温的变化情况。发生后予以静脉营养治疗,保持瘘口皮肤清洁干燥,予氧化锌软膏涂瘘口皮肤。

3.4倾倒综合征较为少见。此症可能是食物失去胃的幽门括约肌的控制,残胃排空过快,使高渗性食物迅速进入空肠,使大量细胞外液进入肠道和刺激腹腔神经丛所致[3,4]。表现为进食10min~20min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心慌、头晕、腹泻等,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应以调节饮食为主。嘱病人进干食,每次进餐后平卧10min~20min,症状多数在6个月~12个月内自行减轻或消失。

3.5出院宣教出院后要加强营养,少食多餐,面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禁止进刺激性食物。心情要愉快,情绪要稳定,要注重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加强身体锻炼。嘱病人定期门诊复查。需化疗的病人一般在出院2周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化疗,化疗前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4体会

通过对86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护理,使我们熟悉到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预备,术后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高病情发展的预见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关键。通过对病人进行出院宣教,使病人得到疾病的保健知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国立,李宁,黎介寿.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6(11):486-488.

[2] 竺雪红.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术期监测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73.

[3] 苏艳华,王萍.胃癌根治术后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3):23-25.

围手术期护理篇(5)

1.临床资料

54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在40~82岁,其中80岁以上8例。临床表现:上腹痛和上腹部饱满不适、进行性黄疸(无痛性)、消瘦乏力、发热、腹部可触及肿块。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增高50%(27/54)、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4(4%(3/54),CEA、POA、PCAA、CA19-9均增高100%(54/54)。定位诊断:B超:可见胰胆管扩张100%(54/54)、CT和核磁共振100%(54/54)。

54例患者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和肿瘤浸润情况,施行了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32例无并发症发生、22例有并发症发生,在围手术期进行妥善处理和仔细的护理下痊愈出院。

2.观察和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护理

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比其他肿瘤术前心态还要差。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之外,由于频繁呕吐、腹胀、腹痛、皮肤瘙痒,使患者的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护理人员向病人家属清楚交代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同时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2.2.2营养支持

补充能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90%以上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凝血功能差、手术危险大为了提高手术耐受力和减少并发症,1.术前要进行1周充分准备,包括补充血容量?慢性脱水、低钾的纠正,输入人体白蛋白、新鲜血浆、胃肠外补充维生素K1以改善凝血机制、纠正低蛋白血症,口服胆盐减轻内毒素血症,如有贫血,则予以输血。2.对于高消耗分解代谢的病人使用氨基酸、20%脂肪乳剂。3.胰十二指肠肿瘤病人糖尿病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得多,一旦检查证实,应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7.2~8.9mmol/L、尿糖(+)~(-)范围内,要避免胰岛素过量因为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更大。

2.1.3呼吸道的准备

胰十二指肠肿瘤术后肺部并发症机会多,术前应采取预防措施。严格忌烟最好2周以上,教会病人进行胸式呼吸锻炼,有助于防止术后膈萎陷、肺部感染和低氮血症。我科54例患者有吸烟史32位,术前、术后进行深呼吸锻炼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0。

2.2术后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神志清晰取半卧位。24小时心电监护、监控血压、脉搏,保持各种引流管有效吸引,保证静脉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此外,还需做好以下护理:

2.2.1腹腔内出血的观察及处理

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大、吻合口多,最易出现腹腔内出血。早期应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应注意腹腔内出血往往不能通过腹腔引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不能完全依赖腹腔引流。我科22例有并发症发生,出血占12例,其中6例腹腔出血已经有很多,而腹腔引流量不多,甚至没有。所以必须结合病人全身情况进行分析,一旦患者在术后出现烦躁、口渴、脉快、低血、失血休克表现时,首先应考虑腹腔出血的可能。一旦明确诊断,予以止血药物,如:立止血2~4u静脉点滴、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立即手术探察、止血。

2.2.2应急性溃疡观察及处理

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5~7天,最易出现并发症是应急性溃疡。应急性溃疡的出现与手术创伤较大、病人应急程度较低、体内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因此,为减少应急性溃疡的发生,在手术前应使病人做好充分准备,以减少精神应激,术中尽量缩短时间,术后予以营养支持和必要的代谢调理,以降低应激程度和增加组织修复能力。予以雷尼替丁0.15+NS20mlBid静脉注射或信法丁40-60mg+NS20mlBid静脉注射等酸药物,并给予抑制胃肠道、胰胆等激素分泌和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的生长抑素。我科发生应激性溃疡7例,经过以上方法控制都得到满意效果。

2.2.3胰瘘的观察及护理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根治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根治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胰吻合技术的提高,胰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我科54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仅发生1例胰瘘。胰瘘不仅与患者全身情况、医生的操作机能有关,而且与感染有关。感染可以增加胰瘘的发生,胰瘘也与增加感染的程度有关。一旦发生胰瘘,早期应保持胰液引流通畅,可使用善得定0.2mgq8h皮下注射,或用施他宁3000u+5%GS500ml维持24小时,并予以肠外高能量静脉营养等支持疗法,合理使用有效抗菌素。

2.2.4腹腔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篇(6)

【关键词】口腔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72-02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病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31~74岁,平均55岁。肿瘤发生部位:舌癌12例,口底癌8例,颊癌6例,下颌牙龈癌8例,舌下腺癌2例。26例全部成活,4例肌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肉芽组织生长愈合,不影响治疗效果。随访6~12个月,面部美观和功能满意。

2 手术方法

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状态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情感支持。口腔癌患者多有焦虑、烦躁、恐惧和绝望等不良反应。护士应帮助患者分析研究手术的可行性、必要性,明确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打消患者的疑虑,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全过程及术前、术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3.1.2术前准备

3.1.2.1 协助术前检查做好患者术前准备: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对高龄患者积极治疗伴随疾病,营养状况差者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前8h禁食水,保持病区安静以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给予口服镇静剂。术前留置胃管及导尿管。

3.1.2.2 保持口腔清洁:术前3天给予朵贝氏液进行口腔漱洗,饭后、睡前每日4次。

3.1.2.3 做好皮肤准备:术前3天做好供皮区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选择外观正常、无疤痕、质地柔软的前臂皮肤做为供皮区域,禁止在此区域行各种注射,并嘱咐患者术前特别注意保持供皮区皮肤的完整程度。

3.1.2.4病房环境的准备:准备好安静适宜的室内环境,室温保持在20℃左右,并做好病房卫生,备好心电监护仪、吸痰器和氧气等。

3.1.2.5表达方式的训练:患者术后不能用语言表达意愿,备好纸笔,垫板,以便术后利用书写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无文化的患者掌握几个简单的手势,也可制造“手语图标”挂在病房,让患者和护士同时掌握更为方便。

3.2术后护理

3.2.1 严密监测生命体: 采用全自动心电监护仪监护患者心率、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同时观察尿量的变化,如血压低、尿少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和伤口敷料干燥。观察舌体、口底、下颈肿胀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3.2.2 保持正确 :术后全麻未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避免口腔内分泌物侵蚀创面,并且利于及时消除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完全清醒后应取斜坡位,有利于呼吸,减少呼吸困难,也利于头、颈部静脉回流,减轻手术部位水肿。对于实施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应取平卧位,头部应适当制动,防止运动过度,引起血管受压或张力过大,保证皮瓣血运,利于创面愈合。供皮区应用无菌敷料包扎,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并抬高手臂20°~30°,有利于循环减轻肿胀。应用夹板固定腕部,注意指端血液供应,术后5d防止患肢活动,5d后行功能锻炼。术后1周根据患者全身及伤口愈合情况让患者逐渐下床活动。

3.2.3 皮瓣的观察及护理 皮瓣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皮瓣坏死、瘘管形成、伤口裂开等。皮瓣的成活与否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所以术后应仔细观察皮瓣的色泽、温度、毛细血管反应及肿胀程度。术后24h内每30min观察记录1次,24h后每1h观察记录1次,72h后每 4h观察记录1次。一般术后3~5天皮瓣稍肿胀,以后应逐渐减轻。正常皮瓣的颜色在术后略显苍白,2~4天逐渐变红。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可用棉签轻压皮瓣,压后皮瓣在5秒内颜色恢复正常为良好。当皮瓣动脉供血不足时,皮瓣颜色苍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减缓;当皮瓣静脉回流不畅时,皮瓣颜色成紫红色或紫黑色,并有细水疱[2]。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以免肌皮瓣坏死。

3.2.4 引流管的护理 由于手术创面大,加之皮瓣移植后不主张用止血药,反而要用血管扩张药物,故术后渗血渗液较多,颈部负压引流相当重要。在护理时应注意观察,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阻塞以及滑脱,确保有效的负压引流。术后应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和量。正常引流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暗红-淡红-淡黄。术后第1天较多,2~3天引流液逐渐减少。24h引流量超过300ml以上,颜色鲜红,应警惕活动性出血。术后3~4天24h引流量少于20~30ml,即可拔除引流管。

3.2.5 口腔护理:吞咽和分泌物潴留是引起吻合口感染的因素之一。口腔术后自洁作用差,抵抗力下降,每天进行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o.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口腔每日两次.也可含漱0.2%甲硝唑漱口液,每日3~4次。术后1周内行雾化吸入,利于痰液稀释咯出,减轻伤口水肿,应予以2次/d吸入。

3.2.6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为预防术后窒息的发生,本组1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后每天换药,每天取出内套管清洁后煮沸消毒1次。每天超声雾化2次,每次20min。术后4~5天试堵气管套管,观察24~48h,若患者呼吸平稳,痰液可经口腔咳出,即可拔除气管套管。

3.2.7 饮食的护理:口腔癌患者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经口摄食,加之术后进食困难,手术范围大,手术创伤引起机体分解代谢增加,保证充足术后营养供给,对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防止术后伤口感染尤为主要[3]。一般于术后一周采用鼻饲管喂食,鼻饲温度37~39℃,不可过低或过高,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200~250ml/次,6~8次/d,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

4 康复期护理

术后2周进入康复期,应让病人作舌前伸、上翘、侧伸和下抵转动的训练,继续进行吞咽、发音训练。多与患者交流,告知相关医学知识,使患者学会如何检查颈部有无淋巴结或包块,定期随诊。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开始至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处理。手术前处理及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准备手术;手术中处理及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安全耐受手术,保证手术成功之路;手术后处理及护理的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尽早顺利地康复。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认为成功的手术治疗与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有关。为口腔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其手术耐受性,加强术中、术后监护及治疗,经过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可以为口腔癌患者成功施行手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谭雁红.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35.

围手术期护理篇(7)

【摘要】目的:探讨眼内镜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高度近视行眼内镜植入患者的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眼内镜植入安全有效

【关键词】高度近视;眼内镜;围手术期;护理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4.2亿的近视人群,其中高度近视(近视高于600度)的人数正急剧上升,约达5%-20%。他们不但要承受“眼镜之重”,还可能不能报考军校、不能参军等,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担心高度近视可能引发的诸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如果角膜厚度足够,形态无异常,就可以考虑做传统意义的激光近视矫正术。但如果患者的度数更高,或者由于患者角膜较薄或患者担心因术后角膜变薄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就不能做近视激光矫正手术了,因为手术后的太薄的角膜无疑是一个高度的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可以选择做眼内镜植入术来矫正视力。对于很多超高度近视患者手术后均获得意想不到的好视力,同时也在外观上得到了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这些高度近视患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较好的精神状态。与其他晶体植入手术相比眼内镜植入手术在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将我可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例高度近视眼内镜植入手术患者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58眼)高度近视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 18岁- 40岁,平均年龄29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高度近视,病程5-34年。术前检查:视力0.02-0.1 35眼,0.1-0.15 23眼。

1.2 手术方式

2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2.1 心理护理:患者长期患病及感知改变,对高度近视及手术治疗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术前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心理。入院后责任护士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信息反馈,及时的信息反馈对患者的情绪有一定的作用。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贯穿整个住院过程。术前详细向患者阐明高度近视的病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ICL手术将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眼后房、虹膜与晶状体之间,就像给眼睛戴上隐形眼镜,以达到矫治视力的目的。ICL 被认为是一种可弥补 LASIK 、PRK 和其他切削手术进行屈光矫正的产品,是矫治近视的最新最安全的产品之一,它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无须进行手术后缝合。同时它可以实现可预见的屈光矫正和卓越的视觉质量。尤其对高度近视治疗效果尤为明显。以及预后及有关注意事项。普及高度近视知识,观察患者情绪波动,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可放轻音乐,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术后向患者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患者可正常进食,但不能进食过硬,过于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禁食油炸、辛辣食物。

2.3 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全身检查及眼部相关检查,嘱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洗头,洗澡,换好干净内衣,内裤。避免剧烈咳嗽 打喷嚏。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点眼方法,反复训练患者保持良好的固视。按内眼手术准备,常规给予抗生素眼水点眼,清洁结膜囊。术前1天剪睫毛,冲洗泪道及结膜囊,保持眼部卫生。术前晚及术前30分钟应用镇静剂,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及情绪稳定,术前20%甘露醇静滴降低眼压,以利手术进行。术日晨以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洗眼.遮盖眼垫.送病人入手术室。

2.4 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术后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头部碰硬或震动及情绪波动,以免眼内伤口出血、裂开。避免低头、弯腰等动作,术后12小时内每小时观察眼压,必要时前房放液引流残余粘弹剂,避免眼压升高引起瞳孔散大及视神经的损害,24小时内每2小时观察1次眼压,如眼压平稳可延长观察次数,协助家属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安全,以防发生意外。指导患者勿进食干燥、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2)按内眼常规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眼部情况,早期观察有无眼疼、眼胀、呕吐等症状,及时测量眼压,观察刀口水肿、愈合情况、结膜充血、角膜内皮,前房深度、房水及虹膜上方根切口是否通畅、人工晶置及晶状体透明度情况,术后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点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作轻柔,保持眼部敷料清洁干燥整洁。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感染。(3)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常见并发症如眼压高、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渗出、刀口出血、瞳孔散大等。术后视力恢复慢的患者,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稳定患者情绪,遵医嘱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本组2例患者眼压持续升高3天,经前房放液及降眼压药物点眼后眼压控制平稳,角膜水肿1例,经积极治疗后3天消失。瞳孔略散大3眼,经应用缩瞳药及及时控制眼压后2眼恢复,1眼未见明显改善,刀口出血1例,经前房冲洗,加压包眼及止血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5天后,积血吸收,视力达0.8。

3. 结果:术后视力:0.8-1.0 24例(48眼),0.5-0.6 6例(10眼)。

4. 结论: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及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眼内镜植入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用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