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园艺专科论文

园艺专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1 10:12:50

园艺专科论文

园艺专科论文篇(1)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76-03

Abstract:Request of horticultural profession to graduate has been elaboration,an effectiv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view of existence insufficiency of horticultural horticultural profess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and the contents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measures to ensure it normal oper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Horticultural profession;Practical teaching;System;Establish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也应及时适应新的变化,作出新的调整,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转型――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等教育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层次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又具有从事相应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人才[1]。园艺专业是一个实践应用型的专业,其专业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完整的现代生物学和园艺学知识体系,具有较宽厚的园艺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2],具备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能适应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园艺设施规划与设计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3]。

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均有其特殊之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4]。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性教学环节[5-6]。然而,在偏重理论的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特别是实践性很强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成为了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师范院校能否有效地构建和运行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师范院校园艺毕业生能否满足园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也是师范院校园艺专业本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园艺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园艺行业对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随着园艺产业的高速发展,园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更高。新时期园艺产业要求园艺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扎实系统的园艺专业知识,并能够根据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还要了解本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7-8]。

2 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缺乏园艺类的专业教师 目前,师范院校的教师普遍拥有较高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他们多数很少参加过园艺植物生产过程,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不够丰富,导致优秀的实践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且,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园艺专业的课程教师,他们主要进行基础研究,缺乏过硬的实践技能和师范技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出现相对脱节现象。

2.2 园艺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 由于受试验田规模、环境季节变化、设备老化、经费短缺等条件的限制,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在实施专业实践教学时,多在室内进行,以教师讲解演示模拟为主。因此,学生缺少独立操作的机会,进而导致减少了动手锻炼的机会。而且,园艺植物种植和生产受季节变化和天气情况影响较大,在实践教学中很难使各项专业技能训练与园艺植物实际生产周期相一致,这种情况下的实践教学与真正的园艺生产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和脱节。

2.3 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作为应用型很强的农学专业,要求实践教学在园艺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然而,多数师范类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分散零碎,缺乏过程质量控制,实践考核方式随意,大部分仍局限于撰写实验报告、实结和心得体会等方面。针对师范院校的自身不足,必须借鉴农业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实现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满足园艺产业的要求。

2.4 缺少独立的实习基地 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师范生为主,占用了大量的经费投入,而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投入相对不足,要想在短时期内建立完整的校内实习基地是很不现实的。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偏少,实践教学场地有限,专业实践设备缺乏。此外,除个别园艺专业教师外,学校很多任课教师与园艺企业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进而导致校外专业实习工作难于开展。

3 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明确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现代农业最具活力的一支,园艺产业凭借着其品种的多样性,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和作物生产的观赏性而成为最能体现农业现代化特色的一个产业。园艺专业本科毕业生获得的学位是农学学士,其培养是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责任感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人才,要掌握较完整的现代生物学和园艺学知识体系,具有较宽厚的园艺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能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与养护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的现代园艺科技推广、产品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工作[9]。因此,园艺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解决园艺植物生产的实际问题,进而很快适应工作需要。

3.2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3.2.1 确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思想 根园艺专业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程设计、教学实训、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按照专业要求运行,摆正各个环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理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把培养服务园艺产业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0]。因此,园艺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2.2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3.2.2.1 认知实习系列 认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果园、菜地、公园、绿化苗圃中去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在果园中讲授果树修剪,在菜地里学习蔬菜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让学生眼看、口问、手动、思考,身临其境,亲自体验,增加专业认同感,稳固专业情绪。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安排在每个暑假中,可以将对园艺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作为调查主题进行调查,以加深他们对园艺产业发展趋势的了解。

3.2.2.2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训练阶段。师范院校教师有很强的基础学科理论水平,能很好地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图表的制作、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实验能力。学生通过独立的实验,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3.2.2.3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园艺专业能力的基本环节,包括园艺学野外实习、毕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通过与园艺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的实际操作、技术参数和要点、现代化设备和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等方面,为其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2.2.4 科研能力训练 科研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实践训练方法,也是高层次创新能力培养活动[11]。师范院校有很多高水平的教师,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条件,通过科研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限制和课余时间的不确定性,科研活动可以采用诸如协助教师搞科研、参加科技竞赛、毕业论文、实验室开放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等形式来完成。

3.3 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保证

3.3.1 发挥坚实的基础课平台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性专业发展的基石[12]。师范院校一般在生物、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具有很好的师资力量和较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在基础课平台方面具有办农科的优势。因此,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基础实验课的教学,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同时,要完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3]。而且,学校要充分利用后起优势,购买先进的专业实验仪器和设备,创建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以初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3.3.2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基地是专业实习的主要场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基地参与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建立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14]。通常情况下,学校在增设园艺专业初期,学校会主动与园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保证了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然而,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园艺专业平台建设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社会影响力不高。因此,只有一些中小企业才与师范院校进行合作,这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接受学生的数量和对学生专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上都比较弱。

3.3.3 聘任校外技术人员指导实践教学 为了缓解专业实践教师短缺的问题,学校可以聘任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教人员做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指导园艺专业实践,也可以聘任园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兼职导师进行专业实践指导。另外,学校派遣学生到企业学习的过程中,学校专业教师应该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学习交流,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也能加强校企合作关系。

4 结语

加强园艺专业实践技能,是当今园艺科学技术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园艺专业不仅要利用其传统优势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本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力度,提高其实践能力。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满足园艺产业的需要,进而促进师范院校园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伟.博雅经典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辩证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6(2):121-125.

[2]黄丹枫.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1):48-49.

[3]徐昌杰,邓秀新,黄三文,等.园艺学多学科交叉研究主要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16(4):298-305.

[4]张菊平,陈双臣,李秀珍,等.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88-89.

[5]陶秋燕.应用性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41-42.

[6]徐强.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63.

[7]邓明净,张义奇,卢伟红,等.从园艺专业就业情况谈园艺专业建设[J].时代教育,2013(5):33.

[8]唐丽.林业院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2):24-26.

[9]李天来,张凯斌.园艺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21.

[10]徐森富.构建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32-33.

[11]刘建民,秦惠洁.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4-8.

[12]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132-133.

[13]项小燕,吴甘霖,王志高,等.实践教学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3,30(2):102-104.

园艺专科论文篇(2)

根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已占到全部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1.9%,比重超?^了[1],说明近20年来民办高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民办教育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由此可见,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肯定。但是目前从整个高等教育层面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已进入转型期,正在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方式转型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目前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还是沿袭原有挂靠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更缺乏创新培养模式[2,3]。在这方面,许多公办高校探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李子军等提出的构建研究型人才学“四主线二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倪师军等提出的“基于三大平台培养大学生三种能力”的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杨志平等提出的构建从“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李保云等构建了植物生产类“三层次、模块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均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目前,民办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较少。为此,我们以园艺专业为例,提出了实验课、教学实习、实践课、实训课、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高了应用技术型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民办高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

民办高校园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领域从事现代园艺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园艺专业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园艺专业注重“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园艺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全过程、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生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园艺场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表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素质要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为园艺学,核心课程有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果蔬贮藏加工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

5.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见表1。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348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8%。

二、“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发育与调控、园区规划与管理、良种繁育与选种育种、设施栽培、采后处理、果园、菜园年工作历的制定等生产全过程,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初步知识。摒弃“黑板上种蔬菜、栽果树”的理论讲授,构建园艺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体系、综合实训体系和毕业实践体系构成,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六位一体),在时间跨度上大致是由低年级(1―2年级)向高年级(3―4年级)伸延,在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范围上也是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室内分析验证到生产实际应用,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实践体系的特点

1.课程实验中基础课实验有基础化学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植物学实验、化学实验等,在第1―3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实验,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农业微生物实验、遗传学实验和土壤肥料学实验,在第3―5学期开出;专业实验如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及田间试验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蔬贮藏加工等课程的实验在第5―7学期开设;其他如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3个方向选修课则分别在第6―7学用开设。基础课实验主要是进行分析测试、以验证理论,掌握试验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的任务则是配合专业课,解决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并逐步为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2.教?W实习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在第2―5学期执行。集中在校内完成理论和实践课中季节性强的实习内容和参观调查,如进行病虫害情况调查、农业气象观测、园艺作物种类识别、物候期观察和教学标本制作。

3.园艺专业实践课是结合园艺作物生产特点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技术课,集园艺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总学时240,在第3―7学期开出,内容包括果树、蔬菜、设施园艺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综合了基本技能和各项操作技术,三者有机融合,组成园艺作物生产基本技能的主体。

(三)生产实践体系的特点

生产实践体系包括实训课和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实训课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80学时;实践课在第4―7学期进行,每个学期64学时。根据蔬菜、果树的生产季节安排学生在校内基地从事园艺作物的生产管理,对周边地区园艺作物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参观科研、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通过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生产管理技术。

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2―3年级,主要是利用假期结合农村园艺作物的生产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咨询,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生产,解答园艺生产者提出的技术问题,了解农业发展和对专业技术的需求。

(四)毕业实践体系的特点

包括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安排在第6―8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因人而异,力求毕业论文与经济建设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分类开展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调查总结、专题调查和示范推广。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8周,安排学生到科研单位从事试验研究,去生产基地从事实地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熟悉园艺作物生产、采后处理、贮运加工和上市流通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努力提高毕业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毕业论文要求全员进行,毕业实践则一部分到招聘单位锻炼,另一部分进入生产管理环节,实行“模拟承包制”,给学生分地块,让其自己种地、施肥和栽树,自己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承包到人、到组,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按农业产业的特点,划分为三个模块,学生以其中一个模块为实习的主要内容,兼顾其他一个或两个。三个体系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在时间跨度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延伸,在深度和广度上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

第一层次(增强感性认识阶段):主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一进校就接触专业。内容上安排种类识别、基本农事操作,使其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过程、生产用具、园艺设施和园艺植物的生产过程。

第二层次(培养基本技能阶段):在2―3年级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训练某些项目(如蔬菜的育苗、果树的嫁接与修剪等)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技能,对难度较大的关键技术,如果树整形修剪、蔬菜育苗、日光温室等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花期调控、果树施肥技术、花卉的插花艺术等给予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反复训练,做到既有示范又重训练。

园艺专科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

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园艺专科论文篇(4)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能力

100多年来,我国园艺专业高等教育从最初的蔬菜、果树或花卉等单一的学科门类,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将原有的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大口径的园艺专业。目前,随着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各大农业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园艺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成立于1958年8月,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成立初始,园艺专业包括蔬菜和果树2个学科,归属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在1960~1965年归属植保系,在1965~1988年,重又划归农学系,在1988~1998年归属园艺系,在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重新划归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2004年增加了观赏园艺方向。到目前为止,园艺专业经过数辈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已建成蔬菜学(自治区重点学科)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园艺学一级学科1个,蔬菜学、果树学和观赏园艺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并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1个。

目前,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园艺产业将不断的深化。在这一时期,社会将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必然要求一些高素质、高技能、懂经营和善管理的园艺人才。近年来,我国园艺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主要对象,其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以及高等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国园艺高级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农业高等教育的成败以及社会对农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整体评价。而园艺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科学试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虽然各高等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笔者针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1.1,1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增加了园艺专业学生实习的难度。目前,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热衷于扩大招生、办学规模、兴建基础设施、购买科研仪器设备等“硬件”上,而在人才培养、教育和教学质量提高等“软件”上的投入较少。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本科院校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这与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基地有很大的关系。而大多数农业院校新校区建设及空地利用等都会考虑占用校区内的园艺实习基地,将学校就近的基地取消或迁往较远的地方,从而增加了园艺专业学生实习的难度。目前,该校正在土左旗的海流图和土右旗的职业技术学院建立500hm2和100hm2的实习基地,建成后可有效地解决各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但这2个基地据呼市有30km和150km的距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

1.1.2学生招生规模扩大,实习基地的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我国从1999年开始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规模,而一些学校在招生数量增加的同时配套的设施、设备没有跟上,导致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集中在667~1333m2地的空间,每组只有一些简单工具,有的还无法做到人手一件,大多数学生只能“袖手旁观”。

1.1.3部分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教师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分配给实践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存在应付式完成实验实践环节的现象,而且所开设的实验课内容单一、与实际生产脱钩,和现代园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差距较大,同时所开设课中验证性较强、综合性实验较少、针对性较差,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是按照试验指导手册按部就班的完成试验,试验中缺少独立思考环节。最后的考核大多数都以撰写实验报告为主,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差,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园艺产业的要求。

1.1.4实践经费投入比例较小。目前虽然多数高等院校增加了总体实习经费的投入,但物价上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均摊到每个学生的实习经费较少,从而使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大大降低。而园艺专业本身实践性较强,黑板上种地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1.2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高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但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该校的教学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2.1实验室空间不足、仪器设备老化。近年来该校用于科研的实验室面积有所增加,但用于本科教学的实验室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减少。学校虽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新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但绝大多数都用于研究生的教学或教师科研,很少对本科学生开放,导致用于本科教学的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本科生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组学生的人数远远超过规定的人数的一倍至数倍的现象。

1.2.2建设中的基地还未达到实习要求。从1999年以来,学生人数在逐年的增加,但校内及距离学校路程较近的教学基地面积在逐年的减少,不能满足学生的课程实习需求。虽然校外基地和距离学校路程较远的教学基地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新建基地配套实施跟不上,实用性较差,同时存在学生校外实习的安全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求。

1.2.3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能力有限,人员缺乏。由于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多从事科研、行政任务工作,很少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而新进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实践能力差,导致了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严重不足。

1.3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缺乏实践性

园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熟练的动手技能,就不能解决园艺生产的诸多问题,纸上谈兵,黑板上种蔬菜、果树和花卉,算不上合格的专业人才。

1.3.1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实践课的比例较少。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园艺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沿用20世纪的教学计划,甚至是20~30年前的教学计划,这样的计划与实践严重脱节,即使是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也多少会涉及到公共课学时多、专业课学时少、“看人定课”、实践课学时少、“工学结合”不突出等问题。就该校来说,公共课学时占理论课学时是61.2%(包括公共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而实践课占理论课的22.5%,占总学时的18.38%,但现在大多数高职类的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的学时在总学时中已超过50%。

1.3.2实践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教师都是各大高校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缺乏讲课及实践指导的经验,同时动手操作能力也较为欠缺。据不完全统计,中部、东部高校园艺专业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约占81%,而西北部也占到53%。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授课基本是“书本――黑板――笔记本”或“书本――幻灯片――笔记本”的模式,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课件内容层次不齐,有的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有的课件内容甚至是十几年前的内容,使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很难学到实践中真正的内容,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般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造成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实践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信息不畅通、水平难以提高,即使学校提供进修的机会,但部分老师也会由于刚刚成家或小孩年龄小而放弃进修机会;再有部分教师满足于已有的工作状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不大,这也是目前农业院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已经成为园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

1.3.3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低。现有的高等园艺教育体系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尚显不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等环节,从而使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较差,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生源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园艺事业后继人才的培养质量。

1.4园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1.4.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①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利,单一服务教学,既不能真正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生产科研的需要,起不到示范作用,缺乏真正的专业服务平台;②受到教学计划、内容和条件的限制,校内实习基地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③实训内容落后,由于教学计划的落后,导致实训内容与用人市场严重脱节,难以满足市场需求。④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目前该校的实习基地管理存在2种模式,一种是实习基地由系里管理,另一种是由学校的科技园区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系里管理和科技园区管理都较粗放,两者没有有机结合,互相之间还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各按各的思路在发展,没有做到科学统一。

1.4.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①校外实训基地多数是“人情”基地,既不能持久稳定,又不具备可控性。对于企业来说,效益为重,它没有培养学生的义务,因此作为校外基地的企业对学生实习不会投入太多,实训条件和效果无法保证。②学校与企业共建互赢基地数量少,几乎微乎其微。由于学校注重学生培养,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两者目的不同,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分歧,在实习共赢上必然有一定的难度。③缺乏真正满足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的校外基地“互补群”。由于目前的大多数农业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力较弱,和企业联合,对企业的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互补”。④很多学校在校外开拓试验、实习基地,由于距离学校远、交通及管理不便、经费不允许等具体原因,许多教师望而止步,无法真正开展田间试验,大部分课题只能以盆栽或简单试验取而代之,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工作量偏小,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学生论文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2 改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2.1提高学校各环节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经过10多年的大学生扩招,各农业高等院校在硬件建设上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学校规模、招生人数等方面。但随着上学人口的逐年减少,目前部分高校已出现了大学生招生质量下降、人数减少等问题,今后高校的发展已不再是拼“硬件”,而是拼“软件”,即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等。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加大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购买相应的实践教学仪器和设备,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要求;同时对实践基地较远的地方,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及管理措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

2.2改革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性

针对目前教学计划落后的问题,各高校因组织相关的教师,深入企业,考察各类企业的生产现状,调查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考察结果,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一起将栽培、育种、植保和采后等各门主干课程的实践部分进行相应的调整,力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园艺专业教学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要求。

同时,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进企业带薪实习,主要完成种苗生产、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植物整形与修剪、设施园艺植物栽培管理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针对园艺植物季节性的田间管理内容,因地制宜地制订实习内容,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园艺植物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做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有,还可开展合作社经营和管理等创新实验,提高学生管理园艺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最后,还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提高教师实践素质

学校可以定期采用集中培训、与相关企业联合、考察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能够深入实践、了解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尤其对于新进教师在做好岗前培训、提高其对教师师德的认识同时,需安排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到1年时间,然后开始少量代课。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学质量高并不断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好成效的教师,要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

2.4控制在校生人数,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园艺学院(系)在招生时应当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报考分数,从中选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园艺教育,同时也可以吸收其它专业的优秀学生转入到园艺专业学习。只有提高园艺学院(系)的门槛,严格控制园艺专业学生的数量,才能保证该专业学生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5参与科学研究,拓展实践范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园艺产业科技化只有通过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得以实现。园艺专业学生不仅要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科研进展,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完成从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研究与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整套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研究技能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前参与不同类型项目研究,拓展实践范围。

2.6加强试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园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试验、实习基地,试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园艺专业实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在完善校内试验、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校外基地的建设,积极与校外企业、园区等相关单位合作。如有些苗木公司、种子公司甚至是一些合作社都是集育种、苗木繁育、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企业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专业知识的应用,学生们可以抓住季节性的田间管理内容,因地制宜地结合专业知识,大胆实践。这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动手操作能力大大增强,这对企业来说,也减少了生产管理费用。

园艺专科论文篇(5)

关键词:专类 植物 景观 园林

一、专类植物园林的特点

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观赏植物为主体的花园。专类花园按照一定的造园意图进行园林布局,选择的植物品种通常是观花植物,也有选择观叶植物和观果植物的;这些植物应有比较丰富的品种和变种。这种花园有种植同一种植物的,如牡丹园;有种植同一属植物的,如丁香园;有种植同科或不同科但具有相类似的观赏特征的植物的,如蔷薇园、多浆植物园。专类花园的最大特色是能充分发挥同一类植物的最佳观赏期和特性,除在花期以美丽的景色供人游赏和陶冶情操外,还可进行有关植物学、园艺学和园林学方面的科学普及教育,从事观赏植物的品种资源的收集、比较、保存和杂交育种等科学研究。

二、专类植物园林的价值

植物专类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植物专类园不仅承担着专类植物的收集、引种驯化、濒危物种的保护等相关植物科学研究任务,而且也是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现在植物专类园也逐渐成为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象征之一。 本篇论文重点讨论了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并把研究出的方法结合实践完成了山东沂州海棠园的规划设计。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其次不同专家学者对植物专类园的概念的理解及定义,然后分析了植物专类园的特征以及与植物园的关系,总结出来我国植物专类园的不同发展时期,以及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及具有典型代表的植物专类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专类园不同的分类方法以及植物专类园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出了我国植物专类园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的探讨出发,从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入手,提出了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理念,分析出了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的内容,并从专类植物规划、功能分区、景观规划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

三、专类植物园林设计点

植物专类园林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地域特点,专门收集同一个“种”内的不同品种或同一个“属”内若干种和品种的著名树木或花卉,运用园艺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按照科学性、生态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构成的供人们游赏、科学研究或科学普及的园地。通过对植物专类园在关中地区的分布现状做了进一步调查与分析,着重介绍了专类植物园的特点、功能、专类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专类园设计与营造的发展对策,并对未来植物园的发展前景作以展望。根据理论研究与调查,进一步说明,植物专类园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展示本种植物的群体美和个体美,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了游览休憩的场所。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形式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植物专类园林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应用日趋广泛。在对植物专类园、专类花园、植物园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专类园的定义,并根据植物专类园的植物种类及表达的主题,将植物专类园分为四个类别。同时,特别针对中国植物园中的植物专类园进行统计,分析植物园中植物专类园的现状。植物园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从专类植物收集、扩大利用、进行保护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如今植物园的功能是保护、科研、科普、游憩和开发,其中“保护”(即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践)分为“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

在中国,园林中作专类植物布置的花园已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桃园的写照。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历代文人的推崇提倡,介绍名花品种和栽培技术的专著的相继问世,专类花园推广开来。北宋《洛阳名园记》记载,天王院花园子有“牡丹数十万本”。在国外,古埃及园圃已有栽种葡萄、海枣等专圃的布置。中世纪欧洲较大的寺院庭园内多辟有草药园,其中也栽有观赏价值高的药用植物,如石竹、薰衣草、玫瑰等。这些植物集中栽于一角,开花时花团锦簇,可以说是专类花园的雏形。18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国际交往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不少专类花园,如月季园、杜鹃花园、丁香园等能在园中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种以及培育出的新品种。每年5月下旬,世界级的园艺盛会――切尔西花展就会在英国伦敦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园艺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云集在这里,尽情地欣赏这个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主办、拥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花展。展览会上,参展商纷纷展示各类园林花卉新品种,包括乔灌木、鲜切花、兰花、多浆植物、热带花卉、水生植物、蔬菜瓜果、香草、藤本植物、食虫植物等,其中深受英国人喜爱的多年生花卉(Perennials)更加突出,既有展示球根花卉或宿根植物多品种的综合性大展位,又有专门展示像玉簪属、鸢尾属、报春花属等专类植物的特别展位。整体给人留下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感觉。这里仅管中窥豹地介绍一些新品种,藉以了解国外较高园林花卉育种和栽培水平。

四、结论

专类植物园林往往能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些甚至还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专类花园虽然在盛花期成为一时胜赏,但有些植物在花谢之后就景色全非。为此,可增选早花和晚花品种来延长观赏期,并用其他观赏植物作衬托,以达到既有一时盛景,又是四季如画。

参考文献:

[1] 武欣. 武汉城市乡村聚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郭一鸣. 全球白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何小芳. 植物园水生植物区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高伟. 四倍体棉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5] 郭晓丽. 大王滩水库集水区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 2010 .

[6] 王晓菡. 中国芍药品种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和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

[7] 郝美彬. 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8] 杨培浩. 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9] 王小如. 杭州植物园植物景观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10] 蒋燕锋. 厚朴遗传多样性层次变异规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园艺专科论文篇(6)

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浦江出席会议并致辞。黄浦江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研讨会增设水仙花专场,旨在借助平台,彰显特色,推动发展,更好地提升水仙花这一享誉海内外的球根花卉产业。他期待此次研讨会能有力促进漳州花卉产业界在国际范围内的投资与贸易、交流、合作。

上午,国际知名专家JanPennings作《水仙和育种》、Ducan Donald作皇家园艺学会《国际水仙花新品种注册及登记》等专题演讲;国际园艺学会会员、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少峰作《雕刻水仙花球采后处理和技术》;漳州市水仙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副教授林晓红作《中国水仙自然变异体的解立与IRAP分析》专题演讲及交流。

研讨会上,国际园艺科学学会、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分别在漳州设立“国际园艺科学协会水仙花论坛秘书处”和“国际水仙花新品种登记注册中心”,并举行揭牌仪式。

下午,研讨会上举行了企业推介会及项目签约仪式。普瑞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海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金銮园艺有限公司、闽荷花卉合作(漳州)有限公司、漳州金诺园艺有限公司等15家国内外的花卉企业进行了现场推介:当天共有漳州市金銮园艺有限公司与Flowerfull Con-sultancy(福劳沃咨询有限公司)的百合新品种引进和技术服务合作,欧中研发中心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研合作,长泰金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韩国务林贸易公司的花卉进出口合作等8个项目现场签订合作协议。会上漳州市花卉协会、漳州市水仙花协会还分别聘请Jaap Van Tuyl博士和Jan Pennings博士为协会高级顾问。

本次会议由国际园艺学会主办,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6・18办公室、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办,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承办。来自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巴基斯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球根花卉领域专家和企业家200佘人参会。全世界顶尖的百合专家将借此学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平台报告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在百合研究领域的问题,花卉产业的企业代表通过项目技术对接,促进产业技术、生产和贸易合作。在水仙花专场,还举办水仙花雕刻艺术展,介绍国内外有代表性水仙花学术交流论文及项目成果,展示漳州水仙花的历史、文化和科研成果。

园艺专科论文篇(7)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专业教育 现代农业 优秀校友

大一新生刚入校即面临适应性的挑战,他们的身份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学习内容由基础理论改为专业知识,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主学习。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是新同学尽快了解大学,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如何顺应时展、结合年轻人的思维特点创新入学教育方式,进一步提高入学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各大高校面临的挑战。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结合学院自身实际,通过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经多方努力拍摄出山东农业大学首部专业思想教育宣传片――《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并以宣传片为切入点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

一、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

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括: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文明修养与法纪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中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因为学科专业知识是区别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从而具备就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基础。

专业思想教育是指,向新生介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状况、就业前景、就业发展方向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科背景、行业现状、师资力量、学习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提前确定学习方法,了解就业方向,明确就业岗位应具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素质,使新生初步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园艺学院宣传片的制作背景

通过调查了解到,对于刚入校的新生,他们普遍存在的困惑是: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大学四年我能学到什么?园艺产业主要是指什么?毕业之后我能干些什么?新生入校后对于专业、学院课程设置、专业前景的迷茫是阻碍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保持学习主动性的最大障碍。

大一新生由于专业思想教育的不足,容易产生两方面问题:第一,专业迷茫导致厌学心理。新生对所学专业的具体内容和知识体系缺乏了解,面对大一看似与专业毫无关联的基础课程及骤增的知识量无法理解与接受,最终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严重,上进心松懈,学习主动性不强。第二,对于出路的焦虑导致专业归属感、荣誉感淡薄。由于不了解专业深造前景及园艺产业现状,很多大一新生产生“园艺等于下地种菜”的错误思想,对专业不自信、对前途不自信,导致某些学生盲目推崇“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忽略自己的兴趣盲目转专业,不仅造成学院人才流失,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走好自身的学业、职业之路。

为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园艺学院一直认真组织开展院长论坛、导师论坛、校友论坛和学子论坛等新生教育论坛,但效果未尽如人意。一方面,传统论坛形式单一,宣讲手段局限,让愈发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稍感枯燥。另一方面,传统论坛的宣讲者大多从自己所在的专业和产业阐述园艺学院,内容深刻,术语专业,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园艺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入学教育工作方式,多方筹备拍摄园艺专业思想教育宣传片。

三、园艺宣传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宣传片共分为《开篇》、《F状》、《贡献》、《根基》、《启航》五个部分。其中主要以现代园艺产业为背景,以园艺学院的学科发展现状、园艺学院对园艺产业的科技和人才贡献、园艺学院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术科研成果之根基、园艺优秀学子未来发展起航为主线,以“果、菜、花、茶、设施”为切入点,将各部分紧密结合,蔚为大观又极具教育意义。宣传片以“园艺,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入果菜花茶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领域,展现出园艺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园艺产业,从而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本片还介绍了园艺学院培养的多位校友自主创业、扎根生产一线进行科技推广的事例,同时也介绍了园艺学科所拥有的院士、长江学者、泰山学者、山东省教学名师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赞扬了他们为园艺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激励青年学生树立学好园艺的信心,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将来在园艺产业和园艺学科的发展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宣传片作为园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新型手段,其创新点在于:(1)创新媒介,用现代方式介绍老牌学院。(2)转换角度,以新生视角阐释学院内涵。园艺学院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宣传片利用视频媒体,融合图片、表格、动画、访谈等多种讲述手段,做到形象直观、典型生动、案例丰富,让新生在观影的和谐共振与情感认同中增进对园艺学院及所学专业的了解。另外,园艺学院在制作宣传片前做了大量调研,一方面从学科背景、专业体系、未来出路、产业现状等方面充分了解新生的困惑与需求,另一方面在宣传片脚本撰写、宣传片内容剪辑的过程中多次邀请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力求真正从新生的角度答疑解惑。

四、园艺宣传片的实际效果和现实意义

凝聚着园艺人心血、历时半年之久拍摄的《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宣传片,一经播放立即引起社会、学校、学院、学生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尤其对于园艺学院刚入学的2015级新生,学院在新生报到之前即通过迎新工作通知、主题班会渲染、新媒体平台预告等渠道向新生宣传该片,使新生对于宣传片的首映不仅抱着好奇和期待,更带着探索园艺专业的渴望。实际结果证明,宣传片让新生产生强大的专业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认真学习、投身专业深造的热情。2015级园艺三班的王紫涵同学说:“宿舍里的同学在高考填志愿时,对大学和专业并不了解,大部分是误打误撞进了园艺学院。之前一直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充满迷茫,观看完宣传片后,非常感谢学院对新生成长的关怀和用心,更感觉一定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走好专业道路,将来在园艺产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愧对‘园艺人’的身份!”

《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宣传片取得了良好实际效果的同时,作为园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载体,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第一,答疑解惑,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园艺学院以宣传片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向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帮助新生尽快明晰大学规划,增进学习动力,营造园艺学子“爱专业、爱园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第二,为完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体系打下基础。一方面,宣传片以视频为载体,在有限的时间里高度浓缩了大量信息,将专家教授从工作繁忙、时间难协调的困难中和年复一年重复宣讲的疲劳感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园艺让生活更美好》宣传片为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工作开创了良好局面,配合“舌尖上的园艺”果品专业认知班会等活动,共同打造更系统、直观、有吸引力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第三,增强新生的专业归属感、自豪感,打造园艺学院品牌形象。本片作为“献给为园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新入学的青年学子”的山东农业大学首部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宣传片,让园艺学子在增进专业了解的同时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宣传片以新生为纽带,面向全校、面向社会,有利于塑造园艺学院形象,树立教育品牌,增强社会认同感,为学校、学院的招生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成.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9).

[2]魏剑波,唐依,曾永辉.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与探讨[J].教育管理,2009(3).

[3]刘鑫.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J].学工广角,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