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诗词教学论文

诗词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4:58

诗词教学论文

诗词教学论文篇(1)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诵读、理解以及鉴赏古诗词,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体会、运用古诗词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古诗词教学经验,简要论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对广大同仁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尤其是唐宋时期,古诗词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古诗词作者,由于他们的存在,我国的古诗词才得以发扬光大。笔者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将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学习什么内容,都必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古诗词学习当然也一样,所以教师要善于将古诗词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歌曲,通过优美的歌曲引入古诗词创设的独特意境中。这种方法能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再引领学生做好诗词的分析,感受诗词中暗含的思想感情,既体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关心,也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够重返仕途的愿望。

二、注重积累,反复朗读

荀子曾经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鲁迅也曾经说:“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事情才有可能成功,学习过程同样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实现质变,向前飞跃一大步。举例来说,我们如今都知道马克思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指导,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论能够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恐怕没有人知道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艰难过程。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常年泡在图书馆中,以至于脚下形成一个坑,他阅读的书籍超过一千五百本,写出一百多本读书笔记。马克思还灵活掌握了世界多个国家的语言,他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能够写出不朽的著作《资本论》。可见,无论什么专业的知识,一定要注意积累,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自然会融会贯通,因此古诗词教学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另外,要想学好古诗词,不能忽视诵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才能形成语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只有多读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刻思想含义,也只有多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其中的写作方法。只有多加诵读才能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三、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诗词作者在进行古诗词创作时,往往有一定的背景条件,有的时候是借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有的时候是通过事物描写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等。所以,如果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创作背景,将会非常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诗词的基本内涵。举例来说,当学习《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战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了解到战争带给人们痛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与作者在感情上实现对接。如果教师不对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很难根据题目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当然也就难以把握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

四、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也就是在古诗中最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字或者词,诗眼往往生动而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能够体现作者的推敲功夫。如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就是全诗的诗眼,不仅形象地刻画出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而且非常生动,活灵活现。又如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字可谓是一语双关,不仅夸张地表现出潭水的深,也表现出作者与王伦的友情深,将潭水与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刻画出了烽烟的挺拔,突出了边塞荒凉的气氛,“圆”字准确地体现出长河落日的突出特征,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简单的两个字便准确地描绘出一幅边塞景象,依靠自然景物衬托出作者孤寂落寞的思想感情。

五、品析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好作品是千修万改而来的,名家的作品也如此,尤其优美的诗篇,都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分析古诗词不仅要学习其优美凝练的诗句,还要关注诗词的意境,进而探究诗人的情感。《江雪》的作者是柳宗元,他的这首绝世名诗的写作背景,正是被贬永州之时。“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运用对比彰显了天高地远的空旷,以及老翁的卑微渺小,用飞鸟无踪,反衬老翁的寂寞,万物皆躲避事事的侵扰,只有作者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己的操守,虽然被贬,无奈,但还坚守一份执着。

【结 语】

总之,古诗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更要教学生灵活运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教师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才能逐步改善古诗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诗词教学论文篇(2)

由于学生对作者“意”的深切体悟是通过诗词中“象”的理解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古诗词中出现的具体物象,并对“象”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让他们在情感中感知意象。譬如,在执教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应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悉心体会其中出现的“象”的意蕴:首句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的意象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寒蝉”“长亭”“骤雨”的特征,在初步了解意象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情感意蕴。《雨霖铃》在开端就奠定了全词的低沉的情感基调,至于后面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都意在渲染作者的别情离绪,词人那种漂泊不定的惆怅与孤独都蕴含在这些意象之中了。

二、角色体验,在共鸣中感悟意象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氛围中,以诗词中相应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作品所传送的情感。如执教李白的《送友人》,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全诗进行创新性扩展,并且选派两名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和李白的友人,从而让学生置身于当时别离的情境中: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郊,环绕小城的河水恰似一条白练汩汩东流。李白与挚友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即使到了城外,还是依然难分难舍。但送君千里,终有离别一刻,此时两匹骏马也仿佛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苍天,萧萧长鸣,犹如各自的主人一样感慨万千。当挚友走远了,李白依然站在那里,马的悲鸣声,似乎还在空中回荡,既长留在作者心中,又伴送着挚友的万里行程,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如此的场景和学生感同身受的角色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

三、借助情境,在实景中体会意象

诗词是作者情感的再现,在丰富多彩的物象背后,既勾勒出悲欢离合的画面,也展示了治国平天下的夙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师可以饱含情感地描绘一幅清新动人的山间秋景图。大部分学生情随意迁,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切身感悟在秋雨洗过的山谷中散步,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松脂、竹叶及荷花香味扑鼻而来,仿佛看到波光粼粼的涟漪和滚动着晶莹水珠的莲叶,目睹浣纱女舒心欢悦的笑声和山泉潺潺的声响,于是完全陶醉在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中,领略山川的壮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中小学校园里得到普及,而巧妙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感悟诗词的意象。譬如在执教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针对作品比较低沉而凄切的意境,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比较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并展示出相应的画面:一个夜晚,秋风萧瑟,诗人、明月、孤舟、江水构成了一个无比冷清的画面,学生在凄冷的画面和哀伤的乐曲氛围中深刻感悟了作品的意象。

四、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验意象

诗词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多维积淀互动生成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色彩纷呈。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他们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王雷《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歌教学随想》)正是基于此,新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要有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的能力。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强化语文学科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上的作用,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对话”模式。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课堂教学的过分的功利性期望——为高考服务,跟随高考的指挥棒转,自主鉴赏上几乎一直把古典诗歌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正如有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所说:“现在的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而古典诗歌的鉴赏更是怕中之重。而同学们怕古典作品尤其是诗歌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引导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片面强调鉴赏问题的解答和名言名句的默写,赏析和运用分离,学习状况以传统教学——教师的传授,师生的教学沟通的教学形态来体现的,虽然改进传授法的探索也层出不穷,但始终未出现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全局的方略,各种探索并未脱离传统教学理念范围,结果只是变幻着传统和(学生对教师)接受的招数,并无对教学的彻底改造•••••教师基本以单方说教为主——自以为是的将完整的诗歌按己之意念分解为时代背景、词句含义、表达思想、运用技巧等等方面的归纳强加给学生,重理性的演绎,轻感性的归纳,强求统一、片段的填鸭式的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以全部训练和测试代替整体阅读鉴赏、文化积淀的诗歌阅读方式,差不多糟蹋了诗歌和教唆学生厌恶古典诗歌。

而作为传统文学主体的诗歌,对文学的传统界定首先就是强调“诗者,志之所之也”(《诗大序》)“诗者,吟咏情性也”(《沧浪诗话》)“志”和“情”不是凭空产生,志之动是感于物,情之生是触于景。所以说“应物斯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这种心物感应、情景交融不是简单的反映或模仿,而是按照“天人合一”的途径,人与自然共同显现着某种宇宙原理。所以说,“诗者,天地之心”(《诗纬》)“言之文也,天地之心”(《文心雕龙》)。强调的是人类内在的“志”和“情”统一,着重体现鉴赏个性,重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有它内在的完整的意义;有它浑然不可分割的、渗透内外的神韵;它所体现的诗人生命的内在生活逻辑。它所要求的是自我感悟的过程。通过学习活动和自主建构,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同时通过学习活动,又丰富、发展着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等,从而提升学生个体的诗歌鉴赏资质和素养。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师生互动,多维积淀,多角度生成,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愉快、从容地达到共同向往的目的成为教改的真正追求。

二.理论依据:

1.符合“学习维度论”理论

学习维度论是美国课程改革家罗伯特•马扎诺(RobertJ.Marzano)博士提出的一种应用性教学理论,其核心认为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技能并不是互相割裂和线性作用的,而是一个互动循环、彼此影响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的交融与扩充。学习的五个维度,从总体上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效。

维度一:态度与感受——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任务及其学习活动建立积极的态度和感受。维度二:获取与整合知识——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当学生正在掌握新技能与新程序时,学会一个模式(模型或一组步骤),然后形成这一技能的程序使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最后,通过内化或操练技能达到娴熟于心。维度三:扩展与精炼知识——帮助学生运用推理过程来分析已经学过的东西,通过扩展与精炼知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便他们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信息。包括比较、分类、抽象、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提供支持、分析错误分析观点。维度四:有意义地运用知识——运用知识来完成任务达成最有效的学习。维度五:良好的思雏习惯——使学生具备优良的思维习惯,思维具有批判性、创造性和调节性。

2.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光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挖掘教材资源,充分发挥教材的生成性。教学中合理运用过程与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符合“对话式教学”理念。

陶行知言“教学做合一”。弗莱雷在其解放教育理论中最主要的思想也就是要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对话式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师生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达到互识共识,将显得更加重要。“课程已不仅是教材、教法,更是文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重建课堂文化。刘耀明在《课堂文化的重塑》中着重指出:重建课堂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尊严、生命、精神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话、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弘扬。”

三.操作策略和实施过程:

横看成岭侧成峰

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但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诗歌都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似乎非一般人所能领悟,学生在学习初期大多怀有敬畏,因而学习被动,那么,从不同角度,采用各种手段将诗歌降下神坛,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一)、以多维打通生成的鉴赏渠道

1、分层针对,刺激内化,梳理鉴赏角度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这是说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阅读的高效首先体现于个性化的阅读,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具体措施:

(1)、有根据的分层:

综合考虑①他们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吗?②他们之间文化积淀的差异有多大?③在思维习惯上有否相似之处?④知识结构与成绩是否完全相等?⑤什么支持能激发他们的潜力?⑥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支持性的细节?⑦细节之间的关联如何安排?同时清楚①我凭什么作出这样的分层?②我将其归到同一层次有明确的根据吗?③在这个层次中应达成的目标是什么?④每一个层次中明确的任务有区分度吗?做到每一次分层都是有据可说,同时对分层的范围根据不同对象任务作出调整。

(2)、有步骤的分层:

①综合考虑后选择不同阅读角度,确定不同任务;②选择作出比较项目的特征;③要求依据所选择的项目特征解释其异同;④对得出的结论作出总结。作出分类的步骤。

(3)、有维度的分层:

①教材分层:综合考虑教材实效性进行个体化、系列化和单元系统化阅读教学。横向:不同作家同一风格;同一物象;同一作家;同一时代••••••纵向:同一作家不同风格;同一思想不同物象;不同作家;不同时代••••••;教材与读本;单元教材与年段教材;教材选择与手段;教材与阅读者个性;教材与时代;教材与生活阅历等等确定对教材的充分有针对性的利用。

②问题分层:包括导引分层和归纳分层——研究教材意蕴,发现和阐明一般范型或主题导引阅读,分层设题,使题目有效有意义,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后自我设题,发现研究。归纳提问考虑学生:我已经拥有什么样的信息?我能够找出什么联系或范型?我能够得出什么一般结论或预见?当我得出更多一般结论的时候,我需要改变已有的结论或预见吗?从这里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概括,确定支持这一结论或概括的依据是什么?我明确正在陈述的是事实还是个人意见并能提供证据;从而从阅读、分析中推理归纳作品的意蕴。

③鉴赏点分层:诗歌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它所具有的语言美,文意美、文势美、思想美、创造美,其情感的抒发或触景生情或移情入景或哲理领悟各有侧重不同的文章所具有的美并非面面俱到,其鉴赏也不必面面俱到,从而蜻蜓点水,教师根据学生层次特点,调动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作者的审美感受披文入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自然物的形式特点和审美价值;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展精神境界。

2、挖掘诗情,激发意趣,引发读诗意念

(1)、抓住诗本身的意趣,体验文本美感。

同学们从小或多或少了解、背诵过一些诗歌,无论有意无意都具有了一定的积累,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素养,无意识去认识它,利用它去接近诗歌,接近诗人,那么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从已知到未知,更具说服力。

例如,诗歌教学初期,我先问学生了解多少古代诗人,顺势介绍了几位熟悉的诗人的精髓诗句读给同学们听,从诗人为什么爱诗、写诗的角度给同学们分析。

同样爱诗,屈原的理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韩愈的理由:“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的理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理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会,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纳:从本质上讲,诗就是我们心中所想,就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所以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爱诗,读诗就是挖掘我们心中存在的诗意。

(2)、拓展文本范畴,感受生活诗意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古典诗歌的影子,如楹联,谜语••••••及时引导学生去感悟,去赏玩,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从而举一反三。

例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

胜景争春:北京: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上海: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重庆: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天津港笑纳万国风;吉林: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辽宁: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雪域春秋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新疆:天山南北乌鲁木齐(美丽的草原)

世间同春:广东: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西: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山东: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湖南: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河北: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南: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联袂贺春:贵州: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四川: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浙江: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江苏: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内蒙古:碧草毡房吹风马背牛羊壮;黑龙江: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宁夏: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陕西: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欢歌迎春:青海:水泽源流江河湖海;甘肃:金银铜铁锘镍铅锌;云南: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海南: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安徽:黄山为九州增色;江西:瓷器与中国同名;香港:荆花吐艳香江瑞;澳门:莲芯临风镜海清;福建:品铁观音香飘两岸;台湾: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盛世大联欢: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

所包含的地理、人文知识与当地历史地理人文特点结合,跨学科鉴赏,更能引发学生学诗兴趣。

(3)、营造诗意氛围,调动审美潜力

音乐、绘画、文史知识的交叉,多学科的渗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和鉴赏水准,这种作法已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维的诗中有画,可以让同学们以画读诗;学习《春江花月夜》配同题乐曲,甚至制作课件底版也照应到同一风格、氛围,打好对诗歌学习内容的个性深层认知的基础。

例如:05浙江省高中优质课比赛中有位老师以马思聪的“思乡曲”和作者的身世经历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对思乡的情感和诗篇更恰切的理解、相融,产生共鸣。

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然,仅仅靠一两节课,数首诗,几句话是不能达到让学生爱上诗,不怕读诗的目的的,所以对教材只有充分运用才能突破教材,由了解文本的显性信息到挖掘文本的未完成性、开放性,使教学达成未定论性和无限可能性,生成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选择、学生的情况,选定相适应的材料,突出教材的主要信息,拟订必读诗篇,以读促知,以读促练,获得必要的知识储备,再以问题获得反馈,引导学生旁征博引,有方向、有意识、有目的的阅读诗歌鉴赏文章,使学生对诗歌有基本的认识,铺垫思路,填补赏析知识空白,确定价值趋向,“由浅入深”又“由深达浅”,

(二)、以积淀夯实生成的鉴赏基础

1、精选阅读篇目,诱发诗品养成。

仔细研究唐诗宋辞鉴赏辞典,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化繁为简,筛选合并,重新组合,与学生审美经验结合,让学生读得有序列,读得符合年龄特征,读得有兴趣,建立诗品。所拟订列举的诗篇要具有代表性并具主题性。

例如:我们学校编纂的《晨读课堂》收录唐代“五言绝句”23首;“七言绝句”34首;“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各35首;“宋诗精选”25首;“宋词精选”35首,利用早读课认真阅读,收效较好。

附“七言绝句”34首(唐代)目录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贺知章《咏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芙蓉楼送辛渐》《送柴侍御》;王维《少年行(其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李白《峨眉山月歌》《望天门山》《客中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王翰《凉州词》;岑参《逢入京使》;张继《枫桥夜泊》;司空曙《江村即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从军北征》;张籍《秋思》;王建《十五夜望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白居易《村夜》;白居易《暮江吟》;元稹《》;李贺《旅次朔方》;许浑《谢亭送别》;杜牧《江南春》;杜牧《泊秦淮》《山行》;陈陶《陇西行》;李商隐《夜雨寄北》

2、优化专题组合,进行诗格培养

组合的方式灵活机动,或按朝代,或按类型,或按词格,合并类举同类项,分组阅读,多方合作,进行充分的量的积淀,培养学生对诗格的感性认识,理性归纳。

例如:唐诗专题:五人为一组

混合型:王勃:《蜀中九日登高》;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白云泉》;李商隐《柳》;杜牧《题乌江亭》

单纯型:李白专题,《清溪行》;《渡荆门送别》;《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越中览古》《苏台览古》;杜甫专题《八阵图》;《江南逢李龟年》;《月夜》;《春日忆李白》;《登楼》

3、整合内容分类,促进诗规明晰

在充分的量的积累上,再予以风格上的引导,规程上的明晰,使之阅读鉴赏有章可循。

例如:①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别后的思念。②怀古诗。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或者表现战士们在戍边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表现对战争的厌恶。④写景咏物诗。它是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远大抱负。或者通过借景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通过借景借物表达自己的品质。⑤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重组经典赏文,强化感性积累。

有了一定诗歌文本阅读的量的积累,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辅以诗歌的鉴赏文章,了解前人或专家有关的鉴赏观点,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但因为唐诗宋词辞典有关的鉴赏文章内容过于冗长,学生抓不住重点,读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对诗词鉴赏辞典有关内容进行删减重组,以突出重点。

例如:五言绝句(唐代)组合其中之一: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唐诗鉴赏辞典》中原鉴赏文章字数将近2000,我们归纳后550多字。

鉴赏要点:“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这个“寒”字在本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诗鉴赏辞典》中原鉴赏文章字数将近1300,我们归纳后670字。

鉴赏要点:“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并蒂荷花别样红

在文本、材料、情感、经验多维积淀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师生互动,在亲身探究与实践中循规结律,把握、拓展,进而创新。

(三)、以互动实现生成的鉴赏操作

1、设疑追寻——把握生成规律。

这里所说的设疑并非常规意义上的提出问题,对教学内容作例证性的阐述,也不局限于用“常规问题”做单纯巩固知识的基本训练,更不是把“问题”等同于“习题“,而是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充分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达成学生能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进而应用、引申,学会方法,会学新知,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口有①异议性问题。②扩展性问题。③相较性问题④争议性问题。⑤迁移性问题等等。实现步骤:示范设问——引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引导学生思考后问——引导学生钻研后问——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问。

例如:根据上一步专题阅读,编排唐诗专题阅读之后的鉴赏训练,检验反馈阅读所得。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在何处?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白居易《白云泉》: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李商隐《柳》:A、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B、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问题的探究中,归纳鉴赏的要点和规律,诗歌鉴赏要从意象入手;从诗眼入手;从修辞入手;从表达技巧入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等。

再学习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李清照《乌江》: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归纳有效问题A、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B、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体验示范——促成生成感悟。

陶先生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俗话说,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清楚学生有什么问题,清楚学生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前提下,从思维、心理层面找到存在问题的症结,然后形成自己正确规范的教学动作,有意识地示范,作为模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运用中提高理解,在运用中提升鉴赏能力,让学生感觉、理解,并且模仿练习,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提升。

例如:有位老师上写作课:“怎么样运用文人的诗文?”先下水写出以下文段。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自信也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更是……《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思念是什么》“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国,思念使爱国词人铁马冰河入梦来”。再引导学生演绎归纳诗文引用的规律和技巧:

“诗文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应用。用法是用排比陈列式的,断句整合式的等等。这种材料比较适这种材料比较适合心情类的话题,比如说:失落、快乐等等。适合一些抒情性的散文”。

3、实践比较——多元生成张力

(1)、还原领悟——扣紧声音

诗歌的美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觉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声音产生对文本的审美冲动,透过语言表象感受诗人在作品中营造的情感,领略其精神,在声音的轰鸣中产生共鸣,所谓“目视”“口诵”“耳听”“心惟”。多方面感知作品,还原认识,获得系统性的体验。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①反复研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尤其贵在读,大声读,对读,范读,表演读,就画配诗读,配乐读••••••在读熟的基础上,在与学生共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有目的的针对课文信息,指导学生自己以大脑的“真空”状态重视理解中的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发性,尤其品味诗歌别突出的词句获得感知。再与他家之言比对,去伪存真。

②还原领悟:撇开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故事时空,在诵读吟咏中着意于探究人的本原特性,领悟人生真谛,减少文化隔阂,联系现实,发现自我。

③系统认识:教师调动各种知识、经验,运用多种理论,指导学生读中联系多角度、多侧面理解,认识作品的多维多向结构、内容,既融进自己的经验知识又科学补充,阐发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发自本心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善于比较提高,从深层理解诗歌精妙。

例如:鉴赏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先请同学3——5人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听后一一点评,指出读音感情不到位的地方,然后老师范读,请同学划出重音符号,说出朗读所注意的语调和应把握的感情,再让学生读,尽量熟能成诵,体会作者原本的感情,再根据个人感受阐述对作品的理解,最后再听录音跟读,提升感知深度,提高鉴赏能力。

(2)、鼓励原创,挖掘诗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使其思维朝向独创和新颖,教师自己也要尝试下水作文,或一同创作,或共同抒发己之感受,而非人云亦云,身教重于言教,这样可以更广泛的鼓励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明确了解学习目标、能力目标体系,运用“体系”及“策略”,掌握初步感知、明确个人观点,并敢于向自己挑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

例如:古诗词模仿写作训练。

A.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科学能致富;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学生练习反馈汇总

春晖盈大地:正气满苍穹;秋霞落满天;弘伟大科学;万物生光辉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练武能强身;愚昧能害人;创建靠大家

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树改革之风;迎万里长风

祖国江山好:家乡气象新;人杰地又灵;人民素质高;神州大地乐;景好情更好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山清秀水清秀山水清秀;爸健康妈健康爸妈健康;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雨过天晴万缕阳光洒大地;斗转星移万颗新星创辉煌;南来北往万缕乡思望月深;秋来夏往遍池荷花映日红;夏去秋来千片枫叶染天红;春去冬至万点白雪飘满天

根据规律再练习强化。

B、请将下面两副对联补充完整

1),立志读尽人间书。

2)指点江山春光满目,

老师下水1)发愤识遍天下字;发誓走遍天下路。2)激扬文字彩笔生花

C、迁移巩固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04年辽宁卷24题)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所以诗

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学生练习反馈:每一片树林里都有森林的奥秘;每一块绿地里都有草原的辽阔

最后将学生和老师的作品都张贴于墙上,让大家对比评判,效果事半功倍。

(3)、互写互批,发掘诗用

学是为了用,写作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写作时有意识的诱导学生的运用意识,无疑更能使诗歌走下神坛,发掘出学生心中的诗意。

例如:有位教师上写作课,就以诗会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语言。她先以充满诗意的下水文段开篇

“雨的语言丰富多彩:他可以是内心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漫漫春夜;它可以是离人的眼泪,倾诉在韦庄孤寂的夜晚,徘徊在王昌龄送别友人失落的梦中。”“月亮是文人的桃花源。李白在美酒的熏陶中,对月亮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坡将如水的月化作人间最美的情感,吟唱出“千里共婵娟”的豁达;张若虚的春江月夜更是穿越了时空,成为千古绝唱。”“那是一个仙乐飘飘的时代,那是一个才情横溢的时代。我常想,若唐朝从中国历史上消失,那我们的文学不知会黯淡多少。如果没有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疾,今日的三峡将会索然无味;如果没有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今夜的星空将不再璀璨;如果没有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奇崛,也许我们的想象早已枯竭。这就是那个时代给予我们的财富。”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诗歌鉴赏与应用:感受生活——唤醒自身经验——挖掘文化积淀——联系有关背景——应用。然后以诗歌作为写作材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要求以“母爱”为话题,化用该诗,写三言两语。

教师再下水一同写作共同选出范例:

①、母亲对我的爱是用手中的线一针一针缝出来的。

②、母亲用她生命中那根细细的、长长的线,串起我成长的岁月,缝出一件件爱的衣裳。

③、不管我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永远走不出的是母亲用爱的针线编织的叮咛;无论我是失意还是得意,永远不会忘怀的是行装上那密密的针脚。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要求以“思念”为话题,化用以上诗歌,写一段不少于100字话。

教师再次下水与学生一起写选出范例:

“思念是什么?张继说,思念是姑苏城外的钟声,绵长而无奈;王维说,思念是九月九的登高遥望,望眼欲穿但天涯茫茫;王之涣说,思念是边塞的羌笛吹奏的《折柳》,悠远而刻骨铭心。”最后归纳出化用古诗的方法:①、直接引用名句;②、截取关键意象;③、转用古诗主旨;④、化用古诗意境

(4)、延伸拓展——开放视野

因课时的限制,教学任务的制约,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展开,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可以弥补课时学习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使课堂上研究方法、策略得以顺利开展。具体作法:课外研究,专题讲座,资料补充,美文鉴赏••••••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的社会和个人背景;了解诗歌意象所包含的民俗、民情;了解诗歌的争议性批评;联系现实进行合理想象和推断。

例如:读苏轼的作品,首先发放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的资料,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

理解苏轼“一方面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著)

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以生成完成鉴赏品质的提升

1、认识自我,思维凸显,悟出真意,个性生成。

诗歌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举三反一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由反复的认知进而创造,发掘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具体表现在:①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基础上,培养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及个体学习的素质。②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目标与方向。③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④善于评价自己和他人在鉴赏过程中的结论、思路、方法。⑤能比较灵活的确定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策略。⑥凸现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批判性、质疑性和深刻性。⑦提高鉴赏诗歌品位,进而提升语文整体素质,学以致用。

例如:我班04届高考满分作文得主——诸寅啸,在充分的古诗词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特别喜欢古体诗和打油诗,创作的三字经式文章,极具个性。

见微知著

唐诗曰:一叶落,天下秋。

宋诗云:春满园,关不住。一红杏,出墙来。

古人道:窥一斑,见全豹。若见微,可知著。一枝叶,一世界。一枝花,而见春。细微物,莫轻视。有限中,藏无穷。

观天下,即如此。洞庭湖,八百里。湘江壮,岳阳阔。围湖面,造耕田。聚沙塔,集腋裘。日削减,月割忙。观而今,成大害。长江水,滥成灾。毁河堤,冲城镇,人喊苦,道不出。退耕地,还洞庭。广植树,多建坝。事虽小,意重大。

美利坚,号民主,今派兵,明制裁。观中东,时局乱。战才平,恐怖起。众人民,无安定。此民主,谁欲得?观一隅,明全局。狼子心,路人知。

人立志,亦如此。昭烈嘱:善虽小,必为之;恶虽小,切莫为。惜后主,终未听。蜀国亡,汉室衰。人笑其,不思归。好习惯,点滴养;坏习惯,勿养成。细节事,亦认真。莫学习,刘阿斗。

弟子规,圣人训:出则悌,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治天下,平家国。先修身,后齐家。虽一屋,亦当扫。

,人之表。衣冠洁,礼教周,亲百姓。见外宾,人称善。新中国,尊严显。待百姓,如己出,人爱戴,美名传。

我凡人,非总理。细小事,仍谨守。中学生,须明礼,须诚信,须团结,须友爱。不留须,及长发。不打扮,穿异服。见师长,要问好。对父母,恭且孝。

一枝叶,一世界。窥一斑,见全豹。人有礼,人才善;人无礼,大多善。好印象,极重要。一丝缕,当珍惜。一饭粒,不轻弃。办事情,须认真,须仔细。虽一屋,必要扫,虽衣冠,必整洁。

2、聚合发散,多元解构,发现创新,“期待”生成

汉朝董仲舒说:诗无达诂。“就是告诉我们诗歌鉴赏的多元性,清代王国维也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要领会作品思想情感的博大精深、博大蕴涵,就要带着思考悟读,进行多元解构,用心灵去感悟作品深层的思想内涵,丰富拓展深化鉴赏的“期待“视野,以“先入”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化。

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词时,选取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引导学生提出一串问题:两词的秋景描写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面对秋天,和苏轼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情感反差?

鉴赏《山居秋瞑》先要求学生阅读作家贾平凹散文《明月清泉自在怀》,共同设计出研究问题:(1)仅仅读诗你自己有怎样的感觉?散文中作者又有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通过研究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读诗贵在善于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的方向与个人阅历和社会背景有关,与约定俗成的民俗观念也有关,只有联系才能理解深刻,只有多角度解读才能达到深刻。

简而言之,注重古典诗歌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材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看重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把握能力,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成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塑造,是学习的本原要义所在。

四.研究原则:

1.学习目标指向性原则:

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心理健康目标、情感发展目标、思想品德目标等多重性,这五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融为一体的,都是素质教育大目标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大目标就是:塑造打上专业烙印的具有独立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人,学习目标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人的身心素质全面提高上。

2.平等互动,自主学习原则:

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教师以主导作用去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教”落在学生的“学”上,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主动自觉地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和谐的统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情合一”原则:

实践证明,“知情合一”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知、情合一”就是把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造就身体、智慧、感情、精神和心理力量融为一体的“完整的人”。把获得知识建立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知诱学,把握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

五.实效

1、较大的学习兴趣

经过大量教学实践,我所带高三(6)(7)两班110位同学诗词学习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我在2003年12月和2004年12月两次调查,对古典诗歌很有兴趣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3.6%提高到19.1%,较有兴趣者由原来的11%提高到50%,同时,有92.6%的同学表示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高,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愿意在诗歌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乐于学习。

2、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成就动机。

他们爱好探询,善于思考,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探究知识的规律,从而创新,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思维品质良好。在学习创作中学会学习。

3、较高的审美水准

胸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读好诗,读懂诗,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丰富和发展了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和个性。

4、诗歌鉴赏水平的提高直接使写作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从我所带高三(6)、(7)两班110位同学写作成绩来看,一年来写作中古代诗歌引用率56%,60分作文平均分由40.45分提高到44.6分,高考中有一人获满分,多人高分,其中古诗词阅读功不可没。

六.反思:

通过一年有余的研究,研究前景是乐观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教材切口的优化——因为喜好的不同,鉴赏诗词的选择很难取舍。

2.课堂组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外指导的有机组合有待进一步和谐。

3.素质教育的个性阅读与应试教育的答题要求,有待进一步协调。

4.鉴赏阅读策略、规律、意识的进一步完善。

总而言之,在诗歌阅读教学中,以科学的教学精神,合适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操作策略,在诗歌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化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态势,增进学生人文思想,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注重互动生成,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

参考文著:

1、马兰盛群力《“学习维度论”要览》——《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2、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3、余文森《教学方法改革思路的理性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1.

诗词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古典诗词 美育功能

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论是《诗经》中的《关雎》或《蒹葭》还是曹操的《观沧海》,不论是陶渊明的《饮酒》还是唐代边塞诗,不论是宋词还是元曲等,无不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抒发出一股股豪情壮志,抒写出一段段真挚的感情或友谊等。这些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上述审美意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山水田园诗歌,培养热爱自然、淡泊宁静的美好情操。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或诗人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等为题材的诗歌。基于山水田园诗的上述涵义,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七年级下册)、晋代悠闲适性超然物外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八年级上册)和《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八年级下册)、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七年级下册)和《终南别业》(中年颇好道)(八年级下册)等均属于山水田园诗的范畴。上述山水田园诗中,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不仅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异常美好、异常有趣,使人读来感到亲切有味,而且诗中蕴含的诗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情趣千百年来一直颇为无数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即便在今天也仍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诗人那种辛勤劳动、自食其力、在“草盛豆苗稀”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早出晚归的劳动热情仍然为无数读者所赞赏,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依然感人至深。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歌颂,表现出了诗人从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的自然之趣。王维的《竹里馆》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优美高雅之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之时,诗人“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之清幽宁静之情景。全诗意境优美高雅,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幽静氛围。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诗人山居时优美的环境和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快乐地飞翔,而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民居的窗户里飘了出来。这首诗通过对山光景色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恬淡处世的安闲之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细细品味上述山水田园诗,我们会发现,这些山水田园诗,一方面语言清新流畅、平淡自然而又韵味无穷,因此最易与读者的心灵相契合,既易于学生吟唱和背诵,又易于对学生产生兴发感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歌颂,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刘勰也言“自然会妙”,钟嵘也强调“自然英旨”和“真美”,皆以自然之美为上乘,于自然之中见深厚的艺术魅力,而使之流传千古,不断地唤起人们对悠闲、宁静、美丽的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吟诵、理解、鉴赏上述山水田园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田园牧歌式的悠闲与宁静、唯美与静谧之美——学生极有可能在鉴赏上述山水田园诗时产生静卧于幽谷或草地倾听大自然的密语、领悟天地万物的奥妙、与大自然梦魂相随等神秘的、梦幻般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等美丽情怀,培养学生淡泊宁静、忘身物外、宁静高远等美好情操。

二、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在战争年代,爱国主义是无数志士仁人反对异族侵略、抵御外寇、争取民族统一与独立、维护祖国尊严、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内安定团结的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美丽之梦”的动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基于“爱国主义”的上述定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都属于爱国主义诗歌的范畴,它们是:乐府歌词《木兰诗》(唧唧复唧唧)(七年级下册)、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八年级上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九年级上册)、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九年级下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九年级下册)等。因为上述诗歌都是以战争为题材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诗人戍边卫国、建功立业、思家念亲等豪情壮志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比如,乐府歌词《木兰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木兰勤劳、聪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又表现了木兰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再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通过描写一位书生弃笔从戎、奔赴边塞、在激烈悲壮的战斗中抵御外寇的全过程,不仅表现了诗中主人公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且表现了诗人渴望慷慨赴边、镇守边塞、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由此可见,上述边塞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或诗中主人公为时代所催生出的忠君报国思想,还奏出了自尊自强、奋发上进的人性自觉与人格独立的最强音。上述边塞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或诗中主人公“达则兼济天下”——怜孤苍生的高尚情操、舍小我为大我、视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神圣使命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唯美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激情澎湃的英雄主义情怀等高尚情操,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当然,也同样感染着当代的每一个青少年,同样激励着当代青少年以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诗歌中的浩然正气为动力、以国家利益高于个人一切利益为宗旨。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或者外侮之时,也能够像《木兰诗》中的木兰、《从军行》中的读书少年等一样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教学时,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品析、鉴赏上述边塞诗,通过引导学生互相交流鉴赏上述边塞诗后的感想等,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品味到上述边塞诗中所蕴含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诗中人物形象美、诗人或者诗中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操美等,又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友情诗,培养珍惜友谊、珍视友情、友善待人的美好情操。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友情诗是“中国诗歌最为重要的主题”,而唐代尤甚。(吉川幸次郎著、张培恒等译《中国史诗》,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第130页)基于友情诗是“抒写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之定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下列诗歌都应该属于友情诗的范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八年级下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八年级下册)和王观的《卜算子 送孟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九年级下册)等。因为这些诗歌几乎都是以离情、友情等为写作题材的。虽然上述诗歌所体现的情愫、心境各不相同,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皆淳朴抑或深婉,读之不仅令人深感亲切温馨,而且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如品茗茶、韵味深远而又回味无穷之感。

上述友情诗中,有的语言清新流畅,情感哀婉动人,比如王维那首被誉为“阳关三叠”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用清新明丽而又情意深挚的语言,既描写了送别地点优美宁静的美丽环境——青青的客舍、明净的天空,营造出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情境,又以“柳”之意象凸显了作者对友人送别时的无比留恋,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现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和作者对友人“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的绵绵牵挂。其情也真,其意也切。故此,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典范之作。上述友情诗中,有的气概豪迈、胸襟豁达,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或者牵肠挂肚,而是作者对友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旷达心胸和深情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上述友情诗中,有的通过描写寒苦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极度渲染、烘托与朋友惜别时的惆怅与落寞之心境,寄予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即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罢此诗,掩卷沉思,我们似乎看到作者在傍晚时分、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苦寒边塞“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之后,在“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轮台东门”处顶着瑟瑟的寒风翘首送别远去的朋友,直至友人消失在视线之外仍不忍心离去的情景,仿佛看见作者的友人也在远去的途中频频回顾的情景,甚至还可以体味到作者在看着友人绝尘而去甚至在视线中逐渐消失时的惆怅与落寞之心境。

由上可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友情诗具有多么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具有多么厚重的审美意蕴。教学时,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这些友情诗的不同风格、不同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对友人的不同情感,有可能使学生在鉴赏上述友情诗的过程中被诗中所流露的真挚友谊所感动,以致产生强烈的共鸣——“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间和距离不仅不会使友情淡漠,反而会让它更加历久弥新;可以让学生品味到上述友情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的丰富意蕴,从而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珍惜友谊、珍爱友情、善待友人等美好情操的熏陶。

诚然,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但是,限于篇幅,恕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第1版.

诗词教学论文篇(5)

一、拓展阅读范围

教材只是个凭借,其选编的古诗词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教学古诗词时,注重课外的拓展,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文化的概貌都是有益的。其中拓展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典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带动学生学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鹿寨》《送元二使安西》;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 “了解诗仙李白” “探访诗佛王维”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我们的重要目的。

课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的《望庐山瀑布》,十分钟就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诗词的学习,在追求精神的愉悦、情感的陶冶,艺术的创造感染与浸润的同时,更要有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三、加强改写训练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如改写写景的诗,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诗中的美景,在描述中,自然能调动自身的感官,越多感官的参与,则愈能如临其境,诗人之情自然如自己之情。如记事的古诗,则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想象诗中所发生的事,来想象其中的对话、言行举止、神态、服饰、场景等等。

四、进行拓展延伸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大部分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了默写、背诵等常用的方式。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也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拓展练习,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

1.以诗带诗

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再把张志和的《渔歌子》与之比较阅读。两首同样是写渔者的诗,可通过让学生找找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两位文人的不同心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以诗作文

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往往会让学生用画笔画下诗歌的画面。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与其说把情境画下来,不如让学生用文字把所想到的画面写下来。如在学习《小儿垂钓》后,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利用想象把小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古诗和诗人情感的理解,文本也因此灵动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五、重视资源整合

诗词教学论文篇(6)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必要的内容之一,而古诗词中也有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但因为小学生缺少古诗词的积累,不易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客观分析问题,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承载

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其了解历史,提高自身的学习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度理解,浅层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传承传统文化,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形成发散性思维。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以死记硬背居多,缺少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背诵古诗词,并未真正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

课上,教师只会用较短的时间讲解古诗词,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与背诵,使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记住,又在较短的时间内忘记,记忆不牢固,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会偏重其他部分的教学,常常忽略古诗词,只用较短的时间讲解,剩余大部分时间来讲解现代文,没有给古诗词以足够的重视。另外,又因为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层解析古诗词中的含义,只是简单介绍作者及诗词的背景,增加学生理解上的疑惑,让古诗词的教学变得不完整。

(三)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古词

古诗词是文化的载体,从不同角度理解都可以得出多种内涵,有美好的意境,而很多教师虽然会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但只是字面意思,机械式的分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直接的感受是学习枯燥,很难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让学生的审美处于较低的水平。

上述的不足,会掩盖古诗词内容中包含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承载。

二、完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观念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并以古诗词为载体,代代传承,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学会知识,还可以通过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知道历史的演变,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为此,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发现其包含的文化性,深度了解古诗词所讲的内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实现文化的传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不可以只局限于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而是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参考成功的教学案例,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让自己充分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内容,营造意境,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学习知识,让其用发散性的思维从不同方面理解古诗词,形成自己的理解,帮助记忆。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古诗词中包含的文化,传递给学生。

(三)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

古诗词会用寥寥数句话,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内容精练、语言优美,把读者带入古诗词所创造的情感意境中,而读者进入意境后,会在脑中形成古诗词描绘的画面。对此,教师要注重古诗词意境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另外,因为古诗词对人物及事物的描写词汇非常精练,按照字面的分析虽然可以理解古诗,但只停留于表面,所以,教师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学生一起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而通过字、句的分析,学生可以用抽象的思维想象描绘的场景,结合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感受文化具有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让古诗词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四)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依然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会让课堂学习氛围僵化,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用新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另外,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古诗词内容的讲解外,还要适当向外延展,介绍作者的生平与当时的朝代,找到与某首诗或词内容相近的古诗词,做课外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文化理解古诗词,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以死记硬背居多,因此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古诗词。其对策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古诗词,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

参考文献:

诗词教学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政教之论;审美原则;维面;阐说

政教批评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批评观念与批评理论之一。它是指在开展文学批评时,批评主体从儒家教化及其审美原则的角度对作家作品所进行的理论批评。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政教批评有其源远流长的承传发展线索,从一个视角映现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观照意义。本文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政教审美原则论予以考察。

一、诗歌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

我国古典诗学的政教审美原则论发端于春秋时期。孔子是最早提出中和审美原则的理论家,其《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从儒家中庸思想原则出发,认为《关雎》一诗在艺术表现上秉持了适度把握的原则,具有哀乐相谐的中和之美。其《论语·子路》又云;“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对中和的原则从理论上予以阐说,他将士人中偏于两极之人称为“狂者”和“狷者”,认为他们的言行都是不合中和之旨的,是与一般人的行为准则所不合的。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云:“《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左丘明推扬《春秋》在表现方式上微婉合度,含蓄而深寓旨意,认为它较好地起到了劝善惩恶的社会功能。孔子、左丘明对微婉合度的中和原则的倡导与论说,成为后世文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之滥觞。

汉魏六朝时期,是我国古典诗学政教审美原则论进一步凸显的时期。此时,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论说主要体现在司马迁、扬雄、《毛诗序》作者、刘勰等人的论说中。司马迁《史记·屈原传》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习舾司马迁承继孔子以来的中和审美原则论,论断《诗经》的主要篇什合乎中和之旨,他一反时人对屈原《离骚》露才扬己的指责,认为《离骚》怨而不露,诽而不乱,是合乎儒家中庸思想原则的。之后,扬雄《法言》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晚年的扬雄对自己早年致力于创作大赋深表后悔,他曾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扬雄在经过创作的长时间历练和反思后,他晚年崇尚华丽而合乎典则的。诗人之赋”,对过度渲染、一味追求夸饰的。辞人之赋”不以为然,体现出自觉地以中和审美原则指导文学创作的自律性。南朝时,刘勰《文心雕龙》多方面论说到文学批评的政教审美原则。如:《宗经》篇云:。《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摘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刘勰将温柔敦厚视为诗歌言说人的心志最本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要求,他界定具有。温柔”审美特质的作品是最容易感人至深的。《明诗》篇又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刘勰进一步强调诗歌要温柔敦厚、持人情性,他将孔子等人以来所倡导的中和批评准则倡扬了开来。

唐代,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主要体现在孔颖达、刘蛲、徐衍等人的言论中。孔颖达《礼记·经解》云:。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ZS]船孔颖达进一步提出。诗教”的论题。他认为,《诗》、《书》等作为。六艺”各有所教,其教化也各有特点,其中,诗教乃。六艺”教化之首,在发挥教化功能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孔颖达将。诗教”的最基本精神与特征概括为。温柔敦厚”,这从内在质性上对诗教的本质予以了界定,从此,汉代以来人们所常言的。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核心观念之一,一直影响到历代文论家对作家作品的批评。孔颖达对。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之义的解说,在古典诗学政教之论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后,刘蛲《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云:。昔之采诗,以观风俗。咏《卷耳》则忠臣善,诵《蓼莪》而孝子悲。温良敦厚,诗教也。岂主于淫文哉!

刘蛲和孔颖达一样,也肯定。温良敦厚”是诗教的基本特征他明确反对过度的、违背中和原则的。淫文”。晚唐,徐衍《要式》云,。美颂不可情奢,情奢则轻浮见矣;讽刺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针对。美颂”容易辞不符实的状况徐衍强调要反对过于感情用事,避免轻浮不实;针对“讽刺”容易直露的情况,他又提出反对一味叫嚣怒张的做法,认为这容易使诗作筋骨尽露,缺少感人的意味。

宋代,邵雍、王安石、魏泰、黄庭坚、韩驹等人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都有所论说,他们将政教审美原则较广泛地推扬了开来。邵雍《答傅钦之》对诗歌的审美表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邵雍将孔子以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话题具体联系善恶观念阐说发挥了开来。王安石《诗义序》提出了。《诗》上通乎道德,下止于礼义”的论断,对《毛诗序》中的。止乎礼义”之论予以了重倡。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强调。诗主优柔感讽,不在逞豪放而致怒张也。"黄庭坚也对中和审美原则予以过阐发,他反对。强谏争于廷,怨仇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创作旨向和路径,认为这是“失诗之旨”的做法,此论从一个侧面道出了诗歌创作要持人性情的主张。韩驹《陵阳室中语》则云:。诗言志,当先正其心志,心志正,则道德仁义之语、高雅淳厚之义自具。三百篇中有美有刺,所谓‘思无邪’也。先具此质,却论工拙。”韩驹较早将诗作的社会功用与创作主体心志的邪正联系起来立论。他提出,要想让诗作具有美刺之义,合乎儒家。思无邪”的原则,首先必须要让创作主体。正其心志”,如果主体惰性淳厚,志向纯正,那么,诗作自然便会呈现出中和的审美特征。

元代,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主要体现在虞集、傅若金两人的论说中。虞集《郑氏毛诗序》认为诗歌可以。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所谓‘温柔敦厚’之教,习与性成,庶几学诗之道也”虞集把。温柔敦厚”的艺术原则放置到了诗歌审美表现的首位。傅若金《诗法正论》云:先生日:夫子删诗,列于六经,谓其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推之从政专对而无不可也。其所关亦大哉!若作者能以‘思无邪’而不堕不动声色奇怪之失,则固圣人所不弃也。傅若金在孔子所倡。兴观群怨”说的基础上,继续将心思无邪”定位为诗歌思想旨向和艺术表现的准则,其批评观念体现出过度的保守性。傅若金极力主张诗歌创作要有益于教化,要符合以比兴言说的传统,要吻合中和的审美原则,要得情性之正。他在这段不长篇幅的论说中,将儒家诗学政教批评的原则都端了出来。

明代,在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方面,杨慎,胡震亨、王祚、陈子龙等人对。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和审美原则也予以了高标。如:杨慎《选诗外编序》批评魏晋以来不少诗作,。详其旨趣,究其体裁,世代相沿,风流日下。填括音节,渐成律体。盖缘情绮靡之说胜,而温柔敦厚之意荒矣。”胡震亨《唐音癸签》云:。诗家虽刺讥中要带一分含蓄,庶不失忠厚之旨。”“王祚《学诗斋诗记》云:。诗以理情性,是故圣人有优柔敦厚之教焉。求止乎礼义之中而不失其所感之正,情性之道,斯得矣。”陈子龙《皇明诗选序》云:。诗由人心生也,发于哀乐,而止于礼义,故王者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一些诗论家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展开了理论探讨。如:谭浚《说诗序》具体地对中和艺术表现的内涵展开阐说,他认为,诗的最大功用在于养人性情,由养”到“中”,再由“中”到。和”,他批评。躁者肆而不遏,倨者疏而不缩,濡者咩而不谐,杀者竭而不泽,微者匿而不显。此词逐文变,匪所养也”;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够。喜平则无乐,怒平则无恶,思平则无虑,悲平则无怨,恐平则无畏。”谭浚实际上旨在提倡一种不露声色、悲喜深寓的艺术欣赏与感受观,其论显见深受传统儒家思想观念的沾溉与局圃。又:王直《诗辨》认为孔子删诗,。十去其九”,则。其存者必合圣人之度,皆吟咏情性,涵畅道德者也”.其温厚和平之气,皆能感发人之善心者可知矣。王直之论,亦体现出对。温厚和平”创作取向的痴迷。

清代,人们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探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对温柔敦厚诗教原则的标树;二是从人的性情、品格论说温柔敦厚诗教原则的根源。在第一个维面,冯班、魏禧、徐乾学、田雯、田同之、吴雷发、翁方纲、方薰、潘德舆、何绍基等人作出了论说。如;冯班以“恩无邪”来概括诗歌的思想旨向,其《钝吟杂录》云:“诗者,讽刺之言也,凭理而发,怨诽者不乱,好色者不淫,故日思无邪。”魏漕《魏叔子文集》云:“诗之为道,主于温厚和平,此不恶之谓也;此于礼义,此严之谓也。”徐乾学《十种唐诗选序》云:“诗之为教,主于温柔敦厚,……惟恐稍涉凌厉,有乖温柔敦厚之旨田同之《西圃诗说》云:“不微不婉,径情直发,不可为诗。一览而尽,言外无余,不可为诗。吴雷发《说诗菅蒯》云:“诗须得言外意,其中含蕴无穷,乃合风人之旨。”

翁方纲《渔洋诗髓论》云:“诗者忠孝而已矣,温柔敦厚而已矣,性情之事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云:“凡作讥讽诗,尤要蕴藉;发露尖颖,皆非诗人敦厚之教。”何绍基《题冯鲁川I小像册论诗》云:“温柔敦厚,诗教也等等。在第二个维面,赵执信、沈德潜、李重华、纪昀、焦循等人则作出了论说。赵执信《沈东田诗集序》云:“诗之教温柔敦厚,盖必人之天性近之,而后沐浴风雅,扬挖比兴,咀其精英而挹其芳润,庶几有得,非苟然也。赵执信论断“温柔敦厚”的诗教是与人的“天性”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人敦厚性情的体现。沈德潜《施觉庵考功诗序》云:“诗之为道也,以微言通讽谕,大要援此譬彼,优游婉顺,无放情竭论,而人裴徊自得于意言之余。《三百》以来,代有升降,旨归则一。惟夫后之为诗者,哀必欲涕,喜必欲狂,豪则放纵,而戚若有亡,粗厉之气胜,而忠厚之道衰。其与诗教日以慎矣。”沈德潜是诗教的忠实提倡者和维护者,他在清代中期统治者崇盛文道的历史背景下,强调诗歌创作要走微言大义之路,“优游婉顺”,以陶冶人的情性为本。他反对非中和的创作路径,认为在对个性的偏扬中温柔敦厚之道会走向衰落,诗教会日渐式微。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今既藉风雅一道,自附立言,则美刺二端,断不得轻易著手。大致陶冶性灵为先,果得性灵和粹,即间有美刺,定能敦厚温柔,不谬古人宗指,否则于已既导欲增悲,于世必指斥招尤,或谀人求悦,取戾自不小也。”纪昀将人品与诗格紧密联系起来加以阐说,认为人品与诗格是成正比的。他认为,李、杜相较,“忠爱悱恻,温柔敦厚”的性情和气质是杜甫让后人广泛接受和推扬的主要原因。焦循《毛诗郑氏笺》云:“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自理道之说起,人各挟其是非,以逞其血气,激浊扬清,本非谬戾,而言不本于性情,则听者厌倦。焦循明确将诗的本质属性界定为“温柔敦厚”,他具体从表现方式和艺术内容两方面立论,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要以“比兴”言说,委婉曲致,引人回味;在艺术内容上,则肯定“不言理”而“言情”,不追求超过人而追求感动人。

二、词学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

我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相对于古典诗学而言数量是很少的,主要体现在清人的一些词学论评中。清代,对词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予以过阐说的词论家主要有田同之、尤侗、彭孙通、蒋敦复、刘熙载等人。他们主要围绕诗词同道,词的创作旨向要人乎雅正、合于风雅之义来展开其论说。田同之《西圃词说》云:“王元美论词云:‘宁为大雅罪人’予以为不然。文人之才何所不寓,大抵比物流连。寄托居多。《国风》、《雅》、《颂》,同扶名教,即宋玉赋美人亦犹主文谲谏之义,良以端之不得,故长言咏叹,随指以托兴焉。必欲以柳屯田之兰心蕙性,枕言下等言语,不几风雅扫地乎?田同之针对明人王世贞论词所大胆吐露的欲为风雅罪人的言论展开论说。他认为,风雅谲谏在我国古代是具有悠久传统的,《诗经》中的“风”、“雅”、“颂”有功于名教自不必说,就连宋玉这样的才子,也以“美人”之喻托言谲谏之义,较好地将文人之才性与传统政教的要求结合在了一起。

但像柳永这样的词人则创作旨向相反,从创作主体而言,他具有灵心妙舌,但遗憾的是其出语猥俗,不合风雅之义,他将作词之道领向了脱轨风雅的道路。尤侗《<梅村词>序》亦云:“词在季盂之间,虽不多作,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故予尝谓先生之诗可谓词,词可为曲。尤侗在论评吴伟业词作时,对词作的旨向明确提出了合于风雅之义的要求。此论在我国古代词论史上是较早从正面阐说政教之求的言论。彭孙通彭孙通《旷庵词序》云:“历观古今诸词,其以景语胜者,必芊绵而温丽者也;其以情语胜者,必淫艳而佻巧者也。情景合则婉约而不失之淫,情景离则儇浅而或流于荡,如温、韦、二李、少游、美成诸家,率皆以旅至之景,写哀怨之情,称美一时,流声千载。黄九、柳七,一涉儇薄,犹未免于淳朴变浇风之讥,他尚何论哉!……不知填词之道,以雅正为宗,不能冶淫为诲,譬犹声之有雅正,色之有尹邢,雅俗顿殊,天人自别,政非徒于闺檐巾帼之余,一味儇俏无赖,遂窃窃光草兰苓之目也。”彭孙通从词的创作对情景运用的角度来详细展开论说,认为词与诗一样,也有“以景语胜”和“以情语胜”两种艺术表现的偏重,相对来说,“以情语胜”更容易流于不合风雅之义的艺术表现情态中。同时,词作艺术表现也有情景交融和情景相离两种审美表现的不同情态,相对而言,情景相离容易使词作流于浅俗浮荡的艺术情味中。为此,他将宋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人词作划分为了两类,对黄庭坚、柳永词作予以了讥斥。彭孙通最后归结“填词之道”应以“雅正为宗”,在创作旨向的人乎雅正中尽辨“雅”与“俗”的内在本质不同。彭孙通此论体现出深受宋人执着辨分雅俗与贯通雅俗的影响,在古典词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中是甚具典型意义的。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提出:“词原于诗,即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蒋敦复和彭孙通一样,也从正面提出了词作要有“风人比兴”之义的要求,强调要在对事物凡俗和日常生活的吟咏中,体现出深致的寄托。他称扬南宋词人大都能于物有寄,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代以来的“风人比兴”传统。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莫要于有关系。

张元干仲宗因胡邦衡谪新州,作《贺新郎》送之,坐是除名,然身虽黜而义不可没也。张孝祥安国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致感重臣罢席。然则词之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刘熙载也通过例说张元干、张孝祥二人词作,阐说出诗词同道之理和词作艺术表现亦具有“兴”、“观”、“群、“怨”的效果。他在词的创作旨向上是明确持论有丰厚社会现实内涵的。

三、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

我国古典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是与诗学理论批评紧密相联的,两者相互纽结。从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人们的文学观念由诗文同体到逐渐异途,形成各异的文体批评观念。因此,在这一长段的历史时期中,我国古典散文政教之论并未开拓出多少独立发展的空间,其政教审美原则论是与诗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交融在一起的。其论说也主要体现在孔子、左丘明、司马迁、扬雄、《毛诗序》作者、刘勰等人的言论中,我们不作复述。

唐代,对散文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主要体现在王通、李华、柳冕、崔元翰等人的言论中。王通在《中说》中对南朝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如谢灵运、鲍照、江淹、吴筠、谢庄、王融、徐陵、庾信、谢胱、江总等人都指斥其不足,如云:“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洼,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王通推尚的只有颜延之、王俭、任防少数几人,其云:“子谓颜延之、王俭、任防有君子之心焉,其文约以则。”对颜延之等人简约典则的文风表现出倾赏之意。王通之论表现出平和中正的文学趣味,当然也同时体现出了其较为狭隘的文学审美观。之后,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云:“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立身扬言,有国有家,化人成俗,安危存亡,于是乎观之。……夫子之文章,偃商传焉。偃商殁而孔及盂柯作,盖六经之遗也。屈平宋玉哀而伤,靡而不返,六经之道遁矣。”。李华认为,文章的写作因缘来自两个方面:从内在而言,是缘于创作主体的“六经之志”;从外在而言,则是缘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他批评屈原、宋玉违背了儒家传统的中和艺术表现原则,致使六经之义在他们的创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柳冕《与徐给事论文书》亦云:“盖文有余而质不足则流,才有余而雅不足则荡;流荡不返,使人有淫丽之心,此文之病也。”

柳冕从“文”与“质”、“才”与“雅”这两对对立统一的要素范畴来论说为文的创作取向和风格,他反对骋才逐文的创作追求,认为这会导致文章风格的华靡浮荡,此乃为文之大忌。柳冕在这里实际上从文章风格形成的要素上探讨了如何合乎中和创作旨向的问题。崔元翰《与常州独孤使君书》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