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养生哲学论文

养生哲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40:51

养生哲学论文

养生哲学论文篇(1)

(一)老子养生与休闲思想产生的社会因缘

从社会根源上看,春秋后期,社会矛盾扩大,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度已趋向没落,社会处于巨大的困境之中。统治者的贪婪无度,使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所以老子就论定当时的社会为“天下无道”。首先是战争不断;其次各国内部频繁而残酷的斗争造成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再次是君主专制政体,执政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所以老子以史官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这一切,他就想用道德说教去补救,但为了自保,老子提出:“贵以身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13章)意为只有保全自己,才可以爱托天下。老子看到了种种矛盾的对立是灾祸的根源,所以说想要解决矛盾,就要消除对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19章)这就是他消解对立的原则。

(二)文化背景及史官经历对老子养生与休闲思想的影响

老子把“道”作为自己的最高哲学理念。在老子那里,“道”的权威远远超过了上帝,这与中原文化的“天道观”有很大关系。因为从远古时代,人们就注意到了天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直延续到周。而老子作为史官,任务就是观察天象,所以他吸取了“天道”思想来作为自己的思想,认为应做到“天人合一”才能长寿。老子也承认其思想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因为养生之道古已有之,如彭祖的养生之道;此外,老子还继承和改造发展《易》、《诗》、《书》等原典的养生思想。《庄子•天下》说老子的学术思想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庄子称“古之道术”是老子思想的直接来源[1]。

二、休闲与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休闲观

1.“自然无为”的休闲原则老子哲学是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其理论的一种具有自然主义思想的哲学,其哲学中心就是“道”。在道家休闲文化里,以求道作为最高宗旨,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天地之大美。“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它展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51章)。“道”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无为,天地万物都任其自然,从不违背它们的本性,天地无心于为而物自生,无意于成而事自成。人生于天地之中也应该效仿天地自然无为,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最高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落实到人自身,“自然”就是人本真的存在状态,也就是人的本性没被歪曲,能做到为而不争,这就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快乐之境界[2]。

2.“知足常乐”的休闲境界

人们都知道名利富贵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而利益富贵可以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和方便。在老子看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9章)追求财富不一定能得到,得到不一定能守得住,物质财富是永难满足的。所以人的思想要纯净,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只要能维持自己生活的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非分之想,要“去甚、去奢、去泰”,要“知足、知止”。老子认为“知足者富”,不单指物质上感到丰富,更指精神上富有。老子说:“祸莫过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因此,知道满足的富足,是永远的富足。总之,老子告诫人们,对一切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做到“知足、知止”才能“常乐”,人才能自在安宁的生活,心平气和,达到休闲的崇高境界。

3.“回归自然”的休闲归宿

休闲的最高境界无疑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事物的本真状态或事物本来的样子。“道”就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但“道”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51章),对万物不去占有它们,不居功自傲,不做它们的主宰,只是遵循它们本来的生长规律,任其自由发展,少加干涉,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正是“道”的无私无畏,“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51章),所以把“尊道贵德”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生命的原本状态。

(二)养生观

养生观的宗旨是“体道养性”。“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具有永恒性。在老子看来,不具有永恒性的事物,只有从事于“道”才能获得永恒性。他说:“故从事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老子》23章)如此才能达到“根深蒂固,长生久视”的境地。所以老子毕生追求“道”,用“道”来滋养自身,接受“道”的庇护。因此,老子提出了“随化自然、少思寡欲、守致虚静”的养生法则。

1.随化自然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的现象,用拒斥死来追求生是无用的。老子把死的原因归于“生生之厚”,即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过重,反而会危及生命。所以,老子强调“不自生”,就是不自益其生,即“随化自然”、“忘身”,以达到“和其锐,同其尘”(《老子》56章)。

2.少私寡欲。老子认为仅从形体方面养生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精神和上修养,这就需要少私寡欲。他对社会的奢靡之风进行抨击,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53章)同样,老子把对社会的理论用于个体养生上,认为对生命的危害极大,他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3](《老子》12章)所以人不能落入感官混乱状态和享乐状态,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少私心,寡思念,只要满足就可以了。老子多次指出“知足之足,常足矣”,并认为“知足者福”,若不知足,则“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9章)。

3.致虚守静。老子要人们保持心灵纯真,在养生上则是“虚静”、“恬淡修养”。他主张以静制动,提出“清静为天下正”、“静为躁君”(《老子》26、45章),指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16章)。他把静看作事物运动的常态和趋势,认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16章)。只有这样,才能有婴儿般的快乐。

(三)休闲与养生的关系

老子说:“益生曰祥。”我们知道,休闲是养生的重要方式,是必要的前提。只重养生而轻休闲,养生是很难如愿的。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是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方面的修养即休闲不无关系。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即使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一个经常自省、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的人,自然会少招疾患[4]。老子提倡的自然无为,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应回到自然中才能找到自我,才能过一种优雅恬淡的生活,这也是人的终极目标。所以选择正确的休闲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道贵德,人自然就会延年益寿。道家的自然自由的休闲观为人类构建的是一个有意义的精神世界,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并通过它特有的方式来安慰人疲惫的身躯,提升人的生活品味,净化人的心灵,用休闲哲学把人类拉到健康的知性上来[2],因此,老子的“回归自然、少私寡欲”等观点是相辅相成的,是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休闲的美好生活,健康的长寿。

三、休闲与养生对当代的启示

养生哲学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哲学精神;哲学知识;哲学能力;哲学境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极其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课题,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哲学精神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力、文化力、创造力,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掌握系统的哲学知识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基础

博学不等于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博学的人。智慧绝对不可能在“白板”的头脑里产生。智慧应该是通达的,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应从“他者”处吸收养料。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奠基人,正是因为他是“百科全书派式的人物”;“人类的导师”柏拉图认为,培养哲学家之路,首先是进行音乐和体育的训练,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学等科目后,再学习辩证法,从而为研究哲学和发现真理奠定基础;哲学家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微积分的创立者;康德不仅著有“三大批判”哲学巨著,而且在“前批判时期”还提出“潮汐摩擦”和“原始星云”自然科学假说,给传统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培养大学生哲学精神,需要广泛地涉足人类各领域知识,特别是要“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因为不懂得哲学的历史,“哲学上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并且在哲学界中往往早已被抛弃的一些命题,在理论自然研究家那里却常常作为崭新的知识而出现,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时髦。”相反,“如果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的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培养哲学精神的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针对“坏的时髦哲学”,恩格斯指出:“官方的黑格尔学派从老师的辩证法中只学会搬弄最简单的技巧,拿来到处应用,而且常常笨拙得可笑。对他们来说,黑格尔的全部遗产不过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何况黑格尔不同于他的门徒,他不像他们那样以无知自豪,而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黑格尔是把他的概念、范畴的自身发展和全部哲学史联系起来了,黑格尔哲学是思想史的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列宁讲,“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这就是认识论和辩证法应当从中形成的知识领域。”“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和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这才是需要的东西。”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总之,只有“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有效地反思“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才能有效地揭示和克服理论思维前提的内在矛盾与困境;才能真正地发现人类理论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捕捉时代的重大问题;才能掌握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解释原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研究方法;才能克服前人思维教训,以史为鉴,在“思”的途中少走弯路;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判断真善美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提升人生境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是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任何渴望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人,研究哲学史也许是最吸引人的事情。因为,建立某个时代、某个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的各种要素,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反映在那个时代或那个民族的哲学中。”“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捷径就是阅读经典原著。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经受过时间的过滤而成为恒久价值的东西。经典既是前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又是人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亲近哲人,研读原典;入门须正,取法须高。莱布尼茨讲,遵循一位优秀的作者的线索,比自己完全独立地重起炉灶要省力些。叔本华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二、提高哲学能力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重点

从人类求知过程看,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为“经验常识—技术—科学知识—哲学”阶段,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称哲学是“头等智慧”、马克思赞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爱因斯坦称赞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等等。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的理论思维能力就是哲学能力,提高哲学能力不仅对一个民族攀登科学高峰,对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创新力、文化创造力,对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只有最大胆的思辨才有可能把经验材料之间的空隙弥补起来。”物理学家玻恩说:“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的工作是无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是重点。“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哲学家贺麟说过:“哲学重在思想的训练和理智的活动中研究、怀疑、讨论、辩难、探求思索的过程,而不一定重在问题的根本解决和所得的结果。”训练和提高大学生的哲学能力应包括:“追问”的哲学能力,从事物的根本处发问,不仅问“为什么”,而且对“为什么”再问“为什么”?“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转贴于 通过追问保持住生命的本色、精神的深度和思想的庄重;“怀疑”的哲学能力,黑格尔说:“怀疑论是一切确定东西的辩证法。”怀疑既是独断论的清醒剂,也是思想创新的催化剂;“预见性”的哲学能力,哲学要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更要成为黎明前高歌的雄鸡,缺乏理论思维预见能力,将会成为时代的“囚犯”;“反思”的哲学能力,如果说,科学是形成思想,那么,哲学则是对科学思想的反思,哲学的“反思”就是对思想再思想或对认识再认识,通过哲学的反思,为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批判”的哲学能力,“批判”是哲学的内在本性,胡塞尔认为,哲学是从认识批判开始的,并且它的一切都植根于认识批判之中,哲学通过批判“理所当然的前提”来变革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洞察”问题的哲学能力,问题既是哲学的起点,也是哲学的终点,通过哲学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洞察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既关注“哲学中的问题”,更关注“问题中的哲学”;“创新”的哲学能力,“创新”是哲学的本性,没有“创新”就没有哲学。正如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哲学概念、哲学方法和哲学体系。在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

三、提升哲学境界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核心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哲学境界是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说:“用中国一句老话说,哲学可以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可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他的生活可以按部就班的和平,也可以枪林弹雨的战斗。无论是在和风细雨之下,或是在惊涛骇浪之中,他都可以安然自若地生活下去。这就是他的‘安身立命之地’。这个‘地’就是人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说:“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的生活。”他认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人成为某种人与成为人的精神境界是不同的,哲学使人获得真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达到完善的精神的境界。哲学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梁启超也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是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人?”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哲学是指导人如何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帮助人进入人生澄明境界。亚里士多德也说,哲学不是为某种实用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哲学不是给人某种具体知识,而是给人们提供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不教人掌握某种技能这一意义上讲,“哲学是一种无用的学问”,但是每个人又都需要哲学,因为哲学旨在帮助人解决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此乃“无用之大用”。海德格尔说,“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这种不承认日常生活中直接反响(Widerklang)的东西,却能与民族的本真历程生发最内在的共振谐响(Einklang)。它甚至可能是这种共振谐响的先声(Vorklang)。”“正确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洞察哲学本质的最佳方法。”科学给人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把人培养成“某种人”,如马尔库塞讲的“单向度的人”;哲学则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去关注人的命运、去审视人生的意义,通过哲学的“教化”、“训练”、“熏陶”和“滋养”,不是将“人”培养成“某种人”,而是培养成“完全意义”上的“人”,培养成马克思讲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养生哲学论文篇(3)

想;学生心灵;哲学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B)―0054―01

经常有学生反映生活与哲学课枯燥。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生活与哲学课教学生活味和哲学味不浓,而说教味有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一、应让学生了解哲学家及其经典思想

哲学家以其璀璨的思想“照亮”了整个世界,让人们对其充满无限的遐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哲学家都想些什么问题,又都是怎么想问题的。如被称为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他通过跟别人对话来接近真理,但最后发现自己之所以比别人更有智慧,就是拥有没有智慧的这份自知。认为哲学不能只专注于自然,还应该思索人自身,“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生活与哲学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介绍哲学家及其经典的哲学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的时代性和智慧性,懂得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二、应关注学生的心灵

生活与哲学课的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智。然而,我们却真实地感受到,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使原本体悟智慧、关注心灵的生活与哲学教学变了味。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声疾呼: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作为完整的人走向社会。人文精神贯穿于生活与哲学的教材中,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思之则有,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教材中蕴涵人文精神的知识点,充分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同时结合学生的思想情感,创设让学生同自己心灵对话的课堂氛围,“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让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位一体”基本任务的同时,充满着对人文精神的积极追求,引领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

三、应注重学生哲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养生哲学论文篇(4)

关键词:哲学素养;大学生;问卷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17405

哲学素养通常是指理性地认识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形成通达地驾驭自我和从容处世的能力。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均衡健全的哲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对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都强调应当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从而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南京大学不仅具有悠久的哲学研究传统,而且一向重视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哲学教育。在近年开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南京大学更是把哲学教育放在了一个中心位置。不过,当我们满怀信心地投入教学实践后却发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来有效的经验似乎都不适用了。这使我们意识到必须搁置一切既有经验,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及其学习需要,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时展和学生需求的哲学教育新路,以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养。为此,2011年9月,笔者在南京大学2011级新生中开展了一次哲学素养调查,以期为南京大学正在进行中的哲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客观的实证依据,进而为其他高校的哲学教学提供某种借鉴。 一、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面向南京大学2011级全体新生。总计发放3 600份问卷,涵盖南京大学理、工、文、医四个学科大类的所有本科新生。

(二)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58个选择题(单选与多选)和3个开放性题目组成,涵盖了哲学一般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等8个二级学科。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希望摸清新生的哲学素养现状,了解他们对基础教育阶段哲学教学方式的态度、对大学阶段哲学教学的需求强度及其对教学方式的偏好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均由本调查组成员完成。实际发放问卷3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019份,有效回收率56.08%,其中理科770份、工科512份、文科672份、医科65份,男女比例分别是55.1%、44.9%。

(三)资料分析与整理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再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统计描述和双变量的交互分析统计。

(四)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中的问卷调查为描述性调查,其目的是通过调查描述大学生对哲学、哲学课程、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等看法和要求,进而找出其中的规律与特点。由于是描述性调查,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变量的测量相对直观。为了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我们将所有样本随机分成两个子样本,比较两个子样本在核心变量的测量结果上的一般趋势(集中趋势),发现两个子样本的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在0.80以上)。

二、结果与分析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传承文明、启迪智慧、提高修养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对于这一点,大多数本科新生都有清醒的认识。82%的学生认为,哲学类课程构成了一所大学必不可少的课程;超过80%的学生认为,“懂一点哲学”有助于“启迪智慧”、“滋养心灵”。这表明,大部分本科新生对哲学的功能和作用有着理性的认识。

67%的学生肯定中学政治课堂是自己了解、学习哲学的主渠道。不过,只有23.4%的学生对中学阶段的哲学课程做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自己从中“收获很大”,56.8%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中学阶段的哲学课程,另外有近20% 的学生做出了消极负面的评价。那么,中学阶段的哲学课程主要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呢?学生意见比较集中的三点分别是“理论说教多于智慧启迪”(68.5%)、“无法满足个性化需要”(40.4%)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40.2%)。正因为中学阶段的哲学教学无论在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相当数量的学生都会自行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学习哲学,例如阅读哲学经典(40.6%)、观看思想类电视节目(22.6%)、阅读通俗哲学读物(20.3%)等。

尽管对中学阶段哲学课程的满意度不高,但这并没有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哲学的热情。在问到为什么愿意在大学阶段选修哲学类课程时,学生比较集中的前三种回答分别是“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68.9%)、完善知识结构(60.1%)和解答自己的人生困惑(38.3%)。这说明学生对哲学学习的态度基本上是非功利的。就喜欢的课程类型而言,运用哲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交叉应用类课程”(68.2%)最受亲睐,“中外哲学名著导读类课程”(37.2%)和“重要流派思潮的断代史类课程”(34.1%)也颇受欢迎。在当前的哲学教学实践中,这些类型的课程并不多见。这也为今后的哲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学阶段哲学教学的主体。不过,调查表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状况似乎并不容乐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在68.6%的学生肯定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12.4%的学生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意识形态说教,4%的学生甚至认为它已经过时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虽然56.4%的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这一判断,但是,有近50%的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现实特别是当代西方社会现实。出现这种状况,与其说是学生的信仰信念出了问题,倒不如说是中学阶段的哲学教学方式出了问题:既然政治教科书(87.5%)和教师的课堂讲授(61.1%)是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渠道,且它们都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中心,那么,学生不能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实质,进而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当代现实,也就不足为奇了。好在大部分学生(78.7%)还能够以积极健康地态度对待大学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超过90%的学生表示愿意通过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寻求答案。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哲学教学能够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他们完全可以在理论上变得更自觉、更坚定,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受当代国学热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选修中国哲学类的课程。那么,在中学阶段的哲学教学没有提供系统的中国哲学教育的情况下,大学新生对中国哲学的认识状况如何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66.2%的学生自认为中国哲学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大或较大的影响,可是对于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儒学等,学生的认识却存在明显的认识不足或认识误区,例如,32.8%的学生认为儒学在本质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4.9%的人甚至认为儒学是一种“吃人不吐骨头”的陈腐礼教,更有甚者,68.8%的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论语》中的“三十而立”指的是“立身”。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中国哲学经典的当代价值评价积极,超过90%的学生肯定除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外也必须对中国传统加以改造利用,63.6%的学生认为阅读包括《道德经》在内的古代哲学经典可以提高、改善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23.3%的学生认为通读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是在文化上成为一名中国人的必要途径。不过,这也由此导致某种倾向的蔓延:47.8%的学生认同现代新儒家的观点,认为儒学的发展或可拯救中国,或者起码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31.6%)。这种倾向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当然,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站在现代法制的立场上对“亲亲相隐”这种传统观念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选择。

宗教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调查发现,20.2%的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接触过宗教,11.9%的学生曾经阅读过宗教经典,剩下的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宗教。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学生对宗教产生了种种好奇和兴趣,有72%的人想阅读《圣经》以了解基督宗教的基本内容,更有大部分同学呼吁学校增开一些宗教学方面的课程,例如西方宗教、本土宗教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课程。但在这种求知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宗教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积极和消极意义的意识形态”,但仍有62.6%的人认为“宗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甚至39.3%的同学将其看作为“人类思想文明的宝库”,更有甚者,75.2%的被调查者对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判断“持保留态度”。这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对宗教的正确认识,更没有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这一状况给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敲响了警钟,也反映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我们必须要果断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理论阵地和话语权,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指导地位。

大学生的科学观念是这次调查另外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但调查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对于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的选择出现了明显的分化:32%的学生坚持认为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33.1%的学生认为科学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另外有12.4%和22.4% 的学生选择了“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科学观。在如何看待科学家这个问题上,令人惊讶的是,64.8%的学生认为科学家就是普通人,他们在道德上也是良莠不齐。这说明当前日益广泛存在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影响了大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积极评价。交叉分析进一步表明,往往是理工科的学生更容易对上述问题形成偏激的认识。这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理工科学生的科学观,在这一问题上,哲学教育将能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当代大学生的科学观念也并非无积极可取之处:在“科学和哲学”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上,大多数同学都认识到两者应当是有机联系的,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科学和哲学”、“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与上述哲学二级学科相比,大部分学生对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和逻辑学的认识状况则要差得多。绝大部分学生对西方哲学的基本流派、观点及其发展历程缺少最基本的认识,只是略微知道几个代表人物的名字;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清楚伦理学、美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内容,81.3%的学生认为伦理学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9.2%的学生不清楚“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内在关系;超过57.7%的学生认为美学就是研究“艺术哲学”和“审美心理”,55.1%的学生甚至直接将逻辑学等同于“特定领域的某种规律”。

本次调查还设计了三个开放性问题,分别询问学生最想了解的三位哲学家、最想阅读的三本哲学著作和最关心的三个哲学问题。数据分析表明,学生最想了解的哲学家的前十名分别是:柏拉图、马克思、苏格拉底、黑格尔、尼采、亚里士多德、康德、老子、孔子、庄子。学生最想阅读的哲学著作的前七名(超过100人选择)分别是:《理想国》、《资本论》、《道德经》、《纯粹理性批判》、《苏菲的世界》、《论语》、《共产党宣言》。至于学生最关心的哲学问题,则出现了高度分化,其中相对集中的前六个问题(超过100人选择)和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有关:我是谁?哲学何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孰是孰非、孰高孰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大多数学生对哲学都持有一种非功利的态度,重视自身哲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希望通过哲学课程的修习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修养。

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哲学教学形成了新的期待、新的要求,因此,以中学阶段哲学教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课程形态上,都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大多数学生初步建构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还不够自觉、不够坚定,需要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进行深入有效的引导和培育。

第四,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国学、宗教等问题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哲学教育的缺位,大多数学生都未能对相关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甚至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认识误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哲学教学的力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

三、对策与建议

哲学素养的培育重在成效。这就要求哲学教学必须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寻找到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哲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南京大学近几年的教改实践,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认识世界,学会做人”为宗旨的生活教育,通过哲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社会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从中吸取智慧,形成通达地处世、做人的原则和能力,树立健全的世界观,实现“授业解惑与布道育人的互济、务学求真与道德向善的互通、启迪智慧与通达处世的互融”,真正将“知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有机贯通,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哲学素养。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紧密围绕哲学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研究性、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哲学的认识,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培养学生自主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第三,在课程体系上,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哲学素养培育课程体系。首先要结合本校的特色优势,凝聚专业核心力量,将现有哲学类课程打造成集传统优势与学术前沿、基础性与创新性、战略性与整体性辩证统一的课程网络,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除此之外,应集中一批优势资源和师资队伍,按照“哲学基础知识―基本问题―重要理论―重大问题”的螺旋式格局,精心打造一套“文化素质课―新生研讨课―高年研讨课―高水平通识课”为一体的四级哲学类通识课程体系,为学生哲学素养的培育提供可持续性的发展平台。

第四,在价值导向上,必须进一步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素养教育。当前,中国正处在“过渡期、敏感期、转型期”,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这从不同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不良影响,更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了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度势,进一步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的哲学素养教育。但在引导的方式上,必须摆脱传统理论说教的空洞性,在增强理论的学术性和说服力的同时,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解释和驾驭现实问题的能力,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和比较中,凸显和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3]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N]. 中国教育报, 2011-11-07.

[4]孙正聿.哲学通论[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5]陈骏. 融合国际经验 建设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模式[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

养生哲学论文篇(5)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它的意义在于“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世界已成为哲学的世界”。所以,哲学要面向世界,用时代精神的本质来解读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说过,哲学必须是关注人类现实问题,从实践出发阐释人类生存和发展。来源于生活、阐释生活、批判生活和创造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和使命。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运用其原理与方法,在具体的环境中对社会进行改造的过程,这同样也是马克思哲学回归到生活中的过程。

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中不能体现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也不引导学生以自我完善和合理的生存方式来实现全面发展,而只是停留在学习知识、背诵结论的层次上,那么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其应该有且必须要有的活力和价值,让其成为了乏味的教条和结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哲学观念

哲学教材的编撰是编撰者对哲学的看法和观点,编撰者的看法和观点影响教材内容。除编撰教材团队的观点外,还有其他客观现实也影响教材内容。所以我们说,哲学教育的改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改变,知识教育观念的改变,哲学教育重结论轻过程观念的改变。当然,这些观念并不能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就可以解决问题,这必须要求整个哲学教育界长期努力,特别是哲学界学者要高度关注,我们要从哲学专业的培养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变这一现状。

(二)转变传统的话语方式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既彰显着思维的力量,又体现着文化的魅力。任何教育内容都要借助语言的表达,其本质是对信息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比较抽象、思辨,甚至晦涩难懂,如果教学还停留在其原来的话语表述方式上,那么其中的生活主旨就被晦涩的哲学话语而消解。一旦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被割断,就会使“哲学无用论”泛滥,还会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厌倦和逆反,这就大大的加剧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要包括内容时代化、形式时代化,还包括话语体系时代化。当今的日常生活十分丰富,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添加了新资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话语途径和方式。因此,我们应该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从现实生活角度阐术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内涵。

(三)建构一种新型探究性教学方式

哲学是探究性学问,教学固然是传授原理性知识,但更重要还是运用基本原理来进行哲学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先前的知识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只是把哲学当成知识体系来固化,却忽略了哲学思维的培养;教学的方式和流程趋于一致,这使哲学教学与现实生活和教育对象缺少了应有联系。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据学生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补充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其现实性,使学生感觉到哲学就在身边,并提高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让学生对哲学有新的认知。同时,也让学生自己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研究能力。

(四)处理好政治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范畴,其存在两个目标:一是社会性质的宣传和意识形态的调控;二是个体性质文化的熏陶和成长教育。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两者是同一个过程,相互作用。哲学的阶级性要求以社会目标制约和规范教育个体,而教育性又要求实现个体教育达到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抽象的思辨中把握客观事物本质、澄清理论迷雾、解决思维混乱,它是具有怀疑和批判性的,这种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贵理论品质,应该成为教育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当把目标落实到促进教育学生成才成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不可以单纯将其作为政治理论宣传。在教学中,政治是方向,学生学会理性生活是重心,使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结合,实现生活化的哲学,让学生锻炼培养哲学思维,养成哲学思维观察分析、参与生活的习惯。从而学生可以面向生活的提升自身素养,这不仅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也同样是哲学的最终归宿。

养生哲学论文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程哲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44 — 02

工程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是为未来的工程师培养哲学思维、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的新兴教育领域。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社会工程和自然工程领域的工程师,能够走到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者,培养一种工程哲学思维尤为重要。目前,全国高校中只有很少一些院校开设了《工程哲学》这门课程。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工程哲学》课程的实践为例,阐述了此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目的在于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实施《工程哲学》课程的必要性

工程塑造了现代文明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工程师的“造物”活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应该关注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和谐,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对工程师的培养,首先要从哲学思维的培养入手,使工程师具有系统的工程思维方法和哲学的思辨能力,树立全面的工程观,并用哲学思维更好地解决工程难题。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就提出“工程需要有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维”,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一门《工程哲学》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哲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思维为目的,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用哲学指导实践、用实践案例来丰富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哲学观的大视野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从而用一种哲学的观点去看待工程实践。从1991年建校开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就以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为目标,经历了二十年的职业教育的艰难发展,走过了十年的升本历程,于2011年4月顺利进入国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行列。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就业难”与“用工荒”两种现象,学院提出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与企业的有效对接,走“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之路,这无疑是破解“就业难”与“用工难”两对矛盾的关键。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

二、《工程哲学》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离不开教材的选择,但是,《工程哲学》作为国内刚刚兴起的一个新的学科,目前还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布希阿勒里教授在欧洲出版了《工程哲学》一书,引起了广泛关注。2002年,李伯聪教授将自己的工程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系统性专著《工程哲学引论》。2007年由段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编著的《工程哲学》一书,填补了我国工程哲学研究历史上的空白,从体例上说适合作为教材,但是,从应用性本科生的层次上来看,这样的教材又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马列教研部的教师从2011年3月份开始着手编写了一本适合应用性本科层次的哲学教材《工程哲学》,以各个专业工程案例为线索,用哲学的视角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为未来工程师的培养打下哲学基础。这本教材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学院的大一本科生中开始以校本教材的方式开始试用,并进行修改,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并将在2012年年末正式出版。

针对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学生编著的《工程哲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使学生在工程系统观、工程价值观、工程经济观、工程安全观、工程生态观、工程社会观、工程文化观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总体把握。针对自然工程与社会工程两类工程领域出现的哲学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与提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启发学生的工程哲学意识,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应该具有的哲学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发展简史,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用具体的工程案例说明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试图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工程哲学》的教学方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在原有常规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工程哲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真实的工程案例的选取和课堂的讨论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的手段。另外,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使得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正常的讲授教学方法外,教师可以搜集古今中外有意义的工程案例以视频短片、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另外,在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多提问、多与学生对话、进行讨论、辩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适时进行归纳和提升,灌输哲学观点,提供哲学视角,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问题”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殿堂的钥匙,一个好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既给予学生思维活动的导向,又使学生思维聚焦于探究过程和思维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巧妙地做好“设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欲望。在设疑的时候,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强调针对性。提出的“问题”应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要围绕中心问题,不能太散;量要适度,不宜太多。既要注重难度,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过于简单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到索然寡味,过于深奥的问题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都不利于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因此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深奥。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增强启迪性。

(三)考核制度的制定

为了保证《工程哲学》课程的顺利进行,必须用考核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考核分为对学生的考核和对教师的考核。其中,对学生的考核分为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各占50%的份额。过程考核细化为出勤、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四项,前三项各占20%,最后一项体现了我校的特色“做中学”,占40%。实践参与是指学生结合专业实际,到具体的专业实习中找到案例,用工程哲学原理分析案例,形成报告等书面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拿到课堂与大家进行案例分享。这项考核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教师的考核分为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和部门评价三个方面,每个学期都会要求学生到我院的教务系统中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价打分,每位教师最后的成绩由这三个部分总和决定,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整改,或者暂时不上课。

三、《工程哲学》课程建设的注意事项

(一)工程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

工科院校以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其实质上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学生首先应当掌握坚实的科学和工程学基本原理、对工程系统的诊断能力,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应对技术、社会、经济等发展变化和现实需求;其次,学生应当承认并深入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应当培养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程行业的创造性,以及认识到自身工作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福祉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再次,学生应当是“积极有效的沟通者”,培养在职业范围内外准确地判断能力,还应当对自身职业责任有清楚的认识,清楚了解工程工作的社会、经济和道德后果,并采取主动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学生还要能深入了解未来工作将依赖的社会、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将面临的专业问题和人文问题。因为任何工程都离不开一定商业、政治、文化和美学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工程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现代的工程教育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工程教育的问题和行动意识,提高学生思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哲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在真实的工程案例的选取上下功夫,结合具体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工程案例,既体现了课程的专业性的个性,又体现了课程的哲学分析的共性要求。每一项工程都充满了辩证法思想,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思考和挖掘,工科院校学生具有工程思维,但是缺乏哲学意识和哲学思考,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水平。

(二)工程哲学思想与工程师素质提高相结合

工程哲学是工程实践的主体工程师所必备的工程素养与哲学智慧,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主导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知识不断走向融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通才而不是专才,所以更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的工程观,在科学的工程观引领下,我们关注的是工程与环境的协调问题,工程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工程与社会的伦理思想问题,我们培养的未来工程师,应该具有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意识,社会、体制意识和人文、伦理意识等多方面的工程意识,应该是建立科学的工程观,工程师素质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现代工程知识在不断走向交叉和融合,任何一项复杂的工程问题的解决也是跨学科、多领域的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这就需要工程师具备更加广博的知识结构,跨专业的知识学习,打开知识的壁垒,把学生培养为不在是被知识割裂开的专才,而是多面手的通才。在实施《工程哲学》课程过程中,要给同学传递这种信息,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打开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以及宗教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工程哲学》课程中,不断加大人文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对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是至关重要。

四、结论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工程哲学》课程,用哲学思想引导学生的工程思维,目的是使学生在以后工程实践中,树立工程意识和工程伦理思想,建立正确的工程观。未来的工程活动不仅包括技术要素、科学要素,还包括自然要素、环境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伦理要素和社会要素。因此强调树立工程意识比树立科学意识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意义。工程思维作为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的最主要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本身的效率、效益与成败。通过《工程哲学》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思维,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参 考 文 献〕

〔1〕王章豹,石芳娟.从工程哲学视角看未来工程师的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07).

〔2〕许修杰.关于我院《工程哲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12).

〔3〕段新明.工程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教育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

养生哲学论文篇(7)

因此,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手段,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得到学生们的充分重视,特别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因为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渠道单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使这门被称做“方法论的科学”,成为当今高职学生们认为“难懂又没必要去懂,却被逼着学习的科目”,这不仅不能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兴趣,还容易引发逆反心理。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直接将其当作技能领域的“无用之物”,进而成为“赚取学分的工具”。在笔者看来,这种只重视实用技能学习,却忽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引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学习观”,应当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早在2005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精神,做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工作,将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在内的“思政”课程列为主要改革内容。新课程方案在制定、实施以及教材编写、管理、使用的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高度重视。改革后的“05方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

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个性培养,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力所能及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族,他们或因家庭贫穷无法复学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或因文化基础薄弱无可奈何上高职院校;或因家庭不幸、身心缺陷等客观原因而上高职院校;或因成绩一般,在亲友劝说下抱着掌握一技之能能够就业的心理来上高职院校。因此,部分学生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缺乏动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自卑感。

3.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增加,大学门槛不断降低,各高等院校连年扩招,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更是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态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目标缺乏针对性,极易造成意识形态泛化;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些院校也忽视了对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思政课程建设水平滞后,多数高职院校在此领域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等。这使得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普遍停留在单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哲学理论知识上,而没有与学生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核心作用突出表现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武装头脑必备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入、科学地学习其专业领域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为能更顺利地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2.经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熏陶,学生看问题将更加客观、全面、深刻

>

(1)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群众进行文化、经济、思想和宗教的渗透,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或糟粕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头脑。如果大学生没有科学、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到外来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可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精华,去除糟粕。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极易引发自由主义,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变为大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3)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增强大学生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其各部分都在启迪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

以上论点印证了以下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科学,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一定是十分脆弱、盲目、冲动的民族,一个缺乏哲学修养的人也一定是十分柔弱、浅薄、浮躁的人。因此,无论民族还是个人,都不能缺少哲学修养。在哲学教育中,多领域、多视角、多资讯、多信息的输入式教学,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多样,精神更加充实,思想品质更积极向上,行为更为理性。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法排斥哲学带来的思辨,其原因就是哲学是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反思,是思考的再思考,是智慧的源泉。哲学是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它深刻地解答了人们对社会的困惑。社会生活越是纷繁复杂,各种利益越是错综交叉,时代变革越是日趋剧烈,就越需要重视哲学教育。

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就业的多渠道化,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而是更强烈地要求获得分析和解决理论、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以便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理论素质,为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包含对学生的个性、人格及人文修养的教化功能,即担负着为学生的信仰和未来人生道路提供理性认知和正确选择的双重任务。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处于引领地位,渗透于学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哲学既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不能替代的。在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融合的培养模式中,要加强哲学的教化功能,促使高等教育由培养单一书生型专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通才转变。正如美国康尔奈大学的校训所讲的那样:“走进这里,你将变得更加博学和智慧;从这里走出去,你将对社会和人类更有价值。”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会使学生的人格不断完善,品质日渐崇高,眼界愈加开阔,在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能够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乐观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风邪气吹不倒、艰难险阻压不垮的健康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学习哲学知识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

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5.使学生逐渐养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一种方法论,这就决定了哲学熏陶教育是解放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引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够使学生破除思维定势,激发其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弘扬其主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哲学能够从思维方式的活跃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唤起学生对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发展趋势的忧患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警醒和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体现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时,要求学生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求他们遇事客观理性,不盲从,不轻率,不浮躁,不走极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哲学教育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地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让学生能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分析现实社会和未来人生,并对未来社会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学决断。同时,通过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内涵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三、结论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