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1:00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政府经济管理 教学探究

《政府经济管理》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其根本的特征和规律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而该课程采用案例法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府经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一)案例教学目的

政府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因此,《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教学的目的可归纳为:整合案例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掌握政府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案例学习中,全面学习和研究政府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案例教学作用

其一,具有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案例教学就是通过情景教学、个案分析,揭示案例所隐含的内容,从具体的个案推导出一般的原理,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使学生学起来更生动和易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其二,具有示范引导作用。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总结出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并对不同地区政府的管理实务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其三,具有逼真的情景模拟功能。案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而又逼真的政府经济管理情景,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四,是将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采集了大量真实的国内外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这些案例往往以现实政府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二、政府经济管理的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融合的技巧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开放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课堂发言表述,课后案例总结等,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样,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挑战权威,有利于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提倡复合型全面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管理的素材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周密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际性的技巧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同样,案例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在小组分工和小组讨论过程中获得沟通、协调、合作能力。

(三)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和提升教学效果

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短时间内用“填鸭式”将理论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缺乏主动性、启发性、互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案例教学法采用多种方式,正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政府经济管理》中,能使学生联系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政府管理过程中来,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三、政府经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路和实施的基本程序

在科学地确定案例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图3.1为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教学的思路和实施的基本程序示意图。

(一)案例教学课前的精心准备

1.案例库建设的原则。案例编写是为政府经济管理教学服务的,因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建立案例库,在案例进行编写和选择时,要以案例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读性为原则,选取有价值的案例,同时,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注重对案例库的适时更新。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案例类型的选择。在《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教学中,主要选用四种案例:一是针对政府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的经典案例,如有关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管理的案例和政府失灵与政府管理效能改进的案例等。二是针对宏观调控论与实践的案例,例如政府计划管理、财政政策与财税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管理等。三是针对微观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案例,例如价格管制、市场管理、行业管理、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等。四是设置综合性或专题性案例,主要是将不同章节中涉及的不同业务环节和规则相互联系起来,可以达到将专业知识系统化的效果。

(二)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可组织学生以书面形式进行,即每个学员都写一份关于某一案例的分析报告,并互相交流这些报告。另外,也可口头进行,可将班级的学生组建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分别组织讨论,每组选好自己的代表发言,要求各组全体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要把自己融入到案例的情境中,要求每位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案例的实际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小组其他成员协调意见,必要时可作补充发言。辅导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墨守陈规,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把握好参与和引导的关系

在案例教学中,辅导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代表发言,教师要可以在学员分析案例和讨论发言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并可以传授一些技巧和思路,使学员在讨论的临场能够正常发挥。讨论中,辅导教师观察各组的讨论进展情况,适时记录讨论情况,自己不加入其中去扮演角色,适当时要深入各组中给予指导,适时诱导学生,注意揭示别人的矛盾,或发问,或提问,或故设疑团,或充当争论反角,引起争论,使讨论不断引向深入。

(四)总结课堂案例讨论情况

每次案例讨论结束,辅导教师要对课堂上学生们对案例讨论情况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做出分析,包括案例的背景分析、案情分析、环境分析、案例存在的症结分析和相关的政策建议等,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总结。总结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主要总结学生的表现和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二是对案例本身的讨论总结。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作简明总结,不是对学生的讨论做简单综合、重复陈述,而应当在对学生的讨论、分析中做中肯、简练评价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来。

(五)撰写课堂案例分析报告

课堂讨论结束后,根据需要,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精确简练地把自己经过分析讨论后的观点转化为书面形式。通过撰写书面报告来进一步整理思路、理清脉络、加深学生对案例的深入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教学建议

(一)政府经济管理案例教学内容规划及案例选择

首先,加强案例库建设。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拥有大量生动的案例。建设以百篇案例为支撑的基础案例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案例分析和研讨过程;同时,开展案例教学软件研制,实现案例教学的电算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其次,案例的选择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和桥梁,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研究。案例教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实时更新选取政府经济管理中实际情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的案例。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支持,要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平台,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声音、动画和图像等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融汇、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轻松愉快学习、情境学习和交际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加深学生们对新鲜事务的印象,取得更好的案例学习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

继续实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覆盖面;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现有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讨论分析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将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案进行编辑,形成多媒体课件,充分有效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电教化、网络化,力图不断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

(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案例教学队伍

案例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高度的逻辑分析、要点概况和课堂驾驭能力。在教学上,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要“一专多能”,即不仅善长于开《政府经济管理》,还要能开课程体系内的其他至少1门以上课程。因此,政府经济管理的教师要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和钻研政府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二是要加强社会实践,到相关管理部门、农村、城市调研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要变革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学坤.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教学探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4).

[2]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优化;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行政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行政管理学也是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是基础课程。这一门学科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这几门专业的发展水平。行政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掌握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不当

行政管理学课程偏重于理论性,因此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要么只会用“讲授法”,每节课教师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么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要么一律采取讨论式教学和分组探究式学习,追求课堂气氛的“轰轰烈烈”,讨论形式的“多种多样”。这些低效、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的精神喜悦,不仅没有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反而费时费力,甚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经常出现在期末的时候还有很多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出现一节课上一章、甚至两章的教学内容。

2.案例教学使用不多,且教师选用的案例资源匮乏

目前,对教材的选用标准是国家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或优秀教材,这将把很多优秀的教材排除在外,而在可供选择的教材范围内,行政管理学的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案例,这无疑使得案例教学形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学生中根深蒂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普遍较弱,案例教学效果不好。

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案例教材,但要么是事例汇编,要么是经验论证,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着重于叙述说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这些客观条件造成案例的选择,整理难度加大,加之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师很难有更多地精力去编写教学案例,导致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的课程中使用频率较低且效果不好。

3.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较弱

行政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行政管理教学必须时刻关注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着力在行政管理具体运作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大胆的创新,授课内容没有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没有使得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因此学生学习行政管理学后很难适应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较弱。

二、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第一原则

在行政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要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行政管理的具体方法,获得广泛的行政管理活动的经验。通过对话式和启发式教学,如在行政领导、政策分析方法等章节上,培训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等章节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对行政管理学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精练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提高教学效果,并培育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政府管理人才。

2.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现在众多课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适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另外,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来说,行政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太抽象了,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现实、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事实上,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有一个到两个案例,案例不宜多,在于精、新、有代表性。最好是和行政管理理论上相关的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当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他们能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收集行政案例,以当前政府主推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为主,如果有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就更好。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引领者,尽量调动学生分析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案例分析完了后,要编写行政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分析完了后,再梳理案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采用课堂式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针对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安排讨论课,大概在4次左右为宜。在正式的讨论课之前,首先老师应该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可以是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现象、某个事例或案例。其次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老师应该把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讨论课时,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主题,不偏离讨论主题,注意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讨论的主题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面,对于讨论的主题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所做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确实极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了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必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素养。

参考文献: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一经问世,就成功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行政管理学要想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与现实行政实践分析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要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一般而言,行政管理教学中對案例分析法运用有案例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种基本模式。案例研究即简单案例,由芝加哥大学首先开发使用;案例分析即复杂案例,由哈佛大学首先开发使用。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案例研究,都可以满足行政管理专业与行政实践活动接轨的愿望。在行政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和老师双方都是受益者。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者;对老师而言,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行政管理学课程是对实践性、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法刚好给教师提供了积累素材,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

鉴于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本人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及建议。

二、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中的应用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把学生和老师纳入到交流与合作的教学体系中,案例教学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行政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首先,行政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意味着教师必须从本节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出发来选取案例。绝对不可脱离中心议题。其次,针对性要求案例的选取及分析过程必须兼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术水平。学生是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倘若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案例,无疑此次案例教学失效了。最后,有针对性的案例大都具备典型性,普通的行政学案例既不能激起学生讨论研究的兴趣,也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上。因此,在选取行政案例时,教师要利用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学术嗅觉,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方式选出最适合本节课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部分。

2.行政学案例选取的时代性。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更要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教师选取案例时要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

3.行政学案例问题的预设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就将案例问题设置好并将问题的中心和答案控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计划之中。预设性是行政学案例教学必然要求,即便案例再恰切,若缺少预设的问题、引导及点评,都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并且,行政学案例的预设性还要求将所涉及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目的进行问题设置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点。

4.案例分析过程的互动性。行政学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失去了哪一方,案例教学都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学生要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并积极发言,教师要注重案例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记录成案以便于接下来行政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发展。

三、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课程中实施的时间较短,在现实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降低,配合度低。一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思维模式使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讨论。在学生看来,教学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此外,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便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上课效率急速下降。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考核与考试制度并未把案例教学纳入评分机制,大多数案例教学只是一种形式,并未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2.教师技能与经验的缺乏。由于我国高校案例教学的滞后性,导致很多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缺少讲授案例技能的专业培训,并且“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思维给教师进行案例教学设置了思想障碍。从课前的案例选取、课堂上的讨论分析再到课后的反思与总结,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很强的把控性。由于很多高校老师不具备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导致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或“过度混乱”的两个极端场面。

3.案例库的建设与更新滞后。大部分高校老师依然沿用20世纪80、90年代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而这些案例已不能顺应当今社会的变化以及行政管理学科自身的进步发展,本土案例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着不足。如此种种原因,造成了大量贴近现实、适应社会发展、实用价值强的本土案例的严重缺乏。

四、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应对策略

1.巩固学生主体地位。高校老师有必要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第一,教师应积极构建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氛围,消除学生面对案例教学时的消极心态。第二,教师应积极开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有效渠道。第三,教师应积极给学生创造发言机会,鼓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最后,教师应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托,积极转变授课方式,倡导合作交流型学习方式,培育学习主体意识。

2.正确选取有效案例。“案例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教学的成败。”因此,高校老师在选取案例时必须要依照针对性、时代性、预设性、互动性的原则,重视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流程设计。既要有负责人来全程负责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又要求成员参与评审。评审的成员可以是学生代表也可以是其他任课教师。

3.恰当进行教师角色定位。在行政学案例教学中,老师主要承担组织和协调的角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例如:在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选好案例并预设有效的问题;在案例的分析讨论阶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后的总结阶段,教师要做好评议,最好形成案例报告。

4.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技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师在做好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要通过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必须要掌控好课堂案例讨论的走向,使分析讨论有序的进行下去。

5.教师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科中的运用,要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行政管理学科很强的时政性也要求教师自身行政实践的素质。因此,教师在假期或业余时间创造条件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管理活动,对提高案例教学有效性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美)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6.36.6. 

[2]赵宏斌,周伟.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74. 

[3]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 J ].扬州大学学报。2002:2. 

[4]余成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探索,2011(3).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4)

关键词:财经院校 宏观经济学 案例教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0

*姚德文: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后,讲师. 现主要讲授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电子邮件:. 本文受到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编号:2012SJB790033). 及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大一或大二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逐步加深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

案例教学法于1829年在英国的法学界开始使用,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到1919年,哈佛商学院将其引入商科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案例教学在MBA(即工商管理硕士)或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中的采用。由于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密切关系,经济学的教学也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比如:《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对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刘松竹(2009)对广西财经院校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实行网上交流,改革考试方式,等建议。任方旭(2010)对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管理学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与学校共同编写案例,加强案例本土化等建议。曹凤鸣等(2007)对江西高校的案例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模式和组织编写案例库等建议。李梅华(2012)对案例教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了学生参与性不足,老师要精选案例等建议。从国外的文献来看,威廉.埃利特(2011)认为,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大量使用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来提升学生的实际管理水平和能力,它是不同于传统管理教育的新型管理教学方式。

从现有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来看,表明,案例教学是国内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之一,但主要还是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与经验性研究,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对相关的案例分析、讨论和报告的原理没有充分挖掘,同时,没有考虑到《宏观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所以,本文在对南京审计学院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案例教学的过程,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调查设计与分析

南京审计学院文科生偏多,且女生比重大,约占1/3;经济学院所有专业都是一本招生,审计专业归属国际审计学院,会计专业归属会计学院,金融专业归属金融学院,金审物流管理专业归属金审学院(独立学院)。从2011年的招生指标来看,审计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招生,除了在江苏的指标比较多外,其它每个省都是4名,而且文理各半,审计、会计与金融均为一本招生。由于文科生较多,而且女生偏多,思维偏向于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学生对社会和企业了解较少,由于《宏观经济学》应用性较强,比较多地运用数学知识,还有就是宏观经济学较多地涉及了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知识,使得《宏观经济学》比《微观经济学》看起来要难。所以,案例教学急需要被引入《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改革,用简单的例子来理解简单的经济规律,而不是将简单的经济规律引入复杂的宏观理论中去。

南京审计学院的西方经济学分两个学期开设,大一下学期是微观经济学,大二上学期是宏观经济学,现有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由经济学院负责开设,面向全校22个专业,55个行政班,除了国际贸易(3)班是2010级,其它均为2011级,学习时长是1-18周,采用高鸿业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2011)教材。我们借鉴了李梅华老师设计的调查问卷,并增加了部分选项,设计成14个问题,调查的时间是在课程进行的16周进行,选择两个班级(合班),三个专业,分别为普本2011级审计7班,会计学(CPA)1班和金融企业管理班,金审物流管理(1)和(2)班,都是偏应用的管理类专业,共217人,通过学校的教学平台(毕博平台),输入到调查栏目里,返回结果186人次,完成率为85%,我们统计出如下结果(以下的比例基数以186人作为总体数):

1. 学生中有56%是文科生,44%是理科生。

2. 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上,42%感兴趣,38%一般,17%非常感兴趣。3.2%不感兴趣。

3. 对"什么是案例教学",64%了解一点,16%了解,20%不了解。

4. 对"觉得老师讲宏观经济学运用案例是否多",59%认为一般,22%认为多,18%认为少。

5. 对"老师的案例教学引起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的程度上",50%的人回答有"50%到60%的程度",27%的人回答有"50%以下"的程度,18%的人回答有"60%以上"的程度。有0.5%的人没有回答。

6. 对"一堂课40分钟,你觉得老师运用多长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比较合适?"的回答是:15-20分钟的占53%,10-15分钟的占32%,20分钟以上的占11%,10分钟以下占3.2%.

7. 对"在课堂上你是习惯于老师按传统授课方式,一个人在上面讲,还是比较喜欢老师运用案",习惯于传统授课的占6.4%,比较喜欢案例教学的人占16%,而认为两者均结合的占77%.

8. 对"如果老师采用互动方式进行案例教学,你会积极参与吗?"的回答是:55%的同学是"自己内心愿意,但要老师鼓励。"35%的同学是"肯定会"。2.1%的是不愿意。"无所谓"的是7.5%.

9. 对于"老师上课中提到的案例,你会在课后去查相关资料或上网搜集相关信息做进一步了解吗?"64%的人说"有时会",16%的人说"会",19%的人说"一般不会"。"绝对不会"的占0.5%.

10. 对"自己平时会有意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经济现象吗?""偶尔会"的占67%,"一般不会"的占20%,"经常会"的占12%,"没有"的占1%.

11. 对"认为老师讲课中运用哪种类型的案例更能吸引你?"86%的同学说"贴近我们生活中的经济现象",10%的人说"诸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等经济史大事件",2%的人说"诸如经济学家个人生平知识",1.6%的人说"官方数据"。

12. 对"喜欢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案例","播放视频"占52%,"老师讲故事型的口头表述"占31%,"幻灯片放映"占13%,"发放书面材料,学生自己阅读"占3%.

13. 对"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你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吗?"回答"有很大帮助"占86%,"有帮助但不大"占13%,"没多大帮助"占0.5%.

14. 对"你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的原因",40%的人认为"你的课堂讨论经验很少,所以希望其他同学发言或者由老师讲解案例。"37%的人认为"必须发言必须非常精彩而见解深刻",11%的人认为"害怕在同学或老师面前说错话",11%的人"感觉当众发表意见很不自在"。

三、采用案例教学时的建议

1.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本质、内涵和类型。现有的文献往往把案例简单理解为举例、课堂讨论或课后的调查报告。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于"案例教学"了解一点的人占64%。案例教学的本质是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是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类似于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过程。它包括问题型(problems)、决策型(decision)、评估型(evaluation)和法则型(rule)四种案例形式。它不同于讲座式教学,讲座式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强调知识的灌输。通过学习哈佛案例教学,我们认为,它的知识来源基于交往教学理论,由教师、同学和自我三种知识构成,学习内容来源于信息加工理论,包括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学习效果来自于学习迁移理论,由非程序化决策与程序化决策组成。我们认为:成功的案例教学要具备三种技能:第一,能够分析案例。对问题型案例,从各种未知和已知的因素中,分析出与经济事实相符的结论;对决策型案例,根据经济背景做出相应的政策决策;对评估型案例,要处于微观主体的角度,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加以评价;对于法则型案例,学会依据会计财务等准则做出定量分析。第二,能够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即课堂中的案例讨论。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这里,学生学会及早发言,学会准备,有对经济问题的直觉并会一定的计算,还会倾听,有耐心,还会幽默、学会自嘲,这样,慢慢建立一种自信,自己显得轻松,才会有精彩的发言。课堂上做些笔记,这些笔记将会成为自己今后管理工作的"圣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发言特别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第三,学会写案例报告。在案例报告中,不是感想与体会,也不是原文的复述,而是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先直截了当地交待立场,然后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加以论述,最后提出有效的行动计划。

2.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讲授和讨论要重点结合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的背景是经济萧条,目标是刺激总需求。现有教材在第14、15、16章反复讲解了IS-LM框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基本的政策风向有两种,扩张与紧缩。案例讨论中,就要多讨论扩张政策。比如我们一位教师讲授了一次公开课,内容是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采用是案例教学法,案例为:从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经济开始发热,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这里涉及到了两个背景,前面是通货膨胀,后者是经济衰退。该老师讲授了15分钟,但是有10分钟在讲怎么治理过热。我们认为,应重点放在怎么治理衰退上。例子是本土化的,时间的安排也得当,如果能与凯恩斯的理论相呼应就更好些。

3.要组织编写好《宏观经济学》的案例库。现有的文献研究强调本土化的案例编写。高老师的教材基本上偏重理论的描述与介绍,案例比较少,本土化的案例更少。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认为,除了本土化案例编写外,案例形式要多样化,第一是编写有视频、音频的案例,学生特别爱看有视频的案例。第二是贴近生活的案例。因为宏观经济学偏重于政府角度,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审计、会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更多地进入企业工作,所以对于政府的政策,他们一来学得抽象,二来觉得与企业没有多大关系。所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将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比如在讲解货币市场可以找一些利率影响消费与投资的例子,就便于理解金融方面的常识。第三是发动学生找些网络报刊上的例子,与教师共同挖掘宏观经济学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威廉.埃利特 著.刘刚,钱成译. 案例学习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2]曹凤鸣.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浅析.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J].2007.6

[3]李梅华. 《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科技创业月刊[J].2012.3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

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应用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之中。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和重要内容,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在公共管理人才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有较长的历史,尤其国外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并以此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开始建立公共政策案例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公共管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案例教学的时间不长,编写案例及建设案例库的经验不够,因此公共政策的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的开展还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加强对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公共政策及其案例教学

公共政策有着多种层面的解读,既可以是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是一门课程,还可以是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政策。作为一个学科,“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作为一门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所有公共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开设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必不可少的学位课程。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解决一定的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按其领域又可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性、偏好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多项特征。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2]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类培训者、教育者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教育或培训对象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方式方法。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日益普遍,它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分析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设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案例库为依托,建设一个内容充实、使用方便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但是案例库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公共政策案例库,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讨论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主要是教学案例库,其建设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

1.制定计划,做好分工。凡事必先制定计划,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也不例外,制定一个全面、完善的建设计划,是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该计划包括:(1)案例库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2)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宗旨、主要原则;(3)案例库建设团队的负责人、成员、分工与职责,以及激励制度;(4)预算与经费保障措施;(5)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6)案例覆盖的范围等。[3]规划做好后,接着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分工,开展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要精心筛选案例素材。既要收集素材,掌握丰富的资料,更要对资料进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案例。二要严密进行写作构思。所选案例是用来说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还是用来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将按照哪种逻辑结构来进行编辑,需要有一个系统而严密的构思。三要认真撰写案例稿件。案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现处理,撰写案例稿件是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案例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案例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案例库的使用。

2.汇集整理,合理分类。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公共政策案例库在大家将案例按照分工、编写出来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或逻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为此,一要进行案例的分类。案例的分类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按照用途,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的用于教师讲解,有的用于学生自学,有的用于课堂讨论,还有的用于课程考查。另外公共政策案例还可以按政策运行过程分类,分别用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二要做好案例的存放。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4]

3.实践运用,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价值在于应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建设、边运用的原则。当汇编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要入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教师要记录每一次的课堂案例教学情况,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案例有哪些方面没有编好,案例库的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及时对案例和案例库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案例初步编成、案例库可以运用阶段,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政策实际中搜集、积累适宜教学的案例、编写案例材料,并对即将在课堂上采用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索和把握。[5]案例库的实践应用以及案例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案例库建设的不断完善。

4.建库维护,提高效率。案例库维护是公共政策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案例相关内容做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6]在建设好、维护好案例库的同时,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应用,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为建库而建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案例库的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我国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库建好后,一定要提高使用效率,使用率越高,往往也维护得越好。

三、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

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运用公共政策案例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已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常常是任课教师的头痛问题,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进行取舍,整理编辑加工,尤其公共政策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案例内容涉及教育、交通、体育、建设、税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分析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观念、理论、过程、方法”。[7]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节省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完全可以运用库中现成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与分析,把精力集中放在案例分析的设计上,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案例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共政策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理论,了解政策实践的重要资料。[8]公共政策案例库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向学生开放的系统,学生可以随时进入案例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案例库,学生可以自行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通过具体的相关案例加深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围绕公共政策的某些理论或知识点组织讨论,学生们自由陈述观点,展开辩论。总之,公共政策案例库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陈世香.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4.

[3]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11):201-202.

[4]张媛.《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2,(1):62-64.

[5]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8-49.

[6]章雁.《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3,(7):79-62.

[7]谢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 案例研究;分析单位;证据分析

1.前言

案例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到公共行政领域,这种方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考夫曼对五个森林管理区的管理员进行了详尽的访谈,自下而上地检讨组织的运行。另一项比较有名的研究是塞尔兹尼克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研究,他力图通过单纯的案例描述来展现组织的普遍行为。为了更好的了解与掌握这种方法,本文节选了此前学者已经研究过的案例,根据罗伯特・K.殷所提出的案例研究的六个环节,对案例的每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在理解作者的具体操作情况的同时发现案例的不足,从而深化自己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

2.案例回顾

根据罗伯特・K.殷的定义,案例研究是“一整套设计研究方案必须遵循的逻辑, 是只有当所要研究的问题与其环境相适应时才会适用的方法, 而不是什么环境下都要生搬硬套的教条”,比较适合“怎么样”和“为什么”两种类型的问题。案例研究应该是一个线性的、反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设计、准备、收集、分析和分享六个主要步骤。本文节选的案例基本上是按照上述六个步骤展开研究的:

2.1 计划

案例研究的计划阶段主要是确定研究问题,明确使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依据。20世纪90年代的社区建设运动兴起,这场运动在带来大规模人口流动问题的同时也促使政府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方式发生了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居民的自治意愿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需要和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要求如何在社区中顺利衔接,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基层治理的重要问题。①这一现象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并思考作为治理社会的政府,在商品房小区中发挥了什么职能。因此,作者把研究问题确定为:在商品房小区这样一种居民自治意愿较强、多元治理机构兴起的新型城市基层单位中,政府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对北京市芳雅家园商品房小区治理实践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对政府治理的策略和特点进行总结。

2.2 设计与准备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界定分析单位、确定要研究的案例以及设计案例研究的形式。首先,作者对分析单位做了明确清晰的界定,商品房小区是指该小区中的住房完全是作为商品通过自由的市场买卖而为业主所完全拥有,排除了具有福利性质和不完全产权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有单位资助背景的团购房和集资房,因为这类住房所构成的小区中,政府和单位的权力具有独特影响,所以不在讨论范围内。

案例研究的准备工作,始于研究者个人技能的提高,还包括接受案例研究的专门训练,拟定案例研究草案,对候选的案例进行筛选,以及亲自开展试验性研究。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作者认为完整的商品房小区应当包括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因此,要厘清此类小区的治理实践特点,必须要选取这三个机构都齐全且运作正常的小区。

通过查阅统计资料,发现在北京市3099个小区中,只有511个成立了业委会,而在业委会中,又有许多是徒具其名并没有开展常规性工作的。芳雅家园小区至今已有三届业委会,在小区治理的制度建设和处理与各方的关系及事物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有助于说明在商品房小区的治理特点。因此,作者经过仔细筛选,最终选取了北京市JX街道办事处ZB社区的芳雅家园作为田野调查的地点。该案例采用的是嵌入性单案例研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政府在类似芳雅家园小区这样的商品房小区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根据事件性质、紧急程度、涉及当事人范围程度的不同选取了若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总结政府部门在这类小区中的主要职能。主要有养犬管理、业主侵占公摊面积、会所问题、反污染活动等。通过对多个嵌入性的项目进行分析,作者清楚地看到了不同事件中政府角色的不同。

2.3 收集

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多种来源的证据并形成案例研究的数据库。在收集过程中,一个一以贯之的总体目标是,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真实事件和行为方面的数据。案例研究的证据来源主要有六种:文件、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综合收集这几种来源的资料会进一步提高资料的质量。

该案例研究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收集资料环节。首先,作者于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在该小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如2005年7月12日访居委会许可,得到的资料和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证据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同时见解会比较深刻。其次,作者在小区论坛上找到了大量关于小区治理的一手文件和材料。比如,《芳雅家园管委会致海诚物业公司的函》、《芳雅家园业委会致北京市房地局及朝阳小区办的函》、《朝阳小区办的意见》等等。此外,作者在就某一事件进行分析时还用到了当时北京市如何成立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法律文本和物业公司管理文件。根据收集的资料,作者将该小区治理中发生的相关事件整理如下表:

2.4 分析与分享

证据分析包括检查、归类、列表、检验,或合并证据,以根据实证依据得出结论。根据罗伯特・K.殷的观点,证据分析有四大策略是以理论假设为基础、进行案例描述、结合量化资料和质性资料以及检验对立的竞争性解释。该案例研究在分析阶段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作者对每一个嵌入型分析项目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小案例的回顾,我们能清楚的看到政府在不同的治理方面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然而,作者在分析阶段没有充分利用量化资料并结合具体的分析技术展开分析。量化资料的缺失实际上是资料收集环节的不足,作者注意到了要如实的还原事件本身,但却忽略了用数据说话。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有该案例研究的性质有关。在确定进行案例研究时,作者把案例定位成描述性案例研究,旨在通过描述具体事件以体现政府在小区治理中的不同作用。

分享则是指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把研究的结论和新观点呈现出来。作者的案例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问题的提出、

(下接第76页)

案例的描述与分析以及结论。整个报告逻辑清晰,但与书中所提到的六种研究报告的结构都不是特别吻合。然而,在第二部分对案例进行描述时,作者采用的主要是时间顺序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陈述了案例研究的例证。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采用时间顺序存在一个缺陷:即通常对早期事件关注过多,而对后来的事件关注则不足。这也是该案例研究报告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本案例研究的时间跨度大,作者以不同方式收集了近八年时间发生在小区中的一系列时间,在撰写报告时要想把所有案例完整呈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二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头重脚轻的特点。

2.5 小结

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作者基本上解答了所提出的问题。在案例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她发现,在居民自治动机和能力都较强的商品房小区中,政府的新角色是宏观方向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组织关系的协调者和问题解决者,主要在授予合法性资源、协调机构关系和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作用。虽然该案例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该小区的实践毕竟让我们看到了进退有度的掌舵者的政府新角色的出现,对于社区管理这一研究领域有很大贡献。

3.结论

总的来说,案例分析有助于对现实中某一复杂和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案例研究还使人们能建立新的理论,或是对现存的理论进行检验、发展或修改,同时还是找到对现存问题解决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这种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案例研究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工具,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学术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张磊.刘丽敏.物业运作: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社会,2005(11)

[2] 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中文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3] 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的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

[4] 李平.曹仰锋.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5] 陈向明.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第一卷).重庆大学出版社

[6] 陈向明.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第二卷).重庆大学出版社

[7] 黄江明.李亮.王伟.案例研究:从好的故事到好的理论.管理世界.2011年第2期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7)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学习法起源于1920年代,从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开始提倡,那时是采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案例形式进行教学,其中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和真实情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们主动加入到课堂讨论与探究,在实施了教学案例法之后,起到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最开始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被学校和教师所看重,直到1980年代,才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且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特别推荐,诉说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并且还把案例教学法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然而我国的教育行业在1990年代才开始研究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其实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本质上就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这种方法没有特定的解决办法,并且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激励者与设计者,在旁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与分析,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一个非常有知识的人,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的角色。

一、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与分析技术的前提下,才会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发展下,案例教学法还在探究阶段,也就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推广时间太短,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专业中,学科的隶属关系为:法学-政治学类-行政管理。其中并没有案例教学法相关的学习内容。直到1998年,我国的教育部门才开始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调整,增加了很多的管理类学科,行政管理专业也开始在许多高校的管理类专业中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注重实践与案例的方法迅速的影响和渗透到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这时开始,案例教学法才yulu.cc被重视。我国的案例库的构建也才刚刚起步,从全世界的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案例库对行政管理专业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案例库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哈佛案例库、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而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都还没有构建起规范的案例库。虽然我国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根据自己知识与了解整理了一些案例集,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库资源还是非常匮乏的,尤其是结合了地区的实际情况之后,案例就更加凤毛麟角了。造成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项目的经费不够,构建案例库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第二点就是研究人员的动力不足,这项研究投入大费用高。第三点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的对象是政府。我国案例的使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规范,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因为案例使用的不规范性导致我国的案例教学法进入了一些误区。最大的误区就是把案例自然而言的就当成了例子。第二个大误区是太重视案例而忽略了理论基础。第三个误区是老师的角色产生混乱。

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创新思路

首先我们要从案例的来源出发,要大力加强案例的编写、收集、选择等工作。案例教学法效果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受案例集编写质量的影响。在很多的原始材料中,许多的材料与教学案例不相符,比如有一些新闻内容,弘扬社会主旋律、突出典型的味道非常重,然而对事件本身的细节过程描述的非常少;有一些比较新鲜的行政现象,媒体方面更偏重吸引读者的眼球的角度来报道新闻,失去了事物的规范性与客观性的专业陈述;而且在有些的学术刊物中,文章作者更偏重从自己的设计结构模型去观测,因此就缺少了多角度与全局性的论述。

在案例的使用方面,应该规范案例教学法的程序。案例的选择上遥有蛇毒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选用繁简相宜、难度相当的案例。首先,案例不能太简单,学生一看就会的情况下,就不愿意往下学习了,因此,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案例要多包含一些必须要运用到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渴望,让他们主动动脑筋去思考案例问题。同时,案例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的案例学生的可操作性又不强,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情况变得消极厌学。我们还需要把案例教学法和学生的实习结合起来。按照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让大学生在实习之前见过更多的经典案例,能使他们的实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就是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的过程来进行学习,在需要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他们能够更快速地回忆并合理的运用。为了使案例教学法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环境必须能为他们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需要安排学生面对面的讨论或者通过电子通讯设备进行沟通。为了能够使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更有作用,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第二步,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提升为注重能力提升;最后一步,应该注意并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分别为学员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学生一起总结等步骤。对案例也有要求,需要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并且案例要具有多样性、相关性、典型性。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老师不仅是老师并且也是学生;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案例教学法生动具体、直观易学;能够使学生们集思广益。因此,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会龙,1982年生,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律师法学。 

参考文献 

[1]黄水群,陆春,韦文洁.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2016,(27):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