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6 18:42:45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1)

【关键词】 群体精神;个人修养;中庸之道

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谈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

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道德规范,已经沁入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日常生活中规范或者是约束我们思维以及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因此,今天我们在谈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的时候,传统的道德文化则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一道门槛,认识和总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征则是相当必要的。

一、重视群体精神,强调个体对集体服从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念,这种观念在个人与群体之间,更加倾向于群体,更加关注群体的利益,而对个体的利益有所忽视。更多的强调个体对家庭、对家族、对国家的责任,强调利益的服从,强调对集体利益的关注。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个人要服从家庭,家庭要服从宗族,宗族要服从国家,小的要服从大的,私的要服从公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也是这个家庭的权威,既是儿子的纲,也是妻子的纲。妻儿要顺从家长的意志,在一个宗族中,代表一个家庭利益的家长则要顺从代表宗族利益的宗族族长的意志,在一个国家中同样的,要顺从君主。君主是最高利益的体现者,代表者,臣民最大的美德就是服从,顺从。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为了实现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维护血缘关系以及在这种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族权制度和政权制度,不可避免的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并提出人“仁”的根本是“忠孝”。由此从亲情之间的“孝悌”继而推广到社会实践中的“忠君”倡导和提倡“忠孝”对私以为“孝”,对公以为“忠”。以“忠孝”为主导,积极履行个人对集体的各种道德义务。

二、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自身的德行素养

中国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人性善与人性恶之争,但是不管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塑造一个君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传统道德中才有了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向内用力的特征。

孟子是“人性善”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四种善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将这四种善心称为“四端”。并且认为这“四端”是形成“仁义礼智”四德的根源。因此他指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这就从个人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孟子认为,塑造理想的人格、培育高尚的品质,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自身所拥有的善端,并且要不断的培育和完善,使其能够完全的、充分的成长和发展起来。因此,在进行具体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孟子特别强调“反求诸己”,即多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多反省自己,从而不断地加强个人自身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性。

荀子则恰恰与孟子相反,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人的本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造人本身所固有的“恶”性,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行为,来削减或者叫隐藏自身的“恶”,并且把这称之为“化性起伪”。人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受所处的客观外在环境的影响,塑造理想人格,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也就是“化性起伪”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的积累过程,一方面是不断的积善,即进行持续不断的道德践行;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的积累。道德践行的过程,也就是主体不断的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后一个方面的积累的过程,既是客观世界对主体实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主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从了解、认识、知道到认可、接纳、内化的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过程,是道德理性不断增强的过程。由此而言,无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孟子的“性善论”虽然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并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对立面,但是却都一致的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这种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向内用力的特质,一方面是对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的肯定。这不但给予了人们追求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动力,而且也坚定了人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信心。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在个人修养的道路上特别的重视“克己复礼”,特别的强调“慎独”的作用。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自身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从而达到律人、律己的境界。

三、重视生活现况,强调与社会的结合性

中国传统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多数都是身兼数职,既是思想家,也是社会活动家。他们在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社会的改良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活动之中。其理论研究多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由小及大,从个人到集体,为当时的社会服务。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旧有的社会制度被打破,但是新的社会制度却未建立。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汉初的“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还是以后的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从社会生活的现况出发,关注并解决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

导致中国的传统道德与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劳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稳定也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否稳定,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否则又影响了社会是否稳定。因此在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家庭是基础,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之上。这也就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必然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为己任。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传统道德在教化人,强调个人修为的时候也与社会理想以及个人的追求构建结合在一起。同时,传统观念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四、重视中庸之道,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中庸之道是孔子所宣扬的。在传统的道德文化中,也都处处体现了中庸的意味。传统道德在价值取向上,笔者认为用“重义轻利”来形容不无恰当之处。义是君子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准则。重义轻利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君子所应当具备的崇高品格。虽然,从春秋时期就存在着义利之争,但总的来说,还是强调义重于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与利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最主要的价值标准。纵观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其思路和脉络还是清楚的,重义轻利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孔子曾明确指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所谓“义以为上”就是要把动机作为行为出发的根本,不计较利益的得失,在利益的面前,尤其是个人利益跟前,要考虑在道义上是否过得去。“义”是基于理性,对个体提出的道德规范,“利”则是基于现实,是对个体的实际利益的反映。对客观实际利益的需求。君子要注重义、注重人格、因为义也好,人格也好都是高于实际利益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在价值取向上的重义轻利的特点,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的明显的影响。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确保稳定的供给。于是在有限的物资可分配的情况下,推崇这种限制利益追求的道义,让人们放弃对物质的追求,安于现状。

【参考文献】

[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人民日报,2016.7.2.

[2] 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5.

[3] 魏英敏.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8.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2)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3)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4)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几乎在中华文明之初,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然而,作为中国文化渊薮和基质的礼俗,究竟何时何故而起?众家观点却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礼源于社会交换。《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俗,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其二,礼源于饮食。《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即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其三,礼源于人的欲望。这种观点以荀子为代表,即《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于是圣人出,制定礼仪,抑制人的恶性,培育人的善性。

尽管人们对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礼”是从先民最初的社会群体生活当中衍生出来,对人们的具体行为加以规约,以引导人们正确行事的一种创造。孔子看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已成历史的周公之礼和井然有序的西周是他理想中的完美社会。或者说,孔子“所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失范’社会的挑战,他所苦思用心者即在拨乱反正,重建秩序,这种追求秩序的情结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路向与性格”。经孔子和儒家学派所完善建构的礼,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成了和谐中国的圭臬。

“礼”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的大法和纲纪的性质,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具有整饬、安定社会秩序,矫正人性的功用。“礼”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不遗琐细地区分尊卑贵贱,由此来维护社会秩序。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君臣官员士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就是说,社会各阶层成员,从生到死,从衣食住行到所用器具,都要受到身份等级的限定,只有遵循这些规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才能在社会共同体内各得其位,而不至于因为利益的矛盾以及越位而发生冲突。除规范社会生活秩序之外,“礼”还是人际关系中最公平中正的表现形式,人们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任何人想要打乱这个和谐的统一体都是违礼的社会行为,都将受到礼的指责,“礼”成为了际关系的粘合剂、社会和国家的内向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礼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在契合性

“礼”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礼文化不仅促进社会有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以一定的礼数规范作为调节手段,“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但百年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忽视中华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诚然,我们应该摈弃旧礼中维护等级、束缚个性、不思进取的糟粕。但是许多传统礼文化,今天仍能为我们所借鉴。我们当取精用宏,使它更合乎国情、合乎世情,如果“礼”能焕发新意活力,对于现代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礼”在现代社会逐渐被引申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具体演变为礼貌、礼节和礼仪。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应具有的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及其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温厚、哀悼、慰问等并给与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和规范。礼仪表示礼节和仪式,“礼仪”中的“礼”字表示尊敬、崇敬之意,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仪”指仪容、仪表和举止,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是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

三、中国传统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1、以知识为导向,实现礼文化的正确传教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知识的传播。“十年浩劫”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学生对国民礼文化知识的了解,显然无法领悟中华民族礼文化精髓,更无从谈起充分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而这却恰恰又是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礼文化课程应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引起重视,准确把握中国礼文化中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精髓,将礼学文化的“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理念融入到思想教育课程内容中,是推进大学生礼文化教学完善与改革的关键。

2、科学发展,健全礼文化教育的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仍不够完善,存在有“意识”无“重视”,有“需求”无“要求”,有“引导”无“督导”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对礼文化了解不足、实践技能运用不够、意识习惯明显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构建科学完整的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迫在眉梢。实现礼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就要在系统、全面的教育工作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礼文化的真谛,在机制构建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到明确礼文化教学的目的、确定学生培养的目标、确保教学任务的执行、保证教学成果的监督与评价,通过“阶段性培养”、目标管理等方式方法,实现大学生礼文化教育的“全程控制”。

3、以人为本,坚持礼文化的“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永远是一种文化、一类思想、一项制度得以永葆生机的原则。如果仅仅把礼文化的传承,变成是一种旧礼制的沿袭,一些礼节的繁文缛节的形式化,不能走进学生的心底,不能促进校园的和谐,不能增进同学和师生的和睦,不能提高大学生形象在社会中的美誉度,这样的思想文化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会在大学校园中存在下去。在礼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科学制定修身培养计划,把礼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技能、体悟礼文化的思想精髓。

4、全员参与,扩大校园礼文化思想的传播

礼文化建设离不开全员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及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礼文化教育,应重视学校教师队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倡导这支队伍“学礼”、“知礼”、“用礼”,甚至将这些要求量化地纳入到对教师考核的指标之中。并且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礼文化教育,还应将文化传承理念融入整个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教育环境,真正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P73.

[2]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5.

[3]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P3.

[4]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 .

[5]曹亚芳.论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现代转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5)

      选择伦理道德论文这一类题目,须对伦理道德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以下是伦理道德题目的参考。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2.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13.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基于儒学伦理分析

14.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15.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战略”

16.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18.论青少年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20.后奥运时代下对体育伦理道德发展的研究

21.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索

22.伦理道德的中国精神哲学范式与中国话语

2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25.伦理道德,为何“精神”?

26.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27.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28.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29.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30.新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

31.会通与更新:基督宗教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系

32.价值定位: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提思考

3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

34.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36.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37.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

38.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39.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

40.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41.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42.从谚语看维吾尔族的伦理道德观

4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44.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45.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46.中国金融稳定的实现:金融伦理道德的实验分析

47.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4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49.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对现代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50.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51.药害事件引发的伦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

5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变

54.伦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

55.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58.运用伦理道德理念进行护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6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

62.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

6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64.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的构建探析

65.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66.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67.试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68.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69.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

70.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1.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73.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7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75.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与构建途径——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

76.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77.论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8.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79.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

80.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对现代体育道德重建的价值

81.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82.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83.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伦理道德建设探析

85.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之区别

86.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87.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

88.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89.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90.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9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92.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9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94.太平天国的家庭伦理道德

95.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

96.关于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97.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98.我国农村伦理道德问题及研究对策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6)

    〔论文摘要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绝对化、精英化倾向,“泛道德主义”的文化弥漫以及道德的政治工具化特征是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困境的内在根源,但另一方面,挖掘传统道德思想中所蕴涵的智慧探索品质也是中国社会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的必由之途。

    20世纪是人类对社会道德现状产生了普遍优虑的一个世纪,在西方,这一道德伦理优思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道德热情受到空前打击之后的自然跌落,同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烈火、长达40年的东西方冷战、由环境、能源、人口问题以及高科技所带来的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物质主义的泛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在价值追求过程中人的工具化、异化等,则更加深了这一道德优思。在20世纪的中国,我们不仅承受着人类这些共同的道德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我们民族在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冲击下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问题,面对着转型时期社会道德文化的剧烈变迁问题,社会伦理的失范、道德的蹂埔、道德控制机制的弱化等现象使现代中国人在失落了传统的意义支撑的同时,走向了深刻的精神困惑与选择的迷茫。在新的世纪,尽管表面看来人们对道德问题似乎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淡然与漠视,但显然关于道德伦理问题的忧思远未停止,而随着我们对民族文化自身内蕴与命运的关注加深,可以看到,要走出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困境,我们在开放胸襟、了解西方、建设现代道德文明的基础上,还必须直面传统道德伦理,在反思与批判的同时寻求超越的可能之途。

    文化的世界里文化悖论无所不在,中国传统道德亦然。因此,尽管传统道德曾经为传统中国人提供了一整套有机的意义系统,可它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其自身所难以克服的缺陷,由此,在现代社会剧烈转型之际,它为现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预设了诸多的理论与现实的规约。

    1.传统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绝对化倾向暗含了现代社会价值评价失范的可能。回眸传统,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目标设定中,向来有一明一暗两条线,即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追求与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中实际遵奉的价值准则各异其趣。具体而言,它是指传统社会的价值导向具一元化、绝对化与精英化的特征,它与普通民众实际价值选择的多元化、相对化与世俗化之间始终有着难以协调的矛盾。

    其实,千年来,尤其是在宋明、两汉以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何为幸福、何为人生终极的价值追求始终有着不同的理解,如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佛教直指涅磐寂静……它们与儒家对道义价值的祟尚相领顽而存在,构成了传统道德体系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在政教合一的文化体制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和宗法专制型的社会结构下,儒家所倡导的“重义轻利”,即重公义轻私利,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追求。不可否认,义利之辨、公私之别对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形成及传统中国人人生观、心态的整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中国人大多都能相信“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也能固守一份淡然,“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然而,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证明:对道义追求的倡扬无法替代也不应膺越人们对世俗快乐与物质利益的执着向往,因为个体利益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驱动力,只要它是合理的就是正当的,没有每个个体人格的完善发展,也就很难有社会道德的理性成长;而高尚则更是人类不断趋于完善的境界追求,它并非人人可及也没有理由要求人人必及。当传统价值目标的一元价值导向走向绝对化与精英化,当传统道德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中“最低的正当合理的道德要求”与“最高的趋于完善的道德要求”等量齐观,以后者取代前者时,普通民众面对价值选择时,也就有了双重的价值标准。与此同时,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更使人们陷人了深重的困惑与无奈:“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这样,在现代社会,当未经自觉选择的西方文化的利益观念、个体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时,由于旧有的价值导向已渐趋丧失其权威性,同时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制度安排又客观上使得遵从道德的行为成本过高,违反道德的行为付出的代价太小,于是,双重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可避免地预示了现代社会价值评价的失范,加大了人们不遵从道德的可能性,带来了伦理秩序的失序。

    2.传统社会“泛道德主义”的文化弥漫内涵了现代社会“道德虚无主义”泛滥的可能性。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德治的国家,拥有一整套道德教育与道德治化的体系,强调以德待人、以德服人、以德治人并“以德配天”,传统儒家赋予了道德以本体的绝对的意义,因此,传统文化具强烈的“泛道德主义”倾向。不可否认,这种道德治化的文化氛围对传统中国人温柔敦厚、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大抵说来,它包括以下三点:

    其一,“泛道德主义”的文化特点蕴涵了关系本位滥筋的可能性。在拥有宗法制传统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因为血缘亲情的天然合理性,道德理所当然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根不可或缺的纽带,然而,随着中国古代伦理一政治型文化结构的固化与僵化,道德渐趋演而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根单一的绝对的纽带。于是,在现代社会,当利益主体和价值评价标准均已走向多元之际,随着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松动,以血缘、地缘等人情纽带为基准,关系本位的滥筋及其在权力场中的泛化,都必然地带来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悖论产物一人情风、关系风。在现代社会法制体系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它则为以权谋私、行业不正之风、职业道德的淡化等非道德主义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其二,传统道家“回归自然”的理论思维路径也为“非道德主义”现象的泛滥提供了可能。如前所述,传统道德所倡扬的“善”的境界并非人生唯一的理想境界,也绝非人人可及的境界,人本应具有广泛的自由选择的价值空间。因此,一旦对“善”、对高尚的追求未能经由个体理性的升华,道德也就极易形成人生之网,禁锢人们个性的自然发展,约束人们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并由此造成虚伪的品性。有鉴于此,传统道家提倡否弃道德。“回归自然”,显然,在传统的文化体系里,道家的否弃道德其实质是对真诚道德的向往,其结果则是对儒家道德文化的一个有力补充。但毕竟,道家的否弃道德为“非道德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致思路径,而在真实的世俗文化领域里,痞子哲学的奉从者也从来不乏其人。这样,作为一个后发型的现代国家,当西方近代、现代乃至后现代的各种思潮良芬不齐地呈现在国人面前,而我们尚不知如何自觉选择时,西方的“道德虚无主义”思潮也极易找到其市场,与中国传统的市侩哲学相混合,作为对长久以来“泛道德主义”文化弥漫的一种反拨,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放任自流、各行其是、躲避崇高。

    其三,传统中国人对纲常伦理的强烈心理饭依是现代中国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良知”自律,即“他律”与“自律”。在中国古代,“他律”和“自律”表现为“他化”和“自化”,它强调以既定的纲常伦理教化社会民众,并最终使纲常伦理内化于人心。

    道德治化是中国古人的一个重要经验,在儒家那里,无论道德的绝对崇高与神圣是系于天理还是人心,它所赖以维系存在的理论基础都在于某种神秘的超理性的力量,因此,纲常伦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不过,在世俗社会生活中,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工具,纲常伦理也常常成为了普通民众的人生罗网,而抚慰百姓心灵的则极易转化为对道德伦理的宗教式的心理饭依,于是,一旦既有的道德体系解体了,纲常伦理也就必然地丧失了其神圣性,而倘若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成,无法以一种更深人人心的方式实现“他化”和理性的觉醒,同时又不具备完善的法制控制体系的话,那么,从栓桔中走出的人们也就极易随心所欲地进行价值选择。

    因此,“他化”必须转化为“自化”,社会道德舆论的实效如何必须依违于每个个体的道德践履与道德良知,但事实上,儒家倡扬的“自化”过程讲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虽是一个严格的内在心灵超越之途,可它的完成也在于人们对既定的道德信念的虔诚执着。这样,当纲常伦理丧失其权威性的同时,良知的淡化也成了某种必然。

    3.传统道德的功利主义特征导致了道德主体独立人格的缺失与德育的无力。中国古人崇尚道德,尤其坚信道德对于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非功利价值取向,然而,在政教合一的文化结构下,正是对这种道德境界的极至推崇,使道德演而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统治者希望藉此教化人心,国泰民安,于是,传统教育也成为了道德治化的重要工具,而传统教育的核心即道德教育,古人之学即道德之学,因此,传统道德具有了强烈的工具特征,“学而优则仕”成为了传统德育最直接的功利目标。

    非功利的价值目标藉由功利的价值追求过程来完成,这种文化的悖论给传统道德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为了仕途的通达,传统士人要么决绝、麻木地丧失了自由思想的能力而成为现有道德伦理制度的盲从者,要么就阳奉阴违,这种道德主体独立人格的缺失无疑助长了德育过程中形式主义的蔓延,更严重的是,它造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道德真诚感的丧失。

    不可否认,道德有功利价值的存在,但道德的功利价值取向是需要法律制约的,它是与相应完善的价值体系、多元的价值选择相匹配而存在的,而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所缺失的。而且,无论是规范伦理的外在约束还是义务伦理的内在自觉,道德最终都应是人类精神的升华,不能真诚地面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也就难以有个体道德的完善,德育也难以真正取得实效。因此,在现代中国社会,当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日益凸现之时,当作为现代道德主导形态的规范伦理学?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质疑,人们对基于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目的意义和品格基础的德性伦理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之际,无疑,传统中国人对道德真诚感的迷失将使得现代中国社会在寻求消解道德现代性困境的路途上更加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传统道德的固有缺陷对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困境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整合,并建立一个新的道德价值体系。然而,一个新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若舍弃了传统,也只会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所以,现代中国道德困境的走出还需要我们在传统道德中去寻求那些可供借鉴,经创造性地转换,依然有其生命力的可传之“统”与已传之“统”。就这一角度而言,本文认为,中国传统道德至少有三方面经验可供借鉴。

    其一,借助对传统道德“范畴”的更新转化完成对道德内容与形式的更新、整合,这是传统道德体系运行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积极因素之一。应当说,在千年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过程中,范畴的转化并未给传统道德体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相反,它们还曾经为传统道德体系的严密乃至僵化提供了理论佐证。但另一方面,不同年代、不同思想家对“范畴”的不断探讨,如传统的“义利之辨”、“公私之辨”、“礼欲之辨”等等范畴的演绎,通过新的诊释,它们也毕竟给传统道德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的萌芽,只是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体制下,它们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在现代社会,在新的政治、文化体制下,对传统范畴进行现代性的更新转化,无疑已具有了理论与现实的可能。例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它无疑为现代中国人在底线道德与趋于崇高的高尚境界之间做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划分,同时,传统“耻“概念的现代更新也为唤醒民众的道德良知感提供了一个可能之途。

    范畴是一个思想体系给人们的最直接的思想信息,对范畴的理解程度直接体现了人们对整个思想体系的接受程度,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因此,如何将西方的价值、道德诸范畴融人我们民族的道德体系中,如何正确看待传统的道德范畴,这是我们现时代必须面对的一个文化教育课题。而怎样让个体、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理性、人格独立等现代社会的价值理论基石在传统道德体系中真正确立,并最终为普通民众所理解、接受,继而在此正当合理的社会道德基础之上,弘扬我们民族道德传统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范畴的积极因素,通过范畴的更新与转换,完成新的道德体系的建立,这则是现代中国社会首先需要解决的伦理课题之一。

    其二,传统道德体系中道德教化的有益经验是我们现代社会可以重新学习、评价与借鉴的另一积极因素。在走出“泛道德主义”文化弥漫的前提下,传统道德教化经验的可贵之处应在于其运作的系统性与“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一方面,它强调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协调运作,尤为强调将德育效果由家庭辐射至学校、社会,它希望通过化民成俗、环境濡染与身教示范,将其道德理想与道德规范内化至普通民众的道德心态与道德信念之中;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传统德育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强调因材施教以及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等等。

    显然,这种道德教化的经验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其有效性。因为道德不同于法律,它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更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途径,是一种让人生趋于高尚与美好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义务,一种为他人、为公共秩序、为社会伦理境界所作的牺牲,所以,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每个个体理性的自觉与审美的陶冶,也有赖于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一个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多元复合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惟其如此,道德教育才能达到“他化”与“自化”的统一,使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境界在道德感化的氛围下得到提高与升华,并从而使社会风俗与风尚进一步得到净化与改变。

    总之,经过了必要的批判与扬弃之后的传统道德教化经验应是一个潜移默化但内蕴却极为丰富的道德教育系统工程。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强民众公民意识的同时,还家庭作为基本伦理实体和道德教育的历史价值始点的人文地位,通过在家庭中学习与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情感和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再以此为基点将人类心灵深处本质的美好情感推衍至社会,经由社会、家庭与个人的良性互动最终完成社会治化的文化理想,这符合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心态,也具备相当的现实文化基础,其对超越现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应具有某种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三,审美取向的德育模式。作为传统德育的重要思想根基,其对超越中国社会的现代性道德困境将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传统德育的审美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其对道德理想人格和道德人生境界所具有的审美意境的极至推崇以及它所强调的“诗教”、“乐教”等审美陶冶的德育方法这两点上。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儒家现实功利价值追求的偏执性是藉由儒释道三家思想对道德理想人格和审美人生境界的执着追求来得以消解与平衡的。儒家“孔颜乐处”的人生理想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格感召,道家恬淡虚静、逍遥自适的超越人格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的善恶报应、“一切皆空”、涅架寂静的人生智慧,这种“儒学打底,佛老镶边”的三维文化结构因其圆融无碍的文化阐释,使传统中国人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传统道德思想也因之渗透了超越功利的智慧追求。

中国传统道德论文篇(7)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论文联盟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