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09:03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档案安全体系;档案保护;灾害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安全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safety system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archival cause development strategy. Facing the shortage of systematic induce in archival safety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point out the source of archival security system theory from these aspects: the archiv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risk society theory, risk management theory, disaster management theory,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and safety culture management theory.

Keywords:Archives safety system; Archives conservation; Disaster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1 引言

2010年以恚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提出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说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反思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的深层次原因,离不开学界多年来对档案安全问题的不断研究。从最初对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安全保护的研究到如今从档案安全体系的层面展开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档案界人士充分汲取相关学科的思想源流,并将其融入档案安全问题的研究当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时至今日,我国档案安全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当中缺乏对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系统归纳和科学提炼。因此,厘清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源泉,对于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安全理论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

2 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主要理论阐释

2.1 档案保护与档案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安全的理论最初就体现在档案保护之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档案保护研究逐渐从各个层面展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学界不仅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科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还将目光转移到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当中。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所形成的核心思想和理论方法,是以纸质档案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例如档案修复技术方法、档案馆建筑与设备、档案害虫与微生物的防治等,它们在我国传统档案保护工作以及“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理论角色。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档案保护的范围逐渐拓展到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护、备份与长期保存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同样也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下,档案安全保护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1]。总之,在档案安全体系理论建构当中,档案保护领域的理论方法不可或缺。

档案管理理论是围绕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流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和方法。科学的档案管理对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看,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构建离不开档案管理理论的指导。首先,要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除了探讨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外,电子文件的归档、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同样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方面,电子邮件、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新型“文件”的出现,如何确定归档范围,如何鉴定其价值、划定保管期限,如何完整捕获文件内容及其结构和元数据信息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和维护,尤其是新型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策略方法也是需要涉足的重要问题。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文件(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周期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对文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既要防止重要文件由于没有归档或归档信息不完整造成的丢失,也要防止保管当中的篡改、泄密,以及注意防火、防盗等,当然,还有利用过程的原件保护、信息保密、隐私保护甚至销毁阶段的安全等。

2.2 风险社会理论。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理论命题。此后,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安东尼・吉登斯、沃特・阿赫特贝格等人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风险社会进行了完整描述,对如何规避和应对风险作了阐释,是开展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思想源泉。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之后,风险的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维度视角也为关注风险社会问题提供了多种理论分析路径。此外,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社会理论已经对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基于风险社会视角展开的安全问题研究层出不穷。

对于档案界而言,对档案安全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两种视角:一是从档案的存在形态、固有特性以及档案保管的场所、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力图从内部发现档案安全风险因素;二是从档案安全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着手,力图从外部分析档案安全风险因素。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和思考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为档案安全风险的防范、规避与管理提供重要思路。

总之,探索风险社会理论对档案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认识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档案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借鉴。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切入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进行透视和反思,剖析产生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这对于档案界树立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有导向作用。此外,有利于档案机构明确风险社会中档案安全的责任担当,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展开,树立“大安全观”,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制定安全应对策略与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机制。

2.3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与客观存在性,它由潜在的损失、损失的大小、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三种因素构成。为了避免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即降低风险成本,人们引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规避风险,于是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便应运而生。

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常被视为一种保险,一个缓解不确定性的缓冲区,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管理主体通常致力于通过风险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矸治瞿谕獠看嬖诘姆缦找蛩兀并制定一系列方案、措施来应对风险,以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在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医疗护理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极其深入的应用与理论拓展,并逐步运用到政府管理、信息管理、IT项目管理、自然灾害管理等领域中。

2000年,王健等人翻译了戴维・比尔曼的著作《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比尔曼认为,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应导入风险概念,进行风险管理。之后,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文件管理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电子文件管理风险及其产生原因[2][3]、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法等[5][6],并于2008年出版了专著《电子文件风险管理》。

总的来说,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当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7],在数字时代,文件与档案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些风险不仅出现在收集阶段,还出现在整理、利用等各个阶段,尤其是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阶段[8]以及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当中[9]。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已成为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思想。

2.4 灾害管理理论。灾害是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而形成的、发生于自然界的或突发或缓慢发生的能给人类造成各种损害的事件。灾害与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永恒主题。因此,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逐渐成为应对灾害的重要活动,它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 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档案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国家档案局对自然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每年都要专门发文强调汛期档案安全,此外还出台了《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灾难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为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制定灾害管理政策和战略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以便进一步增强档案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妥善处置,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10]。针对档案以及档案馆所面临的灾害威胁,灾害管理领域的理论方法(诸如灾害恢复、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预测与评估、灾害分类与等级划分、防灾减灾对策、灾害应急管理、灾害风险管理、灾害危机管理等)对档案安全管理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因此,近些年来,有学者对档案灾害预警机制[11]、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12]、档案灾害管理体系[13]、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14]、数字档案灾害[15]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还有学者对“档案灾害学”进行了深入研究[16][17]。

2.5 信息安全理论。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永恒的需求。可以说信息安全是信息的影子,哪里有信息哪里就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当前,信息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可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敌对势力的破坏、恶意软件的入侵、黑客攻击、利用计算机犯罪等,对信息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信息安全的形势是严峻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4个层面的内容,而信息安全学科就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领域中如何保障这四个层面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安全理论当中,技术被认为是信息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字水印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可信计算技术、RFID技术等安全保护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档案信息安全受到了高度重视。学者们纷纷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管理以及保障体系等层面阐述应对策略。研究中不难发现,档案信息安全研究不能脱离信息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指导,信息安全领域的诸如网络安全机制、隐私保护、设备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技术、PKI安全认证体系、可信计算技术等理念、技术和方法对档案信息安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6 安全文化与管理理论。安全问题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防御灾害、事件和保障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与“天灾”和“人祸”相关的安全问题。“天灾”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旱灾等。“人祸”就包括战争、环境破坏、恐怖活动、网络黑客事件、大面积停电、交通事故、公共安全等。安全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安全现象中的安全规律,安全科学原理就是安全规律的核心内容。这些原理当中:安全文化原理、安全伦理原理、安全教育原理、安全法律法规原理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原理对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以及档案安全观的形成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此外,从安全管理的层面来看,安全生产管理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体制机制以及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方法等同样可以作为档案安全管理的参考。

3 结语

2010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并迅速付诸实践。实践工作的快速推进,亟须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梳理已有的相关成果,分析相关的理论思想来源,提炼档案安全体系理论,为指导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系统梳理了档案安全问题研究当中所涉及的档案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灾害学、信息安全学以及安全科学等6个领域的7大主要理论思想,其中“档案保护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是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余5种理论则为档案安全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思想源流。然,在各学科理论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后面5种学术理论当中,也存在部分交叉的情况。如灾害管理理论、安全管理理论当中同样借鉴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档案安全问题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在档案安全体系研究当中各种理论思想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是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其共同目标是应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指导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鹏.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角度看档案保护[J].中国档案,2010(6):27.

[2]冯惠玲,王健.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文件管理风险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05(4):62~66.

[3]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 2005(3):8~11.

[4]徐拥军.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档案学通讯, 2005(6):51~55.

[5]张宁.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识别与应对[J].电子政务, 2010(6):24~30.

[6]张宁.思维的“逆行”――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解析[J].中国档案, 2010(7):59~61.

[7]向立文,欧阳华.论加强档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 2015(4):68~71.

[8]陈国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J].北京档案,2008(2):42~43.

[9]黄丽华.引进风险管理方法构建安全管理策略――档案数字化外包潜在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N].中国档案报,2015-11-23(03).

[10]王良城. 自然灾害对档案的侵袭与应对策略[J]. 北京档案,2010(7):72.

[11]于海燕.档案灾害预警机制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1(4):81-84.

[12]吴加琪,周林兴.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研究[J].浙江档案, 2012(6):16~18.

[13]毛惠芳.预警应急抢救――档案灾害管理体系的构建[D].合肥:安徽大学, 2010.

[14]张新.灾害后的行动与反思――从北川档案抢救看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J].四川档案,2010(3):21~23.

[15]吴晓红,郭莉珠.数字档案灾害初探[J].档案学通讯,2005(3):80~83.

[16]吴晓红.档案灾害学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5-010-03

一、网络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

(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也是一样,它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实施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因此,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理想化要求较高,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2)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开放、大胆前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2)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办事没经验,往往容易通过网络,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发表错误言论,作出错误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3)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4)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感。但是,网络作为一

新兴媒体,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随意性很强,难以实时监控,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难以找到突破点,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自动采集网络媒体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的29个板块(可根据需求扩展),3000多个新闻媒体,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除此之外,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4]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6 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4-136.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3)

公安情报学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建设资格,并在公安院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我国的公安情报信息实践与公安工作一样久远,但我国的公安情报信息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却比较晚,尤其是关于公安信息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公安工作的传统比较重视信息工作,相对于公安信息工作实践来说,公安信息理论研究却相对较晚,近十余年来,虽然涌现出了一批有关公安信息学方面的论文、著作和教材,但关于公安信息学学科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却较少。伴随着公安情报信息学专业的设置和公安院校公安情报信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公安情报信息学学科建设问题才受到真正关注,刊发了几篇探索公安情报信息学学科建设文章。总体上,我国公安情报信息学研究尚处于“雏形”阶段,很多内容是经验性总结,没有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

二、信息化背景下公安信息学学科

建设面临的挑战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信息化背景下,公安信息学学科建设也将面临着重要的挑战。

(一)公安信息价值观念的变化

信息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信息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进行价值评价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它是信息与信息活动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属于意识的范畴。我国情报信息学界的著名人士王崇德教授指出“社会成员对情报信息的看法,即为情报信息观。历来情报信息观都极富时代感”。传统的公安信息价值观是狭隘的、封闭的“小”信息观。从公安信息情报历史来看,涉及国家安全、刑事、、恐怖活动、黑恶势力等有关方面的内容才被看成是公安情报信息。公安情报信息活动突出隐秘性,认为只有通过特殊手段获取特定对象的信息才是公安情报,一般工作中形成和产生的信息、治安管理工作涉及的信息被排除在公安情报信息范围之外。受传统公安信息价值观的影响,当前公安信息学学科体系仍然带有很大的狭隘性,或是从信息活动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体系,如学科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情报信息学概论、公安信息学概论、公安信息技术(含行动技术)、公安信息系统、公安信息分析与研判、战略情报信息判断、公安信息组织、公安信息工作实务等;或是与公安情报信息实践工作相对应来设置课程体系等。无论哪种学科课程构建思路,都受到传统信息观单一性、专业性影响。信息化背景下的公安信息观应是开放的、综合性的“大”信息观。第一,在全球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公安信息工作的隐秘性已越来越小,通过公开途径搜集信息已成为许多国家情报信息部门获取情报信息的主要方式。美国《简氏防务》周刊2000年8月载文称,“在冷战时期,情报中约85%来自政府部门,如今,由于世界各国政府的进一步开放,这个数字大约是90%-95%”。这些情报大部分来自公开的报纸、杂志、网络,小部分来自不保密的内部资料和政府报告及领导人的讲话。公安信息大部分也来自于内外部公开活动获得,而且,很多有价值的公安信息往往来自于日常的警务活动、公安管理工作中,公安情报信息的神秘性、隐蔽性弱化,相反,一种开放式的以社会信息为对象的公安情报信息工作实践理念正在形成。第二,信息化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形成了普遍范围的“大”信息观。“大”信息观源于“大科学”概念的导向。1962年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教授D•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现代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大有用,使人们不能不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在大科学理念发展背景下,1987年卢太宏等人在《变革中的情报工作新观念与新方式》一文中首次提出大情报信息观念并界定为“从科技情报信息延拓到各类社会需求的情报信息,从单一领域的情报信息系统演变为综合的社会情报信息系统”。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公安信息化成果应用的不断推广应用,尤其是公安部提出的“以信息化为龙头,带动刑侦工作实现新突破”的战略后,一种公安“大”信息战略理念正在指导着公安实践工作。

(二)公安信息活动界域的变化

传统公安信息工作以部门分割、专业分工为主,形成上下一条线的垂直管理模式。如专门负责刑事犯罪情报资料的专业管理工作分别在国内安全保卫、刑侦、治安、边防、缉毒等部门,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地开展工作,受管理制度的制约,相互之间信息交流活动很少。在这种相对孤立的信息工作实践活动中,公安信息理论研究也带有明显的针对性,除了公安信息基本理论具有普适性研究外,公安信息活动研究内容大多只限于某一专业门类的公安信息活动,如针对刑事犯罪信息的刑事犯罪情报学,针对安全保卫的安全保卫信息学等,这些学科课程都具有单一性、专业化强,仅适用于指导某一方面的公安信息工作实践。在信息化背景下,不仅公安信息活动越出了专业分工的界限,而且公安信息活动规律也越出了传统以人为核心的模式。首先,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与影响,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信息交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获取更方便。公安信息活动不再仅限于某一专业、某一门类,而是在网络的同一平台上,涉及安全保卫、刑侦、治安、交通、人口、禁毒、反恐、维稳、出入境等各类信息的横向联系更直接,相互交流更具有社会性。而且,公安信息来源越来越依赖于社会信息系统的供给,如依赖于金融系统、海关系统、医疗系统、工商系统、保险系统、民航系统等,这些社会信息对增强公安信息研判工作具有重大影响,对公安开展信息主导警务实践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二,以信息化生产工具为手段,打破了以人、部门为核心的公安信息工作模式,信息化生产工具大大弥补了人、部门分散性工作的不足,将分散的人、部门、信息资源统一在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中,形成了以网络“大脑”为中心的信息工作模式。那种单个的个体人在信息工作中的作用被信息化条件下网络群体人的作用所取代。信息化条件下,公安信息工作单一、独立的局限性思维被打破,代之而来的是要从整体、开放的角度来研究和实践信息工作。

三、信息化条件下公安信息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一)突破常规,重新建立公安信息学学科和专业课程体系

突出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公安工作的行业特色,重建公安信息学学科体系。当前公安信息学学科建设研究工作较弱,基础理论部分大多继承了信息学学科研究的一些成果,但公安信息学与信息学之间还存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公安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安工作理念、方式、战略发展等的变革,都意味着公安信息学学科建设与信息学学科建设之间的不同。因此,当前应以公安信息化发展为背景,分析公安信息化发展下公安信息工作的内在发展需求,以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信息主导警务”工作为中心,以信息工作如何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公安工作为目的,重建公安信息学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打破当前公安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以开放的“大”信息观指导公安信息学科和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现开设公安情报学专业招收本科生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刑警学院,在公安情报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基本延续了传统情报信息学专业的一些思路。公安大学公安情报信息学专业以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基本流程作为学科建设的逻辑主线,围绕这一主线,又以应用导向进行课程设置,这些课程基本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化、部门化的公安信息工作内容。这一构建思路虽遵循了公安信息科学的内在规律性,也充分体现了公安信息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状况,符合学科建设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但是,无论是科学研究“大科学”观的提出,还是公安“大信息”观的实践,都在打破着单一、封闭的思维模式。因此,笔者建议,应打破既有学科课程体系现状,从开放的“大”信息观入手,分析公安信息工作的未来性特点,重新构建公安信息学专业课程体系,按“理论———方法———应用”进行大部类架构,如公安信息学理论概论、公安信息方法概论、公安信息实务。在大部类层次下按知识模块进行课程设置,明确课程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中心整合资源,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这一思路的本质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安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二)强化公安信息学基础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推动应用研究

公安信息学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其理论基础正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中。一方面,由于公安信息学还太年轻,公安信息学基础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公安信息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安信息实践超越理论研究步伐,致使理论界对公安信息理论研究较为漠视。双重作用下导致了公安信息学理论研究的薄弱与滞后。公安信息学研究应以基础理论带动应用研究。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种实践,基础理论是纲,是根本,如果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不足,或跟不上实践应用的发展,这门学科就很难建立,公安信息学也如此。自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系一直致力于公安情报信息理论研究的主导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组织过三次全国公安情报信息学研讨会,为全国从事或关注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学者和实战部门专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内容来看,越来越多的从实践应用层面来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被弱化、被忽视的现象明显。要改善这一局面,还得以全国有声望的学者、以公安大学为引领,带动公安信息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把研究公安信息活动内在规律和发展规律为根基、为主线,以理论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决定着学科行进的方向,把握着学科发展的命运与前途。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首先应着力建立完善的公安信息学理论体系,为公安信息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应加强对公安信息学实践活动中的理论研究,保持公安信息学理论研究与公安信息学应用领域实践活动的同步前进,以改变目前诸多实践应用中如公安信息主导警务活动、公安大信息系统应用、公安信息分析研判、公安信息数据挖掘等领域有实践活动无理论指导的局面。

(三)信息化背景下公安信息学学科应保持适应性发展态势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4)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催生了以微博、微信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无地域性、虚拟性、即时性和多中心性,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事件传播方式。公共的话语权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强烈地冲击着原有的媒体生态。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当然,互联网空间各种意见肆意表达,海量的信息鱼龙混杂,不同观点激烈碰撞;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制造的网络舆情也夹带着虚假及危害信息,有的借助互联网快速生成、发酵,有时常常会引起突发性事件。这种新型舆论场的形成及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必然会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产生影响,应引起安监人员思考。

新媒体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的挑战

政府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近年来,汹涌而来的各类突发事件形成的舆论风暴包括了上述各方面,其中有许多涉及安全生产领域。如“表叔”杨达才案、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甬温线“7・23”动车事故等,被互联网高度炒作的现象,已成为政府管理和舆论引导的双刃剑。一方面,新兴媒体作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和表达群众诉求的新平台,给政府部门带来了新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一些社会问题迅速传播,极易引起网民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和质疑,给政府、部门危机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的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经济有序运行”。如何面对、重视和利用新媒体,是摆在各级安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突发事件公共舆论传播特征及演化规律

突发事件中的公共舆论传播,呈现出如下传播特征和规律。

突发事件信息多渠道、跨平台传播,微博、微信正在成为突发事件生成、发酵的主要平台,“微博主导敏感信息传播”特征更加明显,官方话语权被挤压,公信力受损。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自主化,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呈现“自选择、自搭建、自传播”特点,政府机构和体制内媒体第一定义权被消解。重大事件发生时,越来越多的信息呈现“从网民到网民”的特点。

利益选择性传播倾向日益明显,不同传播主体基于不同的立场和目的,往往选择传播于己有利或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

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传播呈现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特征,并诱发网络舆论发展向“娱乐化、政治化、政治娱乐化”路径演进。网络舆情“仇特权”“仇富”、泛政治化特征凸显。对于被曝出的问题,无论是社会问题、道德问题还是文化问题,都倾向于反思政府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而个人责任则被弱化。

“羊群效应”“蝴蝶效应”和“涟漪效应”在一些突发事件传播中显现,导致事件性质被夸大、影响被放大,相关态势升级化。

微博“意见领袖”引领舆论的能力和作用日渐凸显。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中,还要警惕网民被部分别有用心的“意见领袖”绑架,导致舆论的偏离。

做好突发事件的公共舆论引导

对于转型期的社会,如何有效、及时、平稳地处理安全生产领域突发事件,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各级安监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如何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机制规范尚处于初创阶段,有的还缺乏有效的处置机制,有的处理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制度化的水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需要,更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的需要。各级安监部门应重视做好以下突发事件的公共舆论引导工作。

第一,谁获得了新闻首发的机会,谁就获得了新闻第一定义权。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即时性传播特征,在“秒新闻”时代即使做不到“秒回应”,也应努力确保信息回应的“第一时间”。舆论突发期是舆论调控的关键期,相关各级安监机构应积极回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重视民意表达的多种渠道,及时疏导社会情绪,将互联网社会动员消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舆情应对的最重要原则是说真话、道真情。如果隐瞒或歪曲安全生产领域事件事实真相,再快的回应也只能起到负向作用。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唯有以信息公开击退流言,以揭真相、讲真话和体察民情而争取话语权,以解决民众实际利益诉求而赢得民心。

第三,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规律,根据事件发展不断新的官方信息,做到政府信息回应的“动态化”“碎片化”和“立体化”。有的事件不能仅简单一次回应就能达到效果,“碎片化”的传播要求回应也要做到根据事态发展不断新的信息,跟上网民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

第四,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态势不断加强,舆情应对也要同时进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场战争,第一时间通过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同时运用新媒体做好舆论渗透。

第五,听取互联网“意见领袖”的合理意见,建立与他们的沟通机制。新媒体时代,微博仍是精英文化,能够拥有大量粉丝的互联网“意见领袖”加入舆论引导行列,可使网络舆论引导事半功倍。

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5)

关键词 新媒体;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网络推手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尚文静,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44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居全球第一位,而多数网民的网络媒体接触时间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和进步,博客、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渠道,与此同时也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也成为民意表达、汇聚舆论的重要平台。分析目前各大网站的舆情板块,有关舆论热点事件的传播,更多的依赖于新媒体中的微博和网络论坛。截止2011年年底,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几个大型网站微博注册数量约8亿个,而利用微博信息的数量每天就多达2亿条。而诸如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的注册用户数维持在2亿以上,腾讯网、豆瓣网、朋友网等,也都汇聚了大量的用户。随着近两年各大网站手机版的普及,使得新媒体的传播能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源头,而在众多的网络舆论事件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件是影响面最大、传播速度最快、舆论点最多,食品安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从2008年的“婴儿奶粉”事件,到近两年的“一滴香”、“瘦肉精”、“硫磺姜”、“染色馒头”以及近期出现的“酸奶”、“果冻”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都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波及国外。一方面,新媒体为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更畅通的途径,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特性使得舆情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可预知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民素质的多层次性,也带来了情绪型舆论、负向舆论易于滋生和扩展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负向舆论不但会扰乱民心,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怎样更好的引导食品安全舆情的发展,使之朝着有利于民生和国家建设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传播现状分析

(一)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规律

从“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酸奶”事件等近期几个比较重大的“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生成分析,符合一般网络舆论的生成规律,即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一一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一一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一一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的特殊性,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相对于其他公共事件而言,消解的过程相对慢些,舆论热潮过去后,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网民讨论的话题,而且一旦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网络舆论往往会再次将之前的舆论事件翻出来重新讨论。“瘦肉精”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笔者近期在网上论坛和微博中仍发现有不少网民针对这一事件留言跟帖,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相比是一个连续性较强,持续周期长,会反复被提及的话题。

(二)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发展趋势

从新闻价值来看,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性、接近性、影响力和敏感性更让其在众多的公共事件中凸显更高的新闻价值。近年来,我国已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冠生园月饼过期、“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牛奶变质、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事件等屡屡出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为起始,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舆论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之后,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舆论热潮此起彼伏。从《2012年全国两会舆情蓝皮书》中有关五年来“两会”调查十大关键词看,“食品安全”三次入选十大关键词,特别是在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都位列其中。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更是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及微博等新媒体舆论热点事件,并成为网民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呈现出持续升温之势。

(三)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信息多而杂。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表达载体的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的日益明显,使得消息来源更加庞杂,数量也非常庞大,但“把关人”的缺失使得网络中虚假信息得以滋生,尤其是对谣言的传播呈放大态势。截止2012年4月3日,笔者通过百度引擎搜索到相关“瘦肉精”事件报道相关结果1280万条,搜索“染色馒头”事件报道相关结果235万条,搜索“老酸奶”事件报道相关结果208万条,搜索“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相关结果698万条。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体进行舆论传播的数目也相当惊人。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2011年4月30日涉及“瘦肉精”的微博达407万条,涉及“染色馒头”的微博达83万条,涉及“老酸奶明胶”的微博达100万条,涉及“食品安全”的微博更是多达1495万条。然而在海量信息的表象中,诸如无用信息、浅表性信息占据了大多数,真正深入性的意见和评论只占了冰山一角。

其次,网民成分复杂,网络舆论非理性因素多。相比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程序化以及对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网络信息传播要自由的多,“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导致网络不良信息的产生。而网络热点问题通常又是网站提升点击率的重要手段,社会矛盾往往能成为网上最惹眼的话题,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对于社会矛盾,客观的讲,互联网上的公众意见表达往往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网络舆论常常会以过激的语言和负向情绪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后,很难得到控制。我们从“染色馒头”事件和“瘦肉精”事件的网民评论留言中可窥一斑,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已经成为公众宣泄情绪的最佳渠道。

二、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更加迅速便捷,更加多元化。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引导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网络话语的“草根性”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愿景。然而在网络社会中,许多网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把网络当做一个情感的宣泄点,大量无聊的口水贴,甚至是谣言,既浪费了网络资源空间,又污染了舆论环境。有效的实现空间言论的正常化,避免网络话语的肤浅和情绪化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并进行科学引导

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引导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前提。当前网络管理的主要方法,一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无效和恶意信息进行筛除;二是通过论坛管理员或版主对垃圾信息进行删除,以维护论坛的有效秩序;三制定发帖规则,对不良信息的网民进行有效限制也是各大网站控制负向舆论的有效手段。然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强制”措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从“非典”开始,我们已经认识到“堵”绝不是引导舆论最好的办法,我们应该在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类似于“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对民众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一旦事发,应该首先从受众需求出发,力求信息透明,提供科学知识,传递各方声音和态度,在此基础上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对民意进行安抚和疏导。例如现在许多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有效的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网民利用新媒体来表达和汇聚民意,政府管理者和大众媒体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来疏导和化解民众情绪。

(二)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充分结合新技术,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把握和引导

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包括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充分发挥它们在网络上的作用,向公众提供有效信息,引导舆论。人民网的“观点频道”和“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言论”,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以及新浪、腾讯、网易等各大网站的论坛,已成为当前网民参政议政、发表言论的重要网络媒介。新华网“舆情”专栏中开设有社会有关各方面公共事件的舆情最新分析,其中就有“食品安全”专题,我们不仅可以在上面查看最新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而且可以了解民众对于当前事件的言论。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也已经成为网民对当下热点和重大问题激烈讨论的平台,成为上传下达的一个重要通道。在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新浪、网易、腾讯都以专题形式进行了跟踪报道。新浪网在专题开设中分设了几大板块,其中包括“最新消息”和“微博热议”,一方面向民众传递最新的事件进展情况,一方面又可以传达舆情,通过“聚焦”、“各方评论”、“专家解析”等相关消息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提供了科学理性认知的途径,为正确的舆论引导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化发展

“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和舆论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环节。所谓意见领袖,是指最先得到信息或创造意见并向周围人士传递,在传播活动中可以影响其他人的核心人物。在许多场合,意见领袖可以再自己影响力所及的圈子里,拥有相当大的号召力,他们的观点和见解对周围的群众来说,有着领导者、管理者或新闻媒介所无法企及的作用。在网络媒体中,传统“把关人”的角色淡化了,作用也大大削弱了,但并不是说把关人不存在了。在网站、博客、微博等公众意见表达平台里,网站编辑、版主、博主等一直都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负责对网络舆论进行把关、编辑,而且往往这样一类网民,他们的知识面、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强于一般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意见领袖”,在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他们的一些观点意见可能会被成千上万次的复制、转帖。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传播中形成主导的意见流,引导舆论走向理性。

另外,在网络传播中,主流网站更应该担负起“意见领袖”的角色,运用自身优势,汇聚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及当事人的声音,用主流、权威的声音引领论坛舆论走向,使论坛上杂乱无章的信息,逐渐趋于稳定和正常。关于这点,在近两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扮演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控制虚假信息传播,防止“网络推手”恶意炒作

网络媒体的开放平台,使得舆论具有聚合放大效应。网络社会中,网民个人素质不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经常在没有确认言论真实与否的情况下,情绪化的盲目跟风,导致一些虚假、不实信息经过网络迅速扩散,形成巨大的舆论“泡沫”。2012年4月,一条未经证实的微博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一时间将“老酸奶”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短短几分钟内,微博被转载5000多次,各种说法竞相出现。这一方面证实了新媒体时代,言论传播的迅速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把关”。腾讯网就这一事件做了一期专题,标题是《“皮鞋变果冻”是真的吗》,专题从各方面剖析了这一事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科学的解释了明胶在食品中的使用情况,使受众得以解疑,也防止了由此而引发的一连串负向舆论的传播。而2007年的“国家馒头标准”、“致癌香蕉”等的虚假消息,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虚假信息是如何扩散和由此造成的恶劣舆论影响的。

近些年,随着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网络推手”,他们执行着从策划话题、撰稿到发帖、顶贴的一条龙服务,甚至可以在网络舆情中充当“意见领袖”,制造各种话题,进行网上炒作,导致负向舆论的升温,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也成为“网络推手”利用的话题,2010年的“蒙牛诋毁案”、“深海鱼油”事件以及“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就是有关人员利用“网络推手”有目的的策划、恶意炒作的结果。

虚假的信息和舆论炒作最终损害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违背了民意,且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此类事件,有关部门和大众传媒应该首先从信息人手,利用新媒体便利的传播特点,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及时正确的引导舆论,并配合法律部门对此类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打通两个舆论场,加强后期追踪报道

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传播的非理性缺陷。所以,对于类似于“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力量,形成互动。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网络事件的介入、跟进、关注事态发展,用真实、详尽的报道弥补网络传播的不足。与此同时,与新媒体相结合,发挥其“意见领袖”的作用,共同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6)

 

我本人长期从事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开设过多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如“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现代密码学”,等。本文主要从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角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1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二次教育”

 

信息安全专业的研究生来自各个专业,知识背景、知识结构都大不一样,一定要因材施教,进行“二次教育”。“二次教育”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前期教育的知识背景,找到他们的知识储备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切入点,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使他们既能获得全面系统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又能发挥他们所长。

 

根据我们历年来的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情况来看,这一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来自计算机、通信、数学等专业,近几年也逐渐出现了本科就读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

 

来自计算机、通信等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通常对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知识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动手能力较强,但大部分学生对信息安全专业所必需的密码学、安全协议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是一片空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重点加强了这些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要求他们在选择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时必须在理论课程中有一定数量和宽度的涉猎。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信息安全相关理论知识的经典教材或著作,培养他们在理论学习上的兴趣,实现课堂教育与学生自学的有机结合、互相助益。

 

相对应地,来自数学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的学生通常都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心得,进一步学习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时接受得比较快,不过在工程技术知识方面就有一定的欠缺。为此,我们要求这些学生加强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程序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工程实践,使得他们对理论知识和工程开发都能有较为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且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

 

对于越来越多的从本科就开始学习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我认为培养的关键是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的深度。这些学生对信息安全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不够全面和深入,一旦有机会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往往容易忽略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指导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阅读学习高水平的理论著作和技术书籍。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推荐一些供他们选择的合适的研究方向,尽量发挥他们在前期学习中积累的优势。

 

2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需要配套的教材

 

大多数研究生都没有接触过信息安全课程或没有系统的信息安全知识结构,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建立起他们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结构。为此,我们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生培养规划了一套教材,包括《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现代密码学》、《安全协议理论与方法》、《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原理与技术》、《数据库安全》、《网络攻击原理与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响应》、《量子密码学》,等。这些教材陆续由科学出版社和清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教材也基本涵盖了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和目前信息安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为从事信息安全专业的研究生打开一扇通往信息安全学科广阔天地的大门,从而帮助他们选择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时,这些配套教材也为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实验室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除了系列教材外,我们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指导教师近年来还陆续出版了相当数量的涉及其他研究方向或讨论专业学术问题的教材供教学使用。目前,我们实验室仍然在不断补充完善教材体系,已将教材的编制出版工作列为了实验室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个层次完善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体系。

 

3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需要系统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信息安全专业有着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包含了诸多的研究方向。我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要求实验室的研究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又要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结合。实验室设置了四个专业方向,即“密码理论与技术”、“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每个方向都有配套的培养方案,侧重点不同。前两个研究方向侧重“密码学”、“安全协议”等信息安全专业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注意选拔有较强的理论根底和数学基础的学生,培养他们从事理论研究的兴趣,同时强调学生对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学习和掌握。而对于“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这样的侧重于工程技术的研究方向,在系统学习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使教学工作融合于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理解专业知识并加以掌握。在多年来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实验室的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本学科发展情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改进培养方案,使得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到与时俱进,研究方案与系统教材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4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需要提升理论高度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不同,需要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需要提升研究生看问题和提炼问题的理论高度,需要开拓研究生的研究思路,需要锻炼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从事哪个专业方向的研究,都不应放松理论研究工作。为了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实验室安排了大量的学习讨论班,针对不同的方向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心得、讨论重点难点问题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科研人员也会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指导。此外,我们还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来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介绍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以及最前沿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理论水平的积极性。

 

我们实验室要求学生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要注意从科研工作的进展、突破中提炼出理论成果,多出高水平的论文、著作,以科研开发带动理论研究,以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科研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们实验室的研究生已在国内外的专业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论文,向国内外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者展现了我们实验室的科研成果。

 

5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信息安全学科的自身特点要求这一专业的研究生既要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系统专业的知识,又要注重工程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掌握真理的重要途径。

 

我们实验室要求学生在全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环境,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我们利用实验室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工程实践机会,由指导教师和科研骨干带领他们参与工程开发,将他们前期积累的专业知识实际应用到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去,让他们学到的知识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际成果乃至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从多年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看,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够大大促进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

 

以上就是我多年从事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们还在不断总结经验,希望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信息安全高级专业人才,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篇(7)

[关键词] 互联网舆情;管理方式;现状;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31

[中图分类号] F272.7;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52- 03

舆情,就是“群众的意见和态度”,主要包括社会舆情、媒体舆情以及新兴的网络舆情。舆情管理就是对群众意见和态度的收集、研判、决策、处置、总结等环节的总和,及时掌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正确引导,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各类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其内容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提供煤炭企业,存在着安全事故影响造成影响过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等问题,较容易引发突发新闻事件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不稳定因素。

1 关于互联网舆情的思考

1.1 关于互联网舆情的解释

互联网舆情主要是指网民对传载于互联网上的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评价、观念、意见、态度以及情绪等。互联网舆情主要通过博客(微博客)、即时通讯、电子公告牌、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形式来表达。

互联网舆情监测导控是有关部门基于特定目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网络上的政情、社情等舆情进行监测研判和引导管控。重点是对“事关本地”、“人关本地” 的涉及维护稳定的负面舆情,对敏感时期、重点地区、特殊人员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舆情,以及对网上恶意炒作影响维护稳定的舆情进行监测和导控。

1.2 互联网舆情来源

在开放、虚拟的互联网中, 网络舆情的传播迅速, 内容多元, 互动性强,互联网舆情主要来源于网站新闻评论、论坛与社区BBS、聚合新闻RSS、QQ、MSN、博客、微博,具有迅捷性、随意性、多元化性、隐蔽性、偏差性、突发性的特点。

1.3 互联网舆情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互联网舆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舆情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的独立源头;

(2)互动成为网络舆情的最主要的特色;

(3)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

(4)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

(5)调整网络表达方式,抑制“群体极化现象”。

2 煤炭企业的互联网舆情管理

2.1 煤炭企业信息化进展情况

煤炭企业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进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企业信息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行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进展。煤炭企业建成了煤田地质数据库、煤矿生产许可证数据库、矿井地质资料数据库、安全调度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3)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监控、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管理、煤炭产量远程监测3大系统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煤炭专网联网运行的业务系统持续增加。

(4)网络监控进一步增强。相关政府建立了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系统,对井下主要环节特别是与瓦斯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矿—县—市三级在线监控实时监测,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得到遏制,超定员用工明显改观。

(5)信息化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大型煤炭企业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信息化平台,部分企业还建成了统一集中的数据管理中心,形成了“多网合一”的综合信息网络,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开发初见成效,实现了井下与地面生产系统集控与联网,管控一体化系统初步建成,“数字化”矿井初见端倪。

(6)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开展了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统一规范网络机房、数据中心建设,特别是矿级节点机房安全运行环境,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网站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2.2 互联网舆情管理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煤炭企业信息化水平获得稳步提高,然而,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2.1 统筹协调问题

虽然与舆情管理关系密切的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组织,但煤炭企业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差。尽管煤炭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然而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低,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因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形成信息的共享机制。煤炭企业的上报多为直接报送领导,而缺乏部门间的联动,在处理重大安全事故,互联网负面舆情时,不能进行合理的统筹。

2.2.2 应对能力问题

煤炭企业应对互联网舆情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专业知识能力缺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舆情的传播方式了解较少,遇到问题时应对处理不恰当;②缺乏分析研判能力,对于已经掌握的消息,相关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信息敏感性,处理问题方式、时机存在不恰当的地方;③工作方式单一、呆板,相关管理人员虽然关注网络,但不懂得网上引导的策略,在工作方式上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捂、拖、删、压等手段。

2.2.3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企业都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尽管大部分煤炭企业在管理能力、生产效率、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然而,安全生产隐患、不良舆情的传播依然存在。

2.2.4 网络信息时代使煤炭企业舆情防控困难加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舆情防控难度加大,改变了传统的舆情传播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向公众单方面灌输信息的现状。互联网舆情通过网络新闻、博客、论坛、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渠道,并与传统媒体共同助力,形成立体化传播方式,拓宽信息传播范围并最终扩大对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煤炭企业对于舆情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传统的舆情传播方式,而对互联网舆情的重视程度较低。价值互联网舆情传播的立体化,增大了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防控的难度。

2.2.5 未建立互联网舆情诉求机制

舆情诉求机制建立方面,煤炭企业存在不足:①企业网站形象塑造能力较低,资源整合能力较低,对于网站的建设并未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线服务能力水平不高,不利于互联网舆情诉求机制的建立;②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并未转变,重视程度较低,尽管有些煤炭企业网站建立了良好的舆情诉求机制,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舆情诉求并未得到合理的解决;③缺乏宣传及培训,煤炭企业矿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诉求表达能力较低。

2.3 提升策略

应对互联网舆情,应坚持“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尊重事实、科学应对”原则,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2.3.1 政府方面

(1)加强政府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的舆情引导。我国政府对互联网舆论管理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2)制定相关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政府应加强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的制定,健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的与管理。

(3)行政指导。通过网络评论员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予以监控,并对事故信息的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安全事故影响的扩大化。

(4)安装技术软件对互联网舆论进行合理监控。政府的监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

2.3.2 企业层面

2.3.2.1 制定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管理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建立和完善舆情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将舆情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各子企业和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运行落实机制。

2.3.2.2 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

信息社会大众传播承担着对事情做真实、正确而完整的报道的社会责任。一方面,煤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树立良好的舆情意识,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义务。以真诚、规范、优质、高效的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打造煤炭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教育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高频度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观念,树立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态度,注重个人行为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有效地减少了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几率。

2.3.2.3 组建培养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舆情管理人才队伍

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涉及全局的有较强政策性、敏感性、时效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要把那些责任心强、文字功底深、分析能力强的同志选配到舆情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提高队伍素质,把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列入企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制订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广大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3.2.4 转变工作方式,转变思想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煤炭企业应注重转变思想意识,舆情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学习和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握网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牢牢掌握网络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涉及公司的负面新闻发生后,及时控制舆情扩散;对于已经出现的重大舆情,党委工作部及时与主流媒体联系沟通,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正面引导舆论。同时,要求对内及时搞清舆情真相,掌握事件真实情况,制定有效措施,从源头消除舆情隐患。

2.3.2.5 建立企业新闻工作机制

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危机管理与广告投放等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统一对外,形成合力,维护品牌形象。加强新闻策划和议程设置,不断增强新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排查本单位可能引起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负面舆情的产生。

2.3.2.6 建立畅通舆情诉求机制

如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就建立“舆情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短信平台”、“网上留言板”、“定期座谈会”等一系列平台和机制,鼓励职工群众大胆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畅通民意诉求,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基层舆情调研机制,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以指导工作实践。这个过程就是要主动引导处于潜在状态的舆情显现出来,以便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3.2.7 健全外联网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