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1 09:21:33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1)

呈爆发式增长由于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及各类新型的金融公司也随之诞生。这些新型金融机构都来自不同经营领域,进入一个新的不熟悉的业务后,就需要相关的人才储备。不同的岗位,其职责及技能要求,有哪些呢?笔者对希望通过分析人才招聘网站,通过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技能。以下以国内国内最大的人才招聘网站之一:前程无忧网站()“互联网金融”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以下是分析得出的结果。

(一)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

急剧增加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急速升温,在无忧网,可以看到对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明显上升,笔者曾在2014年8月份及2014年12月份,分别做过二次搜索,发现12月份搜索的结果相比8月份,有大幅的增加。12月份,输入“互联网金融”关键字,有6467条,相比8月份4452条结果、上升了45%。其中具体的人才需求,都在不同程度上上升。具体见下图,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需求最高,从8月份的218条上升到325条,这也说明有很多机构在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筹建互联网金融公司。而其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产品经理、事业部、P2P网贷等人才需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不同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同

1.传统金融机构欲发展互联网金融,需要互联网经验的人才

不同的行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不同,以往单纯的互联网公司,现在计划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缺少的是金融人才,如理财规划师,风控人员;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已经有了金融人才储备,但是缺乏既懂得金融又懂电商运营的技术人才,这时只能从一些电商公司挖人了,如阿里巴巴基本成了目前各家金融机构的人才库,大量的人才从阿里巴巴流失到金融机构。通过分析前程无忧网站,笔者发现,如计划跨界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往往是从互联网公司挖人。如职位具体要求:1.具有互联网公司2年以上的运营经验。2.熟悉金融P2P业务,具有较好的金融基础理论、财务管理知识、投资理论知识,熟悉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政策。前程无忧的职位统计显示,证券和基金公司们招聘、挖角电商人才已经超过投资研究者的数量。

2.电商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

以阿里小贷、东京白条为代表的金融化电商公司。从去年2月份开始,阿里金融一直在大规模“招兵买马”。贷款审核、金融分析、技术架构师是阿里金融最感兴趣的人才,具有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背景的存贷款人员是阿里最青睐的潜在对象。

3.P2P网贷、众筹是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从目前调研的情形看,大部分资金是从传统的制造业、煤炭、房地产分流出来的资金。从前程无忧的招聘启事,主要从某房地产公司、教育传媒机构、制造业等跨界,进入P2P网贷行业,P2P网贷行业需要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及风险分析员、营销人员。如厦门的某P2P网贷公司,员工100人,招收了80余营销人员,剩余的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后勤人员不到20人。

二、高职、大专层次互联网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定位

现在高职已经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而新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与传统截然不同;通过分析前程无忧网站中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招聘需求,具体的职位、岗位职责、岗位任职条件及具体的招聘公司,便于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在制定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及设置相关的课程时,能提供相关的参考作用。笔者了以大专、高职人才及互联网金融为关键字展开了搜索。本科及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在这里讨论。笔者发现在互联网金融人才中,适合高职、大专层次的学生岗位的主要有如下职位:P2P销售经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风险经理、数据专员、销售经理。

(一)目前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定位为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高,如XX证券公司,对营销人员的要求就是“211+985”高校毕业生;同样这种现象也出现在银行及保险的管理层。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于基层营销,特点是“好用、适用、顶用”,由于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这现象也从以往的毕业生中得到了验证,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中,2012、2013级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从事于金融营销活动,如在中小担保公司、保险行业,从事营销活动;而伴随这两年P2P的集聚升温,大部分毕业生开始涉及互联网金融行业。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营销型人才培养所以

笔者建议:目前高职或者大专院校的金融专业,随着人才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升温,重点应该放在培养符合本地需求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型人才。加强营销型课程、商务礼仪、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培养:

1.产品营销经理

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具有良好的客户产品沟通能力,保持与客户的良好接触、了解客户的资产,向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这要求进入专业的学生,要具有理财知识及营销知识。如在厦门地区培养合适的P2P营销人次,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目前,根据笔者的了解,在厦门的P2P网贷公司中,营销人员严重匮乏,甚至只要有毕业生去面试,就会被录取。

2.风险分析员

在传统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已经是比较重要的职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时期,这一位置凸显重要性,因为有的客户在网上是见不到面,同时,客户的征信状况了解得又不是非常的彻底。尤其是,最近P2P中,大量的平台倒闭,客户违规等现象,屡屡发生,如著名的P2P公司宜信,亏损8个亿,大量的呆账、坏账威胁着企业的生存。所以,风险分析员在互联网金融中至关重要。

3.数据分析员

在互联网金融中,数据的分析重要也上升。2014年,一个名字“大数据”始终响彻在金融行业,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如招商银行通过互联网搜集和分析客户信息数据和行为数据等锁定潜在客户,并借助互联网的行为定向、地域定向和内容定向等方法实施精准营销。招行通过对客户交易记录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出潜在的小微企业客户,并利用远程银行和云平台实施交叉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此职位的需求,深圳市前海大丰收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其要求是以1年以上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或者行业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工作经验;关注细节,对数据敏感,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预测能力;主要是熟悉SPSS、EXCEL等相关软件。所以,高职金融专业,也应该相应加大此类课程的教学及能力培训。

三、总结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广州区域金融中心;高职;期货;人才培养方案

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广州被定位为“财富管理中心”,“侧重于建设以银行、保险、财富管理为重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着力提升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辐射能力”。打造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已成为打造广东金融强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载体和平台。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从而有力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国内,有二十多个城市都被定位于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十分重视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城市都是专注于高级金融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教育的关系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金融中心的建设和金融教育之间具有互为支撑的双向联系。金融教育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体现在:金融教育为人们提供了理解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理念,金融教育为企业和金融产品的估价提供了基本方法,金融教育的推广、普及促进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金融教育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金融中心为金融教育提供了实践检验平台,为研究者提供了观察金融市场的窗口,为金融人才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金融界与金融教育界互动的平台。金融中心往往集聚了一流的金融学教学和科研机构、人才,从而成为金融教育的中心和金融创新的源泉。所以,在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需要把金融教育置于更为重要的、基础的、先行的地位。

二、证券期货专业发展契机

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其中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将这几年有关“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政策梳理出来:

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2011年广州市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

2012年6月,举办首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

2013.4.1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每年拟投入3亿多元奖励新设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平台,加快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2013.4.8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和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发展,继续争取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争取广州高新区列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园区。

其中最具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当属《关于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根据2011年广州市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中第五条提到:“培育10家重点金融总部企业,并进行分类指导,给予政策支持。落实我市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强化服务,支持广发证券、广州证券、万联证券等在穗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第十五条提到:“充分发挥广州在人才、资讯、结算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私人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等财富管理机构……”第十八条提到:“充分依托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成品油、钢铁、塑料、煤炭、粮食、木材等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达的有利条件,以及毗邻港澳台、影响华南、辐射东南亚的良好区位条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提升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数据处理、信息咨询等期货业务中介组织,延伸期货产业链条。”第四十五条提到:“充分发挥广州教育资源优势,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研联盟,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金融人才资源库,发挥人才中介对金融人力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培育金融人才专业市场,促进金融人才流动与增值。”

从《实施意见》中不难看出有一下几点发展趋势:

1.证券、信托和期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对证券期货专业人员的需求数量较大;

3.人才需求结构趋向偏爱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人才培养过程强调校企合作和产学研。

三、高职证券期货人才培养方案

广东省内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间高职院开设了证券与期货专业,我院证券与期货专业于2008年成立,虽然时间短,但是发展的势头还是迅猛的。这几年来证券与期货专业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多家公司展开了多方位的合作,在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了本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将前期的成绩和经验做一个梳理和总结,以服务广东、服务于金融行业为主导,以办出自身特色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为构建证券与期货专业发展的模式提供策略支持。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如何使证券期货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趋于合理,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岗位的需求,适应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1.目标

从大多数的证券、期货机构的设置结构看,其主要采用“总公司—分公司—营业性机构”的总分支金字塔模式,少数管理与研发的岗位集中在金字塔的上层的总公司,服务与操作岗位集中在金字塔下层的营业性机构,这恰恰也是人员需求最大的部门。根据这样的人才需求特点,和广州金融业的发展需要,高职证券期货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发展眼光、国际金融视野的人才野的高级技能型证券期货经纪人与职业操盘手”。

2.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实质上是从一个准员工开始到熟练技能拥有者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工人从通用性技能型人力资本到专用性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定位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查阅资料和企业调研等方式,对高职证券期货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3.学习领域的构建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该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结合岗位需求进行培养。因此,提出以“学习领域”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课程为载体的学习模式(见表1)。

4.强调实践教学

高职培养的是直接参与一线职业应用人才,因此其教学任务更应贴紧实践,以使教学适应和服务于岗位需要。高职证券期货专业的教学中可从总体上建立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几个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以课堂实训为基础,以专项和综合实训为延伸,以毕业顶岗实习为最终检验”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2)。

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离不开实践教学,因此,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主体地位,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教学方式。从上表可以看出实践学时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这恰好也凸显出高职教学的基本特征。

5.优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但由于金融机构对自身经营状况具有较高的保密意识,高职金融类专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有很大的难度。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所在单位的证券期货专业与广州市多家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营业部及资产管理公司合作,逐步形成了一个灵活而又行之有效的模式。

首先,在专业建设决策层面上,和企业合力打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确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方案。

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由企业派专员到学校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例如实训课、报告会及讲座),二是校方老师,在承担培养学生的教学职责的同时,又或是完全脱产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达到教研一体化的目的。

再次,在实践教学方面,一是与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协议,定期送学生去企业实习,二是根据企业真实环境(包括专业软件)结合教学要求建设一体化实习实训室,在实训过程中由企业专家会同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按照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

最后,在就业方面,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会员的作用,企业在有用工需求时第一时间通知学校,校方组织学生进行面试,优先录用本校学生;另外,结合实践教学的过程,用人单位已提前进行了转向实训和实操,因此在就业的时候实现了“无缝对接”。

四、结语

证券期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整个思路是以广州金融特色为基础确定金融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专业定位的工作过程明确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在广州这样金融中心特色突出的地方办证券期货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区域性,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应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等进行探索,逐步形成培养特色与优势,培养出社会适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3]澄.宁波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1).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P2P网贷;审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的革新也在瞬息万变。P2P网贷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风险高和法律缺陷等问题也亟待解决。监管不足是当前制约P2P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审计无论是在行业风险监管还是在行业规范上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将是未来我国规范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部署。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审计教学模式仍一成不变,人才培养的数质己远远不能满足P2P等新行业网络化、数字化和创新化特征下的需求,如何推动审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审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P2P网贷行业分析

(一)P2P网贷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P2P(peer to peer)网贷起源于英国,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运营。如今Zopa的业务已扩至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平均每天线上的投资额达200多万英镑。之后,以Zopa、Lending Club、Prosper为代表的P2P网贷模式在欧美兴起,之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

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随后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2014年底全国的P2P网贷平台已达1575家,全年的交易规模达3829亿人民币。随着资本巨头们争先涌入网贷行业,P2P发展进一步加快,但由于行业监管的缺失,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累计问题平台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数就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二)P2P网贷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监管不足和诚信问题是制约P2P网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P2P网贷是主要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之间进行资金流借贷的融资行为,其“无纸化”交易及终端多元化的特点,使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平台实际经营情况,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同时,由于当前法律尚未对P2P网贷行业的市场准入、注册登记和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P2P平台上筹资者的信用度无法准确评比,诚信问题只能依赖于筹资者的自觉,这无疑使投资者的投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等而引发的业务风险和平台运作而潜伏的技术风险,也制约着当前P2P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P2P网贷行业良性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P2P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审计,解决监管不足和诚信问题的关键在于健立内外审计体系,而大多数的P2P平台在内外审计方面是一片空白。以P2P网贷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其网络化、数字化和创新化特征下的需求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创新性要求

P2P网贷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本身具有浓厚的创新文化,在管理方式、资本运作上与传统金融企业有很大区别,且P2P网贷仍在不断地发展,这对审计人才在创新能力上的要求更为高。

(2)专业技能要求

P2P网贷产业的出现,以及近年来金融深化的趋势,审计人员除了被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知识、能力和坚实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力,还需掌握现代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现代新兴行业数字化和网络化特征下的需求要求审计人才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能及互联网的运用,运用数字化智能方式对新兴行业进行监管。

二、审计人才供需分析

(一)我国审计人才的需求现状

2014年审计经费的投入产出比为1:256,这意味着审计每花费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6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广泛实施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级审计人才和高端银行内部经理人才相对匮乏,当前的审计人才,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素质水平方面,都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完善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的速度,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未来我国审计人才数质需求预测

据统计,我国现有国家审计人员54400人,但到目前为止,仅能完成国务院要求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量的1/3,要想达到国务院“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目标,预计国家审计人才缺口高达16万人以上。同时,根据财政部与审计署的数据,我国内地已有正式注册的会计人员1400万人,而内部审计人员只有35万人左右,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具有中高级职称和其他职称的人数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但中高级会计审计人员则供不应求。若根据我国现有内部审计机构8.6万家和各企业内部审计所需求的审计人员数量计算,预测我国内部审计人才缺口会达到900万人左右,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将会较为突出。

(三)我国审计人才的供给现状

审计人才的供给主要依靠高校对审计人才的培养,研究我国审计人才的供给问题时,离不开对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我国部分高校的校园网)和立足于本校调研的方法,根据各高校关于专业设置和有关会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资料,选取了全国11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样本对高校培养的审计人才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结构不成熟,不具备专业性

目前我国审计人才的培养大部分以会计学专业为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会计专业知识的引导与限制,部分设置了审计专业的学科,但缺乏专业分类,难以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义和融合的平台。

(2)我国审计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相对固定,教学内容与社会大环境结合度低

当今互联网+时代重新阐述了世界,审计环境也随之变化,这要求高校审计培养要结合时代的进步而改变,重视对审计人才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网络化数字化技能的掌握。

(3)审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机会不足

当前我国审计教学所设置的课程,片面侧重于理论传授,且由于课程大纲未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过浅或过深奥,难以做到合适教学,而关于审计教学实操,目前只有会计电算化等技术性操作,尚未上升到社会实践的高度,不能适应社会审计人才需求

三、优化审计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一个中心四轮驱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审计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不可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社会大环境进行良好地融合,与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本文通过对P2P网贷行业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征,又与现行审计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对审计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建议――“一个中心四轮驱动”,即在坚持以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的基础上,做到培养目标全面化、课程体系合理化、课程设置市场化、教学内容具体化。

(一)坚持以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党的“十”明确把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任务中的两大任务。本科院校区别于职业类院校的重要标志是对于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重视,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学术研究能力则是审计专业人才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审计工作立足于会计,又高于会计,其工作专业性强的特征也决定了审计专业人才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杂度比其他专业要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更要坚持以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为审计专业人才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全面化

树立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出众且品德兼优的审计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审计工作有着惩防腐败的重要作用,也能为企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助力。无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所需要的审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其他财经类专业知识,如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等,甚至要具备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求审计专业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做违法的行为。

(三)课程体系合理化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因此,合理化的课程体系能使提高审计专业人才的学习效率。同时,要多设置选修的专业课程,让审计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科目学习,使专业化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实践对于审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也要求课程体系要做好理论与实践时间的安排。

(四)课程设置市场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行业不断涌现,审计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也要随着变化,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跟上时代的潮流,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具备市场化的特征。如P2P网贷行业的出现,对内部审计人才提出了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对审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课程内容具体化

枯燥的理论传授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学习难度大的审计学更要求课程内容要具体化,注意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与社会主潮流进行结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真实的氛围中学习和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在过去,一个教学计划也许可以使用十年,甚至更久,但这规律已不适用于在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的促进下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思维势必应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因此高校的教学计划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要更多的考虑社会实用性和发展性。经济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激烈的竞争压力对于教育培育优秀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也更加认识到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P2P网贷行业视角看审计教学改革,以P2P网贷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的代表,立足于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审计教学改革提供方向性指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复合型人才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中,而应付出更多的行动和资金到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各高校的师资力量上,唯有这样才能让高校培养的审计人才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艳泓.《央行明确P2P资金托管机制第三方支付企业伺机而动》_《IT时代周刊》[J].2014

[2] 张小军.《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就业需求调查分析》_2013

[3] 刘静.《新时期市场需求变化下审计人才创新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4] 张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审计人才必要性》[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4

[5] 薛群群.《国内外P2P小额信贷企业运营模式研究及实例分析》[D].2013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本科 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一、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多层次、高技能的金融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构成了金融人才的旺盛需求,而这种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是拥有高智能、高创造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所谓多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是指具有先进的金融理念、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积极主动利用创新思维方式、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全面的人文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一是大量基层应用型从业人员;二是大批从事中高层次金融人才;三是综合性大型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急需的会经营、能管理的高级金融人才;四是以金融企业家为主要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端应用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而高技能的金融专业人才素质是:具备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和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包括金融业务能力和金融专业知识、宏观金融理论和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及微观金融知识,还要具有敏捷坚实的财务智商,包括阅读理解数字的技能、投资战略的技能、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技能和全面的法律知识;更要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有坚定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法律观。因此,作为金融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化的需求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把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作为高校金融专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结构定位并未完全与社会需求对接

我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学校超过200个,各高校教育教学能力差距较大,专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院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各层次、各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上差异不大,在人才培养布局上,各类型人才培养比例与社会的需求有很大偏差,造成金融人才供需尴尬局面,一方面是众多用人单位一将难求,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另一方面是大批金融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这与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笼统有直接关系。国外的金融学专业大多根据培养层次高低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通用人才,定位清晰、明确、具体。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则把具备“工商企业以及公共部门的管理岗位及专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性、分析性及概念性技能”作为培养目标。这些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三、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教育,缺乏数理等交叉学科技能训练

我国大部分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仍然是传统的四大层次: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课设置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考虑,课程之间常常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课程内容上,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课源少、课时不足,学生缺少可操作能力训练,绝大多数学校偏重宏观金融领域理论的传授,缺乏数理等交叉学科技能的指导。相对的,有些国内高校则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核心课程和实施方案。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呈模块化结构,一年级是英语年,学习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合乎国际规范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等素养,二年级是资格年,主要学习、掌握经济、金融、会计和一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规律,为学位的第一部分(大三)和第二部分(大四)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程非常重视微观金融领域,强调财会数理知识与金融交叉学科的实际运用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未来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向微观化、综合化发展。微观化,一是现有课程的微观化处理, 摒弃陈旧的、重复的知识,补充金融实践需要的新知识, 如微观银行学、信托学和基金学等,二是要增设反映金融微观运行新需要的微观金融课程, 如金融信息学和金融数据库等。综合化是指增设各学科交叉融合性质的课程,包括人文修养的相关课程,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架构,以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亟待创新

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培养对象的实际质量。我国金融专业教学仍是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授课模式,是典型的单向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忽视金融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近年来虽然各高校一直在强调理论教学要向“理论教学+实战演习”的教学模式转变,实际上很难实施到位,教学方法改革一直没有根本性突破。国外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互动型学习方式,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和经济学院金融专业三年制本科层次的教学安排,分成研讨课(Seminar)、课程论文(Essay)、观点陈述(presentation)和案例分析(cases analyze)等环节,每个阶段要完成阶段论文,学生每周要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多个学术项目。在研讨课,教师确定研讨主题,引导启发学生讨论,锻炼理论运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论文则是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源动力,学生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书报、期刊等各种渠道认真阅读、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数据,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课程论文;在观点陈述阶段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样的研究过程,充分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为培养金融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主体应尽快实现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积极创设条件,多开设一些实务课程,多使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加其实践和感性认识,以提高职业适应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另外办学单位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订单式”按需培养学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企业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切实提高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向荣.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高校金融教育改革[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2011(8).

[3]王心如. 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J].北方经贸,2006,(2):121-122.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7-05

新媒体是指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媒介平台及其内容产品,具有大容量、无限复制、交互性强、“病毒式”扩散、“碎片化”受众等典型特征。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电影、电视、出版、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并催生出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IPTV、微博、微视频等新的媒体类型,成为拉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新媒体产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新兴的融合性媒介,新媒体具有典型的跨行业特征,集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对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既需要具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基础,又要有平面艺术、视听艺术的创作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现代传媒的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显然,高校原有的基于理、工、文、艺的学科划分和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无法适应新媒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正是建立在此种背景上,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新媒体企业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努力在传媒教学与新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国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

一、媒介融合与新媒体

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以来,技术一直是媒介发展和变革的首要因素。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媒介之间的生产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传播平台的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新兴的媒体类型层出不穷,传统的以地域和行业为基础的媒体界限被彻底打破,各种数字化信息有了通用的传播平台。新旧媒体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嵌入,并根据自身的媒介特征和受众需求进行分装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个性化传播。从产业角度看,新媒体不是独立、封闭的产业领域,更不是传统媒体的“副业”,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它必将渗透进广播电视业、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业和终端制造业,打破原有的产业壁垒,使各个产业互联互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

1.新媒体的界定

最早使用新媒体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他在1967年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元化的界定。时任阳光文化执行主席的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清华大学熊澄宇则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指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报纸相对于图书是一种新的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也是一种新的媒体。”安徽大学的蒋宏从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相对宽泛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它与吴征的定义一样,都认为数字技术是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辨别新旧媒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过于具体的表述方式并不能完整地涵盖当前新媒体所涉及的领域,也无法适应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新媒体并不单指某一艺术种类,而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它采用统一的数字工具、技术语言,灵活运用各种数字传播载体,无限复制,互动传播,成为数字技术、艺术表现和大众传播特性高度融合的新兴媒介领域。新媒体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它们多是传统媒体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化产物,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另外一种是新兴的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络化与交互性特征,如FLASH、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微博、微视频等。

2.新媒体的结构

当我们面对具体的新媒体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完全符合上述界定的新媒体是很少的,普遍存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上述定义的不那么“纯粹”的新媒体。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的复杂结构,是了解新媒体属性的基础,也是建立新媒体人才能力结构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结构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新媒体的本体——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新媒体的应用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服务功能、娱乐产品及其数字化表现形态;新媒体表现的艺术性——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基于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北京服装学院李四达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交叉应用性存在于“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层面的属性”。

首先,新媒体的本体是一种艺术创作,它与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吸引受众,这就需要创作者熟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文学语言、平面造型语言、视听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性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层具有显著的信息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电影电视、网络动画、多媒体展示等领域,它们大多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沉浸性等特点,形式表达依赖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多媒体创编工具。

在掌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创作者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例如:计算机分形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模拟自然和有机体的特征,用以满足电影特技制作需求;Flas、网页设计需要ActionScript、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的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师需要精通C++或Java,以便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构架设计和动作设计。此外,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各类硬件技术密切相关,诸如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存储压缩技术、版权保护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也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新媒体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复合性,它要求从业者熟练掌握从前期策划、创作、操控,到后期的传输和互动等流程,具有基于计算机通用平台的艺术生产和表达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依然是基于传统学科的划分,与新媒体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滞后;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其它学科雷同,忽视新媒体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新媒体发展的障碍。

对此,课题组首先选取了上海文广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中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对其相关专业(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广告、编辑出版、播音主持、影视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汉语言文学、行政/经济管理)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同时,课题组还选取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等4家新媒体企业,对其经理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旨在了解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掌握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以期在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

1.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教学措施

针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的专业制定了新媒体方面的教学计划,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包括: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原有课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新媒体方面的信息和经验,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办讲座等。有61%的教师表示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虽然与一些课程的性质有关,但也显示出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变化。

(2)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首先是课程设置陈旧老套,没有跟进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专业普遍没有开设数字媒体、二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类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机/软件和通信/电子类专业对新媒体开发所需的视音频编码、流媒体技术类课程鲜有涉猎,也没有开设对编程依赖度较高的游戏开发类课程。其次,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乏力。如电视编导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类课程,计算机通信类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影视常识和新闻素养。“泾渭分明”的学科体系,无法适应以生产、技术、市场“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行业的用人需求,学生的适应力明显不足。

(3)各岗位素质要求

为了准确分析新媒体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我们对新媒体企业的员工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将数据与教师、学生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看来,师生群体与员工在各选项上的重合率较低,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

图1的数据表明,在内容制作岗位,教师群体对各项能力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新闻理论、内容策划、文案写作和编辑制作能力的培养。相比而言,学生群体选择的差异度较大,重视编辑制作、内容策划、流程管理等能力,对于新闻理论、文案撰写等课程并不看重,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的理论教学还无法与新媒体实践有效结合,这应当引起专业教学的重视。新媒体企业员工更加看重版权管理、内容创新、信息平台风格把握、编辑制作能力,这也代表了当前新媒体行业在内容开发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2显示出技术研发岗位的能力要求,师生群体的选择重合率高且比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新媒体技术比较陌生。相比之下,新媒体员工则更加看重流媒体研发、版权开发、技术标准应用等能力。

在市场营销岗位,学界和业界普遍看重产业链沟通能力,认为良好的产业链沟通是新媒体企业进行内外价值连结、实现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图3显示,师生群体的选择比较平均,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新媒体企业员工认为,良好的整合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是市场营销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新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类型,它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资金、市场、人员乃至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它的市场推广需要有效地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同时,当前新媒体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期,如何快速争取受众,将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复制。

如图4所示,对于企业管理岗位,师生看重战略管理、产业链沟通、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企业员工则更加看重产业政策、资本运作和资源调配能力。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政策并不明朗,加之广电业与电信业既有的行业壁垒,为产业的拓展、主导权的建立制造了许多障碍,也使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风险。因此,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极大,需要管理者对相关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管理者还应有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力。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在这些方面也应当有所侧重。

(4)制约因素

在制约人才培养的原因方面,师生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高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依然是沿袭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教师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也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客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快,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支撑,还无法采用像在职培训、职业教育那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高校缺乏新媒体研发所必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学生也缺乏在新媒体企业的实践机会。

2.调查的主要结论

(1)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新媒体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学习和研究中。

(2)与新媒体企业的从业人员相比,高校师生对该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还有较大的认识差距,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甚了解。尤其在版权开发与管理、流媒体技术、产业政策、整合营销、资本运作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还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

(3)高等学校基于传统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与现代传媒业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差距甚远。这既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既有学科划分的束缚,也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媒介格局下,难以构建起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次被调查的10个相关专业中,近五年内几乎没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调整。新媒体的发展既需要节目形态的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资源组织架构的创新,也需要熟练把握快速变革的数字技术,而这种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从既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获得。

(4)高校与新媒体企业间的联系松散,无法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充足的行业资源,也无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三、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间的平衡,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应当不断跟踪、研究行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教育观念,整合学科资源

上海文广百视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深度访谈中表示,当前企业在用人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受制于原有的学历教育背景,员工的能力结构相对单一,视野不够开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高校在相关专业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大而全,课程涉猎面过广,课程之间的衔接缺乏科学论证,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二是专业面过窄,有些学校片面地将新媒体理解成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将已有影视类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直接移植过来,“换汤不换药”,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媒体专业教育首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综合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达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对新媒体结构层次的分析表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课程的衔接整合,围绕新闻传播理论、视觉造型艺术、文学艺术史论、软硬件创编工具、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构建课程模块,建立起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学体系。

2.突出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传媒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竞争也随之加剧,未来的优胜劣汰几成定局。可以说,谁抓住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脉搏,谁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占得先机。然而,专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它人,更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业已形成的教师、资金、设备、研发团队等优势学科资源,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的发展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突出新媒体的适用性。

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它首先需要从业者在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传播、数据库挖掘、精准营销等手段的引入,使得新媒体可以针对特定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组织内容生产,实现定向传播,这就需要从业者开发出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内容,创新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形态。其次,新媒体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它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更加强调资本运作,需要根据新媒体的阶段化发展特点,创新商业模式,在扩展市场、争取受众和企业赢利之间寻找平衡。

3.注重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研究

新媒体发展所运用的新技术多、技术融合度高,横跨硬件平台开发、通信工程、视音频处理、数据库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化应用、数字版权保护、新一代互联网、流媒体开发等技术,都是新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而这些技术在当前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新的技术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专业应当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强化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使用和研发。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就开始参与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发,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调查表明,高校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商业模式、资本运营等环节对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跨行业特性,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技术、资金、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充满变数。这就要求从业者熟悉产业政策,灵活分析、预判产业链的价值走向,寻找企业自身的产业定位,并积极构建商业运营模式,善于资本运营。

4.强化校企合作,紧跟用人需求

课题组调查发现,多数新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无法认清所从事行业的特有属性和核心竞争力,对新媒体产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高等院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智库资源,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和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新媒体企业创新内容生产和市场运营提供策略支持。同时,新媒体企业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众多的学习实践岗位,以及在产业运营中暴露出的系列问题,都将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逐步推进,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变革必将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广泛需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强调“资本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才是传媒业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提供了一种参照,以此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让各路精英在新媒体这一魔方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应用型 金融学 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界定

应用型金融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具有基本的金融实务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相关财经法规和政策规定、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能够适应现代金融产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高级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非理论研究工作,其任务是将基础的金融理论知识运用到金融实务当中,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怎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金融学专业从建立伊始就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出发点、两个并重、三个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二、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我校一直将“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办学宗旨,并将这一宗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一个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金融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银行、证券、保险是其三个主要方向,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金融专业目前是不分方向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课程多而杂,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一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另一方面,混业经营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银行与保险、银行与基金、银行与证券等的跨行合作在不断地深入。针对这种现状,我校金融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适合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改革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了在金融学体系下建立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专业方向,构建了“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高级金融人才。

(二)两个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应用型金融人才这一定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基本途径。我校金融学专业除了强调理论教学外,还尤为强调实践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我校在课程体系安排上,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型,保证实践教学时间至少占教学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同时设立专业方向实训周,针对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理论课程设置对应的外汇模拟交易实训、证券投资模拟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与此同时,我校金融学专业与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实行“3+1”的教学模式,企业的专家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定期来校为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专题讲座。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创新活动,并且建立了创新学分制度,规定大学在校期间至少应修够10个创新学分。金融学的实践教学还必须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作支撑,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学校建设了金融实验室、财经基本技能实验室、证券期货模拟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网络信息实验室等与金融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并购置了满足实验需要的相关交易软件、书籍和资料。

(三)三个平台:实验室平台、社团平台、电子期刊平台

实验室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硬件基础,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金融学专业不断加强基础实验设施建设,以打造“全真实验室平台”为发展目标,相继建立了与金融专业实习、实训相关的金融实验室、财经基本技能实验室等相关的实验设施。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度”,规定实验设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也提高了实验设施的利用率。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将实践环节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中,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金融学专业针对“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继建立了银行信贷协会、证券期货协会、保险协会三个专业性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任意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学生社团还负责承办与金融学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如财经基本技能大赛、证券外汇模拟交易大赛、保险销售大赛。通过大赛,可以检验实践教学的成果和学生对基本从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检验自我的平台。

“全真电子期刊平台”是金融学专业丰富实践环节的另一重要举措,金融学专业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团队,负责编辑、出版、发行电子期刊,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可以及时关注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到目前为止,创新团队已出版发行了《金融快讯》电子周刊和《金融文摘》电子月刊。这两种刊物要求金融学专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与发行,并由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审核。这种发行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切实的锻炼,也增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三、结束语

应该说,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是符合时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的正确举措,也是促进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与此同时,我国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赢得了难得的机遇,希望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可以起到良好的社会功效,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云勇.基于1234模式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6).

[2]王心如.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J].北方经贸.2006(8).

[3]臧冠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高层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3).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实验教学;证券投资;CAI;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27-02

金融交易是通过对证券、外汇、期货等交易商品的买卖使投资本金增值的活动,它是金融市场存续和活跃的保证。金融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金融交易市场,总是少数人获利多数人亏损,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者是否具备交易的能力。金融交易能力的获得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对实践能力进行训练。

从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除了正确的理论以外,交易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压力承受能力、心理控制能力、盘口感悟能力等等。因此为获得金融交易的能力,除了需要进行理论学习外,更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科学严格的训练。

1.适应新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证券投资人才培养上仍侧重于宏观金融方面,证券投资学科的教学也着重于对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传授。迫切需要改革教学目标,突出时代特色,加强证券投资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证券投资教学目标应由以往的单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实际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通过证券投资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与证券投资学科相关的基本概念、证券投资的基本构架与运行范式、证券投资的基本业务,掌握观察和分析证券投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证券投资理论和解决证券投资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般的证券投资业务操作程序。

2.适应证券投资课程微观化发展的需要。顺应证券投资课程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将现有课程做适当的微观化处理,即去掉脱离实际的、过时的内容,补充证券投资领域需要的新知识,并使其具有操作性,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投资银行、跨国公司理财和证券衍生产品市场等方面。由于微观证券投资课程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就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证券投资模拟教学系统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证券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证券行情,可进行证券实盘模拟交易和证券虚盘模拟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教师点评结果,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证券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熟悉证券投资流程,训练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

3.适应证券投资考试环节多样化的需要。要保障证券投资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就不能忽视其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可按证券投资考核内容分成理论与实务两部分,采取笔试与实验室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是基础理论考核,实验室考试可采取在实验室上机操作的方式,考核学生证券投资能力。

1.证券投资实验平台定位。证券投资实验平台应以证券投资领域的实际业务流程为背景,给学生提供全真模拟实验场所,做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证券投资实际业务的基本技能。

2.证券投资实验平台的框架与功能。证券投资实验室系统可采用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 后台为Unix、Lunix、WindowsXP 、OracleWorkgroupServer7.3.2; 前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XP。主要设备有卫星天线、数字卫星接收机、服务器PentiumXeon2.4Hz /1G 内存/120G 硬盘、可堆叠交换机、工作站终端P4/128M/30G、LED 电子显示屏、投影机、实物展台、DVD机、录像机、中控系统、电动幕、音箱、功放器、刻录机、扫描仪和打印机等。

以证券投资模拟系统为例,该实验室应能委托下单、自动成交和自动结算,具有与真实交易系统相似的功能,使学生对证券投资市场运作、业务有一定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掌握各种投资分析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因此,它必须能完成以下实验:

(1)证券投资模拟实验,通过交易模拟系统,建立在C/S 形式上的实时交易处理系统并运行,及时处理证券投资,显示交易信息,实现多台计算机下单和行情显示,后台主机交易处理。(2)柜台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包括用户管理,如分户、修改用户资料等;查询管理,如资金的流水查询、历史成交查询等;柜台管理,如添加或删除管理员账户和交易品种等;统计管理,如每月成交报表统计、证券投资量统计等;系统管理,如系统重置、每日结算、每R 通知等。(3)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利用分析软件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网络静态分析,并给出多种分析曲线和技术指标。

友情链接