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中级论文

护理中级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4:23

护理中级论文

护理中级论文篇(1)

【关键词】全日制本科护士;网络资源;护理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护理网络资源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为推进护理学的进步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阅读习惯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护理人员在利用网络获取护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难。为帮助全日制本科护士认清自身通过网络获取护理信息资源方面的缺陷,2011年3月笔者对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全日制本科护士进行了有关利用网络护理信息资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全日制本科护士(以下简称为本科护士),其中,男性7名,女性92名,年龄在21-40岁(26.6±3.1岁)。工龄0.5-14年,主管护师9名,护师73名,护士17名。在99名本科护士中,29人通过省一级计算机等级考试,21人通过省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37人通过国家二级及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12人未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38人通过英语CET-4考试,48人通过英语CET-4考试,13人未参加英语等级考试。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护理信息资源利用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进行30人的预调查,结合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经专家审定后,确立最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工作年限、职称、计算机、英语水平等);一般网络利用情况、院内网络利用情况、专业信息获取途径及影响和制约查找和利用网络护理信息资源的因素等。共24道题目:单选18题,多选4题。由专人负责问卷的发放,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言进行解释,以无记名的方式,遵循自愿原则,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共发放1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90%。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统计描述性分析及检验。

2结果

2.1本科护士获取护理信息的能力

2.1.1本科护士一般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对99名本科护士一般搜索引擎利用情况的调查发现,85人经常用搜索引擎,占85.86%;47人接受过相关培训,占47.47%;57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1-3小时,占57.57%;上网主要是浏览各种信息为主,其次为看电影玩游戏、与朋友交流,而占据上网时间最长的是影音,其次才是获取学习资料。另外,在对99名本科护士院内网利用情况调查中发现,63人经常浏览医院首页,占63.64%,20人偶尔浏览,占20.2%,16人总是浏览医院首页,占16.16%;9人浏览医学科研,占9.1%,10人浏览护理园地,占10.1%,20人浏览院内新闻,占20.2%,60人登陆院内办公系统,占60.6%,其中49人在办公系统中浏览最多的是内部邮件和公告通知。

2.1.2本科护士使用专业网络资源情况在遇到专业问题时,43人通过图书馆获取,占43.43%;54人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或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数据库获取,占54.55%,其中主要还是依靠一般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83人,83.84%),其次是院内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数据库。

2.2本科护士使用网络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2.2.1职称对本科护士使用网络资源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不同职称的本科护士的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护师的一般网络使用、图书馆使用及论文写作方面与主管护师和护士存在显著差异。

2.2.2英语水平对本科护士使用网络资源影响见表2。

由表2可见: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护士的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其中,英语未过级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网络使用、院内数字图书馆的使用、以及论文写作方与通过CET-4/6级者存在显著差异。

2.2.3论文撰写对本科护士一般用网使用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的影响见表3。

由表3示:撰写过论文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网络使用与院内图书馆的使用方面存在差异,可见论文撰写对本科护士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有影响。

2.2.4本科护士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难调查显示:本科护士认为查找和利用网络护理信息资源的最大困难依次为缺乏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3人,53.54%),没有时间(50人,50.51%),缺乏检索知识(47人,47.47%),缺乏提炼信息的能力(33人,33.33%)。

3讨论

3.1本科护士缺乏使用专业搜索引擎的能力85.86%本科护士每次上网都会用到百度、搜狐、Google等搜索引擎,其中有76.77%本科护士最常用到是百度。可见,大部分的本科护士常用普通搜索引擎,而对于专业搜索引擎几乎很少用到,但专业搜索引擎对护理人员获取网络护理信息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应具备选择合适的专业信息检索系统、构造或执行有效的检索路径、优化检索策略和联机检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以信息检索知识为依托,以熟练的网络技能为基础。因此本科护士使用专业搜索引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2不同职称的本科护士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当今,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能帮助我们迅速有效地查阅信息,节约时间,减少盲目性[2]。表1示:护师与主管护师在一般网络使用、每天上网时间、图书馆使用、以及论文写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职称为护师的本科护士无论是平时的网络使用情况、院内网图书馆利用情况、还是科研性论文的撰写方面,都比主管护师的利用度高,并且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强。这可能与本科护士的计算机水平较高有关,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专业搜索引擎的使用等都有一定得影响。本次调查的73名护师中,17人(17.17%)通过省一级,12人(12.12%)通过省二级,26个(26.26%)通过国家二级,仅有2人(2.02%)未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而9名主管护师中,3人(3.03%)通过省一级,1人(1.01%)通过省二级,5人(5.05%)未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虽然,职称为护师的本科护士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与主管护师存在差异性,但对于本科护士群体来讲,获取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的能力仍存在不足,本科护士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护理信息仍然是一个有待于开发、挖掘的领域[3]。

3.3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护士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表2结果示: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护士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英语未通过级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网络使用情况、院内数字图书馆的使用、以及论文写作方与通过CET-4/6级者存在显著差异。英语未通过级平时偶尔会用到一般的网络搜索引擎,每天上网时间大部分在1小时以内或甚至不使用,利用院内网图书馆搜索相关专业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科研性论文的撰写也是几乎没有。这或许与个人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信息素质有关。

3.4论文撰写是影响本科护士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表3结果示:撰写过综述或科研性论文的本科护士在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方面与未撰写过综述或科研性论文的本科护士存在差异,可见,本科护士论文撰写情况影响其一般用网情况及院内图书馆使用情况,撰写过综述或科研性论文的本科护士一般搜索引擎及院内数字化图书馆专业相关数据库的使用频率高,专业信息获取能力较好。为提高本科护士的网络信息及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本科护士积极撰写综述或科研性论文。

3.5信息素质能力缺乏是本科护士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士认为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最大困难为缺乏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53人,53.54%),没有时间(50人,50.51%),缺乏检索知识(47人,47.47%),缺乏提炼信息的能力(33人,33.33%)。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虽对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或计算机信息检索教育,但理论多,实践少,实践教学局限于利用书本型医学检索工具查阅所需文献的技能培训,忽视了信息分析、处理、传播以及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尚未实现由检索型向信息能力型的转变,造成本科护士不会主动、敏锐地捕捉信息,缺乏提炼、分析、处理、传播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大多数本科护士都位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任务繁重,夜班频繁,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们很难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精力去查找和利用信息。除此之外有的领导认为本科护士已具备科研能力,不重视毕业后继续教育,且无具体的目标管理制度,本科护士的信息查找和利用信息[4]。

4对策

4.1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及英语水平,为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打下基础针对护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定期举办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学习班,建立医院计算机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为实理护理信息交流打下基础[5]同时普及计算机教育及网络知识教育,要求本科护士熟练掌握专业搜索引擎。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外语应用能力,如医院每周开设英语学习课,聘请外教授课,鼓励本科护士积极参加,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有助于提高外文文献的阅读。图书馆可购买适应护理人员学习的国内外护理专业刊物。鼓励本科护士积极参加科研成果报告会、展示会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会。

4.2培训信息检索技能及信息加工技巧,拓宽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途径利用医院局域网的资源建立护理学习网站,在网站上列出国内外常用的护理网站的IP地址、文献检索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最新的网络信息资源,节省临床护理人员的学习和文献查阅的时间。定期举办文献检索培训班,介绍护理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等,使之针对不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系统、检索工具。在培训过程中注重讲授与演示结合,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状况,逐步提高护理人员分析、鉴别、利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华清.从读者获取信息能力的现状谈信息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4(1):155-157.

[2]王玲,张超,廖晓斌.等.加强护理人员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的主要途径[J].医学信息,2005,18(11):1491-1492.

[3]石霞,刘玉玲,封锡玲.护理人员获取网络资源信息的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2008,23(2).

护理中级论文篇(2)

1.1对象

荆州市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中市级医院2所(S1、S2),县级医院5所(X1~X5),共计2567名护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荆州市所辖的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护理科研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部资料实行原件查看,由护理部将所有发表的论文期刊、科研课题下达文件、课题登记证书及著作等原件集中存放备查,调查内容包括:全院护士数、数、统计源期刊篇数、专著、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以及专利情况。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2讨论

2.1结果分析

2.1.1护理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偏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能力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而获得。从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体系来看,专科教育对于护理科研的内容基本是空缺,本科教育中虽然有开设护理科研课程,但由于本科阶段有较大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课程量,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护理科研的工作中,只是初步具备了科研意识,只有在研究生教育中才会进行系统的科研知识的学习及实践。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市二级医院中尚无硕士学历人员,本次调查中本科、大专学历的护士是在中专起点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或在职函授教育等形式取得的学历,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生。绝大部分护士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导致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普遍不足。

2.1.2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科研氛围不足

根据荆州市护理重点专科要求,护理人员的数量要占到总数的10%,其目的是希望从制度层面要求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及论文的写作,但从表2可以看出,这个数量并没有完成,且已发表的文章中有大部分是同一作者的文章,所以,护理人员写作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医院也只是依赖于这小部份人来完成上级的指令性任务,并未达到整体提高的目标。

2.1.3护士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导致护士疲于应付工作,缺乏护理科研的积极性

以上7所医院虽然有3所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低1∶0.4的床护比,但这3所医院均是为即将迁址到新医院前所做的护士人力资源储备,如搬新院后随着床位的扩张,仍达不到1∶0.4的最低标准配备,且都是刚入职的新护士,不具备撰写论文及开展科研的能力。因为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所以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疲于去完成日常工作,无时间去观察、发现、思考科研问题,即使在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工作的被动与人员的压力,护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这种状况不但挫伤了护理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加重了护士的工作疲溃感。

2.1.4缺少护理科研的学科带头人

由于多种原因,基层医院中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很少,此次调查的7所医院均没有达到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要求高级以上人员达5%的最低要求,特别是在县级医院更低。此次调查中,县级医院正高级护理人员只有1名。有调查显示,目前基层医院护士护理科研原动力较差,普遍存在为了晋升才进行护理科研的现象。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基层医院职称晋升由于受指标限制非常难,这样导致护理人员职称晋升没有希望,也就丧失了科研与撰写论文的动力。同时,由于护理岗位管理、层级管理还未真正实施,不论学历和技术高低都做同样的工作,没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较高学历的护士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没有很好地发挥能动性,带动护理队伍的科研。

2.2对策

2.2.1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引入竞争机制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护理科研中去,首先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科研热情。要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要实行护理岗位管理,只有从护士的岗位设置、护士配备、护士分级、岗位培训、绩效考核、护士晋升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够更好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实施目标管理,将护理论文撰写数量与质量作为院科两级考核指标之一,对中级以上人员要求每人每年至少l篇,同时,对于超额完成的给予适当奖励,在评先表优、外出进修学习时给予政策倾斜,笔者所在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就是通过该方式,使护理论文及科研的数量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2.2.2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

有研究显示,护理教育能增加护士的科研知识,提高护士评估研究成果的能力。各医院要重视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增加对护理科研写作方面知识的内容。同时,将科研骨干送出去学习与深造,回归后成立院内科研小组,由其负责组织有科研积极性和写作能力的护士,请相关专家讲授科研知识,定期召开学术小讲座、论坛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同时开展从易到难、从小选题到大选题的护理科研,以点带面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2.2.3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各级医院要认真落实

护理中级论文篇(3)

关键词:知行合一;护士素质;最高境界

在目前医疗环境中,多因素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护人员要从一天天、一件件的周而复始的琐事和医疗行为中积累起患者对医院安全的认知和信任感,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知行合一表达出来的:患者住院后,感受到在医院处处有人关心,事事有人负责。能感受到好像医护人员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自己。感受到了时时被关怀、被重视、被保护,护患关系密切,从而能大大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在整体的医疗系统工程中,医护人员是一个主体。其中,护理工作有句俗语"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其重要性,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素质?我以一个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护士长角度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下面加以论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护理人员数98人,女性,学历:本科1人、大专92人、中专5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8人、N1级40人、N2级34人、N3级16人、N4及0人。

2014年护理人员数148人,女性,学历:本科20人、大专125人、中专3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11人、N1级77人、N2级39人、N3级18人、N4及3人。

1.2方法 新近护士(工龄

护理人员在职"知行合一"模式培训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知"即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社会化知识、沟通知识的学习;"行"即对理论知识的执行程度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练习,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人文修养培养的体现程度。在护理部的总体计划部署下,科室根据自身专科临床护理特点,制定不同层级(N0、N1、 N2、 N3、N4)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原则、目标、计划及方法以及考评方法并遵照执行。

1.2.1"三基三严"培训原则 系统性原则:护理人员培训是一个全员性、全方位、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科室带教老师、护士长、护理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不能有偏颇,要"知行合一"。

动态性原则:培训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内外环境变化以及个人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培训体系的调整,促进护理人员快速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岗位需求,发掘潜能,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层次性原则:要考虑个人发展阶段和岗位的差异性,制定相匹配的培训计划。

实效性原则:要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及岗位胜任要求开展培训。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1.2.2"三基三严"培训目标 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要达到的目标中基本素质一致,而知识(知)和能力(行)是阶梯式递进的[2]。

1.2.3培训方法 强化"知行合一"考核标准,自觉以"知行合一"要求作为行为准则,制定"知行合一"奖惩条例,执行中采用以下方法。

1.2.3.1以临床实践传、帮、带为主,要求参加由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1.2.3.2短期、集中培训 ①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理操作培训1次,1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培训率95%以上;②组织全院性学术讲座每年至少5次;③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1次;④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操作培训各1次。

1.2.3.3"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护理界权威人士到院内讲授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技术、新理论。也"走出去",护理部根据需要选派护士外出参加研讨会、观摩会、专题调研和考察活动,并根据不同科室的专科需要,有计划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获取最新的专科知识。

1.2.3.4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工作之余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迅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学、管理、科研现状,还能与其他护理机构广泛交流,了解国际护理进展。

1.2.3.5开展护理教学和科研 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承担医院及学院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践,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传授给下级护士和护理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申报、撰写护理论文及编写护理教材。

1.2.3.6自学 依据个人兴趣,学习外语、法律、经营管理、人际沟通等专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1.2.4"知行合一"高素质护士的评价方法

1.2.4.1在工作中,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主动、语言文明,人文关怀,用"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心、真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2.4.2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4.3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丰富,技术操作娴熟。

1.2.4.4应急处置能力强,沟通通畅,患者安全目标落实。

1.2.4.5继续教育学分达到医院标准要求。

1.2.4.6科室、护理部组织的各项理论、技术操作考试达到标准要求。

1.2.4.7满意度高(包括医院满意、医生满意、护士长满意、护士满意、患者及家属满意)。

2 讨论

临床护理活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式下,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护士准入制度》接纳新护士,新、老护士按照上述的培训模式,一步步成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学海无涯",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等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循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3]。"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为患者服务的过程,让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一步步提高,知识结构日趋完善,职称由护士到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越来越高,知行合一,成为高素质的护士,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护理中级论文篇(4)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护理中级论文篇(5)

关键词:护理礼仪 创新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1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高超的护理技能及护理理论,还应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护理礼仪是一种建立在公共礼仪之上的特殊职业礼仪,它是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良好素质修养和职业形象的重要手段[1]。我们学院在四年多的护理教学中,将护理礼仪教学融入护理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懂得不但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健康的护理形象和行为标准。现将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对本校2009级~2011级护理四年制本科学生30个班,共1025名学生,其中2009级7个班,男生12名,女生208名,共220名学生,做为对照组;2010级11个班、2011级12个班,共805名学生,做为实验组,男生38人,女生767名。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成绩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教学课程均安排于第6学期,学时数26,其中理论授课22学时,实验课4学时,两组学生学习时数相同。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礼仪教学内容相同,即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护士日常交往礼仪握手礼仪、称呼礼仪、介绍礼仪、电话礼仪、迎送礼仪等;护士仪态举止礼仪正确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手姿、表情、眼神等;护士的言语技巧与人际沟通;护士服装服饰礼仪和涉外护士礼仪。

(2)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教学方法上实施改进,在制定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又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各自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每一部分理论教学结束后,要求让学生掌握相应礼仪知识和技能,并使其言行有一定变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小教师授课法、角色扮演法和问题讨论法等方法,灵活机动的授课方式。

(3)考核方法。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即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试题以案例分析题为主,既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考查其灵活运用情况;实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综合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20%,态度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 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方面都明显提高,在举止言谈、文明、礼貌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

3 结论

护理礼仪即代表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修养,更能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是患者愿意接受的高素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护理礼仪是护理教学对护理教学改革和临床护理实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4 讨论

4.1 护理礼仪教学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其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3]。在医院、社区、诊所等处,患者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姿态、服装、表情语言,使其感到家一样的温暖[4]。护理人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护理每一位患者,这样才能使患者信任你、配合你的工作。所以,学好礼仪对护理人员本身和临床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4.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与表演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当讲授护士举止礼仪内容时,通过身体语言将临床工作中护士不恰当的表情语、冷漠的目光语、失敬于人的手势语等进行表演,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这样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发言,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在课上展示护士礼仪图片,同时组织学生观看护士礼仪规范教学录像,观看前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观看后立即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理论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互动教学:①案例分析法教学:让学生以案例主角的身份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②学生授课法:安排学生授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汲取和掌握知识,加深记忆;③角色扮演法:提供给学生某种情境,要求一些学生担任各个角色并出场表演,角色扮演寓教于乐,能使学生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体会患者感受,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④问题讨论法:针对临床护士容易出现的语言礼仪错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评价案例中护士语言行为失当之处,提出个人观点,从而提高了交流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礼仪是护士尊重患者的形式,也是赢得服务对象爱戴的一种方式[6],是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要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必须加强护理礼仪的培训,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临床护理培养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实践技能和高质量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妙兰.应用情景教学提高护士礼仪素养[J].护理研究,2011(7):1968-1969.

[2] 张晓磊.浅谈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2011(26):195-196.

[3] 惠亚娟.情景设立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实践与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48-250.

[4] 肖丽玲.护士礼仪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9):137.

护理中级论文篇(6)

        [关键词]少数人;权利保护;投票决策;权利等级    

        

        对于少数人的概念,之前国内外已有多位学者著文指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李常青、冯小琴的定义:少数人指在与相关对象的比较中数量上居于少数,在种族、宗教、语言、肤色、体质、精神状态或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征,由于受到偏见、歧视或权利被剥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生活中长期居于从属地位的群体,包括少数民族、异教徒、儿童、老人、残疾者、智力缺陷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难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等。

        然而本文所涉及的少数人是选举中的少数人。顾名思义,即为在选举表决等民主程序中数量上居于少数、地位上从属于多数的群体(或个人)。他们根据选举规则要服从于多数,从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政治投票表现的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和精神体现,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和运行特征。选举是经过上千年人类历史演进,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至今最好的制度,最民主的制度,它“是表现公众意愿的最好外部形式”。 选举中少数人由来即伴随着选举制度而来。早在古希腊城邦民主时期,即出现全民选举的最初形式。在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选举成为现代文明的最重要特征和体现,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是人类经过数千年文明发展才最终选择、并已被实践证明最有利于保障人权的民主制度” , 是“人人生而平等”、“权利在民”的直接体现。选举的主要特征即为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从而体现为选举结果能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因此,在选举中不可避免出现少数人权利的沦失。

        下面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由于长期电力不足,给全体居民造成极大的不方便。有一天,市议会建议在城市a区建造一个核电站:该电站的建成会解决全城居民的用电问题,并且将提升全城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核泄露的可能性,其又可能使a区部分居民陷入被核辐射的危险境地。市议会为慎重起见,就建核电站议案交由全市居民公决。最终该议案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筹建为基础改编。

        案例二:某国一地区,由于种族、历史、文化原因,总是与该国的整体融合不到一块,并且经常与周边地区的居民发生各种冲突。后来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该国政府通过让该地区人民全体自决方式,以6﹕3的总票数比例(很显然,在这里,投赞成票的属多数人,投反对票的则属少数人)通过决议,从而从本国独立出去,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以巴勒斯坦建国史为基础改编 。

        在这样两个案例中,无疑,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民主的作用。但在这里我们暂不讨论这种作用,我们所仅要关注的是:这样真正的反映了民意吗,那多数人的选择即是正确的吗,多数人的利益即代表正义吗?

        早在19世纪美国政治学家杰斐逊为了防止人民参政时的意见分歧,提出了“少数人服从多数人”这一民主原则;但同时,杰斐逊还指出,多数原则并非意味着可以侵害少数人权利,相反,少数人的权利也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 20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指出,在民主制度下,多数人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谁也对抗不了,他认为这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而这种“多数人的暴政”是民主制度的一大弊端,大多数人的专制会剥夺少数人的自由,使个人自由面临极大威胁,因此,少数人权利需要保护。  少数人权利需要尊重和保障的另一个理论依据便是多数者可能犯错误。因为民主制度的理论假设就是建立在多数者的智慧优于少数者。民主理论相信,多数者的决定在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多数者的决定在某些时候不可避免地也会犯错误,真理有时恰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美国经济学家哈耶克就指出,多数决策并不具有更高的超个人的智慧。所以民主不仅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注意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还有,在现代社会里,这个少数人决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处于不断变动中的。今天通过决议,你以多数中的一员把决议通过符合了你的利益,而后则极有可能再在决议表决时,你会以少数被否决,如此等等,这种变化实在难以预料,谁也不能保证我们就永远不会成为那少数中的一员,而永远属于多数中的一分子。所以保护少数人权利即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下面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保护理论以及本文提出的保护方法。         ⒈19世纪美国联邦党人麦迪逊提出的著名的“分割与均衡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以马基雅弗利主义的政治理论核心“冲突是政治和自由的基础”为基础。该理论认为为了保护少数者的权利同时又实行民主,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利益的分化及各种“党争”的出现——因为惟有这样才能做到各种社会力量间的制衡,并进而抑制各种专制(如加强对弱者的专制,当然亦包括多数者对少数者的专制)。  然而这种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它确实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但其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它可能仅仅适用于美国:由于历史性原因,这个国度的公民自始就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并且他们一直就没有将国家利益、社会公益放在一个首要位置,而将个人自由(主要是柏林所谓的‘消极自由’)当作政治生活的主要目标。” 所以笔者个人以为,这种理论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并同时不影响民主制度的推行,但并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奉献为美德的国度,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运行,所以也肯定不能成功。 ⒉少数人权利的保护是人权保障(隐存着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普遍诉求)的应有之意,亦是民治宪制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少数人权利的保护,首先要求宪法在贯彻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原则的同时,必须充分体现人权尤其是少数人权利实现的法制原则,确保宪法规范的“合法性” (legitimacy);其次规范宪法所设定的权利结构或政治制度必须体现多数人权利约束少数人权利张扬的平衡原则,确保政治制度的“合宪性”(constitutionalism)。 

        该观点亦即从宪政角度考虑选举中少数人权利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的进步,“真正的民主”所越来越迫切需要,那么体现民主的宪政精神也应随之发展,体现在宪政方面的即多数人权利的约束与少数人权利的张扬。

        ⒊公民权利的排序。首先必须明确公民权利是可以排序的。所谓公民权利的可排序性问题即公民所享有的各项权利是否可以以一定的标准按价值位阶从高到低对其进行排序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坚持,公民权利不能排序,其主要理由就在于不同的人对各种权利的重要性具有不同看法。而本文认为,公民的权利是可以排序的。公民的权利可分为三等:第一等级的是公民因其生物属性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财产全、选择配偶权等。第二等级的是公民因其社会属性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人格权、政治权利、发展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第三等级的是因前两种权利派生出来的权利,主要包括自救权和寻求他救权等程序性权利。 

护理中级论文篇(7)

关键词:需要理论;班级管理;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1],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及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缺失需要与成人需要的关系,这种思想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时期,中职护生有着起点低,差异大的特点,很多护生表现为心理脆弱,学习缺少动力,组织纪律性缺失。班主任既是教育的实践者,又是护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班级管理不能停留在对学生的表面说服教育上,而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护生的需要,应用需要理论解决护生的问题,促进护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应用需要理论的目的

1.1识别护生未满足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这种焦虑激发其产生行为动机,导致某种行为的形成[2]。班主任通过护生的言行举止,识别她们存在和潜在的未满足的需要,为解决护生的问题提供依据。

1.2认识和理解护生的行为和情感

处于青春期的护生情感丰富而敏感,一方面注重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追求新潮宁可失去自我。往往有浮躁的心态,与纪律制度唱反调的表现。如:奇装异服,暴炸式发型;月经前情绪化、和同学闹小别扭等都属于生理需要;月经期表现焦虑、不安心上课,是安全需要;基础低,接受能力差,在学习时常常寡言少语,是尊重的需要。通过正确认识护生的需要,才能理解护生因需要而表现出的行为和情感。

1.3重视护生的需要

目前中职学校中班级管理大多采用“量化”管理办法。在管理中有“重事不重人”,“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只关心班级的量化指标和注重量化检查的结果,而对护生在完成量化活动中的心态和思维关心不够。作为班主任要应用需要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行班级管理,为护生服务,重视和解决护生的问题。

1.4有利于班级管理

中职护生存在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在需要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护生进行各层次需要的认识及识别未满足需要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满足她们的需要。需要满足了,就能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她们的潜能,促进护生自觉遵守纪律,积极配合和参与班级各项管理活动,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2、需要理论的应用

2.1关心爱护,满足护生的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机体为维持生命、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中职护生大多是女生,处于青春期,虚荣心强,追求苗条身材和衣着打扮,加之多数护生来源于农村,家庭困难,有些护生省吃不俭用。由于饮食不平衡,常在月经期、操作课、体育课时发生晕倒。因此,班主任要主动关心护生的生活情况,正确引导和教育护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护生积极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护生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

2.2营造氛围,确保护生的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安全,中职护生是住校生,吃住都要自我管理,对社会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在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可能出现危机,担心自己患病没人照顾,实习不能胜任工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因此,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为护生营造一个住宿安全、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题如性安全教育、就业应聘教育,坚持经常性日常安全教育如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和上网安全等。对夜不归宿、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和处理。护生有了安全感,就能安心学习,专心为班集体工作。

2.3创造条件,满足护生的爱及归属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希望获得友谊、信任,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职护生善于交往,交往的对象广泛,不但是家人、老师和同学,对校外社会也在广泛的交往和接触中,对同龄异性的兴趣和追求也较明显。因此,班主任如何教导护生处理好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护生群体的关系以及与异性的关系。虽然班主任及课任老师与护生之间存在文化观念的错位,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但由于家人不在身边,护生仍然渴望得到班主任和老师的关怀来弥补其归属的爱。另外,护生人际关系是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另一主要构成要素,护生对同伴的信任及依赖甚至胜过家长和老师。因此,班主任要为护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尽量以平等协商者的身份与护生交往。对护生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引导护生有序竞争、通力合作、建立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培养她们良好的集体归属感。

2.4尊重、赏识,满足护生的尊重需要

马斯洛说“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从而大大提高积极性”。中职护生独立意识发展很快,自尊心强,但由于入学基础差,自己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和强烈的自尊心理交融一起,使她们会有内心冲突和过激行为的表现。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以及所制订的每一项班规都要考虑护生的自尊心,尊重其正确的意见,鼓励其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自尊、尊重他人和受人尊重的观念,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2.5适当引导,满足护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3]中职护生在三年中需要从“自然人”过渡为“社会人”,从学生过渡为“职业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主任应引领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护生明白自我实现的正确意义和基础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位护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

3、结论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充分认识护生的需要,制订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有目的地满足护生的需要,保证和促进了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护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红、文萍等.教育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