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合作式教学论文

合作式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3 09:51:11

合作式教学论文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91-01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是教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增进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教学形式。这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归宿。

一、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①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②这为新时期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为语文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特点

1、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囿于单一的讲授中,学生的学成为机械的吸收,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讨论式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直性,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对语文学习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与书本对话,与他人合作研讨,与客观世界对话,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亲自去思辩、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他们的合作讨论就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

2、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多维性、全员性、创新性,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既让学生始终以自主的独立的合作的情趣投入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去,更让学生在现实的追求与假想的结合中,满足他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好奇心,满足他们虚荣爱模仿的强烈愿望,当讨论中的问题始终能赢得学生兴趣时,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欲望就处于高潮,他们不仅时时急于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为自己的观点认识展开多角度的争论。这时,知识的分享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不同程度、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在知识的均等分享面前获得了满足,他们更在满足中进一步地构建着自己未来美好的人生。教师能捕捉良机施以引导、点拔,既能促进讨论学习质量的提高,更能使学生从讨论学习中掌握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方法,最终成为“会学”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能手。

3、合作讨论或教学具有社会属性,适应了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教育不仅要教给每位学生生存的本领,而且要使他们成为良好的社会关系的拥有者和建设者,使他们成为社会生活中高品位的人。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讨论式教学,立足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真诚合作,心胸宽广,善于交流沟通的品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从合作讨论中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学习的技能,从学生时代,就善于为营造一个和谐竞争健康的班集体努力,由此成长为一名善于营造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优良的社会品质属性的新型的社会公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少有的优势。

三、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以施行对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为目的,将语文学习的各项目整合进入小组合作讨论中去,在知识的获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有“序”有“度”的,而非放任的混乱的。它要求注意和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以教师的指导保障讨论的有序性,以教师充分地“导”、“放”与“控”结合,保障“学生为本”以落实,从而使课堂教学处在可控的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减少盲目性,体现科学性。

2、有的放矢,善于联系的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讨论,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讨论的对象虽然可以是多方面的,但都必须以课文教学核心问题为中心,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性的讨论的同时,尤其要考虑到思维的同质性和语言表达的模糊性,注意使学生的思维轨道运行,保证讨论的方向,最终达到讨论的目的。

3、要求明确,准备充分

合作讨论有“序”有“度”,“控”与“放”结合,只有在明确的合作讨论要求和充分的准备下才能得到保障,让学生动手动脑,发挥想象,运用才智,自读自疑,明确讨论对象的重难点,勾画评点,做卡片、摘要、写读书笔记,都是合作讨论前每名学生应做的基本准备,激活知识储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多角度思辩,是合作讨论深入的准备。教师要精讲少讲,留有余地,有明确的讨论对象,信任学生,这是合作讨论成功的关键。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重视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讨论学习中的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而非结果,强调学生完全主动地投入到讨论学习中去。讨论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知识的学习同能力的锻炼,个性得到协调发展,真正做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参考文献: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88-0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教学要求,教师应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对学生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地融入课堂,课堂教学气氛才会活跃。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语文教学合作探究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开展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教师在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均衡分配,使各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小型团队,之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部分学生在探究学习任务,而其他学生很少参与,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过于淡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想象,提出怎样才能快速高效地把人救出来的方法,各小组要将本组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汇总,然后由小组统一组织,按照提出的方法进行情境再现,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又能够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提升其自信心。

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智力发育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来,影响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给合作探究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也影响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地表达出来。对于学生表述存在缺陷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进而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这对于提升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学《酸的还是甜的》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分组讨论“酸”和“甜”,也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尝一尝,并谈谈感受,进而对酸和甜有所认知。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描述和形容。学生对酸味可以这样描述和形容:和柠檬或醋差不多,容易让人产生口水,^于酸的话,会让人龇牙咧嘴,甚至牙齿有打颤的感觉。课堂最后,还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引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养成勤记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小学生正处于识字认字的关键时期,其认识事物和客观描述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他们的智力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起点较低,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明显匮乏。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语文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词汇累积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合作探究当中。例如,在教学《海滨小镇》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这句话当中的“甚至”一词的具体含义。在进行探讨时,教师同样让学生分组表达意见,有了教师提出的这个要求,学生会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地记录下来,以方便作答时快速地进行表达,这对于提升合作探究学习效果非常关键,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此外,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还应该明确,小组之间的分组必须合理,要将学生准确地划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并进行平均分配,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水平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可以让优等生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合作探究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成为广大师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又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广大语文教师要赶紧行动起来,加大合作探究模式的研究力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新课标》把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教育论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论文怎么写。《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讲解权、思考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教师要鼓励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教育论文,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其过程中,教师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2、合作学习论文怎么写。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时展的需要,是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教育论文,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的学习,应把教材当作导火索,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变“课本剧”为“生命交响曲”,支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育资源之间有效的交往和沟通,并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学习,分享彼此地思考。人人学会教育论文,人人获得成功。

3、探究学习。构建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论文怎么写。探索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应,它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不做“讲师”做“导师”教育论文,要做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和拉手。应恰当的发挥主导作用,少讲精讲、一少胜多、言简意赅,教会学生自己分析提炼问题,掌握获取知识的钥匙。

总而言之,我们只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就能在新一轮课改中取得教学主动权,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4)

实验班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前测结果,利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将实验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体育教师首先向各个学习小组说明关于本节足球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学目标即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积极进行课前的准备,比如理论方面的对该节需要掌握的足球技能的理解和实践方面的热身运动等等,然后体育教师要对该节学习内容进行理论讲解或实际演示,各个学习小组要结合自己的课前准备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一定的互动与交流,在小组进行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适当的指导,随后教师要组织实验班的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竞赛的方式检验各个小组掌握的足球技能,还要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并要求各个学习小组要在课下认真总结足球技能经验,并记录好经验总结,以便在下次学习中做好充分准备;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的固定教学方式以及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传统教学组织结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考核标准以及授课条件必须保持一致,实行考教分离,教师不能直接参与到考核中。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测结果为了在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测试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技能水平以及心理体验水平等指标的影响作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基础水平前测。(前测结果见表1)通过表1可以得出:在对比实验进行之前,两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足球技能水平以及心理体验水平等三个方面的测试结果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在对比实验进行之前两班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水平相当,差异性不大。

2.2实验后测结果为了研究应用于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达标成绩造成的影响,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基础水平后测。(见表2)通过分析表2中实验结束后两班学生身体素质、心理体验以及足球运动技能水平的对比情况,可以得出:在应用合作式教学模式之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以说明在运用不同方式进行足球教学的16周之后,合作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并不具有较大的差别;而对比定位球踢准、颠球和运球绕杆射门这三项足球运动技能水平测试的平均成绩,我们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P值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应用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此外,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心理体验水平测试结果,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心理烦恼以及疲劳体验等指标上具有比较高的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合作式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对足球课堂的学习兴趣,改善不良的心理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3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比实验不难发现,在高校足球教学运用合作式教学模式之后,对比组和实验组都体现出了一定的显著性以及显著水平,实验组的各项指标确实要比对照组的要高,而在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得到如下结论:90%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式教学模式更能在高校足球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果;92%的学生认为合作式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94%的学生认为合作式教学模式更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体育竞技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合作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都能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但是合作式教学模式明显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的效果要明显。(2)合作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积极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足球课程的兴趣以及竞争合作的意识,并对改善学生的心理体验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3)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合作与交流,通过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构建起小组与小组交流、学生与学生互动的特色教学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足球技能水平,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技能和协作精神,优化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效果的增强。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5)

合作学习最早在美国兴起,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合作”,就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合作的过程要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目标为动力。合作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起到引导、帮助、控制的作用。

2.小组合作式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性分析

2.1地理学科特点适合采用合作学习

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地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将课堂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讲授过程中,这些现象或事实也是很多学生能够将之与理论联系起来的,教师完全可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长期教师单方面讲授而压抑学生。另外,真正要把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所能完成的,需要群体的协作,群体协作的效果取决与群体成员的协作能力,而这种协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实践以及工作实践中的团队合作都是受益匪浅的。

2.2课程讲解的需要

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多而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显得乏味无趣,学生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课为例,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记忆、行政区的轮廓的识别及对各省区特征的分类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此多的知识单靠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不但效率低,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合作式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师讲解后,采用拼图游戏竞赛的形式,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互助,在高涨的学习气氛下不但掌握了知识,更加深了对各行政区的认识。

2.3教师教学方式的补充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由于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有所兼顾,合作式学习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2.4学生学习动机的需要

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中,相同的年龄、易于接受的交流方式等为共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较少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及意见沟通中的障碍,彼此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中学生的活泼、好动在共同学习中能极大的帮助那些带有懒散、惰性的学生克服自我,产生表达自己思想的强烈愿望,积极学习、努力探索,有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合作式学习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对合作式学习的理解

对教学方式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的引导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指定成小组。即四、五个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在长时间的运用中也会失去其新鲜感,为了保持小组内讨论、交流的热情,教师应适时的调整小组成员。

3.2课堂内容的组合要合理

如何使学生快速、准确的进入学习状态,课堂的组织衔接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准备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乡土地理”这一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学会挖掘同伴这一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3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

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创设好合作学习的情景,制定好各组完成任务的程序,并在课堂上督促各小组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在学习《天气》一节,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幅中国城市天气图,让他们模仿央视的天气预报员去预报天气,也可以结合每天中午的空气质量日报,讨论空气质量的优劣,并研究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3.4课堂设疑,营造合作氛围

古人说“学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愿望,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对学习的热情。如教师在教“地方时”内容时,在课堂采用设疑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许多同学都看足球联赛,但往往只能在午夜或凌晨才能看到,让学生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产生对了解地方时的共同愿望,发言非常踊跃,答案丰富多彩。

3.5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从课堂教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地理知识,促进地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时,可联系本地实际,探究某一工业企业布局及该企业原料供应与市场特点;以及在有关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流域治理、灾害监测、乡土调查等内容的学习中,可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探究式学习。

3.6处理好小组内的竞争与合作

在小组团体内,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小组成员间积极的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小组成员间会相互鼓励,促进学习上的进步;消极的竞争通常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彼此之间会相互阻碍,这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有关,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帮助,维持小组内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6)

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写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在遵循写作学习和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律下,在写作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比较固定的写作教学程序、教学方式。“新课改”以来,写作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写作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同时也出现了学生写作模式化、教师写作教学模式僵化严重的现象,致使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缓慢。为了使写作教学走出程式化困境,研究写作教学模式建构极其重要。建构一个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基于实践经验,自觉建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反映客观真理的理论都是来自于实践。因此任何教学理论都应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和学科材料积累的基础上,不能企望在学科的荒漠上建构理论的海市蜃楼。语文教师要具有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杜威是美国划时代的教育家,经验的实践性是杜威教育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他反复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且认为认识和经验是统一的。建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同样也依赖于实践和经验,一切教学模式的成型都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验证。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梳理教学事实,反思教学活动,积累教学经验,形成丰富的经验教学论,在此基础上,借助科学的教学论、方法论建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还要有自觉建构教学模式的意识。詹姆斯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在于教师本身对成长的承诺。”[1]这说明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来自于教师内在的主观意愿,教师要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具有自觉地积累实践经验和反思实践经验的意识。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将会固步自封,在教学上面永远没有较高的造诣。

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也一定需要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的摸索,不断积累经验,先通过自觉建构抽象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形成“粗坯型”的写作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完善写作教学模式,使写作教学模式逐步定型,最终形成稳定的模式,并逐渐推广应用。例如20世纪80-90年代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写作教学模式有:观察―分析―表达模式(北京刘?d?d、高原),语言―思维训练模式(北京章熊),分格作文训练模式(黑龙江常青),文体递进训练模式(上海钱梦龙),重视过程教学模式(北京周蕴玉和上海于漪),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湖南杨初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广东丁有宽),等等。

二、 基于理论指导,主动建构

写作教学模式还可以从理论出发进行建构。“教学模式还可以基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理论研究的成果,通过演绎而获得(最终要经过实践检验)”[2]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从哲学的角度可以看出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鉴别一个教学模式成熟的程度,一般从其理论基础中即可窥见一斑,当理论基础显示出单薄、泛化倾向时,该模式的传播应用效果就打上了一个问号。”[3] 由此可见,理论指导对于模式建构的重要性。任何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都必须有教育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模式建构理论作为指导。当然,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语文教师可在理论、理念的指导下主动建构模式。将理论、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可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从理论出发,建构理论上“可能”的模式。写作教学模式赖以建立的教学理论,是写作教学模式深层内隐的灵魂和精髓,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方向性、独特性和科学性,理论基础在教学模式结构中既是独立的因素,又渗透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个性特点等其他因素之中。第二,结合实际情况,建构实践上“可行”的模式。“可能”的模式并不等于“可行”的模式,还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将“可能”的模式变为“可行”的模式。语文教师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不同的文体写作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地建构,尤其是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视角来“量身定做”适合学生的模式。例如国外教师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的支架式、抛锚式写作教学模式。第三,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建构“可信”的模式。实践是检验所有教学模式是否有效、是否科学、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理论对于模式建构具有启发性,但是,最终必须落实到建构有操作性、有可行性、有可信性以及具有推广性的教学模式。“可行”的写作教学模式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多次的写作教学实践来检验,如果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可成为“可信”的写作教学模式。[4] 例如马正平根据“动力学”和“思维学”原理,建构了以“兴趣动力激发”和“思维操作训练”为核心,以“创新”为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导写为教练,思维训练为主线的DCC(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作文教学模式。

三、基于继承模仿,创新建构

教学模式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走向正规,已经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写作教学模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再也不需要建构模式。由于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环境的改变等多种因素,我们必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模仿、创新建构模式。这也是建构模式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的诞生便是创新,旧的教学模式的消亡或被替代就意味着发展。而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继承。正如陆机的《文赋》中说的“袭古而弥新”“沿浊而更新”。继承传统模式而推陈出新的建构一般步骤是:继承―模仿―改造―创新。这一方法是通过对已有的教学模式的吸收、借鉴、改造,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鉴往可以观今,也可以顾后。首先对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审视其得失。以往有些写作教学模式,即便是没有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败的教训。研究已有的写作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当前众多的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澄清思想,改进方法,为建构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创造基本的条件。模仿旧有写作教学模式中值得借鉴的建构理念、教学方法。改造当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情境、学生写作等不适应的因素,分析具体原因并结合现实加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出新的模式。

继承模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机械模仿,可以说是“照着葫芦画瓢”,就是直接运用所看到或者了解觉得适合自己的写作教学的模式。这个方式可以说是继承模仿的最低层次,一般不提倡语文教师运用这种方式,因为通过这种机械模仿而建构出的模式往往在教学实践中会导致模式僵化。第二种是改进模仿,可以对别人创建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或针对这个写作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或针对这个写作教学模式不适用于本班写作教学的地方进行改进。第三种是组合模仿,即综合几种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汲取其精华部分,例如将所了解的写作教学模式的各自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比较,然后对其进行重构即可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模式。第四种是创意模仿,语文教师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模仿,建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写作教学模式,这一种方式也是继承模仿的最高层次,也是我们极力提倡语文教师进行建构写作教学模式的最佳方式。

例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是模仿国外“情景教学”结合我国古代“意境说”创新而来,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教学”是继承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发展而来,等等。这种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建构模式的方式既能够防止模式的束缚和落后,又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学情,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建构写作教学模式的一种便于学习和利用的方式。

总之,教师们要认识到继承是为了创新、创新又离不开模仿,继承与创新的辩证需求是写作教学模式获得良性发展的原动力,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任何写作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自身的不足之处。必须取长补短,从相关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汲取有营养的东西,吸纳合理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构建。当然创新一定要有依据。教师应该在研究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写作学、语言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准确把握“新课标”写作教学理念大胆创新建构。

四、 基于不同情形,多元建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因此解决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也具有特殊性,建构写作教学模式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形来建构不同的模式,不能够只用一个标准、一套模式、一种方式、一条思路去要求学生。依据具体情况建构具体模式,才是解决写作教学的正确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形相联系,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系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5]《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6]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适合不同情形和策略的。因此针对不同课型、文体、文本、教师教学、学生群体等建构不同的教学模式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明确的方法。

合作式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内涵;应用

一、翻转课堂起源、内涵及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内涵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上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了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的教学模式,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颠倒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占用课堂的全部时间来单纯传授知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主要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初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有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开始探索实施。但是直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因为给耽误课程的学生补课,才真正创建了这种教学模式,后来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应用。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支配地位转变成了参与者和设计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是管理者,是权威,是知识的灌输者,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和视频等,指导学生在上课之前事先学习和准备课堂内容,教师扮演的是设计者角色。在课堂上,教师要控制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设计,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习者,并且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3.集体学习和团队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前学生自己预习,课堂上自己听讲,课后自己复习,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典型的个体化学习模式,缺点就是对于学生认知的发展非常不利。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集体学习,强调团队合作,课前预习要求是小组学习,课堂学习要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体现的是竞争和分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个体化学习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所有学生可以共同思考和讨论,角度和思考深度不同,答案也会更多样化,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传统学科,尤其是对于文学系的学生来讲。在高校文学理论课中应用翻转课堂不但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范式,而且也给文学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是新时代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文学理论课的教育方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对很多名著名篇的解读和诠释,不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网络上的资料也非常丰富。在高校文学理论课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可结合自身基础和兴趣灵活安排个人的学习活动;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重复利用有效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让高校文学理论课也变得不再枯燥,赋予其更有趣和更有生命力的特色。

(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思维深度的必然要求

高校文学理论课相比其他文学类课程,更注重对学生文学理论的掌握,但是此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广泛,但是课时量又非常有限。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做笔记,教师和学生没有沟通环节,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素养。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发和自觉学习的热情。教师课前布置了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通过阅读,查找资料,从而实现了学思结合,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和提高了学生思维深度。

三、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学理论课堂,主要有四个环节组成,教师提前备课,教师课堂授课,课后学生完成作业,考核评价。翻转课堂同样也有这几个重要环节组成,但是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侧重的是课前和课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颠倒性的,评价方式也从从结果性评价转换成了形成性评价。

(一)课前环节

首先,从教师层面来讲,教师要开发利用好教学视频,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是将书本作为教学载体的理念,要试探性将书本内容同网络媒体上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在整合课前视频资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将“史”和“论”结合进行教学设计。作为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要通读中西文学史,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史”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史”和“论”结合。比如讲解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境”和“含蓄”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作为分析素材;二是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具体作品的解析中,从而将文学理论概念同具体作品感知进行结合。教师要切记文学理论课不能“就论讲论”,这样的授课过于形式化,太抽象,学生不会喜欢。教师在讲解某些文学理论概念的时候,要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具体的作品中,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知。比如讲西方现象美学家因加登的文本层次论概念的时候,就可以从四个层次着手讲解,让学生结合作品来体会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做到准确性和清晰性的同时尽力体现趣味性。文学理论课要求对知识的描述要准确,对学术的态度要严谨,对于一些没有确定性定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比如讲解《聊斋志异》的文体为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学生在文体辨析上是存在分歧的。另外,对知识的讲解一定要清晰透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做到点面结合。再就是,文学理论课是有一定审美趣味的,所以教师开发课堂视频教学一定要注意趣味性,比如从学生的年龄实际特点出发,设置穿插一些小故事等。其次,从学生自主学习的层面讲。高校文学理论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一定革新原有的教学思路,要确实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比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合作学习,通过将学生分为3-5人为一组共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交流思想,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既可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二是探索性学习,比如学习“花间词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引导学习小组分类研究该流派的风格或者影响,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难点,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展开集体讨论,从而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中环节

因为课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新课程都有了了解和思考,所以教师的重点就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高校文学理论翻转课堂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铺设的教学法,利用十分钟的时间通过情景引导出授课的内容,进而可以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师还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和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来检测学习的效果。通过铺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引导出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课前布置的几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而对于知识点多,难于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再比如教师在讲到具体的文学理论时,就将某些知名影视作品、或者频短片引用进来,如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介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以《红楼梦》为例,学生都知道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是“多愁善感”和敏感多疑,同时林黛玉又是一个才思敏捷的才女女性形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林黛玉的形象,可以播放影视剧《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精彩典型片段。然后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这种启发引导和视频教学,同时又与课堂实际授课内容进行结合,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

(三)考核评价环节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高校文学理论课要革新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要增加学生平时表现成绩的比重,可以将平时课堂的表现占到总体评价分值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的分值依靠文学评论论文来考核,比如在临近其中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本学期学习的文学理论知识点出发,重点安排学生对某些名著进行鉴赏和评论。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多读名著,还可以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在最后的综合评价中体现出来,更加注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