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8:49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1)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增长较快,由此迎来了油气输送和储存工业的大发展。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营,是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人员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这门课,其目的是通过储运工程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应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设计;掌握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对油气处理厂站、油气管道和油库进行安全运行管理,并能对典型的油气管道事故和油库事故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在油气储运系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总体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油气储运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积极探索适应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教学新模式,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策略。

1 课程特点及教材建设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是为了控制和消除油气储运工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针对储运行业设计、生产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以及作业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储运安全技术的研究涉及石油、机械、电子、电气、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其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生产作业人员)、物(石油天然气与储运相关的设备设施)、环境(内外部环境)等各个对象及其相关的各个环节。

目前国内尚无有关“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教材,编写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材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西南石油大学联合西安石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徐州空军学院,结合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和油气储运专业的需要,启动了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工作。预计将在2010年完成《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材的编写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油气储运系统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技术,油气场站安全分析与管理,油库安全分析与管理,管道安全分析与管理,油气储运中电气安全管理技术,油气储运HSE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定有关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丛书以及相关现行的标准规范,作为教学参考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文献资料。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1 将案例教学引入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教学中

由于该课程综合性的特点,若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按部就班地讲授型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实际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提供进行分析的素材和机会,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进行事故处理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2]。

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预防措施、事故的监测和事故的处理措施。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西南石油大学教学资源的能力和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次课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此次事故进行讨论和辩论,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表达、分享知识、完善思路的空间。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该处的腐蚀是以H2S为主,弯管处积水是导致腐蚀破裂的关键。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对弯管进行改造,改为直管段,消除积水段,定期通球清管,注入缓蚀剂,加强线路巡查,定期检漏。依据输气管道重大事故的应急抢险措施对事故进行相应处理。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2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确保教材建设高质量的同时,还应根据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大纲要求,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教学课件等。

在课件的制作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使教学信息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和表述出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使用播放相关新闻和录像的教学形式。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相同的时间里传授了更多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 充分利用仿真教学实验室资源

西南石油大学在2008年建成了油气储运仿真教学实验室,油气储运仿真教学实验室包括有原油管道仿真教学系统、油库仿真教学系统、油气储运工艺流程演示系统,初步构成了覆盖储运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实验系统。

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学中,利用庆铁线运行仿真培训系统,模拟管道关泵、关阀、堵塞、泄漏工况,使学生了解输油管道在事故工况下,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产生水击的危害,以及维持输油管线正常运行的方法。

利用油库仿真教学系统,在事故工况模拟操作界面,选择事故作业类型,然后依次点击“计算稳态流量”、“初始化”、“事故停泵”(“事故关阀”),开始模拟。了解油库在事故工况下,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保证油库正常运行的方法。

在该实验室内完成了目前在现场生产实习所无法完成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尽量拟真的环境和场景中进行认识和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专业知识。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形成“习题训练、上机训练、期末考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对每位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给出习题训练成绩,以10%的比例计入课程结业总成绩,对学生的上机实验的表现情况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给出上机训练成绩,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结业总成绩,期末考试以开卷考核的形式,以70%的比例计入课程结业总成绩。

在习题训练和期末考试中,部分利用分析具体案例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使考试的内容不再全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点。通过案例来考试,答案不会是唯一的,只要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得出合情合理、措施方法完善的答案即可。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系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石油工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3]。

参考文献

[1] 邓演雯,陈秋华,吴声怡,曹仁稳.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3,3:56-58.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2)

关键字: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

中图分类号:P63 文献标识码:A

一、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特点

1复杂多样的地质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和西北两种地质构造的纽带部位,既有稳定的碳酸盐岩构造,又有盆地的演化构成结构。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就已经决定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在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油气储藏的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

从最近几年的钻探结果表明,传统的对于盆地油气开采的理论虽有普遍的实用性,但并不能用于所有地区的油气开采之中。对于像鄂尔多斯盆地这样的油气藏,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开采过之前必须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油气藏成理论对油气的各方面情况作出记录,发现并总结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为以后类似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油层物性差

鄂尔多斯盆地虽然油气的总储存量很高,但是盆地的储层岩以砂岩为主,并且石英和碎屑的含量较高,在储层岩中还有大部分由碳酸盐岩矿物和黏土矿组成的胶结物,这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油层物性差,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低。在储层孔隙上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粒间孔是主要的储层孔隙,虽有着优质油层储层的特征,但油气分布的储层又有着很强的非均质性特点。

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的理论研究

1沉积控制成藏理论

沉积控制成藏理论从岩层和地理形态形成的特征出发,将低渗透油气层的形成归因于岩层的沉积作用,油气层的分布和岩层的沉积后的分布区有关。

在地理岩层的形成过程之中,由于多种诸如地理位置、气候和生物等因素的参与,在河流的沉积作用之下,生物体夹杂在岩石之中并于外界空气绝缘慢慢演变成油气,岩层也就慢慢地成为了储层,这种储层由于沉积中沙粒的大小不一样,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也就引起了储层中沙体的含油性差别。沙粒的非均质性的分布同时也会导致油气的非均质分布。同时在河流沉积的过程之中,同一类沙粒形成的储层由于沙粒的分布不同也会导致含油层内部的含油性差异化和非均质性化。

从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的研究来看,孔隙以沙粒间孔为主,其原生的孔隙和次生的孔隙都有发育,存在优质的油层,大多的油层孔隙度小于10%,并且渗透率低。虽然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细小和形成岩石的作用较弱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低渗透性的先天不足因素,但在另一方面,在成岩的过程之中由于挤压和胶结作用会导致粒间孔隙损失过大使储层渗透性得到改善,从而形成低渗透性储层。

2运移动力成藏理论

运移动力成藏理论从油气的移动和汇聚的过程出发,详细地探讨油气的运动方式、运动的动力源、运动的通道、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次数和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从油气运动的阶段来看,主要有初次运移阶段和再次运移阶段。

岩层粒体之间的剧烈挤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最主要的动力。鄂尔多斯盆地在油层的分布上比较广发,并且形成了三叠系的含油层,因此具备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动力源,这种运移又较大地影响了油气的再次运移和富集过程。再次运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所在,在再次运移之下,油气的储藏就趋于定格。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属于低渗透储层,还有不发育的断裂构造,是一种致密岩性的油藏,这都与再次运移紧密相关。

三、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成藏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鄂尔多斯盆地有着我国低渗透油气的丰富资源,我国在这种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上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而且我国还在努力地进行有关油气成藏的研究,对于低渗透油气成藏的研究更是成果不断。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藏属于低渗透油气藏,对于这种油气藏的研究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1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大多是碎屑岩层,这种碎屑岩层的原始孔有利于渗透,是哪些原因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由高渗透储层变成了低渗透储层。

2对于低渗透透气储层来说它的渗透条件差,如何才能使得油气进去粒体间孔隙中的水出来。

3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的致密时间和油气填充孔隙并成藏的时间先后性是怎样的。从油气成藏的时间上来讲,储层的形成和孔隙间油气填充的关系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油气先填充,储层再致密。这种情况下,储层在油气填充后致密的原因是什么。

②储层先致密,油气后填充到储层中成藏。如此一来,油气进入储层的通道在哪里和进入储层的动力是什么。

③油气填充与储层致密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油气填充和储层致密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导致这两个过程同时产生的因素又是什么。

结语

鄂尔多斯盆地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但它的成藏具有许多的独特之处。通过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成藏可以总结出许多的关于勘探低渗透油气的宝贵经验和油气形成规律,同时还有效地证明了传统的油气成藏理论并不能完全指导勘探工作。注重油气藏的客观地质情况,寻找油气藏演化和形成的过程并不断总结油气的富集规律将是油气成藏的研究趋势所在。加强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的研究将会为以后我国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质性的操作指导,并不断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继宏.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油气成藏研究[D].长安大学,2007.

[2]石彬.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08.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油气储运 问题 对策

当前,全球范围内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油气储运系统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过程环保与节能、储运过程中的油气蒸发损耗与回收、油气储运系统中的腐蚀监测与评价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随着现今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油气储运系统是否完善已经发展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油气储运问题,以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1 油气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存在引发火灾的隐患

油气运输的管道是在加热和加压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同时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各类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非常容易引发静电聚集、爆炸、燃烧等发生,极易引发火灾核爆炸等危险事故;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巨大的人身伤亡与经济损失,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

1.2 油气蒸发难以解决

油气的汽化溢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存在于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油气储运的每个阶段。

汽油等轻质油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组分,这些组分具有易挥发的特性,因此很容易汽化溢出散发到空气中,使周围的空气容易出现易燃与易爆的情况。

加油站向空气中排放油气的时候,以及石油储运过程中在进行石油装卸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毒性产生,会使神经系统、皮肤与内脏产生异常,使人体受到伤害。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油气中的烃类物质和空气中氮氧化物会发生反应,生成臭氧,这成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诱因,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油气蒸发是油气储运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它浪费了大量资源,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同时对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1.3 管道问题

1.3.1 油气储运管道存在引起火灾的潜在因素

油气储运管道存在引发火灾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

(1)如果电器线路和工艺设备所采用的材料与防爆处理不合格,就很容易使泄漏的可燃液体、气体与机械摩擦火花或者电气火花相遇,从而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油气储运设备在设计上存在问题,例如设计工艺不科学、设计理念不正确,导致管道质量不达标,从而容易引发管道出现意外事故。

(3)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流动会产生的静电摩擦,这是引发爆炸事故与火灾的重要因素。 1.3.2 油气储运管道容易产生锈蚀

当前我国油气运输系统采用的管道材料大都是金属管道,大多数是直缝电阻焊钢管、碳素钢无缝钢管、螺旋焊缝钢管的管材,这是由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如果金属管道接触油气等介质,通常会出现锈蚀现象。这是由于当金属管道与油气等介质接触时,会因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使金属管道发生锈蚀,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金属管道发生腐蚀以后,那么其机械性能、外部形态、金属色泽等方面均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同时管道的使用寿命将缩短,更严重的是其所运输的油品的质量将会降低,若管道达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还会使油品出现泄漏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2 解决油气储运问题的相关措施

2.1 做好管道防腐蚀措施

为了让管道的使用质量得到保证,必须尽可能的减少管道腐蚀。而管道的易腐蚀和管道材料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2.1.1 合理地设计和选择管道材料的厚度

能够防止投运与储运过程中管道的局部屈曲失稳是选择管道材料的厚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设计时不妨适当增加管壁厚度,降低管材强度,这是由于厚壁管在对抗抗应力腐蚀开裂的问题上优于薄管壁。

2.1.2 提高管道材料的质量

引起油气输送过程中管道腐蚀的重要原因是管道的剥离或阴极剥离。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必须在进行钢管表面冷敷之前进行抛丸或者喷砂处理。只有这样才会保证相关标准所要求的锚纹深度与洁净度,确保底漆粘结牢固。

(2)尽量控制与改善原材料中夹杂物的形貌和数量,降低含氢量和含硫量,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2.1.3 充分认识现场补口的重要性,做好现场补口工作

(1)必须合理进行补口材料的选择,注意补口材料与管道防腐覆盖层的相容性。

(2)一定要达到管体表面洁净度的相关要求,必须认真处理补口处的钢管表面。

(3)补口接合部应严密粘牢,必要时可做严密性试验。

2.2 抑制油气的挥发

之所以需要抑制油气的挥发,是由于油气挥发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潜在意外事故的重要原因。

目前顶油罐仍然是很多石油企业储存油气的主要方法。只有将顶油罐制成内、外浮顶油罐,保持其良好的密封功能,才会起到减少油气挥发的作用。抑制油气挥发首先应该对顶油罐进行固定。

2.3 提高油气回收的质量

采用油气回收措施是回收油气时采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有害烃类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可以节约资源,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油气回收装置设置在进行油品集中罐装的地点,通过回收装置实现油气回收,通过特定技术将油气重新转变成液态之后重新输入罐内。

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油气挥发,主要针对的是烃类气体。

为了更好的抑制油气挥发和提高油气的回收质量,最根本的手段应该是提高油气的回收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油气储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必须采取各种相关措施进行应对,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好的保证油气储运的质量与安全,为此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作业环境复杂、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是油气储运的特点。为了使油气储运的质量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油气储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各个炼油厂和油库、加油站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2)油气储运要有高度的安全性,因此要求从业人员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纪律性。

(3)要针对工艺装置危险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各种事故处理预案。为了使预案贴近实际,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必须定期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预案。只有这样,一旦发生事故,才能有效处置,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4)针对各种岗位职工,培训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使之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定期实施消防安全教育,强化消防安全意识,熟知消防安全常识,提高消防安全素质。

(5)为了提高职工的生产操作技能,增强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能力,必须编制严格的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这些规程。

参考文献

[1] 田志刚,李俊峰,乔海庆,牛广涛.论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

[2] 王才良,周珊.历史上油气储运方式的不断创新[J].石油科技论坛.2006(01)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 油气储运;标准化;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53-02

我国现有的油气储运标准在技术水平、管理体系以及应用文化等方面都比较的落后,特别是在油气经济发展方面、油气管道安全方面等,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矛盾,以致不符合油气储运要求,降低了我国油气储运的管理水平,并使工程的建设不能够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现在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低,主要原因是我国油气储运标准的问题。和国外先进的油气储运水平相比,我国的油气储运标准要求还很低,制约其发展。为了能够很好的发展我国油气储运事业,使与国际水平接轨,及必需采用比较的发展策略来改变现状,促进其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带去更多的利益。

1 油气储运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标准化主要就是用来界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运营的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尺,同时标准化也是对实践的经验以及科学技术的总结。为了能够很好的认识到我国油气储运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我国和国外的油气储运标准化的体系的建立、运行的模式和发展的思路进行分析。

总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具有很多丰富的自然能源资源。可是,每年的能源使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我国能源的使用量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多的国家。我国现在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运输的时候主要还是采用的管道运输方式,发展历史也比较的久,现在油气的输送管道的规模也已经发展的非常大,在全国的各个地方有油气输送的管道,在输送的水平和管道的建设方面也提高了很多。同时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也已经构建了一系列的发展体系,从最开始的工程建设一直到运营和管理,而且还采用了比较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主要就是针对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油气储运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从而来对我国的油气储运的发展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最近几年,我国在不断的对实际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很好的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研究出了大量的标准化的新技术,最终很好的实现了标准的管理、查询和检索的信息技术化。这样的油气储运标准化也使得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国外油气储运标准化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标准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市场管理需求和计划管理。其中,市场需求方式主要的代表就是一些欧美国家,这种标准化模式主要采用的就是自愿性的标准体系和强制性的技术法规,企业应该要能够完全达到安全和技术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独立的去完成自主的编制,可以就采用国际的标准,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管理和生产要求来开展实际的工作,非常的灵活和自由。而基于计划管理的标准化模式主要的代表就是俄罗斯,这种标准化的模式主要就是针对修订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实施的,它可以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协调,使得标准化在方案论证和总体设计当中的作用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最佳的效益和水平。

2 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的发展对策

我国现在的油气储运标准和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的大,所以就必须要根据标准化的思想理念,规划出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方法等,促进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发展。

1)对于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还应该要进一步的加强。标准化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标准化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的过程当中,标准化也是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企业如果要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就应该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

只有符合油气储运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才能真正的使油气储运事业得到发展,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促进作用也才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来。另外,因为标准是人的劳动和思考的结果,那么在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当中,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人才技能和他们的经验经过一定相关程序处理后,将会形成标准体系,指导事业的发展。

在实施与运用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标准的重要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转变和拓展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2)要转变标准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得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角色,可见其重要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作为支撑的话,那么这些法律法规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就应该要对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范围进行重新的定位。现有的一些标准化的管理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使标准化的相关原则得到实施与体现,使得企业能够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

3)体系的建设工作应该要深入和系统的开展。企业应该要根据标准化体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对油气储运的业务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还应该要积极和国际一些先进的企业开展对标的工作,从而使得最终建立起的标准体系更加的系统和先进。首先应该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与了解,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标准要求进行总结与归纳,使标准能够表达得明确,易于实施。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提升和整合;

4)标准的执行力应该要提高,技术的研究也应该要加强。标准化的工作需要对世界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进行采纳,积极的开展采标的研究和标准的对标工作以及和国际的交流和合作,最终使得我国的油气储运的标准技术水平能够快速的提升,这样才能促进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3结论

总之,油气储运标准的产生、应用和发展对于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的部门应该要不断的去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的标准化水平,从而使得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之下能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泉安,陈娜.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73.

[2]刘冰,田悦,税碧垣,潘腾,刘艳双,戚菁菁,薛皓文.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油气储运,2013,6:571-577.

[3]王振宇.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J].现代化工,2013,6:14-18.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油气储运设备 管理与维护 问题 措施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进一步促进了油气储运的前进步伐,如此一来使得用于油气储运的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由于油气储运设备实际管理与维护过程中时常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加强创新完善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一、我国油气储运设备存在的问题

1.管道腐蚀问题

导致油气管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管道所处的环境为湿硫化氢情况,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等诸多的因素都将带来管道开裂问题。而导致管道由于腐蚀开裂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环境因素;埋设管道的场所环境会导致管道发生腐蚀现象,具体体现在:土壤类别、土壤含水量、植物根系的密集性等。其次,因受力而形成的应力;管材实际中除了承受自身带来的压力外,还不同程度上承受运输油气的压力,若实际产生的压力远远高于材料屈服极限的百分之三十,那么,管道将直接由于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破坏,不过,相较于此类应力水平,常在焊接构件的焊缝附近区域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裂纹中发生。

2.设计理念有待健全

纵观我国实况,实际实行的油气管道输送理论及其工艺目前依旧还在起步环节中。同时,我国油气田分布与原油物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了特有的储运方式,然而,在进行原油运输时多数还是使用能耗大、管输损耗严重的加热方式。除此之外,我国所制定的油气管道的工艺设计还未真正实现先进的集成网络系统。

3.对储运设备的安全因素分析

油气实际输送时的核心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易燃易爆、毒性大,所以,油气储运的安全不容忽视,通常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开展油气储运工作,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实施管道输送工作,所以,常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这些事故,会直接的威胁到群众的财产安全。所以,应针对油气储运,编制诸多完善高效的安全预防措施,对各类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严防安全隐患的发生,以确保油气储运在一种安全状态下良好运行。

二、强化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

1.定期检查

要想使油气储运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做到每月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充分详细的掌握好设备每月的振动情况,并且,积极开展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凡是与振动检测标准还有一段距离的设备应进一步核实,同时,把实际所得的检测结果递交到油气储运单位相关负责人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的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编制详细的报告,采取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促进运输有序前行,防止由于设备问题而造成不必要损失的发生。

2.做好核心部件的维护保养

在油气运输中,压缩机属于关键的设备。为了确保压缩机顺利高效的运转,提高机组的利用率,应编制完善的维护计划,安排具体的人员负责操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压缩机组内无任何杂物。首先,在对所有部件进行维修与更换过程中应查看:压缩机内存在的压力是否全部释放,和其他压力源间是否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是否断开,是否有不允许合闸的安全标识。其次,要求油过滤器第一次开机运行三百到五百小时后及时的进行更换,第二次达到两千小时后进行更换。另外,对空气过滤器或者进气阀进行维修与更换过程中,应避免有杂物进入到压缩机的主机腔中。实践操作时要封闭主机的入口,操作完成后,必须用手按住主机转动方向旋转一段时间,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方可开机。再有,当机器实际运转达到两千小时要对其皮带的松紧度予以细致的检查,若检查出皮带较松,应及时的进行调整,保证皮带的张紧度,并且,为了对皮带予以良好的保护,我们要严防皮带由于受到了油的污染而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3.做好油泵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在维护油泵过程中,应考虑好以下几点内容:运行初期阶段中如出现一些泄露属于正常现象,随着一段时间的运行,泄漏现象就会减轻或者消失;在对泵的安装位置进行明确时,应确保泵盖与轴承座能够及时的散发热量,不会发生蓄热情况,不得通过输入管上的闸阀来调节流量,防止气蚀现象。泵运行时应注意其有无杂音,若有不正常的情况,要采取措施及时的进行处理。切断电源,停止泵运作,把泵中的液体放空,全面的清理并定期将叶轮旋转一百八十度,避免轴发生变形情况,待油泵完全冷却后即结束。对地脚螺栓的松紧程度时常检查,泵的泵壳温度是否等同于入口温度,仔细观察出口压力表的波动及泵的实际振动情况。

4.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我们应将维护保养规范要求贯彻落实到设备管理全程中,不断增强维护保养效率及质量,切实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经常化。根据设备维护保养的具体标准,对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应有效执行交接制度,实现“五交,三不交”。这里所说的五交有:交生产与工作情况,交设备运行与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防治措施与事故处理情况,交跑冒滴漏情况。三不交主要指的是设备事故问题没有全面处理的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的不交,设备清洁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交。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石油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油气储运设备占据核心地位,对于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石油企业来说,应购进诸多的先进高效的设备以促进自身的生产。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经济利益,加强创新管理,做好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宏伟.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2期.

[2]管锴.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10年01期.

[3]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4]龙瑞文.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2期.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问题;设备管理;维护工作

【分类号】:TU831;TU201.5

1油气储运中常见安全问题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

1.1由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而油气储运过程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别是输油管道,加热加压是管道运输的特点,故具有极大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

1.2油气蒸发严重

目前,从油田炼油厂用户的周转环节繁杂,油气损耗量及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在石化、石油企业,如炼油厂储运系统、油库、加油站等油品装卸操作频繁的工作环节,汽油等轻质油品中易挥发的有机组分会大量汽化逸出。按全国目前原油的年使用量2. 5×108t估算,全国原油和成品油的总损耗量将达到7. 5×106t/a以上,相当于一个大油田和炼油厂的采炼量,价值3×1010RMB以上。

1.3管道腐蚀

很多输油管道在湿硫化氢环境下受到严重腐蚀并开裂,如应力腐蚀开裂(SCC)、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氢致开裂(HIC)、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SOHIC)等。

2加强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管理,做好设备管理维护工作

2.1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2.2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2.3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2.4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2.5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3结论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油气储运作业环境复杂,因此各个炼油厂和油库、加油站应必须着手在油品储运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蒸发损耗,避免强制实施油气回收时影响生产经营。将火灾防患于未然,对储运设备加强管理。但是由于油气储运过程的复杂性,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油气回收技术等等。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油气储运主要包括有油和气的储存以及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则是联接产、运以及销各个环节之间的桥梁,主要包括有矿场油气集输以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以及石化厂上的油气储运等等。

油气是重要的能源之一,有效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节能发咋喊,是油气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再加上油气储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油气储运事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了构建安全、环保、节能的油气储运体系,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对现有的油气储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利用同时提高当前的技术研发能力,坚持吸收借鉴、自主研发与储运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向,不断推动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

1、关于我国能源战略的论述

1.1、多渠道进口原油

多渠道进口原油有助于减少由于供油国国内出现变故或供油通道出现事端造成供油中断的风险。

1.2、不断加强我国领土范围内的油气勘探以及开发工作

近些年来,在三大石油公司之间的协作之下,也加大开发的力度,使用尖端的技术,以及初步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一些国内外的专家预测,全球陆上石油在将来很难满足人类的需求,这样就逐渐转向海上延伸。在早期海上钻探范围一般小于200m水深,逐渐扩展到300m。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之下,也会转向1000m水深。并且沿海均为经济发达地区,海上油、气田的商业价值变得更高。

2、油气储运的安全节能的重要性

油气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比如说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在世界经济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资源的有效生产以及运输不仅仅对于生产效率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保护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碳”就是石油、煤炭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油气化使用的“碳”耗用得越多,也使得地球变得暖化“二氧化碳”制造也就越多。

但是油气种种产品被广泛的使用到冶金、造船、化工、石油、航空、医疗、、电子、照明、玻璃、生化、制药、食品等行业,并且倡导低碳生活的我国,天然气也已经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是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同时稳步发展。石油天然气的储运以及城市、居民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石油天然气管道这是确保能源供给、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设施。

3、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措施

3.1油气储运系统节能的两大基本原则

3.1.1、降低油气的储量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研究计划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油气的使用、油气的回收、利用这三个主要环节。降低油气的储量,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油罐和管线所产生的能耗,还能减少整个企业对于整体运输的成本、资金投入,并使得储罐的占地面积最小化,使得能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化,同时也为增加设备以及市场与生产规模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只有不断降低原油的储量,联系市场的供应需求情况,企业应当将原有的储量最小化,适当的进行低价存油,储存量能够保障在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所需量即可。同时,还应当严格控制成品油的储量,将成品油的储量尽可能的最小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原油的加工技术,创新、提高工艺技术,采取深加工的方式降低重质油产品的百分比,从而提高柴油的产率,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质量仪表和先进的检测技术,不但降低了油气储运系统的能耗量,而且使得资源配置更优化,节省了人力以及物力。

3.1.2、改善加热方式油罐的加热方式一般主要采用热媒水。通过加热并维持储罐底部的蒸汽盘管,依靠1MPa蒸汽传热,加上管外油品的传热系数偏低,从而高能低用。因此,只要将油品携入显热,通过热媒水的使用,达到盘管换热的方式,确保传热量足够,从而保证了能量的梯级使用。在使用抽吸式加热装置时,应当通过储罐出口以及泵入口设置的抽吸式加热装置,对部分抽出的油品进行加热,只需达到油泵对输送介质的粘度标准即可。也就是说,在平时只需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待到外送时才开始加热。这样一来,不但降低了整体的油气储运能源消耗量,而且还确保了油气在输送时所需的粘度标准。

3.2、油气储运系统的四大节能措施

3.2.1、油气混输方法当前石油企业使用较多、较为普遍的技术是油气混输技术。油气混输技术指的是通过将油、气、水等多种介质,在未进行分离的状态下,将海底管道泵通过混输泵输送到油、气、水等多种介质的混合物中。油气混输与传统的旧运输方式不同,油气混输直接使用独立的混输泵以及混输管道即可独立输送油气,而传统的运输方式是先将混合介质进行采集处理,使用三相分离器、原油外输泵、天然气压缩机和条独立的海底分输管道,才能实现油气的管道运输。新型的油气混输方式不但降低了整体耗能量,而且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以及整体的经济效益。

3.2.2、输油泵机组变频调速节能方法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计划中,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技术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依照离心泵的特点,采取调节流量的方式来控制输油情况。采用调节输油泵的变频方式从而对输油泵的工况进行调节,既快速、有效又简洁方便。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改革阀门节流工况的调节方式,制作成为输油泵独有的变频调速方式。不仅避免了输油泵出口阀过大而造成的损失与浪费,而且方便易于操作,提高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该种节能技术还降低了机器运行时产生的摩擦所造成的噪音以及损坏,使得输油泵机组更易于维修,使其使用寿命加长。

3.2.3、油气常温运输方法原油含水的原油输送主要采用油气常温运输技术。当含水的原油井产液的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上,及时未达到转相点,只要井口的油温高于允许的最低集输温度值时,就可以采用常温运输技术。常温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单管常温集油、双管常温集油、掺低温水常温集油等方式。首先,单管常温集油是将原有的掺水管线停掺扫线,根据油井生产时所产生的自身压力以及温度,通过集油管线将液体输送到计量间。其次,双管常温集油是停掺原有掺水管线,修改为集油管线,把井口和计母间进行改造,做到主管与副管能同时刻出油。再次,掺低温水环状常温集油是指将整座计量阀组间中的几口油井同时由一条集油管线串联成一个环状的集油方式,环的一端计量阀组间负责进行掺水。另一个端口就负责将油井生产的油、水、气集合运输到计量阀组间的汇管中。这种常温运输方式在整个油气输送系统的节能计划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能耗量,而且使得加热与保温系统更精简,降低了整体的成本投入,同时使得整个石油运输企业管理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3.2.4、降低蒸汽能耗量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由于蒸汽能耗占据整个油气储运系统能耗中的80%以上,降低蒸汽的能耗量在整个节能计划中的位置至关重要。为了合理控制蒸汽的能耗量,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①降低油气的存储温度。严格控制油气的存储温度,根据标准的存储温度进行实际操作,保证油气输送时的温度适当,确保油气的输送功率与热能都最小化。

②对油罐进行适当的保温。严格按照油罐的保温措施,确定好油罐的最佳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各大检测机构所规定的技术性标准以及方法来筛选。对于油罐的保温材料筛选标准,应当采用物理性、化学性都较为稳定的材料,而且对金属无腐蚀性,并属于非燃烧材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保温材料应当选用最高安全使用温度高于储罐平时需要的操作温度,以此才能发挥并保证油罐的最大效用。切实做好油罐的保温控制工作。

③重视油罐的清洁。要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检测,注重油罐的日常存储环境以及清洁工作,切实保障油罐内的油气存储质量,以便降低油气储运系统的整体能耗量

4、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的深化,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之下,应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则就变成当前以及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加大对于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应该注重提高节能技术的水平,这样才可以不断促进和推动油气储运系统做到低碳、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而发展。

参考文献:[1]郑伟.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271

[2]刘敏,时微微.油气储运安全节能发展探析[J].民营科技,2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