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3:04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1)

近年来,我国电子技术获得突飞猛进发展,新型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得以广泛应用,电集成化与复杂化显然已成为新时期电路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更好满足当代电路设计需求,利用电子线路CAD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很有必要。在电子线路CAD技术的辅助下,电路设计的精密度将获得可靠保障。电子线路CAD技术的应用,其实是电路设计者在电路设计理论上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绘图、设计软件等工具,完成实际的设计工具。在电子线路CAD技术的帮助下,电路设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均将得以显著提升。目前,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电路图的设计。作为电子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设计结构完善、功能全面的电路图很有必要,这是确保电子设计最终产物能够正常使用的根本保障。在电子设计者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工作时,完全可以借助Protel工具,实现原理图的输入。Protel蕴藏着资源丰富的电子器件库,在Protel的辅助下,设计者在绘图期间能够结合设计需求,灵活使用各类电子器件,大大简化了设计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电路原理图的精密度。譬如,使用者绘制完成元器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其放在任何一个位置,仅需通过拖动就能实现,无需进行其他调整参数等操作。

1.2模拟数据。电子线路CAD技术还能起到模拟数据的作用,以便设计者根据模拟电路运行产生的数据,检验电路设计有无异常。同时,可结合模拟数据,对电路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Protel软件本身自带多种模拟功能,设计者可通过模拟功能的运用,对电子设计在通电情况下的温度、瞬态、灵敏度等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确保该电路的功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还可利用数据模拟,了解电路各环节的运行情况,以便设计者及时察觉线路异常,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1.3设计PCB板。利用Protel软件,将电路设计图进行布线,最终形成的电路板即为PCB板。PCB板的设计,离不开电路原理图的导入,而电路原理图的导入工作,势必需要借助Protel软件的数据模拟功能。同时,为确保PCB板的设计达到理想效果,电路原理图与PCB板中的各类元器件的电气特点务必要保持一致。只有这样,设计者才能借助Prote软件的布线功能完成布线工作,并在后期,通过人工调整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布线工作的效果,使电路布线更加精确、整洁。

2运用电子线路CAD技术提高电子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建议

电子线路CAD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很强,具有一定实践性的新兴课程,是当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电子线路CAD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锻炼学生PCB板的设计能力,能够结合设计需要,完成各种类型的PCB板布局与布线。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务必要掌握:CAD软件的应用能力、原理图绘制能力、原理图元件制作能力。PCB板设计能力、新元件封装制作能力、单面PCB板设计与编辑。双面PCB板设计与编辑,并了解一定的有关多层PCB板设计与编辑以及电子线路仿真知识。结合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为能有效完成电子线路设计工作,全面落实电子线路CAD技术的教学很有必要。然而,从目前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在高职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电子线路CAD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学生在对电子线路CAD技术始终无法真正掌握电子线路CAD技术,也不能通过灵活应用该技术,顺利完成电子设计工作。学生对该技术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践操作方面的内容,多呈现出临时性记忆的特点,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导或一定时间未接触,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发现运用以行动为向导的项目教学法效果更佳。告知电子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先整体后具体。在开展CAD技术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提前对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学习意义进行介绍,告知学生这一知识要点的学习难度与学习目的,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各项目的教学与实践;

(2)循序渐进。学生初步接触CAD技术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尝试,带领学生运用该技术进行难度系数低的电子设计,然后不断增减难度,由浅入深,加强学生运用该技术的能力。比如说,相较于高频电子产品,低频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更为简单,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时,应从低频电子产品的设计入手,待学生完全掌握操作技能后,再逐渐转向高频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

(3)鼓励创新。在使用CAD技术进行电子设计时,教师应在学生CAD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进一步增强学生电子线路CAD技术应用的灵活性;

(4)要求学生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子在学生运用CAD技术完成电子设计任务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设计转化为成品,而不是停留在电脑的设计。将设计转化为成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CAD技术的魅力,今后愿意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

3结束语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2)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目前大学生关注的比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比赛成绩,是每个指导教师、参赛学生一直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电子大赛期间,学生在完成电路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指出赛前培训的重要性,提出赛前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培训,电路设计、电子器件认识、电路焊接工艺,来提高学生设计电路、实现电路的能力,以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电子大赛;理论培养;焊接工艺

一、导论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主要面向全国电子类学科大学生赛事,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为选拔人才也创造了条件。比赛自从开办以来,一直备受全国高等院校和学生的重视,被认为国内“含金量”最高的比赛之一,比赛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标志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而参加比赛获奖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是一种半开放的比赛,比赛时间为4天3夜。比赛期间[1],同一个队伍的队员之间可以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分工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比赛任务。指导教师不允许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参赛队员也不可以与其他人员探讨任何问题,队员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设计电路并完成作品。比赛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包含高频、低频电子线路设计、单片机等控制电路,几乎包含了电子类专业所有的专业课程,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电子元器件扎实的认识,很难在短短的4天中完成比赛,赛前培训则成为完成比赛内容提高比赛成绩的关键。如何进行赛前培训、提高比赛成绩,已经成为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根据电子大赛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培训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是理论培养、电路设计训练、电子元器件认识、焊接工艺练习等。

二、理论培养

良好的比赛成绩与对电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分不开[2,3]。首先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电子设计大赛的电路设计与参加考试不同,对知识的认知不能停留在仅仅会做习题的层面上,需要深刻理解教材中每一个电路设计的原理,如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其数值变化对电路的影响等。例如,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饱和、截止、放大,如何设计参数,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这些都需要学生对电路知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设计出相关的电路。然而,电子大赛比赛时间一般为9月初,大四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与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线路、单片机、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等相关的电子技术专业课,从所学习的课程上可以看出,完全具有独立完成电子大赛题目的电路设计的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四的学生对以前所掌握的部分知识存在遗忘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或者假期时间重新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比赛的时候能灵活运用理论去设计电路。由于电子大赛与电子线路等课程相关的内容比较多,单靠学生自己很难在业余时间复习学会相关的知识,并且,学生习惯于考试的方法学习,对于电路的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很难把握住理论学习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学校应该组织在电路设计上有经验的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电路设计训练

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4],受到高等学校师资、投入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子类的教学还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同时开放对应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电路的认识还停留在实验上,很少能够形成电路设计的概念。面对一个电路设计,不知道如何从何处入,这就需要从简单的电路设计入手,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如何贯穿所学电路知识设计电路,是参赛的关键。电子大赛的电路设计是绝对不是靠一门课程可以设计出理想的电路完成比赛任务的,它是需要依靠多门课程知识内容的集中体现。电子大赛的电路设计通常需要由多个小单元电路组成。如遇到显示温度、采集信号等内容则需要使用单片机等器件来实现、如果采集的信号幅度过小则需要对其进行放大达到下一级电路的输入要求。因此将电路知识融合贯穿起来才能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总所周知,无论多么复杂的电路,都是由简单的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复杂的电路功能,因此,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本科知识,先给出若干单元电路题目进行设计,如加法器、振荡器、乘法器等电路设计,让学生自行设计。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存在一些电路仿真软件,如EWB、Proteus等,学生可以依据这些软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现,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采用这些软件实现电路仿真,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设计电路时候的一些想法得到实现,也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学生也可以很容易修改参数,观察每个单个电子元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这在实物电路中是很难实现的。

四、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工艺

电路设计采用仿真软件实现,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锻炼作用,但是这些仿真电路毕竟与实际电路的设计毕竟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把仿真电路转换成实物电路,才能提高学生对真正电路的认识。对于很少接触实际应用的本科生来说,首先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型号、阻值、电容数值等的认识,如何分清三极管、二极管的管脚;认识常用的运放芯片,比如OP07等,对于比较不熟悉的芯片,学会如何查找芯片的参数,芯片输入的电压范围等,以便用于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可以依据参数,选择性能比较合适的芯片用于电路中。其次,电路焊接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电路成功参赛的主要原因,经过了2~3天的电路设计及仿真实现,学生基本上完成电路设计,在实现作品的时候,学生焊接完的电路板,经常会出现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或者输出信号与设计初衷不一样的情况,甚至无任何信号输出,电路的焊接往往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虚焊、焊点过大、电子元器件被烧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电路正常工作,即使比赛结束前可以正常工作的电路,到了比赛现场测试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是电子元器件被烧的情况。当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焊接技术不过关是常见的原因,由此,需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对焊接工艺的训练,提高作品成功由于焊接问题导致的比赛失败。另外,熟练的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等基本仪器也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的重要环节。比赛赛场通常不是在本校进行,而常用的仪器种类有分为很多种,国内的仪器面板也几乎都是专业英文标识,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顺利操作这些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仪器面板每一个按钮的英文含义,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和按钮含义以后,即使遇到不熟悉的仪器,也可以很快学会使用方法。

五、赛前模拟练习

实战模拟训练是赛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电子大赛需要面向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参赛,因此,每年电子大赛的题目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电源、放大器相关的内容、通信、控制等几个大方面的设计。指导教师可以依据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方向设计一些相关题目进行模拟训练。经过理论、电路设计等方面系统的培训,参赛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参赛学生也需要参与几次模拟训练以达到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的目的。每组参赛队员为3人,比赛中也通常涉及基础电路设计、单片机设计、电路焊接、最后完成比赛报告。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数顺利完成电路设计,如果在比赛配合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比赛,指导教师可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工。如将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电路整体设计、单片机编程比较好学生的负责单片机控制、文笔比较好的同学负责论文报告的写作。这种赛前实战模拟训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学会排查问题电路。在电路的设计和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一般来说,即使是指导教师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问题出现在赛场上,只能依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对电路的初学者来说,这种问题也是经常发生,焊接的电路也很难一次成功,学会排查电路故障时参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针对存在问题的电路,当某一部分电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要做的是需要是检查电路设计的是否正确,确信电路设计正确后,再依照电路图检查电路连线问题,如果都没有问题,则需要依照电路从前往后每一个焊点都需要采用万用表或者示波器测量电压或者波形。这也需要对电路的原理极为熟悉,清楚了解电路中每一处的电压的大小、每一处电压波形形状等相关参数,以判断电路出现的问题所在。

六、结论

本文仅仅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赛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成绩。但是,毕竟比赛各种意外都会发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路的设计、购买元器件、完成电路作品,即使参加培训的学生也会由于经验不足,参数设计等问题等会有很多意外发生,影响比赛成绩。加强平时对学生的训练、增加电路设计经验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打下深厚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汤勇明,堵国樑,贺晋,等.大学生竞赛组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76-77.

[2]龚仁喜,孟小碧,秦钢年.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

[3]郭亮,姜文聪,任旭虎.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模式的思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92-93.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EWB仿真软件,电子时钟,设计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与计算机紧密相连,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日益完善,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而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子线路的设计人员能在计算机上完成电路的功能设计、逻辑设计、性能分析、时序测试直至印刷电路板的自动设计。EDA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设计软件系统。与早期的CAD软件相比EDA软件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完善,而且操作界面友善,有良好的数据开放性和互换性。

EWB仿真软件是常用的EDA软件之一。它是 Electronics Work Bench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电子工程师仿真工作室”,是一种虚拟的电子工作平台。其仿真功能十分强大,能接近100%地仿真出实际电路的结果,它就像实验室桌面那样,提供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扫频仪、逻辑分析仪、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转换器、万用表等实验室必备仪器、仪表等。EWB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电路。,EWB仿真软件。。它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和电路仿真需要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从屏幕上选取。(2)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外形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3)带有丰富的电路元件库,提供多种电路分析方法。器件库没有的元器件还可以由外部模块导入,因此元器件选择范围很广,参数还可以十分方便的修改,不用像实际操作那样,因多次把原件焊下而损坏元器件和电路板,从而使电路调试变得方便快捷。,EWB仿真软件。。(4)可同其它流行的电路分析、设计和制版软件交换数据。(5)EWB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利用它提供的虚拟仪器可以用比实验室中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电路实验,可以仿真电路的实时运行情况,有助于使用者熟悉常用的电子仪器测量方法。

随着EDA技术的发展,利用电脑辅助设计进行电路模拟与分析,并进行输入与输出信号响应的验证,可有效地节省产品开发的时间与成本。本文采用电子设计平台EWB9.0,设计了可实现24小时制的功能可扩展的电子时钟。

2. 设计方案

24小时制的功能可扩展的电子时钟主要由时钟模块、显示模块、基准信号模块和功能扩展模块几部分组成。,EWB仿真软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基准信号模块产生标准的秒信号,然后通过六十进制计数器实现秒信号和分信号,通过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实现时信号,而每种计数器又都是利用74ls160芯片的异步清零端实现。最后通过译码显示电路加以显示。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模块如调时、闹钟等,使得该时钟电路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图1 电子钟表的设计框图

3. 时钟电路设计和仿真

(1)时间基准电路

时间基准电路主要用于实现电子时钟的秒输入信号,其频率为1HZ,其主要原理是首先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震荡信号,然后通过分频最终产生标准的秒信号,供时钟模块中的计数器使用。其原理如图2所示

(2)时钟+显示模块

时钟模块包括时信号、分信号和秒信号的实现,可以通过六十进制计数器实现秒信号和分信号,通过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实现时信号。分信号和秒信号的实现如图3所示,分信号和秒信号的十位信号是利用异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290芯片的异步清零端(R01和R02)实现六进制,个位信号利用异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290芯片直接输出产生;时信号是利用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芯片的异步清零(CLR)功能实现二十四进制;最后将秒信号、分信号和时信号连接到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基本的电子时钟电路。如图4所示。

图3 电子时钟表分、秒计数器模块

图4 电子时钟电路

(3)功能扩展模块

以上电路的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数字电子时钟,但是其功能比较单一,只实现了电子时钟的显示,为了使该电路的功能更加完善,可以增加调时、闹钟、整点报时等模块来增加该电子时钟的功能。,EWB仿真软件。。

4.结束语

使用EWB软件,可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其电路结构及设计观念可以很容易地被修正;也可方便地更换所需要的元件。,EWB仿真软件。。通过模拟可快速地反映出所设计电路的性能。,EWB仿真软件。。本文给出利用仿真软件EWB进行数字电子时钟设计的实例,该电子时钟的设计无需编程语言,利用了基本的集成芯片及电路元件,具有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的特点,实现了电子手表的计时功能,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的模块,即可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电子手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0。

[2]薛鹏骞等.电子与通信电路计算机仿真一EWB虚拟实验室[M].北京:煤炭工业。

[3]时述有,张昕,毕娟.EWB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丹东纺专学2004(4)。

[4]徐凡.电子电路的EWB仿真分析与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9):72—74。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4)

电子设计类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验证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以交通灯控制电路为例,介绍了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使用Multisim软件对理论设计结果进行电路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验证,该交通灯可以实现现有道路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挥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实用性。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不仅省时,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实验资源,而且可以给枯燥的课堂教学提供生动的教学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Multisim;交通灯;电子设计;仿真

电子设计实践是我校开设的一系列电子技术实践类课程,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综合训练等。课程要求学生应用电子技术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电子电路的综合设计,完成电路仿真、图纸绘制与实际电路的焊接等。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学好此类课程的一个重要方法[1]。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要进行系统的实验验证与综合设计,对所学知识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对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电子器件、电子电路日新月异,仅靠现有实验条件将无法满足电子设计实践课程中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要求[2],对于这样一类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而言,无疑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NI公司的Multisim软件具有强大的电路分析和电路仿真等基础功能,并且界面友好、生动,将其虚拟的设计环境引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1Multisim软件概述

Multisim13是美国NI公司推出的最新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软件,与早期版本相比,其性能提升的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仪器;仿真时的虚拟信号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出到实际的硬件电路上;实际硬件电路的结果可通过数据线传输回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Multisim13仿真软件主要可以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仿真分析等功能,可对实际模拟/数字电路及模数混合电路进行有效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用户可以通过其人性化的界面,使用其庞大的虚拟器件、仪表库,进行绝大部分的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各种虚拟仪表非常逼真地与电路原理图放置在同一操作界面上进行各项参数和波形的测试,以图形化的方式消除了传统电路仿真的复杂性,帮助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工程师使用先进电路分析技术。同时,该软件可将电路原理图转换输出至PCB设计界面,进行相应的电子电路制板操作[4]。因此,利用Multisim13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类课程教学时,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原理图设计,包括元件的选择、创建,电路参数的调整以及仿真结果的分析等环节,仿真过程中,可以随时对设计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虚拟的测试仪表进行相关电路特性的测试[5,6];完成理论设计之后,即可采购元件,进行电路的安装、调试,优化了电路设计过程,且可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2简易交通灯信号控制电路设计

本文以一简易交通灯信号控制电路为例,说明Multisim13在电子设计课程中应用。该交通灯电路具体功能要求如下:(1)十字路口车辆东西-南北方向交替通行,通行时间一致且可在电路中设置、修改;(2)变换通行车道前,要求当前通行车道黄灯闪烁亮灯5s,每秒一次;(3)亮灯时间均采用LED倒计时的方法显示。

2.1主要单元电路器件的选择

2.1.1计数单元的选择由设计要求可知,所有亮灯时间均需要采用LED显示器进行倒计时显示,因此本文采用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90N构成所需模态的减计数器。在Multisim设计界面,使用快捷键Ctrl+W调出放置元件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Group栏中选择TTL,Family栏中选择74LS系列,并在Component栏中找到“74LS190N”并选中,点击“确定”即可放置所需的计数器元件。设计中,设置拨码开关,可按要求改变预置数的数值。

2.1.2逻辑切换控制单元由设计要求可知,红、黄、绿三色交通灯需要在计时过程中实现有规律的切换,且红色和绿色LED灯都需要保持显示一定的时间,黄灯则为闪烁5s,每秒一次。设计中采用双JK触发器“7473N”实现输出状态保持,并配合门电路实现三色灯转换逻辑。在Multisim设计界面,使用快捷键Ctrl+W调出放置元件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Group栏中选择TTL,Family栏中选择74STD系列,并在Component栏中找到“7473N”并选中,点击“确定”即可放置所需的触发器元件。

2.2交通灯信号控制电路系统设计简易交通灯信号控制电路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果如图1所示。在Multisim电路设计界面,放置如图1所示所有需要的元件。电路运行仿真时,假设东西方向绿灯亮、南北方向红灯亮,通行时间45s通过上方LED倒计时显示。时间显示数字“5”时,东西方向车道(当前通行车道)的绿灯切换为黄灯,每秒闪烁亮灯一次,以此提醒司机通行时间将结束,请减速缓行并停车;倒计时结束1s后,LED倒计时显示预置的通行时间45s,通行车道切换完成。如此循环,实现十字路通信号灯的循环切换控制。通行时间可由用户通过拨码开关自行设置(范围1~99),具体运行效果同前。为了便于快速仿真,电路中的时钟信号频率为1kHz,实际电路制作时,应设置相应的时钟信号产生电路,以便产生标准的秒信号。

3结论

通过Multisim软件实现此类电路的设计时,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设计结果,并且可以随时对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大大缩减电路设计周期,且避免利用实物进行实验时的不必要浪费,节约成本。在多媒体教学演示过程中,电路的分析过程清晰、直观、形象、生动,使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还利用该软件对电子技术类课程进行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使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问题的分析、设计中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电子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晏湧,蓝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253-254.

[2]张亚君,陈龙,牛小燕.Multisim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08-110,114.

[3]刘君,杨晓苹,吕联荣,等.Multisim11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95-98.

[4]沙春芳.Multisim10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125-126.

[5]雷跃,谭永红.用Multisim10提升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4-27.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射频电路;教学解决方案;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171-02

由于射频(RF)技术日趋广泛的应用,射频电路得到工业界的特别关注。射频电路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为满足对射频工程师的迫切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射频电路课程,由此也带来了射频电路教材如何建设的问题。立体化教材是适应时代的教材构成理念,是利用现代技术完善教材建设的新途径,是适应科技发展,引领教材改革的突破口。立体化教材已经成为教材改革的潮流和热点,也成为射频电路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西安邮电大学非常重视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从2008年至今,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工作一直在持续着,已建设理论教材、ADS仿真教材、视频光盘、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完成了由纸质教材、电子教材、视频教材和国际主流的ADS仿真设计平台构成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可用于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并支持应聘射频工程师,形成了高校射频电路整体教学解决方案。本文论述了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教学目标,阐述了西安邮电大学在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和教材创新的体现情况,表明了构建一流的立体化教材对加速教材体系更新的支撑作用。

一、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教学目标

在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的编撰中,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为此,从建设定位、整体规划和教材设计3个方面入手,论述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初衷。

1.建设定位。(1)让高校教学内容与现代新设计方法保持同步。在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引入ADS仿真设计工具。ADS由美国安捷伦(Agilent)公司开发,可以支持从射频模块到射频系统的设计。引入ADS可以推动ADS在国内的使用,可以加快射频电路设计方法的更新换代,并可以加速高校射频电路教材体系的更新。目前ADS已经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IT公司中推广使用。(2)形成高校射频电路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应该是一个教材体系,能够形成高校射频电路整体教学解决方案。该教材体系不仅可以用于射频电路课程学习,还可以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从而将课程学习与高校集中实践环节对接。该教材w系还应该面向科研院所和IT公司工作环境,将学生在校学习与应聘射频工程师对接,让广大学生对射频电路设计产生兴趣。

2.整体规划。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应该有整体规划,各组成部分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1)纸质教材架起理论设计与仿真设计的桥梁。纸质教材既有理论设计教材,也有仿真设计教材。理论设计教材与仿真设计教材相结合,才能形成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的基石。立体化教材建设应该以射频电路理论教材为起点,让学生明确射频电路与低频电路的差异,掌握射频电路的独特性质。同时,还应该架起理论设计与ADS仿真设计的桥梁,让学生知晓射频电路理论与ADS软件相结合才是射频电路设计的发展方向。(2)视频教材和电子教材让学生尽快适应全英文的设计环境。ADS是全英文的,学生很难适应全英文的设计环境。应与纸质教材配套出版ADS视频光盘,直观、生动地展示ADS的界面构成,让学生尽快熟悉ADS仿真设计环境,尽快学会ADS操作步骤。同时电子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反映教材内容的精华,能避免枯燥的讲解,能提供课上和课下的教学服务。视频教材和电子教材是射频电路纸质教材的补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3)教师和学生在相同的仿真平台上教与学。ADS提供了设计射频电路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ADS这个相同的设计平台上教与学。在高校射频电路教学体系中,ADS是教与学的纽带,教师对设计实例给出从理论到设计的讲解,学生更改参数后就可以利用ADS做同类的设计。

3.教材设计。目前出版的教材通常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经常是新技术方法、新设计手段已经出现很久,教材中还没有体现。为此,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改变了高校只有理论教材的现状,给出了ADS仿真教材。射频电路理论教材侧重于基本理论讲解;ADS教材侧重于仿真设计方法讲解;教学光盘侧重于视频化讲解;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侧重于电子化讲解。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使得多种教材形式相互补充与完善。

二、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和教材创新的体现情况

从2008年至今,西安邮电大学射频电路教材的编著工作一直在持续着。2008年,出版了《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2010年,出版了《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并配套出版了视频光盘;2014年,出版了《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2015年,出版了《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第2版)》。在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中,在4个方面尝试了教学改革和教材创新。

1.将射频电路理论贯穿于射频电路仿真设计之中,与现代设计方法同步。射频电路设计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是:集“理论计算”与“电路设计”于一身,集“电磁场的分析方法”与“电路的实现手段”于一体。射频电路冗长的数学推导,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射频电路中场与波的知识,也让学生在面对繁杂电路模型时有畏难思想。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通过多种教材形式的阐释,将射频电路理论贯穿于射频电路设计之中,学生易于学习,同时实现了高校教学与现代设计方法的同步。

2.学生面对厂商元件模型学习射频电路设计,教材接了“地气”。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引入了厂商真实的元件模型,让学生对射频电路设计有了真实、完整的认识,教材接了“地气”。同时,通过各种图形化工具(例如,史密斯圆图匹配工具、传输线计算工具等)协助射频电路设计,从射频电路计算公式到图形化设计界面,让学生对射频电路设计有了直观的认识,摆脱了枯燥的纯理论计算式的设计。

3.ADS教材3篇各完成一个方面的主题任务,改变了传统教材只分章节的习惯。为方便学生尽快适应全英文的ADS设计环境,需要将ADS构成、ADS设计使用功能和ADS仿真设计实例在一本书中呈现给学生。为完成这个挑战,《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改变了传统教材只分章节的习惯,将全书分为3篇(初识篇、使用篇、设计篇),每篇各完成一个方面的主题任务(ADS构成、ADS设计使用功能、ADS仿真设计实例),同时3篇内容架构清晰,循序渐进,浑然一体。

4.理论设计与ADS设计在内容上互动,形成了系列教材的独有特色。《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和《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在内容上互动,相辅相成,教材《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中的理论设计,在教材《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中完成了仿真设计,形成了系列教材的独有特色,这在国内具有创新性。

三、结语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知识载体,是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宗旨的中间媒介。立体化教材建设是利用现代技术完善教材建设的新途径,是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教与学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通过阐释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的特点、内涵、建设体系和呈现方式,介绍了西安邮电大学教学改革和教材创新的情况,并概述了笔者对射频电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初天斌,李少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应用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5,31(2):39-42.

[2]黄玉兰.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M].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黄玉兰.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M].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4]黄玉兰.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S玉兰.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extbooks Construction of RF Circuit

HUANG Yu-lan,ZHAO Jie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Xi'an,Shaanxi 710121,China)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6)

1通信电子电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信电子电路是通信、电子、测控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及其解调,振幅调制及其解调,角度调制及其解调,混频器,变频器,锁相环路等。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与许多课程联系紧密,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实验难度大,授课时间少;它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好低频电子线路理论和电子器特性的相关知识,而且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数学分析能力[2~3]。本文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和要求,对通信电子电路实践教学遇到的部分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

2加强教学内容和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首先,通信电子电路作为高校中讲授通信电路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课程,与高等数学、低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体系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在理论教学中兼顾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重视实际应用的同时不拘泥教材内容,适当引入新知识,摒弃目前不常用的知识,授课过程中避免进行繁琐数学公式的推导,重点突出对通信电子电路概念的物理含义的理解和电路工作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通信电路实际应用的学习,从而达到授课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对于通信电子电路课程存在:课时少、课程涉及内容广、理论较复杂、概念抽象、内容理解困难等问题,教师不仅需要对通信电子电路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和优化,而且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加强教师实践环节教学能力。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和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重视电子辅助设计的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通常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验证型实验为主,缺少创新实验。通常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电路,仪器设备和较详细的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来验证通信电子电路的有关理论知识,最终达到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目的。由于实验通常在实验箱中完成,受到元件和实验箱电路的限制,一般给学生提供的创新实验空间很小,通常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目前通信的快速发展趋势,我们编写了实用的通信电路仿真软件实验教材。通过EDA软件工具,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搭建实验平台,对通信电路进行设计、仿真、调试和性能评估,实验内容形象、生动、易懂,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通过软件的使用,学生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巩固通信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同时我们可以将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结合起来,在传统实验前,让学生根据传统实验的具体要求,先使用软件工具对实验电路进行仿真,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原理和基本内容,然后在本次实验做的过程中,比较仿真与本次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的差别,积极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通过传统实验与仿真实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学生解决通信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制作通信电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升华。

4侧重教学和实训紧密结合,加强教学相长

学生完成了整个课程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后,我们安排了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性实践训练,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训练的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在所学的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单元电路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自己动手搭建通信电路系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主张学生自拟题目,指导老师审核,或者指导老师提供一些难度适中的参考题目由学生选择。在整个课程中,学生首先通过系统的功能框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其次运用EDA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性能的分析与仿真,最后使用元器件搭建相应的硬件电路,实现系统功能。通过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各环节知识,同时具备了对通信电路的较高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估能力。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有质的飞跃,从由元件到电路,最终达到了系统级的认识。通过对通信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学生会遇到理论教学中,甚至实验环节中一些意想不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通过和教师共同积极的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不仅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而且加强了教师的指导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5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我校通过参加了4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同时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电子电路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体系;高频;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徐勤(1981-),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讲师;杨奕(1962-),男,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重庆40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2003)、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52-02

近年来,通信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新的通信技术、通信方案和集成电路层出不穷。如今,通信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最迅速,进步最快的一个行业。[1]“通信电子线路”正是重庆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为适应社会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路与系统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通信系统组成原理、系统设备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分析方法。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在无线电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2]本文分析了目前我校“通信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相关建议。

一、“通信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信电子线路是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本身工程实践性就很强,许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深入的理解。目前,这门课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电子信息与科学(光电学院)两个专业的大三开设,课程体系的设置为理论学时数40,2.5学分,并无教学实践环节。

在对其他高等院校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其他院校针对信息类专业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安排了相关的实践环节。表1中详细列举了部分院校的“通信电子线路”的课程体系。(注:各院校课程名称略有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各高校在这门课程上分配的理论学时数有差异,但都分配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两类。清华大学作为全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尤为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学时数的分配上甚至超出了理论教学,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坚持“以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作为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实践和理论并重,分配了等同的学时数。西华师范大学和我校一样,属于省部级重点建设高校,在该课程体系上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学时数分配大致为2:1。而我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仍为空白。

笔者在多年讲授“通信电子线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感受该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该门课程本身内容多,概念多,电路复杂,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比较抽象。[3]加上缺乏实践环节的辅助,学生不易理解电路功能,常常感到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较差。

由于缺少实践环节,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即使是对课程掌握比较好的同学,也只是了解单元电路的理论工作原理,很难理解单元电路实际中是如何作用于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不少同学反映说,学完这门课程后感觉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电路和公式,对各种电子器件和单元电路仍没有深刻的理解,更不要说理解电路的应用和自主创新地设计电路了。

在近年来的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通信电子线路相关课题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4]但是由于我校通信电子线路实践环节的空白,学生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跟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处于劣势。

我校正处在一个变革和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硕果。但是,现阶段“通信电子线路”这门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通信电子线路”的改革方案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围绕创建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环节展开。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通信电路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已学电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实践教学可以进一步推动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手段的改进,从而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创建“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我校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一方面,从有利于培养学生能自觉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角度考虑,结合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素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进行以下课程的改革方案,将整个通信电子线路实践分为基本实验和拓展实践“两阶段三层次”。[5]

第一阶段:基本实验

(1)基础常规:增设“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必修课,有独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为验证性实验,用单元电路实验板、综合实验板和实验箱进行。通过实验,学生加深和巩固对通信电子线路基本单元电路的理解,初步掌握通信电路的测试方法。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工而不分家,理论课老师仍然参加实验教学并负责实验辅导。

(2)系统综合应用实验:类似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完整的通信系统,例如无线收发信机的搭接、调试、指标性能测量,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和系统级思维的能力,建立系统概念,为学生独立设计与制作电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拓展实践

(3)创新型实践:开课时间为晚上,周末或寒暑假这些空闲的时间,为部分对电子设计有浓厚兴趣并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提升的平台。实践过程以学生课外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题,或由教师给出相关参考方向,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通信电子系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项目,参与学科竞赛。目前,学校为学生自主创新已提供了良好平台,包括“开拓杯”电子设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等,还有重庆市“盛群杯”设计大赛以及全国的电子设计大赛。

通过这个层面的实践训练,部分学生会具备一定的通信电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通信方向产生强烈的兴趣。这部分学生可通过毕业设计进行进一步研究甚至进行深造。

这三个层次的实践训练是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通信系统各种功能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建立起现代通信的系统概念,为今后从事通信电路及相关电子系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实践教学为依托,改革通信电子线路理论教学

在引入实践教学后,理论教学过程也应做了相应的调整,突出应用和工程实践的特点,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电路设计工作基本上是以应用为主,不需要更多了解模块或者芯片内部结构,而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即可。[6]而目前的通信电路教学依然以基本的分离元件电路为主,包括混频、调制和解调等电路,均是采用传统的二极管或者三极管构建的电路。但这些功能在实践教学中基本上都已经集成化。这就要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淡化普通三极管电路设计和分析内容,加强功能分析,进一步强化模块和集成电路的应用。例如:学习调幅、调频、调相、锁相电路时,可介绍一些芯片,包括一些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在讲解某种单元电路工作原理过程中,增加这种电路应用于哪些电子设备中的情况,在系统中的地位及其性能对系统指标的影响。[7]

3.改革评价考核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目前的教学评价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考试内容局限于课堂笔记和书本内容,这与通信电子线路的实践性不相符。[7]一个完善的课程考核应当体现在全面性、多样化和立体化上,体现对通信电子线路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查,对实践能力、实验技能方面的考查,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考查。可参考由作业评分、期末考试、实验实践环节的能力考核和平时课堂表现4个部分组成。考核重点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知识与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动态地分析。理论考核中,加强基础、侧重应用、淡化计算,并融入实验笔试部分。在实验考核中,学生的实验成绩由教师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及实验报告中反映出的对实验的理解、动手能力、科学作风、分析问题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进行综合评定。建立多项指标综合评分机制,突出能力方面的考核,激发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结束语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构建一套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体系,以填补我校没有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的空白,并希望以此推动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逐步完善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顾宝良.谈谈开设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必要性[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0,(3):20-22.

[2]廖惜春.基于工程应用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4):12-14.

[3]陈建良,熊庆国.“通信电子电路”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

2007,(4):35-36.

[4]郭云林.重视电子竞赛推进教学改革——谈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1):63-66.

[5]范瑜,潘启勇,邬正义,等.“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