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9 16:49:05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1)

摘要:诉讼标的理论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化、精密化的要求。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是民事诉讼若干基础理论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抽象的理论之一。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种学说,但三个学说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研究与其有密切关联的请求权竞合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民事诉讼;诉讼标的;请求权竞合;学说

诉讼标的理论对于民事诉讼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如同一条生命线贯穿于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法院管辖,诉讼系属,重诉,诉之合并、变更、追加和既判力客观范围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诉讼标的理论无论是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还是司法实践中都不受重视,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发展。

民事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之一,而诉讼标的又与请求权竞合问题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请求权竞合

旧诉讼标的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实体法的权利之上,但其理论的破绽发端于请求权竞合的问题上;新诉讼标的理论的兴起却以请求权竞合的处理问题为起步。因此,对于大陆法系而言,民事诉讼标的的理论争执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关于如何解决请求权竞合导致诉讼标的为复数的争论。无论是旧实体法学说、诉讼法学说,还是新实体法学说,请求权竞合问题都是困扰着这些学说的最大的难题。

对于请求权的产生,Hellwing提出了一个大原则,从学理上可以概括为“一个法律构成要件产生一个请求权”,几乎所有关于请求权竞合的争论都是从这一个大原则开始的。学者对原则中的“法律构成要件”的理解展开了争论,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是将法律构成要件解释为“具体的生活事件”。第二种学说是将法律构成要件解释为“请求权存在基础”。第三种学说是将法律构成要件解释为“法规构成部分”。但是无论用什么学说来理解Hellwing提出的这个原则,都会产生法律适用的问题和请求权竞合的困境。于是学者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法律竞合论、请求权竞合论和请求权法条竞合说。

法律竞合论认为,同一生活事实同时符合几个法律构成要件时,如果只有一次给付才合理,那么这种情况就叫法律竞合。也就是说真正的请求权只有一个,此时的冲突只是法律条文的冲突。在法律竞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确定法条适用规则来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即采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补充法补充适用,法条吸收关系的原则来解决。法律竞合论最大的缺陷在于,特别法与普通法关系,原则法与补充法关系或者吸收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都不存在于发生竞合的法律规范之间,法院无法选择适用法律。

在请求权竞合论下,当同一事实关系发生几个请求权,且这几个请求权以同一给付内容为目的时,数个请求权同时并存,就其中一个请求权提出主张、同时或先后主张几个请求权对权利人来说都是可以的。权利人还可以就几个请求权分别进行处分,如将请求权让给第三人或者自己保留。但是,请求权竞合论的漏洞在于当事人在分别处分各个请求权的时候,因为各个请求权可以单独构成不同的诉讼标的,因而会造成重复给付的不合理。

请求权法条竞合说观点由德国民法学者拉伦兹首先提出。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也都赞同这一学说。该学说认为,一个生活事实产生多种请求权的现象可以包括请求权并合、真正的请求权竞合、单一请求权等多种情况,它们本质不同,应分别对待:如果同一生活事实涉及的几个法律条文存在相互排除适用的关系,当事人和法院只能适用其中一条,其他的法律条文应当排除;如果生活事实涉及的几个法律条文之间没有相互排除适用的关系存在,此时就要看这些竞合的法律条文所要达到的法律效果是否同一;在生活事实涉及的几个法律条文之间没有相互排除适用的关系存在,同时这些竞合的法律条文所要达到的法律效果又是同一的,此时又可以分为“请求权基础为多数”和真正的“请求权竞合”两种情形。

二、诉讼标的理论

诉讼标的学说主要有旧实体法说、诉讼法学说和新实体法说这三大类。从总体上来说,诉讼标的是指原告和被告间纷争的对象,这是所有学说的共同点。但是,由于对双方当事人纷争对象范围大小有不一样的界定,催生了不同的学说:旧实体法说把纷争的对象范围看作是原告的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主张;二分肢说则认为诉的声明加上原因事实才是纠纷的系争点;一分肢说主张纷争的对象范围是诉的声明;三分肢说认为,纷争的对象范围是当事人诉的声明、原因事实和程序上的主张;新实体法说直接把纷争的对象范围看成是事实关系。具体来说,各个学说分别有其优点和缺陷。

旧实体法说是从法律构成要件出发来判断请求权,进而再来判断诉讼标的,该学说认为,诉讼标的是原告在诉讼上为一定具体的实体法上的权利主张。旧实体法学说的优点是内涵明确,对于识别重诉、诉的合并、诉的变更追加、既判力的客观范围非常有利,比较容易操作。该说缺陷在于数个实体法上的权利,如果在诉讼上都作出相同的诉之声明,那么此时根据旧实体法说认定此种情况诉讼标的是复数,这点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诉讼法学说中的二分肢说认为,诉之声明与事实理由两者均为构成诉讼标的之重要要素。二分肢说的优点在于:单一的生活事实,如果产生了多数的实体法上权利时,诉讼标的是单一的,这样就避免了复杂但并不合理的所谓的诉讼的合并方式,有利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缺陷是:生活事实的概念不够明确,有可能导致一个案件中究竟是一诉还是多诉的问题。此外,割裂了实体法和诉讼法的关系,忽视了诉讼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对实体权利的保障。一分肢说认为,诉讼标的完全由原告的诉的声明构成,支持诉的声明的实体请求权只属于法律的观点而非裁判的对象。其优点:一分肢说在确认之诉上面很有理论的张力。比如,消极确认之诉,在解决实体法请求权竞合上面有它的优势。缺陷是:在给付之诉中,特别是给付金钱和种类物中,一分肢说毫无意义;诉讼终结以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很难确定;法官在审案过程中的责任实在太大。可以说,一分肢说和二分肢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此两个学说均把权利保护状态作为识别诉讼标的的标准,这样会出现同一生活事实会有两个诉讼标的的问题。三分肢说认为诉讼标的由三个方面构成:原告的权利主张、生活事实、程序主张。其优点:能够对法院进行制约,因为该说认为诉讼标的所包含的其中一个内容是程序主张,而程序主张针对的是法院。但是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所提到的权利主张若深究下来,模糊不清,没有依凭关系。该说试图把一个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和一个程序法上的权利做一个简单的叠加,背离了一个诉的本来的面目。

新实体法说认为,判断诉讼标的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考虑请求权问题,另一方面要考虑事实问题,这里的请求权是综合性的单一的请求权,这里的事实是指将生活事实用实体法判断后的法律事实。在新实体法学说中,对于数个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如果它们都是基于同一个事实,以同一个给付为目的,那么应当视为只有一个单一的、综合性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存在。新实体法学说最大的优点在于用请求权基础竞合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旧实体法中请求权竞合的问题。但是,该说将数个构成要件不相同、证明责任分配不相同、诉讼时效不相同、法律效果不同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统统认为是综合性的、单一性的请求权,只有一个诉讼标的,难以令人信服。

三、对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思考

总体上采用旧实体法说,这与我国的诉讼标的理论最为契合。简而言之,就是以实体法上的权利主张和实体法律关系来界定和识别诉讼标的。这里的实体法律关系或者实体法上的权利并不是指客观存在的法律关系和权利,而是一种被原告所主张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

旧实体法学说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优势,即便于法院的裁判,便于当事人的攻击防御,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明确,这些都是其他诉讼标的理论所不具有的,而且旧实体法所具有的理论优势是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非常需要的。

但是,旧实体法说常常被一些学者所攻击,是因为适用旧实体法说会引起民事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竞合,使诉讼标的变成复数。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况下,实际上当事人只可能请求一次给付,但是却有多个请求权可供当事人主张,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而言,旧实体法说在理论上受到最致命的攻击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出现请求权竞合,那么一个诉讼案件就会存在多个诉讼标的;二是受法律知识的局限,当事人提出的主张往往会使纠纷不能在诉讼中得到一次性解决。其实,仅仅在给付之诉中的请求权竞合的情况下,旧实体法学说才存在缺陷,在其他情况下旧实体法说都能很好地解释与诉讼标的和请求权竞合相关的所有问题。在民事司法实务中,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还具备一丁点理性,他都不可能在法院的判决满足了其中一个给付请求之后再就其他竞合的请求权提起另外的诉讼。如果原告提出的竞合的请求权中的一个被法院驳回了,同时法院又不允许原告另行起诉,那么原告就无法寻求诉讼救济了。因此,旧实体法说是一个具有诸多合理成分的理论,仅仅因为旧实体法说存在的一个方面的缺陷就抛弃这个理论,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四、结语

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都离不开实体法律关系或实体权利主张,但是它们各自所主张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诉讼,应该以实体法学说为基础分别界定其诉讼标的的概念和识别标准。

考虑到以上的因素,采用这样一个方案比较适合我国诉讼标的理论,即用新实体法学说识别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用旧实体法学说界定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民事诉讼标的对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意义重大,它曾被称为民事诉讼的“脊梁骨”。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分析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内在联系,融合新实体法学说与旧实体法学说,才可全面把握诉讼标的理论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陈荣宗.民事程序法与诉讼标的理论[M].台北:台湾大学丛书,1977:249.

[2] Hellwing,德国民事诉讼法学者黑尔维希。参见Hellwing,Anspruch und Klagerecht.1900,S.98.

[3]Georgiades a..a..O.S.70.Larenz,AllgemeinerTeildes deutschenburgerlichen Rechts 1967,20 Ⅳ S.268ff.

[4]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87.

[5]杨荣新.民事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3.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2)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自2004年陆续推出以来,受到各方的关注。就其文体教学的效果而言,引用参与编写教材的王栋生的话最合适不过:“目前学生写作文体混乱的现象令人担忧……学生不大会就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发议论,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不注意论证的过程,缺乏论证的手段;他们说明事理的能力较差,不会对一个事物下定义;有些学生无法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却毫无必要地穿插大段议论。近年这种现象确实比较普遍”。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在文体教学效果的取得上,教科书要承担责任,甚至是主要的责任。苏教版写作教材在文体教学方面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苏教版写作实践虽然对学生不做过多的文体要求,但对学生的文体能力要求很高。同时,在文体知识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撑。以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必修二)的写作安排为例:必修一中专题1“向青春举杯”写作指导是“激活我们的诗情”,写作实践要求“青春”(书信)、“长大”(散文诗)、“相信未来”(短诗);专题2“获得教养的途径”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要求“我的读书故事”(随笔)、“读书的苦乐之境”(议论文)、“给自己起一个字”(叙述);专题3“月是故乡明”的写作指导是“夹叙夹议枝繁叶茂”,要求“静听回声”(随笔)、“在远方”(散文)、“在路上”(散文);专题4“像山那样思考”要求“音乐欣赏”(想象)、“自然小品”(小品)、“大自然的智慧”(随笔)。

必修二中专题2“和平的祈祷”写作指导“恰当的选用叙述的角度”,要求“编写年度世界战乱灾荒十大事件”、“战争与人”(读图感受)、“读图想象”(故事)、“诗歌仿写”(诗歌)”;专题3“历史的回声”要求“咏史“(诗歌或散文)、读史随笔(随笔)、消息或通讯;专题4“慢慢走啊”要求“美的瞬间”(片段)、“老师们”(片段)、赏画心得(鉴赏评论)、微型小说鉴赏(鉴赏评论)。

姑且不论写作指导及写作实践的文体分类是否科学,单从以上所列我们就可以看到,虽然教材赋予学生选题的自由,让学生尽量做到有话可说,但真正涉及到具体的写作时,每个学生还是必须具备相当种类的文体知识。问题是,学生有这么多文体知识的储备吗?假如他的确具备了相当的文体知识,他能够熟练运用吗?苏教版写作部分的编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假设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后几年,应当基本掌握写作要领,具备写作基本知识和相应能力。所以不能把高一学生当作没有任何写作基础的教学对象,也不能误认所有人都处在整齐的水平线上”。那么实际上,学生真的知道散文诗、鉴赏评论的文体规范是怎样的吗?学生真的懂得散文和随笔的区分吗?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让学生有效掌握这些文体的特点恐怕并不容易。

第二,苏教版现有文体知识的介绍并没有走出以往的套路,学生读过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某种文体的本质特点,当然也就很难掌握文体规范。例如必修二讲述通讯的写作特点:“通讯重要的特点是故事性。这就要求:第一,注意揭示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故事写得生动具体……第二,注意“再现”形象……第三,注意写人……第四,可以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来写”。这样的表述能否揭示通讯的文体特征?很难说。小说等强调故事性的文体似乎也有这几个特征。学生学习了这样的文体知识应该不可能对通讯有本质的把握。那么即使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他对于“为什么”要写通讯、“怎样写”通讯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通讯写作这一环他就不可能学习好。

第三,人文组元的方式使苏教版的文体教学失去了内在的逻辑。这是苏教版编写最大的缺憾。由于人文话题的编排顺序并没有一定的科学性要求,孰先孰后与人们的认知顺序并无多大关联。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则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不同主体之间、同一主体不同能力要求之间不一定平衡发展,但总体上是循序渐进的。苏教版对表达方式、教学文体、应用文体的训练要求只是根据人文话题的需要提出的,人文话题的无序与写作实践的有序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苏教版在成全人文话题的同时只能牺牲写作实践的内在逻辑,文体教学便失去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课程设置;撰写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4]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4)

一、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与歪曲

古文经学奉《左氏春秋》为经典,治学严谨,重实证和求真,从河间献王刘德开始,这种实事求是的学风就继承下来,东汉受到歪曲,宋以后今古文经的对垒又促进了实事求是复兴,最终实现了实事求是与即物穷理,实事求是与西方自然科学的统一。

(一)刘德与古文经学对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

汉代,随着儒学和儒家经典的地位的逐渐上升,儒家经典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分野。西汉时,今文经盛行,中央政权先后立五经博士,以掌管古今史事待问和经学传授。西汉末年,开始有古文经与今文经的对垒,古文经在民间有所流传,河间献王刘德、刘歆、郑玄等就是杰出的代表。据《河间献王传》记载:“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1]这些记载说明,河间献王刘德不但收集先秦古书,还推崇《周官》、《毛氏诗》、《左氏春秋》等今文经的典籍,赞成立左氏春秋博士。刘德的河间国最早为《毛氏诗》和《左氏春秋》立博士,比刘歆早100年。刘德治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谨、务实的,班固评价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2]颜师古认为,“实事”是指事实,即事情的真实情况,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是”解释成为“直”,即正确的见解,实事求是是指辩明是非、对错,正确解释典籍或文献。由此可见,刘德重事实和实证的“实事求是”的古文经学学风与当时“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3]的倾向是大不相同的。西汉末年,刘歆提倡古文经学,继承和发扬了河间献王刘德的“实事求是”的学风。东汉郑玄、王肃统合今古文,引纬书解经、把经学变为礼学、拘泥与名物制度的考订,导致经学逐渐繁琐化、玄学化,这就破坏了“实施求实”的学风。

(二)朱熹以“理”为“是”与“即物穷理”的提出

宋代,出于对儒家注疏一统的反对和排斥佛老的需要,出现了疑经思潮。很多学者怀疑原有经典注疏的正确性,甚至还删改了经典的原文,虽然促进了哲学体系的建构,但是却破坏了经典的完整性和本原性。朱熹是宋代疑经思想和哲学建构的集大成者,他把“是”解释成为“理”,并提出了“即物穷理”的命题。汉唐时期的“是”不包含“理”的含义,朱熹却赋予其“理”的内涵。他先将“理”与是非结合起来,“凡读书,先须晓得他的言词了,然后看其说于理当否。当于理则是,背于理则非。”[4]他认为,学者要修的工夫就是一个“是”,而“理”则不是即非。这里强调“是”的内容与“理”相符合。朱熹还将“是”与“理”直接等同,他说:“‘知识理会个是与不是,便了。’又曰:‘是,便是理。’”[5]朱熹认为,把握了事物的“是”,也就把握了事物的“理”,即内在规律。朱熹推崇《大学》为四书之首,他认为要致知,必须先格物,即即物穷理。万物都有理,穷尽事物之理,就能豁然贯通,实现心物的相合。朱熹的即物穷理,作为一个认识论命题,其内容的实质不是认识物,而是认识社会的“理”,即伦理。朱熹说:“如今说格物,只晨起开目时,便有四件在这里,不用外寻,仁义礼智是也。”[6]又说:“今为学而不穷理、明人伦、讲圣言、求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7]朱熹强调,为了使事物的表里、精粗都清清楚楚,须得“合内外之理”,即“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8]

(三)清代汉学和宋学对实事求是的调和

清代启蒙思想家推崇实学、实用,讲求经世致用,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谈义理、性命之学。戴震对程颢、张载、朱熹的描述是:“三君子皆志圣贤之志者也,其学本夫求是之心,故于此于彼,期在自得,不在虚名。……而三君子求是之心,久之亦知其不可恃以衡鉴事物,固终能觉悟其非也。”[9]阮元评价清朝的儒者,喜好训诂考据之学,相互借鉴,远离佛道,于难中求是,符合“实事求是”的学风要求。洪亮吉也推崇当世儒者对学问能够追本溯源,“实事求是”。这是对清代汉学“实事求是”学风的肯定和宣扬,这里的“是”包含有“理”或“规律”的意思。汉学家段玉裁以校书来解释“是”,提出先确定了底本的正确性,再去确定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清代汉学的实事求是是一个考据命题,而不是哲学的认识论命题。汉学虽然对儒经的考证不遗余力,但是却离经世致用越来越远,这种空虚的倾向受到了宋学的强烈批判。汉学推崇实事求是,宋学为即物穷理辩护,两派分歧在“穷理”上。阮元认为,《大学》原文没有“穷理”一词,是朱熹补充的,这与实践精神相悖。而方东树指称阮元不能实事求是,直斥其害怕致知穷理,乱了本,结论自然是错的。由此,方东树消除了“求是”和“穷理”的对立,把实事求是与即物穷理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曾国藩以博能反约论进一步将即物穷理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他说:“近世乾嘉之间,诸儒务为浩博。惠定宇、戴东原之流钩研诂训,本河间献王实事求是之旨,薄宋贤为空疏。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名目自高,诋毁日月,亦变而蔽者也。”[10]曾国藩把“是”解释为“理”,这和朱熹一致。这样,实事求是也就是朱熹的即物穷理了。

(四)近代今古文经学与西学的结合

龚自珍、康有为等今文经学大师否定实事求是是古文经的专利,强调今文经也能实事求是。龚自珍说:“夫读书者实事求是,千古同之,此虽汉人语,非汉人所能专。”[11]康有为则进一步将实事求是命题说成是刘歆伪造的,“见《史记•河间献王世家》有‘好儒学’三字,以为藩王之力能购书也,于是将生平伪撰之书一举而附之于《河间传》中,以证成其真而阴灭其迹。”[12]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和反驳了清代汉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引起了古文经学的反驳。古文经学家刘师培重申了“实事求是”的命题,他指出,近代的考证学超越前代,分标例及征实两派,前者取舍严谨,语言简洁;后者实事求是,矫正虚诬。这种对清代汉学的描述,已经接近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刘师培还通过对明儒和清儒的比较,提高了“求是之学”的地位。章太炎批判了康有为的“微言大义”的学术作风,作了《征信论》一文,强调“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左宗棠、郭嵩焘认为西方格致之学发达,是因为重视实事求是,于是主张把实事求是与西方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严复与郭嵩焘见解一致,他强调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反对主观成见对认识造成障碍。

二、实事求是认识论的确立与论证

伴随着今古文经的论争,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倾向逐渐的确立和发展起来。实事求是首先区分了实与虚,这是智慧的表现,然后确立起认识的标准,清晰了认识的来源,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办事,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一)实和虚的区分

1.孔子“知之为知之”的求知观。孔子认为,获得知识要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里,知道的就是“实”,不知道的就是“虚”。只有分清了“实”和“虚”,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这是智慧的表现。孔子以这样的态度去求知,并要求他的学生们也做到这一点。2.孙子“知彼知己”的变化观。孙子对待战争很慎重,他认为道、天、地、将、法五要素是关系战争胜败的重要条件,不可忽视。他还重视战争中各种条件的变化,强调随机应变。如何才能随机应变,切中敌方要害呢?孙子提出“知彼知己”的主张。即要了解敌我双方的虚实(实力对比),要学会利用矛盾转化的原理,奇正、虚实结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认识标准的确定

1.墨子“三表”的是非观。墨子很重视辩论,由此他提出认识需要有一个检验的标准,他将这个标准总结为三个方面:本、原、用。所谓本,指以古代圣王做过的事情为依据;所谓原,指以百姓的耳闻目见为依据;所谓用,即通过实际的施行,看它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中,百姓的耳闻目见的直接经验是最主要的。2.韩非“参验”说。“参验”早在《战国策》、《楚辞》就出现过,对比之意比较突出,忽视了验证的内容。韩非在继承荀子思想继承上,发挥为参照天时、地利、人情、物理,去审核臣子对君王陈述的言论。韩非强调名实相符、办事有实际效果是确定是非和审查言辞正确与否的标准。3.王充反“生知”而重“效验”。东汉时期,谶纬迷信盛行,为了破除“谶纬”和谴告之说,王充提出元气自然论思想,从天与忍耐皆是由元气自然产生出发,来论证天与人也是自然的。为了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王充强调人的认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即感官必须与外物相接触,才能了解事物的实际情况,不耳闻目见,就无从了解事物的形状。另外,他还批判了墨子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提出“效验”才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效验,即实效和验证。

(三)认识来源的清晰

1.张载强调“有物则有感”。张载从气本论出发,承认世界的客观性。他认为,认识来自于客观世界,人的认识以外物为依据,离开外物,就不会产生认识。这种认识,张载称为“闻见之知”。他强调天地之间的外物很多,只停留于闻见之知,是不能穷尽天下万物的,还需要“大其心”,即研究宇宙的本质和规律。王廷相继承了这一思想,把认识的来源总结为见闻和思虑。2.王夫之“即事以穷理”。王夫之分辨了人的认识能力(能)和认识对象(所)的关系,肯定人的认识能力的同时,也强调要“既事以穷理”。他认为,认识离不开三个条件:客观事物、感觉器官、心(精神活动)。其中,前者是认识产生的客观条件,后两者是认识产生的主观条件。他批判了不务实务,主观臆断的行为,强调认识事物,追求真理必须从客观事物出发,要注意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能力的结合。

(四)按照规律去做事

1.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王守仁把认识和实践看做是一回事,两者不能分离,知行合一才是知行的本然状态。他认为,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体现。行在知先,只有做过了孝悌的行为,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孝悌。这里主要是围绕道德实践和道德知识来讲的。另外,王守仁的行涵义极广,以至于把知也作为行了。他不但把学、问、思、辨看作行,还把“一念发动处”当作行。2.王廷相的“知行并举”说。王廷相重视“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对重知轻行。这里的“行”,指实际行动,实际做事。他认为,真知就是说一件事就实际去做一件事,做了一件事就获得了一种认识。只夸夸奇谈,而不去实际操作,遇到事情就会迷惑。他的所谓的“于实践处用过”,就是强调实际践履,实在的去做。3.颜元的“习行”说。颜元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程朱的空谈义理。他的“习行”,是指亲自体验去做某事。他认为,学问不是看书、作文就行的,还要身体力行。也就是明清启蒙思想家提倡的“经世致用”的学问。颜元也谈“格物”,他的格与朱熹、王守仁不同,有搏斗、斗争、变革之意,强调一定要亲自“下手一番”。

三、实事求是方法论的提出与发展

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实践的思维方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大的指导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概括。[13]从提出开始,实事求是纠正了一系列的错误思想路线,为中国发展的实际指明了方向,理论上得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的继承和发展。

(一)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是在《中共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要求全党要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去争取抗战的胜利。随后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它确立为一种科学的态度,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明确的诠释了“实事求是”的涵义,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4]他还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的“的”,这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1942年的延安干部会议上,为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发表了《反对党八股》的讲话,他主张以科学的精神去革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空洞的言论、无的放矢和自以为是。他号召全体党员要把实事求是当做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要“惩前毖后”,要“治病救人”。他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博古等同志都对“左”倾冒进主义和教条主义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向实际情况作调查”,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检验认识。

(二)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认识方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时期,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的建设遇到了问题,失去了方向,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照搬别国的经验是不可取的,主观臆断、冒险主义是要不得的,能够做的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去尝试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理论和方法,即坚持实事求是。“”后,邓小平同志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党的工作重心迅速的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的工作会议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总结报告,在这次报告中,他强调了“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制定新的政策方针。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思想僵化,尤其是党员干部,尤其需要开动脑筋,灵活的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其次,解放思想还要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基础,也是革命和建设的基础,过去的成就来自于它,未来的目标还要依靠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结合,就是理论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这一思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解决了根本任务、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外部条件、领导力量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三)群众路线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5)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未提及自己思想理论的精髓,列宁虽曾说讧“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但未成理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作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贡献。从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

“精髓”问题是一个理论体系最本质的问题,是其之所以区别于其它思想体系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从未提出过自己思想理论的精髓。其后,列宁在《共产主义》一文中曾经提出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但列宁既没有把这个“精髓”进行具体阐述,也没有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谁对马克思主义精髓作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贡献?研究这一问题,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定位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为“庙里的神”。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也就是说,哲学是使人类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成其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早年的马克思在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时就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何者是精髓?所谓精髓,就是指事物的精华、灵魂或精神实质。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上去把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和最终归宿。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密不可分,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列宁、、邓小平、都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研究和解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国内外重大实际问题,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可见。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上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应当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但是这种坚持是发展中的坚持,应随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任务进行新的概括和阐发,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二、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首创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创造性地概括和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的集中概括和新的阐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首创。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就提倡并实行过下乡调查,发表过“古者为学,重在形式”,“闭门求学,其学无用”等思想。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的开篇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1937年7、8月问,发表《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高度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强调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1938年l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并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了“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命题。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用中国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作出了经典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经过的改造和解释,实事求是已不单纯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而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了。这一提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反对了经验主义也反对了教条主义。就这赋予了实事求是以理论的形态,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中央党校礼堂落成时,彭真建议题词,题写一句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名言。欣然同意,挥笔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反映了在认识上已经把实事求是看做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由于我党抓住了这个精髓,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也正是由于我党没有抓住这个精髓,从1957年开始,我们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屡犯“左”的错误,特别是犯了“”这样全局性的错误。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髓,党的事业就凯歌前进,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个精髓,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就滋长、泛滥,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失败。历史证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它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贡献

“实事求是”这个精髓不但在我党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在理论上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但着力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概括,而且第一次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邓小平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科学论断。1978年9月6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的工作汇报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他提出:“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I6l邓小平第二次讲“精髓”,则是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这次讲话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的科学论断。他还明确地讲。“实事求是”是的一种表述。实际上就是马克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不仅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还论述了如何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概括得出的基本结论。””二是必须注重发展生产力,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三是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充分信任群众,历来反对不信任群众,不依靠群众。”正因为邓小平理解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理论概括。邓小平亲历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和背离这一思想路线的挫折,他又寸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理解。打倒“”以后,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致使“”造成的混乱局面无法得以根本扭转。在这一关键时刻,邓小平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这次全会上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地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系统的概括。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起来加以论述。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认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思想路线问题的讨论。1980年2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第一次用四句话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四句话写进了党的十二大中。邓小平把的“四个字”变成了“四句话”,使我党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有了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表述。把党的思想路线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了。这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贡献。

邓小平第一次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经过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全党同志无人不知实事求是是我党的生命线。但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正如邓小平所说,思想一僵化,许多怪现象就产生了: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于是,邓小平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这一概念。他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能前进”,我们党的“生机就停止了”。他还进一步阐明了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一致性。认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首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和限度,解放思想不是乱思乱想,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把落后的思想从人的头脑中清除出去。“就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拊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在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四句话”新概括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地概括和提炼,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升华为金光闪闪的八个大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进行理论创新,发展真理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因如此,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强调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2个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要求,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最新概括和创造性发展。

的新概括,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精髓鲜活的时代内容。与时俱进,就是紧随时展进步,就是贴近时代开拓进取,它是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论述,是对国际共运教训的新总结,对我党历史经验的新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辉煌实践的新升华。实践表明,“与时俱进”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产生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与时俱进”的提出,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理论实质.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理论内涵。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主旨看,实事求是强调的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解决照搬照抄的“洋化”问题;解放思想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主要解决一切形式的“神化”问题;而与时俱进强调的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主要解决固步自封的“僵化”问题。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看,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是归宿;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系看,马克思主义精髓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体。“实事求是”是中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是两个基本点。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紧密结合,前后呼应,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完整体系。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表述,使得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时代内容更加鲜明,理论内涵更加丰富.理论形态更加完备,理论概括更加科学。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6)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应根据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揭平英.高职文秘专业“准职业人”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 郭荣梅.发达地区高职文秘类人才需求与培养分析[J].职业时空,2007(22).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篇(7)

笔者针对时下愈演愈烈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纷纷争考公务员,争当“考碗族”的社会现象,并且为了更具时效地完成关于申论研究的科研立项,特此以我校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有关调查与分析,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问卷有效率100%。现将结果形成文字,发布如下。

一、问卷展示与分析

根据你的阅读和写作经验,认真回答如下问题:

1.申论跟高考作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2.申论跟时评相比,有哪些不同?

3.申论与公文是怎样的关系?

4.您认为申论写作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5. 您觉得写好申论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6. 您觉得自己写作申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7.您认为申论写作对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8.您认为中文专业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存在哪些优势与劣势?

9. 通过《申论写作》课程的学习,您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建议?

10. 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您认为学习申论写作对您还有其他意义吗?

二、问卷结果分析

笔者以我校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有关调查与分析,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问卷有效率100%。上文已说明本问卷氛围三大块内容,同理,现将问卷结果对应地分成三部分进行分析与阐释。

(一)申论写作的特点

1、时评写作VS高考作文VS申论写作

时评写作 高考作文 申论写作

写作目的(48.81%) 针对实事做出点评,旨在分析,增强大众舆论导向。 参加高考 选拔公务员

写作考试难度(15.22%) 针对的是话题,更能把握中心,掌握写作内容,条例更清晰易懂,较申论更为自由,亦更为简单。 考试时间、字数底线、试题考察内容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际。 以理论为背景,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综合考察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体(45.65%) 具有提纲的样式,即引述材料——议论分析——联系实际——归结全篇。 对文章体裁范围、表达重点等都有明确规定。 一般都是论述性的议论文,具备普通公文的相关特性。

行文要求(35.87%) 1、选取恰当的当下新闻(话题鲜)

2、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观点辣)

3、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论据杂)事实胜于雄辩,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材料可信手拈来。

4、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语言趣) 在作文试题中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两大块:1、对作文基本技能的要求:文体、字数、主旨、语言表达、结构统筹、文面等方面的要求;2、对文章有延展性的要求:立意深刻、内容健康向上、语言运用上富有文采、有创新等。 要求讲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中央现阶段理论方针政策,这是基本公式;针对所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出概括总结、合理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这是基本思路要求。

写作内容(43.48%) 就社会生活的某一现象或事件发表看法,阐述观点。 具有时效性与新闻性,缘事而发、寓理于事,贴近生活,题材广泛。 紧密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每年命题组都会出不同的题以反映高中学生的看法,形式多变,内容丰富。 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媒体关注的表层引入深度的理性分析,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关键,核心是培养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作主体(25%) 广大新闻媒体与公民个人, 第三方立场。 高考生 虚拟的公务员身份

写作性质(25%) 是一切社会人都可以的呐喊,是一切文化人都可以用文字表达的世界观。 高考语文考试科目中的一道题目 公务员考试中的命题组成部分

语言表达(45.65%) “精、短、快、活”,采用大众视角,针对一个话题展开论述,观点深刻,发人深省,语言通俗易懂,可综合运用多种写作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段。 考生可以自由地发挥,鼓励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包容并推崇文学性语言,尊重个人风格的实践。 语言上有严格限定,具备公文的基本要求,注重理性与逻辑性,行文风格朴素易懂,反对文学性与个人化风格。

小结:

由以上大学生们通过对申论写作与高考作文写作之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92位调查对象看来,申论与高考作文、时评写作三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以上八个方面。其中,写作目的、文体、语言表达以及写作内容的不同所占比例最重。由此可得,申论同高考作文虽然同为考试形式,同样具备限时作文等客观规定,但是由目的、性质、内容、语言表达、主体、要求等比项出发考察,申论的特点还是十分明显的。简言之,由于招考目的、考生对象的年龄阶段与社会阅历的不同,申论不是一种单纯的写作考试或是自由写作行为,而是一种在阅读与分析材料基础上的集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一体的案例分析题。

特别是近年来,公考制度日趋完善,申论考试已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由自由写作向定向分析转变,考试的针对性逐渐加强,它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考察应试者们的能力,绝不是单纯的写作方面的能力,因而,申论写作更注重考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与思考,更关注学生的前瞻性与逻辑性思维,最突出的则是对考生政治敏感性的考察。毕竟,申论隶属于公务员考试,必须强调考生能模拟公务员身份,完成相关工作本身所提出的要求。

2、普通公文VS申论写作

小结:

通过调查,普遍反映出来的结果是,申论起源于典型的公文文体,制发公文是解决申论给定材料问题的必然选择。申论考试的大纲要求与公文写作的规律是一致的。申论的三种题型的解答根据公文法定文种和事务文书的种类都有对应的文种和问题思路:概括、概述题属于法定文种的报告;提出对策题属于事务文书计划中的一种方案;作文题属于法定文种的意见。

申论写作中常会涉及公文写作,如一些公文文种、假定部门、身份问题。公文写作的虚拟领导性及内容上的国家意识、全局意识、前瞻意识等都是申论写作的考察点。申论写作考察的能力也潜移默化的体现在了公文写作中。

从文体角度出发,申论论述写作应属应用文体,即公文写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论述材料与行政机关的智能紧密相关;2.结构基本相似;3.申论论述写作要求与公文写作规律要求基本一致。

(二)中文专业大学生与申论写作

由问卷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大学生知“彼”的基本状况,对第二部分的调查则能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们知“己”的程度。两相对照,则能发现大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训练上所存在的冲突点,也是笔者想要重点调查的突破口。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95.65%) 公文 申论

区 别 目的(5.68%) 向上级提交申请,向下级下达命令,以处理相关问题的行政办公文件。 选拔公务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