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博士学历论文

博士学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6:01:46

博士学历论文

博士学历论文篇(1)

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博士“大国”,博士帽曾经的耀眼光环也随着博士人数的增加而暗淡。

今年的5月27日,一场特别对话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对话的双方一边是中国第一代博士,他们如今功成名就,在各个领域担当权威和领军人物,而另一方则是年轻的博士生们,他们要面对的是就业压力、科研重任。

不同时代的博士毕业生,面对不同的困难与困惑,博士们的境遇,折射了时代的改变。

致30年前的青春

11位“新中国第一代博士”聚会在大学校园里,个个神采飞扬。30年前的5月27日,经历过了十年“”,中国的学术界开始在一片百废待兴中渐渐复苏。继教育部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这一天,18位中国国内培养的“土博士”,在经历了论文评审和答辩之后,终于师成出山。1983年的 5月27日,18位博士在人民大会堂被集中授予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博士。

当年被外界戏称为十八勇士的青年学子,如今已均年过花甲,成为了国内知名高校的院士、校长及教学名师。

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在当年18人中,他是第一个进行论文答辩的,历史选择他成为新中国第一名自己培养的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马中骐留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聚会上,马中骐展示了一份珍贵的资料——30年前的博士答辩现场录像。由于年代久远,录像画面不是太清晰,但黑白的影像再现了当年真实的场景。画面中,马中骐用幻灯片演示论文内容,不时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尽管设备简陋,答辩过程却是一丝不苟。

就像黑白影像的简单一样,30年前,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艰辛而又单纯的过程。受“”影响,李尚志曾在四川大山里当乡村教师,教书之余,他没有放下数学,心中的信念是,“国家总有一天需要数学人才”。当命运给了李尚志重新回到大学的机会时,他毫不犹豫地抓住,成为第一代博士。面对30多年的命运变迁,如今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尚志教授感慨:“因为有这种特殊的经历,所以我们会特别珍惜搞科研的机会,这一点可能现在的学生没办法体会。”

太多还是太少?

1983年首批博士授予大会之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在座谈会上说出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许多人不明其意,全国才刚刚培养出18名博士,怎么就多了?后据一位当时在场的《人民日报》记者回忆:“他已经预感到将来我国授予的博士会非常多。”

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单位已达到347个,在校博士研究生共计24.6万人。与1983年首届的18人相比,这个数字增长了1万倍有余。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和博士人数均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博士多了是坏事吗?面对近些年逐渐加大的就业压力,一些本科生开始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暂避风头,这几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一些人一口气读到博士,毕业时却发现,还是要面临同样的就业难题。

有人无奈感叹:“博士无用。”但很多用人单位却提出了另一种看法:造成学历贬值的原因,并非是扩招后引起的博士数量增加,而是庞大的数量背后,暗藏的质量问题。

30年前首批18名博士的超豪华导师阵容标准,注定会成为一个难以复制的瞬间被载入史册。5月27日的座谈会上,一位当年的老博士提到高校扩招时感叹:“我们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几乎都是院士及各领域内的顶尖学者,而且每人只带一两名博士。不像现在这样,有的人同时带40多个学生,我都不知道怎么个带法。”

“博士培养得多了,自然良莠不齐,这是很自然的现象。现在媒体关注博士群体,不应该单单看到博士队伍中一些专业水准较弱的人群,还应该看到一些优秀的、好的代表。扩招增大了博士队伍的基数,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自然也随之增大。说现在培养博士的整体质量不如我们第一批,但这当中每年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肯定大于18个吧。”对于博士质量下降的说法,李尚志却持不同的意见。

读博动机

上世纪90年代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博士赵烨德,现为一名优秀的整形外科医生。赵烨德毫不客气地批评:“现在的医学博士,普遍太水了。”不久前,赵烨德刚刚拒绝了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到医院实习。这位博士生的简历显示,学生在硕士阶段从事的是寄生虫专业的研究,而考博时却跨专业选择了整形外科。“现在的年轻人,在专业上则太过功利,只考虑就业和待遇,却很少有对学术负责的。寄生虫领域刚刚涉足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稳,就有跳到外科领域要给人开刀。”赵烨德表示,他更倾向于接收硕士时就学整形外科专业,或者是有医院临床工作经验后再选择读博深造的毕业生。

在后续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改换专业的考研者,都是根据就业情况、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甚至是与导师的关系来选择,很多导师在考虑录取标准时,也会掺杂学术以外的考量。

一种观点认为,博士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与单一的评价标准有关系。在赵烨德看来,不同专业需要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对于一些偏向于理论研究的专业,可以以毕业论文作为学位考核的惟一标准,对于一些偏实用性的专业,则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实践经验设定硬性要求。“学位培养没有细化的标准,导致一些学生在考研、考博时乱跨专业,结果学而不精。”

赵烨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整形外科的博士为例,3年一共6学期,第一学期上马列毛邓和英语等公共课,之后的两年名义上用于做课题写毕业论文和手术临床,到了最后一学期开学,就要交论文,之后的两三个月要在与导师的沟通中一边对论文加以修改,一边准备答辩。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博士生在3年的读博生涯里,充其量只在手术临床实习6个月,甚至很多人根本没有拿刀的经验,只要论文通过,就毕业了。“这样的博士毕了业,哪个医院敢要?当然,其中很多人选择留校任教,自己没做过一次手术,却又开始教别人拿手术刀。”

英国、日本等国推行“论文博士”机制,规定论文博士生只要在3年—10年在读期间与导师做交流论文,而毕业时也同样要拿出相当于博士毕业生学术水平的论文,答辩合格后即可获得和全日制课程博士生同样的学位。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曾表示,国内不存在所谓的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若发现这类情况,教育部将“决不手软”。

文辰辉说,当初自己之所以选择生物专业,就是因为听了当时流行的一句话:“生物学是21世纪的科学。”文辰辉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物专业很热门,录取分数线最高。“我们清华大学生物系那一届招进了30人,几乎全是各省的理科状元。当时,我选择生物的想法就是,我考了最高分,当然要上录取分最高的专业,就好比花最贵的钱,一定要买标价最贵的东西一样。”

正是这样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决定了文辰辉接下来11年的学业方向。文辰辉的同学大多有着同样的想法,“我们30名本科生,其中起码有20人和我一样,仅仅是因为一句口号,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5年本科结束之后,文辰辉的同学们绝大多数选择读研、读博,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文辰辉说,虽然前5年几乎完全不热爱生物,但在之后赴美深造时,他还是选择了这一专业,在哥伦比亚大学度过了6年的硕博生涯。

“到美国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美国课堂上导师启发式的授课,和学生发散性的思考方式,让我有如新生。”后来,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文辰辉曾从事科研工作,但最后还是选择接受MBA教育,成为一家投资公司的董事。

“我在打算读MBA之前,征求过导师的意见,她虽对我的离去感到惋惜,但仍然支持我的选择,并为我写了推荐信。那时是1998年,美国经济泡沫时期,投资市场很好,再加上我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本来就是巴菲特的母校,所以学生选择经商的很普遍。当然,学过的东西都不能算是白学,学习生物时养成的思维方式、思考逻辑,使我终生受益。”

另类博士

30年过去,首批18名博士后来尽管经历各不相同,却无一人“下海”,仍在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坚守着老一辈学者的育人传统。马中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如果做不出什么成果,就对不起这个‘第一批’,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责任感。如今,社会环境不同,博士生们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却有了不同的考量。

苗青,历史学博士,现在是上海滨海古园的历史研究员。

1999年本科毕业后,苗青有过长达8年的教师经历。“我从小热爱历史,本科学历史,毕业后又在一所中学教历史。”工作的时间越久,苗青越觉得只在课堂上教授浅显的历史知识,无法满足自己对历史研究的渴求。抱着这样的心态,2007年,苗青又一次走进大学,开始了自己硕博连读的生涯。

“很快到了要找工作的时候,历史这种专业,不教书其实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苗青回忆,当时他曾尝试着将简历投给几所高校,希望能教授大学历史公共课,但都没有回音。在一次学校的招聘会上,苗青看到了滨海古园的招聘信息。“滨海古园作为一个公墓招聘历史研究员,可见这里是有文化追求的。”苗青告诉记者,能继续从事历史研究,是自己择业的最重要考量,正是因为这样,苗青最终向滨海古园投递了简历。

博士学历论文篇(2)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策略

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博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和研究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原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

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本文以武汉地区某高校2014级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与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密切相关的《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典型研究样本展开研究。该级博士研究生第一学期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在该学期的课程教学总时数中占有比例最大。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模块,其中“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是该级15名博士研究生首次接触此类内容。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基本理论和原理理解的准确性、原著原文的引用率论文三个角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较少

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所列重要原始文献曾经阅读过的数量进行统计。据统计,15名博士研究生在《政治理论》课程开始前,已经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所列19篇的数量人、人数及占比见下表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见,80%的学生仅曾经阅读过不超过4篇的《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所列文章,且基本都是《实践论》、《矛盾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国内政治家的文章。

2、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的准确性不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重要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进行统计。问卷设计了四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如: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七大观点是什么等,对博士研究生的回答正确率进行统计,问题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

3、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引用率低

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引用率情况,通过该级学生在近五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对原著原文引用的次数进行统计。据统计,15名博士研究生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62篇,对其在论文中引用过原著原文的论文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二、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现状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现状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少、理论理解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引用率低等现象,需要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现象背后存在的原因。

1、部分学生对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有畏难情绪。从小学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原著基本上没有进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是从图书馆、书店、电视宣传中才能见到厚厚的一本本《马克思选集》、《恩格斯选集》、《资本论》等。在这种印象条件下,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产生畏难情绪。

2、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对阅读原著有一定影响。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能够保证的一定的学时数,但出于教学对象的特点,还无法在课程较短的教学时间里既要安排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又要安排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和导读。因此,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受到本、硕阶段政治理论课程时间的限制。

3、某些社会思潮和国外价值观的输送对学生的影响。当今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国内外各类思潮涌动,在其中不乏有意或无地混杂着一些偏左或偏右的资产阶级价值观。这些不良思潮和价值观,对于学术视野高、思想活跃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往往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易被其中披着“合情、合理”外衣的言论所迷惑,进而忽视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甚至于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情绪。

三、加强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策略措施

基于前述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将有助于提升博士研究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观进行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运用正确和合适的学术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方法。

博士学历论文篇(3)

於历史中寻找乐趣

在香港成长的萧国健博士,自小即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代在香港攻读中国历史,拿下学士学位之後,又攻下中国(香港)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毕业之後走向了历史研究之路。

最初,萧国健博士专门研究汉代士人在朝廷的发展情况,因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太大,只能从图书馆里的正史、野史、传说、文学等内容的相辅解读人物,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有些单一,其研究方式在之後发生了转变。80年代,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此转至研究华南一带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由於当时的香港历史研究工作仍处於空白状态,从而引起他的注意,一门心思钻了进去,专攻香港历史。与此同时,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1983年《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从而相关部门也将整理香港历史提上日程。由於当时多种因素,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以前,没有学者对香港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由此正步入此领域的萧国健博士受政府聘请,负责起相关方面的历史整理、归纳和研究,成为最早研究香港历史队伍中的一员。

据萧国健博士回忆,在研究香港历史之时,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进入该领域之初,所有的资料都需从零开始整理,能取得的资料大多为英文且数量极少,“香港历史主要集中於明清时期,在清代时属新安县管辖,与深圳、东莞等地紧密联繫。”於是萧国健博士便配合深圳、东莞历史发展的角度,以理清香港的发展脈络。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过,象徵移交後的“小宪法”得到落实,萧国健博士转变思路,“研究工作不单是从文献上看香港发展,而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香港发展。”他认为97香港回归之时,更应当提出香港与中国之间的关係,以配合庆祝香港回归之契机,加深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当时,《香港新界乡村之历史与风貌》即编著成册,与市民见面。

1993年至1995年间,萧国健博士开始转至考古式研究。喜欢在专业领域中有所突破的他,有着这样的理念:研究历史不只是查资料这一单线条发展,而应是立体式的研究方式,从坟墓、庙宇、铭刻文等历史痕跡中找到答案。从而,萧国健博士从一般的普通历史研究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走到了更宽的领域之中。当时内地的考古学仍处於起步阶段,深圳还未曾设立文化局和博物馆,萧国健博士便利用靠近内地的优势,与深圳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繫,互相交流,共同下乡做文物考古等调查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深圳博物馆从零到有的建设工作。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回归以後,香港人当家作主,更有必要了解本港及与中国之间的历史。”在此期间,萧国健博士推行香港本土化历史教学……2009年,政府颁授萧国健博士荣誉勳章MH,以表彰他多年来在推广香港历史领域里所做的贡献,並称之为“研究、推广香港历史之先驱者”。

香港从来不是独立体

在研究的过程中,萧国健博士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香港不是一个独立体,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紧紧关联。“在港英时代,对香港的历史不太重视,就因为不重视,我们才更应该研究,保存我们自己的文化。”自1993年开始,他将自己的论点置於:香港的发展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项有什麼关係呢?围绕这一问题,他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最後得出结论:假如没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战事纷扰、政局变动,就没有今日之香港!

为此,萧国健博士述说了几大事项:如果不是辽、夏、金、蒙古等之入侵,就没有中原人士後裔流落香港;如果不是1911辛亥革命後之军阀混战,就没有广东等地大量的富人逃亡香港,聚集起最初的香港财富;之後新中国成立时期、内地“四清运动”、“”、等等,使得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人才的涌入,推动了香港的发展;至1995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促使了香港回归的落地成音。回到现在,香港的楼市亦受到内地资金的推动,“如果没有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房地产没有今天的繁荣,特别是近几年的香港发展,更是论证了这个论点,当然不排除香港人自身的奋斗拼搏。”他期望香港所背靠的祖国,能相辅相承,共同兴盛发展。

在历史的版图里行走,萧国健博士许多年坚持下来,愈来愈觉得香港市民了解历史的重要,於2000年间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与当时一些人的想法不谋而同。最初,香港的各学校虽设有香港史,但未单独设科,而是融入西方史,合称为世界史。萧国健博士认为,各大中小学都应设有香港史,但如何设立香港史仍处於摸索当中,“香港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思想。在我做研究的三十年内,不停有新的东西在发展,因此在未来,香港史的设立还需从多方面进行考究。”

不问收穫 只求耕耘

“我喜欢各国美丽的风景,最喜欢欣赏各地的古跡。”喜欢旅行的萧国健博士,常带着对世界各地古跡的好奇心,遊览了多个国家。例如他曾前往神秘的以色列,探究以经商而闻名世界的民族——犹太人族群,“犹太人的国家为何一度消亡又复而建立,其中必定有他们的原因。分久再合,合久再分,我们中国、希腊也有同样的问题。”对类似问题的探索,萧国健博士从来不失发自内心的热情。

抱以一种“不问收穫,只求耕耘”的态度,萧国健博士对探讨人文的脚步从不因外界而停止过,还曾跟两位外国学者合作研究印尼华人在印尼的生存状况。“我与一名德国学者、一名法国学者三人,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研究印尼华人为何在多次排华之後仍在那片土地繁衍生息等多方面的生活情况,编成《印尼华文碑铭彙篇》。”十年寒暑光阴,萧国健博士在为获取资料期间,曾冒着生命危险於排华时期进行研究,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於新加坡顺利出版。虽说这套书籍现时不能在香港及印尼发行,但是他相信在将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这套书籍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再重现当时印尼华人的生存状况。

与研究历史同步的是,萧国健博士亦一直从事着历史教学,是香港珠海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陆续出版了《香港之海防历史与军事遗跡》、《香港古代史(修订版)》、《香港地方史研究》、《九龙城史论集》、《香港的历史与文物》、《香港市区文化之旅》等三十多部著作,还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因对香港历史、古物古跡有着深入的研究,萧国健博士多次获香港各大电台、报社的採访,向本土乃至世界传达香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奋斗故事。

博士学历论文篇(4)

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年限

3-6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上述同等学力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全部条件方可报考我校博士生:

①获大学英语考试六级证书、大学日语四级证书之一或相当外语水平。

②已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并由培养单位出具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

③近五年来已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以上(含2篇)。

④政治思想好,业务优秀,取得市级以上教学或科研成果奖且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市级名列前3名,省部级名列前5名)。

⑤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资历。

4.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

5.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可接受相邻或相近的跨专业考生报考,跨专业考生需提交所报考的导师同意其报考的意见书,意见书中应详细注明考生的专业、学历等具体情况。

6.身心健康,达到国家普通高校招生相关要求。

7.有工作单位的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者,需工作单位同意才能报考。考生与工作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负责任。

8.报考中医博士(专业代码1057开头)专业学位的考生,除上述要求外,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

②统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届毕业生或临床医学七年制应届毕业生(由培养单位提供培养类型证明,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③已获得医学硕士科学学位人员或医学专业统招科学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须提供合格证或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出示的通过培训的证明)或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并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含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工作不少于两年的经历(须所在人事部门提供证明)。

另外,至少一名推荐人应为我校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

9.硕博连读考生的具体要求另行制定。

四、报名、考试

1.本校2016年博士生招生为一次,招生规模约58人(包括硕博连读生),最终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2.报名工作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12月20日~2016年1月6日;网报地址:中国研招网(yz.chsi.com.cn/bsbm/)。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1月11、12日。领取准考证时间:2016年3月9~10日。

3.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2016年3月12、13日。复试时间为2016年5月下旬,具体复试时间另行通知,体检于复试时在本校统一进行。

4.外语科目参加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考试包含听力测试,请考生自备具有接收校园广播功能的收音机参加考试;考试科目中的“2002中医学基础”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

5.同等学力人员除招生简章所列考试科目外,还要加试自然辩证法、医学科研方法和医学统计学。

6.报名手续:

(1)凡符合条件人员,须经所在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并在报考登记表单位意见处签署意见、方可到我校研招办报名。

(2)考生必须亲自参加现场确认,同时提供下述材料:

①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②思想政治情况审查表。

③专家推荐书不少于2份。

以上报名表格请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官网研究生学院主页下载。

④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各1份(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论文评议书复印件各1份(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复试时补交)。

⑤身份证、学生证(应届和硕博连读生)、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学位研究生成绩单复印件各1份。

⑥同等学力者须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及证书、论文复印件(见第三条第3项)。

⑦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具体标准另行通知。

⑧所有考生必须提供相关学籍学历认证材料,具体情况如下:统招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双证硕士)提供本科(或专科)毕业证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同时提供研究生毕业证学历在线验证报告。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单证硕士)提供本科毕业证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同等学力(无硕士学位者)报考博士研究生者提供本科毕业证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提供研究生在线学籍验证报告及本科(或专科)毕业证学历在线验证报告,持境外学历报考的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

学籍及学历证书在线验证报告获取网址:chsi.com.cn(学信网),如学信网无法做出相关学历在线验证,请提供省教育厅相关机构提供的学历认证书,认证周期较长,请考生提前准备。

无法提供学籍及学历在线验证报告或认证书者,将不能完成博士报名现场确认工作,请考生注意。

上述证书、证明,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的有关材料的原件,在现场确认期间,研招办要对其进行查验,考生务必携带齐全。现场确认期间,采集考生电子照片、收缴报考费并确认相关报考信息。

五、复试资格确定及录取

我校将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成绩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公布复试名单、办法和程序。复试资格确定原则:外语成绩达到学校设定的外语合格线要求;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成绩达到60分合格分数线;达到上述合格标准的考生以外语成绩和专业基础课成绩作为累计总分划定复试分数线,专业课成绩将不再计入复试分数线划定标准之中。结合初试成绩(外语成绩、专业基础课成绩之和)和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六、学费及奖助学金

根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从2014年起,我校博士研究生须按学年缴纳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人民币10000元(以上级单位最后审批为准)。我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结合现有奖、助、贷等机制建立多元化奖助体系,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以完成学业,积极奖励优秀学生,相关细则请关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的信息。

本招生简章内容如有与国家、省或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不符,按国家、省及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未尽事宜请与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单位代码:10162 邮 编:110847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孙江波

博士学历论文篇(5)

 

“学历缩水”为哪般? 

 

七八十年代在清华大学苦读8年的吕先生,最近从基层调至机关工作,原本响当当的硕士学历到这里却大大“贬值”,周围的同事均被冠以李博士、周博士、黄博士、白博士的称谓,令这个“老硕士”颇感落伍——如今已经到了博士撮堆的年代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吕硕士发现,李博士论文题目还在娘肚子里孕育着;周博士虽说有了四五年的博士称谓,可一直忙于工作,哪有时间坐下来读书、写论文,所以也不能毕业;白博士据说已经取得了英国某大学的博士入学资格,可如今,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怎能错过?打道回府时,特意戴上博士入学资格的桂冠;黄博士更酷了,据知情人说,是花钱弄个头衔。好在没有深究,大家都风风光光。 

吕先生说,以前只听说有人为了就业弄虚作假,弄张大专、大本毕业证。现在可好了,博士也得打假了。可这能怪谁?如今,小学教师招聘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宾馆卫生间服务员也得来个高中毕业或大专文凭,只有这样方能显示招用单位的实力。看来,自己也要“弄”一张博士文凭了,不然怎么在这个机关里“混”下去啊! 

近年来社会上红火的各种MBA班、研究生班被公认为是“成才”的捷径。花几万十几万元“充电”深造,本无可厚非,但对一些人来说,花多少钱,学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学。上学得文凭、扩大社交范围、获取资源,已经成了聪明的官员们的共识。 

林先生是某县副县长,在职博士,上学时就托人疏通关系,如今该写论文了,得找个“枪手”来完成。最近听说已经“搞定”,人选还满意,价钱也谈妥了。张先生是广州市某局的处长,他是凭自己努力考上了研究生,每天的工作夜以继日,紧张忙碌,学问、论文真是没有时间考虑。他的导师感叹,如今人心浮躁,学生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也不想学什么,混到毕业,要张文凭罢了。 

 

“权学交易”谁之过? 

 

《中国青年报》曾登载一位读者来信,这位读者写道:我是北京某单位的一名普通干部。去年,我下决心用业余时间攻读硕士学位,我翻了很多广告,最后选了一个自认为很可靠的北京某名牌大学(据说是和某人事主管部门联办)的研究生课程班,学制为1年半,共11门课程,学费1万余元,毕业后发给与研究生同等学历的证书,而且在北京地区被认可。但是上了半年多的课,我们班中的多数学员都感到教学质量很成问题:首先是教材太老,多数都是七八年前的;再就是100多人的大课堂,老师讲课的随意性很大,本来一门课的面授课时应在25小时左右,老师一随意,就在规定的课时内讲不完课程;还有就是老师责任心不够,上课你来去随便,爱睡觉就睡觉,我把课时讲完,就没有我的事了,反正考试是开卷,到时你抄就行了。学校的原则是只要把学费收齐,到时保证你拿到文凭。我们班的学员基本都是在职公费生,有一部分还是外地生,他们自然不能来听课,可到时还是可以拿到文凭。再就是我们班已经上了半年多的课,却突然来了几十名新学员,他们以前的课也没听,可学习进度却和我们一样,据说毕业拿文凭的时间也将和我们一样。这样一来学校就明显摆出一副你交钱、我给你文凭的面孔,这与外面卖文凭的有什么本质区别? 

南京大学的张福炎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权学交易”。他在江苏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一个专题座谈会上谈到,现在官员攻读学位似乎成为一种风气,有些有一定级别的中青年干部为了仕途发展,利用手中权力想方设法到高校混个硕士、博士文凭。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经过正常的考核、考试,录取以后也基本不来上课,有的叫秘书代为听课,就连博士毕业论文都是别人“操刀”的。张福炎质问:许多硕士、博士专业就是正常考上的学生读起来都相当吃力,这些官员“学生”能有多少精力放在学习、研究上面?这样毕业出来的“博士”甚至“博士后”将来只怕要闹国际笑话。 

著名物理学家闵乃本也对权学交易予以谴责。他说,一些导师为了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或者为了某种“关系”、好处,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考试,对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官员“攻硕”、“攻博”大开绿灯,并提供种种便利让其顺利拿到学位。闵乃本认为,“权学交易”教育界应该承担相当的责任。 

南开大学的梁正博士认为,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干部选拔和任用标准的变化所造成的。在干部“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下,许多单位或地方都出台了所谓的“学历线”——科级岗位要求本科学历,处级岗位要求硕士学历,局级岗位要求博士学历。一些年轻干部为满足“达标”和“升迁”的要求,只好去追求高学历。 

《人民日报》的载文说,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是个别地方的用人制度造成的。少数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惟文凭是用,造成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挖空心思假“读研”,最后获取一张真文凭。干部热衷读研不能说是坏事,至少表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为工作的需要,单位选派一些同志读研,也是完全应该的,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但有些投机取巧者放下该干的事不干,让国家花钱,为自己升官铺路,与我们提倡的干部在职教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工人日报》说:单纯把醉心“权学交易”的板子打在“官员学子”身上,似乎有些冤枉他们。如果不根除制度上的弊端,就不可能刹住这股“权学交易”的邪风。 

 

“国学大师”无学位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文革”时有一个卫生部长,识字不多。有一次会见外国人,外国人给咱们溜须,说中国的医学历史悠久,外国人特崇拜中国的李时珍大夫。这位卫生部长忙问下属:李时珍来了没有?可以让他见见外宾嘛!外国人大愕。《中国青年报》说,如今的“权学交易”,没准还能造出这种官员来,这是选官时过分强调文凭造成的结果。文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水平,但是并不绝对代表水平。如果搞成了绝对化,必定出假。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20世纪中国顶尖学者之一,被学界誉为“教授的教授”。他曾留学日、德、法、瑞、美等国,通晓十几种语言,其著述被同行奉为上上之作、必读之书。就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对陈钦佩有加,自谦地表示,自己等身的著述,尚不及陈寅恪寥寥几百字有价值。 

准确地说,陈寅恪的正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的复旦公学还不能算作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陈先生自己认为,该校相当于“高中程度”。陈先生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如果按我们现在的用人政策来衡量,陈寅恪是不能算作人才的,更是进不了清华的。但当年的清华大学却不这么看,照样聘用了陈寅恪,做到以真才实学衡量人,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现在动辄规定不是博士、硕士就不能如何如何,甚至招个打扫卫生间的职工也非得本科、大专学历不可,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是否必要,实在应加以检讨。一些官员为了取得升迁的筹码,利用权力谋取学历,以致掺假文凭满天飞,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用人政策的漏洞。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一段妙论:“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话虽说得刻薄一些,但也大体不差,现代社会,缺了这片“树叶”,还真是寸步难行。钱钟书先生本来获得的是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高级文学学士学位,可是有“好心人”拔高成“相当于文学硕士”,似乎不如此就对不起他那么大的学问;还有人干脆把他封为“副博士”,更让人吃惊的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钱先生的“博士论文”,并准备结集出版。急得杨绛不得不一再向媒体正名:钱先生得的是学士学位,不是硕士学位,更不是博士学位。 

博士学历论文篇(6)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系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构架和内容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和研究能力的强弱,进而决定着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 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3、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方法研究”的授课模式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 of Fiel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 Multivariate 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 Seminar in Corporate 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 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 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

博士学历论文篇(7)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这期的选题是:笑傲江湖的女博士。当我看到做过15年媒体的主持人赵川拿着采访稿和女博士一问一答地交流时,我从心里感觉到,三个女博士中的前两位让人感觉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当两个人之间聊天、交流,特别是谈论爱情的时候,都要像外交辞令一样字斟句酌时,你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或许,女博士是某些行业、学科方面的精英,但在情感方面,在心理方面,在与人交流方面,她们却表现出了严重的傲慢、自以为是、孤僻、戒备等心理问题和行为方式。

我无意放大女博士在婚恋方面的尴尬和心理问题,但我不得不说她们的确存在严重情感变态和心理变态。这绝对不是妖魔化。

谈恋爱的时候,可以不计较家庭背景、出身、户口、学历等,有个别著名学府的高才生甚至靠自己的高学历、名牌高校等光鲜头衔诱骗一些长相俊俏的低学历女生和“北漂”的农村女孩上床,只是以谈恋爱的名义,一旦谈婚论嫁,他们就不认账了。这在我以前针对“北漂女孩”的系列采访中,遇到的事例不止一个。

女博士虽然很难被“诱骗”,但也恰恰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理智、理性在某些业务方面这是良好的品质,如果在与人交往、与人谈情说爱的时候,过于理智、理性,恨不能通过检测基因的方式,来判定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忠诚度,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高科技手段和智能的、逻辑性极为缜密的思维方式对爱情、婚姻进行细分、细化、萃取等工序之后,方才把一个原本很感性的情感问题,经过复杂的工作最后作出一个“可以”恋爱或者“不可以”恋爱的结论,这是不是很可悲的?

博士只是一个学历,天天把这个所谓的博士帽戴在头上,甚至在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的时候,也要拿“博士”来衡量女人和男人的爱情、婚姻,岂不累死,岂不是作茧自缚?

那位女博士在节目中口口声声地说,如果我是普通人,我就怎么怎么样……她首先把自己归类到“不普通”的一类,归总于“崇高”与“伟大”的高度。有如此心境,难免把爱情和婚姻也搞得如此高不可攀。

中国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存在严重的“门第之见”,几千年以来一直是这样,21世纪的中国也是如此。女博士谈恋爱看不上学历比自己低的,看不上赚钱比自己少的,看不上没车没房的……她们不是以爱情来衡量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结合,而是以物质取代爱情作为衡量标准,并且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爱情的物化作用一直延续着,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延续着,可怜的女博士们,还会继续为她们的爱情变态和心理变态寻找可以绝对物化的元素。这不是一个群体的绝大多数之行为,但也不是一两个人之行为。女博士不把自己的面具卸掉,和她们结合的男人也会戴上面具生活!如果是这样,男人还不如不娶女博士!所以,即便是上床,也请女博士们以爱情的名义上来。

博客主人简介:

鸿水,专栏作家、媒体评论人、娱乐策划人、作协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坚持文娱批判、时事批评,被誉为“博客杀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