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2 17:46:23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1)

青少年体质问题的长期性,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是20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善的,增强青少年体质需要长期坚持。另外,在政府三令五申要保证青少年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以及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情况下,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依然突出,改善缓慢,在超重和肥胖、近视率等方面反而愈发严重。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缺乏相关责任人,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环节[7]1-5。也有学者指出,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体制不畅和政策执行力不强[8]。此后,为确保政策能落实下去,教育部和国务院都分别再发文(见表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和问责。例如,2011年教育部颁发教体艺[2011]2号文件,围绕“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首要目标,建立了详细的问责制度、科学评价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9]。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2012]53号文件,明确规定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从2005年以后政府频发的10多项政府文件,就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态度和重视程度,青少年体质自1985年以来连续下降,但改善甚微,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的严峻性。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不是某一方面的单独因素造成,是我国应试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根本目的以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各方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认识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二、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阻碍因素分析

青少年体质下降,说到底是因为体育锻炼不足。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国家三令五申,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结果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首先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直接关系,应试背景下,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其次,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不清楚。

(一)应试教育体制下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

在保证升学率的压力下,各中小学校教师想方设法提高文化课成绩,甚至挤占体育课时间。放学后,本该是学生玩耍的时间,都用来补课了,这就是中国青少年学生的现实。即使国家再三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但最后也流于形式,结果收效甚微。1.“升学至上”在我国中小学校中,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追求升学率,甚至下达升学指标,这已经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不争的事实。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影响层面极广,首先对于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而言,不再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升学至上”,一切都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直接管理者的校长,对体育不重视,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导致学校的日常管理都是以文化课为主,甚至去挤占体育课等。相应地是,迫于升学率的压力,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也是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为主,不仅不重视不关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且以种种理由强制学生多参加各种辅导或补习活动,剥夺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要上“重点中学”、要考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的社会风气下,家长也变得唯考试成绩最重要,课外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各种补习班的火爆,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应试教育异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久而久之,在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体质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还伴随着各种“高分低能”的产生,学生在心理素质、品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2.很多学校体育课程被挤占2014年3—5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2014年6岁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简称《2014抽测调查》),结果显示,6岁至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两天有体育课的比例为51.6%,3天有体育课的比例为28.9%”,而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小学1—2年级体育课程每周为4课时,3—6年级和初中体育课程每周为3课时,高中体育课程每周为2课时,按每周最低2课时的标准,仅有51.6%中小学校,这说明至少有近一半中小学校还存在挤占体育课程的现象。这次调查还显示,“每周达到3次及以上1小时大强度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仅有8.9%”,这充分说明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执行结果是差强人意的[11]。张绰庵教授(2014)对河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调研与访谈发现,“中小学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现象严重,达到了67%”,“90%的学校每周安排1—2次体育课,每次40—45分钟”,而且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量、运动时间等都无法保证[7]1-5。

(二)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无法保障

目前,中小学生在课外开展体育活动的软硬件都不足。国家体育总局《2014抽测调查》显示,首先,中小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指导,6岁至19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自己练”,占总人数的78.1%。其次,适合中小学生锻炼的场所和设施也极度缺乏。国家体育总局通过这次调查指出,符合青少年身体特点的锻炼场所和设施、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校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一般为适于老年人健身的社区健身场所或者适于成人锻炼的公共体育馆[11]。张绰庵教授(2014)对河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调研也发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条件不足,主要是没有锻炼场所、锻炼设备,87%的学校没有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7]1-15。国家和政府再三强调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根据现有教学安排,各中小学校每周只有2—3次45分钟左右的体育课,而且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量。在没有体育课的其他天数里,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而目前中小学生课外参加体育活动的软硬件都不足。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很难落到实处,必须从根本改善阻碍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不利因素,比如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引起重视,以及成立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等。鉴于10多年国家和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但是收效甚微。尽管青少年体质问题非常严峻,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各中小学校迫于升学率或者升学指标等压力,对学校体育依然不重视。这说明不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仅从政策层面监督,是起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三)对体育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学习等的促进关系认识不清楚

体育作为一种事物或方法的存在,必须对其本质功能加以认识,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认清其本质功能,也是我们制订体育相关计划的前提。体育,顾名思义,是对身体的教育,即“育体”。强身健体,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但是基于人体是身心统一的有机体,身心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从这方面来说,体育对于学生心智方面的培养是有一定影响的,也就是说体育在其本质功能外,还有衍生功能,即“育心”[12]。陈大为(2002)指出,体育活动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能减少忧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13]。杨宗义(1991)通过研究认为,体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14]。王则珊(1994)认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使身体分泌脑腓肽,并刺激下丘脑,下丘脑作为身体内分泌方面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和调节腺垂体各种激素的生成,比如生长激素的生成,促进人体成长[15]。刘洪全(2007),周忠岐(2012),徐志刚和刘盎(2003)等人主要研究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一致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树立学生的自信,提高抗压能力,磨炼思想意志,减少抑郁、孤独、不合群等[16-18]。由此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时,不仅可以造成身体体质的下降,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2013年《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还伴有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和人格不健全等,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都比较差,容易抑郁、自卑[19]。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体育活动锻炼,更能增进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并且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情绪更高昂,精神更集中,行为也更规范,提高学习成绩的机率更大。因此,专家呼吁,学校应该优化配置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程[20]。先生早就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目前,国内外对于学生要参加多长时间的体育活动才能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没有统一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让学生适量参加体育活动,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我国中小学校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其根本原因是对体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果的促进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证明,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学习。

三、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策略研究

引起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多层面的,既有应试教育体制下社会、学校、家长等对学校体育不重视的原因,也有青少年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软硬件都不足的原因。造成应试教育体制的,并不是考试,而是在此背后形成的利益驱动。只有在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优秀是否的唯一的一个标准时,例如高考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时,应试教育才由此而生。考试,应该是衡量一个学生对于某一时期学习效果测评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考试这个工具而已。目前,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造成了学校、教师、家长都对体育不重视,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现象严重,同时,青少年学生课外时间,大部分用来参加补习班,参加体育活动也很难保障。基于这种状况,要把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核范围,并建立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青少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一)体育成绩纳入“中考”、“高考”的“双刃剑”

每年高考,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心。高考已经成为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21,22],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成绩纳入“中考”、“高考”,的确不用政府再三令五申,就可以马上引起老师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但是,很可能会出现的一个结局就是,体育成绩成了有些家长弥补其他文化课成绩不足的有效武器,转变成逼迫学生过量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得高分。其次,体育考试究竟要考哪些科目,怎么测评?能否保证公正性?毕竟学校体育不等同于竞技体育,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天生身体带有残疾的学生无疑缺乏公平。再者,强制性进行体育考试,是否违背体育锻炼的内在规律?体育活动,应是一个自主参与并亲身体验的活动,被迫式的训练,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愉悦体验,进而影响其认知、品格的形成。鉴于此,强制性体育考试,利弊好坏难以评述。虽然说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是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问题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但可能其负面影响也比较多,比较折衷的一个办法,就是制定“中考”、“高考”体育成绩合格线,只要合格了,就可以参加“中考”、“高考”,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中考”、“高考”,目的是让学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同时又避免过量锻炼的可能。

(二)学校、家长、社会要重视体育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刚成立,就提出了“健康第一”,要求学校重视体育。蔡元培也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目前,学校、家长对学校体育不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对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清楚。正如,杨江南老师所指出的,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文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于德智体美劳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23]。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适量地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还可以集中精力、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见图1)。体育,不仅“育体”,还“育心”。人体的身心可以互相影响,通过体育活动,人体的身心相互“转换”影响,共同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在《体育之研究》中说到,“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24]因此,体育应是德育、智育的基础,建议学校和家长对此进行深刻认识,可以进行特殊的实验,研究体育活动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最佳配比,优化配置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程。图1

(三)课内课外改革相结合,建立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

从时间角度来说,青少年体育锻炼有课上和课外两种,每周有2—3课时的体育课,为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途径,而青少年自主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就是他们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运动技能和培养起来的运动项目的爱好。那么,学校体育课面临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说,我们的学校体育在教了学生14年后,学生依然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掌握。因此,他提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课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把运动技能的测试纳入体育课程考试,并进行等级区分,通过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等级,使学生喜欢上这项运动。其次,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创新。要充分利用短暂而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技能教学,增强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培养他们对某项运动技能的爱好[25]。从场域角度来说,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有学校操场、社区健身场所、公共体育馆。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首先要有指导员或者教练,可以由专业运动员担任,或者具有专业知识的某个学生家长,甚至警察等,以公益性为主;其次,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成立青少年俱乐部,主要是进行一些体育项目的培训,每个学生可以象征性地收取会员费,以支付教练吃住、来回路费、锻炼场地费用。第三,体育有关单位,设立针对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按年龄进行分组,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每种体育项目设立赛季,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进行比赛,在赛季里,合理安排好比赛场次,每周都进行组队培训。青少年的体育赛事,其实质应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参与。说过,“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只有有了兴趣,使孩子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才能体验到进行体育活动的快乐,才能长久坚持。从体育课上学习,到赛事、培训,形成完善的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不仅可以选拔体育人才,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和团队精神的养成,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自信等等。

(四)完善社会测评、用人机制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初等教育;信仰;价值观

作者:周明尧(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初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启蒙意义。加强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观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1]61-65。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172-175。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一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3]88-9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4]53-57。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5]20-23。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张泰来,湖南理工学院副教授。湖南岳阳41400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119-04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先出现在美国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关于开发EVR(Eleetronie Video Recording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由在美国社会流行并扩展到全世界。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博客(Blog)/播客(Podeast)/维客(Wiki)、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缈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Web TV)、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

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成为青少年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青少年的关注和喜爱,这为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但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浮躁心理蔓延,若对这些社会现象缺乏理性思考的话,就不能正确地鉴别和把握其本质。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影响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信息失控、人际关系脆弱、西方文化霸权强化也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认识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针对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青少年道德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新媒体通过数字技术将海量的信息符号进行数字化压缩,并以各种数字化载体进行存储与传播,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的流通与传输,通过相关软件技术将信息进行分类、搜索、摘要、组合、下载、上传等,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信息、获取和使用信息提供服务。同时,新媒体与教育技术合流,使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媒体形式与教育形式,服务于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人的知识整合、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而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跨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既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而无须受制度、体制和其他繁琐程序的制约,无论是工作场合和对象、教育方式与手段还是信息获取与传播,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改善,从而为青少年道德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二)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长期以来,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家庭开展家庭教育等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一些常用手段。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新媒体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更具个性化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思想道德教育更直接、更深入。通过新媒体,青少年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或者要在特定的时间接受教育,而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新媒体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极大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边和平等性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师生之间、子女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青少年大多不愿意向老师或者家长讲真话和说实情,这是当前青少年思想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情感教育阻碍。利用新媒体开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广阔渠道,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局面得以消解。通过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等新媒体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带来了双方在人格、权利、地位上的平等感觉。平等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青少年在新媒体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借新媒体虚拟传播手段与青少年进行双向交流,消除青少年的心理戒备和隔阂,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主导者之间的信任,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传统“灌输”为自由提升。在网络新媒体上,层次各异的文章和图文并茂的资料使不同水平和基础的青少年在同一时间里都有适合自己的内容选择。青少年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听觉内容的过程中使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潜移默化和不断提升。在手机上,短信被称为平民社会的“代言人”,信息接受者可以选择看与不看,也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与再创造。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青少年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五)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能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媒体环境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无需面对面接触,一切在

手指间、键盘上敲击完成。新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职业等一些重要的社会特征被掩盖了,新媒体人际交流中的虚拟环境和角色,缩小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心理防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符号的交往,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可以使青少年将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迷惘等倾诉出来,教育双方可以通过短信、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畅所欲言。教育者能够通过新媒体了解受教育者最真实的想法,对于青少年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组织讨论,会收到一般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者的平民化、传媒机构的企业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也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造成新媒体传播的部分失范,使个人隐私的社会伦理问题、信息的管理与控制问题、强势文化的过度影响问题、现实世界虚拟化问题、舆论导向偏颇问题等客观地存在。新媒体的发展开辟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广阔发展前景,也给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增添了难度。当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道德与法制观念的培养与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问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甚至各种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资产阶级消极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泛滥的违公德的信息、色情暴力等传播内容等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给青少年道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青少年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很多信息能给青少年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抵消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部分效果。新媒体负面影响的存在,加大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给青少年道德发展增添了难度。

(二)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容易引发青少年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如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等都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在新媒体空间,青少年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新媒体中的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新媒体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现实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交往角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也可能使青少年去除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负担,因而可能在新媒体交流表现得异常真实和坦率。而一旦在新媒体中经常性的表现逐渐固定下来,并与现实具有很大差异时,就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如果频繁地转换,必然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

(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校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受到挑战。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是全新的,挑战是全新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知方式不知不觉地剥夺了青少年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少年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或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然而,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的学校,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改革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青少年和学校教育工作者,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等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缺乏前沿认知。

(四)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新要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这一新的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挥,决定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使用和发展。在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常处于一种信息的优势地位,在教育过程中较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并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工作顺利开展。而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使他们成为新媒体最先的接受者和使用、推广者,而作为主要教育者的学校教师、家长等却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而且还存在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因此,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熟悉新媒体、更新知识、提高新媒体素养,是迎接新媒体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对策分析

新媒体的发展使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手段等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和新的教育情况,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借鉴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利用新的教育载体探索多样化有效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创新形势下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新局面。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生产传播机制是一种“大众”到“小众”的传播模式,信息的选择与利用实现了个体自由化和自主化。在新的环境中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改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而形成的教育者主体和青少年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坚持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与要求,帮助青少年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引导青少年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自我教育和掌握学习的观念,使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互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的协同学习模式,并构筑起和谐的互动关系。

(二)优化教育资源,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新媒体时代给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坚持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自我提高等多种方式构建对青少年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模式。将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针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信息行业主

管部门要加强网络、手机等的信息监管,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有关教育机构,要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发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与责任等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新媒体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加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媒体阵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展需要的立体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更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提高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和知识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生活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获取媒介信息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是培养起来的对繁杂的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表达、思辨性应变的能力,是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针对所有公民的学习能力。提高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学校应该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同时,通过疏导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新媒体伦理教育,强化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青少年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4)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书进行评述,研究认为该书从自主性这一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解读,深入到了青少年健身行为的核心。综合运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从主观能动性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初步提出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构建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量表研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53-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13BTY045)。

随着“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的《201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持续20多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深思:学生体质状况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下才有所改善,如若没有了他律的、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学生健身的坚持性能否持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到底是自觉、自愿,还是迫于学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压力呢?经过初步调研,曲阜师范大学房蕊教授观察到当前青少年健身自主性缺欠的现象,并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一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结晶。

该书是房蕊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七章,主要围绕“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进行探讨,整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深入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较为恰当地界定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评价量表,填补了“自主健身行为”在理论与评价指标研究方面的空白。

1 独特的研究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如果作为行为主体的青少年健身行为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外部环境再完善,其健身的坚持性将难以持续,增强体质的持续性也难以保障。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自主健身”仅仅是一个使用性语词,尚未上升到概念界定的理论高度。作者的这一发现,就使其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才能实现理论及测量工具的创新。为此,该书从主观能动性的视角出发,引入了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全面、深入地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建构了概念模型,确保“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科学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上,虽然这一研究取向对于防止青少年犯罪,纠正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种狭隘的研究逐渐背离了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本意,因为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消除青少年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激发青少年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正向发展。该书遵循着这一研究取向,在建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时,引入了两个有关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前者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即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和自我决定的。后者是关于个体行使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过程理论,个体通过设立目标,积极协调情境中的要求、资源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自身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作者明确指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中的“自主”采用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的含义,但是仅凭这一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它缺乏对自我调节过程中行为策略的关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提出的选择、优化和补偿策略则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基于此,作者整合自我决定理论(SDT)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的相关概念,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价值脉络作了清晰的界定,归纳得出了一个可操作化的概念。这就从理论上厘清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本质和内涵,使人们对于自主健身行为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全面的理解。

2全新的解读方式: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

运用符号互动论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关于健身行为的研究内容多为现象或经验性描述统计,主要体现在健身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至于附着在行为上的意义和解释则被忽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薄弱现状不无关系。国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健身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我国健身行为领域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理论及理论模型很难直接用来预测、解释我国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力图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颇有新意。

研究伊始,该书就从探索青少年关于健身行为的经验世界出发,自下而上地为现象寻找理论,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整合中,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此借鉴了符号互动论中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行为分析模式,刺激一反应( S-R)公式在解释行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仅仅把人的行为看成特定环境刺激下做出的反应,至于人为什么如此行为则不曾涉及。在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则走出了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分析模式,它关注人类行为的主观领域,主张对附着在行为上的解释和意义进行分析。因此,作者认为,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研究,既不能重复地沿袭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分析模式,也不能自上而下地直接运用某一现有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理解行为意义本身。从这条独特的思维轨迹出发,该书采用自下而上的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研究参与者自身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经验感知中,获得了一个敏感化概念。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敏感化概念”缺乏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但它却提供了从何处去发现经验现象的线索和启示。根据敏感化概念提供的线索和启示,作者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象的现象信息与自我决定理论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进行互动解读,最终归纳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操作化概念。这种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路径,对我国体育行为研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整体上颇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3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维程序

毫无疑问,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方法。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追问与反思中,张力为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体育科学研究者亟需解决的不仅仅是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方法问题,而更应关注的是对世界的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者所秉持的方法论理念,它决定了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研究方法和工具,指引着整个研究的取向。尽管学界已认识到方法论在整个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研究中,却没有给予方法论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导致研究程序出现逻辑错误而损害研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有学者曾对我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部分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失问题,科学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则表现出了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明确而突出的方法论意识指导下,科学规范地选择与运用研究方法,既合乎逻辑又合乎经验地完成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工作。

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该书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与测量工具的创新,首先在于并没有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刺激一反应( S-R)的行为主义模式下,而是站在社会学、哲学的高度,运用整体、辩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来看待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这一体育人文社会现象,并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渗透在整个研究设计和过程之中,使得青少年健身行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次,作者力图实践上下求索方法论,通过对“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的探讨,实现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完美融合,提供给我们体育行为研究纵深拓展的范例。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本着向上求索的“论道”精神,采用质化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解读、探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并且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在于如何精确地解读附着在青少年健身行为上的“自主性”,它关系到后续现象信息与相关理论的整合,直接决定着继之而来的建模工作和论证过程,关系到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为此,作者借鉴了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的现象信息,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为了不流于单一论证,作者继续实践向下求索的“道论”理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探索、论证概念模型,进而研制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评价量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5)

创新才能就是发明力。所谓发明力,是指对已积聚的常识和经历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发明,发生新概念、新常识、新思维的才能。大体上由感知力、记忆力、考虑力、想象力4种才能所组成。在感知力、记忆力、考虑力、想象力这4种才能中,感知力、记忆力和考虑力直接关系到常识和经历的积聚和科学加工。感知力、记忆力和考虑力合力修建了人们现有常识和经历的根底。感知力、记忆力和考虑力越强,则对常识和经历的积聚和科学加工越是有用,常识和经历的积聚就越是丰厚,就越是有利于人们想象力的发扬。丰厚的常识和经历将使想象力成为有泉源丰沛之水,然则,假如不擅长对现有的丰厚常识和经历进行加工和新组合,以发生新的常识和经历,那么,现有的丰厚常识和经历将难以发扬应有的效益,人们不免成为“挪动的书柜”。

现代社会是一个青少年的主置突显的时代,是以青少年为主体开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在社会出产、生涯和文明等的创新开展中的主力军效果日益明显。创新才能是一个国度所拥有的研发原创性、有中心常识产权的科学技能的才能,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不时开辟文明的进步前辈范畴、更新民族精力的才能,是一种对民族开展、国际竞争的看法由自觉转化为有战略的盲目、并构成共识和民族凝集力的才能。青少年能否具有创新才能关系到国度的将来开展和可否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综合国力的成功。我们需求经过有用路子来培育和开展我国青少年的创新才能。

科技创新,要害在人才。出色的科学技能人才群体,是国度科技事业开展的决议性要素。当今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核心。无论是兴旺国度照样开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本视为计谋资本和提拔国度竞争力的中心要素,鼎力增强科技人力资本才能建立。培育培养多量高本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力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出路,直接关系到国度和民族的将来。同志在讲话中亦指出:具体施行人才强国计谋,结实树立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要对峙在创新理论中发现人才、在创新运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集人才。起劲培育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巨匠和科技领武士物,特殊是要抓紧培育培养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同志强调指出:“综观科学技能开展史,很多科学家的主要创造发明,都是发生于风华正茂、思想矫捷的青年期间。”在天然科学范畴中,良多后来有成就的各行业专家在青少年时代就矛头初现了。青少年是科技的将来。开展科学技能需求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才能。中心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度”的目的,同志在讲话中亦强调培育中青年专家对科技创新的主要性,这为起劲把优异人才集聚到建立创新型国度的伟大事业中来提出了愈加紧迫的义务,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促进创新人才特殊是年青人才锋芒毕露,显得尤其主要。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体例不顺应培育和进步青少年的创新才能,急迫需求变革,这曾经成为教育理论界的根本共识,当前比拟分明的,经过教育变革有能够处理的障碍我国青少年创新才能的首要问题是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形式。我国的应试教育形式,培育了很多的人才,但这并不是其在培育创新才能的要求面前逃避变革的盾牌,事理也十分粗浅——任何理性的教育形式都邑培育人才,分歧的要害在于培育什么样的人才。(1)我国的应试教育形式的评价系统,以计算化的应试目标对教育结果和学生才能进行评价审核。以成果、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行政部分、校长、教员和学生的独一规范,这就迫使整个教育内容、教育办法、招生测验准则都环绕成果、分数、升学率运转,在这种教育准则下,创新精力和创新才能的培育只能成为一句空论。(2)在这种评价系统之下的教育办法,必定接纳灌注式的战略。在日常进修中,高强度的为学生灌注测验中规范化谜底的威望,让青少年构成定势的思想习气,解说方法缺乏教育互动和民主氛围,灌注是目标,启示也是为了灌注——这种做法严峻的勾消了青少年的思想特性和发明力。(3)进修方法以记忆为主,教室教育办法依然是举座灌、填鸭式。因为必需经过题海战术和大活动量演习才干顺应应试测验的需求,教育伎俩根本上是“划、背、考”。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的常识面狭隘,批判性考虑、发明性思想遭到压制。经过这种办法培育出来的人才,“听话”与“会测验”是评价青少年的遍及认识,这种教育体系体例,以青少年的特性为敌,以自力人格的培育为敌,以创新才能的小我开展为敌;这种教育体系体例诚也能培育出人才,但却不克不及顺应创新大潮之下的国际竞争。详细说,培育与进步青少年的创新才能有两个首要的途径,一是以维护和指导青少年的创新才能为目标的变革。变革教育体系体例、变革人才培育和选拔准则、改善人力资本情况,去除勾消和障碍青少年创新才能开展的妨碍,处理消极影响青少年创新才能的实际问题。二是探究有战略、有方案的培育、进步青少年创新才能的理论和办法,引进培育和进步青少年创新才能的进步前辈理论,树立配套准则,增强相关教育理论的研讨。对教育范畴来说,若何更好的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才能,在当前略显陈腐的教育体系体例和教育变革大潮面前,也是一个理论和理论的创新进程。教育体系体例、教育理论、国度教育的开展程度、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不只仅决议了青少年创新才能的开展,也必定决议创新型国度可否建成。其间的事理再也简略但是:青少年是民族的将来。没有发明力,缺乏创新才能的青少年建立不成一个充溢生机的“少年中国”。

现代社会将是一个青少年的主置突现的时代,是以青少年为主体开展的新时代。是一个基本分歧于农业社会——以博大精深的老一辈为代表的前喻文明为主导的时代,也基本分歧于工业社会——以密切无间的平辈为代表的并喻文明为主导的时代。我们正在面对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以年青人频年长者可以更切实地舆解实际的后喻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青少年社会位置主体性的明显而敏捷的加强。因为常识经济、信息化海潮使得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共享性、开放性特征的常识资本、智能资本的根底性位置确实立,使人类社会出产范畴的代际对等得以完成;青少年在社会出产、生涯和文明等的创新开展中的主力军效果日益明显。实际的显示在:谁更好地把握中心技能、进步前辈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出产力,谁就博得了居有更高社会位置的能够性和实际性;这是一种对创新才能的实际需求,也是对青少年的实际需求。这个属于青少年的时代里,能否具有创新才能,是经济开展、国力提拔的要害,也是国运地点。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前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冲击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加上青少年抗干扰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致使部分青少年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报告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用“三个倡导”在全社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同时也是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挑战的需要。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面临新形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正值我国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使部分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逐步产生了对政府的不信任、社会责任感减弱、诚信度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情绪,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时代面临新挑战

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多种文化并存,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有用成果,但也给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传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标准遭到破坏,一些青少年在多元价值世界中失去方向;同时,西方敌对势力日益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战略,极力向我国输入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企图动摇青少年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信息社会面临新环境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了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青少年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正严重地危害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身体。

首先,网络的全球性使得部分青少年盲目认同和接受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价值和文化,淡化乃至否定自己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网络自由性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无孔不入的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的影响下,容易造成道德意识的迷茫和混乱;最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青少年感到极端新鲜刺激,越发依赖于虚拟网络,以致出现孤僻冷漠、逃避现实等心理疾病。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针对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大力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系统化

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让政治理论发挥主渠道作用。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其为主线,全面规划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以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应结合实际,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文化生活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自觉去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我们要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在政府的协调下,结合相关部门将爱国主义教育、公益性文化、各类校外活动等建设成为教育实践基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明辨是非,注重道德实践,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理解。

(二)将各种教育环境立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大环境。家庭教育是塑造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示范性,青少年耳濡目染最易接受;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最佳场所,要加强学风、校风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校园整体环境;同时,要注重净化社区环境,建设社区精神文明,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时时处处全方位地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在创造大环境的同时,也要紧抓传媒这一重要因素,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学校可利用电视、广播、校报、校园网或组织论坛、座谈会等教育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用多种形式使该体系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三)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

学校应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将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学校要以丰富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建设好优良学风、教风、校风为核心,以美化学校环境为重点,以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安全为保障,积极营造出该体系引领下的校园丰富健康的文化氛围。

我们要充分利用一些特殊意义的日子展开主题教育活动,比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等,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优质校园网络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精神,及时发现并研究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倡导健康网络文化;同时,要在建设师德文化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道德文化水平,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

总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项短期就能奏效的任务,要合理调动各种资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进教材、进学科、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十报告辅导读本》,2012.11

2.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2010.4

青少年体育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教育;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明就曾说过“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重庆力帆和重庆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l5——l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1.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1.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青少年比赛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2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2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