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环境与健康论文

环境与健康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9 16:49:05

环境与健康论文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1)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分析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当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常会造成急性危害。历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当污染物长期以低浓度持续不断地进入人体,则会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例如,大气低浓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剂量重金属铅引起的贫血、末梢神经炎、神经麻痹、幼儿脑受危害而引起学习和注意力涣散等智力障碍等。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资料表明,人类癌症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而致癌的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纤维、煤烟中的苯类、二氧化硫、农药等。如位于包钢北部偏西约20公里的沙德格苏木,许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部分人出现骨骼变形,据包头医学院在该地区的调查,儿童牙齿斑釉率为97.63%,成人为89.57%,严重的氟污染不仅损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大队有万余头羊,后来只活了不过4000头,牧民们生活极端困苦,纷纷洒泪离乡,逃荒到达茂旗等地。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很重视,指派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去调查核实,结果情况基本属实。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学;健康城市;城市规划;理论框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城市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水体污染、交通堵塞、生态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及健康城市的发展。在健康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良好的理论基础框架是构建健康城市的重点,本文将基于生态学视角与健康城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1健康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不同的角度来对“健康”进行审视,那么健康就有不同的侧重点。从生态学的焦旭来看,健康是一种热泪生存的状态,包括人类的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从健康促进的角度来看,健康是个体发挥潜能来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做出回应。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健康则是指城市之间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比如:城市的更新会导致社会网络的突变,可能会促进某个行业飞速发展,也可能会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健康城市规划理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2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

2.1协调性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人与环境是城市中的基本组成元素,但是这一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利用复杂的系统性理论来对环境与人之间的进行全面分析,如内部稳定状态、负反馈、相互依存的状态等。在注重多维度的结构中,为了让城市得到健康发展,需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2.2动态思维原则

在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中,需要使用动态思维来进行框架的构建,注重的是城市各个系统的完整性和动态性。完整性是指在健康城市中,包括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如:物理环境、自然要素、建成要素、集体尺度等。动态性原则是指当一个系统环境出现变化及干扰后,系统变成与之前不同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代表系统的功能失效,如:当城市住房市场受到干扰后,回归到正常的住房市场,而此时,需要将关注点放在“更好的住房市场”方面,而不是简单的“住房市场正常化”。因此,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应当要坚持动态思维原则,保证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发展。

3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城市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展开:

3.1“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人与环境是城市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二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城市健康的重点内容。在城市之中,环境要素包括物质系统和社会系统,同时也包括了下属的多个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需要与人为要素有效结合到一起,如:城市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需求有效结合到一起、城市的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到一起等。而对“人”的要素则是从个人行为以及集体行为等方面入手,注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各种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性作用等。如:杭州市注重打造城市健康环境,建设“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并积极展开全市城乡清洁工作。

3.2多维度展开健康城市规划

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的构建注重的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健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展开城市规划工作。第一,从“水”的角度出发。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五水共治”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其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以及抓节水这五个环节。将城市中关于“水”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健康”程度,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从“气”的角度出发。不良空气已经对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的规划需要加强对“气”的治理。特别是面对燃煤烟气、有机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工地扬尘等有害气体,城市规划人员应当要以“五气治理”理论为规划的基础,与其他规划手段结合到一起,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空气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促进城市以及城市人的健康发展。

3.3健康城市设计导则

健康城市设计导则是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来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指导和规定,引导城市建设的有效展开,包括城市形态的塑造、土地的使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设计导则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环境,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强城市的整体设计。比如:美国纽约市层出台《活力城市设计导则》,以此来引导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为活力城市的打造献计献策。虽然我国当前对健康城市的建设并没有一定的概念,但是一些先进的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健康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因此,城市规划单位应当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手段,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来使建设手段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如: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今年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着眼于城市发展中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设定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并设定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以及垃圾废物处理等20个二级指标,以此来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健康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保驾护航。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3)

关键词保健型园林;理论依据;实践经验;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47-03

SummaryonDesignTheoryandPracticeofHealthcareGarden

HUANG BAO-baoCUI Rui-f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some related concepts on healthcare garden ofhome and abroad,the domestic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ealthcare garden and the foreign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which could be learned to explore the design. Meanwhile,healthcare garden'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 were reviewed.Finally,the paper explaine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healthcare garden in the hope of that the paper could play a helpful role in healthcare garden designing in future.

Key wordshealthcare garden;theoretical basis;practical experience;problems;outlook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园林的功能也在不断改变拓展。园林不仅承担环境维护、绿化美化、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功能,而且更担负维护人们健康的功能,保健型园林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1-4]。近几年来,保健型园林的设计应用逐渐从在公园、疗养院、医院等场所发展到人居环境的各个地方。保健型园林是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园林形式,它使环境更加适于人们居住,最大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5-8]。国内近几年也对保健型园林进行很多的研究,包括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从中吸取精华,以优化和组合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理论以及实践。

1国内外保健型园林的相关概念

保健型园林(healthcare garden)最早出现在欧洲发达国家,有专门培训这方面人才的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化的研究领域,由医疗专家和园林设计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创造一种保健的环境[9],服务的对象范围比较狭窄,同时国外对保健型园林的理解重在对健康的恢复作用,而国内注重保健型园林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和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国内对保健型园林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程绪坷[5]提出保健型园林这一种园林形式,才逐渐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牛泽慧和徐峰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对保健型园林做出如下定义:保健型园林是以维护人民健康和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为目的,以医学与环境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地形、保健型植物、建筑小品的运用来营造的具有保健效果的园林[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和对国外保健园林经验学习上,该文对保健型园林的概念进行进一步总结:保健型园林作为一种潮流在城市各种公共绿地中进行设计应用,充分体现园林的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恢复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它是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养生保健文化知识,以医学、中国传统养生学、环境心理学以及大众的行为心理特征和人们的实际需要为指导,通过园林的各种构成元素在“循证设计”[10]的方法论指导下营造的具有保健功效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这里循证设计中的“证”不仅包括现今专家在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影响所研究出的成果,也包括在实际实践中对保健型园林建设已存在问题吸取的经验教训。国外的康复园林和园艺疗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具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国外保健型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2.1国外保健型园林的设计理论依据

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具备比较完整的营造理论,而且国外保健园林比较倾向于园林自身对健康的恢复作用。

2.1.1以环境心理学和医学为基础,康复景观、园艺疗法和疗养景观的进一步发展。欧美的传统保健型园林是以环境心理学和医学作为指导,着重改善病人就医的环境,消除就医过程中的压抑情绪,充分发挥治疗的功效。环境心理学最初出现于美国,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近3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性学科,更是一门应用性学科[11]。它的研究范围包括:①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②物理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③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12]。

发展相当成熟的园艺疗法和疗养景观以及康复景观的设计实践经验和理论对保健型园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广义的园艺疗法包括通过五感(视、 听、嗅、触、味觉)来调节人的身体健康[13]。“五感”的用语最初见于佛教中的 “五根”,一般意义上的园林景观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视觉的,因为人的信息来源约80%源自视觉。由于医疗花园的特殊作用,园艺疗法中五感刺激的环境设计,将障碍人群融入一般人群考虑,充分开发除视觉以外的对景观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一起在同一区域共同体验环境。Marcus和Barnes在《疗养花园》一书中指出,设计成功的疗养花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4]:①不同类别的空间。包括适于个人独处的空间和适于群体交流的空间,这样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从而增强对环境的控制感,减轻压力,多用绿色材料;②多用自然材料,减少人工材料,可以增强幸福感;③激励锻炼。有利于散步的环境可以减轻压力。④积极的引导。自然的植物、水景以及与植物相关的活动可以给人积极的引导;⑤避免外界干扰。城市噪音、烟尘、人造光源应尽量减少。自然的光线、声音则是花园中的积极要素;⑥避免复杂抽象的景观。对于复杂抽象的环境,比如较为神秘复杂的环境,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可能非常有趣和具有挑战性,但是对于身体或是精神需要疗养的人来说却难以忍受;⑦应避免复杂抽象的园林要素。在克莱尔・库珀・马科斯的《康复花园》[15]文章中,介绍了康复花园设计的15个原则:创造更多锻炼和运动的机会、提供多种选择,寻觅私密空间,行为能力恢复自我训练、促进聚会交流的场所及设施,鼓励人们聚集到一起,强化社会交往,融于自然、可知性、可接近性、亲和性、安静、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性、积极向上的艺术性、探索性、目标点、私密性、全景、易于维护。

2.1.2自然环境健康绩效的两大经典理论。1990年WTO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健康的新定义标志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自然环境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此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是下面两大经典理论:一是乌尔里希的“压力缓解理论”,解释康复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指出与自然接触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本能的益处;该理论认为人们注意力下降是由于压力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并认为自然环境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缓解精神压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7]。二是康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解释了景观复原作用的机理。该理论认为人们长时间的注视自身不感兴趣但是很重要的工作时,必须要高度集中精力,会导致人们神经中枢抑制机能过度使用,易让人产生疲劳感;人类自身对大自然环境具有天生的向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欣赏不需要专心注视[3],即自然环境对人们精神疲劳恢复具有明显效果[2]。两大经典理论的研究说明,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甚至是观看自然环境的图片均能减轻压力,提高诊疗效果,促进心理健康[16-17]。

2.2国外保健型型园林实践研究

国外保健型园林与中国不同,其更重视园林环境的治疗功效,营造大量具有治疗作用的园林形式。主要服务的对象为富人或疾病人群,服务的范围较窄,常为私人服务。针对患病和残疾人建造的保健型园林,例如医院附属花园。国外有不少医院设有附属花园,它们改变了医院中生硬冰冷的气氛,营造有助于病人康复的环境,例如疗养花园、五感花园、康复花园。园艺疗法园的不断创新应用也是对保健型园林的一种发展,同时近几年保健型疗庭院建设成为了欧美发展的一种热潮,例如禅宗花园、沉思花园、纪念性花园、野生生物花园等不同的保健型园林形式都进行了实践与应用。

3国内保健型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我国在保健型园林研究方面起步比较晚。直到1990年,上海园林局程绪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园林》中指出了“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的分类,并提出保健型园林这种类型[5-6],此后国内才陆续开始进行相关研究。由于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国内保健型园林理论实践研究有其特有的特点。

3.1国内保健型园林的设计理论依据

3.1.1在造景元素方面。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因为我国有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而园林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植物。因而大部分专家把重点研究放在保健植物资源的开发以及养生保健型植物群落的构件上,力图把植物的保健功效发挥最大。其中主要根据植物对人的五感的功效对植物以及群落进行分类。李红武根据保健植物释放保健物质这一特性,结合园林美学的理论,给出园林保健植物定义:园林中的保健植物,是园林中那些含有抗菌素和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能散发有益人体健康气体的活性植物的总称。这类植物具有保健、治疗、抑制或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对人类的身体和身心健康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作用[18]。李伟强等介绍保健植物的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触摸型、味觉型)及其保健作用:首先,视觉欣赏产生不同心理,从而起到保健作用;其次,杀菌有益物质的挥发起到的保健作用;最后,丰富的药用资源也具有保健作用[19]。殷利华等较详细地列举华中地区近50种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呼吸保健型、食用保健型与接触感官保健型植物,并提出相应的运用方式,让保健植物在“健康小区”中扮演重要角色[20]。杨振华等根据康体植物的康体功能和其不同侧重点,将能用于营建康体植物群落的园林植物分为以下4种:杀菌消毒类,提神醒脑类,通经活络类,润肺养心类[21]。朱炜总结近几年学者对保健植物的研究,包括分类及其应用。提出开展园林保健植物开发利用的对策:继续开展园林保健植物内含物研究,认真探究保健机理、加大园林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力度,积极开展优良园林保健植物引种驯化、积极倡导“森林浴”和“园艺疗法”,努力营造保健型园林绿地[22]。贾平等总结观赏性保健植物的园林应用:营造保健生态社区、营造保健型室内空间、营造保的公共活动场健型地、营造保健型风景区(目前流行的“森林浴”、“生态旅游”等这些基于保健型园林理论而建立的)、园艺疗法的应用[23]。王 等通过归纳康复性园林绿地中植物的作用,提出植物群落生态设计、保健性设计、运用传统五行学说理论设计及意境设计等康复性园林绿地植物配植的设计手法,并从抗污染、杀菌、保健、碳汇林树种等多方面总结北方可选用的康复性园林绿地植物种类,对北方建设康复性园林绿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4]。刘志强等提出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芳香疗法可推广至园林绿地中,既可改善城乡环境,又可让普通百姓保健、疗疾。首先,建立芳香植物专类园;其次,建立植物保健绿地;再者,建立盲人服务绿地;最后,建立夜花园。芳香植物运用到园林应注意的问题:综合运用人体的五大感官,建立芳香特性应与所处区域的功能、利用人群相适应。香气浓度的控制(地形的控制)和芳香植物的种植形式[25]。李允菲提到利用色彩进行植物造景时,植物颜色的运用种类通常为3~4种。因此,在利用彩色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意色彩不能过于繁多,以免出现凌乱无序的感觉[26]。

3.1.2在指导思想方面。与国外的思想不同,我国的保健型园林的指导思想以传统的五行理论作为指导,着重植物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国内文献理论主要通过将景观与阴阳五行和传统养生文化进行对应,由于在园林中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植物与五行的关系作一对应;还有文献研究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在疗养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别介绍儒、道、佛三教蕴含的养生之道,从而运用到景观规划设计中;现今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的传统丰富的养生智慧正在被研究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

牛泽慧等将园林景观特性与阴阳五行相对应,也将植物与五行的关系一一对应,以此将景观通过五行细分与人体联系起来,人体健康机能(包括身体上与精神上)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景观进行调整[1]。杨 欢等试将传统中医理论用于指导康健花园的设计,并从阴阳平衡的应用和五行的应用2个方面提出新的康健花园设计框架与导则[27]。许 慧等回顾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他指出无论哪种养生法都离不开环境的依托,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古人利用环境养生的一个最好的例证。无论是在园林的选址布局、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筑山理水,还是在园林品赏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其实就是一门养生艺术,其独特的养生价值和艺术手法值得后人借鉴[28]。

3.1.3在国外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由于国外保健型园林发展较为成熟,所以国内在保健型园林的发展研究进程中经常吸取国外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主要是在园艺疗法、康复型园林、疗养院方面理论和实践方面。在国外理论和实践上述已经讲述,这里就不在解释。

3.2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实践研究

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同时保健型园林的建造形式主要是居民小区和植物保健园,比较单一。特别是在上海进行的实践比较多,例如上海市陆家嘴地区居民小区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依照人体脏器所对应的不同保健功能植物,将植被分别栽种到金、木、水、火、土5组不同的区域和方位;20世纪80年代末,在上海市杨浦区民星新村进行创建保健型生态园林的尝试;上海万里城生态保健社区的景观优化设计更是保健型园林的典范。近几年分别在深圳、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保健型园林建设的尝试。

3.3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存在的问题

国内保健型园林发展较晚,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相对不足,再加上国内人口多、医疗条件较差等很多基本国情,致使其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理论不系统,主要研究植物的保健功效,对园林其他要素的保健功效研究很少。理论系统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指导设计。其次,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及人才培训机构,国内主要在居民小区进行保健型园林的营造,保健型园林的应用实践单一,而且只有园林设计师在根据保健学理论基础上独自完成,理论经验不全面。再者,虽然对保健型园林的理论研究进步很多,也吸取很多有用的养生保健的经验,但是始终没有把保健型园林放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进行实践,更无法提高大众保健意识的作用。最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没有很好的对应,即有很多空洞的理论研究,但实践实例不多。由于实践不足且区域严重不平衡、反馈信息不足等原因,无法将使用者的需要结合到理论和实践中。

4对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发展趋势的展望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总结保健型园林发展趋势,将对保健型园林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园林中的各组成要素,而非仅从植物自身考虑,要综合运用植物的各种功能,不能只强调运用植物的嗅觉保健作用;应综合运用园艺学、医学、环境心理学、园林设计、植物学等学科,还需要园艺师、设计师、理疗师、游人之间的相互合作,积极开展保健园林的研究与实践。②保健型园林形式不单单在居住小区或者医疗机构中出现,将会更多地出现在各种公共绿地中。例如在休闲观光农业等旅游业中,保健型园林的营造也会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同时也会从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发展到更多的较发达地区,成为一种更加适合大众的公共园林形式。③随着当前全球高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也在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预测到2014年,高龄人口的比例将占20%[8]。因此,保健型园林的规划将会充分考虑中老年这一群体,对老年人有关的保健园林将会成为关注焦点。④“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应用中,甚至具体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即人性关怀的细节处理。同时大众行为与心理的研究理论应该充分运用到保健型园林的设计实践中。⑤保健型园林中的“参与性”应该得到提高。让人们在自身体验中得到修身养性的结果,例如旅游项目“劳务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⑥充分开发应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的养生智慧和经验。

5结语

通过对国内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精华,丰富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建设,同时吸取对保健型园林案例的实地调查研究而发现存在问题的经验教训,改善和发展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

6参考文献

[1] 牛泽慧,徐峰.保健型园林的营造[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6(3):18-19.

[2] VELARDE M,FRY G,TVEIT M.Health Effects of Viewing Landscapes 2 Landscape Types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7,6(4):199-212.

[3] SCOPELLITI M,GIULIANI M.Choosing Rest orative Environ ments Across the Lifes pan:A Matter of Place Experienc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4):423-437.

[4] 刘自稳.健康,一个急需重视的课题[J].健康,2004(2):8-9.

[5] 程绪坷.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园林的探索[J].园林,1990(1):4-5.

[6] 上海市绿化委员会.生态园林论文续集[J].1版.上海:园林杂志社,1993.

[7] HANSMANN R,HUG S,SEELAND K.Restorati on and Stress Relief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ies in Forests and Parks[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7,6(4):213-225.

[8] 章俊华.Landscape思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 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2004,1(4):108-109,114.

[10] ULRICH R S.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J].Science,1984,224(46-47):420-421.

[11] 刘萍,吴建平.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赣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8-21.

[12] 自考365.《环境心理学》串讲笔记汇总[EB/OL].(2008-05-11)[2011-09-18].2006-04-/2008-05.

[13] 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J].中国园林,2000,16(69):17-19.

[14] MARCUS C C,BARHEA M.Healing Gardens: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99.

[15] 克莱尔・库珀・马科斯,罗华,金荷仙.康复花园[M].台湾:五南出版社,2007.

[16] ULRICH R S.Health benefits of Gardens in Hospitals[EB/OL].(2009-07-10)[2011-09-18].http://省略/SymposiumUlrich.pdf.

[17] HARTIG T,EVANS G W.Restorativ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Experience[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1(23):3-26.

[18] 李红武.园林保健植物分类及应用探讨[J].消费导刊,2008(5):186.

[19] 李伟强,包志毅,刘佳妮.保健植物的类型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46-148.

[20] 殷利华,陈春贵,姚忠勇.居住区绿化保健植物的合理运用[J].江苏林业技,2005,8(4):50-53.

[21] 杨振华,秦华,黄丽霞.康体植物群落的园林造景应用[J].西南园艺,2005,33(5):30-31.

[22] 朱炜.园林保健植物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探讨[J].东林业科技,2010(4):108-110.

[23] 贾平,王广生,黄泽飞,等.观赏型保健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177-180

[24] 王,张金丽,王超.北方康复性园林绿地植物配植研究[J].北方园艺,2010(14):113-117.

[25] 刘志强.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91-93.

[26] 李允菲.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9(2):133-137.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4)

【论文摘要】教学环境是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学场所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

生态心理健康由个体生理、个体心理、生态外环境三部分内容构成,它包括个体心理内部的平衡、个体心理内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个体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加强建设高效的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

1.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院一级的管理层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在二级院(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研室在开展教研活动中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动态地揉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首先,应考虑科学设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参考本科院校宏观型的做法,注重思政的宏观管理,但忽略了系部乃至年级、班的微观层次的管理,忽略了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其次,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比较薄弱,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教师队伍中选拔聘任和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让这些专、兼职教师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并考取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二是培训年级政治辅导员,增强辅导员的学生心理辅导意识,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心理的医生;三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揉和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3.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要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面临着知识更新、社会舆论、竞争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的智力和培养个人的健康心理。二是要提高教师“育人”的意识,明确育心理健康之人的重要性。三是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求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每个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课程如基础文科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公共关系学类课程、礼仪课程等。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课程的网络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培育出健康的心理。

三、努力建设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场所环境

加强教学场所环境的建设,做到让学生在明亮整洁的教室中学习,在设施先进的实验室中做实验,在雅静宽敞的图书馆中阅读,在优美谧静的校园中漫步这些良好的环境因素,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的建设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建立“三个网络,一个系统”。“三个网络”,是指以卫星电视和校园电视台为中心,建设双向闭路电视有线网络;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设各系(部)、各教研室、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室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音频电台为中心,建设语音室及无线、有线自动广播网络。“一个系统”是指“三个网络”在“网络中心”汇合,构成一个真正的“多体媒体智能双向控制教育系统”,整个系统中的信息和资源都将共享,教师可通过网络检索信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或教室利用校园网或双向闭路电视进行“主动式”、“交互式”学习,也可在网上接受远程教育。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必定心情愉悦。 转贴于

2.校外实习实训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在教学课时安排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是1∶1,而校外的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校外实习实训和谐的环境建设,是学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具体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动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实习过程中的意志、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挑战;二是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校内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基地管理人员与师傅的共同引导和指导下完成心理与技能的调整——适应——平衡的过程;三是实习结束后,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三个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调整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心理基础。

四、发展有利于生态心理健康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营造一个蓬勃向上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美丽校园,营造优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2.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校刊及网页、校园广播来营造校园的学习型的精神文化氛围。

4. 引导与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发挥社团的群体效应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严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气氛融洽、实习实训场所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也就是说,要实施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抓好教学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07,(03).

[2]肖二平,燕良轼.生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4).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5)

关键词 经济;环境;健康;内生性;固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169-05

我国经过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环境和健康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又都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研究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的关系,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目标是对我国90年代初至今省区层面上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系统性的实证分析。这种分析的难点在于,第一,收入水平、环境质量和人口健康是彼此依赖、互为因果的,也就是具有内生性,使用普通估计方法易产生偏误;第二,估计结果会受到不可观测固定因素的干扰。本文构建了一个描述经济、环境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克服了内生性问题;使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消除了不可观测固定因素的影响。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经济、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第三部分给出本文的实证结果;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1 经济、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经济、环境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文献很多,但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系统性考察的还很少见,绝大多数现有文献是对其中某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1.1 经济与环境

在以工业为支柱的现代经济中,经济增长通常会导致环境恶化。然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的完成,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从这种经验关系出发,经济学家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EKC)假说,又称“环境倒U假说”,即:环境恶化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呈倒U形关系[1]。EKC仅仅是基于经验观察提出的一个假说,它并没有说明经济增长为什么对环境质量产生这种动态影响。后来的研究者们对此提出了多种可以互相补充的解释[2],包括产业结构变化、收入效应、“门槛”效应、环保活动的规模收益递增等。

不仅经济增长会影响环境,环境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包群和彭水军[3]使用我国1996-2000年的省区面板数据估计了一个由产出方程和污染方程组成的联立方程组,发现在6类工业污染物中,有3类具有负的产出效应,另外3类则对产出影响不显著。

1.2 经济与健康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良好的健康状况不仅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高个人收入,在宏观层面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两者都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Liu et al.[4]考察了中国9省的家庭收入与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现收入受到健康状况的强烈影响,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Bloom et al.[5]使用生产函数方法估计了104个国家人口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人均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有利于改善个人和人口健康状况。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健康与收入水平的相关关系是非线性的,健康状况随收入水平提高而改善,但改善程度逐渐降低[6]。这种非线性关系在宏观层面上依然成立[7]。

应当指出,现有的研究多数沿着经济与健康之间双向因果关系中的某一个方向展开,有很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只有对内生性作出恰当的处理,才能对经济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1.3 环境与健康

针对不同国家的大量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显示,人们的健康受到环境的显著影响。许多污染物与特定疾病之间有着直接联系,会给个人健康带来即时的和长期的损害,并表现在宏观层面,使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8]

虽然健康对环境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少数研究考虑了环境与健康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环境恶化对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仍然显著[9]。

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环境污染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也有一些研究测算了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的经济成本。共同的结论是,环境污染对个人健康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其所导致的经济成本是巨大的。但环境恶化是否对更大范围内的人口健康有显著影响?国内对此还缺少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澄清这个问题。

2 研究方法和数据

由以上文献综述可见,经济、环境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而错综的关系。应把三者纳入同一框架加以系统性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所揭示的经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本文建立如下联立方程计量模型:

其中,Y,E,H分别为人均收入,环境质量和人口健康状况;I为物质资本投入,L为劳动力数量,EDU为教育状况,P为人口数量;S为产业结构,T为环保技术采用情况;M为医疗状况,A为人口年龄结构;下标i,t分别代表地区和年份;ε,μ,ν为误差项。Y,H,E为内生变量,假设其他变量均为外生变量。

在模型中,收入方程(1)的经济含义是,总产出取决于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包括健康和教育状况)和自然资本(即环境)的投入量或消耗量,总量生产函数为柯 布-道格拉斯型。

环境方程(2)的含义是,环境质量受到人均收入、产业

结构和环保技术采用状况的影响。各变量均取对数,以刻画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减少异方差性的影响。

健康方程(3)的含义是,人口健康状况取决于人均收入、环境质量、教育状况和医疗状况。各变量也都取对数。使用死亡率代表人口健康状况时引入了一个代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量,因为总死亡率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使用预期寿命作为健康指标时则不需要这个变量。

本文建立的联立方程计量模型中共有3个内生变量,7或8个外生变量,每个方程中都至少有1 个其他方程中没有的外生变量。很明显,该模型是能够识别的,可以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其进行估计。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果只使用横截面数据,估计结果中会包含各省区固有的、而模型又未能包含的一些特征所引起的虚假相关。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本文采用了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这样可以有效地排除地区固定效应的干扰。

本文使用两组样本来对模型(1)进行估计。第1组是我国30个省区[注: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也不含自治区,因其经济状况特殊,统计资料也欠完整。]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其中人口健康指标为死亡率;第2组是我国29个省区[注:重庆于1997年设为直辖市,故1990年只有29个省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自治区)。]1990年和2000年的面板数据,其中人口健康指标为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对两组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3 实证结果

3.1 收入方程估计结果

使用控制了省区固定效应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其中收入方程的估计结果见表2。从第1组样本的估计结果看,大部分变量的系数估计值都符合预期: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教育对人均收入有显著正影响;人口对人均收入具有负影响。死亡率的系数估计值为正,与预期不符,但很不显著。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对人均收入有显著的负影响。第2组样本的回归结果不清晰,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样本容量较小;二是两个时间点间隔较长(10年),反映的是中长期内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组结果所显示的环境对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还可能与考察时段的差异有关,因为第1组样本覆盖的时段较为晚近,各省区的收入水平比起在第2组样本中都有很大提高(参见表1,第1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总地说来,表2中的实证结果显示,90年代初至今我国的人口健康状况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影响;工业污染对

表3给出了环境方程的估计结果。从中可见,不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总体而言,人均工业气体污染物排放量随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增加;人均未达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则随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减少。虽然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在第1组样本中估计值显著为负,但表3的最后两行显示,使用第1组样本中90年代的观测值,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的估计值为正,与第2组样本的估计结果一致。这表明这两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在近几年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比重的估计值有时不显著,但只要显著,其符号均为负,与预期相符,说明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当使用工业废气或废水处理设施数作为环保技术采用状况的变量时,其系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这并不能说明环保技术不起作用或只起反作用,因为这里明显存在反向因果关系:越是污染严重的省区,越倾向于安装更多的污染处理设施。当使用废水处理率该变量的变量时,系数估计值则显著为负,说明广泛采用环保技术是遏制污染的有效手段。

3.3 健康方程估计结果

健康方程的估计结果见表4。使用不同的人口健康指标和环境指标,得到的结果十分一致:人均收入对人口健康有显著正影响;工业污染对人口健康有显著负影响

教育对改善人口健康的作用不明显。医疗状况与人口健康呈负相关,应该主要是由反向因果关系造成的。

4 结 论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下降,工业气体污染物(SO2、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则随经济增长而上升,但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的上升趋势在近几年有所逆转;工业污染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没有正面作用,而是阻碍着经济增长。在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方面,主要是人均收入对人口健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人口健康对经济增长则没有显著影响。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方面,各种工业气体污染物和工业废水都对人口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此外,教育状况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人口健康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的分析框架和实证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经济、环境和健康是三个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范畴,三者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改变那种一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思路,要充分认识环境和健康自身的内在价值。第二,工业污染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以环境换增长”的做法不可取,尽早致力于对污染排放的控制与监督才是上策;虽然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但一些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已出现随经济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收到了实效,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再接再励,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第三,环境对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环境恶化部分地抵消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健康成果;除了通过医疗卫生系统加强对环境所致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之外,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最后,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力的因素,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rossman G M, Krueger A B.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2):353~377.

[2]Managi S.Are There Increasing Returns to Pollution Abatement? Empirical Analy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Pesticides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8 (3):617~636.

[3]包群,彭水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世界经济,2006,(11):48~58.[Bao Qun, Peng Shuijun.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Simultaneous:Equation Estimate Based on Panel Data[J].The J ournal of World Economy,2006,(11):48~58.]

[4]Liu G G et al.Income Productivity in China: On the Role of health [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7,doi:10.1016/j.jhealeco.2007.05.001.

[5]Bloom D E, Canning D, Sevilla J.The Effect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 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World Development,2004,32 (1):1~13.

[6]Ecob R, Smith G D.Income and Health: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99,48 (5):693~705.

[7]Deaton A.Health,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3,41 (1):113~158.

[8]Dominici F, Sheppard L, Clyde M.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A Statistical Review[J].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2003,71 (2):243~276.

[9]Gangadharan L, Valenzuela M R.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Income,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Extend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6 (3):513~531.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 Health: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Data

QI Liangs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6)

4月22日上午,首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在北京世纪金源饭店隆重举开幕。开幕式上,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了2004年版《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和2004年试行版《健康住宅建设应用技术》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的也标志着2004年部级健康住宅建设新标准的出台。

建设部、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有关领导、来自全国地产界、建筑界、公共健康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进程的大计。

此次部级健康住宅建设新的标准,是经过近3年的推广以及全国13个试点工程的实践,由40多位“健康住宅专家”与众多相关技术人员参与,涉及内容更全面、更合理,标准更加量化。

据悉,此次出台的2004年健康住宅新版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健康住宅标准的多元化,强调了健康住宅不但在居住环境的居住空间、空气环境、声、光、热、水、绿化环境等方面,而且扩展到住区的社会环境健康性,包括住区社会功能、住区心理环境、公共卫生体系、文化教育体系、保健体系、健康保险体系、业主健康行动、健康物业管理等方面。并且提出了与社会、技术以及居民可支付能力等水平相关的量化技术指标。

环境与健康论文篇(7)

【关键词】健康;城市;理论;研究

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社会分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城市问题广泛突出,亟待解决;新的社会医学模式兴起,新的健康观念应运而生,健康问题仅仅依赖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得到解决,健康已经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健康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健康城市建设也成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步骤。

1 健康和健康城市

1.1 健康概念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在生物医学模式阶段,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身体无恙上,即“躯体无疾病”。这一定义仅仅从物理层面出发,无疑是片面的。

在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并不只是牵涉到物理这一单一维度,[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出“健康是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这一解释较之之前已经开始考虑到健康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变异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日常范围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的一样对健康在测量心理因素和疾病方面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内容,只是经历了单纯性的以物理指标为参考到物理和心理指标共同作为参考的过程。

而WHO早在1948就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首次明确了健康的三维度,即健康是“躯体、心理、社会”健康的统一,这是现今世界上比较公认的对健康的定义。

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之后,WHO又于1978年提出了关于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精神状态正常。没有抑郁,焦虑,恐惧发作等症状;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1.2 健康城市

1.2.1 健康城市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在“新公共卫生运动”、《渥太华》和“人人健康”战略思想三者的共同基础上,形成了“健康城市”这一思想。1988年Leonard Dual 和Trevor Hancock 首次提出关于健康城市的完整定义:“健康城市就是一个能够促使创造和改善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相互支持、履行生命中所有功能,实现可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健康状态的城市。”随后,[2]Dual 教授在其著作《健康城市和人造环境》中提出健康城市并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可以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公共软件”,强调“住宿和社区”的中心原则,即多部门的共同协作:把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集合起来,制定共同目标,联合行动。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WHO在1994年提出关于健康城市的新定义:“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3]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等人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机构对“健康城市”有着不同的定义,但都涵盖了以下几点:首先,健康城市并不同于以往的城市建设项目,它不是一个项目的结果,而是一个动态建设的工程,即“它不是一个已达到特定健康状况水平的城市,而是对健康有清醒认识、并努力对其进行改善的城市。”[4]其次,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加入到健康城市的建设中来,健康城市的参与不应该设立基点,而应该在国际范围内广泛推动;再次,各个国家间、地区间、城市间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固定健康城市的发展,每个国家、地区和城市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自身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发展道路;最后,健康城市的建设强调社会的协同作用,即健康城市的建设应该保证全社会营造出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强调多部门的组织和协作,全员参与来实现对健康的承诺。

1.2.2 健康城市的具体标准

为了更好地建设健康城市,WHO在1996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具体标准,共十条:

(1)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

(2)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垃圾清除系统;

(3)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达到基本要求;

(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

(5)能使其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

(6)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7)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其种族和)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

(8)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政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权利;

(9)做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卫生服务;

(10)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1.2.3 健康城市建设的原则

WHO在2000年的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健康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健康方面的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认识自身全部潜能的权力和可能。城市人群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方面的不平等,显然会影响其健康状态;

(2)可持续原则:这是健康城市进程的核心原则,城市人民的健康与福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3)跨部门协作:健康促进的社会模式要求跨部门协作,以减少重复与冲突,达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健康效益;

(4)社区参与:拥有第一手资料的、活跃而积极参与的社区,是决定问题解决的次序、制订和修订决策所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5)国际性的行动与团结:健康城市工程以真正的协作为基础,不仅是多部门间的协作,还包括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协作,如WHO健康城市工程网络等。[5]

2 健康城市的理论基础

2.1 健康促进理论

“健康城市是健康促进的一种行动策略,健康促进的发展也就形成了健康城市的重要的理论基础。”[6]一些全球性战略文件对健康促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其理论发展的基础,也与健康城市密不可分。“建设健康城市,就是在城市背景下实施‘人人健康’战略。”“人人健康战略”减少健康不平等、注重疾病预防、减少环境健康危害因素、多部门合作、社区参与、重视卫生保健体系中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等核心原则是健康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渥太华》提出将健康促进策略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健康城市理念的实质就是在城市中全面地实施健康促进,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深入健康议题;《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健康城市建设之中;《雅加达宣言》强调健康促进的综合策略和跨地区、跨部门合作,是健康城市重要的理论基础。

2.1.1 健康促进的诞生和发展

1977年,WHO首先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战略”。次年,其又在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的途径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为了更好地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迈向新公共卫生时代”,1986年第一届健康促进全球会议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渥太华》,正式提出了“健康促进”这一概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地球峰会”,各国首脑签署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健康城市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0世纪末,《雅加达宣言》根据健康促进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优先目标,是对《渥太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2.1.2 健康促进的定义

WHO在1986年《渥太华》中将健康促进表述为“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则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WHO早期的定义注重强调过程,即健康促进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促进的定义更加侧重于其使人保持身心愉悦这一状态的结果,甚至强调其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美国健康促进杂志的最新表述为,“健康促进是帮助人们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实现最佳健康状况的科学(和艺术)。最佳健康被界定为身体、情绪、社会适应性、精神和智力健康的水平。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得到提高认知、改变行为和创造支持性环境等三方面联合作用的促进。三者当中,支持性环境是保持健康持续改善最大的影响因素。”

可以发现,关于健康促进的定义无外乎有以下两个关键:①健康促进要以人为本,即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既定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协同作用,其最终受益者也应该是人本身;②健康促进强调个人、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是群体性的,不能脱离组织单凭个人的力量进行并且强调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2.1.3 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

《渥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3个基本策略,即倡导、赋权与协调:

①倡导:倡导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健康措施的认同和卫生部门调整服务方向,激发社会关注和群众参与,从而创造有利健康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条件;

②赋权:使群众获得控制影响自身健康决策和行为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保障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资源的平等机会;使社区的集体行动能更大程度地影响、控制与社区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

③协调:协调个人、社区、卫生机构、社会经济部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健康促进中的利益和行动,组成强大的联盟与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努力实现继康目标。

健康促进的五大优先行动策略:

①制订公共卫生政策:为确保健康促进顺利有效地开展,必须审视现有的政策与规章制度一类的行政规范,或者寻求政策与规章向有利于支持健康促进的方向改变的途径,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环境;

②营造支持性环境: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免受威胁,使公众发展健康能力并能自立。包含公众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家庭、工作或娱乐等场所,也包含人们为健康而利用资源与强化的机会;

③发展个人技能:根据WHO文件,个人技能是指合适的与正向的行为能力,可促使个体有效地处理其日常生活的需求与挑战;

④强化社区行动(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动):社区具有的组织形式,对个人的行动和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应采取复合的健康促进方法改变人群的健康状况;

⑤重组卫生资源(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作为健康促进的一项策略,就要强调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健康促进的基本构架可概括成五个组成部分:

政策和结构改革、人力资源开发、监测、干预和评价。这五个组成部分各有独自的工作范畴又相互联系。

健康促进结果的三个层次:

健康促进的直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技能;通过倡导产生健康的公共政策和组织行动,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社会氛围;

健康促进的中期结果:发生健康决定因素的变化(包括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建立支持健康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健康促进的长期结果:健康水平的提高(患病、残疾率减少;死亡率下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改善)。[7]

健康促进工作过程模式:

健康促进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需求评估、项目计划、动员资源、实施项目和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报告结果。这六个阶段是相互衔接的,又彼此交叉。整个工作过程是不断循环的。[8]

2.2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根据行为学原理,环境对行为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条件,将促使行为动机得以实现并能促进新行为形成并能巩固维持,确保各种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得以控制。相反,恶劣的环境条件将刺激各种危险因素的滋长[9]

①健康信念理论,即“强调运用个体的态度和信念来解释和预测各种健康行为,其核心部分包括四种与行为转变紧密相关的信念”:感知到疾病的易感性;感知到疾病的严重性;感知到行为转变的好处;感知到行为转变的障碍。[10]

运用健康信念理论,可以对城市居民的健康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干预疾病预防方案,了解个体不愿意参与疾病预防的原因,从态度的角度分析个体参与健康促进的行为转变方式。但该理论缺乏健康促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自我效能感”,而且感知到疾病的严重性对健康促进的中个体行为改变的作用较为弱小。该理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四个维度是平行的,这就是健康促进中的行为改变问题变得过于简单。

②保护动机理论:环境和个体中有关健康威胁的信息引发个体出现威胁评价和应对评价两个认知过程,个体威胁评价和应对评价共同形成保护动机,继尔促进行为的发生或保持。[11]

保护动机理论是健康信念理论的发展和延续,它更好地解释了健康促进中人们行为转变的具体过程,对健康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该理论中加入了自我效能感,使健康城市建设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了理论依据。该理论的缺陷是未将四个因素整合起来研究,不能使健康促进中行为改变的各个过程有机串联。

③计划行动理论:认知因素在个体健康行为、道德行为和其他行为产生和改变中有重要作用。人类的行为具有理性的特点,行为意图是影响行为发生转变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是行为改变的直接决定力量。同时,行为意图又受到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的影响。[12]

计划行动理论强调健康城市的建设首先应该使得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即各个城市树立对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行为目标设置),接着再对健康城市建设付诸于实践,其局限性在于只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设置理论,而没有提出健康城市建设过程的实质性操作模型。

④多阶段改变理论:个体健康行为变化经历了前沉思、沉思、准备改变、行动、保持5个阶段,每个个体是否能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取决于每个阶段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和五个变化阶段的整合最终解释了个体行为的改变。[13]

多阶段理论强调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改变的重要作用,在健康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每一阶段的行为认知具有很大差异,同时强调了自我认知对行为改变(健康促进)的重要性,被广泛运用于健康行为改变之中,对健康城市建设有巨大的作用。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是停留在认知层面,缺乏环境对行为改变的探究,即不能从社会环境层面对健康城市建设提出理论参考。

2.3 健康传播学理论

健康传播学理论是健康城市建设重要的理论基础,对宣传健康知识,加强人群对健康促进的参与度,密切社区健康网络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传播学于1992年由Jackson首先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健康传播就是以大众传媒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在1994年提出一种界定,认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

①社会系统制约作用理论:社会情境对个体的心理、社会行为具有影响、制约的作用。

②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在健康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向城市居民传播“健康城市”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作用,健康促进策略对改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方面的重要意义。

③创新扩散理论: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

“健康城市”这一概念在诞生之初是一种新兴观念,运用创新扩散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大胆尝试这一新观念,在意见领袖(早期健康城市的探索者)的推动下参与进来,获知健康城市的相关概念,促使人们广泛参与到健康促进中去。

④文化规范理论:大众传播经常报道或强调某事物,就会在受众中造成某事物是社会文化规范的印象,从而促使受众去模仿,结果就形成了间接影响。

“健康城市”经过广泛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在这一项目推进中的相关概念和自身的相关性从而能够积极投入进去。

健康传播途径包括:①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与人际传播技巧,有针对性地把健康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提高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②运用人际传播与社区发展的技巧,提高人群对健康促进的主动参与,促进人们主动建立健康的愿望与获取健康的信息;③运用示范、实际操作等技巧,指导人们参与个人与集体健康问题的实践,掌握促进健康的各种方法与技巧;④运用社区动员、社区活动以及部门间合作的技巧,开发社区的潜力,维护健康促进已建立的成果。[14]

2.4 城市规划理论

健康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关键因素。“城市规划即是按照城镇的性质、规模和条件,确定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城市各要素的位置,为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制定措施服务。”[15]

公众健康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众健康与城市规划尚未分离阶段)强调美化城市和消除不卫生的条件,其主要目标是城市功能性和大众健康;第二阶段(分离阶段)公众健康依附于卫生医疗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整体化阶段)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的有机结合阶段。[16]

健康城市规划的核心基础是建立相应的健康城市实施体系:①建立专项制度协同控制健康城市建设各部门的协作关系;②建立教育机制,促进健康观念;③社会动员,积极协调;④协调城市发展与健康促进;⑤建立健康信息监测系统。

健康城市规划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涉及某一个方面的社会规划,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必须充分了解并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去加以规划。在实现健康规划目标时,要以健康促进为原则,推行健康教育观念,加强各类行动与健康的潜在关联。

3 结语

健康城市建设适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城市健康问题的解决并不在于健康部门本身,而在于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国际的许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由此带来的转变是对固有的健康模式的彻底颠覆,“健康问题超越医学的解决模式,不仅引起全球健康职责的重新分配,而且导致相关领域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一系列随之转变”健康城市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有待丰富,尤其缺乏对健康城市监督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对健康城市等级规模、职能与空间体系的系统探讨。

【参考文献】

[1]袁爽秋,李立明.健康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2):109-110.

[2]李中阳,傅华.健康城市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

[3]http://who.dk/eprise/main/who/In:WHOBasicDocuments,40thed[C].Geneva:World HealthOrganization,1994.

[4]http://who.dk/eprise/main/who/progs/hcp/How2MakeCities/20020114_1[OL].

[5]Barton H & Tsourou C. Healthy Urban Planning[M].London: Spon Press,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0.

[6]李中阳,傅华.健康城市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

[7]张安玉.健康促进的理论和模式[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2):52-54.

[8]http://who.int/healthy_settings/en/[OL].

[9]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22-127.

[10]Sanderson CA.Health Psychology[J]. John Wiley &Sons,Inc,2004.

[11]Prentice2DunnS,Rogers RW.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nd preventive health: Beyond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1986,1(3):153-161.

[12]Sheeran P,Conner M,Norman P.Ca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xplain patterns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J].Health Psychology,2001,20(1):12-19.

[13]Petrocelli JV.Processes and stages of change:counseling with the Trans 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J]. Journalofcounselinganddevelop2ment,2002,80(1):22-29.

[14]http:///jkcsll/?type=detail&id=61[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