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0:05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duation Design Guidance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O Jianjun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mmarizes experience of guiding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adopted mode of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ion design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re embodi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teg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working practice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 毕业设计 创新人才培养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仪表的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无论其自身结构还是功能用途都体现出综合化、系统化特征,微型化、集成化、远程化和虚拟化成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测控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始建于1977年,专业名初始设立为电信仪表,1978年更名为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1999年根据教指委指导意见,更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对人才培养培养提出的要求,按照南京邮电大学提出的“将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在对比研究国内外一流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的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相互协调,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背景、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面广、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掌握检测与过程控制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以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从事仪器与测控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教育科研等部门服务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

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具有合理健全的师资队伍,一直致力于教学、科研综合实力的提高,不断更新教学硬件,完善实验教学环境。长期以来,本专业立足于自身特点,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学科平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信息、通信与网络特点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学科专业,并已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经过品牌专业建设,已经形成“网络测控技术”、“智能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装置”与“网络机器人”等专业特色。

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总结, 既是培训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又是对培训体系效果的检验。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其教育学生的最终任务是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设计研发新产品的能力。鉴于该专业的上述培养目标和任务,其本科毕业设计有如下主要特点: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同其它专业毕业设计一样,作为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不能局限于某一门或某几门专业课程,它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其涉及到的知识涵盖了本科阶段所学习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等。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做好毕设课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子电路、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光学、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灵活运用上述专业知识的能力[2][3]。

(2)强化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门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专业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工科基础实践能力、学科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等[2]。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来讲,其毕业设计的课题大多为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项目,同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在完成毕设课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硬件制作、软件编程和软硬件联调,因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在毕业设计完成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地强化和提高。

(3)培养学生创新应用的能力

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题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对创新主题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物化能力等[4]。它是创新思想获得表现的载体,因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灵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除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技能。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强的形式下,非常有必要通过最后的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

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主要特点,剖析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实际,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① 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学校对教育部的文件和学校制定的管理文件进行宣传,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目的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一部分学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完成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研究和认真对待。

② 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对课题资料分析不够仔细深入,其工科基础实践能力、学科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③ 受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规模、毕业设计实验设备、经费和管理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过于陈旧,重复率较高,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改革实践与探索

为提高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为契机,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毕业设计选题和方案制定、毕业设计过程指导和监督、论文答辩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1)在毕业设计选题和方案制定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本专业学生进入本科毕业设计阶段之前,加强对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培养,积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和教师科研项目,指派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和创新活动,对于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项目和学生给予资助;此外,经过创新实践项目锻炼和培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家和省各类科技竞赛。对已经成功申请到国家或省级课外实践创新的项目,可考虑直接作为学生本科毕业设计项目,并进行滚动资助。

其次,对指导教师给出的本科毕设课题进行查新,确保教师给出的毕设课题具有一定创新型和实践性,对于那些陈旧、创新性和实践性结合不紧密的课题一律不予立项。初步筛选完指导教师给出的毕设课题之后,由系所相关部门对拟立项的本专业毕设课题及其任务书进行汇总并制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课题选题指南,应在指南中明确课题的软、硬件性质及对选题学生的基本软、硬件素质要求。学生应根据选题指南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毕设题目,并就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一定时间的前期准备;在毕业设计正式开始前,应进行本专业学生的毕设开题答辩工作,对毕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力争做到毕设立题科学新颖、避免重题、学生选题恰当,拟定方案切实可行,努力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赢。

(2)在毕业设计过程指导和监督方面,首先,加强科研毕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兴能力,亦为加强对学生毕设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积极鼓励指导教师把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同自己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参加一些与自己毕设题目相关的课题团队的科研工作,使其接受创实践新意识的熏陶和激励,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到必要的科研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科学思考问题、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毕设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对于毕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其次,鼓励团队毕业设计,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合理增加硬件实验设备和经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对学生的软件设计、硬件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鉴于该专业的专业实践特点,在毕设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团队毕业设计,团队成员至少3人以上,这样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项目要求将课题划分成不同的子课题,团队内不同学生根据子课题功能要求分别进行相应模块的软、硬件设计。这种团队毕业设计的做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内成员为完成总的毕设任务,按各自分工的不同,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协商和帮助。此外,通过团队毕业设计,实验室设备、经费及其它的资源可以更为有效地整合和利用。

(3)在论文答辩和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一步健全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监督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 论文) 组织管理和操作程序,规范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指导教师评阅和毕业答辩等组织程序和进度管理。建立以检查和评优为动力的质量监控机制, 根据毕业设计( 论文) 进程进行阶段性检查,研究制定质量标准,实施质量控制;对于阶段性检查不合格的学生,给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 论文) 考核办法,制订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评定标准,从论文质量、平时表现和答辩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论文答辩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具体分为:非团队毕业设计的学生参与系所组织的论文答辩;团队毕业设计的学生直接参与学院组织的论文答辩;对于参加系所和学院论文答辩且成绩为优秀的学生,进一步推荐至学校,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

四、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本科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提高。论文根据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主要特点, 针对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上述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JG00511J80,JG00511J79,JG00511J78),江苏省研究生双语授课教学试点项目,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改项目(TD00511JG11)

[参考文献]

[1] 南京邮电大学2010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10:136-142

[2]冯旭哲, 陈建云, 明德祥.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86-88

[3]牛金星,申杰,李恒灿.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48-248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3)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整 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运 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 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也是综合考察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 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的成绩与能否毕业及 获得学士学位直接关联,撰写毕业论文还有利 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 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 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加强毕业论文 这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对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 作、提高论文成绩、提升各项能力是十分必要 的。电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自2000年开办至 今,针对专业特点和电大成人在职教育的要求, 重视实践教学,在毕业论文教学中取得了不少 的经验和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因此,本文从当前福建电大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 出发,分析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四全管理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毕业论文成绩欠佳 毕业论文的成绩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本教学环节质量的 最终体现。电大毕业论文成绩是综合考虑以下 几方面完成情况而定的:课题要求、选题、实 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可行性、分析研究方 法、观点、材料、论证、结构、格式及答辩等。 论文成绩实行三级审核制,即分校、省校、中 央电大或联办高校三级审核。近几年福建电大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情况如下表,

 

据表中数据可见,大多数送审论文达到本 科毕业论文要求,说明各级教学部门能按规范 化要求和程序进行工作;但还有一些不合格论 文出现,且优良论文不多,这反映出论文指导 与审核中存在着漏洞,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和提 高论文指导水平。

 

(二) 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管理欠严格

 

电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开办有十几年,在 毕业论文教学方面己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如制订系列的 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组成各级领导和专业骨 干教师构成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小组、 逐步完善的福建电大实践教学网络管理平台等 等,每轮的毕业论文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但还 是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有人认为电大毕业 论文管理与社会上某些学校相比太过严格,从 态度上不重视过程管理,工作上应付了事,放 松对学生的指导与督察,指导过程记录简单, 甚至对抄袭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根 据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与工 作流程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报时间 为开学第二周,但有的教学点未及时申报或未 经审查草率申报,造成选题不当或过于陈旧, 导致写作后再返工,甚至送审时被定为不合格 论文。三是学校于2006年制定《福建广播电视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行款格式要求》,但不 少送审论文格式仍不规范,写作态度不认真。 四是在成绩的评定中送人情分,审查也不够严 格。教学过程管理的不严格,不利于毕业论文 教学的正常进行,也最终会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甚至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 相关部门与人员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 与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福建电大,省校、分校、工作站成立专

 

门机构,负责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组织、落实和监管,组织了一批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指 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论文教学中的一线人 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 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 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 教师应具有高级职称。省校经管系现有13位专 职教师、4位双肩挑教师、1位外聘教师(其中 高级职称16人);各分校一方面依托当地高校, 聘请符合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另一方面组建 自己的师资队伍。但是,由于各环节对毕业论 文的重视度与教学工作水平不一、指导报酬较 低、有的外聘教师持客串的心态等主客观原因, 造成论文教学中教师责任心不强、系统协调弱 化、对学生的指导与交流偏少、组织与监管松 懈等问题。作为论文教学环节中的主角,有的 学生受社会及其他一些成人学校的不良现象的 影响,认为交钱拿学分、花钱买论文,没有认 真地进行论文写作;有的学生或受自身能力所 限,或在专业课学习时就不用心,以至论文写 作时虽然也付出努力,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毕业论文现代远程教学管理方法运用 不够理想

 

目前,福建电大运用现代远程的教学教务 网络,建立了实践教学网络管理平台,己形成 人-机-网络的多级管理系统,使毕业论文教学 管理更加有效有序。但在具体运作中仍存在着 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一是指导教师申报、选 题审核不够及时、完整;二是虽然针对指导教 师在不同教学点多处指导导致论文指导超篇的 问题,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对指导教师指导总篇 数进行控制,指导超篇系统自动封闭对该教师 指导资格的申报,但个别教师冒用他人申报则 无法识别;三是虽然每个学期都进行毕业论文 终审情况的质量分析并全省公布,但对毕业论 文的事后分析还做得不够细致、深入,反馈工作也不够到位;四是虽然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 程有做记录,各过程稿存档,经统计,全省已 组织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11个教学 点,均己建档,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应用不足。 现代远程教学管理方法在毕业论文环节中的应 用有待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二、运用四全管理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水平 与质量

 

所谓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 员参加、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 法。在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四全 管理,就是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提 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具体如下:

 

(一) 全面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中,质量包括产品质量与工作 质量,就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工作质量 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与保证,产品质量是工作质 量的体现。在毕业论文教学中,产品质量体现 在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以及在写作过程中所收 获的经验与能力,以论文成绩作为衡量质量高 低的指标;工作质量就是涉及毕业论文环节的 各项教与学的工作有效性,是否按规范化程序 和要求进行,毕业论文的合格率可以作为评价 工作质量高低的指标。因此,在毕业论文教学 环节中,树立全面质量的观念,要提高论文成 绩及优良率,更要做好论文组织与交流、指导 与写作、监管与审查等工作,把好工作中的各 道关口,提高工作质量也就是提高产品质量。 而且只有首先提高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的提高,即只有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为基 础,才能提高论文成绩即产品质量。

 

(二) 全过程管理

 

从毕业论文教学的计划、组织开始,到实 施、监管、审核及反馈,每个步骤都要按照规 范要求操作,树立“后道步骤是前道步骤的用户”的观念,不做好前道步骤就不能进行下一 步,步步把关,而不是最后把关,这样,才能 保证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顺利进行, 不出现返工、“废品再造”的情况,最终取得 合格、理想的成绩,学生学业得以如期完成。 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 料、拟写提纲、撰写论文、定稿、答辩等步骤, 学生、指导教师与相关部门要重视选题关、材 料关、时间关、格式关、答辩关的掌控。选题 时,忌空忌大忌陈旧,应结合当前工商管理的 实际、本人实际,考虑务实的、有创新的、有 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选题,并及时申报审核,经 审核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写作。收集资料应针对 选题、写作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参考近期、 有学术价值的书籍、论文、原始资料等,且数 量不宜太少,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变化。论文 写作非一蹴而就,前后历经多道步骤,“偷工 减料”难成正果,而且学习任务是有时间限制 的,因此,做好写作计划、按时完成写作任务 是十分重要的。格式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之一,论文以规范格式呈现,也反映出写作的 态度和科研的基本素养,因此,学生、指导教 师和相关教师人员应该了解格式要求并按此调 整论文、审核论文。答辩作为学生论文写作的 最后考核,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事前准备 不能忽视,学生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教师也 应在了解毕业论文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符合本 科专业水准的问题,答辩过程中既严肃认真又 要善于倾听、启发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真 正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

 

(三)全员管理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学生、指导教 师和教学部门参与,必须是系统协作运作,充 分调动各方配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要树立全员管理的思想,领导重视,教学教务技术等相关部门配合,专 业管理教师、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从学 校和相关部门来说,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在综 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为 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专业管理员通常是学生入 学后的“第一”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关系密 切,协调教学与其他部门、学校、学生、教师, 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等工作,在毕业论文教学过 程中是组织者、计划者、监督者,在学生与指 导教师之间承担着中介联络的作用,因此,专 业管理员的责任心、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协 调能力等等,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否能顺利 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写 作过程中的导师,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的 高低,为保证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实施,应该 由省校与分校及教学点共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 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定期开展培训与 交流活动。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实践者,首先 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进行毕业论文 教学环节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毕业论文中的各项学习过程。

 

(四)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 电大的教育形式和特点、学生的多样性决 定了电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复杂性,因此, 探讨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毕业论文 教学活动是必要的,在己有的教学管理系统中 运用多层次、多级、多样的管理方法是符合现 实需要的。人-机-网络构成的管理系统还应进 一步完善和运用,如事前管理,提供选题等更 多的帮助;事中管理,増加写作过程的记录和 提示学习计划完成进程的功能;事后管理,对 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的分析、反馈,优良论文的 展示及不合格论文的剖析等等。

 

【作者】 蔡而迅;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4)

(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天津 300410)

摘要: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看,高职院校应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加强建设,近八成企业在招聘时要求高职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关。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择业观和人生观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开展素质拓展,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校企合作空间,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 :社会需求;高职;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35-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随之显现出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社会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家庭环境和个体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看,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关键原因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通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

天津滨海新区从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展现在天津滨海新区面前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天津职业大学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之一,根据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改革学生就业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理论知识、

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根据对天津三星电机、天津三星高新电机、天津三星LED、天津三星视界等天津三星系列公司,天津保洁公司,天津卷烟厂,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地铁运营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天津分公司,南车集团天津分公司,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以及天津东风本田、奔驰汽车4S店等主要校企合作用人单位在岗的我校机电学院应往届毕业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到如下具体情况:

(一)在理论知识、通用技能和综合素养中,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学科知识是根本,专业技能是基础,综合素养是升华。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与《天津职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归纳总结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13项关于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等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关的指标。通过观察我校机电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效果以及校企合作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其中,职业人素养、爱岗敬业意识、与人沟通能力、相互合作能力和实干创新精神被企业列为选人、用人的标准。

企业最注重员工内在的职业素养 企业或者行业的信誉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企业职工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其中,员工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和个人长远发展所必备的。

毕业生的团队协作、与人沟通、适应环境和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用人单位较为重视的 从我校机电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均从事基础生产、基础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一线工作,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使得毕业生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并适应岗位环境。因此,这种类型的毕业生易得到企业的认可。

另外,从近些年我校机电学院学生就业过程看,天津卷烟厂、天津滨海快速交通轨道有限公司和天津地铁运营公司等国有企业较为看重毕业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英语等级与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等项目;天津商科数控有限公司、天津顶嘉机械有限公司与天津友信空调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三资企业对毕业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和英语等级不是十分看重,反而对毕业生的再学习能力、科学实践能力以及领域创新能力更为关注。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方面要求较高

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从用人单位,如天津卷烟厂、天津滨海快速交通轨道有限公司以及中核集团等企业的用人标准来看,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与企业的用人要求还有差距,应加大力度培养。由此可见,综合素养高的毕业生是企业长远发展与领域创新的宝贵资源。

身体心理素质被现代企业提到较重要的位置 如天津卷烟厂在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个人习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职业兴趣和职业匹配等能力;在笔试环节主要考察人格诚信、情商测试和性格测试等方面,以便确认求职者是否适合承担本岗位工作。这与高效率和快节奏的工作强度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机制有相当的关联。从毕业生的岗位实践结果看,约有四分之一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在从事生产一线操作的员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并随着生产任务的加重而加重。

毕业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到通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入工作岗位后还要接受企业培训,这是校企合作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毕业生通过现有工作岗位平台充分实践和再学习,对岗位要求有了更深入的感悟。企业文化厚重的用人单位还要为毕业生配备企业导师,有利于应届毕业生快速适应并融入到新环境中,有利于弥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

(三)企业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以我校机电学院为例。天津三星电机、三星高新电机、三星LED、三星视界、天津卷烟厂、中国核工业集团等企业明确要求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岗位对口;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天津滨海快速交通轨道有限公司、天津保洁等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有要求;金威啤酒、日立楼宇、大金空调等企业不对毕业生所学专业有严格限制,但要求毕业生具备优良的综合素养和再学习能力以及领域创新能力。通过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具备高素质的毕业生尤为青睐,这也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积分制

以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基础,以各二级学院(系部)的教学特点为依托,制定各项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并且根据学生素质活动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质量高低以及学生的预计参与度赋予各项活动相应的分值。各年级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活动项目,获得相应的分值。学生所获得的分值均计入奖学金的评选分值范畴。例如,我校机电学院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项目有“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一些心里话”征文、安全主题班会、“诚信考试,杜绝作弊”宣誓活动、机电学院科技创新比赛、大赛志愿者服务、个人简历设计大赛、“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等。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看,这些活动使得2011级的大多数学生在基本素质、职业素养和通用知识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且参与活动相对较多的学生在奖学金评选上占据优势,弥补了学习成绩上的相对不足。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教育

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是学校实施各项素质教育项目的前提,也是学生素质教育活动项目中需重点建设的一环。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薄弱以及政治素养不高的现状,要充分借助“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这个重要阵地,在思想政治领域重新塑造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他们崇高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武装他们的头脑,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积极促进素质教育活动开展

高职院校的各级学生社团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途径。

建立形式多样、类别广泛的学生社团 我校机电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理论研讨会、英语社团、红风曲艺社、运动在线、大学生就业联盟、电脑服务会社以及机电学院科技服务小分队等。以这些理论研究类、舞台表演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技类、兴趣爱好类等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层次和水平较高的素质教育活动,如大学生消费观念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机电学院科技创新比赛、个人简历设计大赛、“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踢毽跳绳比赛、机电学院书法绘画作品展、机电学院社团联谊晚会等活动项目,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理解与感受素质教育的深层意义,锻炼与激励自我,重塑与完善个性。

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以学科专业建设为背景,建立科技服务类学生社团 以我校机电学院为例。机电专业有数控先锋社团、电气专业有电子科技协会、汽车维修专业有AUTO FAN社团、汽车营销专业有汽车营销协会、供热专业有绿色环保社团等。通过这些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可以组织全员性的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如“机电学院小发明小制作比赛”、“机电学院科技创新比赛”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学术科技课外作品大赛以及挑战杯大赛等全国赛事。这些比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技发明、制作和创新,展示他们的科技发明与创作能力。

充分利用校内课程教学和校外企业实习,进一步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科知识传授、学生主动性学习和实验实训教学完成的。因此,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把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合,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教学做一体”的课程中,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企业实习为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在企业实习中,要引导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氛围,理解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要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素质,在实践中内化职业素质。要在实践中考核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情况。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使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要依托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拓宽心理咨询工作范围。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逐步完善心理危机三级防御体系,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长项制定教学计划,如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案培训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通过参加“机电学院小发明小制作比赛”、“机电学院科技创新比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学术科技课外作品大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赛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争优创先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我校机电学院为例,机电专业的学生可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电气专业的学生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汽车专业的学生可参加全国汽车发动机拆装大赛。通过参加这些赛项,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对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创新的战略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边久民.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6(3).

[2]陈慧.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探析[J].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8).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规范化全程化多元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近年来,地方高校扩招严重,学生人数增加较快,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就业压力、考研和公务员热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影响非常大,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模式,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过程管理的规范化

1、制定既要人性化,又要严格和规范化的规章制度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计划,充分考虑到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和考研积极性。协调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与学生的就业、考研,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协调,统筹规划。要求各学院提前部署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尽量考虑学生每个学年段可能倾向的某个侧重点,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的学业任务科学的、有层次的依次排开,避免学生因为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而顾此失彼。

2、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完善三级管理体制

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全面修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在工作手册中详细阐述了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概念、性质和目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基本原则、学校职能部门实践教学与设备管理处的职责、学院职责和专业职责。构建和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校、院、专业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管理职责。

二、过程管理的全程化

1、加强选题环节

贯彻双向选择,因材施教原则。选题首先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基本训练内容的原则。选题还要切实做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题目不能过大、过深,最好与生产实际相联系。

2、重视开题环节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都要详细填写开题报告,具体开题工作由各专业负责组织,专业组成审查组进行开题审查,审查结束后将开题情况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开题通过后学生方可继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强化中期检查环节

加强中期检查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的关键,对学生、教师按时、高质完成毕业设计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严格的中期检查,对进度滞后的学生约定时间再行单独检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突击现象。

4、加强后期审核、评阅环节

后期审核和评阅的时间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之前2周内完成,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后期审核和评阅中,主要检查答辩的准备工作,根据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材料、图纸质量、实验数据及软硬件等成果进行验收。

三、工作模式的多元化

调整时间安排,倡导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改革。为更好地解决就业和研究生复试与毕业设计(论文)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减小对毕业设计质量带来的冲击,经过充分的调研,我校采取将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从传统的第8学期向第7学期前移。在第7学期要求各学院完成指导教师的选聘、确定选题及学生分组工作,以使学生尽早进入角色,合理安排设计(论文)、就业和研究生复试时间。

加强“产、学、研”结合,学生和教师可以与企事业、科研单位结合,利用企业技术人员的丰富经验,根据企业需求设计课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解决了学生多、题目设计难的问题,在学与教中共同提高。支持教师把与企业技术合作和开发的项目分解为子课题直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此获得了许多新颖的选题。

提倡工、管、文、理相互结合,组织学生跨学科、专业组成创新设计(论文)团队,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课题综合进行研究。如:化工、材料、环境、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组成创新团队,对某一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进行研究,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能够共同完成相对综合性、完整性的课题,每个学生又熟悉了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受到了真正综合性训练。机械专业学生可以和自动化、计算机学生结合,组成创新团队,使得机械学生设计的机器有相应控制、电气装置,了解熟悉电气控制原理和装置,又使自动化、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了实际的控制对象。

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还表现在对某些专业,如:广电、新闻、中文、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探索允许部分学生以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竞赛取得的成果、参加科研训练和创新性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多种形式代替毕业论法。

四、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学生学业完整很重要,对于终身从事相关专业都有益。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总结、消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掌握专业论文写作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和设计模仿能力,并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成果。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实现规章制度规范化,过程管理全程化,工作模式的多元化等新的改革举措和设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向民.“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11(4):134-136.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62-01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

工作的措施。

2 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另外,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工程应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科研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3 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三座标工业机械手的设计”,“防伪矿泉水瓶盖的设计”,“自动门PLC控制系统设计”,“适合于电感的微点焊系统研制”等新颖又结合科研实际的课题,尽量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结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2) 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例如“微细特种加工中心”试验样机在我们教研室已经搭建好,“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机床、超声抛光装置”等设备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3) 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旋转超声主轴振动系统研制”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声学,机械振动学,电力电子学,数电,模电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驱动电路等不同部分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分工合作,完成了整个课题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 落实开题环节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和探索出适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可借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新增开题环节,以强化学生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科学实验与测试,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论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等能力在内的基本创新能力。

(1)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收集信息,听取各方意见,明确思路以坚定论文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在开题会之前,每个学生按规范

书写了开题报告。学生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选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内容10分钟。评审小组根据学生自述和选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论文设计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论文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 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学院可根据本院及所属各系的具体情况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凡毕业设计(论文)拟评“优秀”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论文)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5 结论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篇(7)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后,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的开放性创作实践,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主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例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作实践,可由业界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深入社会进行新闻采访,再通过稿件编写等对采访素材的后期加工训练,使学生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制播流程;对于电视编辑创作实践,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先确定选题,再进行专题创作,从而使学生熟悉电视编辑制作的环节,提高摄像水平,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具备一定的电视作品创作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实践,重点应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栏目与节目策划、脚本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践,可在业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策划广播电视栏目并写出脚本,进而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节目创作,在节目制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节目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综合创作能力;对于纪录片创作实践和电视广告创作实践,重点应在以前各项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及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纪录片创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论文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课内实训和课程实践的效果,并为大四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地方媒体、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听取业界人士的实践工作讲座;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做专业认知报告及咨询指导等。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对专业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感受业界专家的专业精神,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应要求学生及时撰写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工作,从而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加深专业认知,建立初步的职业观,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定位,并明确自身的不足,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3.专业(毕业)综合训练

专业(毕业)综合训练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对前三年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检验。开展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好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深入省内外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实岗锻炼,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三)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寒暑假社会实践,即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回报社会。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1)专业赛事。专业大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模拟演练机会,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关键在于赛事的举办目的与组织运作方式。第一,学科专业赛事应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DV大赛应与剧本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制作等课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广告大赛应与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等课程教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应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安排充裕的指导时间。第三,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奖励细则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例如,黄淮学院非常影视社、主持人协会、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吟诵协会等专业社团的学生,通过参与入驻该校创新创业园的驻马店电视台文艺中心、驻马店新闻网、驻马店手机报的栏目运作与节目制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实题项目运作,即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的实题项目运作,实题实做。在实题项目运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应尽量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突出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实题实做,杜绝抄袭和假大空现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研精神。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的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具体讲,应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教师,并选派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顶岗锻炼等方式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主动聘请他们做专业实务课程的兼职教师;应培养一批专业建设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组建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媒介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既要注重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引进高性能先进设备,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需加强与高校周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联盟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

(三)强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教学内容开放、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项目带动的实地现场教学;应完善考试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其提高情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

(四)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