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口腔修复学论文

口腔修复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7:30

口腔修复学论文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1)

在我国传统的口腔修复学实训教学中,主要是带教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及示教为主,然后学生按示教进行实操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其中,学生是作为被引导者的身份,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实现一个双向的流通渠道[2]。因此很多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存在于课堂之上,而课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就会很快忘记。而PBL教学法在教学中采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人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程的教学中来,可以和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亲密的互动,并且有机会进行临床实践,通过以上种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临床实践的操作,加强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PBL的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和小组成员不断的交流,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使得学生建立健全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格和品质,这将使得学生终生受益[1]。

2、PBL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PBL的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创造基础,对于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它也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问题的。在PBL教学法中,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这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作为基础的,在教师布置好一个课题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要寻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而且学生还要应付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完成的,因此PBL教学法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情况下,专业课的课时已经是非常紧张,很难满足按照PBL的要求实行大面积全覆盖的教学[6]。PBL教学法的推广,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充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授课中的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做好学生可能会面临困难的准备以及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学环境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够强大也给PBL进一步的推广制造了阻力。如果要想大范围的展开PBL教学法,在教师资源的问题上,也将面临着很大的短缺,并且会加大学校的财政压力。其次,PBL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的良好控制和规范,学习增添动力。但是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很明显的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而在PBL教学法中,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挑战,学生将如何提高自己去应对这种挑战也是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PBL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查阅资料,然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院校还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不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馆资源和电子资源。综合所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PBL教学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是有着自身原因的。不论是从教师素质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和学校财力方面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PBL教学法的推广在我国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被这些问题给吓退,还是要在不断前进中创造实现口腔修复学教学PBL全覆盖的可能。

3、总结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训练、综合提高、飞跃提高的“三段式”教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以进一步完善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方法,促进进修医师提高专业水平。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新晨

(3)第三阶段:飞跃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临床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根据进修医师前2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放眼、放手,不放心。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3)

论文

【关键词】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质量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

(3)第三阶段:飞跃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临床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根据进修医师前2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放眼、放手,不放心。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8(a)-0035-03

近30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龋齿增多因龋失牙人群增多;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加剧,口腔慢性病比例增加,失牙患者增多。多方面的原因使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需求急剧增加,所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肩负培养我国义齿行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重任[1]。由于该专业是该校近年开设的新专业,在此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我国口腔高级修复师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近代口腔修复技术工艺学得到了发展,目前口腔修复技师队伍的操作技能已能基本满足当前技术的需求,而专业理论的深度尚能达到要求[2]。许多口腔修复技术工艺从业人员无专业教育经历,而依托传统的师徒关系传承技艺[3]。培养优秀的口腔技术人才已关系到口腔修复工艺未来的发展,在充分的人才调研基础上,该校于2006年开办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2该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及实践

2.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口腔医学技术基础理论、口腔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义齿加工厂和各级医院义齿制作中心,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从事义齿设计、义齿制作与管理、质检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口腔医学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学制

全日制3年,修业年限3~6年。

2.3课程设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这种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4]。依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义齿制作行业专家的论证意见,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资格考试分析。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项目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体现“重视人文素质,注重技能操作”的课程设置理念。通过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形成了基于行业和职业标准的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即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拓展五大模块。在此基础上,每年进行市场调研,实行动态调整。①第一学期开设口腔工艺美术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基础、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礼仪素养等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习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理论基础;②第二学期开设口腔材料学基础、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口腔预防保健基础、人文素养及职业写作等课程;③第三学期开设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等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④第四学期开设口腔疾病概要、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CAD/CAM修复技术、口腔医学美学基础等课程;⑤第五、六学期为临床实习,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从中习得实践经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课程设置和课时比:公共基础模块502学时,占16.6%;专业基础模块300学时,占9.9%;专业技能模块2046学时,占67.6%;职业拓展模块180学时,占5.9%。

2.4教学内容

口腔医学技术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基础、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等,口腔工艺美术基础讲述以素描基础、色彩知识、雕塑入门、口腔工艺技术与工艺美术的关系等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对形体的感知能力和一定的造型能力,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口腔工艺技术概论讲述口腔工艺技术概念、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种植义齿工艺技术、附着体义齿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工艺技术与美学、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及技工室污染控制、技师与医师的信息交流等;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讲述正常牙体形态,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了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雕牙技巧以口腔解剖生理学为基础与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医学美学等科学关系密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2.5教学方法

2.5.1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方法①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结合现实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可用理论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②运用多媒体教学:了解和学习最新动态;形象图片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③讨论教学法:在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了解,掌握了一定知识为基础,学生自制力较强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2.5.2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根据口腔医学技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参照口腔修复工资格标准和口腔医学技术技能抽查标准,在现有“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基础上,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胜任口腔修复工岗位需求为目标,重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口腔医学技术知识,进行义齿的制作。内容包括实习基地专业认知实践、校内实训中心实训、校内外义齿加工厂见习、生产实习之前的技能强化训练集训,进一步优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2.5.3考核制度高职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和理实一体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组成。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参与、平时考核(含技能)等组成,占总成绩30%;终结性考核根据课程特点由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学生作品等组成,占总成绩70%。

2.6培养企业实用型人才

“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把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列入教学计划,实施“双证书”教育[5]。学生经考试合格,毕业时可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及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口腔高级修复师证)。

2.7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缺乏,现有的教师大部分源自口腔医学专业毕业,临床口腔医学知识扎实,教师本身义齿制作技能亟待提高,这些都制约着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①让更多的企业一线技师走入实训室,成为学校的兼职实训教师,对学生见习技能指导。②积极培训在职教师,组织专职教师定期下制作一线参加实践,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操作水平。③德国、美国等国家口腔医学技术发达、教育办学时间长,在口腔医学技术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能很快提升口腔医学技术办学理念及办学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2.8管理理念

根据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参照国际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以往的三段式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主体,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对接上,即专业与行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岗位对接,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对接,考试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4个基本特点: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3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多忽略了专业自身的特色,师资、教材及设备的配置不符合专业发展的方向。建议制定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标准,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的规划教材。加强师资力量,积极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我校教学特点,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不仅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凌李.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3):23.

[2]秦现丽,刘红章.浅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与培训,2013,7(3):19.

[3]陈耀丽,牟星.利用与企业需求同步的课程调整提升口腔修复专业教育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33.

[4]涂友超,胡雪惠.加强课外实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3):11.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5)

关键词:应用效果;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术;牙龈萎缩;外观功能评分

以人工方式为患者修复当前存在缺损或缺失的牙列,使其牙齿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和美观度的治疗行为即为口腔修复[1]。在口腔修复领域,治疗方式应兼具口腔的美观及牙齿咬合能力与牙齿咀嚼效率双重目标。本文试为患者在常规口腔修复之前加行牙周整复术,用以提高牙齿的修复效果和美观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口腔修复的80例患者,按照所行的不同术法分组:仅行口腔常规修复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加行牙周整复术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18~50岁,平均(34.34±8.68)岁;牙列缺损13例,牙列缺失12例,牙颌畸形1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7~49岁,平均(33.97±8.99)岁;牙列缺损11例,牙列缺失13例,牙颌畸形16例。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后直接接受常规口腔修复,而研究组患者在入院后首先接受牙周整复术,之后再进行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术的具体操作如下:①为患者作口腔常规消毒,对需要施术的患牙局部进行麻醉,待麻醉生效之后以染色剂对该处进行标记,以明确需要整复的范围和目标形态。②以电刀将标记处的牙龈切除,借助涡轮钻对牙颈缘后侧与牙槽嵴处作修整操作。在修整之后为施术部位制备临时冠,同时做翻瓣操作,借助涡轮钻修整平复压根面,将此处的牙周膜纤维全部刮除,对该处清洗后进行复位、缝合,并以牙周填塞剂涂抹,以保护切口不受腐蚀和病菌侵袭。若患者牙列缺损严重,则酌情将须部骨移植到缺损区域,③以羟基磷灰石等人工骨材料进行填塞,缝合后进行切口保护。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洁,1 w后拆线,愈合后为患者进行牙冠和牙颈缘部的修复,使牙龈恢复原有的美观度。

1.3 观察指标 牙齿外观评分、牙龈萎缩率、牙龈良好率、以及牙齿功能评分均为本研究观察指标,两项评分的均为百分满分制,得分与恢复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分数越高则恢复情况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 17.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χ2值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行(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

2 结果

2.1牙龈萎缩率、牙龈良好率 研究组的牙龈萎缩率为2.5%,牙龈恢复良好率为95%;对照组的牙龈萎缩率为20%,牙龈恢复良好率为77.5%。研究组患者的牙齿恢复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

2.2牙齿外观评分、牙齿功能评分 无论是牙齿外观评分还是牙齿功能评分,研究组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

3 讨论

所谓口腔修复学,便是指以人工装置来修复患者缺损或缺失的牙组织,以实现颌面部及相关辅助组织的平整度,使相关组织保持原有生理功能[3]。本文对牙龈与牙槽嵴所行的修正手术,便是口腔修复学中常见的牙周整复术,这项术法的实行目的便是改变牙龈颈缘现有的不协调处,使牙周与固定的义齿保持应有的美观。

就本文中研究组所选用的牙周整复术而言,可以在术中对患者的牙龈颈部与牙槽嵴进行高度和平度的修整,改变了牙列缺损或牙颌畸形带来的不良视觉感受,使修复体在稳定、固位的同时具有更加鲜明的美观性[4]。术中使用的高频电刀在发达国家的口腔矫形领域以及我国的口腔修复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术中更可以准确、迅速地对牙组织进行切割,无线电波产生的能量在刀尖聚集,又因电阻抗效应产生大量的热能,接触牙组织后迅速使其细胞汽化,加速蛋白的凝固,从而使切割后的牙龈缘更加清晰、规则,不会大量出血,并且,由于减少了冲击钻等设备的应用,所以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与紧张感,患者创面更小,术后也更易于保护[5]。此外,牙周整复术对非正常状态的牙龈进行的修整,还能缓解甚至治愈牙周病,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修复体的稳定性,这更有助于后续常规口腔修复的修复效果。

在本文中,研究组便是因上述原因而取得了95%的牙龈恢复良好率,其牙龈萎缩率更是仅有2.5%;而对照组与其相比,牙龈恢复良好率仅有77.5%,牙龈萎缩率更是高达20%,这样的对比展示出牙周整复术对于患者牙齿恢复效果的良好促进作用。此外,研究组远远高于对照组的牙齿外观评分与功能评分(P

4 结论

从试验可知,单行常规口腔修复的患者其术后容易出现牙龈萎缩,且其牙龈恢复状况不甚理想。与之相比,在常规口腔修复之前加行牙周整复可以有效预防牙龈萎缩,促进牙龈的良好恢复,且患者的牙齿美观度与功能性也得到了提高,可谓是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车笑非,史艳红.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78.

[2]韩抒璇.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03):103-104.

[3]吴媛媛.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21):3227-3228.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6)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摄影技术运用在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美学修复基础上运用口腔摄影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修复体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摄影技术;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程度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58-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牙齿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咀嚼,人们对牙齿美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前牙美学修复的要求。前牙美学修复的目标是使修复体与邻近天然牙齿相协调,并达到仿真效果[1],在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达到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探讨口腔摄影技术运用在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本文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牙美学修复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美学修复基础上运用口腔摄影技术,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6.5)岁,共修复前牙48颗,修复原因:颜色不佳15颗,牙齿折断20颗,牙间隙过宽13颗;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6.7)岁,共修复前牙48颗,修复原因:颜色不佳16颗,牙齿折断21颗,牙间隙过宽11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修复原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修复方法

修复前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然后采取金铂合金烤瓷或e-max及氧化铝进行烤瓷修复[2]。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通过常规比色法,根据邻牙和同名牙特点设置修复体的表面形态、颜色、透明程度等,制定比色图,再制作修复体。观察组在常规美学修复基础上运用口腔摄影技术,修复前采集比色信息,选取3-4个与天然牙颜色相近的色卡,通过佳能ESO 450D单反数码相机在18%的灰背景下摄影,将牙齿的颜色、形态、轮廓等情况制成设计单,连同摄影图像一起发给技师,然后制作修复体。

1.3观察项目

1.3.1临床效果:对前牙修复后及时进行美学评价,对修复体的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1.3.2患者满意程度:包括修复体完整度、患者使用感觉等,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临床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修复体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两组在临床效果上的比较

组别例数n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颜调观察组4093.1±1.295.4±2.194.5±2.0对照组4080.6±1.384.6±1.882.7±1.9P<0.05<0.05<0.052.2两组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比较

组别例数n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有效率观察组40299238(95.0%)对照组4018121030(75.0%)P<0.053讨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采用比色板进行视觉比色时由于会受到光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比色不准确,而且比色板颜色较少,难以完全表达天然牙的诸多颜色,无法满足前牙美学修复的要求。而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体现修复体的细微特征,能够将同名牙的美学信息准确、客观、真实的传递给技师,而且还能够将图像进行放大,使某些特征更为直观地反映出来;此外,运用口腔摄影技术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不会受到医生主观的影响,效果显著[3]。

通过本研究发现,运用口腔摄影技术修复体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和颜调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美学修复,患者对修复体完整度、使用感觉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美学修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相关研究[4]结果一致,说明老年前牙美学修复中运用口腔摄影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峰,胡文杰,徐明明等.前牙美学修复电脑比色仪和数码摄影辅助个别前牙修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

[2]黄翔,郑燕丹,陈凯.镀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比较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8,16.

[3]陈立.牙齿美学修复比色[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7)

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140

[摘要] 目的 对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处理对策。 方法 对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的80例口腔粘接固定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技术报告探讨修复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提升修复质量。结果 技术报告显示,口腔粘接固定修复术后的问题包括牙齿敏感(48.75%)、染色着色(26.25%)、纤维桩粘接(13.75%)、瓷贴面粘接(11.25%)等,其中术后牙齿敏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问题。 结论 口腔粘接固定修复需要合理选择粘接材料与修复工艺,并且做好修复预处理、修复后固定,保证口腔粘接固定修复质量。

[

关键词 ] 口腔粘接;固定;临床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c)-0071-02

口腔粘接固定修复技术是现代口腔临床医疗中最具有使用价值的技术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口腔粘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口腔临床医学的重要技术[1]。随着口腔粘接固定技术的发展,粘接固定材料逐渐增多,而且粘接固定体系更加复杂,因此在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临床中,医师面临着诸多底物、粘接材料以及粘接技术的选择,因此在临床上会出现一些临床问题,影响患者的牙齿修复[2]。为对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处理对策,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的80例行口腔粘接固定技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80例口腔粘接固定修复技术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的年龄为18~55岁,平均年龄(35.1±2.4)岁。80例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畸形牙修复30例、牙折修复21例、龋齿修复29例。

1.2 方法

对80例口腔粘接固定修复的病历报告进行分析,对于病历中经常出现的临床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临床资料与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临床问题对策。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80例粘接固定修复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修复术后牙齿敏感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除此外还包括染色着色、纤维桩粘接、瓷贴面粘接等常见问题,牙齿敏感构成比为48.75%,明显高于其他临床问题的所占比例,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术后牙齿敏感问题与对策

术后敏感是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最为常见的临床问题,而且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均可能造成牙齿敏感[3]。根据口腔粘接固定修复流程,引发术后牙齿敏感的可能原因为:①修复过程中的全酸蚀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接触牙的玷污层得到损坏,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②在粘接过程中,因为粘接溶剂挥发后,会造成粘接溶剂渗透进入牙本质小管,所以在粘接界面形成水泡[4]。引发牙齿敏感的主要因素是修复过程中的牙小管暴露,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减少牙小管的暴露机会,从而降低术后敏感的几率。为了降低口腔粘接固定修复过程的术后敏感,应该对操作细节进行严格控制,选择合适的酸蚀系统,掌握酸蚀时间,保持牙面湿润状态,控制涂布静止时间,从而保障粘接修复效果[5]。

3.2 纤维桩的粘接问题

粘接固定修复过程中,纤维桩具有美观以及保护牙体组织的作用,在口腔临床中具有广泛的用途[6]。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纤维桩脱落,是影响牙齿美观以及牙齿保护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桩核修复体寿命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口腔粘接修复术后的纤维桩问题,应该合理选择临床应用合理、安全、较高强度以及封闭作用的树脂粘接系统,保证树脂粘接剂具有良好的湿润性,从而保证牙体表面与纤维桩的表面形成机械扣锁作用,避免修复体受到渗透作用,从而降低临床风险,保证纤维桩的有效性[7]。

3.3 染色、着色和继发龋问题

染色与着色造成的继发龋会影响牙齿表面以及牙体组织的损坏,从而影响牙齿的表面美观,甚至会造成被遮盖牙齿组织的内层龋损,影响患者的牙体健康[8]。为了避免染色、着色问题,应该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合理选择粘接材料与做好牙体组织处理,避免染色造成的继发龋,尽量避免再次损伤[9]。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预防,避免染色着色问题:①对于龋齿风险较高的患者,有针对性地选用抗菌防龋型粘接剂能够降低龋齿风险,并且采用分层填充技术,有效的保证修复体的边缘适应性,从而避免染色、着色对牙体造成影响;②修复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修复边缘进行观察,观察患者的修复边缘内层,检查是否发生继发龋[10]。

3.4 贴瓷面粘接问题

贴瓷面粘接对于固定修复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技术具有恢复效果好、磨牙量小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用途[11]。对于粘接固定修复而言,贴瓷面的粘接效果对于修复成功具有关键影响,临床上常见的贴瓷面修复问题主要是因为粘接材料选择不当,从而影响瓷贴面的粘接效果[12]。

4 结语

综上,在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包括术后牙齿敏感、染色着色、纤维粘接、瓷贴面粘接等临床问题,其中术后牙齿敏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在所研究的案例中占据48.75%的比率,对于患者康复具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提升粘接修复效果,应该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临床医生规范化操作流程,操作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的牙齿情况,同时需要配合做好其他相关临床问题的处理,以提高口腔粘接固定修复的整体技术水平。

[

参考文献]

[1] Powers JM,Farah JW.Technique sensitivity in-bonding to enamel and dentin[J].CompendContinEducDenL,2010,31(SpecNo3):1-8.

[2] 赖光云,李鸣宇.继发龋的研究进展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113-115,119.

[3] 张晓,陶培.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POPO纤维桩粘接固位力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473-476.

[4] 陈宇江,刘宁,李芳,等.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2):119-122.

[5] Mazzoni A,Marchesi G,Cadenaro M,et al.Push—out stress for fiber posts lute using different adhesive strategies[J].Eur J Oral sci,2009,117(4):447-453.

[6] 刘娜,郭新喜.激光拉曼光谱在口腔粘接剂一桩粘接界面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385.

[7] 翁蓓军,李国强.全瓷冠及其相关陶瓷粘接剂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l,15(29):5449-5452.

[8] Christensen GJ.Why use resin cements[J].J Am Dent Assoc,2010,141(2):204-206.

[9] 刘慧,刘炼,张春庆,等.丙烯酸酯类功能性单体在口腔粘接材料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与黏合,2006,28(1):40-43.

[10] 周团锋,王新知,张桂荣,等.前牙IPS热压铸造全瓷粘接桥修复的3年临床应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1):77-80.

[11] 何松霖,胡德渝.牙本质敏感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7):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