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转型论文

会计转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0:46

会计转型论文

会计转型论文篇(1)

一、构建节约型社会下会计规范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经济、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科学性。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从节约出发,会计行为也不能例外。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我国从1993年企业会计改革开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一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有效的会计规范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门的若干规定和解答等,这些会计规范之间有时出现冲突或后者否定前者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会计实务工作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过于复杂。从层次上讲,基本准则要受会计法的制约,具体准则要受会计法和基本准则的制约,会计制度要受会计法、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三重制约。从会计法到会计制度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沟通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将加大。一道命令在经由层次自上而下传达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曲解、遗漏和失真,由下往上的信息流动同样也困难,也存在扭曲和速度慢等问题;其次,众多的部门和层次也使得计划和控制活动更为复杂,一个在高层显得清晰完整的计划方案会因为逐层分解而变得模糊不清失去协调;另外,随着层次和管理者人数的增多,控制活动会更加困难。这样看来,由于我国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会计规范在执行中存在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会计管理不够顺畅,不但造成社会资源上的浪费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符合经济发展对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会计国际化,而会计国际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国现阶段会计规范模式总体上讲主要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这种模式使会计规范的研究开发、制定与发行、学习培训、信息反馈修订等成本大大增加,这与新形势下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我国的会计规范模式必然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化,即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模式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变。因为这种模式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适应国际会计规范发展的要求,更体现了新形式下创建节约型社会对会计管理行为的要求。会计准则的单一模式是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一种会计规范模式。

(一)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能大大降低会计规范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上世纪80年代初,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率先提出“会计管理”这一新概念,并进而论证了会计的本质是以讲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活动。会计既然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必然讲求成本效益,而会计管理的成本效益又与其管理层次密切相关。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必然涉及到相关的成本和社会效益问题,会计规范层次是否科学合理对会计规范的成本有着重大影响。我们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会计管理层次问题,会计管理层次存在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副作用,层次多意味着费用也多。层次的增加势必要配备更多的管理者,管理者又需要一定的设施和设备的支持,而管理人员的增加又加大了协调和控制的工作量,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效益的降低。在一定条件下,减少会计管理的层次是讲求经济效益的最好方法。会计规范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能大大降低会计规范的执行及其相关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具体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正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

我国于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在1992年11月30日颁布,自1993年7月1日实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接轨,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显然,会计准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会计规范的走向是用会计准则逐步代替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正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

(三)会计准则单一模式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的新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使会计发生重大变革,会计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总是要不断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会计规范来说,要求尽量减少其层次使会计规范的执行更加顺畅高效,而我国目前的会计规范是一个多层次格局,且缺乏相对的稳定性,这样的会计规范不仅是资源上的浪费,也给实务工作者带来了很多麻烦,其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提出的新要求,改进会计规范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是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的新要求。

(四)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并使会计规范执行更加顺畅

会计工作的效率受会计人员素质及会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会计规范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规范的层次越多,会计所处的环境就越复杂,会计人员对会计事项的处理难度就越大,会计工作的效率就会降低;同时,会计规范的多层次有时会使内容重叠,这些内容若衔接不好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导致会计规范执行不顺畅或执行错误,这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规范若采用会计准则单一模式,会计规范的层次减少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会计规范的执行就会更加顺畅,既节约社会资源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五)会计准则单一模式适应了国际会计规范发展的要求

世界上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另一种是以德法等国家为代表的双轨制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德法等国家的会计规范模式大有向英美等国家会计规范模式转化的趋势,德国与法国等国家近年来都相继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就证实了这一点。对于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国的会计规范必然与国际会计规范接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是适应国际会计规范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规范模式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会计规范改革的必然。

三、构建我国会计准则单一模式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批量出台,会计准则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对会计行为的指导性越来越强,会计规范由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变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在我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不能急于求成,在构建过程中值得我们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会计转型论文篇(2)

(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阻碍着人才培养的转型

高职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复杂、理论实践和操作性强,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而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却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纳,反而使得学生缺乏对成本会计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更谈不上将所学理论联系到实际,因此远背于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三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成本会计本身就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而现行教育模式下,成本会计的教学依然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观念还依然根深蒂固地驻扎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毕业后适应岗位的能力。这也是目前许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走马上任会计岗位的重要原因。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缺乏创新,且内容分散,缺少连贯性

俗话说:没有创新何谈发展?成本会计的教学更是如此,目前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课本案例为主,而课本上的案例只是仅仅为满足某个知识点的需求来设定的,缺乏前后环节应有的连贯性,如若在讲课中不能和实际相联系,就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时间长了,学生只会失去学习中思考的兴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四)教师本身缺乏实战经验,不注重新知识的更新

教书实际是一个师范的过程,“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我们经常用来形容教师标准的尺度。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知识的传授者。而现行的状况是,高职教师大多都是高校毕业生直接应聘从教,即便是多年经验的教师也因扎身教育事业而与实际岗位脱离。而成本会计的实践性很强,若教师本身就缺乏应有的实战经历,那么何以将最前沿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再有者,有的教师本身就不注重新知识的更新,其何以能带动和引导学生去追求创新?

二、高职教育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了,为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地掌握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必须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比如,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能够通过设疑导趣、情景导入等方法,用和学生最贴近的案例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使得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引领学生去创新、去发展。

(二)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做到实践教学从“单训练”到“双训练”的升级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等步骤,实现“教、学、做”三者融合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要强化他们的专业技术训练。且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要再现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应知应会的职业岗位要求,更要体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的属性。处理好“基于工作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工作”的关系,防止实践教学简单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弊病。

(三)创新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化

知识点分散是成本会计课程的一大特点,这也是最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目的的绊脚石。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所创新,使得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化。比如,我们在课前设置案例导入时,能引用企业的完整实例,引导学生按照生产过程一步步分析,使得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将前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既实现了知识点的连贯性,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新知的习惯,为后期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四)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教师实战经验的培养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用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为使得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学校通常会通过从合作单位中聘请一些企业的专家作为教学顾问给学生讲授所谓的高层次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忽视对本校专职教师实战经验的培养。孰不知,企业的教学顾问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因缺乏教学经验而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我们的教师送去企业,通过开展“下企业实践”的活动,达到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的,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引领学生学习前沿技术知识的桥梁。只有如此,我们的“三型”人才的培养才更能付诸行动。

三、结语

会计转型论文篇(3)

关键词:制度 产权 会计研究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尽量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冲突和摩擦,使改革成本最小化,离不开对存量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增量利益的实现作出恰当的反映,会计学以其货币计量性、综合性、真实性等特征对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相关制度理论对我国的过渡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即为我国的会计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素材,又为制度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以中国改革为剖析面,将制度理论融入到会计学之中,来确定会计学改革的落脚点,开辟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转轨时期会计的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

一、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概述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

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考虑到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而且尽管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来,尽管因含有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制度经济学仍具有一般性。当今中国正处于制度变迁的转型时期,制度经济理论有助于分析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概述

从发展阶段上可划分为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代表为凡勃伦和康芒斯。凡勃伦认为,制度根源于人们的思想和习惯又源于人的本能,所以制度归根结底是受本能支配的。康芒斯将制度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集体行为所要求的是个人的实行、避免和克制”。而“制度”也就表现为这些能够对个体行动进行集体控制“业务规则”和“运行中的机构”。显然,康芒斯不仅将”规则”而且也将”组织”包括在制度范畴中了。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约翰K加尔布雷恩、罗纳德H科斯、道格拉斯C诺思和瑞典经济学家卡尔G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包括:企业理论,制度起源和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交易费用和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易费用是指制度运行耗费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现实运行中交易费用总是大于零的,因此产权的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产权是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人们之所以要界定产权,目的就是要降低交易费用。产权的界定就是制度。制度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费用,使外部性内在化,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二)、制度经济理论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

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一方面,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的具体问题和过渡问题有着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制度变迁理论运用交易费用分析法和相对价格分析法,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原因和过程,使人们容易将它运用到中国目前的制度变迁的现实中去;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前提下,认为制度以及制度变迁是由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冲突的解决过程和方式决定的,这一理论特征很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过渡过程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将是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好的沃土,其原因:第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自己的制度经济学,有需求必然有供给;第二、中国经济学家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有利于发展制度经济学;第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经济学。

二、制度经济理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20世纪90 年代初以来的会计改革,在转型期间产生了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做出解释,而通过传统的会计理论难以得到满意的结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般理论及转型规律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它广泛运用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使得这一分析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下面介绍制度经济理论与会计研究结合具体运用的几个方面。

(一)、会计改革: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综合分析

会计转型论文篇(4)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财务报告问题,2008年4月21日、2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了双方联合项目和相关措施,并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2006—2008趋同路线图:FASB-IASB谅解备忘录》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后的公报进一步呼吁“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监督和监管机构加紧合作,以完善有关估值和准备计提的准则,并实现单一一套优质的全球会计准则”。2009年7月28日,由IASB和FASB于2008年12月共同成立的金融危机咨询组正式报告,强调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途径是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与之趋同。并进一步建议:IASB和FASB应尽一切努力实现其准则趋同;敦促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积极支持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鼓励各国政府尽快公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时间表等。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也纷纷作出或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规划,如加拿大已了一项自2011年生效的全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的计划;西班牙政府于2008年2月10日了BOEJUS/206/2009法令,强制公司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格式(简称IFRSXBRL分类标准)报送财务报告;阿根廷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领导一项计划,旨在2010年实现阿根廷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印度已经宣告从2011年起采用IFRSs作为印度财务报告准则的计划;马来西亚财务报告基金会及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8年8月5日共同公告,提出在2010年1月1日前实现马来西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中国财政部于2009年9月2日也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指出:“2010—2011年将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关键时期,财政部于2010年启动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力争2011年完成,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

显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世界各国在财务报表中直接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实现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当代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有的学者认为这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发展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和选择,甚至有的将它归结为仅仅是国际社会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一项举措,但鲜见有将其上升到文化的本质高度去加以认识和实践的。其实会计准则作为必须通过权威性会计专业机构制定的一种反映会计活动基本原理和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其本身就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制度文化在具体会计实务中的一种指导性和约束性的体现。正如美国学者拉兹格所言:“我将规范价值视为人类与其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保持适应状态的相互关系”,也即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不同的会计文化环境,必将形成或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各自不同的会计规范。如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工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会计规则显然是不同的;同是工业经济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会计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会计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会计准则也会有很大差异;同是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着不同会计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传统会计文化的差异,所制定出的会计准则也会有一定区别。尤其是当代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信息科学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资源配置基础之上的,而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所蕴蓄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因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定反映出文化的全球化。另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品生产、市场交易、分配、消费以及金融、财税、科技等经济体系的建立运行必须要有包括会计组织管理、会计法规、准则、道德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和新的包括会计思想理念、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全球配套建设,没有这一包括会计制度文化在内的制度层面和包括会计精神文化在内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就很难建立和运行起来。故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本质上也就是包括会计文化在内的文化的全球化。

由上可见,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社会总体文化和会计文化的全球化即向世界趋同方向转型发展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础,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不仅开阔了会计文化主体的视野和解放了被束缚的会计人的自由与创造力,而且还能为新会计文化的创造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会计实务运行操作建立起一种包括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在内的保障机制。而这一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实施,一方面既能确保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顺畅使用与交流;另一方面又能减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与发展。因此,一般而言,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是条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结果,但两者的关系又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作用的。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产生较大作用,但最根本的依然是人类社会总体文化和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没有这一基础条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就很难制定与实施。

二、会计文化转型的含义与根因

会计文化在本质上作为会计文化主体即会计共同体与会计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方式,作为会计历史进程的内在机理,无论其存在或变迁,都是社会进步和会计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其演变过程类似于美国著名学者库恩提出的: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一种范式运动,即会计文化的存在与变迁的发展过程也就必然要经历常态危机冲突转型,从而达到新的会计文化常态的几个相互关联的阶段。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却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会计人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会计行为的改革,还是特定的会计人群体的某些会计思想、会计理论或会计实务的更新,都算不上是会计文化的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的主导性的社会文化范式面临危机和发生根本性转型的背景下,会计文化常态也发生相应的危机与转变,方能称得上会计文化转型。如在人类历史上的从采集渔猎的原始文化转型为以农耕定居为主的农业文化,由农业文化转型为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商贸文化,再由农业和商贸文化转型为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文化,最后又由工业文化向后工业文化即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原始会计计量记录文化向农业会计(单式簿记)文化转变,农业会计文化向商贸会计(借贷复式簿记)文化转变,商贸会计文化向工业正是由于会计文化转型是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特定国家或民族的会计共同体及会计人个体所习以为常地赖以工作和生活的主导性会计文化范式被另一种新的范式所取代,因而会计文化的转型必然是和会计文化的危机、冲突处于同一历史过程中并且紧密相连。这也正如库恩所指出的:常规科学进入反常与危机阶段,科学革命的时机就到来了,“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规范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规范所代替”。在此过程中,会计文化的危机与冲突,体现着量变的过程,会计文化的转型则体现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危机与冲突是会计文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前奏,而转型则是会计文化危机与冲突发生后的必然产物。

从表面上看,会计文化转型发生的原因是在主导性的社会文化范式发生危机与冲突前提下,从而相应地引发了会计文化常态的危机与冲突,最终才导致了会计文化的转型。但从根本上而言,会计文化从危机、冲突到转型的发生是基于会计文化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会计文化作为历史凝结成的会计人的生存方式,从本质上体现着会计人对大自然和自身生理遗传的双重自然性的超越,体现着对会计文化与自我创造的存在及能按照自己内在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表现出会计文化的超越性、创造性与自由性的特征。与此同时,会计文化又是历史传承下来的被特定会计共同体所认可和遵循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是集体无意识,对会计人的会计活动和行为具有潜在的给定性、规范性或强制性。这样一来,会计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的会计活动和会计文化常态的自在性与强制性就会发生矛盾与冲突,而新的会计文化要素、特质、精神就会通过会计人的实践活动与反思、批判而逐渐生成,并开始反抗和最终取代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这就是形成会计文化危机、冲突和转型的主要根因。

通过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会计文化转型的考察,会计文化转型的根因又具体表现在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没有或基本没有外来的异类会计文化介入和影响的情况下,由本国或本民族自身的会计文化常态内在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所引发的会计文化失范、危机、冲突和最后的转型,即往往表现为从本国或本民族自己的内部产生出批判原有会计文化常态的新会计文化要素,进而表现为新的自觉或自为的会计文化层面与原有的自在或自为的会计文化范式的冲突,直至最后的新会计文化范式对原有常规会计文化范式的更替。后者是指依靠一种外来的新的会计文化的冲击才能进入对原有会计文化的怀疑与批判时期,即非常规期或裂变期。虽然这类会计文化危机、冲突、转型的深层原因也是基于会计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之间的矛盾,但发生该类矛盾的国家或民族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往往具有一种超稳定性结构,能较长时间地抑制住怀疑性与批判性的新会计文化要素和新会计文化层面的产生或成长,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来会计文化力量的冲击。一般而言,内源性会计文化转型所内含的自我完善的主动性要求较为明显,而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往往都带有外在的被迫性的更新与完善的要求。但两种原因的划分又是相对的,实际上内源性和外源性会计文化转型常常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

三、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文化转型及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危机、冲突和转型,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导致的,一般都是发生在社会历史性转折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变革即社会总体文化发生转型的时期,很多学者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二是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三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型;四是权力型、伦理型、宗教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五是单一性文化社会向多元性文化社会转型。因而会计文化的危机、冲突与转型往往就是在以上社会总体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就全球化的总体发展进程而言,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中心对其他文明中心的侵蚀、扩张时期;二是资本主义中心由英国向美国的转移以及美国以其占优势地位的经济军事力量向世界各地推行其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的时期;三是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消失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了参与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活动主体多极化局面的时期。因而从因果性考察,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在当代条件下发展的结果;从规律性考察,全球化的过程也就是资本的逻辑展开过程。全球化实际上就是人类随着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主体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特别是由于经济活动和交往的普遍化,不断超越空间障碍、政治制度障碍与文化障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的沟通和融汇。在当前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和单一性文化社会向多元性文化社会转型的全球化趋势下,全球化更不是一种单向度的趋势,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人口、环境、生态等全球性问题交织而成的动态过程和世界整体体系,其中全球信息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代全球化趋势的主流。另则,全球化趋势又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层次整体性和国家、民族、个体的多极化主体性矛盾,因而全球化又是由各种矛盾构成的一个矛盾体系。

正是因为当代全球化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和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整合,并通过碰撞、沟通、竞争与合作而达成的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文化,故而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总体文化的转型趋向概括而言就是统一性与多元性并存,其所反映出来的主流状况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体化与趋同化。主要体现在:在文化模式上,从多元文化模式向一元化与多元化文化模式的并存过渡;在人的生存上,从凸现类的生存向凸现类和个体生存的并存过渡;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从征服自然向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并重过渡;在与物质精神的关系上,从关注物质文化向关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重过渡;在社会意识上,从阶级对立意识向全人类和谐共处意识过渡。因此,全球化趋势下的社会总体文化的转型,既是一种整合的趋向和作为世界共同体的人类总体利益越来越多,又是一种多元的实际存在和作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各个主体对于自身身份地位的确认和自己文化传统及特殊利益的强调。

由于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总体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和社会总体文化转型的背景下,会计文化也必然要向世界趋同方向转型。其转型的实质就是会计文化内容的延伸与会计文化受众的扩大化、会计文化观念的更新与会计文化审美的多元化、会计文化载体与会计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会计文化创造机制的科学化与开放化、会计文化生产的规范化与普同化。简言之,就是会计文化的全球普遍交融和全球普遍接受。因此,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必然是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和多元交融的一种会计文化世界趋同态势,即是继承了本国或本民族传统会计文化的精华和吸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其他民族的优秀会计文化成果的一种多元的超越民族性的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性发展。

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虽然是当代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历史趋势指的是会计文化转型的总体趋向,而非世界会计文化的合而为一。因为趋同并不是等同,从世界各国或各民族的会计文化的发生、存在与结构的角度来看,依然各有特点,会计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当代会计文化转型的世界趋同只是一种大的共同的发展趋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结果,也即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形态。其最重要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会计文化的转型中既要注重科学思维和技术理性,以此推动会计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要重视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尤其是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作为会计文化发展的一种价值引导。二是在会计文化的转型中可以参照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已在世界普同价值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所通过的“全球伦理”,以此确立起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基本框架即“底线会计伦理”:一个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项原则——客观、公正;四项基本要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会计文化、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文化、参与经营管理的预决策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会计文化。

这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会计文化也就是当代全球化趋势下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的目标,其既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会计文化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愈加广阔自由的创造空间,譬如一些新的发明如网络会计,一些新的会计思想观念如绿色会计观念,一些新的会计理论如会计文化资本理论,一些新的会计制度如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一些新的会计方法如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等,逐渐地成为了人类共同拥有的会计文化成果,并为全世界各国或各民族所共享共用;其又能通过全球化趋势社会总体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会计文化的世界趋同转型会计准则的全球统一与高质量这一路径,对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予以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精神上的趋同,即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都以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导;发展方向上的趋同,即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参照标准;目的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要宗旨;尺度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以功利尺度与道德尺度相结合(功利优先,同时兼顾以分配为主的社会公平)为原则;形式内容上的趋同,即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都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基本准则)和单项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为主要结构形式,以及都以基本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条款为内容。

四、当代会计文化转型的主要途径

由于会计文化转型的根因一般可分为内源性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矛盾所引发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渐进式转型和外源性的一种外来会计文化力量的冲击所引发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突变式转型,因而也就有着内在和外在的两条不同的会计文化转型途径。前者主要是通过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会计文化主体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会计文化要素、特质,对原有会计文化范式逐渐渗透,最终导致其解体从而取而代之的结果。如西方单式簿记的农业会计文化向借贷复式簿记的商贸会计文化转型、借贷复式簿记的商贸会计文化向工业会计文化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后者通常是在外来会计文化切入的情况下,与一个国家或民族原有的会计文化范式发生碰撞,最终导致其解体从而向外借取(引进与融合)的结果。如日本近代的簿记文化向改良的现代收支分录法会计文化转型、中国近代的中式复式簿记文化向西式借贷复式簿记文化的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内在途径的会计文化渐进式转型本质来看,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会计文化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发明与创造活动,是一种有关会计文化元素和特质的创新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会计文化主体对于内源性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生存适应方式。正如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指出的:“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的标志。”而会计文化主体的发明与创造,不仅包括会计工具、会计办公设施、会计信息载体等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组织管理体制、会计习俗等会计制度文化的内容,还包括会计思想观念、会计科技知识、会计教研理论等会计精神文化的内容。作为会计文化的创新成果,它们既是会计文化主体的特征,又是会计文化本身发展所具有的特征。一代代的会计文化主体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发明与创造,使会计文化不断增添和积累新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着会计文化,这就是会计文化充满活力的源泉和包括当代会计文化发生渐进式世界趋同在内的一切内源性会计文化转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没有会计文化主体的发明创造,尤其是缺乏有关会计信息共享、会计准则、会计思想观念等会计物质、制度、精神方面的创新,就不可能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内部产生出怀疑、批判原有会计文化范式的新会计文化要素与特质,也就不能对其进行渗透与冲击,最终也就不会导致原有会计文化范式的解体和新会计文化范式的取代,也不能产生出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因为会计文化的发明与创造实质上就是不断改变其本身与自然、社会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当代全球化趋势下,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培育模式,不断造就会计文化的创新人才,开发创新思维,尽力提高会计文化主体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还必须营造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有利于会计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与激励机制。唯其如此,才能适应当代的历史发展步伐与变化,从而实现相应的内源性的会计文化世界趋同转型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会计转型论文篇(5)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等教育;环境设计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的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应用型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从而探索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一区域文化在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贺州学院为贺州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发展成为了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同样,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就要从挖掘其区域文化入手。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中段,是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深远,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共生的格局。在贺州及其周边区域遗存着许多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民风民俗、手工艺品等,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实体”的形式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进程,这为环境设计教育应用型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只有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适合地方建设需求的人才,并创作出能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环境设计作品。

二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的路径

“南岭走廊”贺州段是中原文化进入南岭的核心区域,民族、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分活跃。如在古建筑文化方面,通过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构架、建筑与材料、建筑与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族群文化底蕴。将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学中,并探索出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立足贺州”,强化办学特色

自升本以来,贺州学院坚持以“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办学定位。“立足贺州”是应用型转型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贺州”,就必须以贺州“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沿线古建筑文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强化环境设计“本土化”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如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元素,包括黄姚古镇的“九宫八卦”布局及白墙灰瓦的清代建筑;封阳古建筑中的镬耳墙、龙船脊等岭南风格建筑;石龙镇的道教文化石雕石拱桥等。如此庞大的建筑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应用型课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内容放在校外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从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景观中,提高自身在环境设计方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传承并发展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将课堂外考察收集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可以广泛融入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保留其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借鉴其典型环境风格,传承潇贺古道区域文化。真正实现在“立足贺州”的前提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区域文化进课堂,凸显应用型课堂

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型、应用型的环境设计课堂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去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著名建筑鉴赏》、《环境艺术概论》等课程依旧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内容以发展史论为主,课程结束进行理论考试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这些基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虽然根据教学大纲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但这些都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近距离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问题,脱离了本土文化的应用型课堂也就名存实亡。在《著名建筑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等建筑文化素材,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发掘本土建筑的造型表现及材料建构的特点,拓宽设计思维,丰富其设计专业文化语汇,使学生逐渐建立独具一格的本土设计观念,影响和丰富本土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应用型课堂教学。

(三)依托文化创新平台,拓宽应用型教学渠道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互联网+教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成为了教育界所追捧的焦点。依托这些新型的教育平台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渠道。贺州学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接触创新创意产业的机会少而单一,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学习等活动,甚至是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对于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以外适当地建立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或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二是,通过校园建立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由学生创作并设计的本土文化环境设计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市场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宽渠道。如:本土建筑文化、本土民间文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推广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思想的价值,在开拓学生设计视野的同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需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等手段,并依托新型教育平台拓宽其影响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从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古村落保护、新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其现.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

[2] 石承斌.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重视发掘乡土美术资源[J].贺州学院报,2009(01).

会计转型论文篇(6)

【关键词】工商管理会计;财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我国的会计工作呈现出了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成为会计人员完成数据核算工作的主要工具以后,会计人员开始对企业的财务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关注。现代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也要求工商管理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自身的工作重点进行转移,因此,工商管理会计的转变,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措施。

一、管理型工商管理会计的主要概念

管理型工商管理会计,主要指的是一些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而借助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预测、监督、分析、评价和总结的会计人员。这种新型会计人员的产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会计核算工作以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和工作的精确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传统用工作模式下的一些较为繁琐的问题以后,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的财务计划、财务控制问题和财务总结等多项内容之中,在会计人员参与到这些事物的管理工作以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会得到有效提升,这就可以为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工商管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要性

(一)核算型财务会计的主要缺陷

通过对核算型财务会计在新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缺陷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从跨级工作的侧重点来看,核算型财务会计需要在尊崇工商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日常业务进行记录,并通过编制财务报表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上报给工商管理部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服务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模式,从工作模式来看,核算型财务会计人员在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的基础上,还要让财务报告符合工商管理部门的规定。从财务管理会计的工作实效问题来看,由于这一工作模式是建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过去的财务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会计模式并不具有前瞻性的优势,随着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这一会计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二)管理型财务会计的主要优势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直观化反映,是管理型财务会计模式的自身优势的一种表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总结是这种新型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侧重点。在对这种新型会计模式应用到工商管理部门以后,工商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按时提交企业财务报表以外,还要为相关部门提供相对完善的企业信息资料,以便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因而工商管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在新型会计模式下,工商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对过去的财务工作进行总结以外,还要通过对现在的财务工作进行控制监督的方式,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提升,因此,工商管理会计的转型,也可以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导。

三、促进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措施

(一)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

对自身对企业的监督作用进行发挥,是工商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对自身的换立职责进行充分的发挥,工商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管。但是从我国工商部门的企业监管机制建设情况来看,我国的这一机制还在财务分析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从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型工作来看,企业监管机制是管理型管理工作的一大主要影响要素。为了对企业监督机制的科学化水平进行提升,工商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财务分析措施进行完善。在构建财务分析机制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从财务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入手,对硬性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让监督机制的针对性得到充分强化,第二,在对财务预算制度进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管理财务方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便帮助企业对财务预算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解决,第三,为了对监督机制的实效性M行提升,工商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机构的方式,对工商管理部门内部的监管工作进行强化。

(二)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

从工商部门的会计转型问题来看,管理型财务会计在未来的工作中除了要对会计核算能力进行充分了解以外,还要对企业的管理知识等内容进行了解。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会计转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提升,在对会计人员培训机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工商部门需要将会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预测能力看作是培训工作中的重点要素。要通过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应用,对财务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在培训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商部门也需要对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强化,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事件的发生。

四、结论

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新时期的工作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财务会计管理观念和监督机制等因素尽心挖山的基础上,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是促进会计人员转变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昱.试论工商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中国集体经济,2016,(36):135-136

[2]宋伟光.试论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财会学习,2016,(18):136

会计转型论文篇(7)

关键词:媒体治理;审计费用;事务所组织形式

一、引 言

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会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和判断,表现为审计收费的提升 [1- 2]。媒体在审计市场发挥的治理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在声誉治理作用有限的现实约束下,现有研究从声誉压力视角对媒体治理的作用路径难以做出更本土化的解释。而刘启亮等(2013,2014)等则指出在低价竞争和法制薄弱并存的审计市场中,审计师之所以会被负面报道影响,主要为了规避未来可能的诉讼风险和行政处罚[3- 4]。因此,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是影响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因素。

2010年7月,财政部和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截至2013年底,全部具有证券审计资格的事务所完成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制。这意味着合伙人的法律责任从“有限”过渡到“无限”,诉讼风险及行政处罚带来的法律风险大大增强,这为我们研究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强化将如何影响媒体治理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实验。

本文以事务所转制事件为自然实验,研究转制前后负面报道对审计费用和异常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转制后,负面报道与审计收费和正向异常收费均显著正相关,但在转制前均不显著;进一步考虑事务所规模的差异后,发现对大型事务所而言,转制提高了负面报道与正向异常收费的相关性,但对于小型事务所,负面报道与审计收费和异常收费的相关性在转制前后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转制后,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的提高,在评估客户风险时,审计师更加注重负面报道的影响,也表明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强化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的风险意识和议价能力,是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为我们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市场治理机制提供了借鉴。

本文贡献在于:第一,媒体对审计市场的治理作用已被学术界所认识,但研究其具体实现路径的还不多见,与刘启亮等(2013,2014)对法制环境整体变化的考察不同[3- 4],本文以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单方面提高为切入点,可剥离潜在因素对实证结果的干扰。第二,现有研究认为,媒体主要通过改变审计师的风险认知来影响审计定价,因此,理论上与媒体负面报道相关的,主要是审计定价中的风险补偿部分,即剔除正常影响因素后的异常审计收费,现有研究多忽视了这一环节,本文则首次尝试将负面报道对异常收费的影响纳入考察范围。

二、文献综述

自Simunic开创性地提出审计收费模型以来[5],相关研究从客户规模、公司业务复杂度和公司治理情况等方面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6-8],或从审计定价出发研究审计师的风险承担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9- 10]。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逐渐从审计契约主客体特征转向监管和法律制度等制度因素,尤其是以媒体为代表的外部监督机制受到广泛关注。

(一)媒体监督与审计收费

审计师对客户的风险感知是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因素。媒体报道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并提供审计判断所需的信息;尤其是负面报道往往揭示了客户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对审计师而言,负面报道不但会增加审计失败后的法律风险,也会降低对客户盈余管理行为的容忍度,最终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对客户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张建平和余玉苗(2013)初步发现了媒体负面报道影响审计收费的证据[11]。冉明东和贺跃(2014)也发现客户在媒体上的高曝光提高了审计契约谈判中审计师要求的风险补偿[12]。也有学者采取了行为决策理论或新闻学等跨学科视角,Joe(2003)的行为实验表明,审计师意见会受到保守(策略假说)和认知偏误(认知假说)的共同影响[1];在此基础上,吕敏康和冉明东(2012)认为新闻报道具有的“议程设置”功能会影响审计师的风险判断,并以增加审计收费的方式应对客户风险[2];张龙平和吕敏康(2014)则指出审计师出于“意见认同”动机而参考媒体意见,进而被媒体意见同化[13]。

学术界对媒体监督与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已取得较多共识,但对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尚不多见,国内相关研究认为,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下,媒体监督经由声誉机制发挥的作用有限,更多地依靠行政介入来实现[14]。刘启亮等(2014)[4]以法律环境变迁为切入点,构建了审计师诉讼风险实质变化的自然实验,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只在高诉讼风险下显著,认为媒体的治理路径需要借助司法环境的改善。

(二)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

事务所组织形式是事务所内部治理和法律责任承担的基础和前提,组织形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并反映为审计定价的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大型事务所自1994年开始从普通合伙制改为有限合伙制,英国的事务所也从2001年开始向有限合伙制转变,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在国外并不多见。Muzatko等(2004)以公司IPO市场为切入点,发现美国事务所转为有限责任制后,审计质量降低,IPO抑价程度增强[15];Lenox等(2012)以英国的会计事务所从普通合伙制到有限责任制的转变为例,发现尽管审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降低了,但审计收费和市场份额并没有同步降低[16]。

转制政策出台前,我国大部分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少数采用合伙制,而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差异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相关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果[17- 18]。与英美等国推动事务所向有限责任制转变,以降低审计师法律责任不同,我国的转制政策改革旨在要求审计师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从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转为承担无限责任,加之本次转制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这一政策的施行效果如何,被学界所关注。李江涛等(2013)认为尽管事务所转制后提高了审计收费,但这主要归因于行业性质,而非转制政策引起的[19];周中胜等(2014)则发现转制后,审计收费显著提高,但这一结论仅局限小客户市场中,原因在事务所对小客户的议价能力更强[20]。闫焕民等(2015)认为转制后,虽然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未普遍上涨,但事务所会对高风险客户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21]。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媒体对客户的负面报道,将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促使审计师提高收费水平。其原因有二:(1)负面报道揭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促使审计师采取更严格的审计程序,加大审计投入;(2)媒体具有的“广而告之”功能,增加了市场知情者的数量,舆论压力将显著放大审计师对客户风险的感知,提高了对未来诉讼风险和行政处罚的预期,促使审计师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

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变,会提高审计师对负面报道的敏感度。一方面,与有限责任制不同,特殊普通合伙制下的合伙人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将整体提升审计师行业的法律责任和潜在诉讼风险;另一方面,特殊普通合伙制下,事务所不再受到股东人数限制和双重纳税的困扰,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扫清了障碍,有助于提高对客户的议价能力。转制强化了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审计师对负面报道的反应将更加敏感,会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可由审计收费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后的残差(即异常审计收费)来估算 [10]。高于正常值的审计费用则是为应对客户风险和潜在诉讼风险的补偿,低于正常值的审计费用,表明审计师收取的风险溢价不足[10]。因此,转制后,审计收费和正向异常收费与负面报道的正相关性会显著增强,本文提出假设H1和H2:

H1: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审计收费与媒体负面报道的正相关显著增强。

H2: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正向异常收费与媒体负面报道的正相关显著增强。

现有研究认为,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22-25],大型事务所拥有更多的客户及与之相关的“客户准租金”,审计失败时也会将失去更多客户和收入。因此,与小型事务所相比,大型事务所更加重视对客户风险的评估[25],对负面报道的敏感度更高。但我国审计市场尚未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少数“大所”与多数“小所”并存的竞争态势,削弱了大型事务所对高风险客户的议价能力。而转制后,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的强化,事务所之间的低价竞争得到缓解,因此,转制后,大型事务所有可能向客户收取更多的风险溢价,而小型事务所由于短期内难以摆脱对客户的依赖,对风险客户的议价能力难有改观,本文据此提出假设H3:

H3: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大型事务所的正向异常收费与媒体负面报道的正相关显著增强。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9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其筛选过程如表(1)所示。为控制公司层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自比样本进行分析。本文所用财务和公司名称等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对所有连续型变量进行1%的分年度缩尾处理。

(二)变量定义及模型设定

事务所转制(SP):由于事务所从变更工商登记到以特殊普通合伙形式签署报告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本文以审计报告中事务所的落款名称来确定是否为特殊普通合伙制,若是,SP取1,反之取0。

媒体负面报道(MC):负面报道的采集来自CNKI《全国重要报纸数据库》,本文对负面报道的认定涉及经营财务和公司管理等方面,要求报道内容与公司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事项相关事项(公司亏损、舞弊、关联交易和粉饰业绩等),或与管理层风险相关(公司治理混乱或大股东变更等)。我们以“全文 或“题名”检索证券简称相关新闻,逐条判断是否为负面报道。最后,对负面报道数做对数化处理。

事务所规模(BIG):为检验事务所规模的影响,若事务所在中注协公布的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中连续三年处于前10位则定义为大型事务所,反之为小型事务所。

异常审计收费:参考Hribar(2014)和韩丽荣等(2015)[10,25]),本文以模型(1)的回归残差作为审计收费的异常值,将正的异常值定义为正向异常收费(H_ABFee),负的异常值定义为负向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L_ABFee)。

本文设定模型(2)检验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收费的关系。为考察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本文采用交叉项(SP×MC)和分组回归进行检验,预计媒体负面报道MC的系数为正,负面报道与事务所转制的交叉项(SP×MC)系数也为正。借鉴相关研究,我们控制了公司规模、操纵性应计、存货、应收账款、总资产收益率、财务杠杆、年股票收益率、是否为国际四大、上市时间、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表3列示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审计收费的均值为13.55,中值为13.42,正向和负向异常审计收费的均值分别为0.12和-0.10,高收费与收费不足的情况同时存在,其他各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未列示的单变量检验中:(1)转制前,审计收费及正向异常收费并未受到负面报道的显著影响;(2)转制后,负面报道公司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无负面报道的公司,但异常审计收费的差异不显著;(3)有负面报道的公司,其转制前后审计收费(正向异常收费)的差异均高于无负面报道公司,初步支持本文假设。

六、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分析

表4列示自比样本的检验结果。(1)至(3)栏中被解释变量为审计收费,全样本下,负面报道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与刘启亮等(2013)[3]的研究一致;转制后,MC的系数显著为正,而转制前则不显著,表明转制后,审计收费与媒体负面报道的相关性显著增强;与假设H1一致;(4)栏列示了交叉项检验结果,转制事件SP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交叉项SP×MC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转制后随着法律责任的强化,审计师对媒体负面报道的反应更加敏感,提高了审计收费,支持假设H1。控制变量中,事务所规模在各组中均显著为正,大型事务所的议价能力较高公司;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公司业绩(ROA)的系数符号与现有研究基本一致。

表5进一步列示了对正向和负向异常审计收费的检验结果,(1)至(3)栏中被解释变量为正向异常收费,在全样本和转制后的分组中,MC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而转制前则不显著,(4)至(6)栏中被解释变量为负向异常收费,MC的系数为负,但均不显著。(7)栏和(8)栏的交叉项检验中,转制事件能显著提高正向异常收费,降低负向异常收费,交叉项SP×MC与正向异常收费显著正相关,与负向异常收费不显著,表明转制后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提高,审计师更加重视负面报道的影响,提高风险溢价来控制客户风险,支持本文假设H2。

为检验假设H3,本文按照是否大型事务所(BIG)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对大型事务所而言,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正向异常收费与负面报道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而小型事务分组所中,不管是正向还是负向异常收费,与负面报道的相关性在转制前后均无显著变化,这意味着转制后,大型事务所更加注重负面报道的影响,随着议价能力的提高,将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以规避负面报道客户的风险,但小型事务所短期内无法摆脱对客户的依赖,转制并未带来议价能力的实质提高,削弱了审计师对负面报道的风险感知。

(二)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如下检验,但限于篇幅并未列示。

1,本文参考Chen等(2010)[26],构建Z统计量以检验系数差异,结果支持上述各表中变量MC在转制前后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

2,由于媒体偏好会导致负面报道与公司特征之间存在样本选择偏差。本文采用倾向得分配对法,为负面报道公司寻找配对样本,重新检验后与上述结果一致。匹配方法为可放回的一对一、一对二最近邻匹配,匹配变量为模型(2)中除MC外的控制变量。

3,本文改用横比样本和全样本重新回归,并进行系数差异检验后,结论保持不变。

4,替换关键变量:(1)以经过总资产调整的审计费用代替原审计费用;(2)借鉴蔡春等(2010)[27],以模型(1)中加入上年度审计收费后计算的残差衡量异常审计收费;(3)以哑变量衡量是否被媒体报道;(4)以是否连续三年进入行业评价前15位作为对大型事务所的认定依据,重新检验后,本文结论保持不变。

七、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事务所组织形式变更的自然实验,手工收集了2009年至2014年间上市公司财务相关负面报道数据,通过比较转制前后负面报道对审计收费和异常收费的影响,以检验审计师法律责任能否构成媒体治理发挥作用的路径,研究发现:(1)转制后,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收费和正向异常收费均显著正相关,而在转制前都不显著,这说明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强化,审计师更加注重负面报道所蕴含的风险,对负面报道更加敏感;(2)考虑事务所规模的差异后,发现大型事务所的正向异常收费与负面报道的相关性在转制后显著增强,而对小型事务所而言,转制前后审计收费与负面报道的相关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转制政策短期内对小型事务所的影响有限。

本文研究表明,转制后,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的增强,负面报道对审计师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审计师的法律责任是影响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此外,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变是我国事务所行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环,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提高,有助于完善审计市场的定价机制,本文为探索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环境的事务所治理机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Joe J. R. Why press coverage of a client influences the audit opin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41(1):109-133.

[2]吕敏康, 冉明东. 媒体报道影响审计师专业判断吗?――基于盈余管理风险判断视角的实证分析[J]. 审计研究, 2012(06):82-89.

[3]刘启亮, 李t, 张建平. 媒体负面报道、诉讼风险与审计契约稳定性――基于外部治理视角的研究[J]. 管理世界, 2013(11):144-154.

[4]刘启亮, 李蕙, 赵超等. 媒体负面报道、诉讼风险与审计费用[J]. 会计研究, 2014(06):81-88.

[5].Simunic D.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161-190.

[6]Francis J. R. 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size on audit prices: A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4,6(2):133-151.

[7]DeFond M. L., Francis J. R., Wong T. J.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0,19(1):49-66.

[8]李补喜, 王平心.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费用率[J]. 中国会计评论, 2006,4(1):105-118.

[9]Nikkinen J., Sahlstr?m P. Risk in audit pricing: The role of firm-specific dimensions of risk[J].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2005,18:141-151.

[10]Hribar P., Kravet T., Wilson R. A new measure of accounting quality[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4,19(1):506-538.

[11]张建平, 余玉苗.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定价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102-112.

[12]冉明东, 贺跃. 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审计收费[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3):123-130.

[13]张龙平, 吕敏康. 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基于新闻传播学理论的解释[J]. 审计研究, 2014(01):53-61.

[14]李培功, 沈艺峰.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10(04):14-27.

[15]Muzatko S. R., Johnstone K. M., Mayhew B. W. et 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PO underpricing and the change to the LLP organization of audit firms[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4,23(1):53-67.

[16]Lennox C., Li B. The consequences of protecting audit partners’ personal assets from the threat of liabi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2,54(2):154-173.

[17]原红旗, 李海建.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J]. 审计研究, 2003(01):32-37.

[18]朱小平, 叶友. 会计师事务所法律组织形式的企业理论观点――为什么应采取合伙制而不应采取有限公司制[J]. 会计研究, 2003(7):42-45.

[19]李江涛, 宋华杨, 邓迦予.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政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J]. 审计研究, 2013,2:95-100.

[20]周中胜.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02):53-61.

[21]闫焕民, 刘宁, 陈小林. 事务所转制是否影响审计定价策略――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5(05):93-101.

[22]Deangelo L. E.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1981,3(3):183-199.

[23]Markelevich A. Auditor fees and audit quality[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13,volume 22:761-786.

[24]陈杰平, 苏锡嘉, 吴溪. 异常审计收费与不利审计结果的改善[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5(4):1-54.

[25]韩丽荣, 高瑜彬, 胡玮佳. 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01):74-80.

[26]Chen S., Wu D. Client Importance,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s, and Audit Quality in China: An Office and Individual Auditor Level Analysis[J]. Accounting Horizons, 2011,85(1):127-158.

[27]蔡春, 谢赞春, 叶建明. 盈利率变化与审计意见购买的方式[J]. 中国会计评论, 2010(3):323-340.

Media Coverage and Audit Fee:

In the View of Auditors'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Xiao Zhichao Zhang Junm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usiness School, Tianjin,300000)

Abstract: The form transformation of Auditors to Special General Partnershipprovides an experiment to inspect how the legal liability could influence Media Governance effect .Based on the firm level negative coverage,we find that after transformation, negative reports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audit fees and positive abnormal fee,but not significant prior transformation; as we consid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auditors’ size ,we find this correlation only exists in the large auditors, these results means the improvement of auditors’legal responsibility is a major mechanism of media governance.

Keywords: media governanceaudit fee auditors' organizational for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产权视角下的审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项目编号:71272189)和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计划“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公允价值适应性效率研究”(项目编号:2015TCB09)。

肖志超,男,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天津财经大学,3002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